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章 做好人難


  開封城的雨停了,但是開封城上空的陰雲卻沒有散去;河堤上的決口終於堵住了,但是城裡的水卻還沒有退;幾個趁火打劫的傢伙被砍了腦袋,但還有更多趁火打劫的人活躍在大街小巷,把你口袋裡的東西變成我口袋裡的……但總而言之,最大的難關已經過去,祥符縣開封府乃至於河南布政司河南都司以及林林總總的各式官員,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

  張越很感激那位錦衣衛百戶沐寧。因為頂著一張純真孩子臉的他用了老大的功夫,終於從某個小旗口中套出了話,明白了那些準備打歪主意的是怎樣一批混蛋,於是免不了有些後怕,同時更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盛世的時候名門固然是風光萬丈,但若是遇到某些情形,名門出身那就是靶子--那群因為他才不至於忍饑挨餓的人,竟不但想要打劫大相國寺糧倉,還有人準備綁架他向張家勒索錢財。他這些天能夠平安無事,僅僅幸運兩個字不足以道出此中萬一。

  這會兒臨完了杜楨佈置的整整十張字帖,他揉著酸痛的手腕子,忽然沒頭沒腦地對旁邊的琥珀問道:「琥珀,你想家麼?」

  琥珀訝異地抬起了頭,旋即又若無其事地垂下了眼瞼,低低地說:「少爺,奴婢早就沒有家了。」

  張越這才想起琥珀是獲罪的官宦人家出身,這家人兩個字恰恰是她最大的隱痛。然而,他卻沒有顧得上琥珀那一瞬間流露出的軟弱和黯然,而是轉向了秋痕,問了一個同樣的問題。

  「奴婢當然想家。」秋痕並不是心思縝密的人,再加上別人會給張越這個主子報平安,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關心張家的下人,因此她心裡早就是七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一章 兄弟姐妹齊匯聚


  張越還沒來得及反應,兩條健壯的身影就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其中一人甚至不等他說話就給了他一個緊緊的熊抱。手忙腳亂從那種可怕的熱情中脫身,當他看到來人赫然是張超和張起兄弟的時候,他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

  這兩個傢伙不是應該在船上避難麼,怎麼會跑到大相國寺來?

  「三弟,總算是找到你了!」

  「嘿,才十幾天功夫不見,可想死我和二弟了!看看,你原本就不結實,吃了十幾天素的,這會兒人都瘦下去了一圈!」

  儘管見到張超張起兄弟很是驚喜,但張越一想到這驚喜後頭很可能藏著某些大麻煩,他那臉色就沒法輕鬆下來。他扭頭想找杜先生幫腔幾句,結果四下裡一瞅才發現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於是只得認命地歎了一口氣,心中暗自祈禱這兩個傢伙千萬不要是貿貿然逃出來的。

  「你們究竟是怎麼過來的?可帶了人?」

  張起臉色一僵,正要開口答話,卻被張超搶在了前頭先。這位張家第三代男丁中的老大神氣活現地拍了拍胸脯,笑嘻嘻地說:「我們當然是稟明了祖母,帶足了人方才過來的。說起來三叔預備好的那條船外表不出眾,卻是出自廣福記的一流貨色,那艙房裡頭應有盡有,也不知道三叔是怎麼弄來的,有機會我和二弟一定帶你去坐坐。」

  「沒錯沒錯,比起那些小江船來,這船可是平穩多了。」

  若是換一個孩子來,指不定這會兒就被兩兄弟你一句我一句給繞暈了,可張越是外表童真內裡滿腹滄桑的角色,見他們倆自顧自滔滔不絕,他愈發覺得張超張起是偷偷跑出來的。一想到這會兒沙河上的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二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


  自打那天被人移到這艘安全的船上,顧氏足足休養了好幾日方才恢復了過來,只是成日裡人都覺得倦怠,很難提起精神。雖說無論是兒子媳婦還是丫頭婆子都照例恭敬著沒有任何懈怠,雖說失散的孫兒孫女都有了消息並沒有出事,但她心裡那股子後悔勁就別提了。

  若是當初她聽三兒子的勸,事情又何至於如此?黃河年年治年年決口,區別只不過是遭災的地方各不相同,工部就是再有治水能人,卻哪裡鬥得過老天爺?據說老宅裡頭有的地方已經積了兩尺深的水,只怕是那些祖上傳下來的家什已經都泡壞了,也不知道庫房裡那些貴重的大傢伙怎麼樣,家裡的糧倉是不是也會遭了那些泥腿子哄搶……

  她已經是活了六十歲的人了,經過的水災多了去了,卻沒有哪回像這次那麼狼狽。不說家裡頭要養息幾年才能恢復元氣,不說這次開封大水是否會牽連長子受過,就是她那三個如今還在大相國寺的孫兒孫女,也不知道在逃難的時候吃了多少苦頭。

  「造孽啊!」

  顧氏失神地搖了搖頭,一粒粒挪動著手中的佛珠,冷不丁想到上一回把那串跟了自己幾十年的佛珠給了孫兒張越,這會兒張越他們仨偏生都在大相國寺避難,這豈不是佛祖保佑?可再一想這回自己硬是沒及早往外頭搬固然有長子的因素,可是也有某個大和尚蠱惑的關係,於是,信了大半輩子佛的她不由得又緊緊皺起了眉頭。

  「老太太,老太太!」

  沉思中的顧氏陡然之間驚醒過來,看見冒冒失失衝進來的是玲瓏,面色頓時一沉。她素來喜歡東方氏的精明能幹,可這一回這個二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三章 後會無期


  張家是第一個回到開封城的名門世家,此時開封城東北和西南的大部分房子仍然有不少仍然泡在水中,這其中張家自己的那座大宅子卻總算是水退了。

  站在自家的大門口,看著裡頭的一地泥漿狼藉,瞧見那原本乾淨的粉牆上佈滿了各種污跡,再端詳一番那些誠惶誠恐迎出來的奴僕,顧氏的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表情。而三個媳婦站在她身後,瞧見這幅頹敗的光景,面上心裡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馮氏一向住在南京,此次雖說帶了不少箱籠回來,但畢竟沒多少家當,即便有些心疼,可至少不曾傷筋動骨,於是便淡淡的;孫氏在家中一向就最低調,三房所住的西院裡頭根本就沒什麼值錢的家什,料想損失也有限,再加上有丈夫在身邊,更是沒什麼好怕的;最最可憐的就是東方氏,看到大門口都是這淒慘模樣,裡頭還指不定如何,她簡直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她不就是想著河南一帶水患多不敢置辦田莊土地,所以才換成了古玩瓷器和書畫麼?可是她怎麼就沒想到,這一次的水居然來得這般匆忙倉促,竟是連留給她收拾東西的空閒也沒有!

  看到東方氏彷彿是失了魂一般跟著顧氏進了大門,孫氏頓時感到心中萬分解氣,臉上卻不敢露出笑容來。然而,等她陪著婆母在整座大宅子裡小轉了一圈,看清各處的狀況之後,她那絲幸災樂禍的心思就化作輕煙全都飄走了。

  儘管房子沒有倒塌,儘管地方仍然在,可甭管什麼紫檀木花梨木桐木楠木沉香木,只要是木頭做的傢俱,在水裡泡著全都不成了樣子,有些屋子裡甚至能夠看到直接散架子的家什,裡頭的衣物雜物漂在滿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四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


  一場大水過後,開封城一片狼藉。整個河南地界,受災更是高達一萬兩千戶。大水可不認什麼達官貴人什麼平民百姓,洪峰過來照淹不誤,於是,無論貧瘠肥沃,無論往年收成好壞,無論耕種是否勤勉,被淹沒的少說也有數千頃良田。暴跳如雷的是達官顯貴,哭天搶地的是僧斗小民,頭大如斗的是上下官員,至於更高層的角力自是不為外人道。

  張家舉家搬回老宅之後,張倬這個如今唯一在家的兒子在外頭東奔西走打探消息,還得在家裡監管泥瓦匠整修一應建築,督促下人收拾所有不能用的家什。孫氏也不像往日那樣不管事,她陪著馮氏東方氏成日裡看著幾個管家造冊登記,批復銀錢往來,核算損失數目,雖說忙得腳不沾地,可心裡頭也是妥帖。

  這天,她和兩個妯娌一起站在儀門之內,翹首望著那彎曲青石路的盡頭,手中的帕子已經揉得皺巴巴不成樣子。

  雖說早就知道兒子平安無事,可她回來後竟是怎麼都抽不出空去大相國寺探視,再加上馮氏和東方氏都規行矩步不敢離家,她只能硬生生按下了思念。如今想到兒子平素從來沒離開過身邊,此次一分別就是將近一個月,她面上更是露出無限焦急來。

  就在這時,那盡頭處一個管家媳婦一陣風似的衝了過來,不等近前就歡喜地嚷嚷道:「來了來了,三位太太,少爺小姐們都回來了!」

  孫氏聞言精神一振,緊趕著向前邁了兩步,這才發現身邊沒人,回頭一看卻見是兩個妯娌都不曾挪窩。她再一細看,卻發現馮氏的眼眶中噙滿了淚水,東方氏則是面色煞白。一時間,她在心裡冷笑了一聲,對馮氏的心情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五章 家事國事


    「老太太,少爺和小姐們都來了!」

  靈犀掀簾匆匆進來,一臉的喜笑顏開。見顧氏端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臉上並沒有什麼歡容,她便漸漸斂去了那笑意,屏氣肅聲地退到了顧氏身邊站著,心想老太太今天早上還念叨著孫兒孫女要從大相國寺回來,這會兒一群人都快要進門了,怎麼偏又不高興?

  不多時,兩個婆子便在門前打起了簾子,率先進來的是帶著一雙兒女的馮氏,緊跟著就是孫氏和張越,再接著方才是東方氏。三個媳婦先後見過禮後,全都退到了一邊肅手侍立,接著便有小丫頭擺了幾個墊子上來,於是一大群孫兒孫女紛紛跪下磕頭,屋子裡頓時響起了一陣清脆的問安聲。

  張越打從剛剛進屋子就感到氣氛不對,這會兒磕完頭半晌沒聽見聲音,他不禁偷眼瞧去,發現祖母一絲笑容也無,他頓時更忐忑了。

  按理自己這些小一輩的就算胡作妄為自作主張,應該不至於讓家裡這位老祖宗如此模樣,可這會兒看顧氏板著臉那樣子,彷彿要動真格的,不會真的要挨上一頓家法吧?

  「都知道回來了?我還以為你們一個個都翅膀硬了,也不打個招呼就一個個往外跑,平日你們的爹娘是怎麼教你們的!」顧氏陡然提高了聲音,面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惱怒,「之前大河忽然決口,越哥兒驚惶之下帶著姐姐妹妹一起往外跑,這固然有些魯莽,但究其本心卻是好的。可是,超哥兒起哥兒赳哥兒,你們幹的是什麼?」

  此時此刻,諾大的屋子裡充斥著顧氏惱怒的呵斥聲。馮氏東方氏孫氏三個媳婦俱是只看著腳底下,幾個剛剛調來的小丫頭嚇得渾身直打顫,捏著衣角連頭都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三十六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
   

    儘管大水浸泡使得張家大宅損失不小,但主要也就是些家什器物,倒不曾真的傷筋動骨,因此,泥水匠們忙碌了大半個月就紛紛撤了,四下裡恢復了一片整潔,再也看不出那一天污水橫流污泥處處的狼狽樣。而大災之後無數平民失去了房屋和土地,人市上插草標賣家人甚至自賣自身的越來越多,張家也少不得又收了幾房家人。

    但這些都是管事管家們需要操心的事,上頭的老太太老爺太太們最關心的卻是來自京城的狀況。張信十年寒窗十餘年仕途,若是因為這一次大水而付諸東流,這自然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不論平日二房三房如何嫉妒在京城風生水起的長房,這會兒也都是憂心忡忡。

    於是,小一輩的責罰早就被所有人忘在了腦後。饒是如此,一應事宜是顧氏親口定下來的,誰也沒膽子陽奉陰違。這會兒儘管沒有外人,跪在祠堂裡頭的張超便是齜牙咧嘴扭來扭去,終究也不敢隨便活動手腳,頂多就是揉著硬的膝蓋歎氣而已。

    「大哥!」

    陡然聽到背後傳來的這個聲音,張超不禁扭過頭去,瞧見是張越登時面露詫異。眼見這三弟手中提著一隻食盒躡手躡腳溜了進來,他連忙四下裡很是張望了一陣,這才低聲說道:「你不是在臨字帖麼,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張越滿不在乎地嘿嘿一笑,隨即掀開了食盒上頭的蓋子,無所謂地說:「不就是二十張字帖麼?昨兒個一下午一晚上,早上早起又趕了一陣子,這會兒早就寫完了。這是廚房裡剛剛做的牛肉湯和燒雞,還有細菜卷子,你這三天料想難熬得很,吃了東西也好有力氣。」

    張超盯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 一個大家族,各有各的思量各有各的算計。當災禍來臨,是大難來時各自飛,還是齊心協力渡難關?突如其來的變故,考驗的不但是大局觀和應變,還考驗了人心和親情。--



第三十七章 發榜
   

    秋季向來預示著收穫,原本是一年到頭最讓老百姓開心快活的日子。然而,這一連四年,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黃河竟是年年鬧騰,這一年夏季連著兩個月都是不得消停,無數人家地裡的莊稼和房子全都泡湯,河南境內許多地方連地界都給淹得找不著了,還談什麼收成?

    縱使是大戶人家的田莊也是多半顆粒無收,更不用說守著幾畝薄田過活的小家小戶了。至於更倒霉的則是那些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佃戶。然而朝廷的賦稅雖然減了幾次,但終究是不抵用,於是也不知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賣身為奴。

    除卻四年前那次險情,開封城中總算是平安無事。自打十日前起,為了避免府城之內流民太多,於是乎河南布政使司行文河南各地,不許放流民入開封地界,開封城的大街小巷的屋簷下方才沒有出現人滿為患的境況,倒是粉飾出幾分盛世太平。

    這一日恰是開封府府學歲考榜的日子,一大早就有無數人守在了那面榜的牆壁前翹觀望。這其中既有打扮尋常的普通生員,也有衣著光鮮的富家子弟,更有不少僕役打扮的書僮。十年寒窗苦讀方才考中了秀才,若是落到了六等,那就要被黜落出府學,丟臉都要丟盡了,以後還談什麼光宗耀祖?

    等在最前頭的是四個少年,後頭兩個身材粗壯硬是把人山人海都堵在了後頭,繞是如此,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看到四周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三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


  顧氏的正房裡頭這會兒也正熱鬧。平日裡顧氏最疼愛的是幺孫張赳,然而,這會兒她卻只盯著面前這對一般無二的少女。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番,她方才轉頭對一旁下首坐著的貴婦人說道:「姨太太真是好福氣,這樣一對玉女一般的人兒,怎麼看怎麼叫人歡喜。」

  「也就是還聽話罷了,老太太這一誇獎她們,她們可是要得意忘形了。」

  口中謙遜著,那貴婦人的面上卻流露出一絲掩不住的得意。她是大太太馮氏的妹子馮蘭,卻是庶出,在馮家時事事都要看別人臉色,卻不料原本是尋尋常常的一樁親事,她嫁過去之後不久竟是彷彿旺夫運發作,帶挈得夫婿飛黃騰達,一路升到了四品開封知府。儘管比不上馮氏這個侍郎太太,但馮家其他幾個女兒沒一個比她風光。

  馮蘭唯一的遺憾就是沒生下一個兒子。不過,她在婆家上下逢迎得都好,一對雙胞胎女兒出落得亭亭玉立,也沒人惦記著她無子這一條,她更是把丈夫一個妾生的兒子認在名下。要說她最大的心事,那就是為兩個女兒尋兩門最好的婚事。

  一幫人正在說這話,忽地門簾高高挑起,一個小丫頭腳底生風地衝了進來,還來不及站穩就福身嚷嚷道:「三少爺……三少爺高中了!」

  挺著大肚子的孫氏不用像兩個妯娌一樣在旁邊站著伺候,剛剛坐在那裡少不得打量那對雙胞胎姊妹花。見她們一個嬌艷,一個文靜,看著著實惹人憐愛,她心中倒盼望此次也生一個貼心的女兒。此時此刻,驟聞兒子那邊傳來的喜訊,她陡然一驚,甚至不用丫頭攙扶就蹭地站了起來。

  「什麼高中?越哥兒的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三十九章 父子互知心


  剛剛還歡聲笑語不斷的屋子裡頓時鴉雀無聲。馮氏難掩面上震驚,原本伸筷子布菜的手僵在了半空中;東方氏一愣之後,旋即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滿桌子的小輩更是各有各的驚詫,各有各的糊塗;馮蘭則是吃驚更甚,好半晌才幹咳一聲解了尷尬,旋即笑了起來。

  「老太太這話可是說笑了。京城的英國公暫且不提,祥符張家這一支,誰不說那是名門中的名門?晴姑娘嫁的可是堂堂小侯爺,要我說,這四位哥兒要結親,可不也得是公侯伯家的千金,我這兩個丫頭麼……呵呵,我要是答應了,別人怕是要笑我不知好歹高攀了。」

  顧氏不過藉著醉意隨口一說,話才出口就有些後悔。一來這種婚事不應在酒宴這種隨隨便便的場合提,而且須得深思熟慮方可;二來金家乃是根基淺薄的寒門,如今雖說出了一位四品官,畢竟和百年仕宦的張家不能相提並論。於是,她微微一笑就把話題岔開了去,彷彿根本沒有提過這樣一樁事情一般。

  張越眼看張超張起兩兄弟呆頭呆腦地頻頻偷眼瞥看那一對雙胞胎姊妹,心中不覺好笑。張超如今即將年滿十七歲,東方氏幾乎焦頭爛額,就是難以找到門當戶對的親事,也難怪這會兒顧氏會忽然提出婚事這一說。至於張起已經十五歲了,竟是也快到了要娶媳婦的時節。

  別說是他們,就這些天他那對爹娘說話的時候也是常常嘮叨這些,念得他耳朵根子都要起老繭了。

  一頓酒吃完,馮蘭便帶著金蘅和金夙告辭離去,臨走時滿口答應到時候讓兩個女兒在張家小住一段時日。東方氏親自帶著幾個管家媳婦將她們送到儀門,拉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