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


  他才剛躺好,耳畔便傳來了孫氏的聲音。

  「怎麼回事?」

  「太太,是奴婢不小心絆了一跤。」

  「我和老爺去正房一趟,你好好守著越兒,小心些兒,別吵醒了他!」

  一陣腳步聲之後,張越便悄悄睜開了眼睛,半支起身體往外頭探了探。這時候,秋痕卻正好走了過來,一見這副情形便嗔道:「我的少爺,如今雖是春天,可晚上涼著呢!剛剛那一遭別說是老爺太太看見了奴婢就有大不是,要是感染了風寒就更不好了!趕緊躺下!」

  被秋痕不由分說地強按著,張越只得不甘不願地再次躺下。然而,別說如今這時辰他根本睡不著,就是腦袋底下那枕頭他也不習慣,總覺得咯得慌。於是,瞧見她要走,他也不知哪裡來的那麼大力氣,下意識地抓住了她一隻手,硬是把人拉了回來。

  秋痕猝不及防腳底一軟,竟是一下子跌在了床上。見張越直勾勾地看著自己,她心裡不禁生出了一絲異樣,旋即便板著臉道:「少爺,你要是再這樣,我可把你剛剛偷聽老爺太太說話的事情說出去了!」

  張越情知秋痕不過是嚇唬嚇唬自己,便涎著臉求懇道:「秋痕,我這不是睡不著麼?爹娘都不在,你去把我今天帶回來的那本書拿過來可好?」

  秋痕本不肯答應,但是經不起張越軟磨硬泡,最後只得把書取了來,又去掌了燈,更沒忘了為他披好一件大衣裳。見他專心致志地翻著手中那本書,她不禁好奇地湊上去看了兩眼,見書頁的空白上密密麻麻都是字,她頓時有些奇怪。

  「少爺,這書是哪裡來的?」

  雖然很有些古文底子,但張越很不習慣在這樣昏暗的光線下看書,此時正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一章 恰是不學無術


  一本薄薄的《論語正義》需要看多久?

  即便加上論語本身以及杜先生的批注,這樣一本書也絕不超過十萬字。如果是小說,張越頂多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全盤搞定,但這是古文,是豎排本繁體字的古文,而且他不僅僅需要讀,更需要背誦吃透。於是,整整一個月時間,他都在和這本書作鬥爭。

  而在學堂裡,張越摘掉了藥罐子的頭銜,卻多了個不學無術的名聲。

  杜先生並不是張家族學中唯一的老師,他只負責講論語,其他的一概不管,而負責其餘課程的幾個老學究也不知道是不滿學生不聽講,還是不滿自己的待遇問題,全都把矛頭對準了張越這個孤零零坐在第一排的學生。

  畢竟,張家另兩個「告病」在家,整個張家族學中只有這麼一個算是正支的,不好好盯著怎麼對得起他們的職責?

  可憐張越根本連論語都是剛剛開始撿起來,更不要提什麼詩書禮易了,這天天都被打擊得體無完膚,於是乎他終於明白了一點--這世界上絕對有比數理化英語更可怕的東西。

  這一天乃是月考的前一天,上課的是一位老秀才,搖頭晃腦之乎者也上完整整一天的課程,他照例合上了手中的書,目光在教室中的所有學生臉上轉了一圈,最後才不負眾望地將視線定格在了張越身上。

  「張越,《禮記曲禮下第二》,你給我背誦一遍。」

  「先生,學生還沒背下來。」

  多日的學堂生涯,張越終於歷練了出來,此時此刻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臉上赫然是無辜而又慚愧的表情,然而卻依舊噎得那老秀才臉色發青。老秀才重重地用戒尺在講台上敲了幾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二章 忽視和輕視


  倘若教訓別的也就算了,偏偏是不學無術四個字!

  強迫自己看了整整一個月的古文,背了整整一個月的古文之後,今天卻一連碰了三個這樣的釘子,饒是張越死死克制,臉上仍然露出了一絲不那麼好的情緒來。然而,也不知道他該慶幸還是該悲哀,在撂下了這樣一句話之後,大伯父張信便再也沒看他一眼,逕直背手從夾道走了。

  「三弟,今兒個你倒霉,大伯父正好外出拜客,不知道受了什麼閒氣,所以才氣性不好。」

  「是啊是啊,我們剛剛回來的時候還被大伯父指責什麼玩物喪志……之前他明明說練武是好事的……哼,怪不得我聽到娘之前說,大伯父是什麼……什麼反覆無常笑裡藏刀!」

  儘管心情極其不好,但是,在兩兄弟這麼一番打岔之下,張越忍不住噗哧一笑,心想張信幸好是走了。這要是聽見這麼一句話,只怕那位城府深沉的大伯父非得和二房結下一個不小的梁子不可。話說東方氏那麼精明的人,怎麼教出來兩個兒子偏大大咧咧的?

  「算了,今兒個我確實倒霉!」

  張超年長兩歲,覷見張越頗有些無精打采的,又說了這麼一句話,便好奇地湊上來問道:「怎麼,是在學裡讓人欺負了?告訴我是誰,我和二弟領著人去狠狠揍他們一頓,給你好好出氣!」

  瞧見張起附和似的捲起了袖子連連點頭,張越心中生出了一絲暖意。相處這一個多月來,他對兩個小傢伙的脾氣廖若指掌,深知衝動的他們確實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所以,儘管此時鬱悶得無以復加,他還是搖搖頭道:「只是心情不好,沒什麼大事。趕明兒要真是碰上有人欺負我,我一准找大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三章 何謂天之驕子


  族學中的月考當然不像科舉那樣需要蹲號房,監考的只有一個有意無意打瞌睡的張猷,所以下頭的學生們自然是高興得很。當看到考卷的一剎那,張越的面色頓時變得很有些古怪,因為整整一張卷子都是論語,四書中的其他三書和五經彷彿都被老師遺忘了。

  而且,如果他的記性沒有發生偏差的話,這其中所有內容都是他曾經看過的。

  「這些都是什麼鬼東西?」

  「是論語吧……」

  「廢話,我也知道是論語!喂,顧小七,這題目你會不會做?」

  「題目太多了,即便我答完自己這張,你們只怕也沒時間抄!」

  「我管你是不是交白卷!總之我那張卷子就交給你了,我給你十兩銀子!」

  後頭那些嘈雜的聲音張越壓根沒功夫去注意,那些層出不窮的哀歎他也沒時間去注意,此時他最擔心的卻是字不會寫。可這時候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眼看著原以為要泡湯的事情重新有了希望,他怎麼會放棄?於是乎,他飽蘸濃墨就開始奮筆疾書,漸漸地就進入了狀態。

  等到一個時辰之後雲板敲響的時候,十個學生中倒有九個是面如土色的。富家子弟發愁的是回去之後挨父母的教訓,貧家子弟則是擔心下個月領不到學中補貼的錢糧--畢竟,這年頭附學不用交錢還能領錢糧的私學實在是不多。於是,好幾天沒來上課今天更沒來參加月考的張超張起兄弟登時被人恨得咬牙切齒。

  憑什麼他們就能躲過月考這一關?他們倆可是正兒八經的張家正支!

  考都考完了,再鬱悶也於事無補,於是聞聽下午不用上課,一群學生頓時如鳥獸散。張越眼看著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四章 貴客盈門


  五月十五乃是張家顧老太君的六十大壽,張家從一個月前開始便向四處貴客發了帖子,因此打從一大早開始,張家大宅門口的小巷便被人堵得水洩不通。那門外一長溜的轎子一直排到了小巷外頭,即便這樣,還不斷有人從四面八方向這裡趕。

  自打張家全家開中門迎接了來自南京的中使,歡天喜地地拜接了那二品太夫人的誥命封軸之後,就是沒接到請柬的人也琢磨著趁機來攀一攀關係交情,這人怎麼可能不多?

  於是,張家大宅門口迎客的笑到嘴角抽筋,報名的報到口乾舌燥,收禮物記名錄的記得手直哆嗦,跑腿送茶送水負責招待的磨得腳上出了水泡,就連加倍安置了人手的廚房和茶房也出現了嚴重超負荷運轉的情況……饒是如此,衝著三倍的月錢和賞錢,一幫子人照樣咬咬牙連軸轉。

  張信此時正在瑞慶堂中笑容可掬地陪幾個貴客說話,然而,雖然口中說著無數漂亮的話,但他的眼睛卻在往外頭瞟。他這麼瞟著,別人忍不住也跟著向外張望,心裡卻全都在犯嘀咕--這一位究竟是在看什麼等什麼呢?

  張倬沒有官職沒有功名,這瑞慶堂中招待的都是官員,他自然不能以白身穿梭其中,於是只在左右兩個側廳之中招待家中那些親戚。儘管他是張家正支,然而這其中有舉人秀才,也有些人曾經當過官,他一個蔭監生大多數時候竟是只能聽人高談闊論,自己不過賠笑而已。

  「爹爹!」

  乍聽得這聲喚,張倬立刻轉過了身子,低頭瞧見是兒子張越,他不禁心中一跳。四下裡看了一眼,發現無人注意,他慌忙將人拽到了角門邊上。

  「不是叫你好好陪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五章 茶聯


  杜先生卻彷彿沒有注意到周圍人一瞬間變得極其炙烈的目光,伸出雙手將沈粲扶了起來:「我一個罪余之人,天下自然哪裡都去得。倒是令兄和你如今得皇上器重委以秘閣要職,大小學士之名人盡皆知,我即使遠在河南,也著實為故人高興。」

  「宜山兄這一說就讓我無地自容了,若無宜山兄當日大力資助周全,我怎會有今天?兄長得天之幸,我卻是才學淺薄,貿然居於高位,這心裡實在慚愧得緊。宜山兄又怎得會到了河南?兄長和我向皇上舉薦了多次,卻苦於找不到宜山兄你。」

  他鄉遇故知大約是最讓人欣喜的事。兩相廝見之後,沈粲少不得向在座所有賓客解釋了一番。直到這時候,包括張越在內的張家上下人等方才知道了杜先生的真實名姓。

  杜楨,字宜山,竟是沈粲的同鄉。若僅僅這些也就罷了,那洪武二十四年鄉試解元,洪武二十八年殿試二甲頭名進士,曾經當過翰林庶吉士的經歷卻足以讓大多數文官心生敬意。儘管那段經歷的最後是貶官革職,但那畢竟是建文年間的事了。這如今在秘閣中供職的沈粲隊他都如此恭敬,誰知道翌日不會飛黃騰達?

  瞧見一群剛剛還面露輕視之意的賓客們一個個上來寒暄,張越很有一種冷笑的衝動,但他好歹還看得清場合,幾乎是死死的把這絲念頭給摁了下去。誰知道偏偏在這時候,卻還有人不放過他,居然聲音清亮地開口撩撥了一句。

  「三哥,你剛剛遲遲不見,陪著杜先生說了那麼久話,一定是杜先生的得意門生了?」

  盯著故作天真狀的四弟張赳,張越登時覺得氣不打一處來。哪有這樣看著乖巧實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六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


  能夠在這種場合被長輩帶出來的世家子無不是人精,珠玉在前,誰還會在這種時候顯擺自己那點不入流的才華?於是,不用長輩吩咐,他們就一個個都閃到了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心中無非是哀歎著既生瑜何生亮這樣永恆的酸溜溜主題。

  然而,要說鬱悶,誰也及不上張赳。他雖然才八歲,但自小就是被無數人誇獎大的,平日就算父親有些教訓,但也不過猶如撓癢一般。此時眼見杜先生讚賞張越,其他人的目光也都圍著張越打轉,竟是完全忽視了他這邊,他頓時心中氣苦。

  沈粲在京城為官多年,早就歷練出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見那邊的小神童咬著嘴唇,他不覺想起了往昔舊事,遂莞爾一笑。饒是如此,他卻並沒有以同是神童的身份上去安慰一番,而是緩步走到了張信跟前,低聲說了一番話。

  「張世兄,令郎年少機敏,卻不免自視太高,遭受些挫折未必不是好事。我若不是有昔日那段困頓,如今只怕也會泯然眾人矣。王荊公的《傷仲永》你應該也讀過,所謂神童者天下不知凡幾,然最終能出人頭地者卻並不多見。令郎固然有才,但心志卻仍需磨練。」

  一旁的張越只是瞥見沈粲在和伯父張信說話,可他旁邊此時圍了一圈的長輩和賓客,著實沒法聽見那邊在說些什麼。週遭的溢美之詞飄來蕩去,眾多的讚賞目光幾乎把他從頭到腳打量了一個遍,要是此時還有人說他不學無術,只怕他不說話就會有人主動反駁回去。

  世人皆功利,僅此而已。想到這裡,他的臉上表情不變,心裡卻頗有些意興闌珊。

  然而,張越那謙遜卻不乏乖巧,恭謹卻不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七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


  張家的壽筵結束之後,熱鬧了好些天的開封城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除了幾個遠道而來的親戚故舊,大多數賓客都已經離開了張家,原本特意辟出來給幾個客人住的小院子也就空了下來。壽筵當日方才趕到的沈粲只住了四天就匆匆趕回了南京,臨走之前也沒忘了邀請杜楨前往南京一會,卻被杜楨無可無不可地搪塞了過去。

  這一日,張家上下三輩人齊集在顧氏的正房說話。聽著那個中年管事念完了冗長的禮單,顧氏卻沒有對那龐大的數字有什麼太大表示,反而歎了一口氣。

  「這一回四處送來的禮都比我當初五十大壽的時候厚了一倍不止,這人情以後還起來只怕也不容易。」

  上頭一輩的大人們都輕輕點了點頭,小一輩的孩子們都是懵懵懂懂,而張越心裡頭卻早已打起了算盤。大明朝的俸祿是出了名的低,比起唐宋對士大夫的優厚待遇,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甚至惡意地揣測,杜楨之所以不繼續做官,興許是因為官俸太少了。

  張信沉吟片刻便開口答道:「母親說的是,所以英國公也曾經說過,最好在河南一帶多置一些田產,否則日後家裡人口越來越多,只怕更會入不敷出。」

  「這話沒錯。」顧氏微微頷首,隨即臉上卻露出了幾許惱怒,「既然知道會入不敷出,你們兩個那麼鋪張地備辦壽禮幹什麼?老大送的居然是白玉席,你難道不怕人戳著你的脊樑骨說奢侈貪婪!還有老三,你一個蔭監生居然也是大手大腳的,那麼一幅百壽圖繡品的價錢,就得值十頃地了!」

  這時候把壽禮的問題拿出來說道,屋子裡其他人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八章 人有親近遠疏


  對於開枝散葉繁衍子息這樣的好事,顧氏作為家裡的老祖宗,自然是打心眼裡贊成的。她早先也曾想在三個兒子房裡添幾個可靠的侍妾,但長子在京城為官,次子在交趾打仗,三子她又實在看不上眼,事情也就拖了下來。此次既然是英國公命人送來的這些丫頭,她親自看過之後就一個個指名分派了下去,只把預留給次子的那兩個暫時留在了身邊侍奉。

  家裡忽然多出了這麼十二個身份特別而又尷尬的人,內院上上下下的丫頭媳婦婆子們也都是頗有微詞,就連各房裡頭服侍的那些丫頭也對新來的那幾個很有些不滿。

  這一天,秋痕正在收拾張越的房間,忽然聽見外頭簾響,回頭一看,卻見是東方氏身邊的大丫頭玲瓏彎腰走了進來。心中奇怪的她丟下手中的撣子便迎了上去,笑吟吟地問道:「玲瓏姐姐今天怎麼有空來坐坐?」

  「我哪有那麼得閒!」儘管不過是十五歲的年紀,但玲瓏是東方氏親自挑選調教出來的人,在二房也就和老太太面前的靈犀差不多,往日很有些矜持。此時見房間裡只有秋痕,她便若有所思地問道,「聽說三少爺身邊如今不是有個琥珀麼?怎麼就只是你在收拾屋子?」

  秋痕忙笑道:「老太太喚了她問話去了。」

  一聽這話,玲瓏的臉上便露出了幾分譏誚來。她四下裡瞧了瞧,發現果真沒有外人,當下便撇撇嘴道:「太太原本是派我來請三太太過去說話的,想不到三太太居然不在。唉,太太今天早上起來原本還心情不錯,結果被一件事嘔得連早飯都沒吃,眼下還在榻上歪著。」

  「誰那麼大膽子,居然敢惹二太太不高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童子行 第十九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


  張信回來的時候帶著的是妻子兒女,離開的時候帶的卻是兩個綺年玉貌的美嬌娘。

  望著眼神中有一種鬱鬱之色的大伯父張信登上馬車,再看看把手中帕子幾乎揉得一團糟的大伯母馮氏,還有臉色鬱悶的張晴張糾姊弟,張越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人生和仕途的莫測。

  按照杜先生的話來說,以工部右侍郎的身份到浙江去治理海塘,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畢竟誰也不能禁絕下頭人在這種事情上撈銀子,稍有不慎自己也會被拖下水。而且,他自己也很有些想不明白,這下去公幹不能帶家眷卻可以帶侍妾,這究竟是哪門子規矩?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斜睨了一眼旁邊的父親張倬。和大伯父那邊對待新寵的如膠似漆相比,他的老爹就有節制得多。

  按照半個月裡他掐著手指頭計算的結果,張倬總共只在那兩個新姨娘的房中歇了四個晚上--而且不是五五分成而是此多彼少,很有些製造內部矛盾的意思--更多時候,他都是看到自己的父母在沒外人的時候猶如少年夫妻似的打情罵俏,母親嬌嗔的風采固然很讓人咂舌,但父親的小意溫存則更是讓他歎為觀止。

  張信走了,卻留下了妻子和一對兒女,於是乎,張家大宅內一下子聚齊了三位媳婦。儘管以往都是二太太東方氏管家,但現如今作為長房長媳的大太太馮氏在,下人們中間便漸漸地議論開了。

  以往東方氏底下最得用的幾個人固然是心中惴惴,成天往二房的北院裡頭鑽,期望能打聽到最可靠的消息。不得志的那一批卻是往住著長房一家人的東院裡跑,企盼著能巴結上這位極有可能管家的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