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我為紂王之傲嘯封神】 作者:點精靈(全書完)

第九十一章 行新政,蘇護反

間大殿上,天子端坐龍椅之上,靜靜地看著丹下神臣,凡是與之目光相接觸的無不戰戰兢兢,低頭不語。

三年來,在大力發展經濟和建設的同時,張紫星還十分重視吏治,嚴懲貪污,明裡暗裡設立了不少督察機構,在將幾個依舊故我的貪污典型當眾處以刑並沒收全部家產後,本來還心懷僥倖的大臣們頓時明白了天子的決心,心驚膽顫的費仲更是主動將大半家產上繳以「充實」國庫,還得到了天子的褒獎與賞賜。經此一治,腐敗現象果然大大收斂,百姓們都拍手稱快。這樣一個英明睿智,又深得民心的天子,官員怎能不敬畏?

「眾卿可有異議?」張紫星一句話讓群臣又小聲議論起來,卻沒有一個出來說話。

「若無異議,從明日起,大商境內全面施行新政。」

上大夫趙啟素以直諫出名,思前想後,終於咬牙出列奏道:「陛下,下臣有本奏。陛下大赦苦奴,授予土地,本是大慈之舉,但近至朝中骨大臣,遠至邊關大將,莫不因此根本動搖,損失嚴重,陛下因下賤奴隸而寒了一干臣子的心,豈非捨本逐末?請陛下三思!」

趙啟這一當出頭鳥,許多大臣頓時跳出來附議。

「上大夫此言差異!」第一個出來反對的居然是費仲,「君不見東齊昔年還是不毛之地。施行新政方才兩年,所獲成功有目共睹,如今東齊已經一躍成為富庶之國。就連東伯侯經營多年東魯也要為之遜色,許多東魯人更是不顧嚴令,舉家遷往東齊。若我大商全境推行新政,不僅能拯救天下苦奴於水深火熱。還可使我大商國力再強數倍,天下富庶,實乃聖明之舉!」

費仲這一出列,立刻得到了飛廉、樊等人地附議,許多同意趙啟意見的大臣一見費仲站出來,不由暗暗叫苦,不少人都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二章 軒轅墳

朝歌南門外三十五里,軒轅墳。

軒轅墳的具體位置早在一年前就被探明了,一直沒有打草驚蛇,就是為了這一天。若是蘇護不反,張紫星也不想刻意和狐妖接下深仇,如今蘇護一反,為絕後患,這些妖狐必須被根除。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並不知道,那三個罪魁禍首自三年前女媧廟之事起,就已不在軒轅墳中。

軒轅墳沒有想像中的圍剿大軍或精兵強將,就只有十個酒罈子放在入口處。

酒罈子的封泥已經被打開,濃郁的酒香味漸漸散發開來,就算是藏匿在遠處的比干也能迎風隱約聞到那股誘人的香味。比干本來就是海量之人,素來好飲,忍不住又抽了抽鼻子,歎道:「好香的美酒!我雖為王叔,卻從未見過如此好酒,如今拿去當做誘餌,豈不可惜?」

比干身邊之人不以為意地說道:「此酒乃貧道以仙家秘術釀製而成,口味醇香無比,酒勁卻是極烈,若是那些妖孽喝下,必定會醉得一塌糊塗,自將這一窩妖精斬草除根。」

此人身穿斗篷、臉皮上戴著奇怪面具,不僅打扮奇特,聲音也很古怪,似乎混合著數種不同的聲調,彷彿來自天邊,又彷彿就在眼前,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若是丞相喜歡,此事畢後,當奉送幾壇於大人。」

如果送的是其他財物,比干一定會嚴詞拒絕,可這美酒他實在無法硬得下心腸拒絕,況且數目也就幾壇而已。比干大喜:「多謝國師饋贈。比干先行謝過了。」

國師指著遠處酒罈的位置低聲說道:「看,那裡有動靜了……」

比干仔細一看,遠處酒罈的數目似乎在慢慢減少,卻沒看到什麼人影,不禁擦了擦眼睛,還當自己眼花,不一會。十罈美酒全數消失在視線中。

國師也不著急,與比干閒聊了一陣,方才笑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三章 槍打出頭鳥!聞仲大軍伐蘇護

在張紫星用心修煉黃帝心經和軒轅馭龍訣的同時,太領的十萬大軍也進入了冀州地界,最終在冀州城十里外安營紮寨。

早有冀州斥候飛報蘇護,蘇護既起反心,自然做好了一切作戰準備,問道:「是哪路諸侯為帥?」

斥候答道:「主帥乃太師聞仲。」

蘇護臉色一變,低頭默默無語,半響才說道:「不想天子派了聞太師前來!」

眾將一聽聞太師威名,皆是一片默然,只有蘇護長子蘇全忠上前說道:「俗語有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聞太師雖然威名顯赫,但已是三朝元老,年紀老邁,不復昔日之勇。父親正當壯年,麾下精兵強將如雲,諒一聞仲有何懼哉!」

「吾兒怎可如此輕敵!」蘇護叱喝道:「你年少不諳事體,自負英勇;哪裡知道聞太師的厲害!這太師武藝精通,精通兵法謀略,更兼截教門下,曉暢玄理,受三代君王重用,征討多年,威名無匹。今我等坐鎮冀州,雖是以逸待勞,卻也須得萬事謹慎,若有半分差池,則有滅門之禍!」

蘇全忠遭到父親責斥,不敢作聲,低頭退下,眾人正憂悶間,忽聽來報:「督糧官鄭倫運糧前來,正在帳外候令。」

蘇護令人傳召鄭倫入內,歎道:「若是無計退敵,此糧雖來,實為無益。」

鄭倫交付糧草之事畢後,問道:「末將路聞君侯反商。心懸安危,星夜督糧奔回。不知君侯勝負如何?」

這鄭倫武藝出眾,素有才能,又習得異術,一直被蘇護所忌,不得重用,只當個後方的督糧官,無甚軍權。

如今聞太師大軍壓境,蘇護有心利用鄭倫抵擋一陣。眼珠一轉,面露憂色地說道:「天子昏庸,聽信費仲讒言,一意孤行。違背成湯祖訓,擅自動搖諸侯根本,弄得天怒人怨。我一時暴躁,發出『永不朝商』之言,今天子命聞太師率十萬大軍前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四章 戰冀州張奎顯威

二日正午,聞仲率軍在冀州城下搦戰,蘇護知道不可領軍出城迎敵。

聞太師一身道裝打扮,頭戴九雲金冠,身穿絳綃道衣,座下是一隻渾身如同墨染的黑色麒麟,背上負著雌雄雙鞭,顯得卓然不凡。

蘇護見到聞仲,心中暗懼,在馬上微微欠身,將準備已久的話說了出來:「老太師別來無恙。蘇護甲冑在身,不能全禮。還請見諒。當今天子無道,不思量留心邦本,聽讒佞之言,強施暴政,欲動搖八百諸侯之根基,亂祖宗之法。蘇護本是忠臣,不得已才反之,太師何不退卻兵馬,上表天子,遠小人,親賢臣,取締那暴政之法,還天下一個太平!」

「好一個逆賊,居然敢在本太師面前巧舌如簧,顛倒是非!」聞仲怒極反笑:「當今天子智勇雙全,仁德無雙,欲施新政解除天下萬民苦難,爾等為一己私利,竟然忤逆天子詔旨,還公然口出大逆不道之語,實乃罪不容誅。今日天兵壓境,爾等不行降伏,猶自興兵拒敵,巧言飾非,真可令人痛恨!」

蘇護被說得啞口無言,聞仲冷笑一聲,回顧左右:「誰與我擒此逆賊?」

一將應聲而出:「末將願擒此叛賊獻於太師!」

此人正是張奎,身穿烏金甲冑,手中一柄長刀,騎著獨角烏煙獸衝出陣來。蘇護一方也有一將飛馬迎出:「吾乃偏將劉凱,來將通名!」

張奎一拍獨角烏煙獸頭頂的肉瘤。烏煙獸地速度頓時快了數倍,如風馳電掣一般轉眼已到劉凱跟前,在錯身的一剎那,張奎將刀飛快一抹,傲然應道:「大商討逆先鋒,張奎是也!」

話剛落音,劉凱的頭顱忽然掉了下來,鮮血染紅了馬背,原來剛才那一剎那之間。張奎已經取了劉凱的性命。眼見張奎這一刀就取了己方大將的性命,冀州將士不由士氣大降。

「張奎匹夫,休要得意,昨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五章 蜉蝣之志!妲己的宿命

蘇氏母女倆知道即將大禍臨頭,又抱頭痛哭了一場。蘇妲己服侍哭累的母親睡著後,吩咐下人小心伺候,不覺來到後院花園中,不覺一陣長吁短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一旁伺候的丫鬟插嘴道:「小姐說的是什麼意思?蜉蝣是什麼東西?」

妲己平日待這些下人都很好,所以也不著惱,解釋道:「此乃天子所著《大商禮樂》中的《蜉蝣》之詩,蜉蝣乃一上古蟲類,朝生夕死,壽不過晝夜……」

丫鬟哪裡懂得妲己在用蜉蝣暗喻自己的命運,似是而非地點了點頭,妲己知她不明白,苦笑道:「你且回房休息,待我在此獨處片刻。」

「人如蜉蝣,朝夕生死……」蘇妲己看著水池中倒映出自己的絕美身影,「或許明日此時,已見不到水中之人了……」

語調幽怨,令聞者心酸。

忽然一個女子的聲音在她耳邊響了起來:「小姐既歎蜉蝣,可知蜉蝣之志?」

蘇妲己朝四周看了看,卻沒發現人影,驚道:「你是何方靈物,竟敢來冀州侯府生亂?還不快快退去,以免遭厄!」

那女子的聲音似乎帶著無限的誘惑力,令人生不起敵意:「小姐莫要害怕,我並無惡意,我乃清風仙子,無形無相,恰好聽得到小姐長吁短歎,心中不忍,特來一會。」

蘇妲己有些懷疑這清風之仙的真實來歷,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上仙方纔所言蜉蝣之志究竟是何解?」

「蜉蝣原是水下奇蟲。壽元本有三、五年。直至羽化。方才生出雙翼,飛天翱翔,成為真正的蜉蝣。然一旦羽化蜉蝣,死期也隨之臨近。儘管如此,蜉蝣依然無悔無怨,一心羽化,哪怕只能生於天地一瞬。此乃蜉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六章 妲己入宮

從聞仲的消息來看,蘇護目前還是牢牢地控制著冀州,冀州除了即將傷癒的鄭倫外,還有至少兩個神秘人物,不僅實力不凡,而且極為狡猾,如果大軍強行攻打,雙方傷亡肯定不小。況且蘇護歸降的條件十分優厚,屆時冀州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重歸大商直轄。更重要的是,姬昌牢牢地把握住了新政「仁義」的出發點,以此聯合諸侯們大做文章,使自己不好對蘇護下毒手。

此時蘇護代表的是整個冀州,背後又有各大諸侯,依照這個時代的規矩,如果拒絕接納作為戰利品的妲己,就代表對冀州上下和諸侯的蔑視,以後如果有同等情況,敵人一定會死戰不降,而且也不利於新政的實施,實不可取。

張紫星沉思良久,終於做出了決定:為免生靈塗炭,同意蘇護歸降,著親獻妲己進宮。

蘇護的性命雖然饒了,但絕不會讓他好過的,有些時候,死亡反而是一種奢侈。

這個消息傳到冀州前線,得知免除戰禍的冀州上下一片歡欣。蘇護放下了懸在心中的一塊大石,大開城門,派人犒勞大軍,並迎聞太師諸將與西伯侯姬昌入城,聞仲也將蘇全忠釋放。

終得一家團聚的蘇護對女兒的犧牲傷感不已,就連向來剛硬的蘇全忠也流下淚來,妲己表面雖然與母親抱頭痛哭,心中卻為計謀得逞暗自得意,卻不知她將來的命運早已脫離了應有的軌道,甚至,還不在那位聖人娘娘的掌控之中。

摘星樓地底某個古怪的大房間裡,張紫星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前方的牆壁,牆壁上會動的影像正展示著一個令人驚駭的過程。

早在三年前就被超腦分解出來地「張二」此時坐在一個***通明地金屬房間中,那具人類的身體被固定在一個奇特的座椅上,而無數根發著奇怪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七章 劍名巨闕

聞仲勝利班師回朝,受到了天子的隆重接見,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整個冀州,並將其歸回直轄屬地,張紫星還是感覺十分高興的。

對於再三請罪的蘇護,張紫星毫不客氣地撤了他的爵位,但並沒有再加害其家小,只是告誡了幾句,賜下一座宅院,讓其入住朝歌。蘇護雖然保全了性命,卻永遠地失去了屬地和爵位,所受的冷眼和鄙視自是不消多說,恰恰他的住宅被醒目地安排在了通往皇城的大道街口,牌匾還特意書寫了蘇府兩個大字。

此處四通八達,可謂交通便利,因此來往的流動人口也多。行人或過往官員一看便知這是叛臣蘇護之宅,無不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讓蘇護感覺無比憋屈,若不是某個承諾使他對將來還抱有一分希望,早就抹脖子自刎了。

來朝歌的諸侯見此情景暗暗心寒,天子表面上是本著仁義之名,聽從諸侯意見,饒了蘇護的性命,而這般手段卻讓蘇護比死還難受。

反而是那位降將鄭倫,受到了張紫星的賞識,命其拜在聞仲門下,將來戴罪立功,鄭倫沒想到是個如此結果,感激不已。

數日後,吉立護送的蘇妲己也順利抵達朝歌。天子並沒有當眾召見妲己,只是簡單地派人將其接入宮中,連個封號都沒有。眾臣都心中雪亮,蘇護乃叛逆之臣,天子這樣做已是仁至義盡,估計女兒也不會受寵。同樣是將女兒許給天子,蘇護和商容簡直有天淵之別。

蘇妲己露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低眉順目地跟著宮女來到了住處,這住處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宮殿,由於比較偏僻的關係,顯得特別寂靜,伺候的宮女也沒幾個。雖然沒有預料中的面見皇后諸妃。甚至連天子的面都沒見到。但她知道由於蘇護的關係,自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八章 雪兒妲己

宮中,妲己竭力運出天妖大法對抗著迎面撲來的可怕嬌艷絕美的容顏已經變得慘無人色。這無形劍氣是如此恐怖,彷彿要將元神分裂一般,而且壓迫得她連逃遁的氣力都沒了,簡直就是專門針對妖族的剋星。就算她妖身和修為仍在,也絕對正攖其鋒。幸虧當時存了一絲善念,當初沒有將蘇妲己的魂魄完全吞噬,所以還能勉強靠著那人類的氣息勉強抵禦著劍氣。

正在她懊惱當初不該進宮時,忽然背後察覺劍氣大盛,房中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多了一個人,這個人,手中正拿著一把劍,正是那把要命的劍。

「我和你打個賭,如果你能在這巨闕劍氣下撐過十日,我就饒了你這只妖精的性命。」這人的語調十分奇特,彷彿混合了數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慄。

妲己的心陡然沉了下去:自己竟然一早被人識破了行藏!這劍氣是爭對自己而來的,莫說撐過十天,就算是三天,也熬不過去。

「我與道友無冤無仇,為何要殺我?」雖然妲己沒有背過身去,卻能敏銳地感覺出此人身上散發的殺氣。

「我乃新任大商國師,你這膽大妖孽,附身蘇貴人混入皇宮,意圖不軌,罪在當誅!」

國師?人家可是職責所在,這下只怕是難逃厄難了,妲己苦笑著,艱難地扭過身子,正待開口。目光忽然落在那身奇特地鎧甲上,驚道:「莫非……是逍遙道友?」

這回,輪到張紫星吃驚了。

她怎麼能看穿自己的身份?不對,這個大商國師的銜頭才自封不久,除僅有的幾人外,其餘人都不知道「逍遙」的名頭,就算在東齊,也只是叫「無名」而已,為什麼……

妲己接下來的話回答了他心中的疑惑:「逍遙道友是否還記得當年青角賊道之事?妾身正是被道友所救之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九章 爾虞我詐!妲己之心

為何你如此不知進退,居然去而復返!」儘管魔凱的音的特效,但雪兒還是清晰地聽出了這位逍遙散人心中的怒意。

「若是離去必死無疑,留下雖然九死一生,卻還有一線生機。」雪兒輕撫額前的秀髮,有意無意地在向他展示那驚人的美貌。與幾日前面色慘白、虛弱不堪的模樣想比,今天她顯得容光煥發,舉手投足間隱隱透著無窮的嫵媚和嬌柔,讓人忍不住生起憐愛之心。

可惜的是,眼前的逍遙散人連臉上都覆蓋著冷冰冰的鎧甲,根本看不清具體的表情,從那冰冷的語氣來看,似乎對她的美貌無動於衷。

「莫非你又得了那主使人什麼許諾?」張紫星冷冷地說道:「可惜在我看來,你充其量也不過是個犧牲品而已,或許,應該叫做替死鬼,不僅最終難逃湮滅的下場,而且還會一無所有,白白背負一個千古罪名。」

軒轅墳三妖在《封神演義》中的結局相當悲涼,按理說,她們都是女媧娘娘遣來迷惑紂王的,最後果然成功斷送大商江山,是封神的功臣。

在遭到楊戩三人追殺時,遇上了「僱主」女媧娘娘。然而這位想像中的救星並沒有出手相救,而是用一句「罪惡貫盈,理宜正法」毫不留情地把她們交給了姜子牙,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最無語的是,她們居然連被封神的資格都沒有。要知道,就算是費仲尤渾這樣地角色,都能上榜封神……

「若真是如此,也是命之使然,逃避不得,」雪兒似乎受到了觸動,情緒頓時低落下來,「當今天子在兩年前不是創出了那種奇怪的『圍棋』嗎?我就好比棋盤中的一顆棋子,進退全不由己,唯有走一步。算一步,是死是活,亦不得知。」

張紫星見她有如此覺悟,感慨萬千,一時也不知如何安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章 旱魃之災

於杜元銑提出的祭祀建議,張紫星表示同意,卻沒有時間。倒是商容的「補充建議」引其了張紫星的重視。商容畢竟是三朝元老,經驗豐富,提出了一些抗災自救的實際措施。

張紫星結合超腦中的一些資料,在商容的建議上又加上了四點措施:一、適當興修水利,加強引水灌溉與引用,由於旱災已經發生,所以這種措施並不能起到解決根本問題的作用,二、緊急推廣一種新穎的抗旱耕作法,結合歷代的抗旱農業精髓,力求節水、抗旱保、精耕細作;三、適當以牧補農,擴大養殖規模;四、招納有經驗的人才,勘探地下水資源。

對於遠征袁福通、平靈王的崇侯虎和黃飛虎兩路大軍,張紫星下達了暫停兵事、就地抗災的指示,並派遣後勤部隊補充物資。

在安排專人負責各項抗旱舉措後,張紫星將聞仲單獨留了下來。

「老太師,寡人曾聞修道者能以法術呼風喚雨、移山倒海,不知可否借道術解萬民之厄?」張紫星頭一句話就讓聞仲懵了半天。

聞仲沉吟良久,方才開口:「修煉者講求順應天道,自然為法,似這等強以道術逆天抗災,會對道心有礙,甚至還會沾染因果,有大難臨頭。」

張紫星故意說道:「若能讓天下萬民擺脫旱災,就算是有報應臨頭,又有何妨?請太師將此法訣傳授寡人。」

聞仲吃了一驚:「陛下乃萬金之體。怎可如此?就算要應這個劫,也應由老臣代為其勞,問題是那呼風喚雨之術並非萬能,縱然強行施術,也無法解決大商目前地困境。」

原來,那種移山倒海的法術,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搬運的法術,可以將某樣物體暫時搬運到另一處,但這種搬運有時間和規模限制,規模太大則無法「搬運」。時間一到,自會回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