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三百六十章 臥榻之側 1


    自從平定去年十月的盜患後,趙無恤的勢力在魯國內部鬥爭中賺得缽盆滿盈,聲名一時無兩,隨後他卻低調地蟄伏了半年之久。

    魯國西鄙外表看上去風平浪靜,但三邑內部,卻經歷著巨大的變化。

    名為「維新」的新政已經在三邑每一個鄉亭小邑推行開來,一千名全副武裝的常備武卒是逼迫鄉里地方勢力屈服的壓力。而無恤暫時允許各宗族對土地的所有權和控制,並從各家提拔年輕子弟進主邑為吏,則是保證三邑合作的紐帶。

    軟硬皆施之下,新政順利實行,無恤對封疆之內的控制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直觀的證據就是今年的春種、夏收之高效,還有名為「春搜夏苗」的軍事演練。

    「俗言道,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理,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鐮、一耨、一椎、一鋥,然後成為農。一女必有一刀、一錐、一箴、一缽,然後成為女。」

    面對男耕女織的春秋社會經濟,趙無恤提綱挈領,提出應該改進生產工具。

    女織方面,他前世壓根沒任何關注,所以不知道該如何改進,只能尋些孤弱的巧婦集中在織造坊做工,鼓勵她們發現些能提高效率的法子。

    至於農事方面,這是任何文明的必要支柱,也是無恤勢力有經驗和基礎的事情,做起來自然駕輕就熟。

    衛、魯兩國屬於兗州之地,西鄙地形較為低窪卑濕,雖然土地不算特別肥沃,為「厥土中下,土唯黑墳」,但農業水平卻走在時代前列。

    畢竟周人祖后稷,本身就是農耕起家的部族,遷到魯國後也依然如此,一如他們在《魯頌》裡誇耀的「黍稷重穋。稙穉菽麥;奄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章 臥榻之側 2


    生產力的發展也意味著能養活更多的人,更多的兵卒!

    他還很重視鄆城地區的稻米種植,春秋中後期屬於溫暖時期。雨水充沛,氣溫比後世高了不少,大野澤又近在眼前,所以鄆城一直在種植稻米。

    「比起粟、黍、麥,最能養活人口的。其實還是稻米……」

    只不過若單吃稻米,難免會體內蛋白質不足,所幸這時代的農人們還在從事漁獵採集的附屬經濟。

    有了去歲冬小麥的試種,代田法已經被部分地區接受並且在春耕裡付諸實際。春耕時無恤派了不少來源雜糅的子弟去鄉亭作巡視的農官,督促各邑和鄉亭播種。

    在什伍制度的管理下,這項工作完成得十分能順利。現如今田里長得青青的粟、稻、黍讓民眾看得喜滋滋的,今歲若無災年,等到秋天一定又是個豐收!

    ……

    二月春種過後,就進入了為期兩月的農閒之時,無恤也不讓民眾空閒著。而是準備進行名為「春搜」的軍事訓練。

    「農事完成的不錯,但軍事上也不能拉下,要知道,反映一個政權組織度最直觀的證據,便是徵兵的速度!」

    趙無恤的這番話,讓負責去鄉亭徵召兵卒的軍吏們壓力極大。

    《司馬法》曾言:凡是作戰:對全軍下達的號令,三天以內就要貫徹執行;對百人小部隊下達的號令,半天以內就要貫徹執行;對個別人員的指示,要立即執行。

    從領邑徵兵,就晉國趙氏而言。一個裡一天之內就能徵召完畢,一個鄉要三天,一個縣得十天,整個卿族集結則要至少半月。這已經算極其高效的了。魯國的全國集結,至少得提前數月準備,再花一月時間,這還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一章 邾國


    魯國的肆師直屬於大宗伯,爵為下大夫。給 力 文 學 網肆,乃是陳列之意,肆師職責是「掌輔佐宗伯」,陳列祭祀之位及犧牲,察看所陳列的饌具,告教並協助群臣行祭祀的小禮,責罰怠慢禮事的人等。

    去年十一月,孔子升任肆師,因為他出身低微,在基本由公族組成的宗伯署內不怎麼受人待見。無事時,他就帶著國內的年輕人學習禮儀,為此沒少收弟子,碰上諸侯卿大夫家死了人,還要跑去主持喪禮,權力和威望一直沒太大起色。

    直到一次來自鄰國邾國的外交聘問,才讓孔子名聲大振!

    那次聘問趙無恤也有所耳聞,為此還讓人收集了不少關於邾國的典史和信息,畢竟那兒離魯國闞邑也就百餘里距離,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趙無恤的鄰居。

    邾國本是夏商古國,曹姓,出自中原祝融部族,追溯的祖先為陸終氏。祝融能「昭顯天地之光明」,所以其後裔多為柔嘉材士,在夏商之時十分興盛。己姓昆吾國為夏的侯伯,大彭、豕韋兩國為殷商的侯伯,相當於周代齊、魯的地位。

    不過到了周代,與周人系統不同的祝融八姓子孫多半衰弱滅亡了,除了羋姓楚國再度興起於南方外,在淮河以北只剩下曹姓邾、己姓莒兩個東夷化邦國。在山東境內; ,它們是僅次於齊、魯的國家,泗上小國中的佼佼者。

    邾國的圖騰是蜘蛛,邾文公時定都於鄒城,所以又稱鄒國。

    邾與魯既是長期敵國。又受魯國文化影響,到了後世。甚至成了名為「鄒魯文化」的圈子,孟子也是鄒人。

    但在西周時。邾國一直被視為異族夷人,到了齊桓公時因為幫齊爭霸的緣故,才被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禮議


    二十年前,魯昭公在內戰中失利,被季平子聯合孟氏、叔孫氏驅逐。他外表看似「知禮」,所以被逐之初贏得了許多諸侯和卿大夫的同情,齊侯送上人口兩萬五千戶,並奪鄆城作為他的養邑,還處心積慮想藉著幫魯昭公回國的名義打進魯國去。

    魯國叔孫穆子,宋國樂祁,鄭國子大叔等人則積極為魯昭公奔走,想要通過與季氏公開和談的方式讓昭公和平歸國,晉國六卿則充當仲裁者。

    那幾年,的確是「弭兵時代」的諸夏卿大夫們最團結的日子了,所有人彷彿都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希望創造一個其樂融融,禮樂昌盛的姬周宗盟……

    然而,因為魯昭公的秀逗性格,非要和季氏鬥個你死我活,絕不妥協退讓。所以談判僵持了,連喜歡裝得人畜無害的晉卿知躒都受不了他,只能掩著耳朵趨行而走。

    國君們耐心喪失,便對魯昭公不理不睬起來,把他當成臭皮球踢來踢去,使這位流亡國君只落得個身死異國他鄉,死後陵墓不能和先祖相鄰的下場。

    魯昭公若是泉下有靈,想必最痛恨的還是季氏,但他大概想不到,在死後近十年後,還有人出面為他說話、翻案。

    不同於夏初時孔子讓孟氏停止僭越的樂舞,這一次,孔子的上書頓時在魯國引發了軒然大波!

    ……

    無恤召來闞止,將封凜想方設法寄回的上書抄件展示給他觀看,隨後說道:「早先,季平子把魯昭公葬在魯國先王陵寢的墓道南面,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洩私憤。
前幾天,小宗伯孔子向魯侯提出,應該派人挖一道溝渠,將昭公的陵墓與先君的陵墓圈連到一起,以正其名分!」

    在關於孔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三章 楮皮紙


    魯城的大禮議時間定在五月底,地點則定在了「毫社」,孔丘和少正卯兩位私學先輩這十多年來培養的學生們如鳥雲集,一時間戰雲密佈。

    而始作俑者趙無恤這邊,在朝小池塘裡扔了一顆大石頭,濺起無數水花和波紋後卻一溜煙跑開,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對於魯侯和三桓的邀請,他以要防備盜寇突襲為由辭謝了,只是提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要求——將這次公開「禮議」的記錄書寫材料大包大攬了。

    實際上,無恤的真實想法是,所謂的禮議,爭的不是誰的誰知識淵博,誰對誰錯,而是一場股之爭。那種又臭又長,看似引經據典,實則是空口白話噴口水的場面,他才不想去看。雖說這時代尚武精神十足,要是吵崩了,書生打架依然是會拔劍格殺的……

    但要想看角抵技擊,還不如去子貢經營得蒸蒸日上的陶丘侈靡之所呢!

    不過,三邑的屬吏裡,卻有不少人想去瞧瞧熱鬧的,孔門弟子冉求忠於職守,已經正式被任命為旅帥,他也知恩圖報,認真地履行著本職職責,帶著一旅長矛兵訓練,兼顧鄆城的防務。當消息傳來後,冉求雖然心裡想去,在無恤面前卻半字未提。

    倒是闞止和公西赤年紀輕,實在是耐不住寂寞,無恤索給他們一項任務,闞止是要去和封凜配合,繼續交好魯城士大夫,同時看清各色勢力在這場禮議中的表演。至於公西赤,則是要在毫社旁聽,將這場「大禮議」的內容和過程一一記述下來,而且趙無恤還有一個硬性的要求。

    「記住,每一個字都得用紙寫!」

    ……

    離廩丘麻紙初次造出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在那之後,工匠們被嚴密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四章 漁翁得利


    經過半年的流傳,廩丘麻紙在魯城已不罕見,不過多是劣麻紙,被那些嬌貴的貴族女子所喜……

    那種「公輸紙」當然也有,但孔丘卻從沒見過眼前這樣薄如絲絮還有韌度的紙。

    他晃動紙張時發出脆生生的響動,手指摸在紙張表面冰如玉滑入絲緞,一時興起提筆在上面寫下幾行小字,卻見墨跡凝而不散,翻折過來對著光亮還能看到反面的字跡,的確比在竹簡上方便多了。

    作為一個搞教育起家的夫子,作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士人,孔丘自然清楚,書寫材料的進步將意味著什麼,他頓時眼前一亮。

    「竹簡木牘太笨重遠不如絲帛輕便易用,絲帛卻又不如竹簡便宜,據說這種名為紙的物件兼得兩者之妙處,不知若是大量製作,成本能不能承受的住?」

    孔丘一眼就能明白紙的好處,但最擔心的是成本太高,又或者受到原材料限制達不到量產。那樣的話,即便新紙有千般好處也只不過是卿大夫貴人們的玩賞之物,無法普及開來,做到孔門提倡的「有教無類」。

    公西赤則朝他行了一禮,將自己半年來所見所聞的紙張進化歷程徐徐道來,只是略過了具體的工序,那可是趙無恤勢力的秘密,凡是參與此事的家臣都被勒令決不能外傳。

    他最初之所以堅持認為紙不能取代竹簡,是因為麻紙乃是用織造的邊角料製成,排除其先天脆弱的毛病不談,受限於織造業的規模,很難大批量生產。

    反過來說,若是強行提高麻紙的產量,就必須犧牲葛麻織物的數量。萬一司寇沉迷於此,說不準會影響三邑的衣褐穿著,得不償失,因而公西赤不贊同大規模製造麻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五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1


    晨色清冷,帶著一絲濕膩,預示著雨季將至。

    五月末時,夏雨綿綿降下,各種消息也彷彿雨後的白蘑菇般一個接一個冒了出來,紛紛傳到了廩丘趙無恤處,讓人有些應接不暇。

    首先得到的是一封來自曹國陶丘的絹帛,上面的蠅頭篆字正是曹伯陽親筆所書,內容則是邀請趙無恤去參加他的三十六歲壽宴,裡面還附著子貢的一些話語。

    趙無恤知道,早在《詩.小雅》裡就記載著「吉日庚午,即差我馬」之言,反映午與馬相對。春秋時代已經有了十二生肖,自然就也了本命年的說法。

    子貢在信中如是解釋:「司寇當知,一年有月份十二。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蟲也;巳,雞也;午,馬也;未,羊也;申,猴也;酉,雞也;戌,犬也;亥,豕矣。十二生肖往返循環,所以世人對十二的倍數生日十分重視,加上去歲一整年裡,曹國因為侈靡之業得到了不少稅收,曹伯喜悅,今年便決定將場地擴建加固,做一個世間從未有過的『大競技場』,廣邀天下卿大夫畢至,以慶賀本命生辰。」

    無恤名下的侈靡之業在過去一年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說現在陶邑的侈靡之所裡,其倡優、舞技無不吹竽鼓瑟,也不乏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只為博得士大夫和國人一樂。

    每逢賽車、賽馬、角抵,還有初具雛形的蹴鞠聯賽舉行的日子,附近街巷常常擠得車彀擊,人肩摩,賽場觀眾席上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開設產業的商賈如子貢等人都「甚富而實。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子貢在描述了這些盛況後寫道:「司寇若是得空,大可來陶丘一觀,一面巡視下吾等的業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五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2


    所以無恤便只能把目光盯到了楚、吳兩個產銅大國身上,楚國雖然銅料豐富,但實在太遠。吳國和魯倒是在淮北一帶相鄰,何況吳國政治體系構建較為原始,若是能和領邑主搭上線。以精良的手工製品偷偷轉運些銅、錫是沒問題的!

    於是他便做出了決定,要到陶丘與吳使會個面,順便參加曹伯壽宴。

    張孟談聽了無恤的理由後也十分贊同,認為值得一去。允諾說無恤不在時他會統籌調度好三邑軍政,防備盜跖襲擊。

    這時候,無恤只想著速去速回,沒料到還有另外兩樁份量不小的事在陶丘等著他解決……

    ……

    詩言,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晉國新絳郊外。昔日因為趙無恤主政一年而熱鬧非凡的小邑成鄉,彷彿已經沉寂了下來。每當傍晚降臨,只聽見蚱蜢螽蟲響徹草間,夜深人靜時,甚至還能聽到求偶的野雞在振羽啄翅。

    前年冬天,趙無恤因為誤殺范氏嗣孫而被逐的消息傳來後,成地舉鄉嘩然。

    當時羊舌戎等憤慨地說道:「范氏以嫡孫被殺為恥,吾等也以主君被逐為恥!君辱臣死,成鄉全邑上下,愛戴君子就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兒子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想著為主君報仇,若是主君有召喚,難道還有敢不盡力的人麼?」

    於是,此鄉半數的青壯子弟自帶衣物、弓矢、武器,他們告別了昆父妻子,在成摶、計僑、羊舌戎等人的帶領下,分批前去宋、魯投靠流亡的主君趙無恤。

    在他們離開家門時,成鄉的國野民眾沒有往常送子侄徵召的悲切,而是相鼓勵,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紛紛說:「有君子這樣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朽者


    四十年前,齊國崔杼之亂,齊莊公被弒,晏子這位「不死君難」的智者逃過了那一劫。隨後慶封滅崔氏;欒、高「二惠」與陳、鮑驅逐慶封;陳鮑驅逐欒、高三場大亂,他從未卑躬屈膝,卻奇蹟般地保全了自己的宗族,在齊侯杵臼時相齊,創造了一段難得的安定時期。

    晏氏自晏桓子後開始崛起,到晏嬰時成為上大夫,一度執掌齊政。雖然他從不為自己家謀私利,家無筐篋之藏,居於商賈之裡閭,家有老妻卻推辭齊侯賜予的美室美妾。但擋不住他名聲太好,民眾扶老攜幼前來歸附,如今已經成為齊國在國、高、陳、鮑四卿下的第五強家。

    但他終究還是沒逃過司命的催促,晏子去世的消息傳出後,臨淄民眾萬分痛心,數萬人走上街頭同悲,掛滿了墨旌和素稿。

    據說在晏子病重將死時,特地鑿開楹柱放進一封帛書,對他妻妾們說:「楹柱中的信,阿圉年長後再給他看!」

    晏嬰老年得子,其子晏圉尚未及冠,卻被齊侯直接授予上大夫之爵,養於公室,請名師教其君子六藝,以繼承晏子的宗廟家邑。

    晏子遺書裡寫了什麼外人不得而知的,或許是對齊國未來的預言,或許是指點後人保全宗族的妙招。

    齊侯也十分哀痛,他用最隆重的上卿禮節,親自為晏子發喪,還捧著璧玉在晏子的黑色棺槨旁哭得死去活來。

    有人在旁勸道:「君上,這樣做不符合禮的規定。」

    齊侯哭得眼淚鼻涕都混到了一起了,他直接用素衣的寬袖一擦,說道:「汝等怎能知道晏子的好處?從前孤與晏子到遄台遊玩,一天之內他給我指出了三次過錯,逼我改正。現如今斯人已逝,還有誰能像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百六十七章 楫門而盜


    PS:又弄錯了,上一章出場過一次的吳國使者屈瑕改為屈無忌,見諒……

    六月末,等屈無忌帶著使節團裡的專伯魚、言偃等人準備離開徐地、鐘吾時,季札卻只能遙遙相送。

    在季札的斡旋下,此地因為青黃不接而發生的動盪已經平息,再過幾日,他也要返回延陵。何況他已經老邁得無法遠行,徐地就是他能走最遠的終點了。

    四十年前,他聘於魯,請觀周樂,聽遍商、周、魯之頌,以及大小雅、十六國風,期間每一個點評都讓自詡為知禮的魯人汗顏不已,紛紛甘拜下風。他過徐國時為了未說出口的信義,在徐子陵墓旁的松柏上掛吳中寶劍,也傳為美談。

    他過鄭國時見到了正值壯年的子產,倆人一見如故,季札預言子產將執政鄭國,創造一個中等強國。他過齊時,也與晏子結交,建議晏子主動交出封邑和權力,正因為無邑無政,晏子才倖免於欒、高之難,沒有遭陳無宇毒手。

    至於他適晉時,則是與叔向交遊,並特別欣賞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三人。

    季札回憶著自己與這些人的交好,如今他們都已經盡數死去,人亡政息,晉國羊舌氏已滅,六卿專權,不知何時就會打起來。齊國沒了晏子,權柄就要落到陳氏手裡了。鄭國那邊,子產的繼承者子大叔也死了,心胸狹窄的駟歂執政,據說最近正在為難名士鄧析。

    「未來幾十年的天下,將是個禮樂崩壞的季世……」

    從好時代到壞時代的季札充滿了悲觀。自己的侄兒吳王對禮樂教化並不感興趣,他心性殘忍,一心想要爭霸,卻不務德行,只知力爭。就像申包胥說的,這樣的吳國就如同巴蛇和巨彘,即便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