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23
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江東美周郎 作者:花惜玉 (連載中)

江東美周郎 作者:花惜玉 (連載中)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一章居巢

---    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這兩句詩便正是寫巢湖的。 八百里巢湖驚濤擁雪,煙波浩淼,宛如一面寶鏡鑲嵌在江淮大地上。 湖中山環水秀,風光迷人,山色湖光,交相輝映。

    周瑜站在巢湖岸邊,眺望著遠處的水天相接處,有些怔怔的出神。 來到這裡已經三天了,他還是有些不能夠接受自己現下的情況以及眼下的身份。 這三天來他都是恍如在夢中,沒有一天感覺是真實的。

    這裡是巢湖,現在是東漢獻帝興平二年。 至於公元紀年,恕他不是歷史專業,手頭也沒書籍、網絡可供查詢,他換算不過來。 而他,現在是周瑜。

    就是那個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四英將之兼東吳任大都督的周瑜;就是那個《三國演義》中被描寫的氣量狹小,說出“既生瑜,何生亮”,最後被諸葛亮氣死的周瑜;就是那個火燒赤壁,一把火燒得曹操狼狽敗逃的周瑜;就是那個北宋大詞人蘇東坡那傳唱千古的《念奴嬌》中描述的那個雄姿英的周瑜;就是那句歇後語“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中的那個周瑜;就是有著“曲有誤,周郎顧”美名,得小喬為妻的那位翩翩美周郎。

    是的,他現在就是這個周瑜、這位周郎。 但他原本並不是周瑜,最起碼三天前還不是。 三天前,他還是位二十一世紀現代社會的年輕ceo,是一家上市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是位有名的年少多金的鑽石王老五。 老爸因絕症撒手人寰後,留下了龐大的家業給他。 儘管他並不想接,對於接手家族企業後的生活現狀也不是很滿意,但是,他真的從來沒有異想天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二章家族志向


---    幾個月前,孫策剛剛向袁術借兵攻取江東。 當時周瑜叔父週尚為丹揚太守,周瑜前往看望。 孫策帶兵到達歷陽,準備東渡,聽說周瑜在丹陽,派人送信給周瑜。 周瑜收信後聞知孫策起兵,立即便率兵馬相迎,並資助糧草。 二人協同作戰,先克橫江、當利,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湖孰、江乘,進入曲阿,逼走了劉繇。 這時孫策的部眾已經展到幾萬人,感覺剩下的地方自己攻打已是綽綽有餘,便讓周瑜回兵還鎮丹陽。

    但周瑜回到丹陽不久,袁術就以堂弟袁胤代替周瑜的叔父週尚做了丹揚太守,周瑜跟隨叔父週尚一起回到了壽春述職。 袁術聽聞周瑜有才,欲以周瑜為將,收歸己用。 但周瑜看出袁術難成大事,且也不喜袁術為人,所以並未答應,隻請求做為居巢的縣長,打算在此地藉機回返江東。 袁術並未看出周瑜的真正用意,便答應了周瑜的請求,畢竟居巢也是在他的治下,是他的領地。

    周瑜的家族乃是世家大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做過東漢的太尉,周瑜的父親週異也曾出任過洛陽令。 這時的士族門閥勢力很大,尤其是對本鄉本土的影響力。 朝廷任命的官員管理地方,也需得到本地的大族支持才能好做官,使政令通達、百姓服化、賦稅不誤。

    周家乃是江東的名門旺族,袁術目前的地盤就在這塊兒,他想要更好的掌控、管理這一帶,便要對當地的名門大族進行拉攏交好,好得到他們的支持。 袁術的袁氏家族雖也是四世三公,聲望比之周家更重,勢力也更大,但畢竟根係不在此地,況且強龍也不壓地頭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三章決定

    周瑜與孫策的關係十分交好,是從少年時期就建立下的十分深厚堅固的友情。

    孫策的父親江東猛虎孫堅,當年起兵攻討董卓之時,將家小移居舒縣。 周瑜正是廬江舒縣人,周家幾代皆世居於此,孫家遷家而來,孫策與周瑜由此相識。

    兩人是同歲少年,一見面也皆為對方的風儀氣度所折,遂起相交之心。 周瑜作主讓出他周家路南的一處大宅供孫家安家居住,並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人有無通共,交往密切。

    現在的他,雖然代替了原本的周瑜,但接受了周瑜的身體與記憶以及一切等等,便也同時接受了周瑜的人際關係。 而這關係中,自然便有周瑜與孫策堅固而深厚的友誼。 這不止是客觀接受,像讀取資料一樣,而是也連帶著原本周瑜的內心情感與喜好。

    所以,現在他的雖然已不是原本的那個周瑜,但他對於和孫策的友情也跟原來的那個周瑜一樣,自真心,出自肺腑。 當然,由了他代替,自然也比不得原本的周瑜那般,能跟孫策是生死之交。 畢竟他本人跟孫策是從不相識,目前也從未見過的。 不過若要他捨了孫策而投他主,這也是他目前的情感上做不出來的。

    而且,在道理上也說不過去。 他總不能跟孫策去解釋,他已經不是原本的那個周瑜,現在的身體裡是一個現代人的靈魂穿越而來吧? 估計那樣說,孫策會以為他撞邪了。 即便真解釋明白了,說不定孫策還要為他搶占了原本周瑜的身體,而為好友報仇一刀砍了他。

    他知道,三國的最後是由曹魏獨大,並攻滅了蜀漢。 而再又笑到最後,獲取了最終勝利果實的,則是司馬家。 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第四章完美遭人詬

---    心下做出了這個決定後,再胸中豪氣一生,周瑜終於一掃這幾日來的渾渾噩噩、無精打采等種種的負面影響與情緒,頓時變得神采飛揚、自信豪邁起來。

    他昂而立,憑湖遠眺,只覺這一刻有說不出來的意氣風、鬥志昂揚,彷彿又回到了少年時代的熱血激揚、朝氣蓬勃,渾身總是有著使不完的精力,對未來的一切也都充滿著樂觀與自信。 心情激盪處直想仰天長嘯來舒心意,腦中只是想起了蘇軾的那《念奴嬌》,不由開口吟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1iu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詞的最後兩句是感慨,不合他此刻心境,他吟到“檣櫓灰飛煙滅”便也就此打住了。 吟罷再又細細地品味了下這詞,忽然面帶微笑地又重複輕念了那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是呀,還有小喬,如果他不按照歷史軌跡來走,或者可能便也再娶不到小喬了,也就再沒了這句“小喬初嫁了”。 其實對於娶妻,他還有相當的抵觸,他前世就還一直未娶,打算等過了三十再娶妻生子不遲。 若非他父親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他擔負著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大任,他實在有想當一輩子獨身者的打算。 不過想到小喬這位三國美人,他還是有著十分迫切想見的心理。

    遠眺了巢湖一會兒,讓激蕩的心情稍稍舒緩後,周瑜又低下頭來重新並且仔細地打量著湖中水面上自己現在的倒影。 成為了周瑜雖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第五章魯肅

---    “公瑾!”

    周瑜正自想到有趣處,忽然身後有人高呼他的字。 他轉身望去,但見一人大步而來。 這人體貌魁偉,目測身高也有一米八左右,他面貌方正,鼻樑挺直,嘴唇略厚,看去便是正直忠厚之人。

    通過原本周瑜的記憶,他知道,正來的這個人是魯肅,而且他穿越的這三天來也一直有見。

    魯肅這個人物,他前世自然也是有聽說過的。 這是周瑜死後,接任了周瑜之位的東吳第二任大都督,也是東吳四英將之一,是東吳集團的重要人物,得力干將。

    但是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魯肅卻是個忠厚老實到有些呆直的人,基本上就是諸葛亮的陪襯,是孫權與劉備兩邊的傳聲筒,最重要也就是個兩大集團合作的居中聯絡人。 周瑜前世對於魯肅的印象,也就基本止於此,都是得自於他中學的那篇《三國演義》選段的課文《草船借箭》,還有他後來因為老師的講述生出興趣專門找了這一集的電視劇來看。 只是電視劇裡,魯肅的表現比之書上更加不堪,完全就是諸葛亮的配角,甚至都有些丑角搞笑的成份在內。

    但在正史上,魯肅絕非這樣的一個人。 他雖然長得忠厚老實,但卻絕不是個老實到呆直的人。 在赤壁之戰與孫劉聯盟中,他的作用也十分大,並不只是表面看來的那麼小。 他不止是孫劉兩大集團合作的聯絡者,而且還是一力的起者與促成者。

    周瑜前世的那位中學語文老師,在那篇課文中也曾提點過正史上魯肅在這一戰中的重要作用。 但那位老師也並沒有多提與詳加講述,而是只著重講了周瑜。 不過他現在穿越附身成了周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 六章請醫妙美

---    “子敬!”周瑜待得魯肅走近,微微笑了下,也回稱了魯肅的字。

    古人有“名”與“字”之分,名、字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分際。 今人大多有名無字,說名字時通常是指這人的名或姓名。 但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可混淆的,名是名,字是字。

    《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名是幼時取的,字則是待成年行冠禮後才取的。 名通常是由父母、長輩取的,而字則既可以父母、師長來取,也可以自己來取。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與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像他現在,就姓周,名瑜,字公瑾。 而魯肅,則姓魯,名肅,字子敬。

    字有多種取法,有同義互訓的,也有反義相對的,還有使典用史、景仰前賢、原名變化等等。 他和魯肅的字都是取的與名意義相近的,他名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一種美玉。 魯肅名肅,字子敬,是肅而敬之的意思,而“子”則是對男子的一種美稱與敬稱。

    名和字在稱呼與用法上也有不同,名一般是用作自稱或謙稱,以及上對下、長對幼的稱呼;而字則是多用於平輩間的互稱,除非朋友間相熟到可以不拘禮法,否則直呼對方其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當然,在不知對方表字的情況下要另算。 而互通表字,也是一種拉近關係、表示親近的意思。

    魯肅走到近前,合揖一禮,認真看了周瑜一眼,露出欣喜地微笑,道:“公瑾,你今日看來好了許多!”

    周瑜是跟他一起泛舟遊湖時被怪風吹落水中,他當時雖及時跳入水中相救,但周瑜被救起醒來後,卻就一直表現古怪失常,彷彿失了魂魄一般,幾日來一直有些失神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第七章兩代霸王

---    “公瑾,公瑾……”

    巢湖正在眼前,佳人芳踪卻已杳,更隔時空近兩千年。 周瑜想起他前世的那位女祕書林妙美,不由又想得有些出神與頗多感嘆,一時竟沒聽到魯肅在叫他。 待得魯肅提高了聲音再叫兩聲,他方才被叫回過神來。 轉頭看去,但見魯肅正在用擔憂的眼神看著他,目光中充滿著誠摯的關切之意。

    周瑜連忙歉意一笑,道:“我剛才忽然想到些別的,一時有些走神,讓子敬擔憂了,真是對不住!”說著略轉過身又行了一禮下去。

    “公瑾沒事就好!”魯肅還了一禮,眼神中的擔憂散去,但眼中的深處還是有些隱憂。 心裡暗道:“公瑾的症狀恐怕還是沒有全好,那位神醫華佗確實還是應該來的!”

    又問:“公瑾剛才因何事走神?”

    “呃!”周瑜不禁遲疑,他自不能老實說自己剛才是在想前世的女祕書。 腦中思索找個什麼來搪塞,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人,從容微笑道:“哦,我是忽然想到這居巢的一位名人!”

    魯肅見周瑜露出笑容,心中的那點憂慮也不禁又鬆了,亦神色輕鬆地笑道:“這居巢自古人傑地靈,倒確是出過不少名人的。有上古聖人教之巢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後人更尊稱為'巢皇';唐堯時,有大賢士巢父與許由,堯帝聞二人賢名,欲禪位於巢父,巢父不受,再禪位於許由,許由亦不受,皆避世而隱居;楚漢時,則有楚國謀士范增,被楚霸王尊為'亞父',若楚霸王能在鴻門宴上聽從范增之計,殺了高祖,那楚漢之爭必是另一番結局,也沒有時至今日大漢四百多年的天下了。”

    說到此處,魯肅已猜到周瑜要說的誰,帶著肯定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八章煮酒論天下

    “子敬,我們不如再去放舟遊湖如何?”周瑜忽道。

    魯肅不由臉色一變,忙搖手道:“不可!不可!”

    周瑜哈哈一笑,道:“我們豈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話說得倒是,人確實不能因為遭過一次挫折之後就變得膽小怕事。 不過魯肅雖認同周瑜這話說得有道理,卻還是一再堅持,堅決不讓周瑜再下湖,起碼最近十日內都不能下。 最後魯肅提議,兩人改在了湖邊釣魚。

    周瑜還算是“病號”,魯肅自回去準備釣具等物。 不多時,魯肅帶了兩名家人與一名婢女前來。 除了釣具,魯肅還帶了案幾、坐具、炊具、酒水等物。 重物自都是家人扛拿,魯肅自己只拎了兩根釣竿與一陶罐酒。

    周瑜等待之時,也沒閒立著乾等,沿岸巡走,覓了一處適宜垂釣之處。

    魯肅帶人到來,立即吩咐佈置。 一張小幾放正,兩個繡墩分列,炊具、雜物等擺一邊。 擺放好後,兩名家人自退到一旁待命,婢女則在旁生火煮酒。

    魯肅伸手請周瑜入座,兩人執竿垂釣。

    漢代還是行跪坐之禮,坐具也不過膝下一墊而已。 但跪坐多是用於室內,室外通常也就不怎麼拘禮了,尤其是在跪坐不方便的地方,下層人士家中也不怎麼嚴格守禮。

    高離地面的坐具早已經出現,據傳在春秋時的齊國就已出現了凳子的原型——馬扎。 最初是用來踩踏上馬之用,後來也就有人拿來當坐具了。 這墩在漢代早就出現了,是由下層人士村野中閒坐的大石展而來,為攜帶方便,多為竹籐編製而成。 後漸流行開來,上層人士於野外閒坐時也有用之,為示區別與高雅,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九章夜思

---    周瑜與魯肅的這番煮酒、釣魚、縱論天下,直到日落時方結束。 周瑜與魯肅二人都收穫頗豐,酒喝的也很開心,通過談論,對天下大勢也解析的十分清晰明了,許多看法上也觀點頗同,盡興而歸。

    東漢的行政區劃,分為州、郡、縣三級治,在縣邑道官上,又分大縣與小縣,大縣的主官為令,小縣的主官則為長。 周瑜現任的居巢,就是小縣,所以為縣長,俸祿是四百石。

    縣治除了令、長主官一人外,還有縣丞、縣尉等附屬官員。 本來縣丞一級官員也需朝廷任免,即便不重要的小縣也得請示上一層地方政府。 但現在這漢之末世,中央皇權衰落,連州牧、刺史等一級封疆大史,都是地方上個表就算準了,有的連表都不上,就自領了;像縣丞這種小官更沒人來理會。

    周瑜來居巢,本就是來此蟄伏,欲藉機東歸投奔孫策,所以對這小縣也就不怎麼上心,平常都不大理事。 魯肅來後,周瑜當即就把原來的縣丞給免了,讓魯肅做了縣丞之位。

    不過縣丞雖也在縣衙辦公,但卻並不在縣衙居住,制度上縣衙公署也只配給一縣的主官居住。 雖然這制度也不是不可違,且現在早沒有人拿制度還當回事,但居巢這小縣縣衙的格局也過小,魯肅一家子連下人也挺多,所以周瑜與魯肅並未住在一起,而是另有居處。 倒是也離得不遠,就在縣衙旁邊的一座大宅。 此宅原也有主人,被周瑜花重資買下,送給魯肅落腳。

    回到居巢縣城,魯肅先送了周瑜回縣衙,兩人在縣衙前分別。 縣衙門前還有人站班侍衛,都是周瑜的家將私兵,見他回來,連忙迎上。 周瑜與魯肅拱手作別後,向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第十章起意

---    雨荷平托著漆制托盤,端著一杯茶走進來。 見到周瑜提著筆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也不知在想著什麼,不由又生起了擔憂。 作為周瑜的貼身婢女,周瑜這幾日的情況她自然也是十分清楚。 見周瑜又在走神,擔心他又是“犯病”。

    “公子!”雨荷走過去,跪坐在幾旁,將茶盤輕輕放在案几上,看著周瑜叫了一聲。

    “哦!”周瑜被雨荷的出聲輕喚打斷了思緒,回過神來。 瞧到筆還提在自己手裡,不禁又是自失一笑。 放下筆來,他看著雨荷問道:“家裡可有紙嗎?”

    “紙?”雨荷瞪大眼略驚訝了下,搖頭道:“沒有。”

    “哦!”儘管沒報希望,但周瑜聞言,還是不禁失望地嘆惜一聲。

    終於有了大把展自己興趣愛好的閒暇時光,但卻現,主要的承載體與工具缺失。 這種鬱悶,真是很讓人無語。 再仔細想想原本周瑜記憶中所見過的蔡倫改革製造的“蔡侯紙”,也真的是有些過於粗糙與不堪使用。 字還可以寫得,但若用來作畫就十分勉強了。

    “公子要紙作何用處?”雨荷問道。

    “當然是寫字!”周瑜有些無奈地嘆惜苦笑,端起茶杯來輕呡了一口茶水。

    戰爭也是製約造紙術推廣傳播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在這軍閥混戰,幾乎每天都有戰爭生的年代裡。 在這種條件下想要推廣,何其之難。 而且戰爭往往還會帶來毀滅與破壞,戰爭有時候會催生文明的進步,但更多的時候,卻會毀壞現有的文明成果,使文明退步。 許多的文明與技術,都會在戰爭中遭受到嚴重與毀滅的打擊,甚至因此絕跡失傳,在歷史的長河中泯然無踪。 這種例子不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22 123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