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雷神850W電源供應器,開箱測試!

雷神850W電源供應器,開箱測試!


一般人很難想像一個數千甚至上萬的電源供應器PSU究竟是為何要那麼貴?很多人買外殼時就連電源供應器也一起買了,這種隨機牌的炮兒有的甚至也用了好幾年都沒有什麼問題。不過運氣好也總有用完的時候,一個好的電源供應器遇到電壓不穩的緊急狀況時,其實是能夠保護設備而自我犧牲的,除此之外,電腦設備所有的電力供應都得靠他,儘管是多強悍的CPU和戰鬥力超強的顯卡,這時,PSU重要性怎是能夠用隨機牌來勝任呢?
測試過雷神850W之後,改變了我一些對於選購PSU的觀念,轉換效率才是應該注意的地方,大瓦數不一定好。
要好好測試電源供應器,最好整個系統耗電量驚人,整機全負載之下就能測試出極限,不過,可惜的是我主機板送修,整個系統癱瘓許久,修好後一跑又出現藍白畫面,只得再次送修啊!
原本預計的測試環境是:
i7 990X OC 4.8G
AMD 5970 OC 950
NVIDIA 295 OC 700
其他周邊不超過100W
在一切都原廠設定的環境下,原機上的PSU是千瓦等級的,價格過萬,通過全負載測試完全沒問題。但是一旦OC設定之後,面對這樣的全機負載也一樣舉白旗投降,直接重開機,可想而知OC所增加的額外耗電量有多麼驚人啊。
如果用雷神850W來跑,會不會有可能可以完測,這樣對他的要求會不會太嚴苛,如果可以僥倖跑完,那麼這是否表示雷神850W的強悍效能早已經超越千瓦等級破萬的超高規PSU?
其實我也想知道,不過一切可能伴隨著主機板無法測試而殘念,這時只得朝向備用機來下手.....可惜!
先開箱~
33x22x18.5cm的紙盒包裝,非常好拿提順手,上面有帶繩。

右下角的金牌80+非常明顯

所有的規格和接頭有非常清楚的說明

正體中文說明








根據規格中的說明,最多可以連接:
PCIE(6~8pin)x4,約略是兩張強卡、or四張小卡、or一張火星卡,對於中高階的玩家已經夠用。




所有線都有尼龍編織網外覆來保護
雷神最搶眼的數位資訊面板 iPower Meter





擴充線組


用料超級豪華的電源線,對850W來說真的太享受了~

綁線帶




接下來,該是面臨實際測試的階段,因為沒有高耗能裝備可供殘酷測試,唉!殘念,對於備用機來說這組PSU完全猶如神器啊!



首先,系統全負載15分鐘以上,然後才去看數據......


功率一直跳動,有時能瞬間在100~130瞬間跳

切換到轉換功率,都在90%左右

切換到AMP

切換到高速風扇模式,此時風聲變得非常明顯

也能切換到美制溫度顯示F



在一般模式下,直接對PSU測試噪音值在36dB

在高速模式下,直接對PSU測試噪音值在52dB


心得:
●電源供應器最佳的轉換效率,一般來說在50%負載的時候最好,以850W x 50% 約莫在425W,然而備用機最高僅有135W來看,雷神850W在15%負載時就已經有89%的轉換效率,這表示小負載的主機也能夠省很多電,讚!
●大瓦數不是最好,反而是功率轉換愈高的才是首選,且負載範圍愈廣的最好!
●全模組化與半模組化沒有孰優孰劣,輕巧小PC甚至不需要模組化
●單組+12V輸出的保護性應當沒有多組+12V來的好,我一直以為雷神850W是多組+12V的設計,直到看到實際規格才發現是單組+12V,這......
●有通過德國TUV認證
●雖然選購PSU時,重量不是唯一考量的因素,拜科技進步所賜,千瓦等級的PSU已經比以往的重量輕一半左右,不過太輕的PSU又標示大瓦數時,我就很難想像內容物是否真材實料了
●保固五年,一年換新
如果還有機會要更換PSU,我會第一個考慮雷神1200W的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