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2
發新話題

[分享] 心中的佛光

心中的佛光

在自己心情最沮喪消沉的一段日子,偶然看到一則禪宗故事,看後心情豁然開朗,
止不住自言一句––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過。

有一個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缽傳給一個弟子。
可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禪極深,老和尚一時難以擇誰為傳人。

一個暮色蒼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壽命將止,該到他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
他叫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既便宜又能塞滿禪房。

老和尚給了弟子們各人一枚銅錢後,有兩個單子出去了,
可是另外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身邊打禪,沒有行動。

不久,有一個弟子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他已買來了幾車的乾草,足可以添滿禪房了。
老和尚聽後,搖頭蹙眉,非常失望。

接著,另一個弟子也回來了。只見他從袖子中取出一支蠟燭,然後把蠟燭點燃。
老和尚見狀,口念「阿彌陀佛」,臉上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神色。

這時,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見那弟子起身,將銅錢還給老尚,
雙手合十說:「師父,我買的東西就來了!」說完他吹熄蠟燭,禪房一片黑暗,
那弟子將手指向門外說:「師父請看,弟子買的東西已經來了––」師徒背向門外望去,
只見東半邊天上,一輪滿月剎那間從地平線上躍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進禪房,禪房裡灑滿光輝,一片通明。

老和尚警訝得半晌無語。禪房裡一時寂靜非常。許久,老和尚才問打禪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
弟子雙掌合十卑恭著師父,說:「乾草固然能裝滿禪房,但卻使禪房不潔而黑暗,雖價廉而實平庸所為;
蠟燭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燭光能充盈禪房,買燭者非上智而不能為也!」弟子沉吟片刻,
神情肅穆,繼續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謂九天中最無價之物!月光為何物?
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見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聞言,脫下袈裟披在打禪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聰至慧者也!」

老和尚選到了傳人,我也悟出了生活的禪意––心中的佛光,
誠如我們生活中的快樂美滿、幸福溫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原來,只要我們心中裝有快樂、幸福……生活就會像月光毫無保留地普照我們的心裡,
從而讓我們遠離煩惱、憂愁、沮喪、消極……。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內容精彩 2009-10-9 21:10
  • 亞莉 經驗 +2 內容精彩 2009-10-9 21:10
  • 自言自語 威望 +1 言之有物 2009-10-5 21:41
  • 自言自語 金幣 +30 言之有物 2009-10-5 21:41
  • 自言自語 經驗 +30 言之有物 2009-10-5 21:41
  • 奮鬥小蓁 經驗 +50 好棒的故事喔!! 2009-10-5 21:25
  • 奮鬥小蓁 威望 +1 好棒的故事喔!! 2009-10-5 21:25

TOP

正所為佛光普照?

我覺得 這兩位師徒 應該搬到佛光山

有很多佛光的

想到我之前

還偷摸和尚的頭

還滿爽的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佛是慈悲的祂不生氣的啦 2009-10-9 22:35
  • 亞莉 經驗 +2 佛是慈悲的祂不生氣的啦 2009-10-9 22:35

TOP

佛經裡,用「一水四見」來說明對於同一種境界,

由於見者的心識不同,所抱持的觀點也隨之大異其趣。

人生也是一樣,往往因為個人不同的角度與立場,

而有不同的看待與理解。

人生究竟像什麼?有人說,是一杯不堪入喉的苦酒,

也有人則說是一杯芬芳醉人的香檳;

有人說,人生是一盞清淡解渴的清水,

甚至說人生是一啜沁涼入心的甘露?

人生的看法究竟是什麼?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言之有物,我佛慈悲 2009-10-9 22:36
  • 亞莉 經驗 +2 言之有物,我佛慈悲 2009-10-9 22:36
  • 自言自語 金幣 +30 我很贊同 2009-10-5 22:31
  • 自言自語 威望 +1 我很贊同 2009-10-5 22:31
  • 自言自語 經驗 +30 我很贊同 2009-10-5 22:31

TOP



生命是一種緣。”
是的,緣有很多種。
能夠相知相識,
是一種令人珍惜令人難忘的緣…

但生命中更多的是人潮中擦肩而過的行人,
落雨的屋檐下同時避雨的路人,
昏淡的路燈下等候同一路車的夜歸人,
他們也都是有緣人。
甚至于藍天下兩隻飛鳥,能夠在天空中相遇,
也是因爲有緣…

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緣,
也不是每一個尋覓的人都可以抓住緣。
或者有緣,然而源頭水尾難以相見;
或者無緣,行色匆匆遠隔天涯…

[ 本帖最後由 lili92168 於 2009-10-6 12:07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我很贊同 2009-10-10 09:37
  • 亞莉 經驗 +2 我很贊同 2009-10-10 09:37
  • WK1883 金幣 +2 我很贊同,~~~相見是緣 2009-10-6 10:10
  • WK1883 經驗 +2 我很贊同,~~~相見是緣 2009-10-6 10:10
  • 子羽 金幣 +50 言之有物 2009-10-5 23:31
  • 子羽 經驗 +50 言之有物 2009-10-5 23:31

TOP

引用:
原帖由 新燕 於 2009-10-5 22:10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正所為佛光普照?

我覺得 這兩位師徒 應該搬到佛光山

有很多佛光的

想到我之前

還偷摸和尚的頭

還滿爽的
新燕啊!

你很調皮喔....^^

這"和尚"的頭 豈是你摸得?

不過......不知者 無罪....

嘿....下次可別亂摸呦..^Q^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經驗 +2 熱心助人 2009-10-10 09:38
  • 亞莉 金幣 +2 熱心助人 2009-10-10 09:38
  • 喜德 金幣 +30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7
  • 喜德 經驗 +30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7
  • 喜德 威望 +1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7

TOP

引用:
原帖由 奮鬥小蓁 於 2009-10-5 21:24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道佛光

只是有些人沒有善用智慧

所以一輩子都見不到佛光

有些人則是善用智慧

讓佛光一直長留在心中
每個人的心 是最善巧的工匠

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

也可以雕刻成魔

行 住 坐 臥 皆是道場

因為道在心中 非在外面

當小心我們的"那顆心"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子羽 金幣 +50 我很贊同 2009-10-5 23:32
  • 子羽 經驗 +50 我很贊同 2009-10-5 23:32

TOP

風來疏竹,風去竹不留聲

雁過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活在現前這一霎那

不前瞻亦不後顧

人情總是變化無常

世路亦是崎嶇不平

智者云:如能以出世之心

面對入世的事 才能解脫自在

願與大家共勉

[ 本帖最後由 lili92168 於 2009-10-6 11:39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言之有理 2009-10-10 09:50
  • 亞莉 經驗 +2 言之有理 2009-10-10 09:50
  • 奮鬥小蓁 威望 +1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 奮鬥小蓁 金幣 +30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 奮鬥小蓁 經驗 +30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TOP

好一個
風去  竹不留聲
雁去  潭不留影

亦猶如
兩岸  猿聲啼不住
輕舟  已過萬重山  

真相是
愛過~~  才知情真
醉過 ~~   方知酒濃
雨過~~      終會天晴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經驗 +2 內容精彩對得好 2009-10-10 09:52
  • 亞莉 金幣 +2 內容精彩對得好 2009-10-10 09:52
  • 奮鬥小蓁 金幣 +30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 奮鬥小蓁 經驗 +30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 奮鬥小蓁 威望 +1 內容精彩 2009-10-6 11:30

TOP

心清則人明也。

心若靜,便看的清。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金幣 +2 言之有理 2009-10-10 09:53
  • 亞莉 經驗 +2 言之有理 2009-10-10 09:53
  • 喜德 經驗 +30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8
  • 喜德 金幣 +30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8
  • 喜德 威望 +1 言之有物 2009-10-7 22:58

TOP

回覆 1樓 lili92168 的帖子

所以說,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和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回事,美在我們心裡,佛也在我們心裡.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亞莉 經驗 +2 熱心助人 2009-10-10 09:55
  • 亞莉 金幣 +2 熱心助人 2009-10-10 09:55
  • 喜德 經驗 +20 不要分別~~平等心 2009-10-9 21:40
  • 喜德 金幣 +20 不要分別~~平等心 2009-10-9 21:40

TOP

 18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