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長篇]金庸系列~鹿鼎記(全)

戶部尚書米思翰道:“自古圣王治國,推重黃老之術。西漢天下大治,便因蕭規曹隨,為政在求清淨無為。皇上圣明,德邁三皇,漢唐盛世也是少有其比。皇上沖年接位,秉政以來,与民休息,協和四夷,天下俱感恩德。以臣淺見,三藩的事,只是依老規矩辦理,不必另有更張,自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圣天子垂拱而治,也不必多操甚么心。”康熙問大學士杜立德:“你以為如何?”杜立德道:“三藩之設,本為酬功。今三藩并無大過,倘若驟然撤去,恐有無知之徒,議論朝廷未能优容先朝功臣,或有礙圣朝政聲。”眾王公大臣說來說去,都是主張不可撤藩。韋小寶听了眾人的言語,話中大掉書袋,雖然不大懂,也知均是主張不撤藩,心中焦急起來,忙向索額圖使個眼色,微微搖頭,要他出言反對眾人的主張。
  索額圖見他搖頭,誤會其意,以為是叫自己也反對撤藩,心想他明白皇上真正心意,又見康熙對眾人的議論不置可否,料想小皇帝必定不敢跟吳三桂打仗,說道:“吳、尚、耿三人都善于用兵,倘若朝廷撤藩,三藩竟然抗命,云南、貴州、廣東、福建、廣西五省同時發兵,說不定還有其他反叛出兵響應,倒也不易應付。照奴才看來,吳三桂和尚可喜年紀都老得很了,已不久人世,不妨等上几年,讓二人壽終正寢。三藩身經百戰的老兵宿將也死上一大批,到那時候再來撤藩,就有把握得多了。”康熙微微一笑,說道:“你這是老成持重的打算。”索額圖還道是皇上夸獎,忙磕頭謝恩,道:“奴才為國家計議大事,不敢不盡忠竭慮,以策万全。康熙問大學士圖海道:“你文武全才,深通三韜六略,善于用兵,以為此事如何。”圖海道:“奴才才智平庸,全蒙皇上加恩提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珠腦筋最快,立即說道:“韋都統少年英才,見世明白,對皇上赤膽忠心,深入吳三桂的虎穴,探到了事實真相,當真令人好生佩服。若不是皇上洞燭机先,派遣韋都統親去探察,我們在京里辦事的,又哪知道吳三桂這老家伙深蒙國恩,竟會心存反側?”他這几句話既捧了康熙和韋小寶,又為自己和滿朝同僚輕輕開脫,跟著再坐實了吳三桂的罪名。太和殿上,人人均覺這几句話甚為中听,諸大臣本來都惴惴不安,這時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康親王和索額圖原跟韋小寶交好,這時自然會意,當即落井下石,大說吳三桂的不是。眾大臣你一句、我一句,都說該當撤藩,有的還痛責自己胡涂,幸蒙皇上開導指點,這才如撥開云霧見青天。有的更貢獻方略,說得如何撤藩,如何將吳三桂鎖拿來京,如何去抄他的家。吳三桂富可敵國,一說到抄他的家,人人均覺是個大大的优差,但轉念一想,又覺這件事可不好辦,吳三桂一翻臉,你還沒抄到他的家,他先砍了你的腦袋。康熙待眾人都說過了,說道:“吳三桂雖有不軌之心,但反狀未露,今日此間的說話,誰也不許漏了一句出去。須得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机會。”眾大臣齊頌揚皇恩浩蕩,寬仁慈厚。康熙從怀中取出一張黃紙,說道:“這一道上諭,你們瞧瞧有甚么不妥的。”巴泰躬身接過,雙手捧定,大聲念了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賴師武臣力;及海宇宁謐,振旅班師,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优游頤養,賞延奕世,寵固河山,甚盛典也!”
  他念到這里,頓了一頓。眾大臣一齊發出嗡嗡、嘖嘖之聲,贊揚皇上的御制宏文。
  巴泰輕輕咳嗽一聲,把腦袋轉了兩個圈子,便如是欣賞韓柳歐蘇的絕妙文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韋小寶長長吁了口气,說道:“皇上,你這番恩典可真太大了。我得向你真心誠意的磕几個頭才行。”說著爬下地來,冬冬冬的磕了三個響頭。康熙笑問:“你以前向我磕頭,不是真心誠意的么?”韋小寶微笑道:“有時是真心誠意,有時不過敷衍了事。”康熙哈哈一笑,也不以為忤,心想:“向我磕頭的那些人,一百個中,倒有九十九個是敷衍了事的,也只有小桂子才說出口來。”韋小寶道:“皇上,你這個計策,當真是一箭射下兩只鳥儿。”康熙笑道:“甚么一箭射下兩只鳥儿?這叫做一箭雙雕。你倒說說看,是兩只甚么鳥儿?”韋小寶道:“這座忠烈祠一起,天下漢人都知道皇上待百姓很好。以前韃……以前清兵在揚州、嘉定亂殺漢人,皇上心中過意不去,想法子補報。如果吳三桂造反,又或是尚可喜、耿精忠造反,要恢复明朝甚么的,老百姓就會說,滿清有甚么不好?皇帝好得很哪。”康熙點點頭,說道:“你這話是不錯,不過稍微有一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想到昔年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确是心中惻然,發銀撫恤,減免錢糧,也不是全然為了收買人心。那第二只鳥儿又是甚么?”韋小寶道:“皇上起這祠堂,大家知道做忠臣義士是好的,做反叛賊子是不好的。吳三桂要造反,那是反賊,老百姓就瞧他不起了。”
  康熙伸手在他肩頭重重一拍,笑道:“對!咱們須得大肆宣揚,忠心報主才是好人。天下的百姓哪一個肯做坏人?吳三桂不起兵便罷,若是起兵,也沒人跟從他。”韋小寶道:“我听說書先生說故事,自來最了不起的忠臣義士,一位是岳飛岳爺爺,一位是關帝關王爺。皇上,咱們這次去揚州修忠烈祠,不如把岳爺爺、關王爺的廟也都修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韋小寶吩咐在書房中開了酒席,兩人對酌閒談。趙良棟說起自己身世,是陝西省人氏,行伍出身,打仗時勇往直前,積功而升到副將,韋小寶听說他善于打仗,心頭甚喜,暗想:“我果然沒看錯了人。”當下問起帶兵進攻一座山頭的法子。趙良棟不讀兵書,但久經戰陣,經歷极富,听韋小寶問起,只道是考較自己本事。當下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說得興起,將書架上的四書五經一部部搬將下來,布成山峰、山谷、河流、道路之形,打仗時何處埋伏、何處佯攻、何處攔截、何處沖擊,一一細加解釋。他說的是雙方兵力相等的戰法。韋小寶問道:“如果敵人只有一千人,咱們卻有五千兵馬,要怎么進攻,便能必胜?”趙良棟道:“打仗必胜,那是沒有的。不過我們兵力多了敵人几倍,如果是由小將來帶,倘若再打輸了,那還算是人么?總要將敵人盡數生擒活捉,一個也不漏网才好。”韋小寶命家丁去取了几千文銅錢來,當作兵馬。趙良棟便布起陣來。韋小寶將他的話記在心中,當晚留他在府中歇宿。次日去見康熙,依樣葫蘆,便在上書房中布起陣來。韋小寶不敢胡亂搬動皇帝的書籍,大致粗具規模,也就是了。康熙沉思半晌,問道:“這法子是誰教你的?”韋小寶也不隱瞞,將趙良棟之事說了。康熙听說明珠連夜召了二十几名大胡子軍官,從天津赶來,供他挑選,不由得哈哈大笑,問道:“你又怎知趙良棟有本事?”
  韋小寶可不敢說由于這大胡子不拍馬屁,自己是馬屁大王,這秘訣決不能讓皇帝知道,便道:“上次皇上派奴才去天津,我見這大胡子帶的兵操得很好,心想總有一日要對吳三桂用兵,這大胡子倒是個人才。”
  康熙點點頭道:“你念念不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八回 縱橫野馬群飛路 跋扈風箏一線天

--------------------------------------------------------------------------------

  韋小寶笑眯眯的回到大廳,只見吳應熊陪著四名武將閒談。趙良棟和王進寶不知在爭辯甚么,兩人都是面河邡赤,聲音极大。兩人見韋小寶出來,便住了口。
  韋小寶笑問:“兩位爭甚么啊?說給我听听成不成?”張勇道:“我們在談論馬匹。王副將相馬眼光獨到,憑他挑過的馬,必是良駒。剛才大家說起了牲口,王副將稱贊云南的馬好。趙總兵不信,說道川馬、滇馬腿短,跑不快。王副將卻說川馬滇馬有長力,十里路內及不上別的馬,跑到二三十里之后,就越奔越有精神。”
  韋小寶道:“是嗎?兄弟有几匹坐騎,請王副將相相。”吩咐親兵回府,將馬廄中的好馬牽來。
  吳應熊道:“韋都統的坐騎,是康親王所贈,有名的大宛良駒,叫做玉花驄。我們的滇馬又怎及得上?”王進寶道:“韋大人的馬,自然是好的。大宛出好馬,卑職也听到過。卑職在甘肅、陝西時,曾騎過不少大宛名駒,短途沖刺是极快的,甚么馬也比不上。趙良棟道:“那么賽長途呢?難道大宛馬還及不上滇馬?”王進寶道:“云南馬本來并不好,只不過胜在刻苦耐勞,有長力。這些年來卑職在滇北養馬,將川馬、滇馬交配,這新种倒是很不錯。”趙良棟道:“老兄,你這就外行了。馬匹向來講純种,种越純越好,沒听說雜种馬反而更好的。”王進寶脹紅了臉,說道:“趙總兵,我不是說雜种馬一切都好。馬匹用途不同,有的用以沖鋒陷陣,有的用以負載輜重,就算是軍馬,也大有分別啊。有的是百里馬,有的是千里馬,長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康熙興致极好,詳細問他羅剎國的風土人物,當時火槍手如何造反,蘇菲亞公主如何平亂,大小沙皇如何并立,說了一回 ,公主來到了上書房。
  一見之下,公主便伏在康熙腳邊,抱住了他腿,放聲大哭,說道:“皇帝哥哥,我今后在宮里陪著你,再也不回去了。”康熙撫著她頭發,問道:“怎么啦?額駙欺侮你么?”公主哭道:“諒他也不敢,他……他……”說著又哭了起來。康熙心道:“你閹割了他,使他做不了你丈夫,這可是你自作自受。”安慰了她几句,說道:“好啦,好啦,不用哭啦,你陪我吃飯。”皇帝吃飯,并無定時,一憑心之所喜,隨時隨刻就開飯。當下御膳房太監開上御膳,韋小寶在一旁侍候。他雖极得皇帝寵愛,卻也不能陪伴飲食。康熙賞了他十几碗大菜,命太監送到他府中,回家后再吃。
  公主喝得几杯酒,紅暈上臉,眼睛水汪汪地,向著韋小寶一瞟一瞟。在皇帝跟前,韋小寶可不敢有絲毫無禮,眼光始終不和公主相接,一顆心怦怦亂跳,暗想:“公主酒后倘若漏了口風,給皇帝瞧了出來,我這顆腦袋可不大穩當了。”他奉旨護送公主去云南完婚,路上卻監守自盜,和公主私通,罪名著實不小,心下懊悔,實不該向皇帝提起公主要求覲見。公主忽道:“小桂子,給我裝飯。”說著將空飯碗伸到他面前。康熙笑道:“你飯量倒好。”公主道:“見到皇帝哥哥,我飯也吃得下了。”韋小寶裝了飯,雙手恭恭敬敬捧著,放在公主面前桌上,公主左手垂了下去,重重在他大腿上扭了一把。韋小寶吃痛,卻不敢聲張,連臉上的笑容也不敢少了半分,只是未免笑得尷尬,卻是無可如何了,心中罵道:“死婊子,几時瞧我不重重的扭還你。”心中罵聲未歇,腦袋不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韋小寶忽然嘻嘻一笑,神色甚是得意。康熙問道:“怎么啦?”韋小寶笑道:“吳額駙有一批滇馬,剛從云南運來的,他夸口說這些馬長力极好。奴才不信,約好了要跟他賽上一賽。滇馬是不是真的有長力,待會儿賽過就知道了。”康熙微笑道:“那你得跟他好好賽一賽,怎生賽法。”韋小寶道:“我們說好了一共賽十場,胜了六場的就算贏。康熙道:“只賽十場,未必真能知道滇馬的好處。你知道他有多少滇馬運來?”韋小寶道:“我看他馬廄之中,總有五六十匹,都是新運到的。”康熙道:“那你就跟他賽五六十場好了,要斗長路,最好是去西山,跑山路。”見韋小寶臉色有點古怪,便道:“他媽的,沒出息,倘若輸了,采金我給你出好了。”韋小寶不便直告皇帝,已在吳應熊馬廄中做下了手腳,這場比賽自己已贏了九成九,但一賽下來,皇帝如以為滇馬不中用,將來行軍打仗,只怕誤了大事,微笑道:“那倒不是為了采金……”康熙忽然“咦”的一聲,說道:“滇馬有長力,吳應熊這小子,運這一大批滇馬到北京來干甚么?”韋小寶笑道:“他定是想出風頭,夸他云南的馬好。”康熙皺起了眉頭,說道:“不對!這……這小子想逃跑。”韋小寶尚未明白,奇道:“逃跑?”康熙道:“是了!”大聲叫道:“來人哪!”吩咐太監:“立即傳旨,閉緊九門,誰也不許出城,再傳額駙吳應熊入宮見朕。”几名太監答應了出去傳旨。
  韋小寶臉上微微變色,道:“皇上,你說吳應熊這小子如此大膽,竟要逃跑?”康熙搖了搖頭,道:“但愿我所料不确,否則的話,立刻就得對吳三桂用兵,這時候咱們可還沒布置好。”韋小寶道:“咱們沒布置好,吳三桂也未必便布置好了。”康熙臉上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又奔了一陣,見馬跡折向東南。張勇道:“都統大人,吳應熊要逃到天津衛,從塘沽出海。他在海邊定是預備了船只,從海道去廣西,再轉云南,以免路上給官軍截攔了。”韋小寶點頭道:“對!從北京到昆明,十万八千里路程,隨時隨刻會給官兵攔住,還是從海道去平安得多。”張勇道:“咱們可得更加快追。”韋小寶問道:“為甚么?”張勇道:“從京城到海邊,只不過几百里路,他不必体恤馬力,盡可拚命快跑。”韋小寶道:“是,是。張大哥料事如神,果然是大將之才。”張勇听他改口稱呼自己為“大哥”,心下更喜。
  韋小寶回頭傳令,命一隊驍騎營加急奔馳,去塘沽口水師傳令,封鎖海口,所有船只不許出海。一名佐領接了將令,領兵去了。過不多時,只見道旁倒斃了兩匹馬匹,正是滇馬。張勇喜道:“都統大人,王副將追的路徑果然不錯。”王進寶卻愁眉苦臉,神色甚是煩惱。韋小寶道:“王三哥,你為甚么不開心?”王進寶心想:“我又不是行三,怎么叫我三哥?”說道:“小將養的這些滇馬,每一匹都是千中挑一的良駒,怎地又拉稀屎,又倒斃在路?就算吳應熊拚命催赶,馬匹也不會如此不濟!唉!真可惜,真可惜!”
  韋小寶知他愛馬,更不敢提偷喂巴豆之事,說道:“吳應熊這小子只管逃命,累死了好馬,枉費了王三哥一片心血,他媽的,這小子不是人養的。”王進寶道:“都統大人怎地叫小將王三哥,這可不敢當。”韋小寶笑道:“張大哥、趙二哥、王三哥、孫四哥,我瞧那一位的胡子花白些,便算他年紀大些。”王進寶道:“原來如此。吳三桂一家人,沒一個是好种。當兵的不愛馬,總是沒好下場。”說著唉聲歎气。
  行不數里,又見三匹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韋小寶心想:“三軍之前,可不能下令放人,只有捉住了再說,慢慢設法釋放便是。”傳令:“個個要捉活的,一人都不許殺傷。”親兵傳令出去。韋小寶又加以一句:“尤其是女的,更加不可傷了。”一瞥眼見到徐天川、錢老本等人的神色,不禁臉上微微一紅,心道:“你們放心,這次不會再像神龍島那樣,中美人計被擒了。”
  他帶了天地會群雄,走向東首山道邊觀戰,只見半山里百余人眾疾沖而下。官兵得了主帥將令,不敢放箭,只涌上阻攔,但听得吆喝之聲此伏彼起,沖下來的人一個個落入陷坑,被鉤鐮槍手鉤起捉了。韋小寶想看曾柔是不是也拿住了,但隔得遠了,瞧不清楚。忽見一人縱躍如飛,從一株大樹躍向另一株大樹,竄下山來。官兵上前攔阻,那人矯捷之极,竟然阻他不住。玄貞道人贊歎:“好身手!”這人漸奔漸近,眼見再沖得數十丈便到山腳。錢老本道:“這人武功如此了得,莫非就是司徒伯雷么?”徐天川道:“除了司徒老英雄,只怕旁人也無這等……”一言未畢,孫思克突然叫道:“這人好像是吳三桂的衛士。”說話之間,那人又已竄近了數丈。韋小寶叫道:“先抓住他再說!”天地會群雄紛向那人圍了上去。那人手舞鋼刀,每一揮動,便砍翻了一名軍士。孫思克挺著長槍迎上,看清楚了面貌,叫道:“巴朗星,你在這里干甚么?”這人正是吳三桂身邊的親信衛士巴朗星。他大聲叫道:“我奉平西親王將令,為朝廷除害,殺了反賊司徒伯雷。你們為甚么阻我?”徐天川等一听,都大吃一惊,只見他腰間懸著一顆血肉模糊的頭顱,也不知是不是司徒伯雷。眾人一擁而上,團團圍住。孫思克道:“韋都統在此,放下兵刃,上去參見,听由都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司徒伯雷的靈位設在王母洞中。弟子將首級和身子縫上入殮。韋小寶率領天地會眾兄弟在靈前上香致祭,跪下磕頭,心想:“要討好曾姑娘,須得越悲哀越好。”裝假哭原是他的拿手好戲,想起在宮中數次給老婊子毆擊的慘酷、為洪教主所擒后的惊險、一再被方怡欺騙的倒霉、阿珂只愛鄭克晙的無可奈何,不由得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初哭時尚頗勉強,這一哭開頭,便即順理成章,越哭越是悲切,大聲道:“司徒老英雄,晚輩久聞你是一位忠臣義士,大大的英雄好漢。當年見到你公子的劍法,更知你武功了得,只盼能拜在你的門下,做個徒子徒孫,學几招武功,也好在江湖上揚眉吐气。哪知道你老人家為奸人所害,嗚嗚……嗚嗚……真叫人傷心之极了。”司徒鶴、曾柔等本已傷心欲絕,听他這么一哭,登時王母洞中哭聲震天,哀號動地。徐天川、錢老本等本來不想哭的,也不禁為眾人悲戚所感,洒了几滴眼淚。韋小寶捶胸頓足,大哭不休,反是王屋派弟子不住勸慰,這才收淚。他將巴朗星拉了過來,取過一柄鋼刀,交在司徒鶴手里,說道:“司徒少俠,你殺了這奸賊,為令尊報仇。”司徒鶴一刀割下巴朗星的首級,放在供桌上。王屋派弟子齊向韋小寶拜謝大恩。本來韋小寶小小年紀,原也想不出這個收買人心的計策,那是他從《臥龍吊孝》這出戲中學來的。周瑜給諸葛亮气死后,諸葛亮親往柴桑口致祭,哭拜盡哀,引得東吳諸將人人感怀。幸好戲中諸葛亮所念的祭文太長,辭句又太古雅,韋小寶一句也記不得,否則在王屋山上依樣葫蘆的念了出來,可就立時露出狐狸尾巴了。這么一來,王屋派諸人自然對他感恩戴德,何況當日韋小寶將司徒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