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刑徒 作者:庚新( 連載中)

第二部 見龍在田  第二一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

  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

  這是後世司馬遷著《史記》時,對叔孫通做出的總結。總體而言,這算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了。

  劉闞前世,倒也草草的翻閱過《史記》這部書。

  不過當時一目十行,除了項羽、劉邦這些能讓他生出興趣的人物稍加注意之外,其余的大都是囫圇吞棗,看罷了也就忘記了。但叔孫通這個人,卻是讓他記憶深刻,很有意思的一個人物。

  後世儒生講求氣節,講求風骨!

  對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絕不會退讓半步。以至于劉闞在很長時間里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所謂大儒,應該是不苟言笑,古板執拗,不知變通,喜歡坐而清談的誤國書生。平日里死讀書,危難時一死報君王,就算是全了氣節。到了後來,許多儒生甚至連死的勇氣都沒有。

  但叔孫通卻不盡然……

  這個人,求學于孔夫子九代孫孔鮒門下,曾先後為始皇帝、嬴胡亥、項羽、熊心、劉邦等人效力,可算得上是一個很懂得自保之道的人物。如果按照後世儒生的價值觀,叔孫通應該是那種毫無氣節可談的無恥之徒。特別是當叔孫通降漢之後,為劉邦推薦的大都是盜賊力士之流,使得許多儒生對叔孫通感到不滿,甚至有人私下里說他是天下讀書人的恥辱。

  可這叔孫通卻毫不在意。

  君主在進取,爭奪天下的時候,需要的是猛士,需要的是能夠打勝仗的將軍;但是當天下穩定,想要守住基業的話,就需要文士儒生的幫助。這是叔孫通在當時對劉邦的一個回答。

  其意思,和後來那句可馬上取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的箴言頗有共通之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 見龍在田  第二一五章 名將之後


嬴縣,又名嬴邑(今萊蕪市城西北羊裡鎮城子縣村)。

自春秋以來,嬴縣就是齊國屬地。齊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齊魯兩國曾發動了著名的長勺之戰,就是在嬴縣附近。北部是泰山餘脈,自西向東有三平山、香山,南部則為徂徠山。

這是個半圓形的盆地,氣候宜人,物產也極其豐富。

自秦攻陷齊都,消滅了齊國,統一天下之後,齊地雖小有動盪,但大都是小股流寇盜匪作亂,成不得大氣候。故而,在大秦治下,齊地還算平靜。至少比起楚地來,要平靜了許多。

嬴縣城門大街,有一座很大的宅院。

朱漆大門,鉗有巴掌大小的銅釘。明晃晃,亮閃閃,在日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那光毫閃動,也使得門頭上紫色橫匾,頗有貴氣。上書金燦燦兩個大字田府,也說明了這宅院主人的來歷。此地主人名叫田安,是實實在在的齊國王族後裔。當然了,只是一支偏遠的旁支。

自齊王田建死後,生活在齊地的田家族人一直很低調。

特別在始皇帝將山東各國的豪族大戶遷往咸陽之後,田氏族人越發的稀少,於是也就越發低調。

田安的祖上,早在齊威王時就淡出了齊國王族。當時,商鞅還沒有在秦國變法,而齊國也正是鼎盛之期。百多年來,濟北郡田氏族人大多為商賈。生意也不甚大,直到田安的父親時,才開始發展。並且在齊國滅亡之後,很快就變成了嬴縣大戶。

此時的大秦,也停止了對六國王族後裔的大規模清洗。

畢竟大亂之後需要大治,始皇帝兩次東巡,也是為了安撫山東六國子民的心。大清洗結束。取而代之的就是一連串的安撫行為。田安作為齊國王族後裔的事情,也被翻了出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一六章 青魚蓋聶
    那些昔日的貴勛們,絕無可能向老秦低頭。不過也僅止于一兩代人而已……三代、四代之後,如果大秦穩固,還有多少人仔細想想,大秦自統一六國以來,雖然偶有小亂,不過從大體上來說,基本上是平靜穩定。

    在渡過了早期滅國的陣痛之後,老百姓該怎麼生活,還是怎麼生活。

    甚至從某些方面而言,在大秦嚴苛律法之下,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比往年更加快活。這一點,從始皇帝稱帝到現在,短短八九年中增加的人口,就能看出端倪。沒有了大規模的征戰,自然也就沒有了大規模的殺戮。老百姓們雖失去了獲取軍功的機會,但生活變得非常穩定。

    當然了,頻繁的徭役,還是給百姓們增加了許多麻煩。

    嚴苛的律法,也讓許多人,特別是那些閑散慣了的人感到不適應。可不管怎麼說,生活卻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于六國後裔而言,這種情況卻不是他們樂意看到的結果。

    天下太平,人心思安……時間長了,還會有多少人能記得滅國之恨?如果連仇恨都沒有了,他們這些六國後裔,又當何去何從?難不成在那些被他們視之為蠻夷的暴秦陰影下生活?

    所以,他們必須要不斷制造事端,不斷的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滅國的仇恨……

    對于此,劉闞心里非常清楚。

    能夠記得祖上的光榮。這也是六國後裔蠢蠢欲動,不甘平靜的主要原因吧。他們不敢大動,但是又不能不動。否則當人們忘記了他們的時候,將再無機會。

    馮敬給劉闞帶來了一封書信,出自于丞相李斯之手。

    內容很正式。完全是以朝廷公文地方式來書寫。用地是傳統秦小篆。不得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 見龍在田  第二一七章 平陽?嬴邑?


戰國時期,在齊、魯、趙、魏、宋、衛各國之間,有一個名為廩丘的土地。

各方勢力在此犬牙交錯,同時對各國權貴而言,又是邊緣地帶。正因為這個原因,在諸侯征戰的年月裡,廩丘就成了一個很敏感的地帶。誰也說不清楚,這廩丘到底是誰的治下。同樣誰也不願放棄,對廩丘的控制權……一來二去之下,廩丘漸漸的變成一個三不管的地區。

各國的律令無法在這裡得到執行。

於是,廩丘就成了一個避難所。各種各樣的人,聚集在此地。既有失意的權貴,也有流寇盜匪。

齊滅魯國之後,廩丘曾一度成為齊國窺視各國的橋頭堡。

然則在七十年前,趙國大將廉頗在廩丘南面的瓠子河沿岸與齊國大軍發生了一場大戰。趙國雖勝,卻無力繼續東進;齊國雖敗,但依舊有自保之力。於是乎,雙方再次讓出了廩丘,也就坐實了廩丘三不管的狀況。

一直到秦滅六國之後,廩丘的情況才得以改善……

李左車策馬衝上了土固堆,舉目向遠方眺望。三十名胡服騎士,緊緊跟隨在李左車的身後,齊刷刷勒住了戰馬的韁繩。

「今天這是第幾批老秦信使過去了?」

李左車突然開口詢問。一名騎士上前回答:「少君,算上剛才的馬隊,應該是第三批了!」

看起來,朱句踐失敗了……

李左車十分敏銳地從這一批批馳過地馬隊中。做出了他地判斷。從清晨到現在。半天地時間。就過去了三批馬隊。這也就說明。朱句踐地刺殺。已經觸動了老秦人那根敏感地神經。

撥轉馬頭。李左車率領騎軍衝下土固堆。風馳電掣般地離去。

距離土固堆十里。有一處低窪地谷地。數百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一八章 誰比誰聰明?
    已過了三伏天,天氣仍舊炎熱。

    一連數日的高溫,好不容易盼來了一片雨雲,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股濕潤。但是,這一絲濕潤,絲毫沒有緩解平陽的高溫天氣。反而因為這濕潤,使得平陽籠罩在一團濕熱的空氣里。即便不再是烈日炎炎,可坐在房間里,哪怕是一動不動,也會出一身濕膩的白毛汗,使得人們感覺更加難受。

    有一絲微風,卻無法拂動那繁茂的枝葉。

    田都穿著一件對襟單衣,裸著膀子,臉色有些陰沉。

    “還請偃公三思,王恪這個時候征召您前往魯縣候命,只怕不懷好意。老秦人已經看出了破綻,此前田安派刺客刺殺老秦欽差,更使得嬴邑暴露出來。如今,那欽差不往濟北郡,卻突然轉道瑕丘……您若是去了魯縣,就如同羊入虎口,凶多吉少……不可去,絕不可去。”

    偃,是田都的字。

    已年過四旬的田都,身高在八尺上下,膀闊腰圓,生的孔武有力。

    不過,也許是受齊魯文化的燻陶,眉宇之間卻透著一股書卷氣。他把玩著手中的刀布,靜靜的端坐在庭上,一言不發。在他的兩邊,赫然正端坐著張良和李左車二人,都緊張的看著田都。

    李左車在听聞劉闞改道之後,立刻率人直撲平陽。

    這才剛落腳,就听說有薛郡郡守王恪派人前來,征召田都往魯縣議事。不管是李左車還是張良,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于是,李左車立刻前來勸阻,而張良則在一旁,默默盤算。

    田都捻著黑須,沉吟不語。

    有些陰鷙的眸光。凝視著一旁低頭沉思的張良。

    說實話,他不喜歡這個人。不能否認,這個張良很有能力,而且對老秦的怨恨,也是發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一九章 值與不值


平陽東門內,烈焰翻騰。

臨時堆放在城中的各種物資,被大火所吞噬。沖天的火光,把蒼穹照映的通紅。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焦臭氣息,混合著血腥味兒,瀰漫在城門上空,令人生出一種快窒息的感受。

一個八尺大漢,手持一桿長一長六尺,兒臂粗細的黑色長矛,在人群之中橫衝直撞。

他身上罩著一件黑色兕皮甲,頭紮椎髻。黑亮的臉膛,在火光之中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紫氣,絡腮短鬚賽似鋼針一般,虎目圓睜,大聲呼喊。長矛翻飛,如同蛟龍出海一般。呼呼的掛著風聲,帶起一道道光毫。寒光掠過,只見血肉橫飛,殘影飛出,帶走一條條鮮活性命。

「巨野彭越在此,擋我者……死!」

隨著一聲巨雷般的咆哮,黑色長矛閃電般疾刺而出,將一名阻攔在大漢前方的軍卒挑飛出去。

彭越厲聲喊喝,一臉的猙獰,在火光中更顯駭人殺氣。

在他身後,七八十個青壯手持明晃晃利刃,如虎入羊群一般。守在東門的兵卒,雖然有心阻攔,可一來彭越等人出現的突然,二來大火熊熊,讓眾人心慌意亂,數百人竟被這七八十人迫的連連後退,轉眼之間,就已經被那大漢帶人衝上城樓,雙方混戰廝殺在一起,好不慘烈。

與此同時,又有三四十名青壯,在一個眼窩深陷,顴骨突出的胡人帶領下,朝著城門洞方向撲去。整個東門,喊殺聲震天。只聽得一聲聲淒厲的哀嚎,伴隨兵器的碰撞上在空中迴盪。

而城外的秦軍,在大火出現的一剎那,也向平陽發起了攻擊。

東門外原本駐紮有七八百人,從理論上而言。足以顧及到整個城門。然而此時,卻顯得捉襟見肘。一方面被彭越等人纏住,另一方面又要阻止秦軍的攻擊。於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二0章 仁,即為人


薛鷗給劉闞帶來了一個說不上好,但也不算是太壞的消息:田都,死了!

劉闞突然攻擊田府,對於田都而言,無異於一個巨大的打擊。在當時,田都錯以為平陽城破,以至於亂了分寸。他甚至無心再抵抗下去,帶著十幾個親信就逃出了田府。當時,東城門雖然告破,可平陽士卒在李左車的指揮下,仍在和秦軍糾纏。如果田都這時候能組織起一次攻擊,說不定能把秦軍暫時趕出城去。畢竟,平陽的城門就那麼大,秦軍也難以完全展開。

可是,田都被嚇破了膽子。

秦軍破城之後,自然少不得追殺平陽士卒。要說起來,田都死得也很冤枉,他並沒有和秦軍面對面的交鋒,而是被流矢射中,死在了路旁。秦軍控制住了平陽的局勢之後,薛鷗奉劉闞之命,押著那些平陽的富豪們出面進行安撫。不成想,在無意中,發現了田都的屍體。

「將田都梟首示眾,派人看管好他的家人,等候朝廷的發落。」

劉闞面無表情的發出命令。

在這種人命如草芥一般的時代裡,他可以想像出擺在田都家人面前的,會是何等殘酷的命運。可是他沒有辦法……這就好像是一場賭博,田都若是贏了,雞犬升天。不過他現在輸了,死了!那麼他所犯下的罪過,就必須由他的家人來承擔。這一點,任誰也無法改變。

夷三族,當是最為正常的結果。

劉闞無力去改變,也不想去嘗試改變。

他現在所要考慮的,是如何為平陽的百姓謀出一條生路。

正午時分,薛郡郡守王恪領兵抵達平陽。

並且。分散在薛郡各地地兵馬。也源源不斷地向平陽開拔而來。

「泗水郡、琅琊郡、以及東海郡都已得到了消息。壯郡守和司馬郡守各派出兩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二一章 奏報


一場大雨過後,驅散了咸陽的炎熱。

立秋了,可秋老虎仍在肆虐。但這一場大雨,把最後一絲酷暑趕走,端的是天涼好個秋!

李斯坐在軺車上,閉著眼睛,就好像睡著了。

車轱轆碾壓著濕漉漉的青石路面,發出咯吱的聲響,讓李斯的心境,變得起伏不定。

山東奏報已經傳入咸陽,三郡之亂都平息了。沒想到,一場原以為會很棘手的動盪,居然是這般草草收場。李斯不得不正視那個年僅二十的小子,似乎也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

不過,動盪雖然平息,但李斯心裡明白,這個冬天,怕是不好過去。

以陛下之心性,斷不可能容忍這種叛亂的事情發生。三郡動盪,牽扯其中的官吏近二百人。追究起來的話,只怕是要赤地千里,不曉得會有多少人頭落地。可問題在於,如今天下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那六國後裔躲在暗處搞風搞雨,山東黔首一個個更是蠢蠢欲動。

南北兩疆戰事已經結束。

但是想要徹底穩定,卻非一日之功。

也就是說,屯紮在南北兩疆,近百萬大軍暫時無法抽調回來,中原地區的兵力,仍舊空虛。

人心不安,必有混亂。

當務之急是要安撫人心。如果大加屠戮地話。反而會讓本就不甚平靜地山東。變得越發動盪。

為此。李斯專門去拜訪了老丞相王綰。

王綰身體不好。已經是病入膏肓。但不可否認。老丞相對時局地瞭解。非常清晰。和李斯談話時。也一力要求他向陛下諫言:齊魯安定。則中原安定;中原安定。則楚地也就安定!

老丞相說地中原。是指三川郡、碭郡、陳郡。泗水郡和穎川郡。

只要這五個地方不生動盪。那麼位於大江以南地謀逆者。就不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二二章 豎子焉敢妄言


劉闞萬萬沒有想到,此次咸陽使者的來頭,大的讓他有些吃受不起。

蒙毅!

始皇帝派出的使者,竟然是他最寵信的心腹大臣,老秦朝堂之上,大名鼎鼎的上卿蒙毅。

不止一次的聽說過蒙毅的名字,在劉闞的想像當中,蒙毅應該是和蒙恬一樣,虎背熊腰,有大將之風。然而,當蒙毅通報了姓名之後,劉闞再偷眼打量,卻發現這個蒙毅,和他的兄長蒙恬,截然是兩種氣質。

蒙恬剛毅果敢,舉手投足間有殺戈之氣,盡顯出一種軍人特有的氣質。

而蒙毅,比之蒙恬略顯文弱,體態瘦削而單薄,文質彬彬的,臉上總是帶著若有若無的笑容。站在那裡,蒙毅更像是一個儒生。不過眼神很銳利,好像兩把刀子一樣,能洞徹肺腑。

劉闞肅手站立在庭上,不由得小心翼翼。

蒙毅則端坐中央的主位,王恪坐在他的左手位置,面無表情,雙手攏在袖中,一言不發。

「劉都尉,咱們這是第一次見面!」

蒙毅的聲音,略顯陰柔之氣。他給自己倒上了一觴酒,品了一口之後,展顏笑道:「不過我可是久聞你的大名,如雷貫耳……呵呵,今日一見,果然是少年英雄,了不得,了不得啊!」

劉闞小心翼翼的說:「上卿過譽,劉闞愧不敢當!」

「愧不敢當?」蒙毅地笑容。更加燦爛。不過聲音。也更加地陰柔。「劉都尉還有甚不敢當地事情?敢在陛下面前。稱滿朝文武。非愚則諛……好大地口氣!莫非這全天下人。就只有你劉都尉忠心陛下?你可知道。你這非愚則諛四個字。在咸陽惹出了多大地麻煩嗎?」

難道是來找我麻煩?

劉闞不由得心裡一咯登。低著頭。偷眼打量了一下。

他看不見蒙毅地表情。但是卻發現。王恪那張僵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二三章 千字文


始皇帝三十四年的冬天,很冷!

就在隆冬到來的前夕,一場三十年未有的大雨,使得泗洪地區提前進入了冬季。

十月七日,往年這個時候,泗洪還很溫暖。可是今年,陡降的氣溫,讓泗洪居民措手不及。

沛縣、豐邑、留縣、嚙桑等地,接二連三的出現了凍死人的事情。

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也讓泗水郡郡守嬴壯焦頭爛額。原本手裡的人員就不夠充足,出現了這種事情,更讓他有些無奈。緊急從各縣抽調大批官吏,商議如何解決這種棘手的難題。

而諸多問題之中,最主要的還是糧食問題。

由於早先一場大雨,讓許多農戶的家中都出現了短缺。相縣週遭還好,可是泗水沿岸,包括下邳彭城兩地,都開始有流民出沒。自古以來,流民都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勢必會演變成巨大的災難。嬴壯無奈之下,最終上報咸陽,請求開放樓倉儲備,以緩解危機。

樓倉,如今有大倉百餘座,糧窖近千。

按照大秦的規定,一口糧窖,可存放三千石糧食。近千口糧窖,那可就是差不多三百萬石糧食。

當然了,這些糧食是作為戰略儲備糧。

更承擔著東海、泗水、九江郡的糧道樞紐。

開倉放糧。絕對是一件大事。即便是嬴壯。堂堂兩千石俸祿地一方大員。也不敢擅自決定。

好在這個時候。樓倉令。泗水都尉劉闞率部返回樓倉。

由於樓倉在興建之初。就考慮到了各種自然因素。密佈地溝渠。成功地保護了樓倉地安全。同時。一場大雨。還讓新興地睢水堤壩經受了考驗。即便是地處低窪。卻沒有受到影響。

聽說了下邳等地地災情之後。劉闞召集部曲。開放私倉。以緩解下邳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