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無奈三國 作者:問天 (連載中)

無奈三國 作者:問天 (連載中)

無奈三國 作者:問天



  
  劉明,中國13億人中的普通一員,河南省太行山劉家屯人士,現年25歲,18歲參軍,21歲退役,退役後與戰友在南邊兒跑車,開運輸公司,掙了幾十萬。如果沒有意外,今後的人生也就如此平淡的過下了。

  這一天,劉明接到家書,信上說:有錢了不能忘了鄉親,讓他想點主意。

  劉明接信後不敢怠慢,找朋友合計了一下,也沒想出什麼高招。劉明家鄉主要是知識落後!像劉明這樣高中畢業的都少!如果不是因為劉明趕上了知青子女反鄉回城,村裡根本就一個都不會有。而且劉明村子所在的環境不好,主要是交通落後。這些問題都不是劉明能解決的。最後大伙決定能幫多少是多少,於是各出其力,托人幫劉明買了200斤的優質稻種和10對長毛兔種兔,以及相關方面的種植和養殖的資料,回去讓家裡人試試。

  劉明開著車在回老家的路上飛馳。一邊開車一邊想楊毅這小子真夠意思,那回兒大伙商量時沒想到法子,回去後看新聞說查封一私礦土法煉鋼的作坊,大受啟發,這年頭違法、沒利,誰幹呀!開私窯,肯定賺錢!而且是賺大錢!於是大肆搜集私窯,土作坊方面的資料。還請專家拷貝了大量的科普知識和百科全書。而且怕劉明老家的電壓不穩,特意買了一台太陽能充電的手提電腦。溜溜忙活了2個禮拜,直到今天,劉明臨走才送來。

  劉明正想著,車前方突然出現一個黑洞,劉明急踩剎車,可車依然衝了過去,黑洞隨之消失。

  


第一回 無奈到三國


  劉明停車穩了一下心神,只見眼前景物大變,茫茫曠野,不見人煙,甚至連原來車跑的路也沒了。 回想剛才的詭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回 行賄的脫身


  劉明一看這架勢,明白了:這是遇到惡霸了。人家是問清了根底,摸清了盤兒,現在是要動手了。自己整麼就讓古人給蒙了呢。後一想:也是,現代雖然也有騙子,小偷,打劫的,可畢竟是法制社會,開黑店的也會顧及點臉面。自己知道對方是城裡最大的酒樓,又初到古代就遇上了厚德和張伯這兩個厚道的人,心裡默認為古人都是老實人,無意中就上了當。心中暗自警告自己:劉明呀,劉明。今後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劉明正在反省自己,忽然厚德拽了劉明的衣角一下,低聲說道:「公子,我們整麼辦?」

  說實在的,劉明當過幾年兵,又跑過幾年車,對與七,八個人打群架並沒放到眼裡。回頭看了一眼厚德說道:「整麼,怕了嗎?」

  厚德一挺胸膛,毅然說道:「公子在,厚德不怕,吾與公子共進退。」厚德心裡想:你是神仙的徒弟,就這幾個人你都對付不了,可能嗎。要是如此我趕緊回村算了,省得日後招罪。

  劉明見厚德夠意思,膽子也不小,心裡痛快了幾分,轉回身指著張成罵道:「你個癟三,有眼不識泰山,搶東西搶到老子頭上。人多又整麼樣?一會兒讓他們全趴下。識相得趕緊把酒拿回來,否則一會兒扁的你像豬頭。」

  張成雖然聽得不太明白,不過看劉明的樣子就知道不是什麼好話,向左右說了聲:「上!」緩步退到了後邊。

  眾打手一湧而上,劉明畢竟在部隊練過,跑車的時候也打過群架經驗豐富,知道不能讓人圍住,巧妙的轉動身形,與眾打手拉開距離,抽空還擊。可厚德不這樣,直接衝了過去和人硬拚,硬抗。不過厚德確實有幾分膂力,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追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回 一瓶茅台值多錢


  縣丞聽此言暫停退堂問道:「壯士還有何事?」

  「大人,今日之事,我看那奸商張成多有不服,而且酒樓之上也不少的人看見,恐有不利於大人的謠言傳聞,我有一策可平此言。」劉明恭敬的說道。

  說實在的縣丞並不在乎受賄的傳言,畢竟連皇上都帶頭賣官受賄,天下官吏受賄成風,自己這樣實在算不上什麼,可畢竟讀書多年,能有一個好名聲還是樂意的。逐問道:「哦,計將安出?」

  「大人,大伙只知道村長送大人一瓶好酒,不知小人手裡還有一瓶,大人可召集鄉紳,就說大人不願收禮,為了成全小人得銀買地,拍賣此酒,價高者得。」劉明不慌不忙的說道。

  縣丞心說:原來是讓我幫他賣酒。不過此法卻是圓了自己的名聲,而且他送的禮也不輕,又正好看看這瓶酒到底能賣多錢。就幫了他吧。縣丞想到這裡於是說道:「好,我就幫你這一回。來呀,與我請本城的鄉紳今晚到本府一聚。退堂。」

  劉明一聽不僅沒感謝自己保全他官聲,還說幫自己一回。劉明心說:高人呀,自己還是把古人小瞧了。自己這點心眼人家全知道,還不怕虛名如何,真是高呀。

  劉明和厚德隨衙役到文書那裡辦了入籍手續,二人回到客棧用完餐一直聊到晚上。

  經過詳談劉明才知道,現在雖是漢朝,但不是盛世,官府稅多如毛,民不聊生。雖然田賦較輕只有三十稅一,但是口賦、算賦、戶賦、徭役、更賦等人頭稅卻沉重無比,有錢得可以買官減免,普通百姓平年還可以就乎活著,稍有天災人禍,生病辦事就只能賣田賣地。官府收稅,百姓抗稅乃是常事。族人只聽族長的,佃戶、部曲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回 初見流民


  眾人連忙齊聲說道:「公子過謙了,不論何事我等皆盡力而為,請公子明示。」

  「我此次遊學歸來,未給家父攜帶禮物,今日見此美酒本應萬金購下獻與家父,奈和行途沖忙,所攜現金不多,只能以黃金兩千兩求購,萬望眾位憐小可一片孝心,與以割愛成全。我劉璋日後必有厚報。」劉璋不好意思地對眾人說道。

  眾人皆說:「公子孝心可表天地。我等敢不成人之美,此酒當為公子所得。」

  劉明更不會有什麼意見了,本來就只想賣一百兩,現在買了兩千兩還有什麼說的。連忙把酒遞與劉璋順著大伙的語氣說道:「公子的孝心太令我感動了,本來這酒應該送給公子,不過小人此時正好缺錢,就厚顏愧領了。」

  劉璋連忙謙讓道:「哪裡,哪裡,明明是小可佔了便宜,劉壯士和眾位過謙了。」

  二人謙讓片刻,劉璋讓手下取黃金兩千兩賦予劉明,劉明接過讓厚得收起。

  縣丞此時也非常高興,心說:感情劉明送的酒這麼值錢,賣少了還值兩千兩黃金,這回可用此酒謀得一個好官當。而且還結交了皇親——太守之子劉璋,連陞官的門路都有了,真乃天之幸也。

  縣丞吩咐手下擺酒招待眾人,席間賓主盡歡。劉明也藉機把自己的疑問提出:「公子剛才言道一斛涼州是什麼意思?」

  眾人也附和道:「是呀,公子此言乃是出自何典故,也讓我等一廣耳聞。」

  劉璋藉著酒興縱聲言道:「此非典故也,乃京都近日一趣談也,葡萄美酒乃西域貢品,雖比不上今日此酒,但也是世間罕有,有一長安人(今陝西)名曰孟佗,販得此酒,以一斛葡萄美酒進獻中常持張讓謀得涼州刺史,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回 土包子


  原來眾流民見劉明扶起老者並答應收留一下著全跪倒在劉明周圍,都磕頭請求收留,那故事是一個比一個說的慘,就像《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周星馳哭小強一樣。不同的是周星馳是藝術誇張,是搞笑。而這些流民是真事,是悲慘的生活。

  劉明這下可難為壞了,有心收吧,既怕無力養活眾人,又怕官府說是妄收流民,聚眾以滋事。不收吧,看著眼前跪倒的這些人又十分的過意不去,良心不忍呀。

  劉明無奈的與厚德商量,在說出心中所想後,卻意外的得知:現在的官府根本就管不了什麼聚眾不聚眾得,眾豪強皆是部曲、佃戶無數,而且還都是隱瞞不報人數。(說白了就是大地主從流民當中招一幫不上稅的長工)至於養活流民,厚德算了一下,每人每月食黎一石,每石折錢三十,兩千人則每月費錢六萬,合黃金六兩,劉明賣酒得黃金兩千兩,送縣丞一百兩,買地用了一百兩,如果純養活兩千流民十年不過720兩,還可有1020兩黃金他用。現在只是產出和產入差的關係,和養兩千人值不值得關係。

  劉明聽明白了心中大喜,暗想:不就是花點錢嘛,這幫人又不是只吃不賺,看他們這麼淒慘的份上,自己能養幾年是幾年,先把眼前這一關過去。背不住自己靠這幫人還更發呢。

  劉明主意議定,告送眾人都收下了。眾流民都感恩叩首拜謝。劉明讓大伙起來,令帶來的兩個莊漢領眾人前往自己的土地,修建住房糧倉。又挑了二十個精壯的隨自己和厚德前去購買糧食和農具。

  劉明一行30人進得城來購買糧食和農具。糧食到還好說,有厚德這個識途老馬,到了糧店交了12兩黃金的定錢,讓兩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回 第一次人代會


  聽楊軍這麼一說,連厚德皆來了興趣,眾人忙催促楊軍快講。

  楊軍看眾人著急的樣子算是過足了癮,慢條斯理的道:「公子乃是成就大事之人,今日我等前來不過是派糧的小事爾,公子豈可為此操心。且公子運糧至我等飢餓的人群處,而不派人看管,以公子的神通,此事必有深意。據我猜測,公子肯定是以次來鑒我等的人心,並觀我等是否有可用之人。」

  眾人連厚德在內,深思之下均覺有理,不由得點頭稱是。

  楊軍接著說道:「既然如此,此等小事,總管和我等議而決之即可。不過如此也只是通過了公子的考驗算不得功勞。」說完頓了一下。

  楊軍的一番話說的眾人心癢不止,連厚德都隱不住的催促道:「楊老所言甚是,不知我等如何才立得了功勞?」

  楊軍彈了一下鬍鬚,悠然道:「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成大事者無不以人為本,即所謂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今公子收留我等,使我等免於飢餓,我等無不對公子感恩戴德,可謂得之民心,既如此我等當為公子操刀,聚眾人於一處,安年齡大小登記在冊,以此為公子立業之根本。並選眾人中能言者,行走於四鄉,廣傳公子之仁德,為公子立業而造勢。如此方可為公子立得一功。」

  眾人聽了深以為然,同時對楊軍也更加佩服。當下厚德與眾人議定了口糧得分派,並要眾人回去將流民登記造冊以備後用。同時厚德再三囑咐眾人道:「公子一直說自己不是仙人之徒,今日我等雖已看出公子真相,但切不可亂說,免壞公子大事。」

  眾人都答應了,回轉營地辦事。

  卻說這幫人在流民當中互相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回 虎嘯山莊


  原來劉明本打算在這些人當中找幾個木匠建水車,估計有十幾人就不錯了,沒想到一問之下真嚇了一跳,感情這些人大部分會木匠,也是現在這年頭如果有什麼東西壞了一般自己修,那有請人修的,除非是高級貨。而且這些人中還有15人會打鐵,26人在磚窯幹過。

  劉明這下高興壞了,原本厚德計算耕地人手時按每畝產糧一石半,每年收兩季,千畝每年得糧3000石也就夠這兩千多人吃一個多月的。就算萬畝也不過剛剛夠這些人吃飯的,衣用,賦稅只能幹賠。現在那麼多人有手藝,完全可以開個磚廠什麼的賺錢。

  最後決定如下人手安排:

  一、 童子統一由20個識字的老者教授文化。

  二、 老者、婦女當中選200人成立大食堂,負責全部人的飲食。選100人負責所有人的衣服,包括縫補洗涮,新衣製作。剩餘人等者進行家畜的養殖,包括自己帶來的種兔,雞、鴨、豬、牛等。

  三、 在全部青壯中挑沒本事500人負責全部耕地,耕地已精確量過為9700畝。剩餘人員先修建莊園,待莊園修好後在另行安排。

  人手安排完了,就是決定當前首先要幹的是什麼。首先要幹的就是燒荒。但是雖然防火帶好開,可是現在是二月,青草正旺,火燒不起來。到是一個叫李林的老者出了個主意:買200斤的硫磺灑在草上,火就好起了,而且還肥地力。

  劉明又是一喜,現在還有硫磺,要是還有硝石和木炭,那火藥不就有了嘛。連忙打聽:「李老,現在整麼會有硫磺,那賣呀?」

  李林訝然的道:「回公子,硫磺自古有之,一般都是修道煉丹的人用,我等種田的也會用來肥地或是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回 按勞分配


  劉明聽了楊軍一番話腦袋都有點大了,什麼亂七八糟的那麼多。不過也聽明白了兩點,一是自己的一萬畝土地可能養活不了這些人,二是要設立管理人員和需要設立那些管理人員。對於第一點劉明是一點都不在乎,銌畢竟他們都是按一畝產糧180斤算的,自己帶的高產稻種,不僅畝產多而且一年三熟,當然能解決問題。可是對人員管理自己除了知道部隊的那一套,就是剛才聽得了。整麼辦哪?劉明看了一眼那20個代表和厚德,只見大伙在聽了楊軍的話後都面露愁容,憂心忡忡。劉明在部隊待過知道這時要趕快解決,要不人氣就散了,再想聚可就不容易了。一咬牙,心想:乾脆把自己知道的這兩種方法混著一塊說,不行再讓大伙研究,先告送大伙自己肯定能養他們,這樣大伙就不愁了,人氣也就聚起來了。在想法安排人員管理也就容易了。

  劉明高聲對大伙言道:「今日我等聚在一起,我既然答應收留大伙,你們就無需再操心衣食住用。不說我有妙法可高產稻穀,我也會開店舖作坊開闢財源,就算都不可取,我也薄有家財可以養活你們十幾年。」

  楊軍在一旁聽後心中暗自佩服:了不起,幾句話就讓大伙轉悠為喜,說話直指問題中心。知道鼓舞士氣,善於抓住中心真乃明主也。

  眾人聽了今後可以衣食無優也都是歡欣鼓舞,其中原本不是真心想跟劉明的,在聽了劉明說出即使賠錢也要收留大伙的肺腑之言後也是感動不已,堅定了跟隨劉明的信念。可以說此時眾人真是萬眾一心。

  劉明看了看覺得氣氛不錯,大伙的士氣都鼓了起來。滿意的接著說道:「至於管理問題,我與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一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


  金秋七月,清晨的一絲絲涼風吹散了入夏以來的酷熱。在這微風當中劉明領著一大群人在田間的水泥路上進行著長跑晨運。是的,沒錯。劉明是領著一群人在跑,而不是一個人晨運。原來劉明保持了每天晨運的習慣,在剛開始的時候村人看了好奇,也紛紛跟著跑,時間長了,也就不到一個月,跟著跑的就剩死心跟隨劉明的50多號人了,其中當然有厚德。厚德在某一天實在忍不住的情況下問了一下劉明為什麼每天跑步,於是劉明就給厚德解釋了一下全民健身的道理,理所當然厚德再說出去就變成了藏兵於民,長生不老的妙方等各個版本。再加上長期堅持下來的人都說跑完步,幹活特有精神,幹活一天下來一點也不累,腰不酸,腿不疼,吃嘛嘛香,晚上睡覺特別好。於是村民們再度刮起了晨運的風潮。

  劉明領頭跑著,看著道路兩旁沉甸甸的稻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心中浮想聯翩:自己來古代四個多月了,雖說古代沒有電視等娛樂活動,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空氣新鮮,人民質樸,而且自己在農閒的時候教村人摔跤打拳,也是其樂融融,可以說自己現在完全喜歡上了這種田園生活,完全的融入了這個時代。

  劉明跑完步回到自己的宅院,這可是莊子裡最中間,最大的一座宅院,紅磚砌就,硬木架樑,青瓦蓋頂,院內是平整的水泥地面,屋裡是四白落地。劉明進的院子,隨手脫下有些汗漬的衣衫,來到水井旁打了桶涼水,沖了個澡,旁邊自有從人遞過乾爽的新衣。劉明穿好,精神振奮,來到自己最近最愛待的地方-----一個足有60平米大小,4米多高的籐架下,坐在自己最心愛的籐制搖椅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二回 「唐僧」降臧霸


  劉明懊惱著被厚德打斷了美思。心說:你小子還有什麼大事,不就是那點糧食的事吧。原來劉明的各個作坊都賺足了錢,連田里都是大豐收,這本來是好事,可是畝產八石比原來足足提高了五倍,當然這在劉明的意料之中,畢竟是高級稻種,水利有水車,田里有耕牛,再加上自己帶來的種田知識,產量提高五倍並不新鮮。可厚德他們不這樣看,他們認為劉明是神仙的徒弟,老天爺才特意賞的。不僅大辦豐收節,而且在留下五千人一年的口糧6萬石後,一直吵吵著賣掉剩餘的兩萬石來感謝天恩。沒想到呀,這會兒的人大都吃自己種的糧食,只有少部分從糧商那買,買糧大戶一般都是軍隊。可是別說軍隊了,就是小糧商都有固定的購糧渠道,要不就是大戶人家自己開的糧店。本來自己的意思是賣不出去也就算了,反正自己的那些作坊日進斗金都不止,自己這幫人是吃不了的吃,花不了的花,賣糧的那點小錢就不要了,留著開個粥場什麼的,也好接濟一下自己照顧不了的流民。你說這流民怎麼那麼多,自己收了五千人不僅沒收光,聞訊而來的反爾越聚越多。連楊軍這幫人都不讓自己在收人了,而且認定那些糧食是老天爺的恩賜不可輕賣,整天在自己耳邊嘀咕賣糧的事,尤其是厚德絕對是一個唐僧,自己都快被他煩死了。

  想到這裡,見厚德也跑到了跟前不耐煩的道:「跑個什麼。不就是要說怎麼賣糧嗎?著什麼急。按我說的把糧食捨給災民不就得了。」

  「不是公子。」厚德覺得說的不對,忙又說道:「咳。說錯了,是公子不是。也不對。」

  劉明見厚德說的顛三倒四,倒有點不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