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281章 父與子(下)


    夏末秋初,濮水北岸的天氣依然炎熱無比,趙無恤帶了百餘步騎迎了趙鞅的大軍,走了一個時辰後,便接近了甄邑。

    在趙無恤的勸誡和要求下,甄邑被當成了他的自留地,以趙氏為主的晉軍並未劫掠,不過鄰邑那些鄉里就得遭殃了。這種花費極多的大軍出征,趙氏要是什麼都不搶回去,那就是白走一趟,對國人都交待不過去。無恤預計幾個月後,晉陽一帶將會多出數百戶衛國口音的新民。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則軍食可足也。」郵無正如是說,這似乎是這時代善用兵者的普遍概念,而不是孫子一人的天才領悟。

    大多數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麼,晉國楚國稱霸百餘年,騎在諸侯頭上當爹早就習慣了,何況提供軍賦本來就是戰敗國應該承受的條件之一。

    只有頗有守禮仁義之名的狼盂大夫竇犨提出了些許異議。

    「中軍佐,衛國如今才剛剛請平,晉衛方睦,若是發兵擄掠,恐怕衛人心生不滿。」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大軍徵召,可是耽誤了三個月農稼收成的。是要將這場戰爭的負擔加到晉人的頭上,還是加在衛人的頭上,換了鳴犢做主,應該如何抉擇?」

    在趙鞅說了這一番話後,竇犨便不再多言,沉默地告退了。

    趙無恤一言未發地旁觀了這場小小的爭執,他只保證甄邑境內不受騷擾,至於之外的就事不關己了。甚至這還會驅使外邑的衛人朝甄邑逃難,增加治下人口。

    他隨後笑著指點遠處站滿了人的牆垣道:「父親請看。甄邑到了!」

    甄邑的四處城門外的溝壑已經派遣那些齊人俘虜重新開挖過,柵欄也紛紛豎起。儼然成了一個堡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2章 廩丘之役


   早在數日前的甄之役後,大約有數百齊人朝東面的青山方向逃竄,趙無恤便派人尾隨其後,跟著潰兵沖上山,一舉拿下了這個桀驁不馴的百戶小邑。並派伍井帶了一卒之眾駐守,以此作為地盤的最東端,俯視平坦的廩丘城。

    在趙鞅做出向東攻陷廩丘的決定後,首先出動的是武卒單騎引領下的百餘騎兵,他們五人一隊,將探哨撒遍了廩丘周邊數十里各處交通要道,謹防齊國大軍西來馳援。

    廩丘大夫烏亞旅已經被來去如風的輕騎士探哨坑了一次,他偷雞不成蝕把米,在甄邑下大敗一場,帶去的千五百人只逃回來了幾百。如今膽氣已喪,只以為晉軍都和甄地遇到的一樣強悍,根本沒信心守住此邑,於是告急的簡牘像是雪片一樣飛向了東面四十里外的齊軍大營。

    然而得知衛國請平,晉國三路大軍東進後,齊國統帥國夏、高張的第一反應不是支援廩丘,在這裡和晉國拉鋸,而是迅速退兵。因為齊人此次也僅出動了萬餘人,單單吊打魯國西鄙之兵自然是很輕鬆,但如今面臨晉魯兩軍的夾擊壓力卻比較大,國夏、高張二卿進取不足守成有餘,便果斷朝北退入齊境,竟是連廩丘都不救了。

    於是廩丘就成了一座被拋棄的孤城。

    既然對方避讓,晉國萬餘大軍便暢通無阻地經過狹窄的青山山隘,隨後迅速包圍了廩丘,魯國也發兵增援。十則圍之,於是廩丘被圍得水洩不通,只留了北門的一角洩其軍心。

    一天之後,望著那些緩緩運抵的攻城器械,烏亞旅更是欲哭無淚,因為那正是魯國人數月前用來攻城的,被他繳獲帶去打甄邑,齊軍崩潰時又拋棄在了那裡。這些大傢伙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3章 擲矛兵


    在廩丘被拔除後,趙無恤的地盤就不再與齊國接壤,向西和甄邑連成一片,向南瀕臨濮水,北面是魯國秦邑,東邊是高魚、鄆城,只要成功背靠魯國,地緣形勢比之前要安全許多。

    既然地盤擴張了一倍有餘,那麼手下的班底也得一分為二。張孟談被趙無恤留在甄邑擔任邑宰主持大局,邑吏之類的暫時維持原狀。只待他順利入魯,兩邑大夫到手後再進行選吏之事,對於手頭的第一塊地盤,趙無恤自有一番新的打算。

    而無恤則親自駐守在新攻陷的廩丘城,這裡依然處於軍管狀態,接下來幾天裡一直在掩埋死者,治療傷者,收監俘虜,清查繳獲,安撫邑民。扁鵲的徒弟子豹也跟在趙鞅身邊,如今便被留在廩丘幫助趙無恤,負責建立早已嫻熟的「軍醫體系」。

    期間也少不了利用上被軟禁的前廩丘大夫,鄉良人烏亞旅,讓他出面說服各氏族和邑吏服軟。

    無恤手下的六百戰兵也被分成了幾個部分,甄地留了兩卒戈矛手,一卒劍盾手,一卒弩兵,分別駐守在主邑和鄰近幾個百戶小邑中。其中青山駐兵一百,讓穩重的伍井把守,裡面桀驁不馴的近千民眾被統統遷走,這裡是聯接甄邑和廩丘的咽喉要道,絕不容有失,無恤打算將它打造成一個單純的軍事關隘710,就叫青山關。

    而廩丘這邊趙無恤只帶了輕騎士兩,悍卒兩,弩兵、戈矛兵各一卒。還有虎會率領的一百下宮趙兵。

    這一百人可不少普通的徒卒,而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趙氏的家臣之子,是下宮黑衣的補充。無論文化、見識、劍技,還有對趙氏的忠誠都遠超普通國人,而且人人披甲帶劍。

    這讓趙無恤眼前一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4章 魯國大夫


    陽虎有所不知,知躒走的是上善若水的路線,他為人低調,不顯山不露水,很多場面都讓給趙鞅去表現。而中行寅此次職位最低,也被趙鞅壓制,所以只能鬱鬱不樂地站在邊上,貪財的老毛病又犯了。

    於是給陽虎的感覺就是,趙鞅才是權傾晉國的真正執政,而且無論是言談還是氣質,都與他相合。

    他頗為遺憾地說道:「本以為天下肉食者皆鄙,誰料晉國竟然還有此人物。惜哉,若是十年前,讓我投靠趙孟做他的家臣,或為御者,或為司士,效犬馬之勞也並無不可。」

    這話讓季孫寤、叔孫輒倆人面面相覷。

    他們知道陽虎一度嫌棄魯國小弱,又因為出身低微不被曲阜的士大夫和國人真心接納,所以曾打過入晉的主意。還一度讓孟孫氏去試探過晉卿范鞅,想擔任晉國的中軍司馬,但被與季孫氏親近的范鞅以「寡君有官,將使其人,鞅何知焉?」拒絕,如今莫不是又有了這打算?

    他們都是三桓庶子小宗,因為投靠陽虎才能掌握實權,若是陽虎一去,魯國哪裡還有他們的立足之地,便齊齊勸陽虎道:「陽子名為季宰,實專魯權,可若是到了晉國,卻得屈尊於六卿之下,何苦來哉?」

    陽虎笑而不答,其實現如今,他的野心已經膨脹到了極點,雖然仍然不受國人和貴族待見,卻強行奪取了兵權,自然不會再和當年一樣低聲下氣。陽虎渴望取代三桓,成為真正的魯國執政,有一天能與趙鞅並駕齊驅,分庭抗禮,那才是大丈夫所為!

    雖然不能歸附趙鞅,但陽虎還是起了傾心結交的心思,他從專魯權開始,就一直在傾力討好晉國,想讓霸主支持他代三桓之舉。得到的卻一直是冷淡的回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5章 名與實


   知伯打的是讓趙氏出頭到底的主意,儘量不採取正面對抗。

    而魯國三桓只是提線木偶,大小事都由陽虎來決定。陽虎本就和趙無恤有往來,又想要交好趙鞅以為外援,得到無恤派封凜送來的帛書後心中瞭然,方才出言拍板,此刻也暗示季孫、孟孫等人同意。

    於是一場臨時增加的歃血在飲宴後舉行,甄邑、廩丘以晉侯的諸夏盟主名義轉割給了魯國,邑主人由衛國孔氏和烏亞旅換成了趙無恤。因為是臨時的決議,所以一系列的禮法手續得晉軍歸國時再同衛侯、晉侯補辦。

    至於這兩地原本主人的意見,無人在乎,衛國已經請平,任由晉國宰割。齊國敗了一陣,龜縮回了國境內,原廩丘大夫烏亞旅還被無恤軟禁,更不能跳出來抗議。

    趙無恤便在這一片眼花繚亂中如願成了魯國大夫,雖然期間有些許意外和波折,但他三個多月前和張孟談商定的入魯之計,已然成功!

    待到宴飲結束,趙鞅回到當地略為簡陋的館驛中,卻又收到了一份邀請。

    「陽虎?」

    他將帛書翻來覆去看了看,眉頭微皺,此人正是方才在宴飲上,高呼讓季孫斯速速「拜賜」的那位虎士,邀請他後日狩獵於大野澤之北。

    趙鞅將帛書輕輕扔在了一邊,對著席下幾位家臣大夫說道:

    「鳴犢,汝可知陽虎其人?」

    鳴犢是狼盂大夫竇犨的字,他一向以博學、守禮、仁義而聞名諸侯之間,也是最早響應趙無恤《止殉令》的趙氏大夫,此次他徵召了狼盂的庶民隨趙鞅出征、赴盟。

    被趙鞅這麼一問,他便從席上起身說道:「下臣曾聞,陽虎其人出身低微,原本是季孫氏家臣,魯昭公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6章 「戰國時代」


    趙無恤揮手讓眾人起身,心中則暗暗想道:「如此一來,我在甄邑和廩丘的名與實就齊了!」

    他也清楚名實相符的重要性,這是春秋,古典貴族時代的尾聲,禮樂雖崩而未壞。在歷史上,即便是百年後的戰國初期,三晉乃至於陳氏分晉代齊,也是要獲取周天子合法冊封才得以存活的。

    所以,只要他在這兩邑的禮法地位尚未確定一天,這個臨時武裝政權便一天不會穩固。

    如今在趙鞅的強勢提議,陽虎的協助下,入魯一事已畢,無恤心事已了。不過,相比於他和張孟談兩人在商丘時最初的謀劃,這一切只是個開始!

    趙無恤心情很不錯,過去半個月,因為俘虜看押得比較嚴緊,對待邑內外國野民眾也採取了懷柔的政策,加上他在甄之戰裡打出了威風和名聲,使得此地齊人心懼意。一如當年鞌之戰、平陰之戰後齊國人對晉國的順服,只要維持住在此地的武裝壓制,多數齊人便會服服帖帖,所以廩丘沒有鬧出什麼反抗的火苗。

    投入訓練的擲矛兵也初見成效,再加上這個好消息,無恤覺得這個十五歲生辰過得還不賴。

    此外,趙鞅還讓封凜帶話,晉軍方面從四月徵召開始,已經連續作戰了三個多月,雖然強度不大,但兵營中的州兵已經怨聲載道,他們紛紛傳唱道:

    「從晉三卿,平衛與魯。」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出身農人的徒卒們心念家中九月份即將收割的五穀,已經沒心思在國外作戰了,畢竟戰利品多數是歸了卿大夫,他們只能撿到一些殘羹冷炙,甚至連秋衣都要從家裡帶。

    所以趙鞅聲稱,晉國大軍將在幾天後陸續歸國解散,只留下三卿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


    當夜,趙鞅與趙無恤父子在羊角城外的營帳內秉燭夜談,就趙氏未來在國內的戰略進行了第一次溝通。

    位於上首,和兒子相對而坐,趙鞅感覺很奇妙。過去十多年裡,除了亦師亦友亦臣的董安於,還有長於分析諸侯卿大夫關係的傅叟外,很少有人能與他如此深談形勢。

    郵無正、尹鐸、竇犨等人都不擅長此道,幾個兒子年幼的年幼,無能的無能,無人能堪大用。

    然而今天,趙鞅卻恍然發現,自己的幼子無恤卻能將以往有些模糊的局勢分析得頭頭是道。

    關於趙氏未來五年在國內的發展,趙無恤給趙鞅獻上的計策是十二個字。

    「高築牆,廣積糧,翦小宗,緩出頭?」趙鞅品味著這十二字之策,實在是字字錙銖。

    「然也,既然六卿必有一戰,那麼小子認為,趙氏現在需要隱忍和時間。高築牆,是加強晉陽、狼盂一帶的建設,這是父親與董子一直在做的事情,讓晉陽成為趙氏不落的壁壘,漸漸將宗族的中心轉移到那一帶。」

    這些是趙鞅一貫的政策,自不必無恤詳細分說。晉陽那邊雖然人口尚少,山林密佈,但在各種新政的吸引下,不斷有國人遷徙。趙鞅這次在衛國搶了幾百戶衛人,也打算安置到那邊去墾殖。

    「其次,廣積糧,用無恤的話說便是發展生產力,用貨殖瓷器獲取錢帛,推廣代田法實現一粟一麥的種植,增加糧食產量,鼓勵繁蓄,改革畝制加強國人農稼的積極性和對我趙氏的認可。」

    趙無恤作為後世的人,如今有了自己的地盤,不少東西也可以漸漸開造,若是碰上合適的,也會派人去下宮傳授給工匠。最終目的是增加趙氏在戰時的粟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


  「我將是那個開啟戰端之人?」

    無恤恍然大悟,他也是騎著驢子找驢,原本的歷史上,六卿之亂的火藥桶是趙氏大宗和邯鄲氏的複雜衝突。而現如今,歷史已經很大程度上有了偏差,他自己不知不覺間成了暴風之眼,矛盾的中心。

    「大夫即便立下了大功勞得以被晉侯特赦歸國,但大夫踏入新絳之日,成為趙氏世子之日,便是晉國大亂之時!」

    張孟談旁觀者清,所以能如此一針見血地指出來。

    如今趙無恤被逐出國,遠離新絳,尚且能緩和各方矛盾,使得六卿相安無事,可一旦他得以歸國……

    死了孫子兒子的范氏大概會第一個跳反罷!

    然後就會出現連鎖的反應,說不準就是范、中行、邯鄲一同以無恤歸國為藉口作亂。晉侯、知、魏態度曖昧,只希望韓氏到時候別堵塞太行,讓趙鞅、趙無恤真正成了東西各自為戰的局面!

    想到那舉國皆敵的情形,趙無恤啞然失笑,隨即又淡然了起來。

    「如此也好,這樣一來,戰爭的主動權便攢在我的手中了!」

    ……

    到了七月中旬,從魯西鄙歸來的晉國大軍在衛國都城附近的鄟澤匯合,頓時將這個濕潤靠水的低窪小盆地佔得滿滿噹噹的。

    知躒數日前先到,聽聞趙兵將至,他便親自身穿朝服出去迎接,沒有絲毫怠慢,而且還打算讓趙鞅負責此次盟誓的歃血。

    衛國地處黃河東南岸,如果衛國反叛晉國,引齊人來攻,將對邯鄲、朝歌,乃至於南陽之地構成威脅,所以這次會盟是非常重要的。

    以卿大夫身份主盟諸侯,這是莫大的榮耀,也是一種僭越。晉國雖然是霸主國。從趙宣子起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89章 范鞅之死


    七月末,鄟澤之盟半個月後,晉軍已經撤入了晉國境內,盟誓的內容也交給了晉侯和國內三卿過目。

    對於趙無恤成為甄、廩丘兩地大夫一事,韓、魏保持了沉默,而和趙無恤有「殺子之仇」的范吉射則暴跳如雷。

    雖然有心反對,但他作為六卿末席的下軍佐,一是資歷不夠不足以和中行寅兩人聯合推翻趙鞅強硬通過的決議;二是生不出心思與趙鞅較勁,因為範氏剛好遇到了喪事:老上卿范鞅在病榻上熬了大半年後,終於是死了。

    范鞅久病半年多,虒祁宮的各類醫師都前去診治過,甚至跑去秦國讓范氏的遠親杜氏幫忙找幾位秦伯的醫官來為範鞅續命,然而都無濟於事。

    可笑的是,如今天下第一的名醫醫扁鵲正好就呆在新絳,他打出了「有治無類,澤被生民」的帛布,每日為新絳上到公室國君,下到普通野人免費診治,從中研習趙無恤提出的「細蠱致病說」。

    但范氏卻從未生出請扁鵲幫忙看看的念頭,一是范、趙相仇,在撕下面具後已經到了如同水火的地步,不可能腆著臉去求醫;二是范鞅心虛,扁鵲曾給樂祁看病,還是樂氏淑女的夫子,與趙無恤關係密切,范鞅做賊心虛,生怕被害。

    於是在趙鞅等人剛剛踏進新絳幾天後,范鞅便去世了,據說是因為知道趙無恤在濮北得志,並成功入魯為大夫的消息後才病情急轉直下的。

    范鞅死後,范氏之宮哭聲一片,縞素掛滿了城樓和牆垣。

    晉侯午為範鞅之死衰減,降低了飲食的規格,甚至連七月流火時祭祀大火星的儀式,還有八月未央時食月餅觀銀月的新鮮習俗也取消了。為此晉侯還頗為遺憾,自從趙無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


    既然甄、廩丘上層建築吸納了當地貴族,搭起了穩定的架子,然後就輪到了地方的基層力量,國人了。

    和晉國一樣,在齊、衛,國人還享有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還更勝一籌。他們有當兵打仗的權力,所以是貴族統治者倚重的中堅力量,國人人心的向背,往往決定著當地卿大夫的成敗去留。

    「想要真正地統治一個城邑,光讓國人懼怕可不夠,恐懼會驅使人服從,卻無法讓人心甘情願地效命。所以吾等還得想辦法讓他們對本大夫信之,親之,愛之。」

    無恤提出的要求很高,但他手下有智囊張孟談,不必事事都絞盡腦汁去親力親為,這位新近上任的甄邑宰微微思索後,便想出了一個主意來。

    「要在國人中立信,莫善於貨貸!」張孟談當時如此說道。

    貨貸,也就是借貸之事,可以緩人之急,救濟國中貧困的庶民甚至於貴族。

    趙無恤讀周禮時知道,貨貸在西周時開始出現,周武王時便「分財棄責,以賑窮困」,周公還專門設立了周官「泉府」,職務是掌管市肆徵收布帛,以及貨貸之事。

    到了春秋時期,隨著「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卿大夫之間展開激烈的火並。部分貴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晉國的欒恆子就「假貸居賄」,也就是放高利貸,結果引發了國人的不滿,為欒氏的覆滅積累了仇恨。

    而有見識的卿大夫則紛紛向國民施小惠以市恩信,無息貸放成為實現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張孟談建議趙無恤做的,就是類似的事情。

    「大夫,當年宋國的公子鮑對國人加以禮遇。宋國發生饑荒,他便把粟米全部拿出來借貸。對國內有才能的人,沒有不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