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北地槍王張繡 作者: 嬴放勛 (全書完)

第一百三十章張繡再戰趙雲

---    話說張繡獨自殺敗夏侯兄弟,正想取其性命之時,卻是被趙雲出手阻擋。 不過這並不妨礙張繡的戰績,張繡得勝之後,西涼軍將士紛紛高聲吶喊,相反聯軍大營卻是鴉雀無聲。 畢竟以一敵二還敗了,這鬥將的確輸得很難看。

    其實方才張繡力敗夏侯兄弟的那一招,卻是太極槍法的絕招,開頭三擊是預備式,跟鳳凰七點頭一樣,這一招可以使力量疊加,三擊過後卻是用積蓄的力量爆開來,以度造成槍影,在迷惑對手的同時進行打擊,由於有先前力量的疊加,所以這一輪爆除了度奇快之外還包含有力量,故此威力不小。 這一招張繡卻是命名為三生萬物。

    張繡殺敗夏侯兄弟之後,眾諸侯卻是面面相俱,而曹操更是經歷了一輪強烈的心跳,當他見到趙雲將夏侯兄弟救下之後,卻是暗暗幸好當日帶了他們一起去尋趙雲,而且相處下來還不錯,有這一面之緣的情分在卻是使得趙雲出手救下了二人。

    曹操見得趙雲一臉躍躍欲試的神情,知道他很想出戰,曹操也很明白他的心態,畢竟方才場中十數員大將在比鬥,身為與這些大將同一層次的武人,趙雲想一戰的心態曹操很是理解。

    曹操見到如今場中夏侯兄弟已敗,聯軍之中恐怕只有趙雲可敵,便向袁紹說道:“本初,張繡之勇不亞於呂布,如今其又勝我部將,西涼軍士氣旺盛,卻是對我聯軍不利啊。”

    袁紹望瞭望其他戰團,都是打得火熱,聯軍這邊有的佔上風,有的卻是被壓著打,形勢亦並不明朗。 便裝傻嘆道:“是啊,不知孟德有何策?”

    曹操聽完,便說道:“操知本初麾下有一人,可敵張繡。”

    袁紹說道:“可是趙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一章西涼眾將敗退

---    只見張繡的虎頭金槍打在趙雲手中的長劍上,卻是將長劍打得出現了不少裂痕,就在張繡破解了趙雲長劍的防守準備打向他本人的時候,趙雲卻是棄劍雙手持槍再次迎了上來,又是一陣金鐵交鳴的聲音,張繡雖然壓著趙雲來打,但卻還是突破不了他嚴密的防禦。

    就在張繡準備再使絕招之時,卻是聽到一把震天的聲音喝道:“三姓家奴休走,且留下項上級與張爺爺。”

    聽得張飛的暴喝,張繡卻是心中一驚,暗道:“莫非呂布敗了。”正準備抽空望過去的時候,卻是聽到一把爽朗的聲音說道:“胡車兒休走。”顯然就是與胡車兒交戰的太史慈所說的,張繡聽完卻是暗道:“想不到胡車兒這麼快就敗了。”

    胡車兒的戰敗並沒有出乎張繡的意料,畢竟胡車兒和太史慈之間相差甚遠,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難得了,而對於呂布的敗走,張繡亦是覺得很無奈。 張繡亦試過同戰關張二人,那種厲害根本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張繡自信憑藉太極槍法的防守可以堅守三十個回合左右,但這是在捨棄大部分進攻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而呂布卻是可以力敵關張二人數十合,而且還趁著關羽的馬不好差點將其擊殺,實在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猛將。

    不過張繡亦想到,如果黃忠在此,或是現在的呂布與十多年之後已經完全達到巔峰狀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等這一批頂級猛將交手,究竟誰更厲害些卻是很難說得清,不過每個人都在進步,關張他們進步的同時呂布亦一樣,這種比較卻只是沒有根據的猜想罷了。

    拋卻了這些無謂的想法,張繡連續幾槍將趙雲避開,亦掉轉馬頭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二章董卓退兵,張繡暗報信

---    剛回到虎牢關上,眾將就見到董卓陰沉著臉,明顯很是不悅,不過此時聯軍尚在大舉進攻虎牢關,故此眾將就趕忙去迎敵,待得將聯軍擊退之後,董卓卻是傳令召集眾將議事。

    ……

    董卓大帳中,眾將見到董卓還是那副陰沉的臉色,故此誰也不敢說話。

    良久,董卓才說道:“如今聯軍勢大,虎牢關必不可久守。虎牢關若破,則洛陽危矣、陛下危矣,諸位有何策?”

    現在董卓話裡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準備棄洛陽,不過這話誰也不敢開口說。 等了良久,董卓不見有人說話,怒哼一聲,繼而望向李儒。 李儒會意,立即出言道:“今日儒聽聞洛陽城中有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儒思之以為,'西頭一個漢'乃是自高祖旺於長安傳十二帝;'東頭一個漢'卻是光武興漢於洛陽,而光武至今已傳十二帝,天運合回。儒以為主公應該遷帝回長安,才可保無虞。”

    董卓聽完之後自然大喜,當即笑道:“非汝言,吾實不悟。本相即和奉先回洛陽,向陛下陳說此事,而後讓陛下遷往洛陽。”

    李儒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如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遇到袁紹等人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巨萬。”

    董卓聽得,立即下令道:“李傕,此事交由你去辦,切要辦得妥當。”

    李傕聽得,大喜應道:“諾……”

    之後董卓又下令道:“其餘眾將,若軍中錢糧缺少,自去籌辦。不過明日午時之前,且驅民與我大軍護陛下同往長安。”這明顯就是讓眾將去劫掠百姓,並且驅百姓前往長安了。

    張繡聽得,立即出言道:“主公,此大不妥啊。”

    董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三章蔡琰(一)

---    張繡和胡車兒領著五千兵卒,推車一百輛大車來到皇宮門前,等了一會兒就見到董卓的車駕,呂布則是護衛在旁,張繡立即縱馬上前。

    呂布見得是張繡,縱馬上前將張繡攔住,而後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張繡卻是說道:“勞煩溫侯向相國大人禀報,張繡求見。”

    呂佈點頭道:“稍等。”然後回到董卓車駕前禀報一通,不一會兒董卓牽著一個小童就出得車來並讓人放張繡過來。

    張繡見得董卓,便拱手道:“相國大人,末將甲胃在身,不得全禮,請相國大人恕罪。”

    董卓擺了擺手,示意不要緊,而後指著他旁邊的那名小童道:“伯淵,見到陛下還不行禮。”

    張繡之前在北邙山時雖然見過劉協,但那時離得太遠,看得不清。 加之,經過大半年時間,劉協也長大了不少,況且張繡來到洛陽之後都未上過朝,自然不認得了。 聽得董卓說這就是皇帝,好奇地打量了兩眼之後卻是拱手一禮道:“臣張繡見過陛下。”

    此時雖然董卓在側,但劉協並沒有失卻天子威儀,只聽見劉協用他那脆生生地童聲說道:“張將軍乃是我大漢柱石,不必多禮。”

    張繡聽得劉協如此稱讚他,卻是感到有些驚訝,連忙回道:“臣不敢。”

    這時董卓沒有再讓劉協說話了,向後面服侍劉協的宦官打了個眼色,這名宦官會意立即上前扶著劉協上車。 待得劉協上車之後,董卓卻是問道:“伯淵來見本相,所為何事?”

    張繡笑了笑,然後指著身後大軍推車的百輛大車,說道:“主公,繡想到皇宮裡面……”

    董卓見得,卻是笑道:“想不到平日清廉的張伯淵也會如此,且去就是了,不過莫要和其他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四章蔡琰(二)

---    蔡邕聽到蔡琰和張繡的對答,卻是恍然大悟道:“原來那些詩和詞是伯淵所作,不過也是。伯淵文采不凡,當日能寫出《師說》和《阿旁宮賦》兩篇文章,創作出新體裁寫下詩、詞亦屬正常。”

    張繡被蔡邕一贊,卻是臉色微紅道:“伯喈先生謬讚了。”

    蔡琰卻是說道:“原來你就是張繡張伯淵,你倒是讓我猜得很苦。”最後一句,話語之中卻是帶著一絲幽怨。

    蔡邕聽完,用有些奇怪的目光打量女兒,這時蔡琰也覺得自己方才說話語氣有些怪,紅著臉白了蔡邕一眼說道:“爹,你怎麼用這麼奇怪的眼神望著人家。 ”

    蔡邕聽完之後,乾咳了幾聲,而後望向張繡,卻是見到張繡用痴痴的目光望著自己的女兒,飽含深意地掃了兩人一眼之後便問張繡道:“伯淵,你為何在此?”

    蔡邕卻是連叫了幾聲張繡才稍稍醒悟了一些,聽得蔡邕的話後卻是糊里糊塗地回了一句:“繡奉令到此搶劫。”

    此言一出,張繡方才感覺到不妥,立即醒了過來,而蔡琰聽到卻是掩嘴直笑,無奈要維護大家閨秀的形象,只能苦苦忍著不讓大聲笑出來。

    蔡邕聽得,卻是說道:“伯淵到這東觀搶劫些什麼呢?”

    這時張繡已經清醒了,臉也不紅地回道:“自然是我大漢的瑰寶了。”

    蔡邕聽得,奇道:“大漢的瑰寶。”說完四周打量一番。

    張繡卻是說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裡一萬多卷藏書,在繡眼中自然都是我大漢的瑰寶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是宋代才有,蔡邕聽完之後細細品味一番,卻是說道:“伯淵果然大才,短短一句話道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五章蔡琰(三)

---    重新回到東觀,現這裡的藏書基本都搬出來了,最後清點了一下之後,張繡卻是讓胡車兒領著三千士卒推車一百輛大車先回城中,自己則領著剩餘將士送蔡邕和蔡琰二人回家。

    張繡本來還擔心蔡邕一個文人和蔡琰一個女子不習慣騎馬,想牽馬與二人步行,怎知道士卒牽過馬來之後見到二人輕而易舉就跳上馬,張繡就知道不用多此一舉了。 卻是蔡邕早年被四處貶官,這時代這有馬匹這樣的交通工具,蔡邕本身就不富有,就算有錢亦投入到收集書籍當中去,故此不停地貶官就練就了一身馬術,而蔡琰自小跟隨蔡邕,亦因此練就了馬術,不過她卻不常騎馬,畢竟一個大家閨秀還是坐小車為好。

    今日二人本來就是步行來皇宮,怎料到張繡會來。 張繡亦沒有想到在此遇到兩人,因此亦沒有備小車,卻是正好讓久沒有騎馬的蔡琰重新過了一把癮。

    張繡陪著兩人一路前行,卻是問道:“據聞伯喈先生家中藏書有四千卷,不知此傳聞是否準確?”

    蔡邕撫髯微笑道:“卻是老夫閒來無事收集的。”

    張繡聽得,卻是說道:“伯喈先生既要前往長安,家中奴僕亦不多,卻不知伯喈先生準備如何運送藏書?”

    蔡邕卻是說道:“老夫出來之前還正為此事煩惱,不過今日見到伯淵賢侄,老夫卻是無後顧之憂了。”

    張繡聽得,笑道:“此事繡定當為伯喈先生處理妥當,不過繡有一個不情之請,想伯喈先生答應。”

    蔡邕聽得,奇道:“哦?不知是何事?若老夫能辦到,自當助賢侄一臂之力。”

    張繡說道:“不知繡可有幸閱讀到伯喈先生的藏書。”

    蔡邕聽得,笑道:“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六章蔡琰(四)

---    張繡一聽,深深地皺了皺眉頭,那邊蔡邕亦聽得此事,立即說道:“簡直豈有此理。”

    旁邊蔡琰雖然擔心,但見到張繡在此,便上前勸道:“爹爹勿憂,張將軍在此,定當為爹爹主持公道的。”說完美目掃了一眼張繡。

    張繡被蔡琰美目一掃,便點了點頭向蔡邕說道:“伯喈先生勿憂,此事交由繡來解決即可。”說完領著人馬上前喝道:“前方誰人主事?何故在此擋路?”

    且說張繡上前喝問,那邊士卒認得張繡很快就報給楊琦知道,楊琦聽到是張繡來了,亦緊皺著眉頭,他可是知道自己主公李傕和張繡之間有很深的矛盾,但張繡官職和地位都在他之上,卻是由不得他去迴避,只得硬著頭皮來見張繡。

    見到張繡之後,楊琦當先行禮道:“末將楊琦,見過後將軍(又升官了),不知後將軍緣何在此?”

    張繡冷哼一聲,說道:“本將正要問汝,為何在此擋路。”

    楊琦聽得,立即賠笑道:“後將軍勿怪,末將奉令在此捉拿畏罪潛逃之逆賊蔡邕給其家小,並在此抄家。”

    張繡聽完,暴喝一聲道:“放屁。相國大人一向看重蔡先生,還連升其官,怎麼就成了畏罪潛逃的逆賊。”

    楊琦聽得張繡的話,又想了想張繡應該和蔡邕沒有什麼交情,便以為張繡是在沒事找事,回道:“後將軍此言差矣,就是相國大人屢升蔡邕之官,其不但不感謝相國大人恩德,還在天子要遷都之際逃出洛陽,去為虎牢關前的關東反賊們報信,如此所為自當是抄家滅族之罪。”

    張繡聽完,怒哼一聲道:“誰告訴你蔡邕逃出洛陽去為關東反賊們報信的。”

    楊琦聽得張繡的質疑,便回道:“是征東將軍(李傕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七章蔡琰(完)

---    聽得蔡琰說要走路,張繡卻是說道:“若是小姐不嫌棄,不若與繡共乘一騎。”

    蔡琰聽完之後,卻是紅著臉點了點頭。

    只見張繡在馬上向蔡琰伸出手,蔡琰將小手放在張繡的掌中,之後張繡拉住蔡琰的小手而後用力一提,卻是聽得蔡琰驚呼一聲,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張繡令一隻手已經摟住了蔡琰的小腰,抱了個溫香滿懷。

    蔡琰被張繡摟著之後很輕易地落到颯露背上,張繡臭著少女的芳香,卻是雙手虛環著蔡琰的腰部,抓住韁繩,而後一夾颯露的馬腹,颯露立即邁開四蹄往城北而去。 張繡習慣了颯露的度自然無所謂,但蔡琰卻是第一次騎這麼快的馬匹,驟然的衝力一來,卻是整個人倒在了張繡的懷中。

    張繡這時也知道了不妥,輕踢了一下颯露的頸部,讓它減慢一下度。 颯露減慢了度,靠在他懷中的蔡琰卻是想重新坐直身體,卻沒有料到張繡雙臂一環,將她整個人摟住,使得蔡琰想坐直也辦不到,最後只得紅著一臉躺在張繡懷中。 張繡嗅著懷中少女散出的芳香,只覺得心情美妙之極。

    剛開始時兩人還有些尷尬,都沒有說話,不過走了一陣之後尷尬的氣氛漸漸散去,張繡卻是和蔡琰聊天。 兩人雖然今日只是第一次見面,但卻仿似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一般,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出得城門的時候,聊著的兩人都彷彿覺得這一切很自然似的,蔡琰很是享受地躺在張繡懷中和他說話,張繡懷中摟著美人,亦沒有覺得不妥。

    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兩人才到得軍營之中,剛來到自己的大帳前,卻是沒有料到叔父張濟、嬸嬸鄒氏還有妻子陳瑤一同從帳中出來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八章陳瑤的想法

---    且說張繡回到自己的帳中,一入大帳,就見到陳瑤和蔡琰兩女相談甚歡,陳瑤一邊縫著手上的衣物,一邊和蔡琰在說話,兩女不時出輕快的笑聲。

    見到二女相談甚歡,張繡亦放心不少。 二女見到張繡入帳,兩雙美目同時望了過來,張繡卻是笑道:“夫人和蔡小姐卻是甚歡。”

    陳瑤放下手中縫製的衣物,說道:“夫君,原來瑤兒小時候就見過蔡姐姐,不過當時瑤兒太小了,如果今天不是蔡姐姐提起,瑤兒亦不記得了。”

    張繡走上前去刮了一下陳瑤可愛的鼻子,問道:“那瑤兒且跟為夫說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陳瑤輕點臻,小口微張,說道:“原來蔡先生和我爹是好友,當年爹爹尚未到涼州,還在洛陽為官之時,蔡先生曾經帶過蔡姐姐來我家玩,這事還是蔡姐姐剛才提起,瑤兒才依稀有些印象,不過哥哥可能會記得清楚些。”

    張繡微笑著點了點頭,見到陳瑤興奮雀躍的樣子,張繡也很是高興,不過想起蔡琰尚在此,便說道:“蔡小姐,繡已經為小姐和伯喈先生準備好營帳,不過士卒粗魯,尚需蔡小姐去佈置打點,恐怕蔡先生很快就到。”

    蔡琰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琰就先行告辭了。”

    張繡點了點頭,笑道:“繡送小姐出去。”

    張繡送蔡琰出得大帳,臨告別時蔡琰卻是提醒道:“將軍,明日大軍就要開往長安,以防關東聯軍會追擊,將軍今晚還是與其餘眾位將軍商議此事吧。”

    張繡聽得一愣,他和蔡琰接觸這麼久,從來沒有見過這位才女談到兵事,他們之間說的都是詩賦文章等,如今聽得蔡琰提醒,心知這位才女果然名不虛傳,連兵事也知道不少。 便點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九章賈詡認主

---    大帳之中,張濟、徐晃、賈詡、胡軫、胡車兒都到了,張繡吩咐士卒在外面巡邏,不准靠近。

    眾人落座之後,張繡當先說道:“今日繡於東觀、蘭台運出藏書兩萬餘卷。文才、明日前往長安汝負責領八千士卒保護好這些藏書,一卷可不可損壞運往長安。 ”

    胡軫聽完之後雖然不太明白張繡為何如此看重這些藏:“諾。”

    這時賈詡卻是笑著說道:“將軍此著英明,恐怕整個大漢的士人都對將軍感激不盡吧。”

    胡軫聽完就更加迷惑了,問賈詡道:“先生此言何解?”

    賈詡笑了笑,說道:“方今天下世家大族林立,這些世家大族之中雖然都有藏書若干,多者如大儒蔡邕,藏書數千卷,少則亦有數百卷。但這些藏書只有少數是孤本,多是從大漢東觀和蘭台之中抄錄而出。天下士人均愛書如命,故此將軍如今救出東觀和蘭台藏書,恐怕天下士人不得不承了將軍這個情了,卻是為將軍日後爭霸天下打下一個重要的基礎。”

    胡軫聽完,疑惑道:“主公只是搬出藏書,又怎麼說是救出藏書呢?”

    張繡聽完,神色凝重地說道:“董卓明日準備火燒洛陽。”

    此言一出,胡軫和徐晃這兩個還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人當即驚訝道:“什麼?董卓竟敢如此?”

    張繡聽完,苦笑了一下,道:“董卓獨掌權柄,有什麼不敢做的。”

    此時賈詡卻是說道:“以詡看來,董卓氣數已經過了頂峰,逐漸回落,不出兩年,董卓必亡。”

    張繡聽得賈詡的論斷,驚訝異常,暗道:“這毒士果然不簡單,時間竟然推算得如此之準。”

    聽完賈詡的論斷,張繡便說道:“文和先生所言有理,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