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回到明朝當王爺 作者:月關 ( 連載中)

初登大寶~第四卷楊淩下江南0182請君相送

    第182章請君相送

    五城兵馬司裡,小小的衙門凶神雲集,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和刑部的大員們鳩占鵲巢,把巡城禦使擠到下位,扮起了傳話的小廝。

    因為第一封信是在五城兵馬司收到的,各部大員都趕到這裡,希望第一時間得到進一步的消息,五城兵馬司周圍連著擴展出四條街去,儘管大雪紛飛、夜色如墨,也密探暗布,敢有夜間偶然路過的行人,立即被不知哪兒冒出來的人左右一挾,便擁進了路邊的小房子裡去。

    二堂上眾大員們不斷收到各自不同管道搜集上來的情報,可是正所謂一人藏物、萬人難尋,偌大的京師,要隱藏幾個人,實在是再容易不過,始終沒有什麼有用的消息。三更天時,劉瑾和幾個熬不得夜的大人叫人將炕桌搬下去,擠上炕去打起了瞌睡。

    兵馬司的大堂也早已亂成了一鍋粥,典史、主簿、巡檢老爺們一個個都不得回家,全在堂上各自忙著,伍漢超在大堂上走來走去,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眼,頜下青青的胡茬子冒了出來,眼睛裡佈滿了血絲,猶如籠中的一隻困獸。

    他錯將蒙面女子當成了紅娘子,初出茅廬好勝心切,只想生擒那大盜,作為投效內廠的大禮,想不到卻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如今楊淩生死未蔔,想想可能的後果,他就不寒而慄。

    伍漢超踱到一張矮幾旁,桌上一盞油燈光亮如燈,一個主簿披著皮襖,正拄著下巴似睡非睡,伍漢超瞧見桌上攤著厚厚的案卷,順手拈起看了看,瞧見上邊一條消息,便俯下身敲了敲桌子。

    那主簿睡得正香,忽然被他驚醒。他不認得伍漢超,不過這位公子雖非官差打扮,這兩日卻常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初登大寶~第四卷楊淩下江南0183君欲遠行

    第183章君欲遠行

    把守京城要隘的官兵並無多少騎兵,京師也養不起那麼多平時閒置沒用的戰馬,消息遞到內城,反倒是錦衣衛的緹騎和五城兵馬司的馬快搶在大軍之前追出城來,冒著漫天大雪追出幾裡路。

    大雪難行,他們正累得馬嘶人喘,忽見前方路上出現幾道孤伶伶的人影,眾官兵忙勒馬提刀,小心翼翼走近了,這才看清是幾個內廠侍衛一動不動地佇立在雪中。

    伍漢超和柳彪幾人失魂落魄,前方一顆合抱的枯樹被大雪壓斷,橫在路上,樹枝上雪淞儼然,大盜們當然也有可能繞樹而過,可是大雪漫天,路上毫無痕跡,這般盲人瞎馬一般,要追到哪裡去?

    一個錦衣百戶將繡春刀歸了鞘,一提馬韁靠近過來,行至近處認得前方馬上是內廠千戶柳彪,忙抱拳施禮道:“柳大人,可有楊廠督蹤跡?”

    柳彪回頭,見身後有百余騎官兵,他深吸口氣,喝道:“全部散開,五人一組,以此地為中心四下搜索,彼此互通消息,一有大人線索立即飛馬回報,不得擅自作主。”

    那百戶答應一聲,吩咐錦衣衛和馬快散入曠野之中,不久後續人馬陸續開到,紛紛加入搜索行列。楊淩被帶入荒野幾裡路遠,他腳上的官靴被雪浸濕,牛皮靴子變得又沉又重,深一腳淺一腳地,直走的汗流浹背、心跳如鼓,忽瞧見風雪之中幾道人影靠近。楊淩腳下一滑,差點兒跌倒。

    前方幾名官軍瞧見一個人,也緊張地舉起刀槍大聲喝道:“什麼人?站住!不許靠近,快來人啊,這裡有人,這裡有人!”

    楊淩定了定神,瞧見那幾人衣著纓帽,是官兵模樣,連忙喝道:“我是楊淩,你們是哪一部的官兵?”

    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初登大寶~第四卷楊淩下江南0185困龍出海

    第185章困龍出海

    正月已過了三天,文武百官還有過半未回京履職,但初四一過皇帝就得臨朝聽政了。正德一上朝就下了一道旨意,因楊一清、王守仁首戰告捷,大挫韃靼軍隊銳氣,特任命楊一清為三邊總制,王守仁為副將,三鎮總兵悉聽調遣,以一事權。

    韃靼襲邊猶如漢人過年,那是年年必來,初時明軍占上風,再後雙方勢均力敵,近幾年來但凡韃靼出動重兵,明軍非兩倍以上兵馬不能制之。

    楊一清為人正直、性子剛毅清廉,甚得大學士李東陽的賞識,又是文臣出身,在此戰果下得到重用,滿朝文武也沒有異議。正德趁著大家高興,又宣佈為犒勞三關將士,特命御前親軍侍衛統領楊淩率軍慰問,初六日赴大同。

    初五一早,數十名矯健的黑衣侍衛靜靜立在威武伯楊府門前,兩輛三套的馬車停在一旁,膘肥體壯的馬兒不耐地刨著蹄子,響鼻兒噴出一抹抹白霧。

    楊淩和三位夫人以及高文心陪著成綺韻和楊泉叔侄走了出來,成綺韻披著一件大紅的羽羽緞斗篷,映著天地一片雪白,瀲灩生姿,如同雪中傲梅,令人怦然心動的嫵媚中竟也帶出幾分豪氣。

    楊淩睨目瞧去,不禁笑道:“瞧你模樣,儼然又是一個紅娘子,這一路南下,若無這些侍衛陪同,早不知要被官府捉拿幾回了。”

    成綺韻雙手攏在袖中,鬥蓬中露出一片雲錦妝花的緞袍袖子,袖口的白狐毛,在風中輕輕軟軟地抖動著。

    能夠回到熟悉的南方,能夠有些事做,她的心中著實有些興奮,望著楊淩,卻也著實的有些不舍。她妙目斜睇,溜溜兒地瞟了楊淩一眼,好似隨口開著玩笑似的儼然答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真的很好看喔!!
感謝分享!!   不知有沒有接續?!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有所思


  正德略一猶豫道:「前年韃子險些攻進大同,代王跑到京裡向父皇哭告時,見過朕一面,若見了他……」

  他忽地眉毛一揚,笑道:「去就去,我是侍衛,見不到他的,要是整日悶在這兒那和在京裡還有什麼區別?」

  兩人正說笑著,忽有一個侍衛近來稟報道:「稟大人,巡撫胡大人回城了,正進府來。」

  這侍衛也知道正德身份,只是楊凌早已吩咐下去,所有人見了正德不得稍露異樣,免得引起有心人警覺,是以他也不敢見過皇上,只是向他瞧了一眼。

  楊凌一愣,胡巡撫回來了?雖說他的品秩比自己高,可是自己畢竟頂著欽差的名頭,而且論實權遠非他能所及,怎麼也不待通報一聲?這可未免失禮了。

  楊凌正要去書房會見胡瓚,陡聽外邊厲聲大喝:「欽差駐地,不得硬闖。」

  隨即另一個聲音也厲聲大喝:「瞎了你的狗眼,我是大同巡撫胡瓚,本地除了代王殿下,便以我胡某為尊,什麼地方闖不得?」

  喝!這位巡撫未免太囂張了吧?楊凌不知胡瓚為官如何,但是聽了這番話,第一印象就是這位巡撫未免太過跋扈。

  楊凌向正德看了一眼,推門而出道:「放他過來!胡巡撫,本官品秩雖低於你,卻是奉旨欽差,這欽差行轅所在,也是你硬闖的麼?」

  他一邊說著一邊閃目望去,只見大內侍衛們攔住一個文官。這時正左右分開,那官兒斯斯文文,白淨面皮,看模樣不到五旬,倒不像個飛揚跋扈的官員,怒氣便消了幾分。

  不料那位胡巡撫見了他,臉上怒容更盛,他雙手緊握,騰騰騰地大步行來,竟然不待主人帶路,昂然直入房去。

  楊凌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哪兒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行塞上


  欽差儀仗緩緩走向驛館,城裡百姓見慣了大隊官兵,沒人在看這支二百多人的官兵,仍然為著自己的生活忙碌著、享受著。

  這些生存在社會最底層的百姓,要求並不高,今天韃子離得遠一些,風小一些,陽光暖一些,都是一件值得他們慶幸和開心的事。

  大同有寺院、尼庵、道觀上百座,城中處處可見,真可謂是寺廟林立,殿堂壁連,香煙繚繞,經誦不絕,這常年殺伐之地,儼然是佛國勝地。

  寺廟道觀前邊的空地,照例都是攤販們集中的地方,由於大同是蒙古通往晉冀魯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儘管雙方戰事不斷,集市上出售的許多貨物仍是蒙古人的皮草、藥材、馬具等貨物。

  集市上也有許多蒙古人,並沒有漢人對他們存有敵意,彼此離得這麼近,許多活不下去的蒙古人偷偷跑到漢人的地方做苦工、賣貨物,大戶人家還多了些忠心耿耿、身強力壯的蒙古武士。這些人常年生活在此,對於漢人的感情比自己的部族更深。

  再加上那時沒有快捷的通訊方式,所謂奸細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真打聽到點情報等他們送回去也早已失去時效,遠不如戰場上的斥侯管用,所以巡撫衙門對他們看管也不甚嚴,只要有人作保,隨身不攜帶武器,他們的人身自由同漢人無異。

  一座寺廟前草頭班子正在演戲,前方路口有車馬輜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正運進糧草,正德皇帝在軍中,楊凌不敢直接過去,恐混亂中為人所乘,便命全軍原地靜候。

  那時戲曲已經漸漸形成各地不同的風格,但是這種草頭班子唱的自然不外乎是鄉音俚曲,而且大多帶些葷腔。

  洪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九十章 鎮羌戰事


  大同城修建的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各種城防設施齊備,堪稱大明居安思危的典範,當然,它這個安,還有待商槯。

  大同城牆一律用整齊的石條、石板、石方、石柱等為基,牆體用「三合土」逐層壘成,外圍再砌以青磚。中等型號的城磚一塊就重35斤,由此可見城牆的堅固和建築的艱巨。

  楊凌來到城下,仰面望去,不由暗歎一聲:「雄關,真的是雄關!這樣壯觀的城牆,簡直讓人一看就喪失攻取得勇氣,真不知道前面韃子是怎樣險些攻進這樣一座大城,害得代王一溜煙兒跑回京城去向弘治皇上哭訴委曲。」

  大同城牆的正牆高三丈,正牆上還有女牆,女牆上再砌磚垛,磚垛間的垛口是守禦將士的了望孔和射擊口,城牆上還建有雄偉的城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樓頂是重簷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圍繞,下臨馬道。

  這些高高低低的建築在城牆上構築了一道立體防線,可以觀察、隱蔽、機動、射擊、接應、制高和供將官見是欽差的大軍,忙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楊凌德鐵騎轟然而出。楊凌居中在火銃營中。

  前軍中軍出了大同城門,後軍正源源跟進,楊凌勒馬閃在路旁。回首望向高大巍峨的城牆,特殊的齒輪狀凹凸相間的城牆外邊,還建有四座孤零零的望軍台,下邊沒有通道和樓梯,只在台頂用木板與城牆相搭才能往來,它可以在攀爬城牆的敵軍背後攻擊、策應、了望敵情。

  楊凌不禁嘖嘖讚歎一聲,所謂的銅牆鐵壁,大概也不外乎如此了。城中,三百名佩著長柄包鋼朴刀和利箭長弓的大內侍衛風馳電摯般衝向城門。

  自宋以來,軍中兵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家中來信


  楊凌的親軍侍衛中,知道正德身份的也寥寥無幾,眼見大人直勾勾地望著一位小校,不禁十分詫異。

  剛剛成為楊凌親軍侍衛的劉大棒槌看看那位年輕俊俏的小校尉,又瞧瞧大人直勾勾的眼神,不禁恍然大悟。

  明朝時男風甚盛,被認為是時尚風流,並無人排斥鄙視,帝王公卿、名士才子,在美女相伴的同時,大多擁有柔媚俊俏的男寵,平時充作書僮,夜晚則是床上嬉伴。

  當時,把同性間的性關係稱為「外交」,把男子與女子間的性行為稱為「內交」。不但為當時的道德、法律、風俗、習慣所認可,而且受寵的孌童還享有和妾侍一樣的權利,平時得到資財貼補,年歲稍長要離開娶妻時,主人還要贈送一筆金錢。

  劉大棒槌對這種上層社會風俗早有耳聞,眼見楊大帥和這個大姑娘般細皮嫩肉的小校尉神情曖昧,偏偏正德這時走路的姿勢又有些忸怩,他見了更是心中發毛,看來這俊俏小校必是大帥的男寵了。

  劉大棒槌摸摸自己的絡腮鬍子不禁暗暗慶幸,虧得老媽把自己生得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不然自己一個大男人若被大帥瞧上,那該多彆扭?

  楊凌可不知這位憨頭憨腦的下屬居然還有這等豐富的聯想力,他也顧不上不知內情的侍衛們想些什麼了。待正德走到身邊,他立即一把扯起他,拉進了城樓中,楊一清和張永對視一眼,急忙跟了進去。

  角樓從外邊看簡單的很,裡邊也分為裡中外三間,外間是日常會客和指揮戰鬥的所在。中間較空曠,除了牆上一副巨大的地圖,中間一副大沙盤再無他物,是三軍總制楊一清與諸將議論軍務、制定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代王納妃


  楊凌眼看著書信,耳聽著台上傳來的唱曲聲音,心裡亂烘烘的,一會兒歡喜、一會兒擔憂。馬憐兒守制未滿三年,若是此時迎娶過門與禮不合,難免要受人攻吁。

  不守禮制可不是件小事,足以成為有心人手中的有力工具,縱然有皇帝的庇護,不會因此罷官,時時受人攻擊,以此作為短處,無論做什麼事難免要受掣肘。

  放任憐兒獨自在江南,尋個借口將她隱藏起來偷偷生下孩子倒不難,只是未免太虧待了她,這兩年偷偷摸摸、埋名隱姓的生涯,一定會對憐兒造成很大的傷害。

  楊凌心亂如麻,一時想不顧一切派人到江南將憐兒立即接回府來,一時又想起如今想利用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為大明、為百姓做些事情,比不得當初無所牽掛,可以率性而行。

  沉吟半晌他才想起如今憐兒懷有身孕還不足三個月,等到腰身漸粗不能遮掩至少還有兩個多月,那時自己早已回了京城,此事大可從長計議,倒不急於現在就拿主意。

  他將那番子召進書房,匆匆寫就三封書信,一封寫與幼娘,信中並不諱言和憐兒的事,囑咐幼娘通過內廠送去一筆銀兩和滋補物品,另一封寫與馬憐兒,告訴她自己目前正在塞上巡邊,回京後一定盡快妥善解決她的去留,讓她安心在江南相侯。好生照顧自己。

  第三封卻是寫與成綺韻,她現在是內廠在金陵的最高首腦,憐兒一個女子獨自寄住在伯父家中,不安排得力的人手照應,他實在放心不下。

  楊凌將三封信加了火漆封口,囑咐那番子速速交與軍驛送回京城,望著他匆匆走出門去,他站在哪兒想想,忽地呵呵笑了起來:

  原來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卷 群魔亂舞 第一百九十三章 知音難妥


  眼前的姑娘輕輕撫著鸚鵡的羽毛,見眼前的這個小兵傻愣愣地盯著她,不僅咯咯一笑,說道:「再過會兒側王妃就要國門啦,你可別亂跑,若踩了王妃的裙裾可不是挨頓罵就得了的啦。」

  她笑盈盈地說完,折身向西廂配殿走去。王府建築金碧輝煌,豪華壯麗,廊廡相接,屋宇錯落,前堂後寢,殿宇深邃。這西廂配殿有數十棟建築,是下人雜役們的住處,自然無人看守。

  正德抬手「哎」了一聲,見那俏生生的少女已抬腿邁過了高高的門檻,忙急步追了上去。左右的侍衛互視一眼,心中都道皇上看上這俏麗的女孩兒了,一時有些尷尬。皇上追女人,他們怎好追得過近,可是

  畢竟這裡不是皇宮大內,萬一皇上有個閃失可怎生了得?

  幾名侍衛只得硬著頭皮遠遠的綴了上去。好在社是下人們的住處,看管不嚴,近日到府的許多將軍、大人們的家僕、親兵們還是頭一次進王府,處處覺得稀罕,也偶爾有人跑進這處偏殿看個新奇,再加上王爺納妃,僕役們都在外邊張羅,偏殿裡本來也沒幾個人,他們順順當當地走進了右跨院的院落。

  正德急急追在後邊,只見那少女姍姍輕盈,走到一棟房前恰好有個老嫗走出門來從門框後摘了串晾曬的乾菜,少女叫聲喚道:「娘,我回來啦。」

  那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抬頭看見女兒,臉上頓時溢起笑意,說道:「良女呀,娘娘又賞鸚鵡了?快送回暖房去,別給凍壞了,娘做點豬肉燉乾菜,一會兒記著招呼你爹回來吃飯。」

  女孩兒脆生生地答應一聲,拐到旁邊一棟低矮的暖窖。拉開門兒走了進去,老太太也提著乾菜回了屋。正德腳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