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晁氏水滸 作者: 藏劍翁(連載中)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章 鷹犬王黼

    王黼的宅子便在梁師成府邸旁邊,原是門下侍郎許將宅子,但是王黼為了更好的巴結梁師成,便仗著梁師成權勢,光天化日便把許將一家老小趕了出去,鴆占鵲巢。

    許將也是正二品大員,但受此侮辱,也只能忍氣吞聲,可見梁師成淫威。

    王黼生的姿容俊美,一雙眼睛更是金色,有些類似番人。

    趙佶繼位之初,天下繁榮,引得各國民眾艷羨不已,都覺得宋人聰慧,才建出如此繁榮國度。

    日本、回鶻、吐蕃等國因此不時送一些女子到北宋度種,海邊常有日本女子乘船而來,遇到宋朝俊秀一些的男子,便會主動獻身,以求生下聰慧俊秀的後代。

    回鶻一些與宋朝接壤的地方更是有著少女未嫁前與宋朝漢人先同居的傳統。而且不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出嫁時新娘的父母便會自豪的宣揚說:「我女兒曾和哪個漢人同居生活過」,並且伺候的宋人越多越光榮,似乎這樣便能讓他們的女兒更加聰明一般,也或者只是證明他們女兒貌美,可以吸引很多宋人。

    所以邊境地方便產生了很多的混血兒,相貌既有漢人的特點,又有番人的特點,便如段景住等人便都有番人特點,但卻自認是漢人,想來也是兩族通婚,而段景住又羨慕漢人文化,便以漢人自居。

    王黼雖然生的有些類似番人,但因為其口才好,又善於阿諛奉承,先是攀附蔡京,之後攀附梁師成,依仗二人權勢,倒也沒有受到什麼排擠,反而官居高位。

    今日退朝之後,王黼念著剛剛搶來的美人,便早早回到府中淫戲。

    這美人也不是尋常女子,而是徽猷閣待制鄧之綱的小妾。

    王黼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一章 晁勇受傷

    王黼磕頭如搗蒜的磕了一陣,卻也磕出一個主意來,顧不得額頭疼痛,一臉無辜的道:「他二人不過裹挾了一些流民,便是幾萬人也不過是烏合之眾。高太尉殿帥府又號稱有八十萬禁軍,下官以為要滅殺他們不過彈指之間,因此才那般說。」

    號稱八十萬禁軍不過是為了多吃一些空餉,朝中權臣都從中分了一杯羹,王黼也沒少拿。

    高俅看王黼把禍水往自己身上引,也知道他是報復自己戳穿此事,但也不想和王黼交惡,點頭道:「王大人說的是,若是派大軍前去剿滅時,此二寇確實不堪一擊。只是若是四路反賊一同作亂時,難免顧此失彼。」

    梁師成聽到高俅說二寇不堪一擊,這才對王黼揮手道:「你先起來吧。」

    王黼又叩了個頭,謝過梁師成這才站起來,俯首帖耳站在那裡。

    梁師成滿意的看著王黼下人一般站在那裡,才道:「高太尉你把今日之事仔細說與王黼,你們商量看看如何應對。」

    高俅當下便把大相國寺諸事又說了一遍,王黼也裝作剛剛知道,表現的一驚一乍的。

    聽完,想了一陣才道:「若真是他們了,田虎、王慶、晁蓋三家不過是三路草寇,至多危害幾處附近州府,也不足為慮。可怕的是那遍佈幾路的摩尼教,蔡京的茶鹽法又弄得東南百姓怨言極大,若是他們作亂,恐怕整個東南都危險了。」

    梁師成點頭道:「宗教之禍確實大於草寇,那依你之意,該如何應對?」

    王黼小心的道:「朝廷歷來禁止摩尼教傳播,想來他們都是秘密結社,若是只令地方抓捕,恐怕也傷不了他們根本。不如再來一個釜底抽薪,把蔡京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頭市奪馬
                    
         晁蓋等人連夜行船,不過兩日間便也回到梁山。

        晁勇將養了兩日,四肢已勉強能動,但還站不起來,一用力渾身關節仍然疼的厲害。

        晁勇是躺在一個門板上被人抬上山的,扈三娘也已得到消息,在門口候著,看到晁勇這般模樣,頓時梨花帶雨,哭道:「官人傷到哪裡了?」

        晁勇趕忙道:「三娘不要動力胎氣,只是有些脫力了,不礙事。」

        扈三娘聞言,趕忙指揮著士卒把晁勇抬進屋裡。

        接著晁勇母親何氏也聞聲趕來,又是一陣眼淚。

        晁勇笑著安撫了二人,便見安道全趕來。

        晁蓋見安道全來了,趕忙道:「你們快些讓開,讓安神醫給勇兒看看。」

        眾人慌忙閃開,安道全坐到床邊,把了一陣脈,道:「脈搏沉穩有力,內腑該沒受傷,勇哥兒且說說你何處不適。」

        晁勇點頭道:「身子還有些無力,用力時渾身關節疼痛。」

        晁蓋也插言把晁勇托舉水門之事說了。

        安道全聽到晁勇居然托住水門,也是一驚,難以置信的道:「若是尋常人時,數千斤的鐵門壓下來恐怕內臟都會爆裂。勇哥兒卻是天賦異稟,內腑全無受傷症狀。關節疼痛想來是傷著關節了,我開一些壯骨之藥,勇哥兒靜養一些時日,想來便無礙了。不過這傷筋動骨一百日,勇哥兒還需靜養百日才好,免得再次傷著骨頭。」

        眾人聽到安道全說晁勇無奈,也都放下心來。

        扈三娘當即讓侍女跟著安道全去抓藥,熬來給晁勇吃。

        安道全走後,晁勇便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吳用領兵
   
     柴進道:「這曾頭市是滄州一處大鎮子,因為遼國鐵騎經常入境打草谷,因此鎮上百姓平曰都愛舞槍弄棒,習武強身。鎮上又有一個大戶,家主喚作曾長者,生的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大兒子喚作曾塗,第二個喚作曾參,第三個喚作曾索,第四個喚作曾魁,第五個喚作曾升。後來又請的兩個教師,這兩個教師卻是了得,一個喚作史文恭、一個喚作蘇定,這倆人把曾頭市百姓調教的個個能征善戰,不過一兩年便殺的遼國鐵騎不敢去曾頭市附近打草谷,他們還經常四處抓遼國越境的鐵騎到朝廷領賞,在邊境一帶可說頗有威名。」

    晁蓋聽了,皺眉道:「這曾頭市有多少兵馬?」

    柴進搖頭道:「這我卻不知了,我也只聽得這曾頭市之名,聽說他們在鄉里橫行霸道,因此不曾有交往。」

    吳用搖著羽扇道:「滄州官府不管嗎?」

    「有他們四處捉拿遼國鐵騎,遼國鐵騎進滄州打草谷的次數也便少了,因此傷亡的百姓也少很多。滄州官府要借住他們武力,因此也就放縱了。」

    吳用搖著羽扇道:「這般說來時,也不過是一夥鄉里惡霸。遼國鐵騎也不過偶爾來打草谷,換做他們,鄉里百姓恐怕受的欺壓更多。」

    晁蓋怒道:「這般害民大戶,正是我梁山替天行道目標。現在還敢奪我山寨戰馬,若不打破這曾頭市時,豈不墮了我梁山威風。」

    吳用聞言,忙道:「梁山與滄州隔著許多州府,若帶兵去打時,恐怕多有不便。況且還有和方臘等人的約定。」

    晁蓋搖頭道:「等他三家稱王之後再說,如今這曾頭市奪我戰馬,若不打破曾頭市時,先折了我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曾頭市初戰
               
     次日,晁蓋便親自送眾人下山,正在金沙灘和眾人吃餞行酒時,忽然一陣狂風颳來。

    此時已是十月中旬天氣,寒風冷冽,這一陣風更是讓人不禁打個哆嗦。

    眾人正躲避這一股突如其來的怪風時,只聽得「咔擦」一聲,吳用的認軍旗居然攔腰斷做兩截。

    林沖等得了晁勇吩咐之人,看到這等不祥之兆不由都變了面色。

    李逵瞪著牛眼道:「九天玄女娘娘顯靈不成。」

    晁蓋本便有些迷信,又想起晁勇斷言勝少敗多,不由道:「方才下山,風便吹折了認軍旗,恐怕於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日,選個良辰吉日大軍再出兵不遲。」

    吳用卻是第一次領兵出征,雖然也覺有些不祥,但也不想讓人覺得他畏首畏尾,笑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況且天氣漸冷,拖延時日長了,不定何時便有大雪封路,到時行軍更加不便,而且大軍剛剛下山便退回去,空自折了銳氣。吳用便請今日出兵,還望天王許可。」

    晁蓋和吳用也是多年至交,看吳用這般堅定,也只好道:「那軍師小心用兵,事有不諧時,便先退回來,我們再做商議。」

    吳用聽得晁蓋這般說,心中不由生出一些不快,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道:「謹遵天王號令。」

    吳用領著大軍出泊便望著滄州而去。

    晁蓋回的山上,又覺不放心,便令戴宗隨後下山打探消息。

    吳用領著兵馬出的水泊,看著大軍浩浩蕩蕩前行,也是意氣風發。

    附近州府都已收到樞密院文書,讓緊守城池。以防被梁山賊寇劫了城子,探到梁山大軍入境後,都是城門緊閉,並無州府敢出兵攪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曾家五虎
                    
         吳用看到曾頭市兵馬停止追趕,這才稍微放慢馬速,再次擺出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回到軍營,吳用便笑道:「大夥都各回營帳歇息吧,養足精神,明日一舉打破曾頭市。」

        林沖示意了穆弘一眼,二人便一起打馬往林沖營帳走去。

        進的帳篷,林沖便道:「回頭你知會一下李逵等人,明日大戰不可太過莽撞,這曾頭市只怕不好打。」

        穆弘聞言,奇道:「哥哥今日不是三十合便敗了那曾魁嗎?何出此言?」

        林沖搖頭道:「剛才交戰三十合,我並沒佔得上風。曾魁那廝武藝不俗,我要勝他恐怕在五十合以外,想必是這廝看勝不得我,才撥馬逃走。從曾魁武藝看,那曾家五虎應該各個武藝都不俗,那教師史文恭只怕更加了得。今日你也見了,曾頭市兵丁各個精壯,悍不畏死,只怕會是一場苦戰。」

        穆弘點頭道:「哥哥說的是,曾頭市又佔了地利,若是拖延時日長了,恐怕滄州官兵也會來救應。」

        二人又說了一陣,便由穆弘去提醒李逵諸人,林沖也和魯智深、楊志等人說了說。

        次日天明,吳用留關勝、宣贊、郝思文、歐鵬、馬麟五人帶兩千兵馬守寨。

        吳用領著其餘頭領和五千兵馬在曾頭市外開闊處擺開陣勢,擂鼓助威。

        「咚咚咚」

        吳用聽著雄壯的鼓聲。看著兵馬擺開,也是熱血澎湃,剛要派人去下戰書,便聽得曾頭市中也想起一陣鼓聲,寨門打開,湧出大隊兵馬來。

        教師史文恭一馬當先,彎弓插箭,手裡使一枝方天畫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
               
     史文恭看曾參衝出去,不由眉頭一皺,大叫道:「快些回來。」

    曾參怎肯聽他話,打馬衝到董平跟前,雁翎刀便帶著呼嘯風聲向董平當頭砍去。

    史文恭看曾參已經衝了過去,也只能再次取出弓箭,準備搭救曾參。

    曾參雖然力大無比,但是卻不愛習武,招式破綻極多,不過仗著一身蠻力和沉重的雁翎刀殺些異族莽漢可以,但和國內武藝高強之人對陣,那便是九死一生了。

    若是第一陣和秦明相鬥,或者也能鬥上幾十合,但和董平這神出鬼沒的雙槍將相鬥恐怕走不過五合。

    果然剛剛交手三合,曾參一刀砍空,胸前便露出老大破綻來。

    董平自然不會手軟,一槍便刺向曾參胸膛。

    史文恭見了,趕忙一箭射去。

    董平先前險些挨了一箭,怎會沒有防備,聽到弓弦響,正要用另一隻槍去撥來箭,卻聽得後面自家陣前也傳來一聲弓弦響,同時有人喊道:「休慌。」

    卻是花榮看史文恭先前射了董平一箭後,便盯著史文恭,看他取了弓箭在手,便也取出弓箭來戒備著。

    董平聽出是花榮的聲音,對他神射也十分有信心,手中鋼槍再不猶豫,手起槍落,便把曾參挑到馬下。

    同時花榮射出的箭矢後發先至,從董平身邊掠過,正撞在史文恭箭頭上,發出一聲脆響,兩隻箭一起落到地上。

    「殺」

    「殺」

    「殺」

    梁山兵馬看到花榮如此神射不由大聲鼓噪起來。

    曾參全身披掛,雖然被董平一槍挑下馬,但受傷並不重,掙紮著便要起身。

    董平受自家士卒鼓臊,也是熱血上湧,看著掙紮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長者

    眼看呂方、郭盛便要喪生在史文恭方天畫戟下,側面突然閃現兩道寒光突過,一襲史文恭面門,一襲其胯下戰馬。

    史文恭瞥見是兩把飛刀,也顧不得斬殺二人,手中方天畫戟猛然下斬,把下面飛刀斬落在地,同時扭頭閃過射向面門的飛刀。

    呂方、郭盛也顧不得分拆畫戟,齊喝一聲,兩戟並著刺向史文恭脖頸。

    「撒手。」

    史文恭看著二人還敢班門弄斧,暴喝一聲,手中方天畫戟猛然挑在二人方天畫戟糾纏的地方。

    呂方、郭盛只覺一股大力傳來,虎口劇痛,手中方天畫戟再抓不住,脫手而飛。

    史文恭正要斬殺二人,已經瞥見側面一個身穿絳紅戰袍的漢子衝了過來,只好棄了二人打馬迎上去。

    卻是撲天雕李應正在附近,看呂方、郭盛遇險,扔了兩把飛刀救應之後,便打馬衝了過來。

    史文恭和李應鬥了幾合,看一時勝不得李應,周圍又有幾個梁山頭領圍了過來,也不敢再戰,逼開李應便走。

    眾頭領便率軍隨後掩殺。

    李逵雖然被穆弘提醒了幾次,他看到怪風吹斷認軍旗之後,也一直有些發毛。但這一通廝殺,卻激起了他殺性,哪還顧得晁勇提醒。

    李逵一斧砍倒一個且戰且逃的曾頭市丁壯,看到前面曾頭市丁壯已經快跑入寨中,不由大急,埋頭便往前直追。

    李逵哪顧得看什麼路徑。只是抄著近路猛追,看看便要追上前面一個丁壯。卻覺腳下一聲脆響,整個身子便突然往下跌去。

    好在焦挺緊追著李逵,看到他往下掉,趕忙一把扯住李逵。

    焦挺相撲出身,一身力氣也十分驚人,李逵雖然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
                    
         梁山眾人回的大寨,吳用便讓同行的聖手書生蕭讓記錄眾人功勞,卻是董平殺的曾參,魯智深殺的曾魁。

        吳用想到自己初次領兵,便有如此戰果,當即下令全軍加餐,明日全軍盡起打破曾頭市。

        林沖聽得吳用這般說,不由道:「今日雖然斬了曾家二子,但那史文恭有萬夫不當之勇,曾頭市丁壯也悍不畏死,雖是小勝一陣,但我軍傷亡也不小。曾頭市又易守難攻,若是強攻,只怕勝了也是損兵折將,我梁山正謀大事,為此一個小市集傷亡許多人馬,只怕得不償失。」

        吳用對林沖今日在陣前擅自叫停兵馬之事卻是懷恨在心,在他看來,若不是林沖阻攔,恐怕梁山兵馬已經殺盡曾頭市了。雖然那樣可能會傷亡很多將士,但在他看來,只要打破曾頭市,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到林沖又和他唱反調,不由搖著羽扇道:「戰陣之上,怎能免得了傷亡。我梁山舉事在即,正要摧枯拉朽打破曾頭市,才可打出我梁山氣勢。不然一個小小曾頭市都遷延不下,如何能奪取那些州府?」

        林沖看吳用這般說,也只好無奈的坐下。

        一宿無話,次日天明,吳用便盡起大軍往曾頭市而來。

        到的曾頭市外,大軍擺開陣勢,吳用再次讓人搦戰,曾頭市上卻是緊守寨門,並不出戰。

        吳用看曾頭市不出戰,當即讓人填平寨前陷坑,要強攻曾頭市。

        曾頭市雖然不甘梁山輕易的填平陷坑,讓寨柵上的弓箭手放箭阻撓,但梁山昨夜已趕製了一批填壕車,並沒付出多少傷亡。便填平了寨前密佈的陷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史文恭用計
   
     「報。」

    史文恭正在曾家府中和曾家父子說著昨日打退梁山賊兵的事情,只見一個丁壯匆匆跑來。

    曾長者年輕時也是刀口舔血的人,雖然如今年齡大了,也不再舞刀弄槍,但磨練的堅韌的性格猶在。此時已經沒了昨日初聞噩耗時的慌亂,鎮定的道:「梁山賊人又來進攻了?」

    「沒有,梁山賊人今日派兵在四處打探,看樣子是尋找進鎮子的小路。」

    曾長者聞言,搖頭道:「原來如此,好了,你下去吧。」

    史文恭等丁壯下去,眉頭一動,笑道:「太公,賊人想尋一條小路,我們何不便送他一條小路呢?」

    「教師有何良計?說來聽聽。」

    史文恭當下把自己的計策緩緩說來。

    話音剛落,曾家五虎老五曾升便道:「教師此計行得,若是賊人中計,也不用等滄州官兵來,我們便能替二哥、四哥報仇了。」

    老三曾索道:「只怕被賊人識破。」

    史文恭笑道:「便是被賊人識破時,也不過損失兩個法華寺僧人,若是賊人中計時,我們便可在滄州兵馬來救之前打敗梁山賊人。不然等到滄州官兵到來時,我們便是破了梁山賊人,恐怕抓賊的功勞也都會被他們奪去。」

    副教師蘇定也點頭道:「教師說的是,梁山賊人是朝廷緝拿的重犯,若是捉到他們時,說不得還能得一紙誥命,大伙便都有了出身。這一戰已經折了兩位公子,若再讓滄州官兵把功勞奪去時。豈不冤枉。」

    曾升點頭道:「兩位教師說的是,梁山賊寇也不過如此,若不是前日輕敵,我也不會輸給那董平。」

    曾長者見眾人都看向他,想了想,才道:「計是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