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桓侯再生 作者 : 知宇之樂 (全書完)

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六十八章
 



 
  吳城,郡守府
  
  「全公,家侄伯言自廬江祭親歸來之時,途經曲阿,恰逢張將軍。張將軍有一重要信仵托伯言當面轉呈全公!」陸俊恭聲對新任吳郡太守全範說道。
  
  「哦~?張將軍有重要信件!」全範略感詫異地看了看站立在陸俊身後的俊朗青年,隨即忽地眼中精光一閃,捋了一把頷下的花白鬍鬚,笑著說道,「伯言,書信何在?」全、陸二族之間關係頗善,因而全範對陸族中人也認識不少,其中當然包括陸族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陸遜。
  
  「全公,書信在此!」陸遜從懷中取出一個密封的錦囊,不緊不慢地舉步上前,雙手持錦囊恭敬地呈遞給全範。
  
  從錦囊中取出絹書,全範迅速地瀏覽起來。不多時,全範面上現出了興味的笑容,隨即和聲對陸俊說道,「公華,你也來看看這封書信!」
  
  「全公,此乃張將軍專門呈遞給您的書信,下官怎能閱看?」陸俊詫異地說道。
  
  「呵呵……不妨事!」全範呵呵一笑說道,「張將軍言明此信要與你同看,拿去!」說罷,全範將絹書遞向陸俊。
  
  陸俊又驚又奇地接過絹書,迅速將上面內容看完。隨即,先是轉頭看了看陸遜,接著又回首面向全範,流露出驚喜交加的複雜神色。
  
  「公華可有異議?」全範笑著問道。
  
  「既然張將軍如此厚愛,下官怎會有異議?」陸俊毫不猶豫地和聲回道。
  
  「好!」全範點點頭,思索了片刻後,突然表情變的嚴肅起來,鄭重地對陸遜說道,「伯言,自今日起,你便是餘杭令!」
  
  「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六十九章
 



 
  「城上的兄弟!我們已經連續趕了一天多的路,弟兄們個個又累又餓,快開城讓我們進去吧!」城外兵馬的領頭之人不斷地朝城頭上喊話。
  
  「太守大人有令,夜間未得他准許不得擅開城門!你們稍等片刻,太守大人就快過來了!」雖然城外的是自家軍馬,但值城的軍司馬的仍然不敢開啟城門,大聲地朝城下解釋道。
  
  「煩請快點,弟兄們都快撐不住了……」城下喊話之人語氣略顯有些無奈地回道。
  
  「踏踏踏……」披掛整齊的李通,大步流星地走上城樓,沈聲向值城的軍司馬問道:「情況如何?」
  
  「參見太守大人!」那軍司馬躬身向李通行了一禮,迅速回答道,「城外的好像是自家軍馬,說是奉主公之命前來增援廬江!」
  
  「主公的增援???」李通眉頭微微一皺,面上現出疑惑的表情,隨即大步走到城牆外沿,舉目向城下看去。
  
  城下的那支兵馬並未燃有火把,李通只能靠城樓上火把的亮光,依稀地判斷出——對方的人數約在1000~1500之間,其所穿衣甲的顏色、樣式,也的確跟自軍士卒的制式衣甲很相似……
  
  「領軍者是誰?報上姓名、軍職!」李通高聲朝城下呼喝道。
  
  「關將軍麾下第二曲都尉史義!」起先喊話之人迅速回道。
  
  「嗯~?」李通忽然輕噫了一聲,眼中精芒微閃。略一沈吟後,李通語氣稍稍放緩地喊道,「可有調動文牒?呈給我看看!」
  
  那應話的都尉史義搖了搖頭,高聲回道,「因調動匆忙,未及開具文牒!大人,我們的確是從壽春來的增援軍馬,請開城讓末將進去吧。弟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章




  
  建安六年八月十二日,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在廬江城上空。
  
  自清晨開始,一隊又一隊的江東軍步卒出現在廬江西城外。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便已集中起了超過9000士卒,並且還有士兵陸陸續續地出現。
  
  恰好超出守城士卒弓箭的最大射程,在離城池300步遠處,已經集結就位的江東軍士兵,排著異常整齊的陣型,靜靜地注視著不遠處的廬江城。深沈而悠長的牛角戰號聲不斷地迴響在江東軍戰陣與廬江城的上空。
  
  廬江南城樓上,不少缺乏戰場經驗的劉備軍士卒神情緊張地看著城外威勢逼人的敵軍,心中不由得「咯登」一沈,恐慌的情緒逐漸佔據了內心……
  
  「哼~~!」就在這些士兵徨惑不安之際,在他們的耳邊『清晰』響起了李通不屑的悶哼,「江東軍的狗賊,真正的廝殺本領沒有,花架子倒是十足!」
  
  「前些日,我渡江大軍在丹陽、吳郡輕輕鬆鬆便擊滅江東軍四萬有餘,足可見這些江東軍狗賊是何等無能!」李通面色不改地將被殲的江東軍人數誇大了一倍,隨即,以異常豪邁而富有鼓動性的語氣高喊道,「眾將士,如今城下江東賊軍不到萬人,我軍又有廬江堅城,只要能守衛城池兩、三日,我壽春大軍便會趕到增援。到時,我等與援軍裡應外合,殺敵立功便如吃飯穿衣一般容易……眾將士,可願隨我與這些無能的江東賊軍鬥上一鬥?」
  
  「願隨太守大人破敵!」城樓上的守卒在各自軍司馬和什長的帶領之下,齊聲回應著李通。李通那一番極富鼓動性的話語,迅速便將城樓守卒的不安情緒平定了下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一章
 



 
  建安六年八月十三日晨,甘寧的第三封軍情戰報傳至秣陵。
  
  秣陵,議事廳
  
  甘寧的軍情絹書被廳中眾將中傳閱一遍之後後,又回到了我的桌案之上。一連四日之內,甘寧已經先後傳遞了三封緊急軍情絹書至我手中,其中,第一封軍情戰報因甘寧不知我已回歸丹陽的原故,是先送至丁奉處、再由丁奉命人轉遞到的秣陵,但隨後的兩封戰報都是被直呈至秣陵。
  
  「三叔,根據興霸大哥情報來看,廬江極有可能已遭到江東軍的攻擊!」經過一番仔細的思索之後,關平首先出聲打破了議事廳中的寧靜,「前日所收到的第二封軍情戰報中曾經提到——有大批滿載步卒的運輸船隻跟隨在江東水師之後,意欲向何處進軍。而今日的戰報之上,興霸大哥竟發現那些運輸步卒的船隻已經人去船空,而江東水軍船隊卻還未到達廬江地域,這裡面分明隱藏極大詭謀。以我之見,江東軍極有可能行的是瞞天過海之計——以水路運兵的假象騙過了興霸大哥,實則其步卒可能早已渡江登岸,目標——十之八九應該是廬江!」
  
  「關都尉所言甚是,琮也有此顧慮。廬江城中兵力有限,若再遭敵軍奇襲,恐怕難以久持。廬江若失,則丹陽、吳郡與壽春的聯繫將被切斷,而我軍亦將處孤立無援境地。將軍,我等是否需要回援廬江?」全琮接著關平的話說道,語氣中透露出異樣的憂慮。畢竟,全琮的父親全柔此時正在廬江城中。
  
  「此時此刻,縱然江東軍進犯廬江,我軍恐怕不宜回援!」廖化面色凝重,沈吟了片刻說道,「需知丹陽郡亦有可能是江東軍的進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二章




  
  「通通通……」城外消歇了一陣的戰鼓聲突然間又再次震天似的響了起來。隨即,便是激昂悠長的牛角戰號聲迴盪在天際之間。
  
  「又來了!」李通輕歎了一聲,向城牆外沿走了幾步,仔細觀察起城外的情況來。但旋即,李通面上的表情變的異常嚴肅起來。「孝起先生,看來這次江東軍要玩命了,城上太過危險,你還是先下城樓吧。」
  
  「文達自己也要小心!」陳震見李通如此神色,知道事態嚴重,也清楚自己留在城上也是無濟於事,遂輕應了一聲後,舉步離開城樓。
  
  「鳴號,準備接戰!」李通望著城外幾乎全員出動、人數絕不下於6000的江東大軍,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厲聲對身旁的號角兵說道。
  
  在隨後約半個時辰的時間裡,6000餘名江東軍士卒在韓當、徐盛地率領下展開了玩命一般的填河行動。在持盾士兵護衛下,悍不畏死的精銳江東兵冒著城頭如蝗般的箭雨擂石,一寸一寸地將護城河填平,不少戰死士卒的屍體就直接成了填充物。為掩護大軍地填河行動,太史慈率領千餘名弓箭手對城樓進行瘋狂的壓制射擊,在自己蒙受慘重損失的同時。也給城樓上的敵軍帶來了很大的傷亡。
  
  「填好了!」
  
  「填起來了!」幾乎在同時,其間攙雜著厲呼哀號的歡呼聲從廬江南城牆下的左、中、右部響起。
  
  「鐺鐺鐺……」就在這時,江東軍後陣的鳴金聲突然響起,隨即一眾填河士兵如潮水般向後退卻了起來……
  
  江東軍的突然退卻讓城上的守卒頓時一陣輕鬆,有人甚至輕輕地歡呼了起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三章
 



  
  「好一個林子沖,頗得輕騎作戰的精髓!」對林豹先襲孫翊、再突敵營,卻始終沒有直接對敵攻城軍展開攻擊的舉動,李通不但沒有產生任何惱怒。反而由衷地感到欣慰——林豹部風騎軍只有千騎左右,若是直接對江東軍攻城部隊展開攻擊,或許也能協助城上守軍將敵軍趕下城樓,但其自身必然也會造成很大損失。一旦風騎軍損失過大,便再無法繼續對江東軍保持強大的牽制力了,這樣反而不利守城。但如現在這般,林豹先後兩次地攻敵必救,一則可以消耗敵軍實力。二則亦可以使敵軍疲於奔命。同時還會造成敵人很大的心理壓力,正是一舉多得的良策!李通原本對林豹瞭解並不是很多,但只看今次一戰,便從內心中欣賞起他來。
  
  兩盞茶的工夫後,無奈的江東軍完全撤出攻城領域,退回了軍營。江東軍今日的攻城戰以虎頭開始,卻以蛇尾而結束,曾一度看到奪城的希望,但最終卻只落得損兵折將的慘淡下場。但不幸中地大幸,由於太史慈趕回大營比較及時。使敵騎軍只來得及毀壞一部分的糧草輜重。大營也沒有遭到太大破壞。
  
  是夜,酉時左右,天空中流雲遮月。陣陣西北秋風吹拂而過,憑添幾分涼意。
  
  略顯狼藉的江東軍南大營中,燃起了一個個火堆,一群群士兵圍在火堆旁,或在取暖進食,亦或是因疲勞而直接昏昏睡去。
  
  「呃~!」不時有受傷士兵的哀號聲在營中響起,淒慘的聲音讓其餘士卒的心也不由得悸動起來。原本這些身經百戰的江東精銳士卒,對戰場上的生死傷亡早已看得平淡了,但在今日戰場上所發生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四章




  
  「放下攻城器械,暫停攻城!」
  
  「密集結陣,魚鱗!迎擊東面騎軍!」顧不得先知會孫翊,韓當忙不疊地放聲狂吼起來,喝令麾下士卒變更陣型、準備應付新出現的劉備騎軍的襲擊。作為江東軍中為數不多經歷過騎戰的將領,韓當當年前曾隨孫堅參加過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役——汜水關與虎牢關下,西涼鐵騎馳騁縱橫、視數十萬討董大軍於無物的場景,至今仍令韓當記憶猶新。在缺乏能夠有效阻擋騎軍的工事器械的情況下,韓當深知自軍隊形越是分散,便越容易被敵騎突陣成功。只有密集結陣,才有可能擋住敵軍騎兵的衝鋒。
  
  「嘟~~~!」韓當乃是江東宿將,在軍中威望極著,聽的他的命令之後,號角兵不自主地就將起先孫翊的命令忽略,立即鳴號傳令全軍。與此同時,擎中軍旗的士兵也迅速揮動起大旗來。
  
  「密集結陣,魚鱗!迎擊東面騎軍!」
  
  「密集……」
  
  韓當的命令被迅速傳遞了下去,江東軍士兵雖然又驚又疑,但畢竟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精銳。在各屯軍司馬的指揮下,6000餘名攻城士卒迅速棄下了雲梯、撞木等攻城器械,隨即開始轉換陣型:以為數不多的長槍兵列於最前,其餘刀盾步兵在後,6000餘名士兵分為前後五層,每一層皆成錐狀,層層緊壓,宛如密集的「魚鱗」。江東軍主帥孫翊被護於魚鱗陣的最後一層,而韓當自己而縱馬橫刀列在最前。
  
  這時,自東面奔馳而來的劉備騎軍已然距離列陣完畢的江東軍不足500步,眼力頗好的韓當甚至已經能夠看清最當先一名敵將的樣貌——劍眉直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五章
 



 
  《定風波·少年志》
  
  少年豪氣意自雄
  
  仗劍高歌志從戎
  
  手執風雪槍鋒冷
  
  爭鋒!
  
  單騎突陣破圍重
  
  男兒身自有鱗翼
  
  乘風!
  
  英雄草莽奮鵠鴻
  
  千行雲騎隨馳騁
  
  縱橫!
  
  掃平乾坤一掌中
  
  「滴答~滴答!」尚未變冷的鮮血自風雪銀槍的槍尖滴落於地。連續擊殺兩員敵將,趙雲通體上下竟然沒有濺上半點血跡。一陣秋風吹過,蕩起銀盔上的紅纓,為趙雲憑添數分飄逸的氣質。但此時此刻,與風騎軍對峙的江東軍眾將士,已無一人膽敢輕視這個俊秀異常人的銀甲敵將。
  
  「哇~!」初逃回到陣中,韓當又忍不住吐出一口鮮血,胸口翻騰的氣血終稍稍平息了一些。驚駭對手武藝高強之餘,韓當也不禁感歎自己的幸運——若不是出於攻城時的安全需要,特地在身上加穿了一件內甲,今日挨的這一槍鑽至少得讓自己躺上半月以上。
  
  「韓郎將,您不礙事吧?」盔丟發亂的徐盛關切地詢問道。
  
  「還撐得住……」韓當強自壓下翻騰的血氣,擡起微微顫抖的左手擦了擦嘴角的血跡。
  
  「沒想到,此人武藝竟如此高強……」徐盛望著勒馬橫槍、仍在顧望自己這邊的趙雲,心有餘悸地說道。徐盛年紀雖輕,但戰陣經驗卻也頗為豐富,曾會過不少知名戰將,亦常向身為江東軍兩大高手之一的太史慈請教武藝。但徐盛從未想過一個人的武藝竟能高到如此地步——匪夷所思的槍速、神乎其技的槍術……
  
  「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六章
 



 
  遠離江東軍200步開外後,趙雲出聲喝止住了風騎軍的繼續奔馳。隨即,趙雲自己也勒住小白龍駒,右手持弓,左手提韁,掉轉馬頭與江東軍陣前的太史慈遙遙相望。
  
  「原來是太史慈,難怪會有如此箭技!」儘管已經多年不見,但記性極佳的趙雲還是很快認出了太史慈。當年追隨劉備救援北海孔融之時,曾與太史慈有過併力作戰的經歷,其時,太史慈於敵陣中馳騁縱橫,左右開弓,斬將殺敵如拾草芥的情形至今仍令趙雲記憶深刻。見識過無數頂尖高手的趙雲,也不得不承認——太史慈的身手絕對在天下可數之列。北海之戰後,趙雲便再未曾見過太史慈,甚至連其消息都甚少知曉。直至今年劉、孫兩軍戰端正式開啟之後,趙雲才知道太史慈早已加入江東軍中。未曾想今日兩人居然在戰場上重逢,但時過境遷,併力攜手的戰友此刻已成形同水火的敵對。
  
  「子義兄,一別多年,向來可好!」趙雲微微一笑,笑容如和煦的陽光衝散了臉上的肅殺之氣。
  
  「趙將軍,承你牽掛了!」太史慈也垂下了手中強弓,聲音稍稍放緩地說道,「想不到,你最後還是跟了劉備。可惜啊,可惜!」言下似乎對趙雲跟隨劉備感到頗為不值。頓了一頓,太史慈語氣變得相當懇切地說道:「趙將軍,莫如……」
  
  「呵呵……」趙雲朗聲笑了起來,打斷了太史慈下面的話,「我主劉皇叔帝室之胄,仁義遍佈天下,更兼身具雄才偉略,正是不世之明主。子義兄,莫如你棄了那無德無才的孫氏,歸入劉皇叔麾下。以雲之薄才,入皇叔軍中半年未足便任中郎將一職。子義兄才具更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七十七章




  
  冀州,勃海郡城議事廳
  
  大將軍袁譚(註:袁紹死後,袁譚承父位自任大將軍一職)面色一片陰翳,語氣有些驚慌地說道:「軍師,曹操將欲起兵進犯的消息是否確實?」
  
  「主公,十之八九當是如此!而且曹賊進犯之期恐怕就在這十日之內……」大廳右側文官列首位的一名身材祈長、頷下幾縷清須儒士舉步出列,沈聲說道。這名儒士正是長史、軍師將軍審配。數月來審配一直為防備曹操之事操勞奔忙,形容越發消瘦。
  
  「軍師何以如此肯定就在十日之內?」袁譚之弟征東將軍袁熙既驚又有些不解地問道。
  
  「前番曹賊所以暫停對我河北的寇犯,一者是因進攻受挫,但更為主要之因卻是糧草匱乏。但如今兗、豫、青、徐諸州新糧皆已收穫,曹賊最大難題已解,對我河北用兵已是必然。據近幾日細作探回的消息,曹賊治下各州、郡皆有較大規模的兵馬調動,似有向許昌及鄴城集結的跡象,故我猜測其用兵極可能就在這幾日!」審配仔細地給袁譚分析道。
  
  「而且,此番恐怕曹賊極有可能親自前來!」頓了一頓,審配又拋出一個更驚人的猜測。
  
  「呵~~!」袁譚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曹操要親自……」官渡、平丘兩戰中,曹操以弱擊強、大敗袁軍的往事,便如一個巨大的陰影死死地籠罩在袁譚的心中——雄心勃勃的父親尚且不是曹操的對手,更何況是自己?
  
  「軍師,有何妙計可敵曹軍?」袁熙面上亦現出驚悸之色,急切地問審配道,
  
  「為今之計,也只能雙管齊下——一面加緊整軍備戰,再從幽州徵調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