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桓侯再生 作者 : 知宇之樂 (全書完)

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三十八章
 



 
  殘夏的夜晚,天氣仍然有些悶熱,但幸得不時有陣陣晚風吹拂過來,始讓人不覺太過難耐。
  
  長身站立在秣陵東城的城頭,我靜靜地凝望著沈浸在夜幕中的城郊曠野,傾聽著此起彼伏的蟬鳴蛙叫聲,心頭一片空靈————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我既不感到緊張,也不感到興奮,竟似有些不放在心上的感覺。或許是因為經歷的戰鬥太多,有些麻木了!算來,“我”來到這個戰亂頻繁、英雄輩出的年代,也已經超過一年時間了。期間,似乎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戰鬥,從古城打到汝南,再從汝南打到壽春,繼而進軍廬江,現在又打過了江東,誰知道今後還會打到哪裏…………“成為”張飛之後,戰爭就成了我不可避免的宿命!
  
  戰場之上,勝勝負負、生生死死,經歷的多了,便會失去了那種興奮、震撼的感覺。對現在的我而言,戰鬥更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
  
  “呵~~!”壓下心中的感慨,我將注意力收了回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借著呼吸調整著自己的身體狀態。
  
  “踏踏踏……”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廖化也上到了城樓上,緊幾步來到我的身旁,沈聲說道:“將軍,派往宛陵、涇縣的兵卒適才已從南門回城。據他們回報,這兩地的守軍也已經出動,大約在明早可以到達秣陵!”
  
  “恩~~!”我輕輕點頭,面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最後的兩名傳信兵卒也已經回返,到目前為止,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丹陽治下各城縣的駐軍基本已全數被“調動”得往秣陵這裏趕來。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時間差將這些“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三十九章
 



 
  崩潰!徹頭徹尾的崩潰!
  
  自董襲的撤退命令一下達,江東軍的大崩潰就完全不可阻擋地開始上演了。
  
  經過4個時辰的急行軍,一眾江東軍士兵早已經是疲憊不堪。在安然到達秣陵城下後,這些士兵原本還有些緊張的情緒一下子就鬆懈了下來,心中唯一的念頭就是儘快進城好生歇一歇!但恰恰就是在這些士兵心神極度鬆弛的時候,直可驚天的異變發生了————前一刻還是“自己人”的城樓守卒,在下一刻竟然就以漫天箭雨招呼過來了。而更令人驚駭的是,城內城外同時響起了震天般的怒吼喊殺聲,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敵人從東西兩面方向掩殺了過來。江東軍中,絕大部分都是缺乏臨戰經驗的新兵,突然面對這樣震撼的場面,立時從心理上就崩潰了。在聽得董襲的“撤出城外”的命令時,大部分士兵就只記住了一個“撤”字,其他三字自動地被忽略了。
  
  逃!逃得越快越好!逃得越遠越好!新兵們腦中已完全被這樣的念頭充斥滿了,只知道不顧一切地向沒有敵人的南面潰逃。新兵們的潰逃又引起了連鎖反應,連那些為數不多的老兵也心志盡失,不甘落後地奪路奔逃。由於原先是列隊準備進城,隊形排列的比較緊湊,因而在潰逃的過程中衝撞、踐踏的現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人撞人,肩碰肩,前腳觸後跟,不時有人在沖擠中被觸碰的失去重心,跌倒在地,而一旦不慎摔倒,其結果極有可能就是失去性命——試想,幾十、甚至是上百隻腳從身體的各個部位踐踏過去,必然是非死即殘!
  
  “炸營!”策馬退出城外的董襲萬萬沒有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章
 



 
  “噠!”“噠!”“噠!”……鮮血不住地從董襲被貫穿的咽喉處溢出,隨即又沿著蛇矛的矛身滑落,在空氣中漸漸變冷!
  
  凝望著董襲那至死依然圓睜、仿佛仍在流露著凶光的雙眼,我臉上現出一絲非喜非悲的複雜神色。董襲適才那一擊,完全是抱著與我同歸於盡的念頭——放棄了自身的防守,直接就是想以他自己的一命來搏我一命,寧願被我的蛇矛刺中,也要用他的大刀砍中我。只可惜,他仍然低估了我的實力,卻高估了自己手中大刀的堅韌程度。
  
  臨死之時,董襲的心中恐怕是充滿了不甘:如果他的大刀仍然完好,情況應該跟現在截然不同——當蛇矛刺中他的咽喉的那一刻,他的大刀恰好也能斬到我的胸膛————這本是一個完全的兩敗俱傷,甚至是同歸於盡的結局。但是希望總是伴隨著失望,在距離我的身體差不多還有不到一尺遠時,董襲的大刀竟然因承受不住壓力而碎裂了。隨即沖勢過猛的董襲收不住勁力而狠狠撞上了蛇矛,恰好被矛尖貫喉而過。
  
  有一件事卻是董襲所不知曉的,而且他也永遠再無機會去瞭解了————他掌中大刀的碎裂並非是一個偶然,而是我刻意所為。但我卻著實有些沒有料到他竟然會撲的如此之猛,以至於在發現情況不對時,想要收回蛇矛都已經反應不及!
  
  董襲,稱得上是一個可敬可歎的對手!遭逢埋伏而鬥志不消,以弱擊強仍能拼搏至斯!
  
  輕輕搖了搖頭,我猛地將右手向後回縮,丈八蛇矛迅速從董襲的喉管中抽了出來。隨即,董襲了無生氣的身體“啪嗒”一聲,重重墜落於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一章
 



 
  聽得孫權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問詢的話語,議事廳中的一眾文武皆未敢擅自答話,只是靜靜地佇立著。
  
  自與劉表、劉備兩家的戰事開啟之後,巨大的壓力讓孫權迅速地成熟起來,在群臣中的威嚴日盛,但同時,孫權的脾氣也有著愈發不可捉摸的趨勢——前一刻仍對你言笑晏晏,下一刻卻可能是厲聲呵斥。留守的柴桑的一眾文武中,也只有孫氏族人,以及地位特殊的張昭、甚得孫權信任的魯肅這幾人,才敢在於在孫權心情不佳時主動問詢、答話。
  
  “張公,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見無人主動應話,孫權眉頭微微一皺,步到張昭身旁時停下了腳步,強自壓下心中的不豫,和聲向張昭問道。
  
  “主公,子衡行事一向穩重,斷不會無緣無故拖延軍情的回報。以我之見,子衡十之八九是為戰事所困,以至於無暇,或是沒有機會派遣使者前來傳遞戰報!”張昭略一思索,輕捋頷下長髯沈聲回道。
  
  “恩~!”儘管張昭的回答了無新意,而且根本未能解答孫權心中真正的疑惑,但孫權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之意。張昭最擅長的政略,軍略戰事本來就不是他所長,向他詢問跟戰事有關的事,根本就有點問道於盲的意味。
  
  迅速將在廳中掃視了一遍之後,孫權最後還是將目光定格在了已升任贊軍校尉的魯肅身上。(注:贊軍校尉,仍然是一個參謀性質的軍職,但比原先的軍議校尉高一個品級)
  
  “子敬,子衡那裏一連四日未有消息傳回之事,你有何高見?”
  
  “主公,張公適才所言,肅深表贊同!”魯肅面色從容地和聲說道:“能夠讓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二章
 



 
  聽罷魯肅的分析,孫權不禁心底直冒寒氣。今日上午,儘管周瑜也曾派人提醒孫權——劉備軍有可能已不顧一切渡江進襲。但由於周瑜並未能提供充足的論據,孫權尚有些不以為意。但此時,在魯肅言之鑿鑿的分析面前,已由不得孫權不相信了。
  
  原本在周瑜率軍擊潰了蔡瑁大軍之後,孫權便相信自己面臨的危機即將過去。即管後來,蒯越軍突襲至柴桑城下,更險些將城池攻破,但孫權也沒有感到過多的憂慮。果然!在周瑜提師回援後,江東軍立時便與蒯越大軍形成了僵持之局。而且在周瑜的籌謀指揮下,戰局不斷朝著有利江東軍的方向發展。儘管如今江東軍每天都要付出不小的傷亡,但徹底擊退荊州軍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再大的損失也算是值得的!
  
  然而,一個危機還沒徹底過去,另一個危機卻又突然來臨。實力頗為強勁的留守巡江水軍竟然也沒能阻止得了劉備軍的渡江進襲。而一旦劉備軍渡過長江,東線三郡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軍力來進行抵抗。屆時,縱然只是失卻了這三郡中的一郡或兩郡,對孫權的打擊也可說是致命性的。
  
  “若劉備軍果真渡江,丹陽郡應是首當其衝!子敬,以丹陽的軍力能否支撐到柴桑戰事了結?”孫權憂心忡忡地向魯肅詢問道。
  
  “主公,這就得看吳太守如何應對了!”魯肅微一沈吟說道:“如果吳太守能迅速接到到劉備軍渡江的消息,再嚴命丹陽各城各縣據城池死守,應該可以儘量拖延劉備軍進攻的步伐,並可有效消耗敵之軍力。怕只怕吳太守為那張飛所激,主動率軍迎擊劉備軍。如今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三章




  
  “全琮?想要見我?!!”我眉心一挑,略有些好奇地問道,“他可曾言明所為何事?”
  
  這些個江東軍中的將校,似乎都是對孫氏忠心得很。到目前為止,落在我手上的、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江東軍將校至少已經有5、6人——孫賁、朱治、呂範、全柔、賀景…………我也曾經試圖招降他們,但通常都是口水費盡卻勞而無功,甚至有時還會落得一頓臭駡。這樣幾次下來之後,有點“心灰意冷”的我,便也不著急去招降這些“高級俘虜”了。像這次攻取秣陵、誘殲江東援軍之役中,俘獲的吳景、賀景、全琮等人,我甚至還沒特地去見過他們。
  
  沒想到,我不去見他們,卻有人卻主動想要見我了!
  
  “具體為了什麼不清楚,但似乎是跟他父親有關!”魏延搖了搖頭。
  
  “他父親?”我眉頭輕皺,疑惑地問道。
  
  “將軍,就是那個在蕪湖大營被逮住的全柔!”魏延見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急忙出聲解釋道。
  
  原來全柔與全琮還是父子!因為忙於籌謀攻略丹陽之事,很多事情我都無暇去顧及。像全柔和全琮兩人,我只知道兩人都姓全,也就僅此而已,還沒想過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內。(全姓是江東的望族之一,人脈極盛)
  
  難道全琮是想讓我放了他父親?還是……
  
  “文長,把全琮帶過來!咱們一起看看他到底想要做什麼?”我饒有興致地淡笑著說道。說不定,這就是一個讓江東士族望戶歸順的良好契機。
  
  “好咧!”魏延留意到了我眼中的興味,笑著應道,“將軍,我這去安排人把他提過來!”
  
  …………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四章
 



 
  我直直注視著不斷後退身形的全琮,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這小子看起來也就16、7歲的模樣,但絕對卻可稱得上有膽有識了,在身陷囹圄且帶傷的情況下,竟然敢突發奇想,借傷作偽搞出這麼一個“擒賊擒王”的計策來。只“可惜”,他畢竟是年紀太輕,在意圖騙我到他身邊去時,言行舉止上不免有些做作。而且,他那套收斂自己氣息的把戲,根本就沒能逃過我的直覺。
  
  不過,能做到如此程度,這小子也已是相當了不起了!比之我軍年輕一代(這裏的年輕一代指的是不滿20歲的人,呵呵!其實魏延也不過25、6歲罷了)中的佼佼者關平、丁奉,可以說是不遑多讓————關平的武藝比全琮要高些,但臨機急智方面卻比全琮要遜上一籌;丁奉這小子因為戰鬥經驗較為豐富,在各方面倒是俱要超過全琮半籌。
  
  這樣一個可造之才,若是能夠收降,日後必可成為我軍一員良將。而且,以全琮的年紀,根本不可能孫氏有多少忠誠之心,施展些手段應該可以將他收服。
  
  “全將軍,我待你以禮,你便是如此回報我麼?”我繼續保持著對全琮的巨大壓力,緩步向他逼近著。
  
  “踏!踏!踏!……”每當我前進一步,全琮就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
  
  一連退了近10步後,全琮渾身上下已被汗水浸透,宛如從剛從水中出來一般。
  
  不行!再繼續退下去,鬥志就會徹底消散了!全琮猛地將舌尖一咬,迫使自己從對方的巨大壓力下擺脫出來。
  
  “呸!”全琮壯膽似的將手中匕首揮舞了兩下,隨即猛啐一口罵道:“張飛,你擄我父親,侵我江東之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五章




  
  全琮的歸降,於我而言絕對是一個意外之喜。原本我已對招降江東軍中將校一事頗有些灰心喪氣,但機緣巧合之下,全琮竟自己送上了門來。儘管在招降的過程中不得已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但這也是沒奈何的辦法。不過,也幸得全琮年少閱歷淺,如果換成他父親,我的這些把戲未必就能見效。但只要全琮投在了我麾下,全柔回歸江東軍的路也就被斷絕了,日後就由不得他不歸順了!
  
  ………………………………………
  
  在魏延的主持下,經由近千名士卒一日的辛勞努力,俘虜的處置工作初見成效————多達9000人的俘虜中,竟有近8000人是被江東軍剛剛徵召的新兵。不少新兵甚至是在自家農收尚未完成時,就被匆匆地強行徵集入伍,在他們內心中其實也充滿了不願的情緒。這一部分人,縱然收編入我軍也難以形成戰力,但卻盡可以放心大膽地釋放,料想他們也不會主動複歸孫權軍中。
  
  七月二十七日晨,在其餘俘虜羨慕的目光中,近2000名籍貫秣陵的俘虜被逐一釋放歸家。
  
  我軍的這一釋俘舉措,在秣陵城中立時引起了巨大轟動。自城池更換了主人後,秣陵城中的百姓便一直心懷忐忑,戰戰兢兢地過活,惟恐惹得“軍爺們”不快而致大開殺戒————自興平初年(公元194年)起,秣陵幾乎就未曾脫過戰事,在城池的歸屬不斷變更的過程中,吃苦遭罪的只是那些無辜百姓。橫徵暴斂,抽丁拉夫早已習以為常,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淒慘狀況也是屢見不鮮。一直到兩年前,孫策一統江東,戰事逐漸消歇後,秣陵百姓才稍稍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六章
 



 
  問詢完了全琮,我凝望著桌案上的地圖,再度沈思起來。與已探知的情報稍做對照後,基本可以確定——全琮應該沒有對我說謊,其提供的情報十之八九還是真實的。但是,由於全琮並非直接駐守在吳郡,因而他所能掌握的,也僅僅是大致的情報,精確度上稍有欠缺。
  
  “曲阿…毘陵…吳城…”目光的焦聚在地圖上的三點,我口中不住低聲喃語道。攻略吳郡的重點,毫無疑問就在於這三個主要的囤兵之所。只要能夠將江東軍的有生兵力消滅,占城奪地就根本不在話下了。
  
  但是,該如何實施對吳郡的攻略呢?持重一些的戰術就是步步為營:先掃除外圍的曲阿和毘陵,而後攻擊吳城。步步為營的戰術,優點是風險較小,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耗費時間和軍力會比較多。隨著對江東腹地的日益深入,我軍渡江進襲的消息將越來越難以保密,時間拖的越長,洩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目前我軍能夠進展如此順利,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敵明我暗,敵無心而我有備。此外,也不知道西線的戰事什麼時候會結束,萬一拖到周瑜回師還沒能解決吳郡戰事。到時,麻煩可就大了。
  
  除步步為營的穩重戰術之外,還有一種冒險的戰術——“穿心”戰!將外圍的曲阿、毘陵棄之一旁,尋他徑提師直搗黃龍,奔襲吳城。由於吳郡目前形勢相當不穩、暗流湧動,一旦能夠攻克吳城,擒斬郡守孫靜,繼而傳檄各地,便很有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將吳郡一鼓而定。吳郡的兵力集中在三座城池,其餘城、縣幾無守軍,也為施行“穿心”戰術提供了可能。但這一戰術的風險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四十七章
 



 
  建安六年七月二十八日黃昏,西垂的太陽正在地平線上做最後的徘徊,殘暉將極西的一片雲霞映的血紅血紅。在落日余暉與朱赤晚霞的烘托下,奔騰的大江也變得似火燒一般。
  
  曲阿,臨長江之濱,位於長江與長蕩河交匯處的汊口。曲阿原本不過是個過往船隻停船歇腳的一座港口,但隨著北民的不斷南遷,江東之地被逐漸開發起來,各種船隻的來來往往也愈發頻繁,曲阿也由此得利,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城池。孫策一統江東之後,鑒於曲阿重要的地理位置,曾數次對城池進行加固、擴展,目的就是為了讓其成為扼制廣陵陳登軍襲擾江東的前沿據點(注:孫策統治江東期間,與曹操的關係相當惡劣。在袁、曹對峙之時,孫策曾意欲派兵渡江北上,協同袁紹一起攻擊曹操,但因後來孫策暴斃而作罷。在此期間,孫策曾數次與曹操任命的廣陵太守陳登交戰,但未能占得任何便宜)。
  
  曲阿城西,約三裏處的長江江面上,一支至少含20艘蒙沖、30艘走舸的水軍戰船隊,正順流朝曲阿港方向疾駛而來。在船隊每一艘戰船的船頭,都分明地飄揚著江東水軍特有的暗紅色水麒麟戰旗。
  
  最當先的一艘的蒙沖戰船上,丁奉襲一身江東水軍的制式衣甲,迎風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著前方的江面。
  
  “承淵,快到曲阿了吧!”廖化步到船頭,立于丁奉的身旁,和聲問道。
  
  “是啊,元儉大哥!”丁奉轉過頭來,對廖化笑了笑說道:“還有三裏的水路,大約再有一刻就能夠到港了!”
  
  說完之後,丁奉瞅瞅廖化身上的衣甲,又看了看自己,略有些不自在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