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看見特殊 也就看見潛能

看見特殊 也就看見潛能

 「我都建議家長照3餐給孩子一個擁抱!」葉啟斌說。過動兒常予人浮躁、缺乏自制力的印象,甚至被貼上有暴力傾向的標籤。此時若連家長都不給孩子愛與支持,他們只會愈來愈沒自信,在成長過程中處處碰壁,最終落入可怕的惡性循環。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2008.09.01
     以台灣ADHD確診、就醫率的低落,過動症不被瞭解甚至漠視的程度可見一斑。更糟的是,因為不瞭解孩子生病了,師長常誤會患者是不受教的「壞學生、壞小孩」而傳統的打罵教育,只會把過動兒推向更絕望的深淵。

     為什麼美國過動兒菲爾普斯可以成為奧運奇蹟,國內過動兒卻儼然是社會的隱憂呢?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教授孟瑛如的見解一語道破,她說:「站在特殊教育的立場,看見特殊,也就看見了潛能。」、「放對位置,就是人才」。

     如同菲爾普斯的媽媽,因為看見、肯定自己孩子的特殊,在菲爾普斯成長過程中,她不但總是給予兒子滿滿的母愛,面對周遭質疑或抱怨菲爾普斯的人,菲媽最常給的回應是:「那麼,你打算怎麼幫助他?」

     當然,菲爾普斯的成功並非偶然!正因他是過動兒,所以比一般人更需要借助規律的生活時間表、結構式學習、循序漸進的學習步驟分析、正向心理暗示指導語等方式的輔助,才能一步一腳印地朝目標邁進。

     孟瑛如強調,如果家長乃至於我們的社會都能以正面角度看待過動兒,除了必要的藥物與學習行為矯治,同時幫助他們在創意性與體力需求性的行業中,例如演藝、園藝、家政、觀光旅遊、遊戲軟體程式設計、軍職、運動等領域找到興趣與所長,每個過動兒都能擁抱燦爛的人生。

中時健康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