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北漢 作者:寫羊羊 (連載中)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章 少帝登基
-
-

顧不上多想,劉備急忙一個縱身向地上撲去,然後便將身體翻轉過來。就在劉備剛剛翻轉身體臉朝上的時候,何皇后的身體恰恰倒下,正好落在劉備的身上,砸得劉備一陣齜牙。那邊袁紹也反應過來了,一個箭步上去,右手一伸,正好將太子劉辨拉住。

何皇后見劉備如此捨身為她,心下感動,但是還沒等這個念頭完了,右腳的劇痛再次襲過來,不由“哼哼哈哈”起來。這下子劉備可是為難了,何皇后竟然在他身上晃起來,他是起身也不是,不起身也不是,一時倒也尷尬,而且下體又偏偏不爭氣地起了反應。

袁紹見狀,也不知該怎麼辦,急忙問道:“娘娘這是怎麼了?”

何皇后的腳痛得很,哪裡顧得上回答,倒是太子劉辨答道:“剛才母后與孤逃到這裡的時候,母后的腳崴了一下,不想這時竟然發作起來了。”

“這個……”劉備和袁紹聽了皆是大感為難,眼下蹇碩雖然敗走北宮,但其元氣尚在,時刻都有可能反撲過來,是以讓劉辨登基是首當其衝的要務,絲毫耽誤不得。

萬急時分,劉備只能對袁紹道:“本初,情勢緊急,拖延不得,你馬上護衛著太子殿下去嘉德殿登基,同時以皇后的名義命趙太醫來此,備先在此處守護著皇后娘娘。只要太子殿下登基,南宮中蹇碩的殘餘勢力便不會再有反抗了,本初速去。”

袁紹聞言大喜,在今天的行動中,最大的功勞不是斬殺蹇碩,也不是佔領南北兩宮,而是找到太子殿下送到嘉德殿,如今劉備卻將這天大的功勞讓給他一個人獨享,他如何會不願意,急忙抱拳道:“事急,娘娘,王爺,卑職就護送太子殿下先走一步了。”

袁紹和劉辨走後,劉備這才敢坐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五十一章北宮激戰
-
-

    因為皇帝年幼,便由剛剛尊封為太后的何妍臨朝聽政,頒詔大赦天下,改元為天熹,擢升後將軍袁槐(袁紹的叔父)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同參錄尚書事(相當於宰相);廢除西園禁軍,編入京師禁衛軍,提拔袁紹為京師禁衛軍的統領,袁術為副統領;著名“清流”人物何顒任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這三人都曾作為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參與了宮廷政變的策劃,是以他們的升官可視為新皇帝的一種報答。 除此之外,還有二十餘位“清流”也被徵召,登上朝堂身居要職,這可是李膺、杜密等“黨錮之禍”之後二十年來所未有的事情,所以,人們的眼睛為之一亮,覺得朝政該是有些新氣象了。

    本來,依著何進的意思,還要重封劉備,卻被劉備以已經是幽州牧而拒絕了。

    就在劉備查案還沒有回到洛陽的時候,太常劉焉看到各處黃巾餘孽肆虐,漢朝王室多難,向靈帝建議:“各地到處發生叛亂,是由於刺史權小威輕,既不能禁制,又用人不當,所以引起百姓叛離朝廷,應該改置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

    劉焉內心裡想擔任位處最南面的交州牧,但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里對劉焉說:“京城洛陽將要發生大亂,根據天象,幽州地區將出現新的皇帝。”於是,劉焉改變主意,要求去幽州。

    但是,劉備是幽州刺史,封地涿郡又在幽州境內,靈帝並沒有同意劉焉的要求。 恰好益州刺史儉橫徵暴斂,有關他的暴政的民謠廣泛流傳;再加上耿鄙、張懿都被盜賊殺死,朝廷就採納劉焉建議,選用列卿、尚書為州牧,各自以本來的官秩出任。 任命劉焉為益州牧、宗正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二章 蹇碩身死
-
-

但是,就在這時候,蹇碩忽然聽到東掖門方向傳來了潮水般的聲音,扭頭一看,心下頓時一沉,原來袁紹的軍隊竟然已經沖進了東掖門,正源源不絕地向德陽殿的方向沖去,蹇碩急忙命令一位都侯率領三百人去東掖門阻截袁軍。不料,西掖門又是一片崩堤似的呐喊聲向這邊傳來,只見一杆繡有“燕王”字樣的引軍大旗隨著滾滾人流向這邊湧動。蹇碩知道大勢已去,長歎一聲“不好”,偏巧此時射來一支箭,正中他的右臂,右手的鋼刀也“噹啷”一聲掉在地上。

其實,北宮各門在蹇碩的嚴防下,根本不可能這麼快就被劉備和袁紹攻破的。其實是今早丑時的時候,也就是人最容易困的時候,蹇碩實在熬不住了,便迷糊了那麼一小會兒,郭勝和趙忠便分別與攻打東門的袁紹以及攻打西門的劉備進行了接觸。

劉備和袁紹分別率領一千禁衛軍,有郭勝和趙忠為內應,在進入北宮後首先將德陽殿控制起來,然後開始搜索圍殲蹇碩所率領的羽林軍,將之全部逼進了北宮西北部的御花園中,此時蹇碩身邊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御花園無險可守,蹇碩率領御林軍且戰且退,激戰一個時辰之後,蹇碩已經多處負傷,披頭散髮,園內的草木和亭台閣榭在他的眼中一律成為了血色。這時,圍攏在他身邊的御林軍只有百余人了,而且幾乎個個身上帶傷,而劉備和袁紹的禁衛軍卻是幾倍于他們,被殲滅在此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蹇碩平素對御林軍極善,是以這些御林軍還算是忠心,危機時刻倒也沒有一個背叛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新皇帝已經登基,否則的話,縱然給他們天膽,也不敢隨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三章 婆媳吵架
-
-

何進點了點頭道:“正是,看來這妖婦與董重不除,日後必成大患。”

劉備勸道:“眼下新皇剛剛即位,天下未定,人心尚在惶惶,若是此事除掉太后太后與董重,只怕會引來非議。”

袁紹搖了搖頭道:“玄德之言差矣,蹇碩乃十常侍之一,與張讓等人交情極厚,此次被誅,雖是因為其引軍叛亂,然不可不防張讓等人有兔死狐悲之心。若是其與太皇太后一旦接上線,外有董重的司隸大軍,內有皇宮羽林軍,形勢將會急轉逆下,不可不防。”

何進點了點頭道:“本初言之有理,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玄德,本初,你們可有什麼妙計?”雖然劉備的觀點與何進也不同,但是何進可以那樣對待曹操,卻是不敢那樣對待劉備。

劉備見何進心意已決,暗歎一聲,不復再勸,說道:“備有一計,可使張讓與董重無法勾結。”

就在這時,何苗從外面進來,劉備心中一動,繼續道:“此次蹇碩之亂,所恃者,羽林軍耳,若是大將軍向皇太后進言,請旨將羽林軍從宦官手中收回。若是張讓等人同意,則他們再也掀不起風浪,否則的話,大將軍就以其抗旨不尊的理由將之一網打盡。”

袁紹也點了點頭道:“大將軍,玄德之言甚是,從前竇武他們想要消滅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殺害,只是因為消息洩露。北軍五營兵士一向畏懼宦官的權勢,而竇氏反而利用他們,所以自取滅亡。如今將軍兄弟同時統帥禁軍勁族,部下將領官吏都是俊傑名士,樂於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這是天賜良機。將軍可依玄德之計,一舉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後世。”

劉備介紹袁紹、袁術、劉備和馮方四人進入何進的陣營,真正成為何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禁洛陽
-
-

如此一來,兄妹倆便決定對董太皇太后與董重下手,何進自然只能將收回御林軍兵權的事情向後推一推,不然的話,若是將張讓等人逼急了,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不會跟董重勾結起來,弄一個裡應外合。

當下,何進將劉備和袁紹請進府來,商議此事。

劉備知道這一段歷史無法更改,心中暗歎著,給何進出了一個主意,自然也就是歷史上的真實情況。請原司隸區老元帥皇甫嵩出面,壓制董重,皇甫嵩在司隸區的威望極高,而且眼下司隸軍隊的高級將領多是皇甫嵩提拔起來的,如此一來,董重倒也不敢輕舉妄動。至於董太皇太后那邊,何進奏請皇上,並召集“三公”大臣特別會議,特邀燕王劉備參加,討論了一個結果:董太皇太后原系桓帝之後,本系藩妃,故不宜久居宮中,因此,按照老祖宗立下的規矩,董太皇太后必須返回她的故國河間,即可出京。

只是三天的時間,董太皇太后便不得不從長寧宮搬了出來,這一次明爭暗鬥,沒有了趙貴妃的出謀劃策,她完全處在了下風。只是,在走的時候,她又犯了一個錯誤,竟然流露出日後還要再回來的意思。

而且,在回到河間之後,董太皇太后還是沒有改了脾氣,依然在發號施令,自然就使得何進與何太后心下不安。於是,在董太皇太后返回河間的第十天,何進派了他的部將吳匡帶著毒酒來到了河間,逼死了董太皇太后。這個老婦人確實沒有腦子之極,在臨死之前竟然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狠話:“總有人會替哀家報仇的。”

吳匡自然將這句話學給了何進,何進自然也明白董太皇太后所說的“有人”指的就是董重。於是,在劉備的建議下,何進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五十五章形勢多變
-
-

但是,張讓等人卻是無法阻止何進、袁紹的另外一個計劃的實施,那就是徵調外地軍隊入京,威脅何太后,更是對付宦官和宦官所掌控的禦林軍。 這個主意是袁紹想出來的,何進經過一番考慮後同意的。

但是,大將軍府主簿、廣陵人陳琳勸阻說道:“民間有一句諺語,叫'閉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樣的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詐手段達到目的,何況國家大事,怎麼可以用欺詐辦成呢?如今大將軍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權,龍行虎步,為所欲為,這樣對付宦官,好比是用爐火去燒毛髮。只要您發動,用雷霆萬鈞之勢當機立斷,發號施令,那麼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很容易達到目的。然而如今反而放棄手中的權柄,去徵求外援,等到各地大軍聚集時,強大者就將稱雄,這樣做就是所謂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給別人一樣,必定不會成功,只會帶來大亂罷了。”

何進並沒有聽從陳琳的勸阻,依然如此行事,典軍校尉曹操聽說後笑道:“在宮中宦官,古今都應該有,只是君王不應該給予大權和寵信,使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京師禁衛軍足矣,何至於紛紛攘攘地徵召各地部隊呢?一旦徵調外地軍隊,事情必然會洩露,吾將看到此事之敗也。”

何進召涼州牧董卓率軍到洛陽來,侍御史鄭泰勸諫說:“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援,授以兵權,其必將為所欲為,更會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大將軍作為皇親國戚,掌握國家大權,可以依照本意獨斷獨行,懲治那些罪人,實在不應該依靠董卓作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越容易起變化,先前竇武之事的教訓並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進被誅
-
-

何進被張讓說的理虧詞窮,更是感到了張讓的殺氣,心中大恐,本能地喊道:“王越何在?”

然而回身一看,發現王越並不在身後,這才想起,原來這些天來,王越一直被劉備請到了燕王府,去教授劉備劍法去了。何進隱隱有了一種感覺,似乎劉備早就知道今日之局,故意將王越從自己身邊調走的。

王越沒有出來,卻是從四周沖出來三十個羽林軍,個個都是殺氣騰騰,手中的刀戟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何進第一次感覺到了死亡的滋味,而且是那麼近,上一次靈帝遇刺的時候,周旌臨死前陷害他與何皇后,何進只是感覺到害怕,卻是沒有感覺到死亡,但這一次就不同了,他直覺自己過不了這一關了。

張讓一揮手,羽林軍一哄而上,將何進就此砍死,並將其首級割下。接著,張讓和段珪率軍走進長寧宮,威逼何太后下詔,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何太后此事可謂是後悔萬分,自己一時的心軟竟然造成了今日的局面,不但兄長被殺,她與皇上更是落入宦官之手。

尚書看到詔書,覺得可疑,說道:“請大將軍何進出來共同商議。”中黃門卻將何進的人頭扔給尚書:“何進謀反,已被處死了!”

何進部下的軍官吳匡、張璋在皇宮外,聽到何進被殺害,打算率軍入宮,但宮門已關閉,加之天色已經黃昏,於是便收兵回去,準備第二天一大早率軍攻打皇宮。當夜,吳匡來到燕王府中,來見劉備,將何進被害之事告之,請劉備出來主持大軍。吳匡是何進的親信,卻是與袁紹兄弟不合,更是忿恨何苗不與何進通信,是以何進被殺之後,他不去找袁紹和何苗,卻來找劉備。

這個結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五十七章董卓來了
-
-

    如果這支部隊是已故驃騎大將軍董重的舊部,張讓等人也許還會有生還的可能,畢竟董重也是死於何進之手,同張讓等人有著同一個敵人。 但是,很可惜,這支部隊不是董重舊部,而是劉備手下大將文丑率領的劉備的一百親衛。

    張讓早將劉備身邊的人打探清楚,自然識得文丑,不由萬分沮喪,對段珪道:“你趕緊護了聖駕逃走,我在此抵擋一陣。”說完,張讓便帶領這六十多個羽林軍向文丑樸去。 由於文丑人多勢眾,其更是萬夫不當,羽林軍不一會兒功夫便死傷過半,張讓見不是對手,於是且戰且退。

    在沿著河堤向東敗走的時候,張讓因為身上有傷,不能走快,很快便被文丑帶人趕上,看著身邊的羽林軍一個個倒下,張讓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經到了,便舉刀向脖子上劃去,準備自刎,但是文丑豈能讓張讓就此死去,畢竟現在張讓已是插翅難飛,活捉張讓、迎回皇上,這可是劉備交給他的任務。

    所以,當張讓的刀剛剛舉起,還沒有到脖子的位置的時候,文丑一下子就把張讓的刀給磕飛了。 張讓呆了一下,明白文丑的想法,但是張讓可不願意被捉回去受車裂、寸磔之刑,於是便想縱身跳入河中。 只是,張讓哪裡知道劉備早就猜到他會投河自盡,已經提前叮囑了文丑,還沒等他起跳,文丑便一箭射在他的腿上,然後便有兩個士兵上前,將他緊緊摁在地上。

    兩個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個,文丑也稍稍鬆了一口氣,喝令二十名士兵將張讓向北宮押去,自己則是帶著剩下的士兵繼續向前追去。 此時段珪身旁已經是一個羽林軍也沒有了,加之又聽著身後的廝殺聲越來越小,馬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中呂布
-
-

當天,少帝回到宮中,發現傳國禦璽丟失了,皇帝六璽中的其他五璽全都找到,於是便大赦天下,將光熹元年改為昭甯元年,任命武猛校尉丁原為執金吾。騎都尉鮑信到泰山郡募兵,恰到這時歸來,他勸說袁紹:“董卓統率強兵,未有皇帝旨意,擅自進京,將有不軌的打算。現在不早作打算,必然會被他控制。明公應該乘其剛到,兵馬都很疲憊,發動襲擊,必可以生擒董卓。”袁紹畏懼董卓,不敢發動進攻,於是,鮑信率領部隊返回泰山郡。

如此一來,洛陽城內就有了這麼幾股勢力,第一股是劉備,統帥京師禁衛軍,約有三萬之眾;第二股是袁紹,統領北軍五營,約有五萬之眾;第三股是董卓,只有五千西涼騎兵;第四股是丁原,約有兩萬之眾。除此之外,皇宮之中還有羽林軍約一千人,司隸地區還有許多董重的舊部,多是持觀望態度,這些人約有十五萬之眾。

洛阳城的这四个掌兵者,几乎个个都有野心。刘备,心怀天下,但毕竟他是汉室宗亲,是皇上的叔叔,无论是挟天子以令天下还是废少帝而自立,都会惹得骂名一片,这对于颇为爱惜羽毛的刘备而言,是最不愿看到的;袁绍,自从进入大将军府之后,自从成为何进的心腹之后,袁绍的野心就一点一点地展现了出来,他不想屈居在刘备的下面,他也想成为何进那样的大将军,权倾天下,何况眼下洛阳城中的情况,以袁绍的兵力最盛;董卓,此来洛阳本就是怀有掌控的目的,一直在西凉苦寒之地的他,何曾见过洛阳的繁华,何曾见过中原女子的美貌与风情,尤其是皇宫里的那些宫女,任一个放在西凉,绝对都是数一数二的绝色,这让董卓这头老色鬼的心早就蠢蠢欲动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吳匡背叛
-
-

這種情況下,最心急的自然就是何太后了,何進和何苗身死,部曲全都被袁紹收編,她手中的勢力只有被劉備和袁紹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千羽林軍,旁的便再也沒有什麼能夠與這四大勢力對抗的力量了。何太后也想過將羽林軍補充完全,但是想到羽林軍就算補充完全,也不過只有兩千人,就算是跟目前力量最弱的董卓相比,也是無法抗衡的,於是何太后也就心灰意冷了。

經過了幾天的思慮之後,何太后決定找劉備幫忙,在這四人中,董卓是外來的,而且素有野心,丁原雖然也算是頗為忠心,但也是外來的,何太后也信不過。對於袁紹,何太后更是寒心了,何進死後,袁紹的野心也漸漸顯露出來,對何太后再也不如以前那般尊重了,已經初具了權臣的味道。因此,何太后只得將求救的雙手伸向給劉備,這個曾經與她有過兩次親密接觸的男人。

對於何太后的求救,劉備選擇了應允,雖然他不想摻和到洛陽大權之爭中,但現在卻仍是卷了進來。在何太后向劉備發出求救的時候,劉備卻是不知道,董卓已經開始算計他了。

對於董卓,要想完全改變目前的這種現狀,就必須讓城外的大軍進入城內。讓城外的大軍進入城內,就必須要將洛陽的城門防守控制在手中,只有打開洛陽的其中一個城門,大軍才能進得來。

皇宮大變之後,何太后為了均衡幾方的勢力,也用了一些腦筋,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並不給這幾個人名分,例如,袁紹控制了北軍五營的指揮權,但是何太后卻不下旨封他為車騎將軍,劉備掌控了京師禁衛軍,卻不是司隸校尉。

也正是這一點,使得劉備憑空喪失了京師禁衛軍的指揮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