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第二十七章 營救少帝 上

 話說少帝與何太后,自宮亂之後,就被董卓困於永樂宮中,派層層禁衛嚴家防守,幾乎斷絕外界來往。

  伺俸宮中的太監宮女,見何太后,少帝失勢,也大膽妄為,對宮中用度盡皆剋扣,中飽私囊,有甚者更是肆意侮辱。

  想當初靈帝窮奢極侈,不論何太后,便是劉辨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現在永樂宮中,所食所用,竟然連原先宮中下人的規格都遠遠比不上來。

  劉辨本天性懦弱而何太后少智,每日裡皆以淚洗面,雖對董卓怨恨交加,卻也無可奈何,只盼有忠君為國之人,救他們出這囚牢。

  正值一日有雙燕飛過宮廷之中,劉辨見雙燕無憂自由,百感交集,想他一生無論是被靈帝,還是何進,甚至在董卓手中,都是被恣意玩弄,即便成了九五之尊,卻還是形如傀儡,無論是誰對他都是想立便立,想廢就廢。

  「嫩草綠凝煙,裊裊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一首飽含不甘,怨怒的詩詞不經意從劉辨的嘴中傳唱而出。

  詩中怨恨頗深,而意中甚有不甘之色。

  兒子面如死灰,梨花般淚水滾滾而落,何太后心中淒淒,大為後悔輕信了張讓等閹狗讒言,多與大哥何進作對,

  導致如今局面,外臣之中竟無人肯救助她母子二人。

  樹倒猢孫散,至親之人也不例外,連自家母親舞陽君,兄長何苗也不在朝見,疏遠而去,為保自身榮祿而奔波。

  倒是小妹何潔記的這姐姐的好,依舊留在永樂宮,陪著孤兒寡母。

  看著小妹拿著手絹一面擦拭,一面安慰這個年紀彷彿的侄兒,何太后不知為何,腦中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八章 營救少帝 下

  隔日,深夜,一名小黃門晃悠悠的往御膳房走去,嘴尖沾沾口水,自語著:「這個何潑婦,真當自己還是過去高高在上的太后,都這麼晚,還吃夜宵,害我還要跑來跑去,不過,魚參蓮子粥,倒是好享受,咱家應可趁機好好也喝上一碗。」

  掩面偷偷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腳步突然快了起來。

  御膳房裡,每夜都有一名御廚留守,為皇宮之中皇上、皇后等主人準備夜宵。

  與王氏商行有舊的御廚姓沈,近五十年紀,可惜兒子嗜賭,欠了一屁股債,鋌而走險,偷取皇宮食材來王氏商行販賣,被管事識破,恰好王錢經過,問明事情原委後,便將食材退還,同時借錢給他,好替兒子還債,卻不受利息,又分期還款,可惜他兒子不爭氣,這錢是越欠越多。」

  王錢卻從未計較,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兒子雖然不爭氣,沈御廚倒是知恩圖報之人,且又是營救少帝,略作考慮,便應下此事。

  那小太監進御膳房後,穎固氣指嚷嚷,不僅點了雙份的魚參蓮子粥,還連點了好幾份御用糕點。

  沈御廚哈腰陪笑,就算十常侍已經倒臺了,但對於御廚來說,宦官權勢還是遠遠高與。

  不過今日御膳房烹調的速度顯然快了近百倍,小太監轉身出門口,透了口氣,就聽裡面傳來菜餚已備齊的喊聲,有些驚疑,轉身進入,果然桌面上一一盤菜擺放著,上面蓋著蓋子。

  正想上前翻開看看,突然發覺房內多了四個人,瞪眼問道:「這幾個是什麼人?」

  沈御廚冷眼不語,其實這些菜早就做好,備著,就等何太后派太監前來領路了。

  就在小太監詢問之際,四個人四個方向迅速將他前後圈住,在他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九章 獻帝登基 上

  “見過岳父,近來身體可安泰。”

  太師府上,牛輔雙膝跪地,給董卓請安著。

  “賢婿,快快請起,一路辛苦了。”董卓上前雙手扶起牛輔,親切的慰問:“你怎么比原定時間早上了一日。”

  “是這樣的,小婿與徐榮率領三萬輕騎,拋棄糧草輜重,先行一步,特來為岳父安定局勢,掌機他們后軍則要緩上幾日。”牛輔詳細解釋著。

  董卓恍然,牛輔來到真是及時,這下大行廢立再也無人可攔,看袁隗那批老兒還敢不敢拖拖拉拉,明眼里答應廢立,暗地里以吉日為由,私下聯系各地太守,唆使他們聯兵反抗。

  “岳父,既然姐夫到了,廢立之事當即刻實行,不宜再拖,不能給袁隗他們喘息,當連夜進宮,通知那何太后做好準備,廢立大典不得馬虎,還有傳國玉璽一事,也該下最后通牒了,再不交出,就該使些非常人手段了。”一旁的李儒上前提醒道。

  “也好,等這頓家宴吃完,你便隨我入宮。”董卓心情十分愉快,入雒以來可謂事事順利,舉起酒杯笑敬道:“我有兩位賢婿相助,一文一武,何愁大事不成。”

  一飲而盡,人說女婿半子,這頓家宴就他們三人,菜肴也簡單,根本不比宴請呂布的場面,別看這幾日,董卓人前人外大贊這義子,同時日日大擺筵席,但是論信任,或許尚在華雄之下,更遑論牛輔與李儒了。

  家宴散后,已經過了寅時,也就是半夜三點到五點之間,董卓領著李儒帶著一衛禁兵,殺氣騰騰的闖入永樂宮。

  正宮門前,把守的幾名禁兵遙見董卓烽火而來,后半夜的困頓一下清醒起來,恭敬行禮:“參加主公!”

  “太后和陛下都好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章 獻帝登基 下

  「何潔?聽聞其與揚子侯朱魁有所交情,這段時間岳父一直四發探馬尋找他那三千步騎的蹤跡,一無所獲,看來他反其道而行,定然混在雒陽近郊某處兵營中,要知近來雒陽有多支統屬不同兵馬,所謂最危險地方,最安全,深得兵馬之要。」李儒皺眉評道。

  「我與他涼州共事時,見過幾面,幾次想要深交,他皆無意相談,看來他是要與我作對到底了。」董卓回想著,直接怒火胸中燒,寒著臉:「本想尋到其人,若肯歸降,當可為麾下之韓信,今我誓殺之。」

  「牛輔,令你發兵三萬,追擊朱魁,殺入江夏,不取其頭顱,不得歸朝。」

  「諾!」牛輔俯首領命,就要出去。

  「且住!」李儒急急出列喊住牛輔,待後者止步,這才回身對著董卓俯首拱道;「岳父息怒,新皇登基在即,豈可發大兵征伐,豈不雒陽空虛,長安三輔之地,還有皇甫嵩三萬精銳羽林騎,萬不可意氣用事。」

  董卓最英明的時期,就是對李儒言聽計從之時,正因這個計略滔天的女婿,才有今日權傾天下的董太師,李儒的勸諫,讓他漸漸平息了怒火。

  「文憂,以你之見,當如何?難道就這麼白白放那朱魁與劉辯回江夏,放之不管?」董卓詢問道。

  李儒略做沉凝,很快便答道:「他們昨夜出宮,然四門關閉,定是有密道而走,這才半日,三千步騎行不了多遠,可令徐榮率八千輕騎沿路南下追擊,若能追上,乃幸事,可當場斬殺,反之若追不著人也不影響大局。」

  這是老謀成果之見。

  計議已定,董卓也只好放下劉辯與朱魁之事,加緊籌辦劉協登基一事,同時加派重兵保衛北宮,尤其是軟禁劉協的永安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一章 徐榮
  
  過了陽翟縣,便出了河南尹,進入荊州南陽了,而南陽境內各縣守備,除去宛城張咨外,與管亥都有一些交情,雖不是生死好友,借路應是無妨。

  朱魁三千步騎,成方陣,中間護衛著一輛馬車,尤為顯眼,裡面整躺著漢少帝劉辯。

  自出宮南撤江夏,當夜劉辯便偶感風寒了,所幸並不嚴重,隨軍軍醫一把脈,開了藥湯,已快痊癒。

  只是拖累了行軍速度,朱魁練兵一向以練體能為主,武藝為輔,因此他尤擅急行速攻,按往日計算,此刻早已進入南陽,遠遠擺脫徐榮了。

  從昨日開始,便有行軍哨探探得後邊有騎兵追至,同時也明白追兵首領乃是徐榮。

  這人,雖然在涼州共事過,卻沒有真正見過面,但史上卻是留名之輩,曾擊敗孫堅、曹操的名將。

  朱魁使了個計,從千人騎兵中,分出兩百精騎作為誘餌,假作蹤跡轉向另外一個方向,再繞回來,讓中軍能夠安然得脫。

  可惜徐榮乃謹慎之人,尾隨兩百騎兵不過追出十里,便發覺倪端,因為腳印上只有馬蹄印,無一人印。

  朱魁面色不改,平靜的笑對著劉辯,一旁戲志才、華歆等等多人都寬慰著。

  劉辯瑟瑟發抖的問道:「各位愛卿,那董賊差人追來了,這該如何是好?」捉著面前朱魁的手,面有淚花,彷彿溺水者緊緊捉這唯一的救命稻草。

  這看得一旁的華歆心中不斷的搖頭,陳宮投朱魁,而朱魁與戲志才乃是好友,包括華歆在內,那年在雒陽時候,三人時常討論如何中興國事,弘揚漢威。

  那夜計定營救少帝后,二人一同安排出城路線,是時陳宮便替朱魁正式邀請入幕,戲志才早猜出此次再遇朱魁,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二章 縱徐

  是役,徐榮於南陽邊境,用燻煙之計,逼迫林中朱魁自亂陣腳。

  不一會,整座樹林幾乎瀰漫了滾滾黃煙,徐榮又遣少量軍士入林查看,果然不一會,戰馬嘶叫聲交響而起,各種混亂聲傳出,聽的外面的徐榮,笑了。

  但他並不著急,靜靜的聽著,半個時辰過去了,林中依然不見有朱魁軍卒潰逃而出,不由一皺眉。

  這時,一名前探跑回,言到林中有大量人員有朝南走動之像,又翻林從另一面逃走的樣子。

  徐榮聽後,心中一驚,方剛只顧燒煙逼人出來,卻是忘記打探該樹林的範圍與地形,這下約莫估計了下樹林大小,發現者八千輕騎根本無法包圍各個出林路口。

  想了想,派出五百輕騎繞林打探,是否有叛軍突圍跡象。

  另一面令人滅掉柴火,聽了還一會林中朱魁軍混亂之聲,料想敵軍已亂,正是攻打之時。

  同時也一樣吩咐騎兵們用布堵在口鼻,卻並沒叫人弄濕,與朱魁在知識的積累上還是有了很大差距。

  放火者有種勝利者心態,殺入樹林後,已經慢慢開始稀薄的厭惡已經給這批涼州騎兵造成不了什麼干擾了。

  興奮的衝殺過去,釋放連日來追擊的苦楚。

  可惜徐榮還是漏算了一件事情,便是朱魁麾下兵馬那種耐性,體能上的耐性,若換其羽林精銳,就算有濕布硬抗燻煙,也會亂了陣勢,而且給士兵帶來很好的體力消耗。

  朱魁的現代化練兵法,重中之重便是體能訓練,或許武藝與兇悍度不如外邊涼州兵,在燻煙中忍一個時辰,還有不少餘力。

  驚馬聲,誤以為敵軍軍心早亂,這是軍中常識,小卒亦知曉,涼州騎兵們挺著長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三章 皇甫入甕

  雒陽,董卓府上。

  女婿李儒勸退徐榮後,又對董卓一番好生安撫,勸他消氣,隨後便出言到:「岳父,江夏之事,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有可靠消息得報,那朱魁秣兵歷馬一郡之地,足足養了三萬步騎,雖大部還是新軍,但皆青壯,訓之以力,配合其麾下利兵後甲,戰力不可小覷,方纔我有細細詢問逃回的士兵,都言那江夏兵個個鎧甲,難以破開,這才可以一敵二甚至敵三,所以小婿以為當宜徐徐圖之。」

  聽女婿這麼一說,有些驚奇:「不想江南竟然如此富庶。」董卓心中如此想,三千士兵都配盔甲,那該花多少錢,那也應該是對方手中最精銳的幾千人了。

  想起自己河東的富庶都造不了這麼多鎧甲,心下又是不順,漲著臉,不甘心問道:「如此,便放任他人扶持劉辯,與老夫對抗不成?」

  「為今之計,當先行遏制其人,小婿以為可令宗室劉表為荊州牧,共居一州,讓他二人爭權奪利。再讓袁術為豫州牧,再把南陽太守一職也給他,其袁家與朱魁不合,可遏制他兵出中原。再表劉繇為揚州牧領江東,阻其東下,斷其根本。」

  「如此三麵包夾,鎖龍之勢,叫他動彈不得,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來日岳父穩定各地局勢,再出大兵一舉定之。」

  李儒少會時間的思索,便想出一道穩妥的計策反擊。

  這麼一聽李儒的分析,董卓心中一寬,卻是可收效成果,雖說讓朱魁劫走劉辯,但是雙方誰為正統,本就是說不清,如今天下有亂世之像,董卓肯給高官厚祿,這批人斷無不接之理,忠心的價格越來越貶值。

  只是對於袁術,董卓心中總有一絲擔心,問道:「袁家子深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四章 孟德獻刀

  董卓收編長安羽林軍後,一時間局面漸漸穩定下來,另一方面朝堂上也開始新一輪任命。

  比如提升王允為司徒,又比如曹操,原本西園八校尉,死的死,逃的逃,僅曹操一人留下,董卓自然喜之,提升為驍騎校尉,乃常設將軍,西漢李廣早期便任此官職,可見董卓的器重。

  可惜了這份器重,曹操並不領情。

  一日,那司徒王允壽誕,私下宴請公卿好友,可邀請名單中並無董卓,這讓他十分不喜,有心派人搗亂一番,或者打聽一些消息。

  而曹操乃自己入京時,便來投靠之人,就想讓他前往王允府上,參加壽宴。

  夜色漸濃,朝廷上的不安隨著夜色瀰漫在雒陽城中,千門萬戶盡皆閉門,昔日的喧嘩之地,繁盛之地,入夜之後竟冷冷清清的。唯獨一處大宅張燈結綵,人來人往。久居洛陽的人都知道,那是大司徒王允的府邸。

  此時,大司徒王允正站在府門前,親自迎候客人,大臣穿梭,臉色或凝重或慎重,王允一一請進府中後,這才望著暗暗的天空,聽腳步聲急切,知道管家前來,悵然道:「該來的都來了嗎?」

  管家低聲道:「回大人,該來的都來了……」

  王允轉過頭來,聽說管家話?有話,目露疑惑。管家為難道:「不該來的也來了。」

  「是誰?」

  「驍騎校尉曹孟德!他賴在門前不肯走。」

  王允皺了下眉頭,心道董卓一入京,曹操就拜入董賊門下,卑躬屈膝,邀寵獻媚,為人看似不堪,可經自己觀察,此子絕非等閑之輩,如此作為多半另有所圖。曹操來這裡,難道是……

  想到這裡,王允命令道:「請他進來。」轉身拂袖到了廳中,見群臣都是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五章 少帝復辟 上
  
  話說朱魁帶著三千兵卒,應何進等詔書,進京勤王,不過他早就藉著名義前去渾水摸魚而已,根本就沒有真正要帶兵入雒陽的意思,其一這不僅對他的名聲有礙,其二正大光明的入雒陽,好處不大,他早料到董卓、丁原等人的歷史進程,他不想去破壞,這不,果然乘著多方人馬沒注意到的情況下,偷偷的帶走了本該被董卓鳩殺的少帝劉辯。

  並成功的帶離了京城,返回江夏,之前途中的徐榮,不過是欣賞他的統兵之能,也知他不為董卓所喜,故而下的一步閑期,施展恩義,或許來日可以收復於他。

  隨著徐榮的敗走,這一路從河南過南陽,再到荊州,直到回到江夏,都很平靜,並沒有其他兵馬的攔截,一路上哪怕有強人山賊也不過是小股人馬,見朱魁的兵馬眾多,自然有多遠,躲多遠。

  半個月多的行軍,朱魁終於護送著少帝劉辯的車架回到了江夏,而歸來前,自然將行程由探馬匯報給江夏城中知道。

  城門大開,王承一人領著百餘郡兵在十里外就迎接了。

  「三哥!」遙遙一見遠處醒來的隊伍,一看上述的一個朱字大旗,再定睛一看,軍隊前方正是他多日未見的三哥,故而滿臉的欣喜。

  當即撇下身後的親兵麼,獨騎狂奔迎了上去。

  「三哥,這一路可還好順當?」

  「周泰哥哥,管亥將軍、周倉將軍,這一路辛苦了,下次你們可以守城歇息,讓我替你們出行吧。」王承嘿嘿的笑說著。

  「繼祖賢弟,我們可一點都不辛苦,這一趟筋骨都還沒松呢,就不勞煩你了。」周泰和管亥、周倉兩人哈哈笑回著。

  「好了,別貧嘴了,莊重點!」這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六章 少帝復辟 下

  萬眾的呼拜聲,讓劉辯驟然的有種心安,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當然其中意氣風發的成分很少,不過連日來的驚怕缺失消散了不少。

  「嗯嗯!」更加親近的笑容對著朱魁,嗯了聲,舉起他那還未發育成熟的稚嫩雙手。

  「都平身吧!」

  可惜他那天生帶著怯懦的心性和年幼的稚音,與那朱魁渾厚有氣的聲音不同,無法響徹全場,就在週遭迴盪,故而城樓下的百姓一時間並未能聽到,舉措中,並沒任何反應。

  只好再次救助的目光與朱魁。

  朱魁滿意的示意他一個放心的眼神,仰首正身,擔任起司儀的工作,大聲的喊道:「陛下已經收到爾等的忠心實意,大傢伙都平身吧。」

  幾年治郡的威望,果然不是蓋的,一聲喊出,城樓下的百姓和官吏無比奉行一至。

  「謝天子!」緊接著便一個個的站了起來。

  再以揚手,朱魁令身邊的幾個親兵送上了幾盞滿著得的酒樽,分別讓手下親信例如王承、周泰、甘寧、張紘、蔣琬五人接過,他們之前安排好人群和隊列後,便將手頭的事情交給手下,然後上了城樓,立於朱魁一側。

  最後朱魁親自斟好酒,遞上給少帝劉辯,緊接著率著屬下們,連續後推三步,一一單膝跪下,帶頭宣誓著:「願為陛下誅殺國賊董卓!」

  「還都雒陽!」

  進酒行禮,朱魁念完,王承、張紘等從屬立馬跟著上報忠心,若是有心人靜聽朱魁口中這些忠心誓詞,便會發現,繞來繞去多是誅殺董卓,為少帝迎回雒陽等等,卻有一詞表示自己對要對漢劉氏忠心不改,粉身碎骨,至死不變,等等天打雷劈的誓言。

  張紘和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