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桓侯再生 作者 : 知宇之樂 (全書完)

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一七章





    「對了,全公……」我忽然想到了什麼,笑著對全范說道,「他們有無提什麼條件?」

    「呵呵——將軍所料不差,確是有條件……」全范輕捋頷下長髯,呵呵笑道,「顧族與朱族皆提出——他等願出人、才、物力以供皇叔安定社稷之用,但目下只能暗中投效。希望皇叔和將軍能夠準許……」

    「就這一個條件???」我微感愕然地詢問道。

    「僅此而已……」全范點點頭,微笑說道。

    「如此看來,倒不似作偽……」我略一思索,沉聲說道。對顧、朱等族的投效意向,我也並非全然相信,畢竟他們皆與孫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顧族的顧雍、朱族的朱桓、朱據,至今尚在孫權軍中效力……誰知道他們的投效,是不是受孫權之意而行,周瑜、魯肅可不是吃素的角色與顧、朱兩族相比,全族倒是「幸運」的多。由於在我攻取丹陽的過程中,將全柔、全琮父子給一鍋端了,全族歸順之時就少了很多顧忌……所以,如果這些大族投效大哥時,表現的越乾脆、不提任何條件,其中有詐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像現在這般小心謹慎,反而是正常的表現……

    「內中應當無詐……」全范完全明瞭我話中的意思,笑著說道,「老朽這些日一直使人秘密留意顧、朱幾族的動向,並未發現什麼異狀……」

    「恩……」我點點頭,抬頭笑對全范說道,「今日天色雖晚,卻是秘密拜會的好時機,不知全公是否有意隨我往顧府走一趟?」

    「將軍相邀,老朽怎敢不從……」全范捋鬚略一沉吟,出聲薦道,「但顧府不比公華的府第(陸族尚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一八章





    壽春,郡守府偏廳中

    「大賢何在?」劉備疾步匆匆地走入偏廳,語氣頗為急切地詢問說道。原本劉備正在書房中與徐庶、糜竺二人分析這幾日所撥集到的各方情報,忽然間孫乾遣人來報,道在市街之上偶遇到一位才識非凡的大才。愛才若渴的劉備聞聽這個消息,當即拋下手中事務,領著徐庶前往偏廳會見這位「大賢」。

    「主公,大賢在此……」孫乾向劉備施了一禮後,指著身旁不遠處的一位葛衣布袍的儒士說道。

    「……敢問先生高姓……」劉備稍一打量孫乾所指那名儒士,不禁對「大賢」的年紀如此之輕略感到一些驚異。但劉備並沒有將驚異表現在了臉面之上,毫不遲疑地向那名儒士微施一禮,熱切地詢問說道,「劉備這廂有禮了……」

    「鄉野之人張懿,拜見劉皇叔!」那青年儒士急忙躬身回禮,自報姓名。

    「主公,張先生見識高遠,非比一般!適才乾與張先生淺談片刻,即感深深拜服……」孫乾語帶敬服地向劉備說道,「乾知主公求賢若渴,特將張先生引薦於主公……」

    「孫別駕謬讚了……」張懿擺了擺手,和聲說道,「似張某之才者,天下間以斗計,以海量,懿有自知之明,不敢當孫別駕如此稱讚……」

    「公佑乃是至誠君子,不擅虛言……先生不必太過自謙……」雖然尚未見識到張懿的才華如何,但其謙和的態度卻已讓劉備頗生好感。再仔細地打量了一番之後,劉備發現這張懿相貌雖然算不得多麼俊秀奇偉,但週身上下卻散溢著一種卓而不群的非凡氣度,眼中更是不時閃現出睿智的光芒。惟一可惜的是,此人眼似鷹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一九章





    「沒有什麼秘密需要避諱你,憲和不必退下……」我朗聲對簡雍說道,隨即又對那些親兵下達命令,「傳我將令,召集城中文武將官速至議事廳。參與議事!」

    「啊……」簡雍先是一愕,而後感激地看著我,點了點頭,退回了廳右側自己的位置。

    「張將軍,你這是……」闞澤滿面疑惑不解之色,直直地看著我問道。

    「……」我擺了擺手,卻是笑而不語。

    不多時,林雪、金疇、關平等軍中將領以及秣陵城中地主要郡吏齊聚議事廳中。分文武兩列站定。人數雖多,廳中卻是一片肅靜。

    闞澤一面打量著我軍的這一眾將領文吏,一面默然思索著什麼。

    「今日臨時議事,正是為與柴桑使者商議如何交換戰俘一事……」我沉聲對廳中眾人說道,「此事雖然重要,但我以為不必瞞過諸位!正所謂一人智短、眾人智長,我也正有意徵詢諸公之見……」

    「闞先生!廳中的諸位,皆是我家兄長麾下忠摯之士,我以為沒有什麼隱秘事務需要瞞過他們。……」我轉頭對闞澤說道,「請先生將信件呈上。我等早些將,交換,事宜商妥。免得兩位別將軍他們飽受思鄉、思親之苦……」

    「張將軍,我主的些許請求你也無法滿足麼?敢問將軍有無誠意商談?若是存心戲耍,闞某這便告退。回返柴桑了……」闞澤面現不豫之色,惱怒地說道。

    「請便……」我不以為意地笑著對闞澤說道。

    「哼~!」闞澤一甩袍袖,轉身便要離去。

    「子風!」我看也不看闞澤,沉聲對林雪說道,「傳我將令,後日午時將吳景、孫賁、孫瑜三人,於軍中校場梟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零章





    九月二十四日中午時分,下蔡令荀源得到劉備大軍將要進犯的消息後,大驚失色,急招駐守下蔡的校尉倉旭(書友,蒼須澈,)商議應對之策。

    「倉校尉,劉備大軍將至,我等該如何是好?」荀源愁容滿面地向倉旭詢問道。荀源是穎川荀氏的旁支,亦是尚書令荀或的族侄,政務能力頗佳,但於治軍卻幾乎是一竅不通。

    「荀大人不必驚慌,目前情況依然不明,說不定敵軍只是故弄玄虛!」倉旭安慰荀源說道。斥候雖然回報有一支劉備軍正朝下蔡方向進軍,但由於這名斥候不慎敗漏行跡,竟險些為敵軍所獵殺。也因為此緣故,斥候根本未能探清敵軍的確切情況。

    「還是早些向曹仁將軍稟報為好,萬一劉備果真乘虛大舉北上,則悔之晚矣!」荀源不放心地說道。曹操征伐河北之後,總督兗、徐二州兵事之人就是駐守細陽的曹仁。

    「荀大人,待有了較為確切的消息後,再向曹仁將軍稟報為好……」曹仁治軍極嚴,最痛恨麾下將佐自亂陣腳的行為,所以倉旭也不敢胡亂稟報,「我已加派細作往壽春方向探聽敵情,最遲明晨定會有消息傳回。」

    「恩~」荀源點點頭,無奈地說道,「也只能如此了!倉校尉,你一定要謹慎把守城池。」

    「荀大人放心……」

    翌日清晨,細作再次回報荀源、倉旭,進一步證實了劉備軍向下蔡進軍的消息,而且道劉備軍人數不下萬餘之眾,領軍者更是威名赫赫的關羽。

    確認消息之後,倉旭再不敢有片刻遲疑,即刻派遣快馬飛馳細陽。

    細陽

    曹仁接到倉旭急報後。亦是震驚非常。目下曹軍的主力精銳大數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只小半個時辰,靈壁縣的歸屬便已發生了變化——偽裝成曹軍騎兵的風騎第一曲,在曲長都尉趙影的率領下成功地詐開靈壁北城門,隨後的事情就變得異常簡單。靈壁已算是處彭城郡的腹地,又並非屯兵重地,城中僅有不到千人的駐軍,而且大數都是戰力贏弱的郡國兵。在風騎第一曲攻進城內之後,所謂抵抗便已成為一句空話。隨即趙影發出信號,一直潛伏在不遠處的趙雲迅速領其餘兩曲風騎攻進城中,徹底控制住了城中的局勢。整場戰鬥,風騎營只4人輕傷,其餘再無傷亡。曹軍被擊殺百餘人,餘者非降即潰,靈壁令秦羽被趙影親自擒獲。

    靈壁縣衙大堂

    「賊將,你用如此詭謀詐我城池,實為人所不恥!」雖然身為階下囚,但秦羽口中卻一點也不示弱,毫無顧忌地向趙雲喝罵道。秦羽與一般文士有些不同,性情耿直,頗有些捨生取義的品性。

    「秦縣令!兵者,本便就是詭道,難道你不知曉嗎?」趙雲並沒有將秦羽的喝罵放在心裡,笑笑回道。趙雲原本是想從秦羽口中獲取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但一看秦羽現在的樣子,已知在短時間內恐怕是問不出什麼來了。

    趙雲並沒有打算在靈壁停留多久,更未想過真正據有此地。當日出征之時,徐庶異常明確地交代趙雲此次攻擊徐州的目的——在保存自身實力的前提下,對曹軍實施游擊騷擾,吸引牽制曹軍向徐州集結。對趙雲能力相當放心的劉備,也直接地告訴趙雲,只要能夠達成徐庶交代的目的,具體如何去做可任由趙雲臨機決斷。離開壽春之後,趙雲與風騎營各曲、屯的都尉、軍司馬。以及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二章





    接到呂虔的告急文書,曹仁更加確認自己的猜測——進犯兗、徐的兩路劉軍,其中果然一路是實、一路是虛。根本目前的情況看來,「實」的應該是進犯徐州的張飛一路,「虛」的是進犯兗州的關羽一路。

    至今為止,關羽軍還沒有有任何一次正式的進攻,始終駐紮在距下蔡30里的營寨之中,每日既不出戰,也不後退。夏侯尚心存疑慮,屢遣斥候想要探清關羽營中究竟有多少兵馬,但可惜的是,派出的斥候在關羽軍游騎的獵殺之下,沒有幾人能夠生還,更不用說回報什麼情況。僅有的幾名生還斥候只稟報說,營中的劉備軍士兵——很多!夏侯尚雖然驚疑不定,卻又顧及曹仁的命令,始終不敢出戰試探。

    但徐州方面,卻是不利的戰報頻傳。張飛的騎軍甚至已經詭秘莫測地攻進了徐州腹地,給予下邳援軍以重創。曹仁實在有些猜不透老對手張飛的打算:在去年十一月之前,曹仁甚至有些看不起張飛這個粗鄙的莽夫。儘管自承在武藝上不是張飛對手,但曹仁認為身為一員名將靠得應該是治軍用兵之能,而非一人之武勇,否則當年豪勇冠絕天下的溫侯呂布也至於會敗死了丞相手下。原先曹仁認為,張飛充其量也就是屬於與呂布一類的有勇無謀之徒,但去年領軍攻汝南一戰,改變了曹仁的想法——30000精銳無匹的青州兵在張飛的一把火中化為烏有,曹仁自己與徐晃、於禁也只是僅以身免。事後,連曹操、郭嘉等人談論起張飛所設的「連環火攻計」也是驚歎不已。隨後張飛攻壽春、急援劉備的一系列表現,徹底顛覆了曹仁心中的固有觀念。張飛這個外表看似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三章





    冀州

    多日來,曹軍的進展尚算順利,真定郡、河間郡內,除了幾座堅城外,外圍諸縣已被盡數攻克或是迫降。眼見河北之地已經明顯呈現袁消曹漲之勢,不少冀州豪族更主動向曹操示好,紛紛獻出家中錢糧,表示願望附旗…………一切皆朝著有利曹軍的方向發展。如果強要找出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曹軍雖屢勝袁軍,但每次破敵的數量都比較有限,至目前為止,還未有哪次能夠破敵2000人以上。

    袁軍真定、河間主將牽招總是盡可能避免與曹操展開決戰,他依托城池實施固守,保存自軍實力,目的只有一個——拖!牽招已從渤海得到消息,袁譚向壽春劉備和西涼馬騰請援的使者皆已派出。牽招相信,若劉備、馬騰一同出兵,曹操絕不敢掉以輕心,只要自己能夠盡量將真定、河間抵抗維持下去,戰局總有該觀的一天。現在拼的就是時間,看曹、袁兩軍誰更耗得起時間,一旦曹操吃不住劉備、馬騰施加的壓力,調兵援應或是直接撤退,冀州的情況將會徹底扭轉過來,屆時自己積蓄保存的軍力將派上用場,甚至有可能乘機將冀南失地一舉收復。為實現計劃,牽招做了很大的犧牲,甚至不惜將郡內許多縣城拱手讓給曹操。當然,牽招的做法並非沒有有人反對,左長史郭圖甚至向袁譚提議,以「畏戰棄地」之罪罷免牽招。幸得軍師將軍審配向袁譚詳細分析了牽招此舉的用意,以及臨陣易將的利害,才勉強保住了牽招。審配知牽招壓力巨大,但也無法提供更大的幫助——渤海城中雖有5萬餘駐軍,但被夏侯敦死死壓制,動彈不得分毫。

    鉅鹿郡,為更好地指揮作戰,曹操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四章





    「臧刺史,承蒙援手,否則呂虔今日恐得倖免!」與援軍匯合之後,呂虔感激地向領軍來援的青州刺史臧霸拱手道謝。呂虔與臧霸雖同為曹操屬下一州刺史,但兩人關係卻頗為生疏。因臧霸曾為「泰山賊」,士族出身的呂虔甚至有些看不起他。但今日一役,若非臧霸及時來援,呂虔也難想像自己的下場會是怎樣。

    「呵呵……」臧霸爽朗地一笑,不以為意地說道,「呂刺史不必如此。若真要感謝,還是該感謝丞相才是。臧某也是奉丞相之命來援,只未想趕得這麼巧……」

    隨即,從呂虔口中,臧霸詳細地瞭解了多日來徐州(彭城)系列戰事。

    聽罷後,臧霸面色嚴肅,眉心擰成「川」字形,沉聲說道:「如此說來,一直在彭城攪擾不息的,就是這一部騎軍了?……呂刺史,可曾發現其餘敵軍的蹤跡?」

    「……」呂虔略一思索,點頭說道,「除這部敵騎軍外,約七日前泗縣還曾回報——有大隊敵步軍朝泗縣逼近。但最近幾日,與泗縣的聯繫被敵騎軍切斷,也不知情況究竟如何了!」

    「看來丞相所說果然不假……」臧霸思索後,沉聲說道,「劉備並非真要襲取徐州,只是為牽制我軍軍力而已。若我所料不差,那大隊敵步軍可能只是疑兵……

    「臧刺史何以如此確定?」呂虔略顯驚異地說道。

    「呂刺史請想,若敵步軍是實,以泗縣城防軍力能夠堅守幾日?由泗縣到彭城,不過100餘里,其間只有靈壁一縣,且已被敵騎軍所克,根本無法阻敵……」臧霸根據呂虔所以提供情報,仔細分析說道,「若劉備真有意襲取徐州。其步軍恐怕早已至彭城!」

    「……臧兄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五章





    「這位張大人……欲害劉皇叔麼?」諸葛亮眉頭微揚,輕聲說道。

    「嗯~~?」徐庶輕噫一聲,先是有些不解,略一思索後,似乎明白了什麼,「孔明,你是說……行『試舉之法』會激起士族反對?」

    「不錯!」諸葛亮點點頭,淡然說道,「若果真以『試舉之法』代『征辟察舉』,則天下士族,十成中將有六成以上者,必將視劉皇叔為死敵,另外三成將避而遠之,尤能歸心效力者,十中無一……」

    「……」徐庶眉頭緊蹙,低頭沉思起來。徐庶雖有大智,但因其出身寒門,對於士族門閥的情況雖有所瞭解,但切身的體會並不很深。所以考慮「試舉法」時,徐庶儘管也想到可能會導致士族反對,但並沒有把問題看得多麼嚴重,始終認為是「利」大於「弊」!但如今諸葛亮的話卻不得不讓他重新審視起來。諸葛亮年紀雖輕,但徐庶一直認為這位「小師弟」(相對於徐庶、龐統、石韜等人年齡而言)的才能是鹿門眾弟子中最出眾。

    「這『試舉』之法,不拘一格、不分貴賤,可任天下賢才為用,的確是難得的選拔人才之法……」諸葛亮先是肯定了「試舉法」的利處,但隨即話風一轉,「但以今時今世而言,卻未必完全適用……若此時劉皇叔根基穩固,已有足夠實力與北方曹操抗衡、甚至已可戧平亂世,推行此法當可於社稷有利。但以今時之勢,強以『試舉』代『辟舉』,只會徒自取禍……」

    頓了頓,諸葛亮繼續說道:「當今之天下,錢、糧、物力,十之五、六集於士族門閥之手。州、郡之事,亦難脫門閥宗族之力。諸族門閥,更是門生故吏、親朋舊交遍佈天下……可說。若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二六章





    「主公,配仍有一事稟報!」審配乘熱打鐵說道,「而今無論真定、河間,還是渤海,若僅是據守,守衛兵力已足,根本勿需幽、並兩州再行增援。況且并州需要抗擊司州曹軍。幽州也臨北方烏桓、鮮卑諸異族和遼東公孫康的威脅。以配之見,不如令袁刺史(袁熙)和高刺史(幽州刺史高柔)暫停增援!」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審配沒有說出口——審配深知。幽、並兩州無論由誰領軍增援,在野戰中都不可能是曹操對手。而曹操卻極有可能以真定、河間為餌施「圍點打援」之策。

    「審軍師之言,圖不敢芶同!」郭圖反駁說道,「若無幽、並援軍,豈能堅定冀州將士抗擊之志……」

    郭圖話尚未說完,就被廳外忽然傳來的聲音打斷。

    「報~!真定急報!」

    審配眉頭一皺,心裡忽地產生很不妙地感覺,沉聲說道:「快些進來稟報!」

    一名風塵僕僕的士兵進到廳中,單膝跪地,掏出一封錦囊雙手奉上:「大將軍。牽郎將急報!」

    親兵急從錦囊取出一封絹書,交予袁譚。看不片刻,袁譚面色劇變,身體一軟幾乎癱倒在座位上,絹書也從手中輕輕滑落。

    「主公,究竟何事?」審配情知事有不諧,急出聲問道。但袁譚卻幾如木偶般,在位上動也不動。

    審配自行從桌案上取過絹書,迅速閱覽起來。片刻後。連審配自己也不禁面色大變。牽招書中稟報——七日前,曹操一面命曹洪、李典盯防真定袁軍,一面親自領軍對駐紮於獲鹿的并州援軍發起突襲。在曹軍猛烈的進攻之下,并州軍難以抵抗,只得向樂平退卻。但在半路卻又遭遇夏侯淵的突然截擊,遂由退變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