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第十七章 紙甲
  
  當重起州牧的邸報傳到江夏的時候,朱魁正與張紘、蔣琬正在校場上商議紙甲一事。

  這是朱魁提出來的,自從新式白紙制造出來后,造紙作坊一直沒有停止創新。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這是朱魁一日視查作坊的時候,留下的話。

  事后,不久有人增加紙漿的濃稠度,造成了厚紙,此紙干干皺皺,一點也不柔軟,僅比樹皮好些,可卷,難以撕破。

  這遭到一同的造紙的工人嘲笑,這種紙用于書寫,比之前的蔡侯紙,還更不如。

  然,朱魁見了這厚紙后,突然想起歷史上好像有種甲衣叫紙甲,聽說防范弓箭效果顯著,加上價格低廉,容易普及,做輕甲中,比皮制甲衣來的劃算,性能相差不過幾毫。

  要知道,漢時就算是朝廷正卒也只是普及甲衣到什長,除非類似曹操虎豹騎,劉備白耳精兵等等軍中精銳,才有鎧甲穿,一般士卒就一套布衣。

  校場上,朱魁、蔣琬、張紘三人,旁邊周泰、甘寧、王承等兄弟將領,則前方一排人形軟木,外面有皂布包著。

  這時,隨身侍衛二虎,指揮著幾個其他侍衛,在幾個以軟木所制的人形,擺弄著。

  頭三個個軟木人形上,先套上了一副鐵甲,這是一件普通的鐵甲,一般百夫長可以佩戴。后三個軟木則也是套上一副盔甲,卻是朱魁剛剛制作出來的紙甲,外表光鮮鮮的。

  任江夏太守后,自然而然從秣陵調來大批工匠,經營重心慢慢往江夏轉移。

  幾名侍衛給人形軟木穿戴好后,二虎又上前親自檢查了下,小跑回來,稟告一切準備就緒。

  “今日,讓大伙一起看看這新式的紙甲防御力究竟如何吧。”這紙甲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八章 拉犁

  紙甲試驗結束后。

  由于高興,便在郡府中擺了一桌,幾人文官武將吃喝一番。

  這時,州牧重立的消息到了。

  屏退來人后,朱魁意有所指的看著了在場之人,王承他們一伙武將,聽到劉焉、劉虞任益、幽兩州州牧,并沒敢到什么,不過兩個宗室封了官,茫然了下,就繼續吃酒,而王承讀過書,知道州牧是什么職位,卻不懂對天下有什么影響。

  只有張紘和蔣琬眉頭皺著。

  其實重要有點學識的人,都知道分封州牧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七國之亂、春秋之亂、又或者昔年西漢成帝在王莽唆使下,分封州牧,劉漢國祚差點終結。

  蔣琬到底有些年少,有些急躁,先發話到:“諸公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就允許陛下同意了那劉焉這道亂國之請。”

  早前的邸報提過劉焉奏請州牧一事,也知道朝廷再論,但是人人都認為,劉焉要倒霉了,這種分封政策也敢當眾說出口來,不怕劉宏猜忌?

  除了朱魁外,無論哪個大臣都不會提前得知劉宏會在騫碩一番自以為忠心的勸諫下,同意了。

  “倘若陛下能夠借四方牧伯牧守十年,而后便與裁撤,那不妨是改善眼下四方亂起局勢,一上上之策。”

  這話是張紘說的,其實靈帝在位的最后兩年,大漢強勢下的危機已經開始顯露出來了,有識之士,有憂心的,有坐爾上觀的,靜看朝廷所為。

  劉焉正是這等人,一半為自己私利,一半也是為劉氏江山著想,若靈帝活的久,十年后裁撤,以他當政幾十年的威望,而各地州牧羽翼不過方成,一旨推恩令再下,這些州牧最后都得乖乖最皇帝手中的棋子。

  可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九章 劉宏掛了

  永樂宮,乃東漢歷代皇后寢室。

  “皇上情況如何?遺詔立了嗎?”問話的是一老婦,乃何皇后、何苗的母親,何進的后母,劉宏所封的舞陽君。

  “皇上情況越來越壞了,已經兩天沒醒過來了!遺詔還沒確定。”何皇后有些擔憂。

  “只要不遺旨立那賤人的兒子,一切都不是問題,倒是應該讓大哥他去打探一下袁隗等老臣的意向,不過祖制上乃嫡長子繼位。他們應該都會支持辯兒的吧。”

  何皇后頓了頓,又說道“母親,只是大哥最近很少入宮,可否麻煩您去趟大將軍府。”

  舞陽君一聽二話不說“噌”地站起來就要走。“辯兒是我外孫,一家人的,說什么麻煩不麻煩的。”

  何皇后表示理解,其實他們兩兄妹沒什么仇隙,不過近來為了劉辯能順利登基引發一些小矛盾,比如何進怪他自己妹妹與張讓等中常侍走太近了,覺得妹妹不信任自己。

  而何皇后她自己覺得,張讓等人支持自己兒子,走近些沒什么不好,其實是心中同樣不想將來自己兒子登基后,自己哥哥獨攬大權。

  大哥再親,也親不過親生兒子不是,何況還是同父異母的哥哥。

  正要走,突然一個宮女急匆匆跑了進來:“娘娘,不好了。皇上駕崩了!”

  這個消息如轟天巨雷,一下把母女兩人震蒙了。

  畢竟是一國之后,何皇后最先清醒過來,問道:“此事除了你還有誰知道?”

  “回娘娘、大人,只有小人知道。剛才皇上突然醒了,正好奴婢在里面侍奉著。

  皇上說要喝水,奴婢就去倒茶,剛回身皇上就歸天了。娘娘曾吩咐奴婢皇上一有什么動靜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章 皇位之爭

  管是哪個朝代,舊君駕崩,新君登位,必定會給朝堂雨腥風。正值大漢搖搖欲墜之期,外戚,宦官爭斗,本已經讓社稷爛,但權利的欲望還是蒙蔽了所有人的心。

  靈帝酒色過度,實數早喪,留下數子,卻都是孩童,只有兩人有資格繼承皇位。一為太子劉辨,正是何皇后所生,乃是大將軍何進侄子,事實上,無論大義,實力,劉辨登位應該是鐵板上的事實。但另一子,皇子劉協,本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常勸靈帝改立劉協為太子,加上劉協又深得靈帝喜愛,若不是有何進和何皇后百般阻撓,早便使他取劉協而代之。

  嘉德殿中,從喪子之痛中,冷靜下來的董太后,正與侄子董重,一同重新審度冊立皇子協成功的機會有多大,

  要知道,如果沒有明文詔書,“托孤大臣”里到底有幾人支持劉協。

  大將軍何進,外戚一方,不用多提,肯定支持劉辯。

  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一方,必不會支持自己的,往日董太后沒少在靈帝面前諫言這閹宦之禍,因此太后與皇后之間,張讓等人傾向于何后。

  袁隗、張溫等輔政大臣,向來不摻和自己與何后的爭斗,他們只針對要打倒宦官,對哪個皇子登基并不看重,只要能夠允諾剪除十常侍,倒容易得到他們支持。

  理清楚了思路,董重便對姑母董太后直言道:“太后,恕臣斗膽直言,何進不除,大位不定,就外面那些文公大臣支持,不足以成事,何屠夫在京畿有著兵馬近萬,乃從家鄉南陽及關東諸郡招攬的精壯,是大將軍常置五營,倘若刀劍逼宮,一切都是徒勞!”

  “我們缺兵權。”

  “那你的意思,該怎么辦?”

  “只有先帝將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一章 請董卓進京

  此時的雒陽皇宮之中,張讓趙忠等人,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躁難耐。

  他們原本也是在商議擁護哪位皇子登基,剎然一小黃門來報,得知蹇碩與董太后合謀,伏殺何進,可惜事敗,蹇碩已死,何進有意將他們一網打盡。

  最后張讓與趙忠等人思量了下,覺的或許趕往永樂宮,找何皇后求救。

  他們不相信,入宮多年,毒殺王美人的何皇后是個笨人,閹黨一旦全部死掉,那么整個雒陽朝廷的大權就有九成落入她哥哥何進的手中,到時候就算她兒子劉辯當了皇帝又如何?還不是大將軍何進的傀儡嗎?

  只要說以利害,絕對會力保他們的。

  “皇后娘娘救命,救奴婢等一命吧!”

  十常侍們簇擁著連滾帶爬,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喊著,跪在了正在與劉辯說話的何皇后面前。

  “幾位常侍為何闖進本宮殿中,哭喊救命?”何后挽著身邊,受到驚嚇的劉辯喝問道。

  “大將軍他率兵入宮要殺我曹幾人,還請太后救我曹性命。”

  宮里喊殺聲傳遍,何后自然聽到,劉辯還因此嚇哭了,但已有人來報是他大哥領兵誅殺蹇碩,進逼董太后和劉協,還讓兒子登基。便說道:“大將軍要殺之人,只有逆賊蹇碩,與爾等無關,何須害怕?”

  其實十常侍與何后關系一直不錯,十常侍中的郭勝與何家是南陽同鄉,何后其實也是郭勝引進宮的,對何家初期,算是有大恩。

  郭勝求道:“不是的,大將軍受袁紹等人蠱惑,卻要殺我等,往皇后救我。”用衣袖拭了下眼角淚花,又說道:“昔日,先帝除竇武,我曹是出過大力的,外臣不甘閹人立功,故而污蔑我等是奸賊,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二章 豐收

  五月,陽光明媚。

  成熟的麥子,沉甸甸一片,仿佛是一層金色的毯子鋪在上面。

  江夏郡,麥浪翻滾,眼看已是收獲季節,郡里上下已經全民出動,歡喜的收割著麥子。

  一處田地前,有一批人一手拿麥,一手揮動著鐮刀,可是一雙銳利的眼睛卻并沒有注視在收割上,而是張頭四顧,像是在巡查著。

  今日是豐收第一天,朱魁再一次與臣屬們下田收割

  身著便服,朱魁揮舞著鐮刀一行行金黃的麥子放到在地,而后,周泰把草繩放到地上,甘寧把麥子一掐掐的抱到繩上,王承在后邊捆……

  鐮刀過后,汗水揮灑,一捆捆麥子象投降的士兵,整齊的在地上躺好……朱魁割的好快,揮舞著鐮刀象一圈圈射出的光影,一排排麥子應聲而倒。

  另一旁,蔣琬與張紘聯手接過侍衛們遞過的麥草,協力拉緊草繩,一捆捆堆成一起,又有其他侍衛抱走。

  不一會,遠處忽傳來一匹急促馬蹄聲,只見一匹快馬從城池方向很快奔來,離的近了,方看清,馬上之人正是府中留守侍衛。

  朱魁心便是一提,目光迅朝那邊望去,喚了聲張紘與蔣琬,聽聽什么事情。

  侍衛勒住馬,隨即便從上面跳下來,并快步來至蔣琬與張紘面前,在其耳邊耳語幾句。

  “大人,有一自稱是宮中來的黃門太監,要求見主公?”

  “十常侍?”聽完對方耳語,張紘先是愣了下,隨即言道:“可是攜圣旨的天使?”

  侍衛搖了搖頭“不是,那位公公,說是張常侍的家仆。”

  “哦,張讓的家仆?”蔣琬面露不屑,說道:“你等等,我二人跟主公稟一聲。”

  聽完稟報后,朱魁也感到有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三章 駐新鄭

  新鄭縣,河南尹下一大城。

  三千步騎趕到新鄭時,朱魁又遇見一位熟人。

  這人不是他人,正是前朱俊麾下從事,現中牟縣令,陳宮。

  靈帝駕崩,何進屠戮騫碩,後又檄文外臣帶兵入雒,陳宮見雒陽紛爭日益激烈,眼見大漢國祚日落,又反春秋戰國,秦末亂世之象,便棄官尋求明主。

  雒陽亂則天下亂!

  陳宮本就是眼光卓絕,非愚忠漢室之人,後世歷史記載:曹操獻刀行刺董卓事敗,逃到中牟被軍士俘獲。陳宮識釋曹操並隨他共謀大事。

  這裡大事,便是指扶持曹操定鼎天下。

  且說,朱魁聽到陳宮到來,甲不上身,大開縣衙府門親迎,一見面,哈哈大笑:「公臺,幾年不見,風采依舊,快請快請!」

  張角亡後,陳宮得了個中牟縣令一職,兩人就沒有再聯繫過,

  任江夏太守後,政務繁忙,一時間也不曾主動瞭解過陳宮近況,一時間這麼一大才差點遺忘了。

  是以,今日突然在新鄭見到陳宮,朱魁不禁大感意外,根本沒有料到陳宮這樣一流謀臣,會千里迢迢的來尋自己。

  並無大擺筵席,府衙大堂內,朱魁屏退隨軍而來周泰與管亥、周倉以及新鄭縣令。

  「公臺可是為何進檄文天下外臣帶兵入京一事而來?」

  此間關節,陳宮來意,除此無他,定然有其他想法,才來見他的。

  朱魁出江夏,蔣琬與張紘一個沒帶,二人都政務之才,有他二人相助,可保江夏政令暢通,而王承、甘寧他們留守,可保世家大族不敢有異心,無兵禍之亂。

  「亂天下者,必何進也!宮特尋明主而來。」

  陳宮說話,一如歷史上那般大膽直接,這話與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四章 何進掛了

  驛站來報,據說,丁原前鋒呂布已經領三千騎兵,渡過黃河,已過孟津港了,馬上就到虎牢關。”

  “江夏朱魁三千步騎已入新鄭,河東董卓先鋒軍也過陜縣。剩下例如東郡太守橋瑁等人都借病托辭不奉召。”

  “哈哈!丁原到虎牢了,有他三千并州鐵騎,已足夠威懾閹黨了!來人!加封丁原為執金吾,領中郎將職,賞百金!”何進一拍大腿,頗為喜悅,當即召來府內主簿陳琳,高聲道:“至于其他不奉召之人,來日再算這賬。”

  “大將軍……執金吾乃是朝官。秇比兩千石……需要陛下圣諭方可啊……”陳琳聞言,臉色一窘,微微低聲道。

  “哼!陛下乃我親侄,我代為做主。有何不可?快快執筆!稍后,我直去宮中,向陛下討印璽蓋上便可!”何進不滿的冷哼一聲,凜冽的看了陳琳一眼。大聲斥道。

  “是……”陳琳神色連連變換,欲言又止,看到袁紹等人無不作壁上觀,看何進耍猴,不由微微一嘆兀自退下。

  自從檄文外臣帶兵入雒后,何進妄以為大勢已定,開始驕橫起來,有些目空一切,大有梁冀再現之態。

  欲要取之,必先允之,袁紹等黨人一派,連日處處奉承,背后之下,一把陰冷的匕首已經背后磨刀霍霍了。

  這時,一名家仆領著一宮女打扮婦人,房外通報道:“大將軍!太后娘娘有請將軍入宮……”

  “哦?我一月皆稱病在家,太后何以突然召我?唔……既然丁原已來,那便不須再稱病了!去回太后,我即刻便入宮!”何進微微一思躊,回復那宮女,回過頭來,又道,“陳琳!你將那旨意擬好,先行進攻,向陛下表召!稍后,我便入宮……”

  聽得何進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六章 董卓得呂布
  
 雒陽,王氏商行。

  早前張讓專權讓少帝加封朱魁為前將軍,杜洪疾馳函谷關前,現已回報朱魁正往雒陽趕來。

  今早,陳宮收到密報,董卓已經整合京畿大部宿衛,兵馬最強,竟想學霍光,商議廢立,還好丁原有著三千并州鐵騎,讓他有些顧忌,但局勢已經慢慢進入董卓掌控之中,

  此刻朱魁再入雒陽遲了,該得的,差不多已經到手,接下來不該繼續逗留了。

  「不想董卓這莽夫竟然捷足先登了,為十常侍誅何進,卻成全了董卓,看來其軍中也有智謀之士。」

  「想廢少帝,學霍光專權!」陳宮腦子不斷思索著:「若要在道義上與其抗衡,那便要。。。」

  正想著,便聽門外有夥計靠近,稟報:「陳先生,戲志才先生找你!」

  「志才。」陳宮一聽,立馬起身,親自相迎。

  兩人在朱俊軍中相識,自然認得,先是略做寒暄,便發現同行而來的,還有一名羅裙少女。

  --------

  雒陽外,丁原大寨中,呂布正倚坐在地,擦拭著那隨身兵器,方天畫戟。

  一遍又一遍,輕輕的,每一遍摸過刀刃,都閃過一道閃光。

  一名親信進來道:「少將軍,有一自稱李肅的人,所是少將軍故交。」

  「嗯?李肅?」呂布當下想到:「是有一昔年同鄉叫李肅,不過現在據說是董卓帳下武將,各屬兩方,他竟突然拜訪?」

  想不出緣由,而且丁原進城拜訪袁隗去了,不在營中,那就見上一面:「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親信就把一年近四十,青衣便服的男子帶進來,私下拜訪,自不是甲衣披身,李肅當下施禮道:「奉先兄,別來無恙乎!」

  「好說,李肅你來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七章 營救少帝 上

 話說少帝與何太后,自宮亂之後,就被董卓困於永樂宮中,派層層禁衛嚴家防守,幾乎斷絕外界來往。

  伺俸宮中的太監宮女,見何太后,少帝失勢,也大膽妄為,對宮中用度盡皆剋扣,中飽私囊,有甚者更是肆意侮辱。

  想當初靈帝窮奢極侈,不論何太后,便是劉辨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現在永樂宮中,所食所用,竟然連原先宮中下人的規格都遠遠比不上來。

  劉辨本天性懦弱而何太后少智,每日裡皆以淚洗面,雖對董卓怨恨交加,卻也無可奈何,只盼有忠君為國之人,救他們出這囚牢。

  正值一日有雙燕飛過宮廷之中,劉辨見雙燕無憂自由,百感交集,想他一生無論是被靈帝,還是何進,甚至在董卓手中,都是被恣意玩弄,即便成了九五之尊,卻還是形如傀儡,無論是誰對他都是想立便立,想廢就廢。

  「嫩草綠凝煙,裊裊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一首飽含不甘,怨怒的詩詞不經意從劉辨的嘴中傳唱而出。

  詩中怨恨頗深,而意中甚有不甘之色。

  兒子面如死灰,梨花般淚水滾滾而落,何太后心中淒淒,大為後悔輕信了張讓等閹狗讒言,多與大哥何進作對,

  導致如今局面,外臣之中竟無人肯救助她母子二人。

  樹倒猢孫散,至親之人也不例外,連自家母親舞陽君,兄長何苗也不在朝見,疏遠而去,為保自身榮祿而奔波。

  倒是小妹何潔記的這姐姐的好,依舊留在永樂宮,陪著孤兒寡母。

  看著小妹拿著手絹一面擦拭,一面安慰這個年紀彷彿的侄兒,何太后不知為何,腦中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