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唐太宗的統御藝術(上)

唐太宗的統御藝術(上)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中國諸多帝王中,聰明勇決,識量過人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


我以為中國諸多帝王中,聰明勇決,識量過人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只要知道這段歷史的人,稍事回想,他巨大的身影就會跨越千年的時空,巍巍桓桓的孑立眼前。他胸懷萬有,聚群豪殷殷打造出來的錦繡山河,繁華社會,更是這個世界中永不漫漶的清晰記憶。所以有許多學者專家,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舞蹈、音樂……各個面向去研究他。而我,只想從他的統御藝術來瞭解他。寫寫、想想,一千年後的李世民,覺得他的領導統御,仍然閃耀出最現代智慧的光芒;他運用的曠達襟懷,仍然有縱橫世界,俯瞰廣遠的不凡氣勢﹗
世民的領導統御是甚麼呢?總的來說,他是以篤行仁義誠信為本,公私賞罰分明為用;再加上他那以身作則,和律己嚴,待人寬的秉性,在靈活巧妙運用下,而成就了他曠世功業的一項藝術。現僅就他在領導統御所言所行,以事例方式解陳於後: 推心置腹 太宗即位之初,每天引領宿衛官兵習射於殿庭,親身教練。群臣多勸阻:「按律法,凡兵刃到皇上所處之地,絞刑。今使雜將卑卒常張弓挾矢於陛下左右,萬一發生意外,那時後悔已來不及了﹗」

世民未加理會,但言:「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內的臣民,都是朕的赤子,朕都一一推心置腹對待;為甚麼宿衛之士也要去猜忌呢?」因為他的真誠,促使人人自勵,數年之間,他的宿衛都成為他最精銳的基本幹部。 這年中,與突厥和盟。突厥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萬口;太宗不受,只要求他歸還以前所虜的人口,和行軍長史溫彥博還。最多的牲口都會是對國人尊嚴的褻瀆,沒有甚麼比人最珍貴的。不過,正是太宗這種行仁推義的作法,才得以收伏大衆的人心﹗

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餽絹數匹,被人檢舉。太宗知道後說:「順德所做的事,如果對國家有益,朕願與他共有府庫的財帛,他怎會糊塗到幾匹絹都冒險去貪呢?」因愛惜他過去有功,沒有以罪犯送,卻於殿廷賜絹數十匹。有司之臣怪而上問:「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為甚麼還送他這麼多絹匹?」太宗說:「他要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用刑。如若不知愧悔,那只不過是一只禽獸罷了,即使殺了他也沒甚麼用﹗」以賞代罸,感召了順德聖潔的忠誠。所以在他以後任過的職,走過的路,馳騁過的沙場,都展現出他最燦爛的生命。貞觀十七年,才能與房玄齡、李靖等名臣名將二十四人,圖畫凌煙閣,光榮輝耀古今。

有上書請罸佞臣。太宗問:「誰是佞臣?」對曰:「臣居民間,不能確知這人是誰?願陛下和群臣說,或者假作盛怒來測試。有執理爭辯不屈的,這就是忠直的人;畏威順旨的,這個就是佞臣的。」太宗不悅的說:「君主就像是水的源頭,臣子宛如滔滔流水。源頭濁而想要流水清,怎麼可能呢?君主自己耍詐,又豈能去責備臣下的忠直?朕方以至誠治天下,見以前的帝王好以權矞小數待他的臣子,朕常竊以為恥﹗」至誠可格天,何況是人。他的臣民,自然心悅誠服的了。 賞罸有道

突厥天災頻仍,國人離散,人民大饑。群臣奏請乘間襲擊,太宗說:「才與突厥議和而背盟,有失信於人,乘人家的災難用兵,更加不仁於民;趁他國之危,得到勝利,也勝之不武。縱使他的種落盡叛,六蓄都亡,朕也不會做這樣不仁、不信、不武的事。除非他有罪於民,然後才可名正言順的討伐。」

這年,中國人自塞外歸及四夷前後降附者,男女一百二十餘萬,都劃地安置,各有工作,從事生產。遠方諸國來貢者甚衆,中書侍郎顏師古請圖寫以示後人,遂作「王會圖」。無他,太宗的行「信」與行「仁」的揚眉吐氣啊﹗
有剌史龐相壽坐貪污,他自陳嚐在秦王府做事,希能寬諒。太宗告以「朕以前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是四海之王,不可獨私故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朕怎敢違抗﹗」服務秦王左右,中外甚多,如果人人都恃恩私違法亂紀而不罸,又何以服天下,治天下?賞當其賞,罸當其罸,正是致治之道啊﹗

李靖破突厥頡利可汗牙帳,因所率部隊紀律一時鬆弛,致使突厥珍物,被官兵虜掠殆盡,御史大夫劾請付法司究辦。太宗令免劾究,只在召見時大加訶斥,並說:「隨朝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卻藉他的罪予以殺害。朕則不然,錄你的功,又赦你的罪。」於是加靖的官,復賜絹與增添他的食邑。未幾,太宗又召見靖,對他說:「前有人讒陷於你,今朕已發覺,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再賜絹二千匹。世民很聰明,他知道對佼佼不群的李靖該怎麼收,應如何放,拿捏得恰如其分。所以李靖才會心甘情願的把滿腹華釆抽出來,幫助太宗去彩繪大唐的世界。
你看世民又怎麼說:「擇天下賢才寘之百官,分行各職責內的事。由宰相審查成熱安置,然後上奏。有功就賞,有罪就罸,誰敢不竭盡心力以盡忠?何憂天下不治呢﹗」 太宗舉行餐會,剌史尉遲敬德與宴。有官吏坐在他的上首,敬德怒斥:「你有何功?敢坐在我的上首﹗」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一旁勸解,敬德不僅不聽,還飽以老拳,打得道宗雙眼幾近於瞎。世民見了,非常不悅的對敬德說:「朕見漢高祖滅功臣,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想與你們共保富貴,令子孫不絕。但你居官數次犯法,念你有功而未加處分。你知道初漢韓王信、彭越為高祖劉邦葅醢的事吧?因為他們傲慢又抗上。現在想來,不應該怪罪劉邦。國家綱紀,唯賞與罸;非分之恩不可數得,希望你以後多加檢點,免致後悔莫及﹗」敬德曾建功玄武門,從世民征戰四方,驍勇善,叱咤沙場,是世民的愛將。也許因為這樣,不免傲氣凌人。世民是瞭解他的個性的,這樣做,也是另一種駕馭敬德的方式。俟後,敬德始懼而自戢,在身心上多所修飭。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