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473章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1


若是放在後世,趙無恤這種只強調士對主君忠誠卻忘了國君的行為,一定會受到眾儒生口誅筆伐的。

但好在這是個流行「家臣而欲張公室,罪莫大焉」的時代,且不說各個如同獨立邦國的邑。魯國之士也曾一度只知道效忠季氏,不知道魯侯。孔子及其弟子也在列國間跑來跑去而無常主,他雖然提倡臣事君以忠,卻沒強調過具體要忠於哪個君。孔門弟子們的覺悟沒孔丘高,也沒覺得趙無恤這麼做不對,這便是時代的意識在作祟了。

還沒等公西赤等人從小學四科以禮為首的興奮勁裡緩過來,接下來一一公佈的三科和各自佔用的時間,便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挑戰。

除了禮科外,小學裡的國人童子們還要學習書科,也就是識文認字;射科,也就是拉弓射箭、蹴鞠、狩獵、乘馬等軍事運動的統稱;此外還有數科,當然沒有計僑平日玩的方程那麼高端,只是教授最基礎的六甲、五方、算術……

且不說趙無恤將六藝裡的駕車換成了乘馬,讓公西赤等堅持駕車,拒絕單騎的保守者眉頭大皺。而數科,雖然也是君子六藝之一,卻從來都是禮樂的陪襯,但在小學那每月十天的課時裡,第一的是射科,數科和書科、禮科各有兩天。

射科的夫子主要是從軍中選擇,書科、禮科主要是孔門弟子,數科則是計僑那一幫子學徒。

亂世重武,這一點讓人無話可說,但公西赤等人這才意識到,在西魯除了儒家。以及漸漸成型的醫家外,還有另一門私學存在。

數科,它創始極早。卻融於官方,平日裡存在感不強。但現如今無論是各邑計吏。還是府庫小吏,行走列國的商賈,都和這個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3章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2


眼看爭論就要演變成動手動腳了,永遠在學術爭議裡把自己放在仲裁者位置,不親自下場爭辯的無恤才敲了敲案几,緩緩說道:「數科的時間絕不容裁減,書科和射科同樣不能削減,此事到此為止,禮在尋常生活裡也能修習,不必專門佔用時間,因為我想要官學出來的學生……」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戲虐的笑:「希望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子貢,你知道此話是何意麼?」

隨著濮南的打通,子貢也會時不時乘船往鄆城一帶走一趟,甚至參與到碼頭的建設和經濟策劃裡。

他是如今孔門弟子裡最受重用,立功最大的一人,所以公西赤巴巴地跑來請教。

子貢商賈出身,對數科倒是十分親切,他現在算盤和周髀數字用得極為純熟,都快趕上計僑了,但出於對孔子的崇敬,不好意思說出多學點算數的確比空學禮樂有用這句話來,他抿了一口溫湯說道:「其實就是字面意思,不難猜測。」

「德乃道德,學禮樂方能修其德;智乃智慧,解數科題目最能考量智慧;體是體魄,君子必修射術,閒暇時則蹴鞠,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沒有體魄如何入伍作戰?稍微年長些的便可以教授騎馬……」

公西赤嘟囔道:「其實以我看來,駕車更好些,晉人處戎狄之間,習得狄人乘馬穿絝的習性,司寇別處都好,就是這點頗有以裔亂夏之嫌……」

子貢搖了搖頭:「此話不可再輕提議,你不知道,司寇之所以能夠在趙氏中受重視,就是靠一次單騎走馬的狩獵做到的,此後趙氏輕騎又屢立奇功。前段時間讓年長的入學弟子騎馬射箭,穿方便活動的狄絝。的確引發了不小的抗議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


      雖然去年西魯各地受戰事影響種植不多,但今年在勸農使樊須帶著一批老農巡視各地推廣漚肥等知識的情況下,麥子長勢喜人。到了四月下旬,靡草紛紛枯死,冬麥成熟的時節到了!

    按照慣例,各地農民會獻上地裡出產的新麥請領主品嚐,稱之為「嘗麥」,晉景公就死於嘗麥時節。

    鄆城碼頭邊的亭子裡,趙無恤面前放了一碗有燜豬肉澆頭的水引餅,還有麥飯、麵餅等食物,那位遠到歸來的客人案几上,也有一模一樣的一份。

    見那人投箸不食,他便放下了竹筷道:「聽說子石在大河上敗於陳氏舟師時,我還以為你吃不到今年的新麥了,哀痛不已。孰料卻能再見,船隻被摧毀不要緊,人平安就好。不過究竟是怎麼敗的,還得跟我細細說下,好讓筆吏備錄在案,引以為戒。」

    對面那人正是在大河上掀起好大風浪的柳下跖,他沒了先前的意氣風發,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敗軍之將,沒有被司寇套上枷鎖發落已經感激不盡了,自當知無不言,至於為何會被齊人擊敗,原因只有一個,打不過。」

    「打不過?」一向眼高於頂的柳下跖竟然會說出這種話來,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然,齊人戰船眾多,有大翼一艘,中翼兩艘,小翼五艘。其餘舟舸數十,水手近千。但吾等卻只有中翼一艘,小翼兩艘。其餘除了輕舟外,就是俘獲的舫船了。更何況這些船隻雖然還能航行,其形制卻不適於戰鬥。數量不如齊船,速度不如齊船,能投射箭矢的人數也不如齊船,這就好比兩個持木棒穿布衣的人和駕車皮甲,舉戈的十個人作戰一樣,焉有不敗之理。」

    打輸了這場水戰,盜跖是又憋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5章 舟師


    孟夏烈日炎炎,蟬聲稀稀疏疏在林間嗡鳴,被任命為鐵官的曹邴氏昂首挺胸站在桃丘的山崖上,朝下面的大河肆意放尿。

    從這裡往下眺望,濟水河清澈無比,如同一條玉帶般在東方大地緩緩流淌,每隔上一天,都會有滿載石涅(煤炭)的大舫船從鄆城順流而下,為鐵工坊送來燃料。

    煉鐵這行當熟能生巧,加上趙無恤一些模棱兩可的建議,還有從晉國要來的幾個冶鐵匠人為助力,鐵工坊的產量在日漸提高,已經突破了原先的六十斤,開始朝日產百斤發動衝刺!

    現在要解決的是質量的問題,雜質如何一樣一樣清除,練出的鐵如何才能變成趙無恤描述過的「鋼」,除了要求不高的農具外,能否做出鋒利耐用的鐵質武器來?

    總之,曹邴氏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他因為表現優異,已經被加了俸祿,提升為士,一同被賞賜的還有幾個提出過妥善意見,增加了產量的鐵工。

    他完事之後束起帛帶正欲往回走,卻聽到山下的河面上傳來了陣陣聲響。

    那是木槳破開水花前進的嘩啦嘩啦,還有若隱若現的鼓點,以及呼和的號子聲,是船隊,光聽聲音,船隻數量還不少。

    「這回從鄆城來的船舶真多。」曹邴氏奇怪地踮起腳眺望,卻未見上游飄來片板,他這才意識到,聲音來自於背後。

    「好久沒見齊國來船了,今日真是咄咄怪事。」

    走到崖邊朝東北方向望去,曹邴氏差點沒被嚇得一屁股坐倒在地!

    那是兩列長長的船隊。足足有四五十艘之多,它們不是運輸貨物的舫舟,而是高大的戰艦!正氣勢洶洶地撲面而來!

    與此同時。尖銳的鳴金響徹鐵工坊,留守的一旅兵卒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6章 疾風烈火


    齊國靠近海濱,因常年目睹浩瀚無邊的海洋,詭異多變的蜃樓,所以神仙之說氾濫。

    舟師統帥煩且在近海航行時,就聽說過這樣的傳說:

    海的那邊,遙遠的東方有一株扶桑巨木,扶桑樹下還有太陽升起的湯谷,那裡的長人身高千丈,逐日的夸父由此而出。若是人死之後,魂魄沒有回歸蒿裡,而是誤入東方,那兒有十個太陽輪番照射,金屬和石頭熔化變形,連空氣都會被點燃,魂兒一去必定消解無存。

    所以齊國巫師招魂時一定會高呼:魂兮歸來,東方不能夠寄居停頓!

    如果先秦人的鬼神觀裡有地獄這東西,那十日所在的湯谷,也可以視為四方「地獄」之一了。

    而現如今,煩且感覺自己周圍也和湯谷差不多,火,目光所及全都是火!

    當遭遇敵人船陣後,那些上去爭功的齊船是最先遭殃的,在下游的它們本來興沖沖地想衝開這些小舟,然而卻眼睜睜地看著木筏、扁舟和漁船被點燃,載著致命的火焰,順著濟水河朝他們襲來。

    船是木材造的,繩索遍佈,還塗了防水的漆,這三樣東西最怕明火。齊船們頓時大驚,艨艟和小翼的兩行槳葉起起落落,像蜈蚣的腳一般瘋狂擺動,奮力扭轉方向,但無濟於事。這些水蜈蚣無路可逃。

    這時候東北風已經很微弱了,試圖調轉航行方向的船隻反倒被上游漂下的數十條火船追上,然後砰地一聲碰到了一起,帶著火焰的唇輕輕吻了上去。

    只是一個觸碰。那些火船上燃燒的稻草、漆油點燃了船身和索具,火勢逐漸蔓延,爬過繩子,登上甲板,在各類木材上劇烈燃燒。

    烈火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吞噬了齊人的船隻。被火焰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7章 兩敗俱傷


    徐承一直陰著臉,在吳國舟師裡就因為這副臭脾氣,才被踢到西魯來的,面對柳下跖的反問,他冷冷地回應道:「小人說的是事實,大河上的那場敗仗,君莫非是忘了?」

    他是徐國舟師出身,又在吳國水軍呆了十年,平日裡沒少圍剿淮河上的毛賊,所以對盜跖這種野路子很是看不起。

    驕傲無比的盜跖頓時被徐承這態度惹怒了,幾乎就到了動手的程度,但趙無恤卻伸手阻止了兩人。

    「放肆!」

    柳下跖一驚,停下了動作,而差點被揪住衣襟的徐承也陰著臉請罪:他原本是屈氏之臣,現在被轉手給了趙無恤,已經算是無恤家臣了,生死都是一句話的事。

    「汝二人今後還要共事,怎能在此吵鬧不休?子石今日大勝齊人,立下大功,齊國舟師不可戰勝之名從今日起便沒人再敢提了。但徐承說的也沒錯,不是每次水戰都能遇到這種極佳的地利,善戰者要充分使用奇正。」

    兩邊都捧了一下後,他又將兩人的手放到了一起:「此次火攻奇則有餘,正則不足,日後若是想與齊人舟師抗衡,吾等還是要多造出些好船,修習水上戰陣才行。前者我要交付給徐承,後者則是子石你的職責,汝二人一為舟師統帥,一為造舟之吏,日後要精誠合作才是!今日就當是不打不相識了!」

    主君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盜跖和徐承兩人雖然心裡不願意,卻只得從之。其實,他們之間有些不和睦,趙無恤在阻止鬧大的同時,卻也樂見其成。

    為人主君者。貴在制衡,尤其是軍隊裡,決不能讓任何一人獨大。所以他在武卒裡一直採用步卒、騎兵均衡發展,還不時吸收不同來路的人才任用。但在很有必要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8章 晏子遺書


    「今君飾崑山之玉,持隨國之珠,佩吳越之劍,乘代北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齊不生一焉,而君有之,何也?大河、午道、濮、濟所轉運也!若四路俱斷,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宋繒魯縞之衣不進於前……」

    「豎子名為以外臣身份諫言,實為欺我也!」

    齊侯看得暴跳如雷,將這封紙書扔到了地上,狠狠地踩了幾腳。

    眾臣一起伏倒,只有陳恆在心裡琢磨不已,他暗地裡嘖嘖稱奇道:「這篇《諫鹽策令》態度不卑不亢,辭采華美,排比鋪張,音節流暢,理氣充足……」

    「君欲禁鹽以害敵國,實則損己以益讎,午道之斷,陶丘之稅,濟水之敗皆是如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還望齊侯察之,解鹽策之禁,此乃齊魯億萬斯民之福也!」

    比如這一段語辭氾濫,意雜詼嘲,語奇字重,兔起鶻落。趙無恤雖然為敵國大夫,然其抗言陳詞,有一種不可抑制的氣勢,連陳恆也不由得暗中為自己這個年輕的對手讚歎不已了。

    不過,這真是趙氏子寫的麼?之前那些詩句聞名諸夏,但文章卻沒見他寫過多少,不會是尋筆吏代筆的罷!

    對趙無恤,陳恆不吝於最惡毒的猜測,只不過這一回。趙無恤在濟水上放的那把火再度幫了陳氏,幫他們將公室舟師重創!

    東萊和少海的舟師中自然有陳氏的人。加上大河上的船隊,光是水上力量。陳氏已經悄然超過公室了……

    所以面對齊侯」現如今當如何是好「的質問,陳恆這次決定噤若寒蟬,不發一言。

    反正陳氏控制的大河還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79章 孔方兄


    趙無恤撫摸著手裡的這枚齊國刀幣,它是仿照銅削的貨幣,刀柄略帶彎曲,刀身正面有「齊法化「三個小字,重約半兩。

    「刀幣在西魯究竟有多少在流通,可有人知曉?」

    計僑無言以對:「實在無法計量,魯國本就沒有統一的鑄幣,一般是使用貝,或者銅貝的,大宗貿易用黃金,其餘時候就用糧食、鹽,近來齊國屢次鑄錢,所以流入了不少。」

    趙無恤點了點頭,面色卻凝重了幾分。

    這些刀幣充其量只是交易的潤滑劑,大部分時候,實物交換依然是主流。

    但絕不能忽視貨幣在跨國交易中賺取的差價!

    貨幣是一個階級剝削與壓迫另一個階級的非暴力工具!貨幣是一個國家控制與瓦解另一個國家的非攻手段。

    魯國現在這種情況很危險,因為在交易中不得不使用齊刀,如此一來,就得先用魯國的絲帛、漆木等物產去換取可憐巴巴的刀幣,這是第一次剝削。然後再用齊刀幣購價格高昂的鹽,這就是第二次剝削!

    在這場貨殖戰爭前,趙無恤執掌的這片地域也不得不進行這樣的交換,貨幣可謂是無形掠奪的一大利器,春秋如此,兩千多年以後的國家貿易也是如此!

    然而這何嘗不是一個機會呢?與其讓齊國用刀幣來剝削魯人,還不如趙無恤自己上陣剝削。

    「我打算鑄幣。」所以趙無恤直言不諱,對計僑表明了心意。

    ……

    「吳國運來了兩千餘斤青銅,加上先前府庫裡的兩千斤,一共五千斤,子華說讓我鑄造屬於自己的五鼎,被我拒絕了,這種事並不急。既然儲量足夠,我有個打算,那就是鑄造屬於魯國自己的貨幣。也是境內流通的唯一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80 金布律1


    四月將盡,天氣一天熱過一天,富裕的大夫開始披上絲質的蟬衣,而士人和國人也開始以細葛布製作夏服。

    正所謂「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必當其位」,這也是西魯官吏俸祿發放的日子。

    按照春秋季世的新趨勢,攻佔的城邑,趙無恤不再分封給臣下,至多按照立下的功勞授予他們食田,准許以食田僱傭無地的農人耕種,食其租米,他手下的大小家臣,乃至於立功的軍吏兵卒基本成了西魯上的新興地主。

    除了力田以外,在官府供職的官吏,每年還有祿米分發。不過從四月底起,隨著鑄造工坊連續不斷地鑄出西魯的新幣,所以除了祿米之外,還有俸錢

    趙無恤對張孟談直言不諱:「我也不指望高薪養廉,但一些人期望受封於小邑的心思未減,總得提高待遇加以撫慰。」

    說來也無奈,畢竟現下最高大的理想就是能成為一地封君,與國同休。就算到了戰國大爭之世,秦齊趙楚一個又一個大權臣的理想也就是這樣了,什麼奉陽君李兌,穰侯魏冉,薛公田文,割據江東的春申君,無不是被實地封君的地位砸暈了頭,更何況春秋時人呢?

    觀念要潛移默化地改變,希望實現集權化,那在創業之初再分一堆大小領主出去的話,趙無恤這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所幸這一點上,孔門的儒家弟子卻是俸祿食田的有力支持者,孔子曾拒絕齊侯封地的舉動給他們做了一個好榜樣,現下的儒生遠不是後世一聽到封建就**不已的腐儒。

    所以四月盡頭的這天,鄆城士師成摶也收到了一大串銅錢作為俸錢……

    「外圓內方。倒是新穎……」

    把玩著手裡的大小趙錢,成摶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80 金布律2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四月的鄆城街巷,哼著這首民間耳熟能詳的男子負心詩歌,養蠶女們再度頭頂裝滿蠶繭的竹筐,從郊外的裡閭往鄆城外郭的織造坊而去。

    這個月,蠶桑之事大致宣告結束。據說那些神秘的司寇妾室現下帶著三四十名女童學蠶桑之事,她率先向司寇獻上蠶繭。於是養蠶也要紛紛效仿,在繭稅之外,還得向織造坊獻上自己的勞動所得。換取粟米,亦或是布幣刀幣作為報酬。

    一進入織造坊,養蠶女們原先嘻嘻哈哈的嬉鬧頓時停止了,她們戰戰兢兢地獻上蠶繭請隸商們檢驗,在市掾小吏面前點頭哈腰的絲布商賈現如今卻趾高氣揚,在蠶繭裡挑來挑去。尋找各種藉口削減價錢。

    最後,當養蠶女們接過一串由細麻繩串起來的奇怪錢幣時,不由面面相覷。

    在她們的推攮下,那位因為得到了醫扁鵲醫治而名噪一時的養蠶女站出來怯怯地詢問,可否換成平日用的刀幣,亦或是糧食也行。

    絲帛商人眉毛一揚,破口便罵開了:「這可是司寇鑄造的新幣,而在鄆城之內,刀幣布幣雖未禁止,但已經不提倡使用,家中若是藏有,最好去交換,否則交稅和口錢時邑寺不收,到時候後果自負乃公的話汝等也不信?還以為我是在欺負汝等?這可是法定貨幣,知道什麼是法定麼?邑寺和城門口還貼著《金布律》,汝等自去觀看詢問即可。」

    養蠶女們又驚又怕,只能捧著一串銅錢沒命地逃了出來,又一窩蜂跑到邑寺和城門口觀看。的確貼著一張紙做的告示,篆字密密麻麻,旁邊還有小吏口吐蓮花般在那裡為圍觀者解釋,那絲帛商賈說的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