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291章 焚劵市義


   而與此同時,在廩丘邑寺之內,被點到名字的欠債國人在武卒監視下列隊一一進入。

    廩丘邑寺作為此地大夫和邑吏辦公的場所,所以面積不小。首先一進門後,會看到兩邊有一間或幾間矮屋,與圍牆相連,門扉往外敞開。這是供外地來的小吏和豎寺們們更衣、休息、等待接見用的「孰」。

    今天這裡由封凜主持,還有幾名當地小氏族的子弟和武卒在旁輔助,維持秩序。

    封凜面帶微笑,讓庖廚將準備好的東西端上來,誘人的肉粥香味飄在屋內,讓沒來得及吃朝食的國人們食指大動。

    「此乃趙大夫念汝等遠行辛苦的恩賜,爾等可在此饗食。」

    眾人既然會借貸,自然不是富裕的,見真有吃的,頓時大喜,紛紛下拜謝賜。封凜對這些借貸的貧窮國人們勞以酒食,勸其酣飽,待眾人情緒穩定後才引著他們入庭院中,步入廳堂內。

    踏入威嚴的大堂,國人們遠遠看到對面的黝黑案几後,坐著一位頭戴玄冠,衣朝服的端莊君子,身旁是甲冑在身的虎賁。他們凜然下拜頓首,有的人已經哆哆嗦嗦說起了請求再將借貸日期寬限幾日的話。

    「本大夫今日讓爾等來此,卻不是為了催債,只是驗一驗債券而已。」

    趙無恤聲音洪亮,頗有威儀,他對每個人都問了些問題,審其家境,確定多半是遭了意外或者災荒,無衣無褐不得不進行借貸的老實國人。

    廩丘的借貸屬於牟利倍稱的穀物借貸,利息分為五等,或二十而一,或十一,或二十而三,或十二,或二十而五。前一年賠不清,利息便滾到了第二年。越積越多,苦不堪言。

    於是坐於廳堂側面的竇平帶著準備好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2章 授土賜民


    策命,是春秋時一種命官冊爵的儀式,可以用於天子分封諸侯,也可以是諸侯分封卿大夫。

    早在十天前,在得知晉侯、衛侯都同意甄邑入魯後,趙無恤便立刻將甄、廩丘社廟裡的禮器派人送進曲阜,作為獻土效忠於魯國的象徵。但魯國公室、三桓都大權旁落,如今的辦事效率不高,直到今天,魯侯的策命使者才終於抵達廩丘。

    策命司儀是位年輕的士大夫,二十餘歲,他高冠博帶,頷下留了淡淡的三角須,眼睛透亮,遠遠就好奇地盯著出城迎接的趙無恤看。

    到了十步時,兩人相對而拜,策命使者搶先拱手說道。

    「魯之司儀子服何見過趙子。」

    「久仰子服大夫之名,今日終於得見。」

    子服何,無恤早在陶邑時就聽子貢說起過這個人,稱之為魯國年輕一輩的英才之一,能得到子貢如此讚譽,可見此人非同一般。

    子服氏出自孟氏,孟懿伯字子服,其後代便以字為氏。子服何口才了得,年紀輕輕就當了行人署的司儀,如今更是被委派為策命趙無恤為甄、廩丘大夫的使者。

    據說他還與魯國德高望重的大名士,中都宰孔丘往來甚密,還和孔丘門徒子路、顏回等人為友,和子貢也關係不錯。

    倆人寒暄幾句後攜手入城,因為趙無恤算是子貢的主君,所以子服何對他十分友善。此人言語有趣,博聞強記,雖然從未來過廩丘,卻對這裡十分熟悉,不少典故信手拈來。

    望著廩丘高大的牆邑和出迎的國人們,子服何不由得感慨:「齊人以這一城邑為據點。欺凌魯國西鄙百年,今日多虧了晉國中軍佐和趙子之力才拔出了這根扎人的荊棘。明日以後,這裡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3章 初聞盜跖


    八月五日這一天,現任魯國廩丘大夫趙無恤再次召見了前任齊國廩丘大夫烏亞旅。

    烏亞旅被軟禁了一個月後,雖然衣食沒有受到怠慢,但面色依然有些蒼白,身體有點發虛。

    「如今贖金已到,只求大夫能放我歸國……」他訥訥地朝趙無恤拱手,目光卻瞥到了屋內披甲戴胄護衛,冷冷注視他一舉一動的武卒身上。

    趙無恤所坐的案前擺著一個大木箱,以及一個密封的小木匣,室內隱隱約約還有幾分血腥味,烏亞旅下意識地感覺到今天的氣氛不大尋常。

    身穿藻火紋深衣的趙無恤踱步下堂扶起了烏亞旅,說道:「本來前幾日便要請烏大夫來商量此事,但先是魯侯派遣使者為我舉行策命儀式,而昨天又遇上了另一遭事情,所以才耽誤了。」

    說到策命,烏亞旅心中微微酸楚,因為廩丘可是他祖傳的領邑!現在卻成了別人的地盤,而且還經過了賜土授民的一系列儀式。這感覺簡直就像是自家的結髮妻子被人奪走,又走了一趟迎親採納的大婚程序,還在同房後拉著手在自己面前炫耀一般。

    「簡直就是竊城之人啊。」

    不過他也就暗暗抱怨抱怨,畢竟是自己先被擊敗,承受此難也無可厚非,只求趙無恤不要像楚共王囚知武子一樣,關他個七年方才放歸。

    烏亞旅現在只想平平安安結束這段囚徒生涯,便小心地問道:「不知是何事?」

    趙無恤扭身回頭,讓穆夏把那個木匣子拿過來。放到地上將之打開,露出裡邊的一物。烏亞旅傾身看去。頓時驚得倒退了幾步:

    見匣內放的是個血淋淋的人頭,著實駭人!

    他喃喃地問道:「趙大夫。這是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


    高魚大夫魚佗說道:「盜跖(zhi)已經在雷澤、大野澤肆虐了數年,這一帶地勢複雜,濮水、濟水注入其中,湖泊窪地遍佈,期間還有無數小丘可以藏人。於是逃人聚集,以盜跖為首,他有從卒數千人,橫行大野澤周邊,侵暴諸侯。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但魯國內部紛爭,外迫於齊國欺壓,所以無力進剿。」

    「盜跖?」

    趙無恤知道這是大野澤方圓數百里盜寇的大頭領,這名字後世幾乎無人不知,原來也是這個時代的。

    但無恤冥思苦想了半天,都沒想起來他的事蹟,只記得戰國時有人評價說,盜跖是「天下善用兵者也」!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廩丘離大野澤也不遠,而歷山、雷澤、大野澤之間的衛國濮陰之地也是我志在必得的地方,所以今後保不準要和他打交道,回邑之後可得盡快開展徵兵,為這個冬天做好防盜準備!」

    ……

    從廩丘到曲阜,路途至少要五天,得經過三百里路程,過了高魚後,便是魯國重鎮鄆城了,這也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距離。

    雖然已經快到仲秋,但鄆地靠近濮水、大野澤,氣候卑濕,所以依然很炎熱,秋老虎一照,無恤等人穿著寬大的深衣廣袖,頓時汗流浹背,只感覺是在蒸桑拿,無恤所帶的騎從虞喜,護衛穆夏等人也流了一頭一臉的汗,卻猶自甲冑不卸。警惕地看著四周。

    在太行遇襲後,軍吏們愧疚之餘也痛定思痛。已經總結出了一整套護衛的經驗,所以如今百人之中有長矛兵、有劍盾。還有弩兵,人人都是挑選出的精銳,足以結成趙無恤傳授他們的特殊陣型。

    能說會道的子服何客串起了嚮導,他介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九十五章 尼父之丘(下)


    「禹貢曾言:大野既瀦,東原厎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離開鄆城一天後,當一望無際的碧濤和連綿不斷的濕地顯現在眼前時,趙無恤不由出言讚歎。

    在遠古時,以泰山為主體的魯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嶼。由於黃河攜帶的黃土高原的泥沙淤積,在泰山西南逐漸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平地曠野,才出現了今天的魯西南平原,使泰山與大陸相連。

    數千年來,魯西南的兗州,是東夷人活動的中心,夷人西出群山,見此連綿曠野,謂之大野。濮水、濟水匯入其中,形成了南北三百餘里,東西一百餘里大野澤。

    趙無恤知道,這一湖泊大澤直到宋代還有遺留,那便是著名的梁山水泊。

    一路過來,鄆城民眾也有不少進入大野澤北境的,這裡人煙較為稀少,需要時效性的農稼是來不及了,只能指望在澤周邊狩獵採集。畢竟此處野菜遍佈,偶爾還能看到鹿群奔跑其間,採食蒼耳,水中也有數不清的游魚和蛤、蟆,足以充飢。

    往年鄆城一帶遇到兵災或者饑荒時,鄆城人常常東行至此求生,等到戰亂消弭後再回去。有的人甚至就留下不走了,由此成為野澤亡人,最後變成了野性越來越盛,攻擊性越來越強的群盜。

    不過也有部分流民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往東走,比起西行投奔廩丘的還多。趙無恤停車詢問,才知道他們是去投靠中都邑的。

    「中都宰頗有仁名,去了那兒,就能求得一條活路!」

    子服何讚歎道:「多虧了孔子為政,才能讓西鄙之人有一片樂土!」

    趙無恤在晉國、宋國時,雖然沒少聽子貢推崇過孔子,但親眼見到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九十六章 4武衝陣


    因為大野澤北岸的涂道南側是泥濘的沼澤和湖水,北側是起伏的小丘陵和樹叢,所以遊騎只能在略微乾燥的路面上向後和向前放出十里遠,不過依然能起到警戒和預敵的效用。

    聽聞前方有人在打鬥,武卒們微微緊張了起來,在軍吏的召集下,迅速從拉長的縱隊集結為密集的隊列,趙無恤和子服何的戎車被圍在中間。

    趙無恤也注意到,前方偶爾有零星的流民向這邊逃竄,其中一些人身上還有傷痕,甚至有腦袋頭破血流的。

    「前面究竟發生了何事?」

    虞喜勒馬道:「稟大夫,是大野澤的盜寇夥同部分流民在圍攻一支車隊,如今正在前方僵持不下。」

    子服何眼睛又咕嚕一轉,慫恿趙無恤道:「大夫,著一定是哪家士大夫的車隊,遭到大澤盜寇的圍堵,吾等有兵卒百人,不如前去幫他們解圍!」

    他是有心想見識一下趙無恤手下這些兵卒的戰力如何,好掂量掂量他的實力,是否值得孟氏花大價錢拉攏。

    無恤知道此人唯恐天下不亂,所以並未受激,而是讓子服何稍安勿躁,隨後急促地問道:「彼輩人數多少,甲冑幾何,用何種武器,地形有無埋伏?」

    虞喜一一報了上來,原來前方有盜寇三百,其中十多人披甲,有三四個開弓的;流民兩百餘,身上無甲無胄,只有破爛的衣褐。盜寇偶有用戈矛的,大多數隻是扛著農具,外加斬木為兵,此處地形一片平坦,並無其餘埋伏。

    「對方陣型散亂,並非有組織的盜跖精銳,大概只是劫掠過往車隊的餓寇。」

    為將者重在果斷,趙無恤聞言後立刻下令眾人趨行,走了數里後,果然聽到前方一陣亂哄哄的聲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7章 軍旅之才


    魯國的地形,可以用三種地貌概括之,北邊三分是泰山、沂山峰巒,將齊、魯隔離開來,中間四分是魯中南丘陵,其餘三分是臨近濟水、汶水、濮水的西南平原。網

    中都就位於西南平原地帶,臨近汶水、大野澤,往西北方走則漸漸進入泰山之陽。

    趙無恤等人在大野澤北碰巧為冉求解了圍後,兩個車隊便一同東行,漸漸靠近了中都。

    冉求字子有,所以有時又稱之為冉有,他的大名,趙無恤前世就曾在一篇中學課文上見過,之後也多次聽子貢稱讚過他的這位後學師弟。冉求本就是魯國西鄙人,年紀才二十,成為孔子門徒沒幾年就擠進了「升堂」弟子的行列,要達到這種程度,至少是要六藝精通才行。

    今日一見,冉求能射,能御,能指揮作戰,言辭禮節也很得當,可謂是多才多藝,然而他的低調性情卻又掩蓋了這些才幹,讓人一眼注意不到。

    方才相認後,子服何便詢問冉求道:「子有這是從何處歸來?」

    冉求拱手相答:「好教二位大夫知曉,求是去西北面的汶西之田借粟米去了。」

    趙無恤好奇地問道:「中都的糧食不夠麼?為何需要向外借貸。」

    冉求看了趙無恤一眼,垂目答道:「中都的土地只能算厥土中下,人口也不多,戰前就千餘戶,七八千人,如今有不少濟水以西的流民進入,卻劇增到了一萬。離秋收還有半個多月時間,夫子不忍民眾受飢,便解散了邑兵,以府庫中的兵器甲冑為質向鄰邑借貸粟米,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二次了。孰料卻遇到了盜寇來犯,多虧二位大夫解圍。」

    原來如此,中都雖然並不算富庶。卻是一處戰後頗為安定的地方,但人口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8章 仲尼弟子眾生相


    中都邑給趙無恤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到處設立的粥棚,也不是歸之如流水的鄆城、大野澤民眾,而是這裡的一種氣質。
    那就是多數人的尊卑有序,以及守禮、鞠讓。

    冉求介紹說,孔子門下的「升堂」弟子們都被放到了各地的百戶小邑中管理裡閭,而在中都之郊負責接待流人的則是冉雍,字仲弓。

    冉雍同樣二十出頭,他是冉求的同族,但已經血緣疏遠,淪為卑賤的庶民,連士都不是。他長著一張憂鬱的長臉,頭上是圓圓的發髻,籠著寬袖讓人將冉求運回的粟米搬運下來。

    在得知冉求因為兵卒帶的太少而在涂道上遇襲後,冉雍出言安慰他道:「大野澤的群盜也是活不下去的民眾,我幼年卑賤,故知其苦痛,若是能以德化民則可以解決,以兵甲進剿卻收效不大。」

    他倒是一眼看穿了群盜肆虐的緣故是部分魯國領邑大夫的殘暴不仁,但卻主張非暴力不對抗,顯得有些迂腐。

    趙無恤與之見面後想:「這大概就是他以德行聞名,而不以政事見長的緣故罷。」

    不過把出身卑賤而有憐憫之心的仲弓安排在這裡是很有效的,他一會親自攙扶老者,一會又低聲勸說他們不要慌亂,安撫了流民們驚懼的情緒。

    於是民眾們進入這裡後,彷彿放下了爭心,因為孔子以犧牲軍備為代價,換取粟米維繫著流民們的生活,並儘量撥出土地安置他們。離秋收也還有半月時間,鄆城和大野澤的流民源源不斷進入,但孔子似乎想不到拒絕他們入境的理由,也想不出能廣增糧食的法子。所以才讓冉求去汶西、宰予去曲阜借糧。

    冉求雖然運了十來車粟米,但面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


    孔子聞言也微微嘆息,戰亂之後鄆城大夫治邑不力,導致民眾南奔大野,東奔中都。(百度搜索網更新最快最穩定)孔子沒有理由拒絕求活的民眾,又暫時想不出法子謀取粟米,所以不得不讓弟子們向鄰邑借貸,自己也親自上陣,來泰山之陽走了一圈,卻一無所獲,現如今卻是白走了一趟。

    不過,子路生氣的還不止這一點。

    他們的嘴唇都有些干澀開裂,原來昨日三人在夜幕之時走到了名為盜泉的地方,當時又累又渴,但孔子拒絕宿於盜泉,渴而不飲,是因為厭惡其名。

    子路口乾舌燥,心情煩悶,所以這會耍起了性子,批評孔子道:「有是哉,子之迂也。」

    被最親近的大徒弟說自己迂腐,孔子也不生氣,他信奉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只是和顏回一起笑眯眯地「曬之」。

    「由,你不也和回一樣,沒有飲盜泉之水麼?」

    子路啞然,他性情伉直好勇,表現在言語上就是從不摻假欺瞞如此,但其實是很尊敬和愛戴孔子的,曾經孔子疾病,子路請禱,願意用己身代替,事孔子如事父兄。

    對待同一事物的對錯,如果有他不同的觀點,也會立刻提出來,與宰予、顏回不同,從不隱瞞,甚至會出言頂撞孔子。一會懷疑孔子的行為是否合禮,一會說孔子太迂闊,他甚至認為讀書並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徑,「何必讀書然後為學」,遇到覺得孔子有不對的地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阻止。如此坦誠直言,是其他弟子所沒有的。

    顏回扭頭說道:「夫子。子貢在為趙大夫貨殖,在陶邑經營產業,陶邑是天下之中。五穀交匯之所,若是向他求助。或許能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00章 且歌且行300里


    曾點,趙無恤記得曾聽過這個名字,難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子?還是曾子的父親來著?

    在見識到曾點的性情和行事風格後,趙無恤排除了第一個可能,那麼他懷裡的那個孩童,就是號稱繼承了孔子思想的曾參了,曾參再傳子思,子思再傳孟子,這便是儒家後來追溯的主脈「道統」。

    任誰都想不到,嚴肅治學的曾子,竟然有這麼一個放肆的老爹。

    面對上面鼓瑟依舊的「魯之狷士」,趙無恤對冉求問道:「倚門而歌雖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但實在是與世俗不合,也違背了禮法,孔子就任他這麼做麼?」

    對於這一點,冉求還是非常自豪的,他說道:「夫子曾言,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

    中行就是實行中庸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找不到中庸之人交往,那和狂狷性格的人打交道也成。

    狂士的特點是進取:這個社會太黑暗了,我一定要改變這個黑暗不公的現實。一個這樣積極進取的人,就是一個狂者。

    狷士的特點,是有所不為:這個社會太黑暗,沒搞頭了,改變不了了。但是,我固然改變不了這個黑暗的現實,黑暗的現實你也別指望改變我, 我還是會按照我的原則去做人的。一個這樣有所不為的人,就是狷者。

    後世的孟子是狂士,莊子是狷士。

    冉求解釋道:「夫子認為,禮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人們的語言、人們的眼神、人們的表情、人們的動作來遵循禮。禮應該真誠地表達人的情感,沒有真正的仁愛的感情,費了大力氣來做這些禮儀有什麼用呢?是為了掩飾內心的醜惡麼?」

    「而不同的人表達禮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