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刑徒 作者:庚新( 連載中)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囧章 左賢王威武

    富平縣城面貌一新!

    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天時間,但數千人齊動手,眾志成城之下,使得縣城和早先相比,好像換了個模樣。城牆加厚加高,雖然比不得那種大的城鎮,卻也足以抵擋上一段時日。城高三尺有餘,厚度增加了一倍。只是城門樓仍舊有些低矮,和新築起的城牆,基本上是平行。

    黑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老羆營的大纛,垂在城門樓正中央。

    城內,一排排,一列列,加起來足有三四十輛建議的投石車組合完畢,城頭上更安放了十數架參連床弩,如山的箭矢,則堆放在城內一隅。除此之外,許多臨近城門的房舍都已經拆除。土石填裝在麻袋裡,疊摞城牆內側。其作用,就是增強這城牆的抗擊打能力。

    可以說,整個富平都動了起來……

    只要是能拿起兵器的青壯,全都參加了訓練。

    年紀大一些的人,則搬運滾木石,加固城牆防禦。就連那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子,也抱著一蓬蓬箭矢往城頭上運送。老弱婦孺齊上陣,在決定留下來之後,所有人已生出了必死的決心。

    就算死,也要死在這片生養自己的土地上。

    昔日在城中的胡人,全部關押進了大牢。有不少試圖抵抗的胡人,更被李成毫不客氣的斬殺。

    整個富平城。如今是戰意沖天。

    特別是聽說白土崗首戰告捷地消息之後,令城中的居民更是信心暴漲。

    這一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成司馬,秀軍侯……」

    一名小校衝上城樓,大聲的叫喊著︰「劉軍侯,劉軍侯他們回來了!」

    李成和南榮秀急忙登上城樓,舉目向北方眺望。晨曦之中,一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五章 冒頓和阿利(一)

    就連劉闞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屠耆,死了……

    甚至沒有能撐到看見黎明升起的太陽,這位堂堂的匈奴左賢王在軍帳之中,已經吐血而亡。

    目送匈奴大軍緩緩退去,劉闞等人面面相覷。

    「道子,你好毒!」

    劉闞忍不住一聲長歎,拍著陳道子的肩膀笑道︰「不過這樣也好,屠耆一死,匈奴人就好像沒了頭狼的狼群。至少在一段時間裡,他們是無法再對富平產生威脅。不過,你真的好毒。」

    灌嬰樊噲等人,下意識的退後一步。

    昨夜的一切,完全是出自於陳道子的手筆。陳道子認為,屠耆接連失敗,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這心裡面,憋著一股火氣。

    如果能把這一把火引發出來,屠耆就算是不死,也會大病一場。失去了屠耆的指揮,對於富平無疑是一件好事。所以陳道子想到了那個引發這場戰事的邪韓,於是就有了城頭斬首的戲碼。

    劉闞在這件事裡面,也添油加醋了一下。

    那一段左賢王威武的罵詞,就是他設計出來。頭曼單于有沒有睡了左賢王的老婆,劉闞不知道。不過當著他的面,殺了左賢王的兒子,足以讓他悲慟至極,甚至會精神產生崩潰。陳道子的這條計策,和後世諸葛亮三氣周瑜頗有相似之處。

    當然了,這條計策也有冒險的地方。殺了邪韓。說不定會引發左賢王的瘋狂報復。不過以富平現在地情況,支持個十天當沒有問題。就算真的不能有效果,殺個狼崽子,也算不得什麼。

    於是乎。邪韓人頭落地,屠耆氣死軍中。

    灌嬰苦笑說︰「道子,以後我再也不和你吵架了,你這傢伙,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六章 冒頓和阿利(二)

    頭曼有很多兒子,冒頓和阿利就是其中兩個。

    冒頓是長子,年二十四歲,是一個非常能隱忍,同時又很有魄力的傢伙。而且在部族裡面,威望很高,是大家公認的頭曼繼承者。只是早先由於屠耆的存在,冒頓也一直表現低調。

    而阿利是頭曼的次子。

    和冒頓同歲,甚至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因為冒頓早出生了一個時辰,所以只能排行老二。但是阿利的背景,卻比冒頓要深厚許多。他的母親,是東胡王的女兒,也就是說,從阿利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他的身後就有強大的東胡來作為靠山,冒頓遠遠無法比擬。

    頭曼之所以一直沒有奪屠耆的權,這兩個兒子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冒頓精明能幹,在部族之中地位很高;阿利勇武過人,又有東胡人在後面做靠山,真的是很難分出伯仲。從內心而言,頭曼希望由冒頓繼任,因為阿利身上的東胡烙印實在太重了。可他又不敢得罪東胡人,而且阿利在匈奴內部,也有支持者,讓頭曼非常忌憚。

    但實際上,頭曼最忌憚的,還是關於阿利身上的神話。

    阿利是出生在草原上,而且出生的非常離奇。阿利的母親很有男兒氣概,冒頓出生的那一天,阿利的母親原本一點要分娩的預兆都沒有。於是騎馬打獵,在途中突然感到腹痛。

    當時周圍一個人也沒有,阿利就這樣突然地降生了。

    當頭曼帶著人找到他的時候。阿利的母親已經死了,只留著阿利一人,在草原上啼哭。

    如果只是這樣,頭曼還不會有太多地擔憂。

    問題是,在發現阿利的時候,在他身邊環繞著十二頭狼。靜靜的匍匐在那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七章 棄子

    膚施(今陝西榆林縣南魚河堡附近)這個地名,源於人名。

    赧王中二十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九五年,趙主父與齊、燕聯手,共滅中山國後,遷中山王子膚施於北地郡,後稱之為鮮虞王子。而膚施居住的地方,就被人以他的姓名,而命名。

    毗鄰於橫山之畔,矗立在魏趙長城之交。

    向北,有大理河與起伏的丘陵和山巒;向東,過魏長城之後,就是濁浪滔天的大河之水。

    蒙恬坐在帥府之中,正在和人手談。

    在他對面坐著的,是一個年輕人。年紀在二十三四歲的模樣,生的濃眉大眼,眉宇間透著雄武之氣。在蒙恬的面前,這青年絲毫沒有流露出半點怯意,目光凝注在棋盤上,修長的手指間,捻著一枚棋子。對於棋盤上那膠著的局面,他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樣子非常悠閒。

    許久,青年落下一子。

    「上將軍今日,似乎有些心緒不寧啊!」

    蒙恬的心思,並沒有在棋盤上,聞聽青年說話,先是一怔,旋即赧然一笑,「大公子見笑了!」

    以蒙恬之尊,竟然稱呼這青年公子。

    青年笑道︰「我奉父皇之命前來隨上將軍歷練,如今眨眼已來到多日,卻未見過上將軍如今日這般的心緒不寧。是不是有為難的事情?扶蘇不才。倒也願為上將軍分憂,但不知上將軍願說否?」

    這青年,正是始皇帝長子嬴扶蘇。

    扶蘇地母親是鄭國人。喜歡吟唱鄭國的詩歌《山有扶蘇》。始皇帝因此,而為他取名扶蘇。

    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

    始皇帝以此命名,足以顯示出他對扶蘇地喜愛和期望。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始皇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八章 城破

    赤旗,在火光中劃出一道炫美的弧線,狠狠的劈翻一名百夫長。

    鋒利的刀口是從那百夫長的胸腹間拉過,以至於對方的上本身飛下了城頭,可是下半身仍立在城上。鮮血,混合著臟器濺了劉闞一身。而劉闞恍若未覺,健步如飛,踏步騰空而起,將身體隱藏在銅盾之後,蓬地一下子,把一個剛爬上城頭的匈奴健卒,凶狠的撞飛出去。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戰到底,死不還休!」

    每殺一個人,劉闞就會嘶聲怒吼。城上的老秦士卒,被這殺戮所影響,一個個變得無比瘋狂。

    兩名匈奴士兵衝上了城牆,只見一個倒在血泊中的老秦人猛然從地上彈起,吼叫著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話語,抱著其中一名匈奴人,一頭栽下城去。三丈多高的城頭,也有差不多七八米的高度。城牆腳跟倒插鐵蒺藜,摔下去之後,身體被鐵蒺藜穿透,結果可想而知。

    呂釋之的腳下一滑,險些摔倒在地。

    卻被屠屠一把抓起來,厲聲吼道:「站直了,給我掌住大纛。大纛不到,老羆不死!」

    呂釋之好像瘋子一樣,臉上沾著血污,卻沒有擦拭,大聲的回應道:「大纛不倒,老羆不死!」

    鐵劍凶狠的將一個匈奴人砍倒在血泊中。這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地慘烈搏殺。

    匈奴人的攻擊,整整持續了一夜,到黎明時分。終於停止下來。

    阿利的部曲三次攻上富平城頭,又三次被打了下去。雙方在付出了極為慘痛地代價之後,不得不暫時停止。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富平城頭的時候,整個城市,竟籠罩在一片血色光芒中。血水順著縫隙流淌下去,土灰色的城牆,如今已經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六九章 秦風-無衣

    富平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

    源源不斷的匈奴士兵從地道中衝出來,面目猙獰的撲向城中的百姓。就在西城牆坍塌後不久,南城牆緊跟著也坍塌了……數不盡的匈奴士兵,從缺口處湧進城中,逢人就殺,遇人就砍。小小的富平城,在一剎那間,就增加的數千人……哭喊聲,慘叫聲在富平上空迴盪。

    好高明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

    雖然這個成語此時還沒有出現,但阿利所使用的計策,毫無疑問正符合這條計策的精髓。

    不惜以數千人的生命,來吸引劉闞等人的注意力。

    同時挖通了通往富平的地道,使得原本就不甚堅固的城牆,在瞬息之間變成一堆殘磚斷瓦。

    是心狠手辣,還是冷血無情?

    劉闞這個時候已經無暇來考慮阿利的性情。

    赤旗上下翻飛,劉闞縱馬疾馳,一邊砍殺匈奴士兵,一邊大聲的呼喊。

    他希望能聚集起城中的軍士,可是混戰之中,整個富平已經亂成了一片。士兵找不到將領,將領找不到士兵,倉促應戰的老秦軍,即便是軍中精銳,可面對著這些悍不畏死,已經瘋狂掉的匈奴士兵,也不免生出了慌亂。更不要說,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在哀嚎……

    「闞哥救我!」一個熟悉地聲音傳來。劉闞抬頭看去,在不遠處,呂釋之被四五名匈奴士兵圍住。岌岌可危。

    「小豬別慌,我來了!」

    赤兔馬長嘶一聲,猛然仰蹄直立而起,躲過了一名匈奴士兵的攻擊之後,鐵蹄凶狠的踹在了對方地頭上。這一蹄子,把那匈奴士兵踹的腦漿迸裂,翻身倒地。劉闞順勢在馬背上匍匐,雙腳掛在馬鐙裡面。猛然一個長身,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七0章 決戰即將開始

    啪-!

    酒樽從蒙恬的手中脫落,摔的粉碎……

    「富平,真的被破了?」

    跪在堂上的斥候回答說:「啟稟上將軍,千真萬確。五天之前,匈奴人挖通地道,致使富平三面城牆坍塌。城中人馬雖奮力抵抗,但奈何匈奴兵馬人數眾多,最終只能突圍而走。老羆營軍侯劉闞,率本部人馬自城南突圍。二位公子則率部自城東突圍,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

    富平軍侯南榮秀戰死……

    滿城六千餘百姓全部被殺。如今,匈奴左賢王阿利已整備兵馬,突入北地,向義渠進發。」

    心裡面空蕩蕩的,蒙恬呆坐在堂上,許久之後從口中擠出了兩個字:「再探!」

    斥候退出大堂,而蒙恬仍端坐遠處。從戰略上而言,富平城破,也意味他的計策完成了一半。

    接下來,就看召平如何行動。

    如果召平那邊的行動夠迅速得話,蒙恬的部署也就完全成功。對於召平的能力,蒙恬沒有半分懷疑。可是,眼見著大勝將臨,蒙恬的心裡卻沒有半點的快意。相反,他感到非常沉重。

    富平破了!

    幾千條性命,在苦苦抗爭了近三十日之後,終於還是沒有能夠保住。

    其實,他們原本不用死的。如果蒙恬和召平能夠配合行動。給予富平一點點,哪怕只是一點點地支持,富平的百姓就不會死去。這次對匈奴的戰爭就算是贏了。蒙恬也不覺得開心。

    因為這一場勝利,是建築在幾千人地性命之上……

    打仗嘛,怎可能不死人?蒙恬也是身經百戰,見過的死人不計其數。可沒有一次,會有今日的這番茫然和苦惱。他似乎明白了,當年王翦做主帥的時候,為什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七一章 決戰河南地(一)

    「富平告破!」

    朐衍城中,冒頓聽完斥候的報告,端起一角烈酒,惡狠狠的一飲而盡。他並沒有說什麼話,而是在心中躊躇起來。那斥候跪在地上,也不敢再出聲,只是靜靜的等待著冒頓的吩咐。

    這名斥候長,是冒頓的親信,名叫蘇勒。

    是跟隨著冒頓的閼氏呼衍珠過來,很沉穩,深得冒頓的信任。

    他不僅僅是冒頓的斥候長,也是冒頓的親衛長。此時此刻,蘇勒不知道自家主人究竟在想什麼。可是能看得出來,冒頓非常的猶豫。似乎遇到了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讓他很為難。

    每每這個時候,蘇勒一定會保持緘默。

    片刻之後,冒頓開口道:「蘇勒,你立刻去臨河渡口請左谷蠡王前來,就說我有要事和他商議。」

    左谷蠡王名叫呼衍提,也是冒頓的岳丈。

    在匈奴諸多部族中,呼衍提所部的人數並不是很多,但一個個卻極為凶悍。此次頭曼單于在子午嶺集結兵馬,共調集了二十三萬精銳。其中不泛有冒頓的叔叔,右賢王伊牙思,左大將獨龍奇這樣傾巢而出的部族。不過若論悍勇善戰,還是以呼衍提部落的兵馬為最。所以,頭曼單于在徵調兵馬的時候,也是以呼衍提部落的一萬人為前鋒軍,由呼衍提之子青格爾領兵。

    河南地。共有匈奴人約八十萬人。

    此次徵調二十三萬人,再加上阿利麾下地兵馬和冒頓手中留守的兵馬,幾乎是把匈奴在河南地的青壯、能戰者抽調一空。留守在各部落地匈奴人。以婦孺和老弱為主。如果輸掉了河南地的話,匈奴將元氣大傷。到時候,非但河南地保不住,就算是逃到了河北,一樣危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七二章 決戰河南地(二)

    暮雲四合,烏鵲亂飛。

    西邊天庭的晚霞,如道道雪恨,緊壓著大地。莽莽的荒野,漸漸黯淡。在暮色之中,更透著孤寂和淒清。空氣也似乎凝固不動了,其中充斥著一股嗆鼻的焦臭和濃重的血腥味兒。

    遍地狼藉的屍體,無主的戰馬在荒野中哀鳴。

    那斜插在土地之上,殘斷地兵器,似乎在訴說著什麼故事……

    兩天之中,匈奴人和秦軍進行了無數次試探性的交鋒。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後來上千人的作戰,雙方互有死傷。遠處有點點的篝火,還隱隱傳來嗚嗚的號角聲,更增添了一分凝重之氣。

    蒙恬登上瞭望臺,眺望匈奴人的營地。

    「楊熊,各路人馬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啟稟上將軍,都已經妥當了……只是頭曼遲遲不肯發動攻擊。僵持下去的話,大軍遲早會露出破綻。」

    說話的,是一個年約三十歲的壯年將領。

    名叫楊熊,出身於藍田大營,如今在蒙恬帳下,官拜校尉之職。

    如今橫在山口的營地,就是楊熊所部。連日來的交鋒,讓楊熊的損失非常慘重,所以有些心急。

    蒙恬,自然明白楊熊的心思。

    「頭曼如此做,倒也是正常。」他深吸一口氣。臉上流露出愜意地表情,「若不如此,怎能讓他相信。我上郡的兵力空虛?

    再忍一忍,今日我們損失多少,來日都要加倍討要回來。

    雞頭山之戰已經結束。平侯大獲全勝,同時還造出了假象。相信用不了多久,頭曼也就忍耐不住了。」

    正說話時,有小校跑來。

    蒙恬並沒有留意,只是關注著遠處的匈奴大營。

    而楊熊則走了過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見龍在田    第一七三章 決戰河南地(三)

峻極嶺,是子午嶺的支脈。

    疊嶂的山巒,起伏延綿。奇峰怪石嶙峋,山體叢林茂密,使得整個峻極領看上去翠鬱非常。

    站在山嶺最高處,可以看見一片灘地。

    過去了灘地,就是朐衍城。天蒼蒼,野茫茫,一眼掃過,頓生寂寥感懷。

    劉闞站在山頂,鷹隼一般的目光,鎖在那若隱若現的城廓之上,許久也沒有移動。如同一座恆古就矗立在這裡的岩石,一動也不動……從清晨到正午,山中的霧水,濕了他的鎧甲,隨即在明媚的陽光中,又乾了!劉闞平靜的呼吸著,在他身後,尚站立著許多人,默不作聲。

    「阿利敗了?」

    「敗了!」

    李成輕聲道:「阿利在雞頭山遭遇平侯伏擊時,敗得還有些章法。他率兵退守朝那,背靠昭王城,試圖穩住陣腳。如果當時頭曼出兵援助,阿利就算是敗,也不會敗的這麼淒慘。

    可是,他和咱們一樣,都被當成了棄子……

    死守兩日之後,朝那城破。六萬匈奴人徹底潰敗,阿利在亂軍之中,不知所蹤,生死不明。

    如今頭曼已集結子午嶺,向橫山方向發動攻擊。軍侯,我們怎麼辦?是不是應該向子午嶺靠攏?不過上將軍想必已經有了妥當的安排,我們即便是抵達子午嶺。也只能趕上收尾。」

    所有人,都沉默了!

    蒙疾蒙克兩個人更是低著頭,連一句話都不說。

    在這個時代。人命賤如狗。軍人地職責,並不是保家衛國,只是某些人的工具。事實上,軍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即便是經歷了五百年春秋戰國地混戰,依舊沒有人能夠做出回答。

    蒙恬的決斷,無可厚非。

    一切為了勝利,區區幾千人的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