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晁氏水滸 作者: 藏劍翁(連載中)

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才女

梁山兵馬攻佔青州後,晁勇便催促趙明誠派人去接李清照,並派了一隊親兵沿途護送。

趙明誠當日入夥梁山心中還是充滿不甘的,但是那日看到黑火藥的威力後,趙明誠便鐵了心要幫著晁蓋父子打天下了。

鄉下的消息要滯塞很多,李清照是懷著一肚子的疑問來的青州。

到的青州之後,才知道青州已經被梁山兵馬佔領,而且梁山兵馬也不再準備搶一把就走,而是要舉旗造反。一路護送她的兵馬便是梁山少寨主的親兵,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她的丈夫趙明誠居然投靠了梁山。

因此李清照一下車,便讓趙明誠帶著來到書房。

李清照看著多時不見的趙明誠,他似乎並沒有因為思念自己和處理公務而清瘦,似乎還有些發福了。

趙明誠只以為李清照是書呆子氣又發作,才一下車便要來書房,笑道:「夫人,這個宅子是城中一個劣紳的,平日只知詐害百姓,哪有心思讀書。這書房是小了一些,回頭我便讓人擴建。」..

李清照疑惑的看了趙明誠一眼,道:「夫君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該知道忠君報國的道理。如今怎麼卻和梁山兵馬成了一夥,做那無君無父之事?」

趙明誠搖頭道:「聖人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如今宋朝天子昏庸,天下民不聊生,而梁山晁天王寬宏大量,又仁慈愛民,我為天下百姓計,正該輔佐晁天王。」

李清照皺眉道:「但是朝廷待趙家不薄,爹爹生前貴為宰相,你也做了知州。便是朝廷對百姓不仁,但是卻沒負了趙家,官人怎可背反朝廷。」

趙明誠沒想到李清照叫來他卻是為了質問他。再想起先前書信往來中的不快,不耐煩道:「宋朝天子對我趙家有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二百四十章 強力治貪
               
     趙明誠打定主意要跟著晁蓋父子打江山之後,便放下先前的架子和梁山吳用、蕭讓、蔣敬等人結交。.

     他也從蔣敬那裡得知梁山很多主意都是晁勇出的,而且梁山很多將領也都是晁勇拉攏上山的,晁勇在梁山的地位可以說十分穩固,甚至潛勢力比晁蓋都大一些。

    因此趙明誠正想多和晁勇多多親近,聞言忙道:「已經快到午時了,我已讓人準備了午飯,少將軍吃些酒食再走不遲。」

    李清照也豪放道:「我聽得江湖好漢愛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清照也愛吃酒,若是少將軍軍務不急,便容清照敬少將軍幾碗,以表謝意。」

    晁勇本來便沒什麼事情,見二人都盛情挽留,便也留下來。

    ……李清照端著一碗酒,豪氣的道:「來,幹了。」

    晁勇看一眼已經不勝酒力的趙明誠,再看看仍然毫無醉意的李清照,這才知道史書中說的李清照嗜酒到了什麼程度。

    李清照的詞中也經常提到她飲酒之事,前面所說的《醉花陰》,兩首《如夢令》、《訴衷情》、《浣溪沙》便把她飲酒之事寫的淋漓盡致。

    「常記溪亭曰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照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俅領兵
               
     且說這曰,靜鞭三下響,文武百官至,趙佶一臉怒意的坐到金鑾殿上。.

     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話音剛落,童貫已出來奏道:「今有梁山晁蓋聚集兇徒惡黨,竊取了青州、淄州,殺害官吏百姓無數,欲學江南方臘篡逆稱王。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剿,他曰養成賊勢,難以制伏。伏乞聖斷。」

    趙佶卻也是聰明伶俐之人,聞言掃了一眼台下眾人,沉聲道:「青州駐有五千禁軍,晁蓋能打下青州,只怕聚集了不少亂民。朕如何便從沒聽人奏過這晁蓋之事?」

    宿元景眉頭一動,出列道:「臣聞梁山賊寇劫掠東平府、高唐州,臣都上過摺子,聖上也有批閱,想來是聖上曰理萬機遺忘了吧。」

    趙佶聞言,不由一愣,轉頭看向梁師成。

    梁師成忙湊到趙佶跟前,小聲道:「聖上那時正忙於書畫,奴才以為晁蓋不過是個草寇,便批覆樞密院出兵征剿,事後奴才也和皇上匯報過此事。」

    趙佶想了想,梁師成確實和自己說過京東又鬧匪患。

    趙佶興趣廣泛,又醉心享樂,卻是不耐煩每曰批覆奏摺,因此時常讓梁師成代為批覆,也才給了梁師成機會把持朝政。

    趙佶點頭道:「朕想起來了,不過朕批覆樞密院出兵剿滅梁山賊寇的,那為何梁山賊寇不但沒有剿滅,反而越演越烈,又佔了青州和淄州?」

    童貫忙道:「梁山賊寇狡詐,劫掠之後便躲入水泊。梁山水泊方圓八百餘里,非打造大量舟船,再以大軍圍剿不能滅。臣屢次調兵遣將,也殺的一些賊寇,但是每次賊寇落敗,便逃入水泊中,藏身到八百里水泊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梁建立

    高俅得了天子任用,拜為京東宣撫使,任從各處選調軍馬,前去剿滅梁山賊寇,限日出師。

  高俅回到府裡,便把府中養的一些心腹招來,商議此事。

  其中有一個小張良賈居信,本是東京酸棗門外一位學究,為人陰狠奸險,足智多謀,因此自號小張良。

  賈居信自負有張良韜略,自然不甘只做個學究,因此通過一個破落戶結識了高衙內。平日高衙內有不好上手的小娘子,賈居信便為他出謀劃策,也不知幫助高衙內壞了多少人清白。當然高衙內不好上手的都是京城顯貴的女眷,尋常人家女子高衙內何必傷腦筋,直接帶人搶了便是。

  賈居信這廝卻是奸猾,知道高衙內不好直接下手的,他更加惹不起,因此經常是設計yin*那些女眷做出不敢聲張的事情,他抓住把柄再要挾她們屈從高衙內。

  當然也有節烈的女子不上當,嚴守婦道,賈居信便也無計可施了。不過那時還延續了大唐的開放之風,加上豪門大族多是美妾成群,不如意的女子倒有十之**,因此賈居信的計策倒是鮮有失敗的。

  雖然賈居信抓了那些女子把柄,讓那些女子只能屈服於高衙內yin威,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高衙內勾搭的女子多了,免不得便有漏了消息的。告到高俅那裡,高俅問了高衙內才知背後是賈居信出謀劃策。

  高俅這廝也是市井無賴出身,聽得賈居信一肚子壞水,馬上讓他做了府上幕僚,幫他出謀劃策。

  賈居信接近高衙內的目的無非也就是接近高俅,好日後謀個出身。當了高俅幕僚後,自然也是絞盡腦汁,為高俅出了不少陰險主意排除異己。

  當下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四十三章 梁國夜宴

    當晚大梁王宮大殿內,一排排案几上都擺滿了美酒佳餚,大梁文武百官都帶著夫人、孩子按品位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晁蓋和何氏端坐大殿之上,身穿侯健親身縫製的王服,大梁王服卻是以黑色為主基調,顯得莊嚴肅穆。

  晁勇和扈三娘端坐左首下第一個案几上,今日是晁蓋稱王的日子,扈三娘雖然身子有些不便,但也還是出席了這次宴會。

  王宮大殿卻是先前的衙門大堂改建,除了擴大之外,也做了一些變動,晁蓋和何氏端坐的位置便加高了許多。

  晁蓋看把自己位置弄得高高在上,開始還十分不滿意,覺得會拉遠和眾人的距離。但是趙明誠卻說他已經是梁王,一統天下之後,便可稱帝,自然要保持一些威儀,不可再和原來一般沒有規矩。

  晁蓋聽趙明誠這般說,才同意了他們的改建。

  此時晁蓋端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文武百官,心中也有了一絲變化,這高高在上的感覺原來也不錯。

  晁勇領著眾人起身,道:「參見梁王。」

  晁蓋揮手道:「眾人免禮,都落座吧。今日大慶,也不用太過講究那些禮儀。右相趙大人也精心為本王準備了一些話,我也就不念了。眾人齊心協力,助我大梁興旺便是。好了,開宴吧。」

  話音剛落,李逵便跳起來,端著一個酒盞,道:「憋殺俺了,這酒盞也太小了,天王哥哥快讓人給俺換碗來。」

  吳用聞言,不由瞪了李逵一眼,道:「還是一般粗魯,我不是與你說了,以後要叫梁王,不是天王,還有在王宮之中不要大呼小叫。」

  李逵笑道:「剛才哥哥說了不用講究禮儀的,軍師也得聽哥哥的不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四十四章 攻打泰安州
                    
         晁勇正和武松等人吃酒時,卻聞到一股香氣從身後蔓延,扭頭一看,卻看到兩個洶湧波濤逐漸接近。

        卻是孫二娘在晁勇旁邊坐了下來,晁勇從下看上去,卻是只見峰巒不見人。

        晁勇看張青也在一旁坐下,趕忙從孫二娘那高聳的峰巒上移開目光。

        孫二娘坐下和眾人吃了一碗,對晁勇道:「現在大夥都到了青州了,我們的酒店也撤了。不知以後我們夫婦還能為大梁做什麼?」

        魯智深笑道:「你們夫婦也都有一身好武藝,何不和大夥一樣領兵打仗?」

        孫二娘聞言,也是雙眼一亮。

        不過旁邊的張青卻笑道:「大師說笑了,我夫婦武藝尋常,如何能和大師一般為大梁開疆擴土。」

        李逵搖頭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晁勇笑道:「張青兄弟若是不想改行時,也可繼續開酒店。」

        孫二娘聞言,不由疑惑道:「我大梁都建國了,還要開酒店作甚?」

        晁勇笑道:「當然不是讓你們再去那些偏僻地方開酒店下蒙汗藥,而是讓你們在城裡開酒店。」

        魯智深笑道:「這樣好,以後灑家走江湖時,也不用再擔心被人迷倒。」

        武松笑道:「以二娘的性子,要是看你不順眼了,便是城裡也少不得下藥蒙翻你。」

        孫二娘被二人說的也不由粉臉一紅,瞪了二人一眼,道:「你們再說時,下回少不得把你們一起蒙翻。」

        張青卻是無心玩笑,疑道:「太子莫非是讓我們去宋國城池開酒店,打探消息,做內應?」

        晁勇搖頭道:「不,就在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二百四十五章 鐵方梁死
                    
         索超身子晃了一晃,才穩住身子,而鐵方梁卻是紋絲不動。

        鬥了十幾合,索超便落了下風。

        索超見勝不得鐵方梁,逼開鐵方梁,便打馬回陣。

        鐵方梁也不追趕,勒住馬,哈哈笑道:「梁山只是這般草寇嗎?」

        「休得猖狂。」

        張清爆喝一聲,單手提槍,便來取鐵方梁。

        鐵方梁不知底細,也一打戰馬迎了上來。

        張清卻是早取了石子在手,看鐵方梁迎上來,手臂一揚,正中下頦,打得鐵方梁嘴巴腫起,牙根出血。

        「噗」

        鐵方梁卻是悍勇,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雙腿猛一夾戰馬,來勢更快。

        張清看鐵方梁非但不退,反而氣勢更猛,也是驚懼。

        奮力和鐵方梁鬥了三合,一個躲閃不及,鋼槍便被鐵方梁擊中,槍尖頓時崩壞。

        張清虎口也被震裂,不敢再戰,撥馬往後逃去。

        鐵方梁恨張清飛石打人,卻是緊追其後,想要斬殺張清。

        看看便要追上張清,只聽梁山陣前一聲大喝:「呔,盧俊義來也。」

        接著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便衝了出來。

        鐵方梁也被盧俊義威名所攝,棄了張清,撥馬來迎盧俊義。

        盧俊義雖知鐵方梁力大,卻也不畏懼,上來兩人便是硬碰硬。

        「鏗」

        盧俊義只覺氣血翻騰,深吸一口氣才平伏下來。

        鐵方梁也是面色潮紅,知道盧俊義力氣不輸他。

        兩人錯馬而過,又鬥在一起。

        盧俊義卻是沒有再和他鬥力,而是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梁陣容

大宋官兵七成都是弓箭手,先前若不是盧俊義四人纏住鐵方梁幾人,恐怕官兵早用弓箭招呼了。

此時盧俊義四人被城頭弓箭手逼入門洞,卻給了城下的官兵用弓箭的機會。

眼看四人便要命喪亂箭之下時,一支支鐵箭卻突然從城外呼嘯而來,穿過四人身邊空隙,把對面正準備射箭的一個個官兵射倒在地。

幾乎是眨眼功夫,對面準備放箭的官兵便倒了一地。

其餘官兵見狀,頓時嚇得一哄而散。

溫知州再派城上兵馬下來時,梁山兵馬已殺進城來。

梁山輕鬆得了泰安州,盧俊義、魯智深、武松、公孫勝四人得了頭功。

晁勇當下便在泰安州秣馬厲兵,準備迎接高俅大軍。

高俅此時剛剛匯齊十萬大軍,聽得梁山兵馬又打下泰安州,也不敢再耽擱,拜辭天子,大軍出師。

不過幾日,便來到濟州地界。

濟州知州張叔夜也不敢怠慢,趕忙親自出城迎接,高俅便令大軍屯住城外。

這張叔夜也便是歷史上招降宋江的人,也是一位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出仕之初,張叔夜奉命赴西北邊陲任蘭州錄事參軍。當時,境外的羌人常常入境劫掠。張叔夜到任後,便多方稽查瞭解情況,並四處奔走勘察地形,最後選定地當要沖的天都地方建立西安州,設置防務,以此扼守西北邊境。西安州建立後,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襲,為朝廷緩解了邊疆不安定的憂患,同時也免除了以往士卒瀕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勞頓之苦。

之後因功獲得陞遷。後來相繼擔任過三地的知州,在地方也都有不小的政績,逐漸升至庫部員外郎、開封少尹,再調任右司員外郎。但是朝中卻是蔡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梁陣容
               
     大宋官兵七成都是弓箭手,先前若不是盧俊義四人纏住鐵方梁幾人,恐怕官兵早用弓箭招呼了。

    此時盧俊義四人被城頭弓箭手逼入門洞,卻給了城下的官兵用弓箭的機會。

    眼看四人便要命喪亂箭之下時,一支支鐵箭卻突然從城外呼嘯而來,穿過四人身邊空隙,把對面正準備射箭的一個個官兵射倒在地。

    幾乎是眨眼功夫,對面準備放箭的官兵便倒了一地。

    其餘官兵見狀,頓時嚇得一哄而散。

    溫知州再派城上兵馬下來時,梁山兵馬已殺進城來。

    梁山輕鬆得了泰安州,盧俊義、魯智深、武松、公孫勝四人得了頭功。

    晁勇當下便在泰安州秣馬厲兵,準備迎接高俅大軍。

    高俅此時剛剛匯齊十萬大軍,聽得梁山兵馬又打下泰安州,也不敢再耽擱,拜辭天子,大軍出師。

    不過幾日,便來到濟州地界。

    濟州知州張叔夜也不敢怠慢,趕忙親自出城迎接,高俅便令大軍屯住城外。

    這張叔夜也便是歷史上招降宋江的人,也是一位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出仕之初,張叔夜奉命赴西北邊陲任蘭州錄事參軍。當時,境外的羌人常常入境劫掠。張叔夜到任後,便多方稽查瞭解情況,並四處奔走勘察地形,最後選定地當要沖的天都地方建立西安州,設置防務,以此扼守西北邊境。西安州建立後,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襲,為朝廷緩解了邊疆不安定的憂患,同時也免除了以往士卒瀕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勞頓之苦。

    之後因功獲得陞遷。後來相繼擔任過三地的知州,在地方也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林沖之怒
               
     呂方、郭盛、解珍、解寶後面則是一頂銷金大紅羅傘蓋,下面則是大梁太子兼兵馬大元帥晁勇,一身金盔金甲,胯下騎著一匹渾身烏黑髮亮的駿馬,馬鞍兩邊各掛著一隻八棱紫金鎚。

    晁勇身後則是玉麒麟盧俊義、史文恭、金槍將徐寧、小李廣花榮、赤髮鬼劉唐、黑旋風李逵等幾十員戰將。

    高俅看梁山兵馬不過只和自己前軍一般人數,便帶著黨世英和黨世雄往前軍而來。

    林沖看到高俅出陣,當即兩眼一紅,打馬出陣,喝道:「高俅狗賊,前番碎割了你那孽子,不想你又送上門來了,我林沖只要把你父子都碎割了,方消心頭之恨。」

    高俅聽得林沖提起此事,更是恨得牙癢癢,對前軍諸將道:「哪個出去廝殺,若是殺的此人,本官保他官升三級。」

    話音剛落,旁邊一人便挺身躍馬出來,就馬上欠身稟道:「小將願往,豈取鈞旨。」

    高俅看是鄭州都監陳翥,白袍銀甲,青馬絳纓,使一口大桿刀,正是此次副先鋒。

    高俅看是八位都監中的一個,也放心的點頭道:「林沖大逆不道,不需留手。」

    陳翥會意,打馬出陣,也不答話,便直取林沖。

    林沖看此人為高俅搶著出陣,也是大怒,暴喝一聲,手中長矛閃電般刺向陳翥。

    還未臨近,陳翥已經感覺到林沖身上森冷的殺意,趕忙奮起全力,一刀劈向林沖長矛。

    「鏗」

    一聲巨響,林沖長矛被盪開。

    陳翥看著從自己胸前劃過的矛尖也是嚇了一跳,林沖這一矛速度卻是超過他預計,若再遲些,恐怕他便要被刺到馬下了。

    二人錯馬而過,旋即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