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警世鐘》八、偷 盜 惡 行 ─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警世鐘》八、偷 盜 惡 行 ─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警 世 鐘》

偷  盜  惡  行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開示

一、權威不與取

偷盜又稱為不與取,主要有:權威不與取、盜竊不與取、欺誑不與取。

所謂權威不與取,就是勢力強大的人以非法暴力劫奪或以兵力而行劫奪,比如,作為戰爭的發動者興師出眾之前,往往會找出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然而其深處隱藏的真實目的,往往是為了掠奪對方的領土、資源、財富,他們想通過武力真壓的手段迫使對方屈服,進而占有對方的資源,這就是極其嚴重的權威不與取。(這方面的內容在《戰爭烏雲》中有所闡述。)

1、貪污腐敗現象

手上掌握權力的人如果利用手上的職權來謀取不正當的灰色收入,這也屬於權威不與取。目前貪污腐敗遍及全球,2001年聯合國發表的關於腐敗問題報告稱各國政府官員的腐敗每年要使全世界損失六千億美元的資金,每天腐敗官員要將十六億美元的公共財產捲入他們私人的口袋裡。

手中掌握權勢吞併公共財物的人,恐怕不會認為自己的行徑是偷盜行為。這些人往往利用職權巧立名目,設立各式各樣不合理的收費,有些人靠發放許可證、執照等斂財。在許多項目和工程投建上,官員擁有審批權力,商人為了經營下去就要付好處費行賄賂,否則難以經營,這時權力就變成金錢。

根據國家審計署《2002 年度審計工作報告》,重慶上界高速公路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給後來立項的高爾夫球場讓道,被迫變更路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860萬元。湖北省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洪湖分局某副局長與他人相互勾結,在界牌河段長江幹堤綜合治理項目建設中,採取捏造項目、簽訂虛假合同、偽造驗收資料等手段,涉嫌騙取私分國債資金兩百零六萬元。

部分腐敗官員採取強制性的土地徵用政策,低價從農民手裡行徵地,高價出售,從中獲取钜款的土地差價,獲取暴利。以河北省石家莊城郊某村為例,對於村裡的土地上級政府以每畝28萬元賣給一家房產公司,蓋商品房,但給村裡的徵地補償每畝只有24600元,真正落到村民手中的,人均只有15000元左右。(《鳳凰周刊》2005年第4期)

當今社會,由於社會變遷,許多位居權力部門的高官利用手中的職權將國有資產通過各種手段變為己有。少數人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黑色交易,在短時間內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現在貪污的趨勢是數額越來越大,有的數量達上千萬上億元,職位也越來越高,部分人對金錢的占有欲達到病態的程度,貪婪欲望難以填滿。

據統計,1997年十月至2002年九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861917件,給予相關處分者846150人。在受處分的幹部中,縣處級幹部28996人,廳局級幹部2422人,省部級幹部98人。

2000年原江西省省長胡長清,87次收受索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544.25萬元,被判處死刑。

2001年一月十八日,新華社播發一條消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四千多名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攜公款五十多億元在逃。其中,有的已潛逃出境,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使一些國有企業公司難以為繼,社會危害十分嚴重。」

2002 年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的三任負責人許國俊、余振東、許超凡盜用4.83億元以後,分別遠逃海外。2001年被北京市檢察機關立案的一百二十餘名在逃犯罪嫌疑人中,有70%為國有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財會人員。雲南省原省長李嘉延東窗事發後,辦案人員發現他私藏五本外國護照,伺機外逃。

2005 年一月中旬,航空證券保定營業部總經理范建華以及當地銀行和政府部門的幾名官員共同攜款潛逃,捲走資金三億多元。同月東北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在中國銀行黑龍江分行哈爾濱河松街支行的2.9億元存款不翼而飛,河松街支行行長高山全家離境出逃,據稱其個人捲走了六億多元。

為了看一看貪污者的心態到底怎麼樣,我們從《地獄門前──與李真刑前對話實錄》一書中選用一段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的案例來說明。

李真說:「人一旦沒有了精神追求,你會錯誤地看世界上的一切。聽到某某買了房,換了幾次房,最近又搬進了一座別墅中,光裝修就花了五十萬元,自己不可能不動心,看到電視上、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勸誘人們及時行樂的娛樂節目,就覺得幸福與快樂就是更普遍地獲得商品和立即得到自我滿足。見到一輛凱迪拉克從眼前一晃,就問這車是誰的?每天應邀出入燈紅酒綠的賓館、飯店、歌廳、桑拿中心……」

李真對國企老闆張鐵夢和私營企業老闆吳慶五說:「我在官場,你在商場。官場有事我來辦,如果需要錢,我來找你。我們兩個配合好了,我在官場就會步步高升,你在商場就會錢越賺越多。」「我在政界,張鐵夢在企業,慶五在商界,我們各有優勢。一旦互補,將來都會前途無量。」

「多次收錢後真的就形成了習慣,收錢就好像形成了一個習慣化的反應系統。那時,一提工程,我好像就產生習慣性的收錢心理,難以自抑,最後成了一種需要。」「在膨脹的財富欲的驅使下,我幾乎不假思索地訴諸權力,更助長了收錢的欲望,甚至覺得不收白不收。遇到工程項目就想弄錢,如果不弄到這筆錢,就感到焦躁、坐臥不寧。」

這些人往往欺上瞞下巧取豪奪,表面上冠冕堂皇好話說盡,背後則驕橫淫奢生活腐化,往往以為大權在握即可掩蓋其所作所為,然而即使今生僥倖逃脫世間法律的懲治,又如何能逃避來世的苦果呢?玩火者必自焚。這裡利用手中權勢巧取豪奪,成了誘使自身墮入惡趣深淵的恐怖罪業。

2、為何有如此眾多的貪污腐敗者

即使已經看到官居高位腐敗者的下場,為什麼腐敗者仍會前仆後繼呢,為什麼只有當懲罰落到自己頭上時,才開始悔恨不已呢?這其中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內心沒有善惡因果的觀念,認為現在社會風氣如此,抓到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量腐敗分子都僥倖過關了,憑藉自己權力在握,就可以將他人和公眾的財富扒籠在身。如果沒有被抓住揭發出來,或者依自己的勢力和手段將之掩蓋,那麼這筆貪污來的巨額財富就可以讓自己和家人盡情花費,豈不是人間美事?雖然有的人今生依仗手中的權勢藉以蒙混過關,但是惡業在身,如影隨形,一旦這些惡業成熟為果報,其苦果則難以想像。比如昔日的蓮童王子曾經執掌國政六十年,結果墮入地獄長達六十劫。經中說:「搜刮民財的大官員多數將轉生到餓鬼、惡龍之中。」

現在有這樣的社會現象,有些腐敗官員雖然權重位高、家財萬貫,但內心卻十分惶恐,由於自己的財物來歷不清白,一旦被人檢舉揭發,被上面查處下來,則成階下囚,於是燒香拜佛,以求驅邪避難、逢凶化吉。

這說明這些貪污腐化者對自身惡業的畏懼,對前途的不安,畢竟所作所為見不得陽光,一旦暴露,不但斷送仕途,而且要受到刑律處罰,甚至要斷送性命。世人正在造作惡業時,可以心安理得,可以放縱妄為,但是一旦業報臨近時,即使再大勢力的人也同樣會深懷恐懼。

諸佛菩薩唯興同體大悲、無緣大悲,對六道眾生都加以同樣的護佑,如同慈母一樣,對於子女不論是忠厚良善者還是頑劣者都是一樣的慈悲呵護。但是每個人的業果自作自受,既然心懷畏懼,就應該棄惡從善,懺悔自身的過失,而不能心存僥倖的心理。

二、盜竊不與取

盜竊者往往因為往昔沒有培植福報,這一世沒有過多的財富,往往想不勞而獲,以盜竊的方式從別人那裡偷取財物。

現在的盜竊行為十分嚴重,在農村偷牛事件經常發生,以至於有些地方的農民都不敢養牛了。在大城市大街上光天花日之下,就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搶劫,人行走在大街小巷缺乏安全感,身上的錢物容易被小偷偷去。城市人為了防止小偷入室偷竊都安上了防盜門、防盜窗,樓房裡有一層層的鐵門,如臨大敵,自己的私人空間搞得像囚牢一樣。

據新華社北京2003年九月十九日電,近年來,中國部分地區盜竊、破壞電力設備及竊電等涉及電力的違法犯罪活動比較突出。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以來電力系統共發生偷盜破壞電力設施案件近五萬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兩億元。

據有關媒體報導:近二十年來,超市偷盜現象與超市經營如影隨形。精明的商家們可以把企業經營得紅紅火火,規模也越做越大,但面對那些在超市裡作亂的「三隻手」卻無可奈何,偷盜問題非但沒被有效控制,反呈愈演愈烈之勢。據統計,北京超市行業每年丟失或被盜貨品總價值超過兩億元人民幣。2002年我國零售業損耗高達兩百五十億元,其中大部分來自超市被盜。

記者在位於西安市西門的人人樂超市了解到,當天共發生偷盜事件三十五起,全天損失約三百元。防損部經理潘建國告訴記者,西門人人樂店平均每月遇到一百多起偷盜事件,平均每起損失二十元。家世界購物廣場包括偷盜在內的非自然損耗,每天平均在五千元至六千元,春節期間每天的日損近萬元。記者在上海家樂福了解到,警方在店內揪出了一夥家賊,一年來合夥偷竊金額達六萬元。作為家樂福的營業員,他們盜竊物品大到空調、冰箱、熱水器,小到電話、剃鬚刀、照相機、隨身聽,應有盡有。此外,上海某超市開業第一個月的營業額為六十萬元,但商品損耗卻超過十萬元,被迫歇業。

在重慶有名的中興路跳蚤交易市場,位於郵票交易廳往下回水溝一條傾斜的通道上,賊貨成了主打招牌。鱷魚皮包65元一個,攤主毫不顧忌地表示這是從商場拿出的貨。仔細一看皮包上的標籤價格為176元,上面還打著「百匯超市」字樣。另一位老漢攤位上的一張硬紙寫著:收購各類皮具、手機、手錶。他很得意地說:「超市裡的賊貨送出來,好多都是在我們攤子上銷的。」

現在做小偷的有很多是未成年人,在城市裡經常有這些小孩活動的身影。據《大河報》2004 年十月七日報導:鄭州市汝河路派出所民警當場抓獲了一個偷車賊,令人想不到的是,偷車賊年齡僅十三歲,而他「從事」偷盜自行車這個「行業」,竟然已經長達五年了。據介紹,五日一大早,民警在汝河路上巡邏時,發現一個十多歲的少年正在撬路邊的一輛自行車,就上前將其控制,並帶回派出所。該少年對自己盜竊他人自行車的行為供認不諱。當民警讓其出示身份證時,他說自己沒有身份證,並且「從來沒有辦過什麼身份證」。在民警進一步說服教育下,該少年承認自己才十三歲,是周口太康縣人。該少年還交代,自己靠偷盜自行車為生,「幹這一行已經五年多了」,也就是說,他八歲時已開始偷車。

農村裡偷牛偷羊偷雞的現象很多,據有關部門調查:從1998年到2003年,山東省曹縣累計發生牛羊偷盜案件9299起,平均每年發生牛羊偷盜案件1550起,最少的一年884起,最多的一年2266起,而且從1998年至2003年,案件發生起數連年增加。六年累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68萬元,平均每年78萬元。

牛羊偷盜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一戶被盜,一個村不敢養,甚至影響到幾個村、十幾個村的養殖積極性。據群眾反映,小偷非常猖獗,甚至有的小偷揚言「你養牛羊我發財,你再養我再來」。

山東省沂南縣雙堠鎮石埠嶺村村民徐紀才,在給報社的信中寫道:「我懷著悲痛的心情把發生在我家的事向你們反映一下,希望藉此引起更多的農民朋友的注意。

我家生活很困難,看到別人養牛發家致富,我就用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三頭牛,其中兩頭母牛,一頭公牛。今年五月份,兩頭母牛相繼產下兩個牛犢,我真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哪料到,五月十日晚,盜賊砸鎖破門而入,盜走了三頭大牛,剩下兩個小牛犢,一個出生十二天,另一個出生僅四天。看著兩個可憐的小牛犢,我的心都碎了,我下決心要把它們養大,可最終由於它們太小,還不認食,活活餓死了。我們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要知道,這幾頭牛幾乎是我家的全部家當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我束手無策,愛人整日以淚洗面,眼睛都哭壞了,前幾天剛到醫院做了手術。這對我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接二連三的事情,使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常常整夜睡不著……痛苦是無法言語的。」

以往強盜土匪打劫都在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現在有的強盜則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都市裡明目張膽地公然搶劫,歹徒膽子越來越大,犯罪手段也愈來愈惡劣殘忍。根據2004 年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有關公眾調查,搶劫搶奪入室盜竊、扒竊是影響市民安全感位居前三位的社會治安問題。搶劫者多數是有預謀有計劃的聯手協作,被害人往往孤單無援,有的犯罪團夥往往夜間開車在街頭尋找目標,一旦發現目標則追行至偏僻角落,將被害人劫持上車,用暴力手段搶奪被害人財物。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身高不到1.6米的黃女士告訴記者,某日下午2時左右,她騎摩托車從港灣路口拐到中山大道時,因拐彎放慢了車速,這時,一輛摩托車緩緩行駛過來,車上一共坐了兩個人。

黃女士正準備讓路給那輛摩托車,可那輛車靠她靠得很近,黃女士沒來得及擺方向,對方後的一個穿黃衣服的青年就突然伸手拉她的袋子,黃女士躲閃不及,人與手袋都被拖下了車。

「因為我的袋子是斜背在身上的,劫匪當時沒有輕易抓走,然後,那開摩托車的人就開始加速,後面那傢伙死拉著袋子,我就這樣被拖了兩百多米,我的腦子嚇得一片空白,只感到身上的皮膚像被火燒一樣,牛仔褲一片片地往下掉。」黃女士說。「他們太狠了,看拖下去不行了,劫匪就拿刀來劃手袋的帶子,簡直不惜置人於死地,全然不顧哪裡是袋子,哪裡是我的手,刀子一陣亂劃,我的手也被割傷了。」

黃女士家禍不單行,她的母親又出事了!七十歲的孫阿姨住在五羊新城附近,她告訴記者,得知女兒出事後,她與老伴在九月七日早上想乘公交車前去醫院照顧,「在五羊新城公交車站,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在背後叫了我一句『阿姨!』我一抬頭看他,突然有一雙手伸到我的脖子上用力一拽,一轉眼,兩千多元的白金項鏈就沒了。」孫阿姨說,自己大喊了幾句「搶劫,抓搶匪呀」,但沒有人搭理,她想要追,卻看到劫匪已經竄到了路對面,只能遠遠看著他逃走。

這些盜賊因為作惡的緣故,儘管盜取了很多財富但卻難以享受,今生被抓住關到監牢裡,平日往往生活艱困,一般人也不願與之接近,這些僅是現世果報,而且在未來還會把自己送入黑漆漆的惡趣深淵。

《增一阿含經》云:「佛告比丘:若人作賊,偷盜他物,為主所執,縛送付王,治其盜罪。王即遣人閉著牢獄,或截手足,或刖耳鼻,或剝其皮,或抽其筋,或取倒懸,或時鋸解,或以火炙,或時湯煮,或以生革縛絡其頭,或復烊銅而灌其身,或以長橛而刺其臗,或使惡象而以蹈殺,或開其腹抽腸紵草;或時反縛打惡聲鼓,將詣市所,標下斬首;或復節節支解其形,或以刀破,或時箭射。如是種種苦切殺之。以此偷盜惡業因緣,命終之後生地獄中。猛火燒身,融銅灌口,鑊湯爐炭,刀山劍樹,煻灰糞屎,磨磨碓擣。受如是等種種諸苦,酸楚毒痛,不可稱計。百千萬歲,脫出無期。地獄罪畢,生畜生中。象馬牛羊駝驢犬等,經百千歲,以償他力。畜生罪畢,生餓鬼中。飢渴苦惱,不可具言。初不聞有漿水之名,經百千歲,受如是苦。惡道罪畢,出生人中。若生人中,得二種報:一者、貧窮,衣不蓋形,食不充口。二者、常為王賊火水及以惡賊之所劫奪。」

三、欺誑不與取

在人們的意識之中,只有親手將別人的物資財產偷盜到手才算偷盜,而經商之中以欺詐手段來獲取不義之財,似乎並不算偷盜,實際上不管通過什麼不法行為去賺取不正當的收入,都和直接偷盜沒有什麼兩樣,這稱為欺誑不與取。

1、誠信危機

在當今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大家都想拼命賺錢唯恐落後,有些人為了快速致富,想出種種心思計謀,這些人認為不管使用什麼樣的手段,只要把錢賺到手上就是成功者,至於其他的法律、道德可以置之不顧。目前社會上存在著誠信危機,欺詐行為如同一個個陷阱,不管是商業之間的交往,還是一般人購買商品,都要處處小心提防,因為不知哪裡會有陷阱,使人上當受騙。除了傳統的短斤少兩之外,現在造假者、欺詐者的狡詐伎倆,善良的人恐怕連做夢都想不到。

在市場上有用含有黃麴黴素等致癌物的過期米加工成的光亮飽滿的優質大米。有些人將泔水和陰溝裡的油質加工成食用油出售,說不準哪家街頭巷尾的飯館攤點就是用這種油來製作食品。

據中央電視台相關報導,北京市的某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將其煎炸食品過後的廢油賣給拾荒者,拾荒者為了得到這些毒油,每月需支付連鎖店經理幾百元錢,這些廢棄毒油得手後,再經轉手賣給低檔的餐飲店和養豬戶。這些在高溫下重複使用過的廢油會產生致癌物質,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成份。

2001年中秋節前,作為老字型大小的南京「冠生園」竟用一年前的發霉餡製作月餅,此事被揭露出來後,企業老闆說國內月餅企業差不多都這樣做。醜聞曝光後,廠家生產經營整時陷入困境,2002年二月這家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向法院申請破產。

即使像醫院這種救死扶傷的單位也不例外,現在社會上群眾普遍反映看不起病不敢到醫院去看病治療,因為醫院醫療費太高了。據有關媒體曝光,一種克林黴素的抗生素出廠價只有四元多,到了醫院的零售價就達三十多元。

2002 年六月二十日,一位糖尿病患者去國有醫院西安市唐都醫院看病,醫生給開了三瓶鹽酸二甲雙胍片。在醫院每瓶價為46.8元,共計140.4元。然而在離醫院不遠的零售藥店的櫃台上,一模一樣的藥,藥價為每瓶九元。而此藥的出廠批發價為五元左右,醫院以九倍的價格賣給患者。有些藥品、醫藥器材從廠家到患者手上經過層層盤剝,一個藥品代理人為了推銷藥品,在醫院從院長一直到看病開處方的醫生,這裡面需要層層賄賂打點,而這筆開銷最終要攤在患者的身上,最終令病人苦不堪言。

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尤其是在農村小城鎮。從假農藥、假農作物種子到各種日常用品,讓上當者痛苦不堪。造假者往往利用農村人見識不廣,由於收入不高,消費不起高檔品,愛買便宜產品這些特點,大量傾銷偽劣產品。看上去整齊的棉被棉衣褲,實際上是用黑心棉做的,裡面的棉花是發黑發黃的舊棉花舊線頭等廢物充塞而成,裡面含有大量的病菌,廠家為了賺錢根本不顧他人的健康。

安徽阜陽地區曾發生劣質奶粉事件,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營養不良的嬰兒229 人,其中輕中度營養不良的189人。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嬰兒共計12人。不法分子用澱粉、蔗糖等價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製造出劣質奶粉,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遠低於國家相關標準。長期食用這種劣質奶粉會導致嬰幼兒營養不良、生長停滯、免疫力下降,進而併發多種疾病甚至死亡。

一位從事奶粉批發多年的經營戶告訴記者,經營中、低檔正牌奶粉利潤較薄,平均一箱奶粉只有四五十元,雀巢等高端奶粉的利潤才會達到八九十元,而一些假冒奶粉的利潤也可達到六七十元,並且因為價格低,銷售很快,所獲收益也非常可觀。據他介紹,像他所經營的這個約二十平米的店鋪,一年下來僅奶粉一項就有五六十萬的收益,其中銷售假冒奶粉可占三成以上。

在食品中存在大量假冒偽劣產品,而吃下這樣的食物將對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危害,雖然集市上的農產品和食品琳琅滿目,但這些物品哪些是對人有危害的,人們難以覺察,即使是以前人們放心的一些名優特產,現在也讓造假者把名聲給破壞了,食品安全問題不免讓消費者內心惶恐。造假者為了降低成本,其以假仿真的手法經過有關媒體暗訪揭露出來,讓人瞠目結舌,只要能賺到錢可謂不擇手段。

據有關媒體報導,成都地區一些泡菜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竟然用敵敵畏消毒滅菌,用工業鹽等劣質原料來生產「毒泡菜」。這些小廠家沒有大型正規廠的技術和設備,只有在價格上做手腳,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用來做泡菜的青菜買來沒有篩選清洗,菜上連泥巴都沒弄乾淨,就撒上工業鹽發酵,工業鹽便宜還可防腐,由於小廠技術設備簡陋,很容易生蟲生細菌,小廠就用農藥殺蟲滅菌,大大降低成本,正規的泡菜成本一件在四十元左右,小廠泡菜一件才十多元,這些用工業鹽、農藥泡製出來的泡菜對人的身體健康的損害可想而知,但那些小廠老闆為了賺錢是不會去顧及這樣的。

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批露了龍口粉絲的質量問題,龍口粉絲的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生產龍口粉絲的澱粉原料必須是綠豆或者豌豆,不得用其他澱粉代替,記者在多家粉絲廠調查發現,這些企業都用玉米澱粉摻假,玉米澱粉和綠豆澱粉、豌豆澱粉的差價在十倍以上,這樣造假者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由於玉米澱粉顏色發黃發暗,廠家對澱粉用增白劑進行特殊處理。對於顏色黑的澱粉漿則加上農用化肥使黑澱粉變白。化肥直接加到粉絲中去,嚴重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

雖然製假行為在電視報刊上屢屢曝光,但製假販假仍是屢禁不止,令人防不勝防,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製假者沒有善惡因果觀念,內心沒有畏懼感,即使被抓也不過罰款了事,而他們卻由製假獲取暴利,一下躍入富裕階層,所以在暴利驅使下,製假販假現象一時氾濫成災,猖獗至極。

在流通領域,商家在商品價格上大做文章,有的故意標高原價謊稱打折,有的使用誤導性的欺騙文字,很容易使人上當受騙。有的商店和攤檔故意貼出大減價的牌子,實際上暗地裡將原來的標價大幅度提升。有的攤位更是漫天要價,可以喊到合理價格的數倍以上,不知底細者很容易上當挨宰。

1999 年四月,呼和浩特市天源鑫物資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推出新花樣:凡到這家公司買東西,每花一百元,兩個月後就可以返獎一百六十元。比如兩百元的自行車,公司定價一千元,兩個月後就返給一千六百元,白賺六百元還白得一輛自行車。開始一些人嘗到了甜頭,但是十一月八日,天源鑫的老闆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據說至少捲走三百五十萬元。

2、傳銷的危害

以前人們用欺騙的方式獲取不義之財,欺騙的對象往往是一些不相識的陌生人,然而發展到今天,有些人竟然專門欺騙親朋好友。在許多地方出現的傳銷活動以欺騙的手段斂財,這批人往往以能夠快速發財為誘餌,欺騙自己的親朋好友作自己的下線,騙取他們的錢財。

2004年八月底山東省淄博市警方破獲了「4.8」非法傳銷犯罪團夥,案件中的傳銷人員多達十萬多人,分布於十二個省市,涉案金額達三億多元。

傳銷組織以發展「下線」為目標,發展對象往往瞅準下崗人員、學生、農村青年和待業者,這些人往往又是自己的親友熟人,因為以前彼此相互了解知根知底,因此防範心理薄弱,很容易聽信其言成為欺騙對象。傳銷網的資金來源於下線每個會員所交納的數千元的會員費,每發展一個新會員,從低到高各級別的人都能從中抽取到一定的金額,這種組織賺的就是入會者的會員費,推銷商品只不過是騙人的幌子,例如「4.8」非法傳銷犯罪團夥以營銷一種「多美滋」化妝品為名進行詐騙,化妝品的進價為一百六十元,卻以兩千九百元的價格賣給會員。如果交了入會費,那麼為了發財就會拼命去發展下線,欺騙別人來加入,而新入的會員則以同樣的方式再去發展他的下線。

營銷團夥通常會營造一種家庭氛圍,開始時對新加入的人員倍加關心,讓新來的人員感受到社會和家庭中難以體驗到的溫情,讓新入會員感覺到自己進入一個充滿熱情和希望的經濟團體。與此同時入會人員的證件和手機卻被他人代管,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一旦加入其中則難以擺脫控制。

在團體中往往有「成功者」來介紹「成功」的經驗,展示美好的經濟前景,宣稱從事傳銷這項事業有暴富的機會,每個人都能發大財。「成功者」用極具煽動性的語言挑動入會者內心對財富的渴望,使人陷入情緒亢奮狀態,而喪失了理智和判斷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中,沒有資金、沒有背景,只需花幾千元的入會費,以後只要靠發展別人作自己的下線就能坐享其成,成就上百萬元資產的事業,這對於普通人來說該有多大的誘惑?

浙江湖州市白雀鎮人王曉林,原本經營著一個家庭綢機作坊,生活殷實。2003年七月,一個朋友從廣東肇慶打來的電話卻改變了他的生活。這個朋友以兩年一百八十萬收益的巨大誘惑說服了王曉林,讓他拋下了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帶著幾萬元錢與妻子一起去了廣東。

只要拉到三、四個人,就可以坐等著賺大錢,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然而王曉林就是被這樣的發財夢沖昏了頭腦。他投入三萬多元錢,買了八份廣州綠丹蘭的產品,加入了所謂的綠丹蘭產品營銷行列。正當王曉林夫婦滿腦子都是發財美夢時,意想不到的事卻發生了。

王曉林的下線中有一位同村好友發現了這其實就是傳銷,堅決要求歸還錢財。為了迫使王曉林退錢,那位好友竟拿著菜刀找上門來,二人反目成仇。此時王曉林全部的家當都已經投入了傳銷中,無奈他只好向上線求助。可王曉林哪裡知道,他已經深陷泥沼難以自拔了。

王曉林夫婦越想越不對勁,決定退出傳銷網路時,這個原本充滿熱情誘惑的組織突然凶相畢露,竟然找了黑道人物來對付他。為了躲避追殺,王曉林夫婦東躲西藏,有家難回,吃盡了苦頭。最後他們只好向政府部門求助,希望可以恢復從前正常的生活。

通過當地工商人員,記者找到了王曉林,夫妻倆淚流滿面,痛哭流涕,悔恨交加。王曉林說:「這些下線都是我的親戚朋友,現在親戚不和睦,朋友關係也鬧僵了。我父母哭著在電話裡說,你的朋友把我們家的門窗都砸了。黑道還放出話來,再不還錢要把我打成殘廢。我現在生活在恐懼當中,有家不敢回。傳銷真的是害人,千萬不能做!」

深陷傳銷活動的人打破了倫理道德,認為自己只要賺錢,什麼都可以不顧,即使自己的親戚朋友都可以作為自己追求財富的墊腳石,有的地方竟然出現母親騙兒子加入,兒子又騙父親加入的情況。對於其中的欺騙行為,傳銷組織自有其一套理論,這些組織者告訴下線:把親友請來加入傳銷組織,其實是讓親友一起來分享成就、分享財富,為親友創造成功的機會,所以這些是出於善意,不要有什麼內疚。

這種欺騙方式瓦解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一個人一旦覺察到自己的親屬朋友都把自己騙了,把自己當作致富的工具,那麼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可值得信賴的?這會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趨於崩潰,覺得人與人之間毫無親情可言,進而對他人、社會產生仇視。

傳銷這種的活動如同撒在人海中的鉤子,上面擺放的是快速暴富的誘餌,釣起來的是一串串人的良心,這都是貪戀財富之心在作怪,希望天上掉餡餅,自己可以一夜暴富,而設計策劃這類陷阱的人就是利用人們貪戀財物的弱點,以種種手段進行誘惑、欺詐,上當的人利令智昏,成為詐騙者鐵鉤上的犧牲品,不但搞得親友疏遠、反目成仇,甚至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一個人的靈魂如果被財富誘惑侵蝕,就會丟掉善良正直的人格,不顧一切從事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活動,如果社會充滿了這樣的蛀蟲,那麼早晚要蛀空人類社會健康的軀體。

以千奇百怪的機巧來騙取財富真能給他們帶來富足和幸福嗎?俗話說「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喝西風。」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這些製假者、欺詐者,像老鼠一樣見不得光,偷偷摸摸過日子,即使暫時得到利益,最終也是常常敗落。製假者一旦敗露,不但自己的生意沒法再做,而且還連累了整個相同產業的發展。如果這些人能始終成功的話,那麼世間財富都會流入他們的手中,那世上的老實人也只能喝西北風了,奈何因果規律不是這般道理。

四、商品化的憂思

今天,商品化遍及社會生產、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礦產、石油、天然氣、森林、土地等資源都是商品,人類的思想、文字、影視、藝術作品也可以當作商品出售,像教育、醫療等過去人們心目中神聖的職業,現在也都受到了商業化的侵蝕,許多人相信在這個商品化時代,金錢是無所不能的魔杖,只要有錢,世上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得到。

以教育部門來說,教育部官方發布的資訊顯示,近十年來中國教育亂收費總額估計超過了兩千億元,一些中小學藉各種形式的擇校費、補課費、辦班費亂收費,大學伴隨擴招也是財源滾滾。據《北京現代商報》報導,北京七百九十一所中學中有兩百多所靠招收擇校生增加收入,收費超過十億。

經商成為當代最時髦的行業,大有全民經商的熱潮,許多人想投身其中迅速成就一番事業,功成名就,但商界裡隱含種種惡業,並不像表面那樣光明體面。巴楚仁波切在《普賢上師言教》中分析:經商除邪淫和邪見之外,其餘八種惡行都包含在其中。

商人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天天想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經營擴大,如何在商戰中吞併競爭對手的資產,如何獲取更高的利潤,因此只要一步入商場,貪心如同烈焰一般一刻也不得停息,這是貪心惡業。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商業場的競爭就如同戰場上的交戰,競爭對手之間充滿敵意,不擇手段想去擊敗競爭對手,如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一般殘酷,充滿了害心。

動物的身體、皮毛、血肉都是商人獲利的目標,因而大肆屠殺,這是殺生惡業。

在商業廣告中經常出現誇大產品的功能作用的誇大之詞,誘惑人們購買。即使是再簡單粗劣的商品也一定要精美包裝,使人產生錯覺而上當受騙,這是屢見不鮮的伎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拿一包方便麵來說,方便麵的包裝印刷精美、色澤亮麗,讓人覺得這是一份上佳的珍饈,要達到一看就令人垂涎欲滴的效果。就這樣虛虛實實,誘人上鉤,以欺詐來贏取暴利,因此商場充滿了妄語。

看見別人做生意賺了錢,自己眼紅也想撈一把,為了能和某方合作而把對手擠出去,因此想方設法製造雙方的不和,這裡少不了離間語。

商業競爭中少不了明槍暗箭、貶低、毀謗,或者由債務糾紛造成爭吵,這是惡語。

為了達到促銷商品的目的,商人會以各種言論刺激他人的購買欲望,這是綺語。

末法時代,眾生的福報淺薄,以正當途徑一夜暴富是幾乎不可能的,於是有人為了追求暴利不擇手段:製假販假、偷稅漏稅、貪污受賄、販賣毒品、走私、拐賣人口等等,幾乎無惡不作。這些惡業勢必給自己的今世來生招來極為可怕的惡果。

那些以欺詐手段經商發財的人,或者以權勢謀求財富者,或者偷盜者,不但今世不為世間的法律道德所容,未來還將無數劫沉淪惡道而不得解脫,有的人今生就感受果報,變得越來越衰敗,陷於困境,甚至鋃鐺入獄。有的人雖身為富豪,卻視財如命,極為慳吝,雖然形象是人,但內心卻已經感召了餓鬼的等流果報。

五、布施功德

社會上有的人不管怎樣艱辛努力地工作,還是依舊貧窮破落,因此埋怨他人埋怨社會,實際上今世的貧窮是前世偷盜的果報,往昔沒有供養布施,今世儘管艱辛勞作也難有享受財富的福分。「精勤勞作如山王,不如積福如火星。」如果想改變今世和未來貧窮的困境,就必須廣做供養和布施。

我們看到有許多富人儘管擁有大量財產,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綽綽有餘,但是卻捨不得布施,財富的積存成了滿足虛榮的方式,今生捨不得用,來世也帶不走,這樣財富也就變得沒有什麼意義。

《佛子行》云:「獲得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故不圖報異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大乘菩薩在行持菩薩行時,即使是頭目腦髓都願布施給眾生,我們在釋迦牟尼佛本生傳中可以讀到很多這樣可歌可泣的公案。大乘佛法的初學者,現在雖然一時還做不到這樣的廣大布施,但也不應該執著自己的財富,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行持布施,培植福德資糧。

行持布施能得到人天善趣的富足安樂,不受貧苦,不會轉生餓鬼界,究竟獲得菩提果。行持布施時,應該心生愉悅,如果意樂清淨,所施捨的財物無論多少也能感召廣大的果報,正如《三十五佛懺悔經》中說:「乃至施與旁生一口食物,也可獲得諸善根。」

鄭頌英居士在文章中曾舉了兩個布施行善得到善報的真實事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福建名刹莆田廣化寺修復過程中,印尼佛教界慨施上千萬元,其中有一段有趣的經過。起初的發心布施者,在慨施數以萬計的造寺功德款後,就在其經營的事業中賺得多倍;以後,越施越多,獲利也加倍的多。於是越施越富,越富越施,就這樣名刹以興,而施者的福田如山高!在南洋一帶,樂善好施蔚然成風!

1991 年秋,鄭老居士高興地參加了浙東新昌大佛寺的開光盛典。在功德紅榜上,「獨佔鰲頭」的是黃根祥居士施助一百萬元。知客師介紹了他的布施因緣:港商黃根祥居士是由大佛示夢給他而發心尋到大佛寺,第一次傾囊施助了一萬多元,回去後,經營順利,賺得多倍,再來布施,而獲利更多,就這樣,他越施越多合計已達百萬元之巨。而他成為三家香港公司的總經理了。這次,他帶著十多位親友興致勃勃地遠來赴會,會後還專程到天台山國清寺進香。

有的人說:我們的經濟收入不高,很難做布施。

這種說法沒有道理。佛在《優婆塞戒經》當中說:「一切水草,誰會沒有呢?即使是國王,不一定能夠布施。雖然貧窮,也並非不能布施。窮人也會有飲食,吃完後的殘羹剩湯可以施與需要的眾生,也能得到福德。即使以微塵許的麥子布施螞蟻,也能獲得無量的福報。就算是再貧窮的人,誰會沒有微塵許的麥子呢?誰會裸體沒有衣服穿呢?如果有衣服,豈不能以一針一線布施人包紮瘡口,用一指許的財物作油燈?況且,天下沒有窮得連身體都沒有的人,既然有身體,看到別人作福德的時候,主動協助去作,做一些灑掃等的服務,也都可以得到福報。」

所以福田就是自己的心,只要自己有布施心,地球這麼大,到處都可以以自己的財富、智慧、能力服務人群、利益眾生,到處都有種福德的機會,有心布施的人,怎麼可能無路可走呢?

布施能獲得多大福德,全憑心量的大小,發心狹小下劣,大布施也只能得小福德,而發心廣大,小布施也能產生大福德。《般若經》說:「若菩薩但捨財寶七珍,不發心成佛,救度一切眾生,雖經恒河沙劫,得福猶少。」經中又說:「若菩薩布施時,能迴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雖少行施,獲福無量。」所以,我們能修好自己的心,以菩提心攝持,就是用一支小小的蠟燭供佛,也超過不以菩提心攝持布施億萬元的福德。

實際上,修行善巧的人,生活當中不論碰到什麼順逆境界,都可以轉為道用,就像一位大藥王,在他眼裡,大地的植物全都是藥,根本找不到一種非藥的草木。比如說,我們順利的時候,應當想:我的家這樣富裕,一定是前世布施帶來的,現在更要努力救濟窮人利益眾生;我的身體這樣健康,一定是前世慈悲眾生的果報,現在更要戒殺放生。這樣用心,就像在油燈明亮的時候,繼續添加燈油一樣。福德會越來越增上,綿綿不絕。這是真正的「保富法」。

如果遭遇逆境,下崗失業,或者事業失敗,就應當想:這些困境都是以往惡業所招來的,如果能夠順受,我的業債就可以從此還清。再進一步,如果貧窮,就常常祈願天下人都富裕豐足;如果疾病纏身,就祈願天下人都健康無病;如果遇到人際關係不協調或者產生糾紛時,就祈願天下人都能和睦相處;如果自己愚笨,就祈願天下人有智慧;如果身體有殘缺,就祈願天下人都能得到莊嚴相好。總的來說,就是每當遭遇一種患難,就發願自己在未來世一定要幫助遭遇這種患難的人,這叫做「即煩惱成菩提,翻毒藥成甘露」。

況且,佛還傳授我們一種不費分文就能積福的善巧法門──隨喜。在別人善行沒有完成的時候,能從中勉勵、支持,這是以勸導修福;當他善行完成時,可以與他同喜,這是以隨喜修福;處處讚揚他的美德,讓聽到的人都見賢思齊,這是以讚歎生福。

推而廣之,天上天下、古往今來的一切善事善行,沒有一種不可以用來修積福德。所以在普賢行願當中,上到諸佛菩薩的功德,下到六道眾生相續中一毫許的善根都無不讚歎隨喜,由此獲得的將是充滿虛空界的大福德。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這樣讚歎:

布施是寶藏,常在心中伴隨不離;布施是解除痛苦的妙方,能給人安樂;布施是善巧的車夫,能指示天道;布施是靈符,能把善士攝集在自己身邊;布施是安穩,能讓人心無恐懼地面對死亡;布施是慈愛的化身,能救濟一切世間;布施集聚安樂,能驅逐痛苦的盜賊;布施如大將,能降伏慳吝之敵;布施是妙果,為天人世間所喜愛;布施是清淨的大道,為聖賢所遊履;布施是修善積德之門,是立事聚眾之緣,是能生安樂之因;布施是成就涅槃的最初因緣,是進入善人行列的要法,是美好讚譽的淵府,具有入眾無難的功德,它是心不悔恨的窟宅,善法道行的根本,是種種歡樂的密林,是富貴安穩的福田,是趣向涅槃的津梁。它是聖者大士智者之所行,是少德寡識之人所效仿。

打個比方,有一家人不慎失火,這家的主人很有智慧,他觀察形勢,在大火還沒有燒到屋子裡的時候,就及時地把家裡的財物全部搬出,雖然整個房屋都被燒得只剩下灰燼,但是因為財物完好無損,他還可以重建新屋。同樣的道理,喜歡布施的人知道生命十分脆弱,財物的本性也是無常的,他在有生之年就及時修福,這就像從大火中搬出財物一樣,這一生結束了,來世還可以享受安樂,就像那位智者以自己的財富可以再建新房屋一樣。但是那些看不清形勢的愚人,只知道顧全眼前的房屋,急匆匆地營救,但是火勢極其猛烈,連土塊石頭都被燒得焦黑,不僅整個房屋被燒得蕩然無存,連所有的財物也都同歸於盡。可想而知,這個愚人以後只有在飢寒交迫當中苦惱地度過一生。同樣的道理,慳吝的愚人不知道身命無常、毫無保障,他們在一生當中積累、守護、愛惜財富,當死亡突然降臨的時候,瞬間就斷氣歸天,形骸與草木同腐,所有的財物都被拋在今世。

慷慨好施的人,贏得人們的尊敬,就像月亮最初出現,讓人心生喜愛,布施者的美名四海傳揚,人們歸心仰投,傾心信賴他。慷慨好施的人,常常為善人所憶念,貧賤的人也恭敬他。到了臨終的時候,他的內心不再有恐懼,這些圓滿的相就像是樹木開花一樣,還只是屬於現世的果報;到了後世,福德會像大樹結出無量的果實一樣,源源不斷地產生。

一個人在生死中輪轉,在六道中往來,沒有其他的親人可以依靠,只有布施可以信賴,假如轉生在天上人間,布施會給予我們安樂果實。

布施的福德是涅槃道的資糧。心中憶念起布施,自然湧現歡喜,以歡喜的緣故,一心不亂,以一心觀照生滅無常,就能成就道業。就像我們為了求得涼蔭去種樹,或者為了求得鮮花、美果去種樹一樣,通過布施希求果報也是如此,今生來世的快樂如同求涼蔭,聲聞緣覺的聖道如花,成佛如果。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