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


  南京國子監位於金吾後街的成賢街附近。

  「要說這國子監在太祖在位的時候,向來是學子們又愛又怕的地方。愛的是只要能順利熬到國子監畢業,走馬上任至少便是一個縣令,若是運氣好的甚至可以一躍當上布政使;恨的是國子監中規矩森嚴,稍有不慎,輕則會吃上一頓板子,重則發雲南充軍乃至於處死。這外頭犯事還要定罪勾決,這國子監中卻只要祭酒一句話,一條人命就沒了。」

  這一日,張越和房陵孫翰一同來到這國子監外頭,聽兩人說起這國子監中過往的一條條監規,忍不住渾身直冒寒氣--這還是國子監,這和監牢有什麼兩樣?吃飯睡覺都得在其中,除逢年過節不得離開,不得交接串連,不得議論國事……這一樁樁一條條的規矩,還真是只有朱元璋這種亙古少有的高壓皇帝方才能夠定出來。

  見張越臉色發白,房陵就在一旁笑道:「不過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皇上即位之後,這國子監中的規矩廢除了好些,再加上功臣子弟中也有不少愛文的,總不能還限制著大家吃住都在這個鬼地方。國子監中書獃子多,有趣的人倒也不少,走,和我們一起進去看看。」

  其實,張越對於讀書委實沒有多大興趣--不說國子監,府學那一頭他就夠頭疼了--若不是私底下杜楨給他授課素來是不拘一格天馬行空,只怕他也會如張超張起那般走上武職這條路。雖說他在讀書上有一點天分,又早早考出了秀才,歲考還是一等,但那都是杜楨傳授的應考心經作用大,要真的在這國子監讀上幾年書,他還不得成為呆子傻子?

  若要是放在平日,這國子監自然不容外人隨意進出,但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一章 鬥氣


  三撥人這麼一打照面,跪下的皂隸們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過去。此時此刻,另兩撥人你眼瞪我眼地彼此互視,那目光交擊何止幾個來回。相較於房陵和孫翰,張越倒並沒有多少忐忑--他已經下定決心絕對不來國子監這一畝三分地廝混,既然如此,這國子監祭酒權力再大,那也不關他的事,料想對方還不至於拿著他私逛國子監這條罪名大做文章。

  因此,他的注意力幾乎全都在那個疑似錦衣衛的中年人身上。而且,不知是直覺還是錯覺,他總感到對方的目光也都在自己身上打轉,其中那種意味深長如同鷹隼一般的審視,和之前沐寧的那種打量極其相似,彷彿能時時刻刻在人身上扎幾個洞出來。

  這邊兩個人對上,那邊三個人同樣是對上了。

  國子監祭酒蕭衛乃是洪武年間的老文官,建文年間卻不像方孝孺黃子澄那樣蹦躂得歡快,於是不哼不哈一直撐到了現在,好歹也混了個從四品的清要之職。本著文武不相容的宗旨,他對於國子監中的那些武官子弟向來看不順眼,此時若不是身旁的這個人身份極其不同,他幾乎就想動用監規把房陵和孫翰一塊收拾了。

  按捺了又按捺,他方才氣咻咻地冷哼道:「如今乃國子監休課期間,你房陵和孫翰帶著外人到此地閒逛,視朝廷法度於何地?念在爾等年少無知,速速把人帶出去,日後若有再犯,這繩愆廳卻不是擺設!」

  餘怒未消的他又怒瞪著地上跪著的這兩個皂隸,厲聲喝道:「以後若再有外人放進來,本官唯爾等是問!」

  兩個皂隸自打跪下去之後就沒聽到叫起,經歷了兩邊的僵持,這會兒已經腰酸背痛脖子生疼,乍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二章 機緣


  打聽消息的房陵不曾回來,一旁的繩愆廳卻有了動靜。剛剛那兩個溜走的皂隸架著一個身穿藍衫的人出來,二話不說就叉著人往外頭一扔。幹完這一遭,其中一個皂隸拍了拍手咒罵了兩句,瞧見那邊的張越皺著眉頭朝這邊看來,他立刻一把拉了同伴閃進了廳內,又砰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望著那個被丟在地上動彈不得的監生,張越便上去拿胳膊肘撞了一下孫翰,低聲問道:「他們難道不把人送回去?」

  「送回去?」孫翰這才止住抱怨,又冷笑了一聲,「眼下和太祖那會兒不同了。監生若是家中有錢有勢的,這些個皂隸巴結都唯恐不及,哪怕犯了事送到這繩愆廳,也多半是做做樣子。至於那種沒錢往日又得罪了人的,這五小板就能打得一個月下不了床!剛剛你沒聽到那兩個皂隸的嘀咕,這傢伙想必往日假清高,這時節國子監又沒人,誰來管他?」

  在府學裡讀書的時候,張越雖說年少,家世又好,但由於他素來隨和沒架子,除了個別性子極度古怪或是嫉妒心強的,他幾乎和那般老老少少的生員都相處得好。府學歲考成績不好也有懲治,連續得六等也會打板子處罰,但似如此這般冷酷的他卻還是第一次得見。想到這大明朝的廷杖素來是鼎鼎大名,他忍不住又打了個寒噤。

  孫翰看到張越往那邊直瞟,頓時皺起了眉頭:「喂,你不會要管這種閒事……」

  話還沒說完,他就看到張越大步走上前去,竟是將那監生扶了起來。此時此刻,儘管他心中暗道張越多事,卻又覺得此人熱心,只得三兩步趕了上去幫忙,隨即沒好氣地埋怨道:「這種事情沾上了最是晦氣,別人都躲得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三章 溫潤如玉,滴水不漏


  有人接手這個大累贅,孫翰心中當然高興。他雖然是蔭監生,但卻秉承了祖父的直爽個性,竟是沒怎麼看出對方這群人的破綻,反而是一面笑呵呵地和張越說起了話,一面死命揉自己發僵的胳膊,口中卻是說起了繩愆廳中的幾樁舊事,然後又告誡了一番。

  「有道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這繩愆廳中一共有皂隸六個人,那一手活計卻不比衙門裡頭的差役和錦衣衛差到哪裡去。平日裡他們的身份最為低下,可一旦行刑,若是不能打點好他們,那就有的是苦頭吃了。就說今天你扶了這個傢伙回宿舍,那便是削了他們的面子,若你是那等沒根沒底的人,以後要是犯了事撞在他們手裡,這五小板就夠你受的了!」

  這話雖說是對張越說的,但那少年卻也聽得仔細,到最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竟是忽然插嘴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難道這國子監便容這些胥吏無法無天?」

  房陵這時候聽得臉色都發白了,趁旁邊的人少了,而且都散在四周顧不上他的當口,他連忙殺豬抹脖子似的朝兩個友人做手勢。奈何孫翰正好側對著他,壓根沒看見他的暗示,而張越雖然看見了,卻只是瞥了一眼就別轉了頭。一時間,他幾乎憋出了滿腦門冷汗。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碰上小人哪裡還能講道理?」

  張越見孫翰開口欲答,連忙搶在了前頭,望著那兩個大漢架著那挨打的監生幾乎已經走得快看不見了,他方才背轉身來,對那少年頷首微笑。

  「不過,這國子監中固然是讀書做學問,但卻不可不學做人。這監生今日的竹篦挨得固然冤枉,但人家到時候大可說是照章辦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四章 朋友


  相見恨晚,相談甚歡。這八個字恰恰是對這一日國子監之行某兩個人的真切寫照。雖說有人心中打鼓,有人心中埋怨,有人心中警惕,有人心中不以為然……但那個天生用不著理會太多旁人想法的人卻自顧自地一路逛一路指點一路說話,另一個人則是揮灑自如地接應話茬,恰到好處地畫龍點睛,那種沒有半點怯場的神采飛揚頓時博得了人家更進一步的好感。

  於是,等到把國子監所有房舍地頭逛了一個遍,在大門口告辭的時候,那少年的臉上便露出了怡然之色,顯然對今日之行相當滿意。他若無其事地衝著身後一擺手,示意隨從們放開一直處於牢牢監管之下的房陵,這才沖張越微微點了點頭。

  「今日元節妙語連珠,讓我聽到了不少新鮮事兒,翌日若再有緣,你我一定再好好攀談!時候不早了,我雖還想再盤桓一會,奈何卻不得不回去,便在此告辭了!」

  張越忙笑容可掬地謙遜了兩句,不外乎是說什麼翌日有緣再見之類的話。此時,隨從中一個健碩漢子便牽來了一匹高頭駿馬,引那少年上馬坐定之後,其它隨從也紛紛翻身上馬,很有秩序地將主人護衛在了當中。隨著一聲響亮的叱喝,一行人風馳電掣般地離去,不多時就消失在了成賢街的拐角處。

  這人一走,房陵便一下子從極靜恢復到了極動,三兩步上前一把抱住了張越的肩膀,惡狠狠地說:「你小子知不知道剛剛那是誰,居然敢那麼大剌剌地和人家說話!我和小孫拚命給你打眼色,你居然沒看見!那是皇太孫,皇太孫你明不明白?天哪,你居然差點就和皇太孫勾肩搭背了,讓我說你什麼好!」

  孫翰只是曾經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五章 謫交趾


  張越帶著連生連虎回到英國公府的時候,卻剛好在大門口處撞上了坐轎回來的張輔。堂堂英國公出行自然是陣仗不小,那寶瓶暖轎乃是貨真價實的八人抬,不算儀仗,前後護衛加在一塊足有二十餘人。跳下馬的他看到張輔哈腰走出了大轎,連忙上前行禮。

  這天張越的出門是知會過王夫人的,因此張輔自然也心中有數。這一同來南京的三兄弟,張赳前時險些闖出大禍,這幾天便被拘在家裡;張超是生來合群的性子,這幾日常常出門和幾個小侯爺小伯爺聚會;如今張越也結識了友人,他這個長輩自然更覺心中高興。

  「這麼快就從國子監回來了?怎麼樣,今兒個這一圈逛得如何?」

  張越跟在張輔之後上了台階,才進門就聽到這麼一個問題,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料想今天這一趟巧遇也瞞不了人,於是,他便上前半步,低聲把今日遇上皇太孫朱瞻基的事情略提了一提,卻沒有說什麼有緣再見之類的話。

  然而,即使是這簡簡單單的交待,張輔便停住了腳步,隨即轉頭沉聲吩咐一眾隨從退避開來。等到週遭沒了人,他方才追問起了其中的某些細節,最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你當時大約已經察覺了皇太孫的身份?」

  「我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對方身份不凡,倒是沒有多想,後來看到房陵孫翰朝我打顏色,我才猜到了一星半點。原本那時候便該恭敬些,但我看他……皇太孫神采飛揚,不願意掃了他的興頭,便索性裝著什麼都不知道,陪著閒聊了好一會兒,也就是天南地北胡侃一通罷了。」

  張輔聞言頓時笑了:「別人若察覺那是皇家人,必定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六章 釋放


  錦衣衛掌的是侍衛偵緝之事,旗下卻分成兩個系統。比如張軏擔任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便是專管宿衛不問偵緝。洪武帝朱元璋在興大獄把功臣幾乎誅戮殆盡之後,旋即就裁撤了錦衣衛,算是把鳥盡弓藏演繹到了極致。而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之後為恐天下不穩百官不服,於是不但重立錦衣衛,而且另設北鎮撫司,專司偵緝詔獄,南鎮撫司反倒只管軍匠之事。

  於是,朝廷之中盛傳一個說法--若是下了大理寺監,好歹還有個念想復出的機會;但倘若是入了錦衣衛那詔獄,生死榮辱便只在別人一念之間,得有把牢底坐穿的覺悟才行。

  單單是這幾年,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之中就死了一個解縉,關著一個楊溥,眼下蹲在裡頭的文官少說就有幾十個,倒是武官難覓蹤影。畢竟有名的武官大多是靖難功臣,安分守己,只尋歡作樂安享富貴,不耐煩管國事。

  這會兒,張越就站在北鎮撫司那座陰森森的院子前。儘管不是單身一人,儘管他自忖自己還不夠格和這個恐怖的地兒扯上關係,但某種感覺彷彿順著脊背溜上來,彷彿他只要一吸氣,一股腐臭中帶著陰寒的氣息就會沿著口鼻衝入五臟六腑。

  緊張的並不是他一個,張赳的臉色比死人好看不到哪裡去,甚至沒法安然站在原地,而是不停地走來走去,握著拳頭又放開,時不時還神經質地嘮叨著什麼。一向膽大魯莽的張超起初還能踮著腳往那院子中張望,及至看門的兩個錦衣衛朝他投來了陰惻惻的笑容,他立馬就消停了,乾脆緊挨著張越站著,低聲拿著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問題騷擾身旁的堂弟。

  「三弟,你說大伯父在裡頭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七章 家產


    太平裡位於南京城通清門附近,西是皇城,東是府學,最是交通便捷之地。這一帶多半住著六部官員,單單是侍郎就有好些位,因此也常常被人稱為侍郎裡。沿街兩側矗立著豪宅座座,正門成日裡拜客不斷水洩不通,後門處也是車水馬龍生意興隆,恰是外地官員來南京城的必到之所。

    廢中書省而尊六部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來的宗旨,如今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之後雖然設立了文淵閣,提拔了一群低階文官參贊要務,畢竟並沒有撼動六部堂官的實權。即使是遷都之事已經板上釘釘,這太平裡仍是一日賽一日地繁榮昌盛。

    然而這些天,太平裡卻彷彿掛起了一股陰風,西街一座宅子和東街兩座宅子的大門口都貼上了錦衣衛的封條,一下子有三位侍郎進了錦衣衛詔獄。雖說工部刑部禮部在六部之中向來以又苦又累又不討好著稱,可侍郎仍是正三品高官,如今說下獄就下獄,著實讓人心悸。

    於是,當有人看到張府門口的封條被撕去,更有人看到一個疑似張信的身影踏進了那座彷彿塵封了許久的宅邸時,整個太平裡的住客頓時起了不少騷動。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登門造訪是不可能了,各家的主人們只能派出下人在張府附近亂晃。

    劫後餘生的張府恰是一片冷冷清清。錦衣衛來封門的時候,家中雖留有一個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奈何主人一個都不在,因此即便是查封不是抄家,仍少不得被人順手牽羊帶走了無數東西。查封之後固然是留了一個院子給人居住,卻有不少耐不住性子的僕役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到現在還安分守己在這家裡等著主人歸來的下人,竟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八章 邀約不絕


  雖然是坐了自家的大船,但祥符張家此來南京的人並不算很多。三位少爺以及各自帶的丫頭一共九個人,此外還有兩個管事媳婦,六個小廝,四名護衛,外加管家高泉。在先前住進了英國公府之後,相比張超張越張赳三兄弟,高泉這個本應攬去大部分事務的管家反而變成了隱形人,成天難覓蹤影不說,就是見著了也往往是行色匆匆。

  平日他這樣神出鬼沒倒也算了,可這一日三兄弟從太平裡張府歸來,人人的心裡都彷彿壓著一塊沉甸甸的石頭。於是,當在英國公府大門口看見高泉埋頭只顧往外走,張超只覺得滿腹火氣全都衝了上來,一個橫身便攔在了他的去路之上。

  「咦……是三位少爺回來了!」高泉一愣神方才看清了面前的人,慌忙退後一步打躬行禮,隨即方才笑道,「小的正好要出去辦點事情,興許要晚些回來。」

  「高大管家哪裡用得著向咱們報備?」見張超如此行徑,張越先是一愣,旋即也有些冒火。冷冷打量著高泉,他忽然嗤笑了一聲,「祖母讓你陪著咱們兄弟三個進京,說是你熟悉南京能幫得上咱們,可你成日連個人影都不見,我們兄弟仨連你忙碌什麼都不知道,這忙倒是幫得妙!如今大伯父已經放出來了,不知道高大管家還在忙活什麼?」

  高泉這才注意到,不但是攔在身前的張超面色不善,說話的張越面露譏諷,年紀最小的張赳更是用一種極度惱怒的眼神狠狠瞪著他。一時間,饒是他在外頭長袖善舞精明能幹,這會兒也不禁犯了難。

  這說出實情吧,違背了老太太的交待;可要是不說,這邊三位以後都是家裡的主子,讓人記恨上了,以後他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七十九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高泉這些天雖然不見人,但在外頭著實是忙前忙後極其辛苦。信弟能夠這麼快解了牢獄之災,他著實出力不少。」

  上房之內,聽張輔如此一說,張越兄弟三人都覺得納罕。然而,張輔卻只說了一句便不再解釋,誰也不好多問。畢竟,堂堂英國公沒有理由更沒有必要為一個下人開脫,這件事也就輕輕揭過去了。倒是當張超提起接到張輗的帖子邀明日去狩獵時,張輔臉色微微一變。

  「既然是老二相邀,超哥兒就一個人去吧。信弟說不日就要起程前往交趾赴任,赳哥兒好好陪陪你父親,明兒個就先搬回去住。越哥兒想必對這種打獵之類的勾當不熟悉,沒必要去敷衍那些成日裡只知道狩獵玩耍的紈褲,自己做該做的事情就是。老二那邊我自會讓人送信過去,他也不至於因這點小事埋怨你們。」

  聽了這話,三人全都鬆了一口氣。張超從小就是喜歡舞刀弄棒的,到了南京結識了友人,最多的也都是彼此探討拳腳上的勾當,這打獵的事情自然當仁不讓;張越張赳都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這跑去打獵無非出醜,再說一個惦記父親,一個另有約會,只恨沒有法子推托,這會兒推托的理由送上了門,兩人自然全都高興。

  「多謝大堂伯。」

  「好了,時間不早,你們回去早些歇下,明日還各有事情。」

  眼看著三兄弟一起站起身告辭離去,張輔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欣慰之外更有些惆悵。張超雖魯莽,略有些紈褲脾氣,但心地卻是純良;張越沉穩有擔當,更懂得進退,倒是頗有大將風範;張赳這回固然險些闖禍,但單單是一個孝字,也可抵消千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