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回古代做好官 作者︰湛藍路邊 ( 全文完)

第十一章 考個秀才(下)


堂上的氣氛開始變的尷尬起來,劉起心里絞成一團,悔的腸子都青了,那四個字該怎麼給這官府命官,堂堂五品知府解釋。

    童生們陸續都到了堂中,站在那里也不敢亂說話,只等知府訓示。林遠像是沒有瞧見,只把一雙老眼盯著劉起,看他低著頭不不回話,剛才那一拍莫非是將他嚇到了,心里也有些不忍,畢竟這人還有些前途,于是又說到︰“你不必有所顧慮,年輕人有些抱負也是情有可原,日後且不可那般胡來。”

    知府給了台階下,劉起當然順著來︰“多謝知府大人網開一面,日後牢記大人的話小心為人。”

    林遠滿意的點了點頭,回過來開始給童聲們訓示起來,無非是些為人,處事之話。

    然而,先前詢問劉起為何沒有考取秀才的話,就這樣被劉起遮了過去。

    林遠訓示了小半個時辰,一揮手眾人注目,明白這就是要出題了。林遠從堂上走到眾人身前,說到︰“今天這題便由我們的詩會頭名才子劉起代本官來出。”

    眾人哄堂叫好,劉起卻是一臉難堪,知道不少詩是不錯,從小到大也沒有給人出過題啊,不過打小考試一直考到大學不下幾百場,劉起稍加思索,揚手說了句“獻丑了!”

    在堂中來回走了幾步,站定後說到︰“各位都是日後大鮮朝的頂梁柱,說不定日後也是位居知府,跟林大人一樣為百姓謀福利,就以這百姓為題,詩詞歌賦,隨興發揮吧!大人看這樣可好?”

    林遠被劉起一句為百姓謀福利說的心窩子里都暖了,連連點頭說好。

    下面的童聲們平日學作詩,大多是以春夏秋東,花鳥草蟲為題,用百姓來作詩還是頭一遭,不光他們外堂圍觀的秀才听到林大人讓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二章 風箏會(上)


江南百姓都有一個習俗,每年春季家家戶戶都要來河邊空曠處放風箏,寓意迎春之喜,為的是討一個好彩頭。哪家的風箏放的高,街坊鄰居也會津津樂道。

    劉起頂撞知府,與秦濤鬧夠了回家少不了挨秦茗一通訓斥。兩人站在堂中,秦茗圍著她們走來走去,嘴里不停的蹦出各種深表痛心,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詞。

    兩人听了足有一個時辰,劉起見秦茗絲毫沒有歇下來喝口茶的意思,拿胳膊撞了撞秦濤。

    秦濤早就習慣了被訓,怎麼會吃劉起這一套,向劉起瞪了瞪眼,那意思自然是“少來,禍是你闖的,有什麼話自己說!”

    劉起站的雙腿發麻,活動了一下腿腳說到︰“小妹,不如今天就到這里?你哥還沒吃飯呢。”

    秦茗一肚子話才說了不到三分之一,這兩人倒還惦記著吃飯,胸中又是一悶,一雙柳眉都快湊到一起了︰“哥,你還要吃飯呢?”

    “不吃,妹妹今天這事,它確實不怪我。”秦濤心里叫苦,好你個劉起,居然咬我一口。

    “怎麼不怪你?表哥不知道規矩,你也跟著胡來,官府要是把你們抓了去,以後我一個人怎麼辦?”秦茗眼圈一紅,眼看著就要哭了出來。

    劉起听到這里心里怪別扭,這不是說我不懂事麼,堂堂二十歲的大男人被個比自己小的丫頭這樣說,怎麼也掛不住了,上前拍了拍秦茗的肩膀,嘆了口氣說到︰“好妹子,我知道錯啦。以後我保證不這樣干了,你哥要是再敢胡來,我一定教訓他!”

    “哎,這話怎麼說的?妹妹,這事它不怪我.表哥,你可不能推到我身上,這事咱們得說清楚了。”秦濤受了天大的委屈,想想公堂之上,自己進都進不去,現在說的好象那詩是他做的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三章 風箏會(下)


劉起越听越不對勁兒,腦中閃過一個場景︰“啊!原來是她!”

    秦濤正在四處尋找認識的佳人,準備給劉起介紹幾個,被劉起突然一叫轉頭問到︰“是誰?你看到誰了?”

    “啊!沒有,沒有誰,我喊著玩兒!”劉起怎麼敢將自己彈了秦茗屁股的事說出來。

    知道了這事,也沒了心情去看什麼佳人,心里忐忑不安,又想到那日秦茗看素描時候的驚呼,分明是認出了自己,但是她為什麼不說呢?劉起左右猜測,這事也太巧了,隨便找一個地兒,就找到了秦茗身上,看來還真他奶奶的有緣。

    劉起想到這些日子,秦茗與自己相處的還算不錯,平時對自己也是關懷倍致,有時候還真把秦茗當成了自己的親妹妹,那種感覺讓劉起舒服的很。

    可是自己居然彈了她的屁股,在這個時代秦茗要是告上官府,恐怕足夠自己坐牢的吧。想想這些天在秦府的日子,自己一直不知道這事,還與秦茗時不時開個玩笑,偶而也動動手腳。現在想起來臉都燒紅了。

    秦茗為什麼不說出來呢?劉起腦子都想暈了,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听到秦濤在一旁說到︰“表哥,你看前面那個藍裙的姑娘,要不要我介紹你認識?”

    “什麼?哪里?”劉起隨著秦濤指的地方看去,一個藍裙女孩背對著他們,身段玲瓏有致,看樣子還是個美女。想了半天秦茗,腦子都糊涂了,既然秦茗自己不說,也就是原諒了自己,索性就這樣吧。心里拿定了主意給秦濤說到︰“你認識的?”

    “是啊,我不認識的敢介紹給你嗎?這小姐叫柳如心,是柳府的獨女兒,想不想認識?”秦濤輕聲給劉起說到。

    “好啊,你小子在外面還認識不少!”劉起那中指一捅秦濤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四章 一起打麻雀(上)


劉起給柳如心作了詩,由秦濤在紙上默寫了。秦濤卻還要討自己的那首,被劉起敷衍了過去,只說回家給他作一首更絕的,秦濤苦了臉把柳如心瞧的暗笑。

    三人在這河邊上說說笑笑,將兩家的風箏都放到空中。斜陽西照,春風輕拂,甦水河邊上熱鬧非凡,劉起想著,這個時代人們缺乏娛樂,不過到是更珍惜一點一滴的好時節。看著滿岸的童子跑來跑去,劉起忍不住上前湊熱鬧,跟著他們玩耍,頑皮的樣子,惹的柳如心又是嬌笑連連。

    一個下午的時間飛逝而去,劉起二人告辭了柳如心收了風箏回家。秦濤在路上一個勁兒的問劉起對柳如心什麼感覺。

    把劉起問的煩了只說︰“沒感覺,你是不是對她有感覺?”

    秦濤嘿嘿一笑︰“表哥,話可不要說這麼死,我看柳小姐對你挺有意思,不如?”

    “滾!”劉起一腳踹在秦濤屁股上,引來旁邊許多眼光。

    “你踢我干什麼?不喜歡明天再給你換一個!”秦濤跟著劉起已經把臉皮鍛煉出來了,被街上眾人盯著一樣鎮定自若,還要給劉起繼續拉紅線。

    “那個柳小姐上次我就見過了,要是喜歡我還不知道追了嗎?不對我的味兒啊!”劉起站著故意嘆了口氣。

    “那你喜歡什麼樣的小姐?這甦州我可認識的多了,你給我說說。”秦濤當紅娘當上了癮。

    “你一個大男人,怎麼跟個婦人一樣,自己都沒個相好的,還給我介紹?”

    “不是你叫我給你介紹的嗎?你忘了?在河邊,是誰拉著我叫我給介紹美女認識的?”秦濤指著劉起的鼻子還口說到。

    劉起一把拽住秦濤的手指頭︰“你行了吧,我跟你鬧著玩兒呢!在家里被小妹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五章 一起打麻雀(下)



秦家兄妹高門深院的哪里見過木工干活,都瞧的新鮮。只見他們先將大塊木料劃上線條,分成小塊,然後再劃線再分,沒幾下就把一百四十四個小木塊分出來了。

    拿著專用的沙紙,將那木塊磨了幾下,一個個粗糙的小方塊變的光滑如初,秦濤忍不住拿了一個來看,摸在手好想摸在銅鏡上一樣,忍不住說到︰“妹妹,你看這木塊摸著真光滑。”

    秦茗今天也開了眼,拿了一塊在手里把玩。劉起見他們二人一副新奇樣,笑著說到︰“這就叫行行出狀元了,別看這區區木活兒,沒個十年八載的別想練成這身手藝。”

    兄妹兩連連點頭,一幫木工們听在耳里樂在心頭,這年頭手藝人可不受大家喜歡,難得踫到個欣賞他們的,不一會兒一幅嶄新的麻將就做好了。

    劉起吩咐秦濤多給了些工錢,將木工們送走。兩兄妹都迫不及待想看看這些小東西到底有什麼花樣。

    站在擺放麻將牌的桌子跟前,一邊把玩一邊等著劉起。劉起這會兒卻跑到後堂拿了紙筆開始將麻將玩法,規則等等一一寫出來。

    兩人等了半天,秦濤就要去尋人,劉起終于寫好了,將紙遞給兄妹倆讓他們看去。自己搬了花木椅子在桌子上開始堆砌麻將牌。想當初念大一的時候,學校不讓裝電腦,這麻將可沒少玩,三更半夜的幾乎每個宿舍都可以听見洗牌聲,偶而冒出一句“天胡,大三元”大家都會跑過去看一眼。

    熟門熟路的將麻將碼成四圈,卻發現少了個東西,找了半天才想起來“篩子!”一拍腦門︰“哎呀,你們先看著,我去去就來。”

    一路小跑到柴房里,把剛做完剩下的廢木料堆翻了又翻,終于找了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六章 安置難民(上)


郭老板伸手擦了擦頭頂的汗水,瞪大了眼說到︰“一百副?”

    “沒錯,整整一百幅。郭老板買回去還可以兩千兩一副轉手賣掉,也能賺不少哦!”劉起還真怕郭胖子不買,拿話誘惑他。

    郭老板在廳里轉了幾步,好象下了很大決心說到︰“好,我買了。不過我有個要求。”

    “什麼要求?”劉起覺得奇怪,想听听郭胖子有什麼花招。

    “這一百副我買了以後,劉才子再也不能賣麻將?你看可行?”郭胖子伸長了頭,一臉期盼的看著劉起。

    這死胖子還有點生意經,眼看著就要考舉人了,老子也沒拿閑功夫再去搞這東西,劉起打定了主意答到︰“行,今天在這里的諸位公子都可以作怔,日後要是從我這里再賣出一副麻將,郭老板可以請官府來抓我下獄。”

    郭胖子得了保證,腦子里已經開始幻想滿斗的金子裝進自己口袋了。樂呵呵的吩咐下人去雇馬車,又吩咐貼身下人回去取銀票,整整十五萬兩。

    秦濤心里還是有點虛,靠在劉起身邊輕聲問到︰“表哥,十五萬兩銀子是不是太貴了點?”

    劉起沒有搭理他,找了張椅子坐了,小環上了茶,自顧自喝了一口說到︰“這死胖子這麼有錢,早知道我就開三千兩一副了。”

    又看見秦濤還是一副擔心的樣子,拿腳踫了踫他說到︰“你忘了城外難民了?十五萬兩足夠將他們安置好,算是我們替這死胖子積點陰德。”

    秦濤被劉起幾句話,說的心里也放松下來,學著劉起的樣子,翹了二郎腿跟郭老板說到︰“郭老板,您可得塊點兒,一會兒我們還要點數呢?”

    郭老板哪敢耽誤,連連應是,眾人正在議論著,銀票送來了。劉起將銀票拿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七章 安置難民(下)


幾人又商量了一會兒,最後敲定由秦濤帶劉起去找林遠,一來劉起可以就上次考秀才時作的詩陪個禮,二來此事還需要劉起親自出面,若論口舌之厲,秦濤可差了劉起許多了。

    第二日大早,秦濤與劉起就到了府衙門口,這是劉起第二次來了,頭一次來這里圍觀的人太多,也沒看清楚個大概。現在大清早的府衙門口清淨的很,兩蹲石獅子壓在左右兩旁。大鮮朝的石獅擺放規矩頗多,就論這知府門口的石獅,左雄右雌,雄的頂繡球,雌的踩小獅。

    知府屬于正五品餃,所以雄獅子頂的繡球也是五個,分刻與石獅子爪中頭頂,活靈活現,一看便是名家之作。府衙的門口右側放有高約六尺余的紅鼓一面,有冤屈的百姓來這里擊鼓就得到準許就可以進堂上訴了。

    劉起長這麼大沒有敲過鼓,平時在電視劇里類似的場景看的多了,都說“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心里來了興趣,走上前拿起架子上的鼓棒就是一通猛敲。秦濤上前阻攔已經晚了,衙門里听到鼓聲兩排兵丁按順序排列好,門口一人問到︰“劉才子可是前來伸冤?”

    劉起見這鼓敲的還蠻有效果,滿意的點了點頭答到︰“不錯,有點小事找知府大人,牢煩小兄弟代我通告一下。”

    那兵丁跑進堂里跟林遠請示,林遠一大早還未洗淑完畢,門外就有人敲鼓,暗罵“那個不長眼的,一大早來折騰老爺我。”听到兵丁來報是劉起,奇怪的搖了搖頭,吩咐升堂。

    隨著二人進入內堂,兩旁兵丁將手中殺威棒在地上敲的“乒乒!”作響,口中拉長了聲音呼到︰“威武!”到是跟電視劇里的場景相差不大。

    林遠上次被劉起氣個半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八章 水災水災(上)


在林遠那里把事情說定,劉起心中少了份牽掛,像林遠這樣的人正如秦五說的一樣,為了升官,害民的事都做的出來,更何況這可能是他最後的機會,而且還只是去找一些地回來而已。劉起相信他一定會將這事辦妥。

    秦濤心中還有疑慮,劉起給他細細解釋一番也就明白了,兩人勾肩搭背的從府衙里出來,一路晃悠著在街上逛來逛去。至從跟劉起在一起後,秦濤逐漸被他慢慢同化,像這樣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大聲吆喝,勾手拌腳的以前還真做不出來,不過現在到是家常便飯,不來這麼幾下反而不舒服。引的路人指指點點,他們一點也不在乎,朝一間茶樓走去。

    古代茶樓與現代的廣東茶樓差不多,早上除了賣茶也有早點。有兩個小錢的爺們兒,去那酒樓里自然是吃不起,又不削與在路邊與小商小販們一起將就,選這茶樓又便宜,又劃明了身份,所以早上的生意通常都是滿滿的。

    劉起一邊找坐兒一邊埋怨林知府小氣,給他出了這麼好一個主意連頓早飯都不請吃。秦濤听的好笑說到︰“表哥,在他那里吃有什麼意思,這茶樓里熱鬧的很,我就喜歡在這里吃。”伸手跟過堂的小二要了兩屜湯包,兩碗蔥花豆漿。

    茶樓里面人多口雜,這些人平日有幾個小錢,多數是靠祖上一點小地租過日子,每天除了吃吃喝喝也沒了別的樂趣,早上來這里無非是圖個熱鬧,各自分頭尋找相熟的坐了,把城中的陳年舊事、與新鮮見聞互相交談。

    與劉起他們坐一桌的有四個人,其中自然有認識劉起的打個招呼,劉起回了禮,拿了筷子吃小湯包,一口咬下去皮嫩水滑,湯濃爽口,幾下就吃完了一屜,伸手又要第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九章 水災水災(下)


江南的桃花汛是歷朝歷代都不可避免的災禍,發水之既,淹沒良田萬頃,百姓流離失所,哭聲震野。朝廷當然要管這檔子事,戶部每年撥給河道衙門幾百萬兩銀子修堤,可惜成效甚微。其中自然是有官員們貪墨銀子,河工們偷工減料,只不過天高皇帝遠,官場互相袒護、推委,這事到成了江南官員一件發財的好事。

    甦州知府林遠這兩天忙的不可開交,劉起走後他就開始四處找人想要收回難民住地。那些豪紳、官親們怎麼會舍得交出來,甦州府內的地就是租出去一年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當初就是林遠與他們勾結把這些地都分了,林遠從中得了不少好處,也堵住了他們的嘴。

    不過林遠這十幾年的官到也沒白當,不出劉起預料,林遠找到江州巡撫將此事捅到了吏部,準備玩個以毒攻毒,江州巡撫每年得林遠不少孝敬,吏部的人下來後自然要為林遠說好話,這事就成了知府林遠為體愛百姓,安置難民,而城中官紳阻攔。吏部官員大怒,馬上發出一紙公文,著令原甦州四家大紳將土地全數交了出來,至于那些官親們,則罰了些銀子訓斥了幾句。

    林遠得了地,拿著劉起給他的十三萬兩銀子給那四家大紳補償了一些,又置辦了居家用具與半年糧食,上報了戶部後把那些難民稅繳免去三年,一時間甦州府里歡慶一片,林遠任上十三年第一次實實在在的為民做了件好事。吏部派下來的官員親眼見林遠將此事辦妥,回去詳細上表。

    折子遞到皇上手里,朝中受過林遠好處的官員也都交口稱贊,皇上御筆親點“甦州知府林遠安置難民有功,為官十三年未有紕漏,升江南道御史,即日赴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章 當縣令(上)


原本的規矩新上任的道御史若不是自己這邊的人,會由知府們先去一個一個拜見,送些厚禮探探虛實,再後巡撫請到府里宴請,這麼一來二去大家都是明白人,除非你是來找茬兒的,一般都不會有什麼意外。林遠上任自然就少了那一套,他跟江甦官場綁了十幾年,閔元清沒把他當外人直接叫過來議事。

  現在林遠死活不讓自己的兒子去接任,閔元清心中不滿,見林遠站在那里眼珠子打轉,也不知道他又想找什麼借口來敷衍自己,心里更是火了,毫不客氣的說到︰“林大人要是有所顧慮,可以直說,這里每一個人都與林大人相交多年,莫非林大人信不過我們?”

  林遠見閔元清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雖然現在不受他節制,但是閔元清在朝中的後台可比他硬得多了,何況當初吏部來人也是閔元清為自己說了不少好話,但是自己的兒子一定不能送到江甦官場里去。想到這里左右為難,竟然急出了一腦門子汗,正考慮著該不該為了兒子與閔元清撕破了臉,腦中突然想起一人,馬上說到︰“撫台大人,我有一人可以舉薦,比犬子要合適得多了!”

  “哦?何人?”閔元清問到。

  “江甦詩會頭名,劉起。實不相瞞,這次下官安置難民一事,就有他一分功勞,以此為由上報吏部放他一任縣令到是名至實歸。”林遠想到劉起,頓時喜開了花,安置難民有功,安排做個縣令,還真是有理有據。

  林遠此話一出,在坐的眾官員都連連點頭,劉起才學過人,作的幾首詩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當個縣令還真是可以,加上安置難民的功勞,就算破格錄用,也不為過。

  宋台剛上任就知道了劉起這個人,現在听到林遠舉薦,一拍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