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北地槍王張繡 作者: 嬴放勛 (全書完)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章殺出重圍

---    張繡見到羌人在知道自己頭領死後出現了一絲混亂,便知道機不可失,立即一夾馬腹,朝東面殺去。 颯露度奇快,往往在那些羌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他們就已經成了張繡槍下亡魂了。 張繡一路朝東殺去,張繡在猶如潮水一般的羌兵群中破浪而出,根本沒有羌兵能阻擋張繡前進的腳步。

    很快張繡就突破了羌兵在太守府前的包圍圈,一路朝東面的大街奔去。 東大街上已經見不到行人了,偶然有幾名羌兵經過都被張繡刺死。

    很快張繡就來到城門附近,定睛一看卻是嚇了一跳。 只見城門口處密密麻麻地站滿了數之不盡的羌兵,連附近的城牆處亦如是,還好城門並沒有關閉。

    張繡神情一凝,一夾馬腹,颯露的度再次飆升,張繡卻是想以颯露的度衝出城去。 這時一眾羌兵也見到了朝城門而來的人影,他胯下那紫色駿馬度快若閃電,城門處的羌人頭領立即大喝:“放箭,放箭,射死他。 ”

    羌兵有人指揮,立即張弓放箭,不過颯露的度太快,往往他們定好的目標當箭射到的時候張繡已經越過了。 羌兵頭領大怒道:“笨蛋,射前一點。”

    有羌人頭領提醒,一眾羌兵再次挽弓搭箭,弓弦一響,張繡就見到數十支勁箭射來。 只聽見張繡冷哼一聲,虎頭金槍被他舞得成了一陣金色光幕。

    “叮、叮叮……”連續的金鐵撞擊聲卻是射來的勁箭被張繡的虎頭金槍一一擋下。 正當一眾羌人準備再射之時,張繡已經衝到近前,虎頭金槍急舞,帶起片片血花,眾多守在城門口的羌兵根本阻擋不了張繡前進的腳步。

    這時羌人頭領大喝:“關城門。”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一章狗官誤事

---    到得長安城前,天卻已經暗下來了。 當張繡來到城門前時吊橋已經收起,城門緊閉著。 城內的軍士也見到張繡,便喝道:“今日城門已關,明日請早吧。”

    張繡卻是提氣大喝道:“金城急報,有金城太守手書印信在此,快開城門,遲了誤了軍情定斬汝等之頭。”

    張繡的話一出,明顯感覺到城頭上軍士一陣混亂,張繡見目的已經達到,便靜靜地等候著。

    很快城頭之上就來了一主事之人喝道:“汝乃何人,有何急報?”

    張繡皺了皺眉,喝道:“吾乃金城太守府中屬吏張繡,羌人叛亂,已經攻下金城,太守大人已經殉城了。”

    此言一出,城頭上又是一陣混亂,那人喝止一番之後又問道:“有何憑證?”

    張繡有些無奈,只得再次大喝道:“吾有金城太守手書及印信,快開城門,帶吾見京兆尹大人備陳軍情。”

    那名主事之人見到城下確實只有張繡一人,才命軍士打開城門,張繡進城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將士的戒備,待得張繡進城之后城門重新關起,那些漢軍士卒才明顯松了口氣,一名中年漢子來到張繡跟前,見到馬背上還坐著兩名孩子,奇道:“此二童何人?”

    張繡答道:“金城太守遺孤,乃是吾突圍之時受太守所託帶出。”

    此話一出一眾漢軍將士頓時呼吸有些不順了,在亂軍之中突圍本就不易,更何況還帶著兩名孩童,看那兩名孩童雖然凍得臉頰通紅,但精神卻是不錯,再看三人卻是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傷痕,只是衣服和馬匹上沾滿了鮮血,而張繡的虎頭金槍上結著一層暗紅色的血跡,知道張繡確實經歷大戰,也不太會相信張繡所說的話。

    此時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二章回家

---    張濟在董卓軍中任職之後就將家安在長安城,張繡來到城南的張府,卻是一個小別院,外面看上不不是很大,但從外面看到裡面長有各種植物可以看出主人家的精心佈置。

    張繡牽著颯露領著兩小來到張府的大門前敲了敲,未幾就有一名年約四十上下的人將大門打開一條縫隙,從裡面探出頭來,望到張繡右手持槍,要掛長劍,身上的衣物有點點暗紅色,那名門房立即臉露戒備神色,喝問道:“汝乃何人,深夜到張府所謂何事?”

    張繡見到門房戒備的神色,笑道:“達叔,怎麼十年不見就不認得了。”

    張達聽到眼前這名少年叫喚,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後上下仔細地打量了張繡好一陣子,才臉露驚喜道:“你是侄少爺,你是侄少爺。”

    張繡笑道:“卻不是我。”

    張達連忙將門打開,驚喜道:“侄少爺怎麼此事才到,大總管說侄少爺秋天就到,還讓小人多留意,怎麼現在接近過年了才來?”

    張繡邊領著兩小牽著颯露進門,邊說道:“到金城跑了一趟,卻是現在才到。”

    張達聞言,誤會道:“莫不是侄少爺回來過年。”

    張繡含糊地應了一下,此時張達的大呼小叫已經驚動了府內的人,張繡卻是見到總管張義已經出來,離遠張義就認出了張繡,畢竟張義在張繡學藝期間張濟送信給張繡都是讓張義去的,自然認得張繡了。

    張繡將颯露交給其中一名下人,說道:“餵上好的草料。”然後領著兩小跟著張義走進屋內,張義邊走邊問道:“侄少爺怎麼現在才來,老爺來信說侄少爺秋天就會到長安,然後到金城就任。”

    張繡嘆了口氣,說道:“一言難盡,且進屋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三章皇甫嵩問平羌策

---    中平二年三月,朝廷終於接到西涼叛亂羌人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陳懿,並且以邊章、韓遂為帥入寇三輔的消息,靈帝震怒,而又有大臣參奏京兆尹三月之前已經收到北宮伯玉叛亂的消息,但卻知情不報,靈帝更是怒不可遏,下令將京兆尹滿門抄斬,又著令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兵三輔,以討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叛亂羌人。

    皇甫嵩去年十一月北宮伯玉剛反之時才剿滅冀州黃巾,斬張寶於曲陽,冀州剛收拾停當又傳來涼州羌人叛亂的消息,得到朝廷詔令皇甫嵩立即領著大軍進駐長安。

    此時的京兆尹府已經成為皇甫嵩與軍中將領議事的地方,在京兆尹府中搜出已殉城而亡的金城太守陳懿血書一封,太守印信一枚。 皇甫嵩展開血書:“豎子竟壞大事。”然後又問原京兆尹府屬吏道:“此書與印信何人送來?”

    屬吏答曰:“武威人金城太守屬吏張繡張伯淵突羌人包圍送來,同時還救出金城太守陳懿遺孤兩名。”

    皇甫嵩聽了微微動容,問道:“這張繡竟有如此武藝,現今何在?”

    屬吏答曰:“屬下不知,不過東門守備胡軫胡文才與張繡交厚,定然知道張繡何在。”

    皇甫嵩說道:“快傳胡軫。”

    不一會兒,胡軫來到皇甫嵩面前,皇甫嵩望著眼前的的黑壯大漢,從軍多年練就的眼力知道這名叫胡軫的黑壯大漢亦是一名好手,心中便有了計較,但他還是先問道:“胡軫,聽聞你與武威人張繡交厚,可是如此?”

    胡軫見得皇甫嵩一來就問張繡如何,還猜不出是怎麼回事,但見皇甫嵩臉露微笑,想來也不是壞事,更有那傳令的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四章平羌三策

---    皇甫嵩呵呵一笑,示意張繡坐下,這時皇甫嵩卻又問道:“伯淵可有計助本將破賊?”卻是皇甫嵩成功將張繡招入軍中之後以左車騎將軍的身份問策張繡了,卻不似方才。

    張繡沉吟了一下,說道:“皇甫大人想在朝廷換將之前大破羌人,難矣。”

    皇甫嵩皺眉道:“方才伯淵所言,甚是有理,但吾既清楚我軍之所短,敵軍之所長,算是知己知彼,莫還不能破賊乎?”

    張繡說道:“繡方才所言,只乃人和矣,戰爭之道尚有天時及地利。皇甫大人為帥,戰陣之上破賊講的就是此三樣,而此乃春暖花開之時,想憑天時助我軍破賊,甚難。若論地利,關中沃野千里,正是西涼騎兵馳騁縱橫之地,我軍大部乃屬步兵,若不是可據大小縣城而守,恐怕此時西涼大軍已經兵圍長安了。而人和之道繡已與皇甫大人詳述我軍之所短,而羌人剛反,士氣正虹,實難以破之。”

    皇甫嵩聽後沉默不語,確實是張繡所言句句在理,為帥者統兵打仗,若是軍力不如人,講的就是天時地利,今兩者不覆有,軍力有遜於敵人,能保個不勝不敗之局已經算得上是名帥了。

    皇甫嵩細思之後,長嘆一聲:“莫不是天不助大漢乎,黃巾剛平,羌人又反,此乃亡國之兆也。”

    張繡見得皇甫嵩如此,嘆了口氣,這名漢末老臣確實說得上為漢庭盡忠了,可惜大漢傾頹非一世一帝之因,實乃東漢初見之時已經種下,能延續至今可說是一眾漢之忠臣努力的結果了。

    張繡確實不忍心眼前這老人傷心,便說道:“皇甫大人且安心,羌人雖強,但我大漢亦能破賊,然破眾恐非破於皇甫大人之手。”

    皇甫嵩聽後,眼前一亮,連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五章連斬敵將(上)

---    三日之後,關中前線大營。

    自從三日前皇甫嵩與張繡談話之後,第二日皇甫嵩就集結士卒,離開長安,到長安城西面的平原上設下大營,與羌人對峙。

    大帳之中,皇甫嵩坐在主位上問道:“關中各縣如何?”

    其中一名校尉答曰:“回將軍,已令將士駐守,羌人大軍若要攻城則必定損失慘重。不過羌人見我大軍分兵駐守各縣,亦不再攻打各縣,而是集結起來欲與我軍一戰。”

    皇甫嵩點了點頭,說道:“今敵軍十萬,我軍除去分派到各縣駐軍後僅餘五萬,且羌人不同黃巾,悍勇異常,諸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大帳中一眾校尉個個都閉口不言,見此,皇甫嵩不由得暗中嘆了口氣,然後將目光投向站在左邊最後排的那道身影,卻正是張繡,而右邊那排最後一位卻是胡軫,兩人都被皇甫嵩升為校尉,雖然前面帶有一個假字,不過大戰結束之後恐怕憑功績就可以將前面那個假字去掉。

    張繡見皇甫嵩目光投來,便出列拱手道:“待末將到羌人大營前挑戰,斬其將,破其膽,以振我大軍士氣。”

    張繡出言,大帳之中一眾校尉都投來死人一般的目光,蓋因這些校尉都知道羌人悍勇,這些將校連黃巾之中有些頭目也打不過,更遑論羌人了,推己及人,所以他們都對張繡投來看死人一般的目光。

    胡軫見到那些大小將校看向張繡的目光猶如死人,作為張繡的好友卻甚是不忿,也出列拱手道:“末將亦請戰。”

    沒有如一眾將校所料那般,皇甫嵩會將兩人喝回。 卻見到皇甫嵩微笑道:“好,伯淵、文才勇烈,明日一早到羌人大營挑戰,本將親自為汝等擂鼓助威,以振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六章連斬敵將(中)

---    只見那名手執兩個大錘的羌人越陣而出,口中哇哇大叫,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不過他的凶悍程度比之方才的那名羌人卻是猶有過之。

    見到這名羌人出陣,張繡卻是有些奇怪,一般鬥將,都是派自己陣中最強的將領出場,怎麼現在見到的這名羌人比之方才那名羌人要強得多,但他並不是第一個出場。

    這一層原因張繡卻是不知,蓋因北宮伯玉尋的第一名出戰的羌人卻是會說漢話的羌人之中武藝最強的,他還想讓那名羌人戰勝漢將之後用漢話好好羞辱一番,怎知道一個回合就被張繡刺於馬下,不得已北宮伯玉才派出了羌族第一勇士徹當出場,也就是這個手執雙錘哇哇大叫的羌人了。

    不過張繡可不管他是羌族第幾勇士,控著颯露就迎了上去,虎頭金槍直接掃去,徹當哇哇大叫,右手一錘打在張繡的虎頭金槍的槍桿上。 “當”一聲大響,虎頭金槍被徹當大錘撞向了一邊,而徹當左手的大錘已經砸向張繡的腦袋。

    張繡的虎頭金槍被徹當的大錘一撞,令到他握槍的手有一點麻,與拿重武器的敵將硬拼卻是張繡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那兩個大錘每個都重達百斤,能拿得起這樣武器的人力量自然不弱。

    不過張繡的武藝可不是這些胡人能比,虎頭金槍雖然被撞開,但張繡用槍頭拄地,身體一仰,虎頭金槍的尾部自然就高過張繡的身體,徹當砸向張繡的左錘來不及變招,一下就磕在虎頭金槍的尾部,出“當”一下金鐵交鳴的大響。

    張繡明顯感覺到虎頭金槍被大錘一砸,入地數分。 而他身後的一眾漢軍將士都同時為他捏了一把汗,如果方才那一下砸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七章連斬敵將(下)

---    “當”一下大響,張繡的虎頭金槍和閻行的長矛撞在了一起。

    兩人的力量相仿,張繡的手並沒有感到麻,知道自己在力量上不再被壓制,張繡很是興奮,虎頭金槍槍勢展開,一團金色槍影打向閻行。 閻行反應也不慢,揮動長矛迎擊,兩人就在場上你一槍,我一矛地在打鬥。

    閻行身後的羌人陣中諸多將領卻是一陣大喜,他們軍中終於有人可以與張繡交手了,那麼他們就不用上場了,算是保住了頭顱。

    而漢軍方面皇甫嵩卻是一臉擔憂,他並不擅長武藝,便問一旁的胡軫道:“文才,汝道這閻行如何?”

    胡軫沉聲說道:“若是昨日之前小將陣上對上這閻行,小將當敗,若僥倖則能逃得性命,但若現在小將對上,能保不失,但不能勝之?”

    皇甫嵩有些驚訝地望瞭望胡軫,奇道:“文才一日之內武藝進步如斯?”

    胡軫笑了笑,說道:“卻是昨日伯淵向軫講解武藝心得,軫若有所悟。”

    皇甫嵩聽後說道:“若是將此法教授全軍,我大漢軍士豈不是戰力大增。”

    皇甫嵩卻是念念不忘大漢,胡軫搖頭說道:“非如此,以軫之武藝,只略懂皮毛,若不如軫之將士,習之無益,軫覺得伯淵所授此法,武藝越高悟得越深,卻不知是何高人所創。”

    皇甫嵩聽後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伯淵亦能力保不失?”

    見胡軫點了點頭,皇甫嵩大笑道:“好,且讓老夫親自擊鼓助威,以助伯淵斬敵。”說完大步走向那大鼓旁,從擊鼓手上奪過鼓槌,然後一下一下擊在大鼓上。

    “隆……隆……隆隆……”一下下鼓聲從漢軍陣營處響起,一眾漢軍將士見到皇甫嵩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八章力戰羌將

---    戰場上靜了一下,然後就听到漢軍陣營傳來震天的歡呼聲,皇甫嵩乃是沙場宿將,自然知道現在該做的是什麼。 只聽見皇甫嵩大喝一聲:“殺。”那掌旗官早就候著這一聲,立即一揚大旗,同時吼道:“殺啊。”

    那掌旗官旁邊的士兵同時大喊:“殺啊。”大旗一動,帶動著整支大軍,漢軍將士大喊:“殺啊。”頓時殺聲遍地,皇甫嵩揮動的鼓槌打得更大力了,鼓聲響徹大地。

    張繡聽得身後漢軍殺聲響起,一夾馬腹,一馬當先就撞入羌人陣中,虎頭金槍上下翻飛,捲起朵朵血花。

    原來戰場上雙鬥胡軫的兩名羌將見到漢軍殺來,立即撇下胡軫,掉轉馬頭奔向陣中,胡軫自然反應不慢,立即策馬殺奔羌人陣中。

    一眾漢軍就在兩員大將帶領之下殺向羌人陣中。

    而羌人的前陣有一小段已經被張繡沖得七零八落,當漢軍一到的時候輕而易舉就撕開羌人的防線,列在陣前的都是羌人步卒,不過他們此時膽氣已喪,而漢軍正士氣如虹,前方陣形很快就由張繡沖開的那段缺口擴散,蔓延到個羌人大軍前陣。

    前軍的不支,北宮伯玉等人自然看到,他們都同時盯著在前軍橫衝直撞的張繡,而他所到之處定是帶起一片腥風血雨,羌人士卒如割麥般紛紛倒下。

    李文侯說道:“如此情況,我軍必敗,文約(韓遂字)有何良策。”

    韓遂對李文侯說道:“大帥且令一眾將軍圍住張繡,不求有功,但求拖住他,我軍才好整好陣形撤退,不然如此就退,我軍必定大亂,到時就不是撤退而是敗退。”

    李文侯想也沒想,就答道:“好。”然後點起六員羌將,北宮伯玉見得又點起四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北地槍王第十九章小胜

---    剩下的兩員羌將一跑,張繡再無人限制,心恨羌人的張繡持槍就殺向中軍,一眾漢軍將士緊隨其後,張繡如破浪般前行,擋在張繡前面的羌人紛紛倒下。

    中軍之中的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也沒有料到劇變來得如此之快,當他們見到羌將先後倒下,張繡殺奔而來的時候,卻是慌了神,再看之時韓遂和邊章兩人已經不知何往。 北宮伯玉立即吩咐道:“撤退。”然後自個兒調轉馬頭向後方退走。

    李文侯見到北宮伯玉一走,自然不會獨自留下,向部下出撤退的命令後也向後方退走。

    張繡自然不知道北宮伯玉等領頭之人已經全數跑了,還不停地朝中軍衝殺,一眾漢軍在張繡帶領之下將羌兵殺得節節敗退,殺到後來羌兵已經略顯潰敗之勢。 正當張繡準備奮起餘力,追擊羌人之際,後面卻傳來鳴金收兵的聲音。

    張繡雖然不太明白皇甫嵩為何此時收兵,但以他對皇甫嵩的了解,自然知道這位漢末名將如此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搖了搖頭,將興奮的頭腦清醒了一下,然後勒住颯露,高喝道:“諸位,收兵回營。”

    張繡此時在軍中的聲望奇高無比,他親自喊收兵,諸將士定然聽從,轟然應諾之後在張繡斷後之下緩緩退回大營之中。

    ……

    漢軍大營帳之中,只見胡軫一臉怒氣地向著皇甫嵩大聲咆哮道:“大人,大軍剛呈潰敗勢,為何要鳴金收兵?”

    胡軫的話卻是問出了大帳之中一眾兵將的心裡話,只見皇甫嵩雙手凌空壓了壓,示意胡軫稍安勿躁,然後才說道:“敵軍確實初呈潰敗勢,但本將現開戰之初便向後撤走的敵軍在二十里外已經列好陣型,且列陣處兩旁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