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回到明朝當王爺 作者:月關 ( 連載中)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勢呼風


  焦芳捻著鬍鬚,微微溜了楊凌一眼,楊凌抄著手笑吟吟地一搖頭,他立即止住了步子。受到劉瑾的暗示,圍攏到王華和楊廷和身邊的官員越來越多,一個個情緒激昂,執意要求楊廷和王華代表朝臣向皇帝進諫,務必促使皇帝對今日大逆不道的行為公開道歉。

  楊凌此次回京,已決意開始對劉瑾發動總攻,他知道,如果任由劉瑾繼續猖狂下去,那麼他必死的理由也許會更多,要剷除他也更有把握,但是霸州之行,使他知道有些地方的吏治已經敗壞到了何等程度,如果朝中再有劉瑾這個大奸做亂,要有多少百姓家頗人亡。儘管現在出手,有一定的風險,甚至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他已決意現在動手。

  要動手就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政治鬥爭無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都必須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一個能公開見人的理由,就像這些為了博取賢名、為了發洩亂憤、為了趁機抨機劉瑾的各路政客們,都擎起了「孝道、禮教」這面大旗一樣,他也需要一個堂皇的理由。

  這個理由,因為正德的一句錯話,因為百官趁機發難的場面,已經提供給他了。在政壇上已非吳下阿蒙的楊凌,也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順勢而動,以四兩撥千金,這場各懷目的的大議禮,誰是最後的贏家?洪流最終將衝向何方、衝向何人?

  楊凌正看的得趣,腳後跟忽然被人踢了一下,扭頭一看,只見一個小女子衝著他一努嘴兒。隨即姍姍行去。那女孩兒一身縞素,可人的臉蛋俏如一枝梨花。楊凌怔了一怔,才記起那是蜀王之女,如今貴為公主的朱湘兒。

  楊凌莫名其妙。四下瞧了瞧,遲疑未動,朱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箭雙貂


  午門外,東廠番子、錦衣侍衛、大漢將軍們已按部就班,列隊整齊,就等著司禮監派人正式執刑了。就在這時,一隊健騎飛馳而至,馬蹄踏著青石板,轟聲如雷。

  錦衣衛千戶石文義聽見聲音,瞧見是一行快馬,立即帶著一隊侍衛迎上前來,手按刀柄,傲然挺立,高聲喝道:「前方是午門重地,文武官員,下馬落……」。

  剛說到這兒,他就看清衝在最前邊的是楊凌,僅落後半個馬頭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手執一根烏黑的鐵棒,前景歷歷在目,如何還敢囂張,石文義嚇的掉頭就跑,把跟在他身邊的錦衣衛官兵鬧了個一愣怔。

  石文義跑了幾步,聽見身後馬蹄聲越來越近,擔心會被快馬踹到,他急忙的往旁一閃,卻聽馬蹄驟停,扭頭一看,只見楊凌已在身旁停下,笑吟吟地翻身下馬道:「石大人,好久不見吶」。

  石文義見自已的士兵都一臉稀罕地看著他,不禁又羞又惱,可是對威國公又不敢失禮,只得忍著氣叉手施禮道:「卑職見過國公爺,國公爺一向可好?」

  楊凌當他是自已馬僮了,很隨意地把馬韁繩往他手裡一塞,熱情洋溢地道:「嗯,本公爺很好。咦?這麼多官兒跪在這幹什麼呢?旁邊這是………是要施予廷杖吧?廷杖又不是砍頭,最後都給頓好吃的,怎麼一個個還有茶有水的?」

  石文義這時已恢復了鎮靜,聞言有意譏諷道:「國公爺在家中納福。朝中的消息可就閉塞了些,回稟國公爺知道,這些官員觸犯龍顏,皇上罰他們午門長跪。自思反省呢,可是這些官員不知悔改,妄言上書,皇上震怒,要施予廷杖呢」。

  楊凌若無其事地點點頭,說道:「這麼不懂規矩,地確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滿京城


  百官為求一跪,鬧得君臣失和,國家大事都陷於停頓。而性情日漸成熟沉穩的朱厚照再一次顯示出了他的犟驢脾氣:我不認為自已錯的,天塌下來也休想我認輸。

  其實低級官僚這麼折騰,他們的上司、領袖,這些高級官員並非不能利用自已的影響和派系勢力進行阻止,只不過讓這些小弟出頭,本來就是高級官員慣用的手法,這樣才能及時根據風向調整自已的戰略,從過早暴露自已的目的,才能進退自如。

  現如今此事已告一段落,朝廷重心也放在了即將開始的科道整頓上,而鬧事的本來就是以科道官為主,這一來頗有點玩火自焚的感覺,大家都安份下來,開始準備應付整肅,自然就沒人鬧事了。

  劉瑾和張彩、劉宇等人緊急磋商了一番,現在楊凌是攻,他們是守,陣地就是科道,彈藥就是科道官們是否有把柄,所以他們也趁這機會開始加緊張羅,叫手下的科道官們小心戒備,千萬不要有什麼把柄落在楊凌手中。

  然而,楊凌作戰,一向講究欲做籌謀、胸有成竹了才公開宣戰,查證官員的事情早已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因為一開始的大意,輕視了下野之後楊凌的能量,劉瑾的亡祟補牢之舉有多少用處,殊未可料。

  目下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安葬太皇太后,出葬時用轀輬車載奉靈柩,周圍陳列著鑾輅、九旒、黃屋、左X、羽葆、鼓吹、班劍、虎賁等各種儀仗,送喪的人數多達上萬。公卿百官與嬪御六宮都排班執引,素服舉哀,排隊跟在靈柩後面。

  靈車所過之處,皆設有路祭。皇親駙馬、公侯伯卿、文武大臣及命婦各設祭壇。楊凌的夫人們也全身縞素,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七章 你戰我戰


  朝堂上楊慎、黃景唇槍舌箭,寸步不讓,文武百官看的津津有味。不過正德皇帝卻坐在上邊,臉拉的長長的,氣色說不出的難看。

  今天要集中力量攻訐楊凌,劉瑾托辭生病,在自已府中,壓根沒來宮中。司殿當值太監是那個憨厚老實的杜甫,杜太監見皇上臉色越來越難看,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禁也換上了一副苦瓜臉。

  楊慎、黃景好像壓根沒看到正德的表情,兩個人越吵越凶,正德也越來越不耐煩。無論是黃景指責楊凌擅權專斷、昏匱無能還是楊慎指責劉瑾貪墨成風,搜刮民財,正德皇帝都不願意聽。那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最信任的人。

  「楊凌在外邊幫他打江山,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今年兩次祭告太廟,風風光光,那種榮耀如果不是楊凌,能這麼揚眉吐氣嗎?

  父皇臨終,只給了朕這麼一個可伴終生的股肱之臣,楊卿也爭氣,盡給朕長臉了,從來沒有他辦不成的事,而且用不了多久那就是朕的親妹夫了,他昏庸無能?你找個能的來朕瞧瞧。

  至於劉瑾,那是從小侍候朕的人,要說他佔點小便宜,朕信,其他的這些,什麼買官賣官,什麼搜刮民財、什麼索賄百官,可能嗎?楊慎的哪件事都和錢挨著……,唉呀,朕這兩年手頭緊吶,全仗著劉瑾給朕張羅,別是因為這個才招人恨的吧?這些科道官,一向嘩言取寵。一粒芝麻在他們的嘴裡也能說成西瓜!」

  尤其是,黃景為了博得百官同情,把那些少爺兵、太子黨說成了土匪,而科道官則成了無辜的受迫害者。那番慘景描述出來就像他親眼看見地一般,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偏偏正德是自從一上任就被科道整得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進退兩難


  劉瑾上朝,盧士傑趁機告辭。他不敢直接去楊府,好在平素和楊凌互通聲息早有秘密的消息渠道,到了胡同口一家古玩店,盧士傑把店東喚出來,裝模作樣的看了一陣,等他挾了張條幅字畫出了古玩店,上車直奔玄明宮的時候,消息已從後門飛報威國公府。

  劉瑾暗中放出風去,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告發劉瑾貪髒亂枉法、以權謀私,那麼這些交往過密的柬貼就毫無效力,百官也不忌憚劉瑾,因為從來沒有因為一個官員貪污搞株連九族的。

  可要是把罪名說大了,給他扣上結黨亂政、甚至扣上篡位造反的必殺罪名,劉瑾密匣在手,百官就人人自危了,很難說在公義和私心之間,他們會做出什麼選擇,如果楊凌帶頭衝鋒,殺進敵營忽然發現處處伏兵,連帶進來的人都有一半是人家的部下,那就全軍覆沒,永無翻身之日了。

  因此,在瞭解百官心態、在無法估量這些信柬到底產生多大作用之前,是萬萬不可冒失急攻,自蹈險地的。這一條,盧士傑看的很清楚,所以告訴那古玩店老闆,這條消息,無論如何必須送到楊凌手上,否則大廈之傾,不過是彈指之間的事。

  快馬到了威國公府,楊凌早已上朝去了,探子知道事關重大,急得滿頭大汗,只得拜見兩位當家主母,說出這條消息的重要性。可是皇宮大內豈是隨便進的,朝會期間,小官又不能擅入宮廷傳遞文件。尤其是一入中和殿。百官議政,縱然消息送進宮中,又有哪個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去通知楊凌?

  韓幼娘聽了消息心急如焚,卻不知該如何為相公分憂。有心讓唐一仙去,可是雖然滿朝文武都知道唐一仙是天子至愛,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五十九章 禍從天降


  紫禁城中即將爆發一場大戰,這場大戰雖無硝煙戰火,卻比揮動千軍萬馬更加激烈、比攻佔數城數府的得失更加強大,因為今日之戰決定著整個大明朝廷今後是誰來左右政局。

  與此同時,一場看起來無關緊要、似乎對朝廷大局不會有什麼影響的造反也在霸州開始了,最初的人數不過區區數百人,就像無邊枯原上的一點點火光,毫不起眼…….

  正德皇帝剛剛申明六科給事中倡起、百官響應對楊凌和劉瑾兩人的彈劾,要求兩人當廷自辯,劉瑾就哀嚎一聲,猛地衝前兩步,跪倒在御案之前,大放悲聲道:「皇上,老奴為皇上分憂,殫精竭慮,從不敢稍有疏忽啊。然而老奴是內臣,素為外廷忌憚鄙視,必欲除之而後快。

  皇上可還記得,您登基秉政之初,老奴只是皇上跟前奔走以效犬馬的卑微之奴,並無職權,又有何滔天大罪了?可是劉健、謝遷等一眾奸黨挾百官之威以逼宮,硬要皇上殺了老奴等人啊。前事歷歷在目,今日不過是舊事重演,不同之處是,劉健謝遷已去,換成了楊凌焦芳罷了』。

  劉瑾說到這裡,涕泗橫流地抬起頭來,指著楊凌道:「楊凌奉旨考察科道,帶領一幫無知少年,蠻橫無禮、擅權專斷,以致監察癱瘓,百官們人人自危。黃給事中具折上報,乃是他的本份,不知怎麼,楊慎卻反咬一口。指說老奴為試圖轉移目標為楊凌脫罪。

  皇上,誰不知道楊慎出於楊凌門下,兩人有師徒之誼、舉薦之恩,楊慎必是受楊凌指使。誣陷老奴,請皇上明查。」

  楊凌瞧了劉瑾一眼:「這傢伙說的聲情並茂,看來昨晚上一定沒少背功課,上次劉健謝遷等人給他們和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卷 蜀中劫 第三百六十章 運籌軟禁之中


  「梁洪回京後,劉瑾立即帶他進宮,召來內閣和六部九卿,當眾指訴是大人召安的霸州響馬盜舛傲不馴,不肯安分守已做官,守不了軍紀約束,於是起而造反。這些人熟悉軍營情形,襲殺緝盜營守備童大人,奪取軍械庫,佔了霸州城。目前我們知道的情形就是這些」。

  面前,是一個普通士兵裝扮的人,皇上下旨軟禁楊凌,這聖旨還是要遵的,所以楊凌的探子只好穿上宋小愛的官兵服裝,偷偷潛進來稟報情況。

  成綺韻柳眉一蹙,問道:「鄭和毅,霸州情形到底如何?」

  面前的內廠探子,鄭和毅面有難色地道:「二檔頭,卑職剛剛派人赴霸州調查,至於到底情形如何,目前還不知道。」

  成綺韻不悅地道:「京戍重地的事務我全交給你了,怎麼連這麼點消息都打聽不到?」

  鄭和毅緊張地道:「二檔頭,咱們從內廠脫離出來的精幹人馬,約有三千五百人,大部被您抽調到遼東,江南和閩南一帶,河北一地所餘不足二百人,大部分用來在京師探聽消息、以及保證國公安全,小小霸州實未顧及」。

  成綺韻知道他說的是實話,漫說內廠的精幹力量只有兩千多人,就算有二萬,偌大的江山灑下去,也看不到人影了,小小霸州從來就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再加上三廠一衛落在劉瑾手中後,內廠在河北近京畿的地區行動必須小心再小心,以防被人發現這股神秘力量。

  就是自已都從未把霸州放在眼裡,做不到未卜先知。何以怪人?現在因為惱火楊凌被軟禁,有些所責非人了,因此只是微哼一聲,沒有再言語。

  倒是楊凌溫和一笑。說道:「不怪小鄭,誰會想到我和劉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61  


金殿上的布設千年不變,上朝的百官也沒有變化,殿外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季節,空氣說不出的清鮮,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美好,但是劉瑾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一種殺氣,一種無數人的恨意凝聚成的殺意。

皇帝登臨寶座,文武百官也趨禮如儀,山呼萬歲已畢,劉瑾還有點兒恍惚。張彩見他神不守舍,司殿太監一連問了兩遍“有事啓奏,無本退朝”他都沒有反應,心中一急,跨前一步道:,

皇上,臣有本奏。霸州叛亂的局勢日益緊張,百姓流離失所,有些難民已逃至京中。響馬盜爲害如此之烈,全因威國公楊淩對這些怙惡不悛的逆賊妄行招降納叛之舉,以至養虎爲患。臣以爲,當內誅楊淩、以肅綱紀,外平反叛、以安民心。威國公之罪,昭然在目,皇上不可再有慈悲之心了,江山社稷爲重啊。”

劉宇等人一齊拜倒,慷慨陳辭,大有楊淩不死,綱紀敗壞,民心有失,而叛亂難平之勢。

正德心底對這種罪名並不以爲然,東海四大寇也是楊淩招降的,現在沿海平靖,少不了這些人的功勞,要是全指著朝廷從頭練兵、鑄造新艦,那得多少銀子?霸州幾百人的響馬盜,天知道他們能鬧出這麽大亂子?

可是他是皇帝,霸州府出了這樣的大事,必須得有人來承擔責任,這不止是給百姓們一個交待,也是朝廷綱紀。否則激起聲勢如此浩大的叛亂,相關人員居然沒有受到制裁。百官有樣學樣,不畏國法、不怯綱紀,那朝廷的威信將蕩然無存了。

正德暗暗歎了口氣:“楊卿本來是奉旨查抄,多管了這許多事。全是一片盡忠之心。可惜,那些響馬舛傲不馴,如今鬧出這樣亂子,該當如何是好呢?群臣要安撫、民心要安撫,綱紀不能不顧……,要不……三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362

六科十三道裡玩筆桿子的官員這回又有了用武之地。儘管這些衙門已經被楊凌搞掉了一半,但是剩下來的這些人,其殺傷力仍然驚人。李東陽、楊廷和略作暗示,科道衙門集體上書,眾口一詞彈劾劉瑾,罪名不計其數,正德皇帝的龍書案頃刻之間就被鋪天蓋地的奏折沒有必要沒了。正德依然看都不看,既已決意殺人,這些東西不過是給天下人一個交待,還看它作甚?劉瑾被人從內獄移交詔獄,就察覺到不妙,可是他還是搞不清楚皇上明明已經心軟了,為什麼忽然又決定對自已下手。楊凌交待給苗逵的唯一任務,就是看管劉瑾,決不讓他和皇帝通一句話。因為要讓皇帝殺他,哪怕他做盡惡事,恐怕也不容易,唯有造反弒君,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所以根本不能讓他和皇帝辯解。
苗奎也深知萬萬不能功虧一簣,劉瑾移送詔獄,御馬監破例派人追去,東廠張永和錦衣衛畝斌也各自派出心腹,再加上重掌內廠大權的吳傑人馬,三廠一衛精英盡出,把詔獄圍得水洩不通,除非皇帝要來,否則誰也別想進出。
三廠一衛的人還負有互相監視的責任,這是最後關頭容不得半點紕漏。

張彩,劉宇,曹元,楊玉,石文藝,張文冕等人以及劉瑾在京的親屬也同時被捕,馬永成,羅祥兩個死黨也無處可逃,其他三人跑到張永那抱著大腿一通「大哥大爺」的哭,把張永哭得心軟,好在劉瑾太專權,他們也就是跟著撈了點油水,實無大惡,張永出面把這三人保了下來。
盧士傑本來沒事,戴逸安排得好好的,說他投效劉瑾想為之幕僚為朝廷做些事,後來發現劉瑾挪用公銀謀一己之私,予以告發,這樣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不料盧士傑隱忍許久的狂性爆發,這位狂書生好名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362 續

張永問道:“我問你。貪污受賄,勒索錢財,可是有的?”

劉瑾低頭尋思片刻。方恨聲擡頭,答道:“有的!”

張永一指目瞪口呆地三法司,喝道:“狠上,劉瑾承認貪污!”

隨即又問:“你打擊陷害忠良,可是有的?”

劉瑾冷笑:“何謂忠良?”

張永一笑,說道:“那麽你打擊陷害彈劾過你、不肯附庸于你的官吏,可是有的?”

劉瑾想也不想,很光棍地答道:“有的”。

張永又是一指:“狠下,劉瑾承認打擊排擠不肯爲虎作悵的朝中官員’。

張永依著趙瘋子三十大罪、六十小罪。從小到大依次問起,劉瑾爲免受皮肉之苦,省得還沒熬到見皇上就一命嗚呼,一概爽快答應,直到張永喝問:“你私蓄數百家將,府中暗藏兵器甲胄,可是有的?”

劉瑾一呆,說道:“咱家家業甚大,招募些家將護院,自是有的,不過.……兵器甲胄要來做什麽?哪有此事?”

張永冷笑:“從你府中搜出兵甲戰器無數,你還要抵賴麽?”

劉瑾愕然半晌,忽然拼命掙扎,嘶吼道:“張永老賊,是你害我!一定是你害我,我何曾蓄的兵器甲胄?”

張永哈哈笑道:“從你府中地窖秘處,搜出許多兵器、盔甲,此事乃是皇上親眼所見,還能有假?”

他返身一指,說道:“狠上,劉瑾承認私蓄家將,無法否認暗藏兵器甲胄”。

劉瑾氣地肺都快炸了,強辭奪理、橫加罪名,曾幾何時,是他坑害百官、排擠異已、打擊報復慣用地伎倆,現如此卻被人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這才體會到那種憤懣悲憤的感覺。

他的心中更是充滿了驚恐和畏懼,因爲他終於知道皇帝爲什麽改變了主意,在午門廷審他了,這一次他是真地完了,對手也明白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的道理,這是要往死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