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201章 前狼後虎的絕境


夜色已深,趙無恤站在後方的戰車上,作為戎左射手,不斷收割著敵人的性命。

他視力不錯,所以還能抽空幫田賁等人壓制對面的群盜,再遠,就看不清具體情形,黑壓壓一片盡是敵人,他只需要朝人堆裡射就行。

幾乎每一箭,都能引發一聲慘叫。

抽箭,搭弦,開弓,撒放,往日在靶場上的勤學苦練,早已習慣的動作,現如今手臂卻像是吊了兩個沙袋似的,在慢慢變得沉重。

但是,箭不能停!

被他火線任命的臨時戎右成摶,則抱著長戟,臉色微微發白。戎車前進得並不快,但卻沒有了最初時的平穩,如今正在不斷顛簸,這是車輪碾到了田賁等人一路留下的屍體。那滲人的骨頭破碎聲,血肉崩壞聲,在成摶耳廓裡被放大了無數倍。

間或有受傷未死,又來不及被徒卒補刀的盜寇伸手攀在車上,嚇了成摶一跳,他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看趙無恤。

然而趙無恤卻理也不理,只是目視遠方,不停撒放箭矢,正應了之前說的“我將持弓射遠處,你持戟啄砍刺殺近者”。

於是從沒殺過人的成摶只好瞇著眼,舉起長戟,朝那想攀附在車上的受傷盜寇狠狠來了一下!

那人慘叫一聲後放了手,而鮮血也濺進了成摶的眼中。他瞳孔裡映出了一片血紅,車後,果然是密密麻麻的屍體,足足有二三十具,其中還有兩三個是倒地不起的成鄉悍卒!

而那些在黑夜裡一汪一汪。閃爍著反光的,不知道是水窪。還是血泊。

而到目前為止,眾人才在山路上前進了一半有餘。接下來,還有更多的群盜在等著他們。

然而就在此時,前方卻出現了轉機。

匹夫田賁像是瘋了一般,不斷向前突進。他的確和趙無恤希望的一樣,成了一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2章 御者之道


    雖然,王孫期曾板著臉力勸趙無恤,輕易不要給馬匹取名字。在他犟著硬要取名後,卻發現,王孫期對這四匹馬的愛,遠勝於他。

    「領頭的烏蹄性急,是駟馬之首;五花活潑好動,千萬不能作為驂馬放置在外;飛雪害羞,赤鬃剛烈,性情相互補充,所以能緊緊挨著。」這是王孫期在教御時,對趙無恤總結的駟馬不同性格,如數家珍。

    這讓趙無恤明白了一件事:只有愛馬愛到了心裡,對馬的性情瞭解得如同家人、孩子,才能成為一位頂尖的御者。

    現如今,車轅已經放下,韁繩也被王孫期斬斷,聯繫著駟馬的,只剩下了弓形器。

    王孫期想做什麼,趙無恤瞭然於心,但事到如今,卻還有一點捨不得。

    和四匹有靈性的動物朝夕相處了一年,他豈能無情?更別說,它們每一匹,都價值兩千石粟米以上。

    「君子,沒時間了,讓她們去吧!」

    王孫期在催促,但趙無恤知道,這位御者心裡,恐怕更加不捨。

    後方披甲的大盜精銳們越來越近,殿後的十餘單騎箭矢幾近射空,對他們威脅也大大減小。虞喜已經開始吆喝著眾騎士拔劍,準備短兵相接,進行最後的阻擋了。

    而四匹高大的御馬彷彿也預感到了什麼,它們打著響鼻,盯著前方二十步外閃光的戈矛,不安地將前蹄舉起放下,舉起放下。

    「也罷,就這樣吧。」

    趙無恤雖然心疼,但事到如今已經別無他法,他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在成摶和田賁肩膀上拍了拍。勉勵他們堅持,做好跟著駟馬突圍的準備。

    見趙無恤首肯,王孫期鬆了一口氣。從懷裡抽出了馬鞭,一臉的肅穆。

    王孫期的駕車之法。一半來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3章 將翱將翔


    在趙無恤的帶領下,眾人齊齊向前,但還是需要留著一半的人手防備身後來敵。

    田賁、成摶、虞喜等人,在王孫期駕馭著駟馬赴死後,他們心中也帶上了一種悲憤的情緒。

    方才,駟馬已經撞破了二三十人組成的人牆,現如今那些殘餘的群盜驚懼,四散奔逃。

    所以趙無恤他們得以順利地前進了許多步,當然,也有十多人下意識地進行抵抗。

    「狹路相逢,勇者勝!」

    趙無恤也不再躲在眾人身後,時間緊迫,身後來敵速度很快,他此時必須作為眾人之膽。場面混亂,眾人來不及整合隊列,只能各自為戰,於是他便在大聲呼喊後,也持劍正面迎上。

    他正對面那盜寇似乎年歲較大,頗為老練,已經有了防備。看到無恤持劍衝來,便嚥了嚥口水,將手中長戈一擺,迎著沖上。

    八尺之戈長於二尺劍,怎麼也是佔著大便宜。

    兩人就要交錯,趙無恤卻直接變換了方向,彎腰伏低,手中長劍不去捅其胸口,而是在敵人大腿上巧妙地劃了一下。少虡鋒利,那人腿上的肌腱頓時被割斷,他痛叫一聲後單膝跪倒在地。

    而趙無恤則乘機將劍揚起,從側面刺進了他的脖頸,頓時鮮血迸濺,沒算錯的話,這已經是今夜他殺的第六個人!

    身邊又折損了一兩人後,散亂的盜寇已經被肅清了。

    而對面還能控制住自個腿腳的盜寇,只剩下不到三十人,正步步後退,看向趙無恤他們的眼神,都像是見了鬼一般。

    他們正像無頭蒼蠅般,不知道是攔是逃時。卻聽到一個少年稚嫩的聲音呼喊道:

    「諸位勿慌!他們已經乏力了,只要拿下這幾人,便可以換取大批錢帛粟米。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4章 君與臣


    「且慢!」趙無恤沒想到這個年輕少年竟然如此之剛烈,寧可跳崖也不願意投降,倒是有幾分血性,想要阻止,卻是來不及了。

    山崖上已經人影空空,他和穆夏等人,湊過去一瞧,卻發現山崖下別有蹊蹺。

    「君子,樹!」

    只見懸崖下數丈,有一棵扭曲的松樹,已經在山石裡紮根了不知多少年。它樹幹粗壯,針葉茂密,上面還掛著一條素色的帛帶,此時正迎風飄拂。

    這是豫讓下跳的瞬間解下的,憑藉腰帶的緩衝,將自己的重量掛在了松樹上。之後再借力一甩,整個人就如同壁虎一般,貼到了崖壁上,那裡雖然陡峭,卻還有些許落腳的地方。

    而他本人,此時也在抬頭看著趙無恤等人。咧嘴一笑後,也不廢話,竟如同一隻靈活的岩羊般,在山石間不斷向下跳躍,越走越遠,讓在山崖上看他表演的眾人目瞪口呆。

    趙無恤被這少年擺了一道,他也不生氣,而是啞然失笑道:「二三子沒說錯,此人的身手,果然很是不錯。」

    田賁也湊了過來,惡狠狠地說道:「君子,是否要讓材士們開弓射死此人!」

    趙無恤搖了搖頭:「罷了,他只是個小角色,吾等,還有更要緊的事。」

    話雖如此,但趙無恤還是有些不捨地看著那遠去的少年,他的身影在月色中若隱若現,越來越小。

    趙無恤為他的膽識和身手而欽佩:「也不知道,他叫什麼。是誰的家臣,以後還會在戰場上遇到麼?」

    「他效忠的主君。真是幸運……」

    不過,趙無恤也知道。自己能得到眼前這麼多武士的誓死效忠,也是極為幸運的。

    尤其,是王孫期……

    就在方才,無恤讓人搶救己方傷者的同時,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5章 臣與君


成鄉位於一座丘陵之上,地勢較高,共有三條路通向鄉邑,山南水北為陽,位於南邊的山陽亭只是其一條。另外兩條靠北的道路上,趙無恤也各安置了一個亭舍,但這兩個亭的亭吏、亭卒,就沒有成摶那麼幸運了。

兩支各有五百餘的“盜寇”在傍晚時掩殺過來,亭卒們雖然事先發覺,但還來不及向山上通風告急,就被斬盡殺絕。

“盜寇”們留下一些接應的人駐守亭舍,便朝山上的緩坡繼續進發,此時,天色已黑。

從古至今,夜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道為何,不少人夜裡都看不清楚眼前的東西,被稱為“雀蒙眼”。而且夜黑心慌,兵卒容易受驚,若是訓練不足,有個異樣動靜就要出亂子,掉隊更是稀鬆平常。

真正的群盜那邊,只是用來填溝壑和吸引注意力的,不用講究那麼多。看不清的拉著能看清的衣角走,甚至直接拴上繩子,到了開戰時自然會點火照明。

但範、行兩家作為主攻力量,所以士卒一定不能有雀蒙眼,必須成為可靠的戰力,所以這各自一旅的族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分別為一百弓手,一百甲士,八百徒卒。

半個時辰後,兩旅“盜寇”又在半山腰匯合了,從這裡到鄉邑,已經不足兩裡。

同樣曾在數月前來周邊打探過的向導湊過來道:“范子,前面就是成鄉了。”

范嘉立於戰車上眺望,已經能模糊看見一條黑線似的鄉墻,只要攻破了那矮矮的墻垣,就能毀掉趙無恤苦心經營的一切!

這一路過來,範嘉倒是好地將趙無恤的老巢看了個遍。

成鄉的確很貧瘠,緩坡的路邊長滿了灌木和枸杞、荊棘。但田地阡陌卻被治理得十分規整,由一條條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6章 君子有召


    「范子且慢!」就在豫讓肌肉緊繃,準備奮死一搏時,一旁卻有人出言阻止。

    正是一直默默旁觀的中行黑肱。

    他拱手說道:「范子勿惱,此子只是一個嚮導,怎能單獨扭轉局勢?他隻身逃來報信,已經極不容易了,若要怪罪,應該怪我家的戎奴狐嬰無能,何必遷怒於他。」

    范嘉陰沉著臉,盯著豫讓,一言不發。

    中行黑肱眼珠一轉,繼續勸道:「我見此子機靈,范子若是不喜,可否轉讓於我,讓他做我中行氏的家臣,黑肱願用兩匹鮮虞良馬換之!」

    將親衛或者家臣贈送於人,是這時代常有的事情,當年晉文公重耳歸國時,秦穆公便「納衛三千人」,也就是贈送甲士三千作為侍衛,為他壯聲勢。而之後在文公被封為「侯伯」的踐土之盟,周天子也餽贈了晉文公隸屬於王臣的「虎賁三百人」,作為對重耳「尊王攘夷」的感謝。

    有了這樣的先例,晉國各卿族之間贈送家臣,也如同互贈女婢、工匠、財物一般頻繁。究其原因,是因為家臣一旦委質效忠,就相當於成了主君的私有之物,可以任由他們分配。

    范嘉這會氣也消了,但看豫讓左右不順眼,便順水推舟,將豫讓「送」給了中行黑肱。

    無人發覺,豫讓緊捏著的拳頭已經暗暗鬆開了,沙土絲絲落下。

    豫讓年紀雖小,卻心高氣傲,對范嘉這種賞罰不公,還將自己作為器物轉讓他人的做法,有些憤憤不平。但他也有自知之明,只能暗藏於心,卻不能表露出來。

    而對中行黑肱的相助,他心中頓生感激之情。

    「我素聞中行氏愛才,有尊賢而賤不肖的風氣,這是將我當成五羖(gu)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7章 聞戰不懼


    春秋去古未遠,氏族軍事制度有所殘留,所以國人大多十分尚武。正所謂「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平日也有各卿大夫和城邑主組織的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次例行的「軍事演習」,好讓國人不忘武備。

    此外,還要加上三老不時舉辦的鄉射禮,國人習武和訓練的頻繁程度,都是後世歷朝歷代無法比擬的。所以,在政變或內戰時,往往這些家中藏有武器的「預備役」國人投靠哪邊,哪邊就能成為勝利者。

    這是從西周幽王時豐、鎬兩京「國人暴動」,到晉國曆次卿族鬥爭給趙無恤留下的刻骨教訓。

    所以在四子分封時,趙鞅才會那麼強調要善待國人,他們對趙氏的態度,決定了這個家族的壽命和未來的前途。

    成鄉的條件還要更好一些,趙無恤模仿了一些秦朝的制度,所以對基層的控制十分嚴密,大宗的氏族被削弱了。

    另一方面,他卻又極力提倡單家獨戶的國人們習武習射,甚至將因為下宮大量精銳兵器運入,而淘汰掉的陳舊劍、戈、弓矢等,賤賣送給了他們。

    因為趙無恤認為,在後世的中國,曾經長期陷入「防民甚於防備寇」的怪圈。朝廷宣稱「俠以武犯禁」,收繳民間兵器。雖然統治得到了暫時的穩固,卻使得百姓羸弱,疏於訓練,一旦遇到異族入寇,便如狼逐羊,做不到先秦兩漢時代的全民皆兵。

    趙無恤倒是覺得,以目前的情況看,趙氏領地上的國人,民風越彪悍越好,要做到放下犁和鋤頭,扛起戈矛就能成軍的程度。

    之所以敢這麼做,也因為趙無恤深得成鄉民心。他願意將麥粉、瓷器等物貨殖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8章 成之誓


    薇送來吃食後,瞧著趙無恤有些破爛的深衣,便咬了咬有些泛白的嘴唇,又匆匆返回了鄉寺,為他送來了全套的甲冑。

    大戰將至前,成鄉內外一片肅殺。

    小邑之外,有敵圍城,望樓之上,月色朦朧,有美人兮,為君子披甲……

    一身素色深衣,身形窈窕的薇,在眾目睽睽之下,貼身服侍,為趙無恤穿戴甲冑。

    首先,趙無恤穿上「鞮」,也就是帶銅泡釘的皮靴。

    隨後,要在雙手上戴銅護臂,它們由一整塊青銅鑄造,圍成筒狀,邊緣打磨得光滑。

    然後是在薇的幫助下,在衣裳外披掛上甲衣。

    春秋時,皮甲依然是主流防具,趙無恤的裝備,是一套皮銅結合的髹(iu)漆皮甲,分為甲身、獸面青銅護胸、甲袖、甲裙四個部分。

    魚鱗般的甲片由厚牛皮製成,分為內外兩札,可以擋住遠處射來的箭矢。一共數百片,甲身的較大較厚,甲袖的較小較柔軟。它們都由「設色之工」用黑色的生漆髹染過,一來為了美觀,二來防止蟲咬腐爛,然後用紅色的葛麻束帶編綴成一個整體。

    饕餮獸面青銅護胸、護背,則由肩帶掛在甲衣之外,用銅扣紮緊,保護心腹,但趙無恤一直懷疑它們能否擋住利刃的致命一擊。

    腰上是帶鉤鞶(pan)甲,也就是皮製腰帶,薇半跪在地上,仰著臉對自己的君子露出了微笑。隨即為無恤將其牢牢繫緊。將少虡劍挎在銅製的金屬帶鉤上。

    最後,將胄遞給君子後。她便曲身行了一禮,大眼睛中帶著不捨和些許擔憂。但卻一言不發,乖巧地退到了一邊。

    今夜,是男人們的舞台。

    一身戎裝的趙無恤又瞧了一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9章 矢如飛蝗


    趙無恤料定前門定會安然無事,但這一點,普通的鄉卒和民眾卻不知道。 ‧

    所以,他們一邊守著後門,一邊揪心地回頭偷瞧遙遠的前門。雖然在房屋的遮擋下,只有站在望樓上的趙無恤等人,才能隱約看到那邊的情形。

    但目光被阻斷,聲音卻不會。

    「速速開門,迎接呂梁山的狐子!否則,吾等先將邑外的粟米地一把火燒盡!叫汝等這個冬天餓死。」

    「若敢頑抗,破了此邑後,將汝等男子統統殺絕!」

    「狐子有言,錢帛婦女,眾人均分!」

    前門處隱隱約約,傳來了群盜的吶喊聲,夾雜著大笑和污言穢語,一陣接一陣,這些喊聲讓鄉內氣氛又是徒然一降。

    有家眷在前門附近的鄉卒和國人氣得直咬牙,成摶也不安地聳了聳肩膀。

    趙無恤卻不慌亂,他對身邊的成摶侃侃而談道:「深夜圍邑,那些叫聲也是一種攻城的武器,他們這一罵,一般的小鄉,縱然不嚇得立刻開門請降,也會聽著心驚膽顫,喪了士氣。」

    成摶聽得連連點頭,正要問該如何破之,卻聽到前門處又傳來了一陣聲音,這一次,卻是那邊鄉卒國人們齊齊發出的怒喝。

    「區區小盜,休得多言,速來受死!」

    「成鄉安若磐石,君子有言,只待滅盡汝等,便能朝食!」

    「下宮大軍稍後便到,屆時汝等皆為粉末!」

    這就是羊舌戎的對策了,眾人一齊吶喊,既能壯膽,也可以用來壓制敵人的氣焰,穩定自己的民心,不致使民眾軍心驚擾不安。

    果然,群盜的污言穢語,還有叫罵,頓時在這正氣凜然的怒喝下瞬間散盡。沉默片刻後。他們又罵了起來,但已經散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10章 善用兵者


    「咣!」

    得到了趙無恤囑咐的邢敖,在對方進入八十步後,準確地敲醒了死亡的警鐘。

    無恤站在望樓上,朝兩邊高呼道:「眾材士,起身齊射一輪後,立刻低頭躲避!」

    說完,他也射出了左腰壺裡的最後一支箭。

    邑內三座望樓上,總計十六名材士,都是平日在王孫期指導下嚴格訓練過的。在此之前,君子和他們的兩名伍長,早已朝外各自釋放了七八支箭,射死射傷近十人。

    他們聽著耳旁弓弦的繃繃聲響,還有伍長在遠距離壓制同行後的連呼爽快,早已手指發癢。聞聲後,立刻起身開弓,朝八十步外明晃晃的火炬射去,那些本來想帶給成邑帶來恐慌的火焰,現如今卻變成了吸引火力最好的靶子。

    於是,在范氏弓手們齊齊舉弓拉弦,準備釋放火箭的瞬間,只聽到黑夜裡中搶先傳來了破空的聲響:這回已經不再是零星的三兩支箭,而是十來支的密集齊射!每一支箭,都是來自黑暗中的死亡信函!

    縱然身前有一排持干盾的甲士幫忙抵擋,但還是有弓手下意識地收回了弦,扔了弓抱頭躲避。甚至還有慌亂中直接撒放,將前方甲士射了個對穿的。

    噗噗噗!

    這一次齊射,一共有十來支箭,其中有大半準確地落在三排行伍頭上,其他都射偏了。又有一半被持干盾的甲士格擋,真正造成的殺傷,不過三五條性命,但更重要的成效,是將齊射的隊形完全擾亂了。

    「放!」

    只剩下小半的的范氏弓手,還是穩住了手裡的弓,迎著黑夜,數十支閃爍的火箭齊齊朝成邑後門拋射出去!

    它們燃燒著,發光著,在逆著風飛到了最高處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