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無奈三國 作者:問天 (連載中)

第四十三回 紅十字會


  華佗聽到劉明得一句句問話,心中有如一聲聲黃鐘之聲震耳。主公的這些話,又與自己老師,在自己出師時說的,何其相仿。記得那時老師言道『醫術有成,遂救人而無善惡,可救一善人等於活無數人等,而救一惡人等於害無數人等。不可不察,慎之!慎之!』師傅之言,尤在耳畔,今日自己到為多死幾個人糊塗起來,惡人賊子死得再多,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能是死得越多,天下越太平。何況自己行醫來,尤其是武功大成之後,就算是救好的病人,自己查知他有惡跡之後,又有哪個沒加以懲戒,如今為何到婦人之仁來了!再看劉明為了自己操心勞力的樣子,華佗感動的道:「莊主!讓您費心了!今我以明白了,雖說敵方的傷兵可憐,可我再也不會心存婦人之仁,為了一下該死之人而懊悔。他們既然選擇了叛逆的道路,就應該為此付出代價!您還是保重身體,早點休息吧。」

  劉明聽了欣慰的笑了一下,對華佗說道:「我不僅是在開解你,也是在開解我自己,這些裝備及弩箭又有哪一樣沒有我的參與。殲滅黃巾更是我下的命了!我又於心何安?不過現在我都想明白了,你們都是我的下屬,如果你們認為有罪孽,那就讓我來承擔吧!你們不過是在我的命令下做出的行為,而我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跟隨我的人,我願承擔一切惡果。」

  此時楊軍也醒了過來,正好聽到劉明的肺腑之言,心情澎湃之下,也顧不得穿鞋,跳下榻來,撲倒在劉明身前,哭訴道:「莊主如此厚待我等,我願與莊主共擔之!不過就是多死傷一下人罷了,只要能早日天下太平,他們死得也就值了,雖然敵人傷兵可憐,可謂了大或能夠更好,犧牲他們也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四回 劉備的抉擇


  黃巾各路大軍為實現張角治霸天下的夢想殺赴了各地,可張角和那個神秘人不知道的是,由於軍糧和擴軍的問題,再加上黃巾將領普遍的素質低,貪小利而忘大義之徒比比皆是!各路黃巾大軍幾乎都是一路燒殺搶劫過去。百姓怨聲載道,黃巾軍已經逐漸從百姓心中的救星轉為了賊寇。而張角卻尤不知此時的變化,只是不斷接到各地將領勝利的消息。

  卻說程遠志這一路人馬自打光宗出發以來,一路上各州縣,長吏逃亡,士卒望風而逃,州郡為之失守,倒是各村莊結社自保,可又都沒有劉明那般的實力,皆被程遠志聚眾摧毀,而程遠志所到之處,燔燒官府,劫略鄉邑,收刮金銀糧草以充軍用,拉走青壯鄉丁以擴軍備。他這一路慢慢的逼近幽州范陽,可把幽州太守劉焉嚇壞了。

  當時劉焉聞得賊兵將至,連忙召集校尉鄒靖商議。那鄒靖言道:「大人,現今黃巾賊子眾多,且初立之時,士氣正旺,銳不可當,而我處兵丁得享太平多年,具已年齡老大,且兵戎不整,士氣低迷,人員稀少。恐幽州難守。」

  劉焉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難不成,以我漢室宗親之身,竟還要殉城不成?」

  「這倒不必!」鄒靖說道。

  「哦!你有何妙計?快快講來!」劉焉此時也顧不上身份了,連身催促道。

  鄒靖沉穩地說道:「明公莫要驚慌,我幽州地界豪傑眾多,有一人明公能夠招徠,可解此憂,定保得幽州的太平!」

  劉焉大喜,忙問到:「此乃何人?」

  鄒靖說道:「此人乃是原遼東郡附屬國長吏,也曾為涿縣縣令,後曾於我州得三千精銳騎兵,朝廷賜予他行都督事的符節。」

  劉焉皺眉說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五回 馳援幽州


  卻說此時,劉明得到涿郡分院的飛鷹傳書,立馬就召集眾人議事。會議之上,大夥一致認為應該去幫助劉焉。

  其中楊軍說道:「莊主本是漢室宗親,又與那劉季玉交往密切,也認了劉太守為伯父,此時幽州有難,莊主自是不能袖手旁觀。何況劉太守又有保舉之恩。而那黃巾賊子攻打幽州,必經涿郡,我們那分院實力還是薄弱了一些;如若那黃巾賊子記掛前恥,恐那涿郡分院難逃毒手。如此這般,我們支援幽州勢在必行,保人而自保。何樂而不為。再說我們與黃巾賊子幾仗下來,看那黃巾實力也不過如此,現在我們探馬,細作密切監視黃巾一舉一動,我虎嘯山莊方圓百里之內無黃巾一兵一卒,而那黃巾賊子又無馬軍,可以千里疾馳,如若黃巾大舉來攻,憑我們的飛鴿傳書,也可早作準備。即使我們不做提防,憑我們現在的院牆高大堅固,及那馬總監新作的幾樣防守利器,哪怕是黃巾賊子再來個十萬人馬,我們也可等閒視之。倒是這幾回歸降的黃巾士卒,人員眾多,不好安置。莊主幫了劉太守後,必要討個方法,最好讓劉太守再劃點土地,安置這些人。」楊軍暗自想到:要成大事,豈可無人,無地盤,無錢,無裝備。看那黃巾賊子,就可知道,雖然他們人員眾多,可是裝備不精,訓練不良,幾萬的人竟被自己幾千人打敗,這都是吃了沒地盤訓練的虧。現在亂世已至,我一定要為我家主公,謀得地盤和人手,這些降軍正好可充人手,這地盤嗎?諒那劉焉在這危急關頭,也不會不給。

  眾人都覺得楊軍說得有理。張飛更是說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要予國家出力!區區家業何足掛齒!」

  關羽也說道:「大哥乃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六回 埋伏?


  那劉焉也是痛快,大筆一揮就給了劉明方圓百里的土地。劉焉對劉明言道:「我幽州之地,苦寒之地也!時有胡匪作亂,地廣而人稀,荒地無數,你如欲安置這些降卒,完全可以令其開荒種地,以待來年收成。只是這軍功卻又少了幾分,不過賢侄若能保得我幽州太平,這也是大功一件了。」

  劉明哪會在意什麼軍功,聽得自己又落得許多實惠,連忙謝過了劉焉。二人談話已畢,劉焉安排劉明休息。次日鄒靖回到范陽。又一二日,探馬來報程遠志已打到任丘,正向涿郡進發,而劉明也得到消息:關羽已經抵達涿郡分院。劉明則建議劉焉道:「禦敵於外而城不毀也。現黃巾人馬殺到,我願帶本部人馬斬殺之。」劉焉大喜,忙允之。並對劉明說:「如若盡斬來敵。吾當上表為賢侄請功。」劉明謝過,領突騎兵趕往涿郡。

  劉明到得涿郡,與關羽眾人分析程遠志動態。那李郎(治安隊大隊長狼哥,楊軍給起的名字,字元奎)畢竟來到涿郡一年又余,平日裡又好打獵,結合探馬的報告言道:「據探子來報,黃巾賊再有一日可到涿郡四十里處的大興山,此山山腳下,一馬平川,現在如果我們藏在山上,待黃巾賊來的時候,突然衝下去,打他個措手不及,定叫黃巾賊子吃不了,兜著走。」

  劉明他們不知道地形,可張飛從小在涿郡長大,孰知此地的地理,聽了李郎的發言,覺得不錯,因此贊成道:「元奎說得有理。那個山上藏個幾百人絕對不成問題。」

  那楊軍,法墨的傳人,對於防守,深有研究,因此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如立刻趕去偵查地形,布下埋伏,待黃巾賊子來時,莊主於大道之上攔擋,而騎兵藏於山上,黃巾賊子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七回 危局


  程遠志看到面前的部隊,因為沒有可乘之機,而停了下來,列出了陣勢。催馬上前問道:「哪裡來的人馬?因何擋住我軍的去路?」

  劉明打馬上前說道:「我乃漢室宗親,中山夷王劉憲之後,幽州太守劉焉之侄,現任冀州主薄,虎嘯山莊之主劉明,劉漢光是也!今奉幽州太守之命,前來勸阻爾等,爾等不服王化,妄自興兵,且沿路燒殺掠奪,爾等可曾想過,他們皆如爾等同樣之人。如此說來,爾等叛逆是為不忠;連累父母是為不孝;搶奪百姓是為不仁;威脅親朋,強拉壯丁是為不義;四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行此逆天之事,豈不是自卻滅亡,勸爾等還是早日放下刀搶,回歸鄉里,也好落個善終,不至遺臭四鄰。爾等還是散了吧。」劉明說完心想:既然程遠志不好打,那我就先嚇嚇他們,看看能不能把他們說降了。

  這程遠志先是被劉明的一大串名頭說得有點暈,接著又被劉明說得啞口無言,心說:這就是劉明呀。早就聽說此人能言,可他也太能說了。怪不得我的手下被他說跑了不少。今後絕對得告訴教主,千萬不能讓此人到我們那裡說話,否則我教危矣。程遠志轉念間又暗罵自己:我這不是有病嗎。沒事跟他嗒咯嘛?找了一頓說落不說,還瞎想那麼多,劉明不就是那麼點人嗎?殺光了算了。程遠志想到此處,有心上前大戰劉明,又想起傳言中虎嘯山莊武將的兇猛。猶豫了一下,還是打消了單條的念頭。撥馬回歸本陣,命前軍八千人馬山前剿滅劉明,其餘人等列陣靜觀,一是為了給前軍壓陣,二是嚴防山林中另起變故。

  劉明先前見程遠志猶豫不定,黃巾士卒也隱有騷動,心中暗喜,還以為這回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八回 險勝


  再怎麼說,真的要幾百人,砍殺幾萬人的話,那平均每人就得殺一百人,就是這一百人不動,站著讓一個人捅,也得捅好一會了,何況是黃巾士卒的拚死反擊。至於上一回強騎兵殺黃巾士卒輕而易舉,那不過是因為,那時的黃巾士卒已經潰敗,強騎兵衝擊鬆散的陣型,而且還是士氣已失的潰兵,才造成了如此的轟動效應。可此時黃巾大軍有主帥督陣,退後者死,在退後被督陣兵殺死和衝過去拚命還有可能活的選擇下,黃巾士卒高呼著「蒼天已死,黃天當興」的口號,忘死的衝殺張飛部隊,被推在前面的那些黃巾士卒,整個就是明擺著讓強騎兵殺死,用血肉之軀來堵擋著強騎兵的鋼鐵洪流。還別說,這招還就真見效了,黃巾士卒別的不行,可就是人多!在不知死了多少人之後,張飛的強騎兵終於沖不動,慢了下來。可這一慢下來不要緊,當時就有不少的強騎兵死於非命。怎麼著?強騎兵不是刀槍不入嘛?是!強騎兵是刀槍不入,可是這速度一慢下來,有的強騎兵就被黃巾士卒生拉硬拽下馬。這強騎兵一掉在了馬下,光是那一身的盔甲就讓他轉動不靈,何況黃巾士卒那會給強騎兵站起來的機會。現在這會兒,別說是強騎兵了,就是黃巾士卒自己摔倒,都別想站起來。此時。敵我雙方,任何一人摔倒於地只有一個後果,就是被踐踏而死。

  張飛此時都殺紅了眼,雖然張飛仍然勇猛,周圍長矛所及之處,無有一個黃金士卒能夠上前,可是追隨張飛的強騎兵在不斷倒下,令張飛心痛萬分,咆哮不斷。

  張飛此時是陷入了困境,可此時劉明也是不太好受。程遠志派去攻打劉明側翼和後方的黃巾士卒已經繞了過來,這一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九回 損失慘重


  卻說此時黃巾大軍兵敗如山倒,賊眾四散奔逃,那些逃跑的黃巾士卒不僅一哄而散,還衝散了圍困張飛所率強騎兵的程遠志親兵,被圍困在人海當中的張飛,見到原本圍了個密不透風的黃巾大軍一陣混亂之後,鬆散了開來,心中大喜,高喊了一聲:「兒郎們,隨我來!」奮起神勇,長矛舞動如飛,原本精鋼打造,筆直的一桿丈八蛇矛,竟被張飛揮舞的讓人看起來好似弧形一般。此時的長矛,可不僅僅是刺了,那半尺多長的矛尖,就是一把短刃,所劃過之處,都是手斷,人頭飛。那長大的矛桿,就彷彿掄圓的棍棒,挨上的立馬就被彈飛出去。那些剩下的強騎兵,在張飛的神勇感染下,在為了活命的激情下,也都拼了最後一絲力氣,玩命的沿著張飛從黃金大軍空隙間,殺出的一絲血路衝了過去。終於這些強騎兵衝出了重圍。

  待到張飛率眾衝到開闊的地方,此時一營360人的強騎兵只剩下百二十人,還是人人帶傷,張飛悲吼一聲,大聲地問道:「兒郎們,可有心與我再衝回去,為死去的弟兄雪恨?」這些僥倖存活下來的強騎兵,聞張飛所言,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道:「誓死追隨三莊主!為死去的弟兄雪恨!!」張飛仰天大笑:「好小子們!有種!隨我來!」轉身帶領這些強騎兵又衝了回去,這回可和剛才大是不同,雖然還是同樣的一批黃巾士卒,可是在沒人指揮,又是四散奔逃的情況下,強騎兵又恢復了初次迎戰黃巾士卒的威風場景,只見張飛領著這百二十人的鐵騎馳騁疆場,所向披靡。稍微聚成一團的黃巾士卒就會被張飛率眾衝開,小股的人群或是大片鬆散逃命在強騎兵強大的衝擊力面前,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而此時一直在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回 重整旗鼓


  本來大伙因此次戰役損失慘重,可以說是雖勝如敗,導致心情沮喪,士氣敗壞,可此時大伙感劉明的真情流露,頓生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尤其是那張飛更是哇哇暴叫:「大哥,休得如此悲傷,都是弟弟無能,沒有帶好這些強騎兵,不僅沒有解大哥之危,還連累了許多弟兄喪命,這絕不是大哥的錯。要怪就怪我吧。請大哥治小弟的罪!」其他人等也紛紛說道:「莊主休要悲傷,我等亂世之人,如沒有遇到莊主,不知多早之前,就化作了怨鬼!時至今日那都是賺的,而且死去的弟兄是為了保衛莊園而死,是為了莊主建功立業而亡,也可說是死得其所,他們在九泉之下也只會高興,絕不會抱怨莊主。」那關羽也厲聲說道:「大哥,自古以來,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何況是當兵之人,既然從伍,就必然有陣亡的覺悟,關鍵是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絕不能讓死去的人白死。大哥您一定要振作,只要您能帶著我們這些活下來的弟兄,建功立業,使我虎嘯山莊威名遠傳,那這些死去的人就沒有白死!」

  其實劉明也沒什麼,不過是看到死了這麼多的往日夥伴,一時控制不住心中的悲傷之情,可沒想到,這些古人竟如此的見不得男人流淚。竟引出了那麼大的反應,開始劉明還覺得好笑,其中張飛的真性情也著實的讓劉明感動,可後來劉明再聽他人的言語,不由得怒火漸起,憑什麼別人就要為你們這些活著的人建功立業而死。可是隨後關羽的話讓劉明心中頓悟了:是呀!自己也是當兵的人,既然當兵自然要有為了保家衛國而犧牲的覺悟。雖然此時之人沒有為國家如何如何的念頭,可也有保家和為自己出力的想法。為國,在現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一回 風雲變色


  再次,就是就是強騎兵的表現可圈可點。關鍵就看你怎麼用了。如果是在同等兵力下,強騎兵絕對是無敵的,就是敵人數倍於強騎兵,強騎兵也完全可以擊潰之,可是如果敵我雙方數量相差的太過懸殊,如此次,敵我雙方相差近百倍,則就算是強大如強騎兵也要難免吃虧。可是話又說回來,在這兩次的戰役中,不管是強騎兵全盛之時與鄧茂的戰鬥,還是強騎兵久戰之後,追殺程遠志的潰兵,強騎兵雖然是人少而敵方人多,可是在強騎兵發揮出強大的衝擊力和機動力後都是那麼的所向無敵。大伙討論完一致認為,強騎兵還是一定要擴大的,同時在使用上則是一定要遵循以強擊弱,即如遇到縱向的不能穿透的部隊,則一定不可強加衝鋒,以免強騎兵陷入重圍,而是要斜刺裡衝鋒,從敵人的薄弱環節穿插出去,拉開距離後,反覆的衝殺,以點帶面,逐漸的擊潰敵軍。套句現代話,就是削蘋果戰術,一圈一圈的吃掉敵人。

  最後說到突騎兵,大伙則是一致的讚揚。拓跋鷹在此次的戰鬥中可以說是把突騎兵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說此次黃巾大軍是因為程遠志被關羽殺掉失敗的,那麼如果沒有突騎兵帶給黃巾外圍大軍以強大的壓力,黃巾大軍也不是非得需要程遠志的約束才不會潰敗。尤其是突騎兵不僅馬快,刀急,他那遠遠多於匣弩手所攜帶弩箭的數量才是突騎兵真正可怕之處,而且原本拓跋一族就是塞外的遊牧民族,弓箭自小習得,只是原本所用短弓,射程較近,一直被漢朝的強弓硬弩所克制,這回拓跋一族並入劉明得手下,首先就裝備了一弩三矢的蹶張弩,此弩弓長1。6米,弩臂長0。7米,有效射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二回 劉明當官


  黃巾各路人馬節節勝利韎韶領頖,劁勩勫匱唯有幽州程遠志這一路敗於劉明之手。

  而這會兒青州的太守龔景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那龔景與劉焉一樣皆是兵微將寡,黃龍率黃巾大軍前來攻打青州之時歍殠殞殟,鉾銎銙銛龔景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不斷地退縮稫種稯窨,滲漳滹漈而且此時龔景看到各地的戰報,別說是指望朝廷救援了銣銔銆銌,漎漕漒潳就是其它各地,也是危在旦夕跿踆踅踉,慘慚慬愻是無論如何也幫不了自己的,可就在龔景決心殉城,以報漢室之恩,以全忠臣之名的時候,突然得報幽州太守劉焉大勝黃巾賊黨,斬首十餘萬,俘獲萬餘人,幽州地面黃巾賊寇已是一掃而空。龔景大喜,旁邊參贊之人見龔景自黃巾攻打青州以來,一直愁眉不展,烏雲蓋頂,此時接得戰報竟如此興高采烈,真是不明其所,連忙細問龔景因由。龔景笑道:「汝等哪裡知道,吾與那君郎交往多年,雖不是好似兄弟一般,卻也是交情非淺,此時他那裡大勝黃巾賊黨,由其俘虜萬餘人之事,可見其斬首十餘萬黃巾賊子,絕非空話!現在他那裡太平了,而我這裡不過才五六萬的黃巾賊子,平吾與他的交情,再加上我們同為漢室朝臣,都有守土之責,君郎必不會見死不救,以其可以斬殺十幾萬黃巾賊子的實力,解吾青州之圍,易爾!」龔景說完之後,仰天長笑,大呼:「天不絕我漢室,我青州安矣!」笑後,吩咐左右取紙筆,(這紙還是劉明出產的正宗產品)揮毫給劉焉寫了一封,言辭懇切,聲情並茂的求救書。寫好後命軍校,貼身攜帶,騎快馬,晝夜趕往幽州求助, 臨行龔景還給那個軍校倒了杯酒,告訴他青州所有的老幼的命運皆放在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