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  


院試得中者曰秀才,鄉試得中者曰舉人,會試得中者曰貢士,殿試得中者曰進士。自隋唐開科舉先例直到大明,如今這一級級的考試可謂是層次分明。雖洪武帝朱元璋停開科舉十幾年,這條路子仍然被天下士子謂之為仕途正路。哪怕你出身貧寒,只要這文章上頭對了考官的心意,一朝拔舉之後便是鯉魚跳龍門。於是,這貢院的規模自是一年比一年宏大。

除非貢士遇上丁憂或是疾病,否則殿試素來並不黜落人,所以,能夠名列貢士那榜單上,便說明一個進士頭銜穩穩當當到手,之後只要不犯什麼過錯,熬到年老那也頗為可觀。正因為這個理兒,每到會試放榜的這一日,放榜那面牆之前堪稱人山人海,幾乎每一個前來應考的舉子都是親自前來,只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那名單上。

張越今日卻沒有去湊熱鬧,而是坐在書桌前盯著一本書出神。張輔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事,而如今他又該做些什麼?杜楨到山東也應該有一個月了,但直到如今卻沒有一封信捎過來,這不得不讓他擔足了心思。至於貢士他倒是真沒什麼可擔心的,張輔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那個份上,就算他不中頂多再等三年。

「越兒。」

聽到這聲喚,張越一抬頭,看見是母親孫氏,忙站起身來迎了上去。在他的記憶中,孫氏都是只管家務不管其他,鮮少踏入他的書房,今天這一趟著實是稀

「若是不知道的人,看到你在這兒穩若泰山的,還以為你不在乎今科是否能中。」孫氏口氣中雖有些嗔怒,面上卻是露著笑容,見張越訕訕的,她便笑道,「你爹吃過早飯後原說不去的。但最後還是趕去了承天門,說是親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


儀禮中有七出之條,無子高居其首。雖說如今這世道真的以無子休妻的只在少數,但對於女人而言,這膝下沒有一兒半女總是天大的憾事。縱使妾侍有兒女養在自己膝下,可那畢竟和親生的不同。王夫人已到中年,對於兒女上頭早已經不再有幻想。所以,當聽到那大夫的那句話,她的第一反應便是不可能,第二反應方才是難以掩飾的狂喜。

顧氏此時和三個媳婦都在旁邊的帷帳之後,聞聽此言她也是大喜。她年紀大了,不比三個媳婦要避嫌,此時忙讓靈犀扶著出去,又對那大夫問了好一陣子,確定真是喜脈絕非誤診,她頓時雙掌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碧落和惜玉也終於從極度的歡喜中回過神,忙也從裡頭出來,打發人準備上等的賞封,又讓兩個老媽媽引那大夫出去寫調養的方子。

「嫂子,真是大喜!」

「嫂子如今可是雙身子的人,一定得好好將養!」

「我就說嫂子積德行善,待下頭向來是最寬和的,如今果然是好人有好報!」

一見那大夫走了,馮氏東方氏和孫氏忙紛紛出來道喜,惜玉碧落也跟著說了好些湊趣的吉祥話。王夫人心中有悲有喜,悲的是自己並非不能生,這許多年卻一直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喜的是這有生之年老天終究開眼,她也能對得起丈夫。

於是,當看到顧氏在床頭坐下,笑著握住了她的手,她也不知道哪裡來得衝動,竟是一把攬住了顧氏的脖子失聲痛哭,哪裡還有平日雍容華貴處變不驚的貴夫人模樣。

張越此時卻在西城牌樓巷自己的那座小宅院裡。

昨日他知道自己和父親雙雙得中,事後少不得又追問父親萬世節和方銳是否在榜上。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面子  


    好大的面子……可是,這面子是他的麼?

    穿過垂花門進入內院的時候,張越早想通了一個最淺顯的道理。這年頭神童天才不值錢,武林高手不值錢,最值錢的就只有一樣----實力。若非他不是姓張,若非他算是張輔信任的晚輩,若非他能夠有某位強力人物在暗中點撥,只怕從皇帝到皇太孫再到安陽王等等權貴,誰都不會多看他一眼。即便楊士奇和楊榮,對他另眼看待,也多半是看杜楨的面子。

    只有曾經在開封城內悉心教導了他四年的杜楨,那才是親人之外真真正正關心他的人。可如今這位恩師已經去了山東那樣危機重重的地方,他想要見一面也是難。

    從甬路回到了自己一家所住的院子,一進東廂房,他便看見正屋裡沒人,覺著四下裡靜悄悄的,他不禁開腔喚道:「秋痕,琥珀!」叫了兩聲不見有人答應,他心覺納罕,掀簾往左右兩間屋一看,卻發現書房也沒人,寢室更沒人。

    張越打起門簾來到外頭,逕直去了正房,卻發現裡頭也只有兩個尚未留頭的小丫頭,父母和珍珠芍葯兩個大丫頭全都不在。於是,他只能喚過一個小丫頭問道:「知道老爺太太和你幾位姐姐上哪裡去了麼?」

    「少爺,三老爺一大早就被老太太派出去拜客了。因英國公夫人有喜,太太她們都上老太太那兒去了。奴婢聽幾位姐姐說,這英國公府雖大,老太太卻以為大夥兒這麼一大家子住在這兒,不利英國公夫人安胎,再加上大少爺要完婚,所以得盡快搬到咱們自己的宅子裡頭去,所以找三位太太一起商量。」

    那小丫頭說話極其利索,見張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她忙又說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母的饋贈  


    「那邊如今都已經整治得差不多了,這花園中少幾棵樹,房中少幾樣大傢伙暫時也不打緊,所以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先帶著人搬出去,把你們選中的那屋子好好再看看,缺什麼少什麼一樣樣添補起來。你們大堂嫂如今有喜,我這個老婆子少不得替她坐鎮著照顧一二,再留下老三媳婦也就夠了。超哥兒的婚事你們盡心些,那邊畢竟是伯府,別讓人笑話了。」

    英國公府雖好,但住在別人家中畢竟是客人,因此馮氏東方氏對於盡早打點好搬出去都並無異議,只在顧氏留下孫氏的時候露出了驚容。兩人一個是官宦世家出身,一個家裡頭豪富,對小門小戶出來的孫氏總有些瞧不起。如今看著這個原先不起眼的妯娌一下子在老太太面前有了臉面,雖還不至於壓過她們,但足以讓她們心裡不痛快。

    顧氏見馮氏東方氏強顏歡笑,孫氏則微微露出了喜色,哪裡不知道她們心中思量什麼。只她們妯娌之間勾心鬥角的小勾當,她不想管也不耐煩去管,於是她們起身告退的時候,她不過是微微頷首,沒留下任何一個。想想親生的長子正在交趾那種叛亂不斷民心不服的地方,一年到頭也難能捎回幾封信,她不禁深深歎了一口氣。

    往南京走過一趟之後,張赳如今看著已經漸漸有了小大人模樣,只他固然是自小被人稱讚的神童,科舉上卻遠不如張越那般好運,之前院試又名落孫山。雖說張赳身上還看不出什麼心灰意冷的跡象,可她難免憂心,更想到倘若長子還在朝,張赳若能直接蔭補為官,她也就不用這麼操心了。

    「老太太,剛剛有小丫頭來報,說是趙王府和安陽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意


朱棣昔日為燕王時,麾下燕山左中右三護衛號稱天下雄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者只有寧王朱權的大寧衛。朱棣登基之後立了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但對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是寵愛有加。漢王朱高煦甚至得到了屬於天子親軍的天策三衛,去年儘管被削兩護衛,但其在山東的私軍和天策中衛仍是不可小覷。

趙王朱高燧雖說寵眷略遜其兄漢王朱高煦,但他如今比早年收斂得多,手上的常山三護衛著實是實力非凡。三位護衛指揮都是正三品,雖不隸京衛,但即便是京衛指揮,畏趙王權勢,在這三位護衛指揮面前仍是不得不退讓三分。這其中,中護衛指揮孟賢因為是功臣之後,最受信賴,那座大宅坐落在北京西大街正中,毗鄰保定侯府,規制卻只是稍遜。

孟賢膝下子女眾多,嫡妻吳夫人育有嫡子孟繁,其餘子女都是眾姬妾所出。因沒有女兒,因此她便把庶長女孟敏養在膝下。孟敏生母秦姨娘早逝,她是長姊,又是嫡母養育,弟妹們自然全都服她管束。而吳夫人身子不好,幾個姬妾誰也不服誰,因此多半時候竟都是孟敏管家,上上下下也倒是井井有條。

這天,孟敏正在吳夫人房中陪著嫡母說話,才說到如今開春,該派個人去看看家裡田莊中的境況,吳夫人咳嗽了兩聲便笑道:「你如今管著家裡頭的事情就罷了,家裡田莊上都有莊頭,還有管事時時去轉悠,若這都要讓你操心,他們是做什麼吃的?敏兒,我如今其他都不操心,唯一牽掛的就是你的事。張家人既然都來北京了,我想尋個機會去見見那位老太太。」

「娘,您身子不好,如今乍暖還寒。您還是少出門的好。」

「我這身子不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七章 殿試  


殿試亦稱廷試,一向在會試之後舉行,歷來便是三月。洪武三年初開科舉,定殿試日為三月初三,後罷開科舉十數年,待到洪武十八年方才再開科舉,又定三月朔日為殿試日。話雖如此,卻也有例外的時候。永樂七年,就因為永樂皇帝朱棣北巡,原該舉行的殿試便推遲了兩年,直到永樂九年方才舉行。今科殿試亦是延遲了十幾天,最後定在了三月十八日。

殿試由天子親自策問,自然是非同一般的肅穆光景。和會試只考經史不同,這殿試制策不但考經義,更考時政。制策公佈之時,滿殿二百餘名貢士自是人人聚精會神,張越也不例外。

「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昔之聖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唐虞之世治道彰明,其命官咨牧載之於書……周禮,周公所作也,何若是之煩與,較之唐虞之無為蓋有逕庭。然其法度紀綱至為精密,可行於天下,後世何至秦而遂廢?漢承秦弊,去周未遠,可以復古,何故因仍其舊,而不能變與唐……人之恆言為治之道在於一道德而同風俗,今天下之廣,牲畜之繁,彼疆此域之限隔服食趨向之異,宜道德何由,而一風俗何由?而同子諸生於經史時務之熟矣,凡有裨於治道,其詳陳之,毋隱,朕將親覽焉。」

待聽明白今科制策乃是論治道時,張越心中頓時生出了無數條陳,沉思許久方才動筆。

相比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不用如同會試鄉試一般在貢院中擠那小小的號房,入內受策時更不用搜身以查夾帶,此時眾貢士恭送了皇帝,便開始全力以赴。雖說都是貢士,但畢竟三甲名次極其重要,若是忝附榜尾,自然不是什麼光榮的事。縱使是張越也忘記了之前祖母的囑咐,畢竟。最後是一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名次和發榜


倘若說後世的大明乃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那麼,如今組建才十多年的大明內閣遠遠沒有達到那個高度。永樂皇帝朱棣雖不如洪武帝朱元璋那麼勤政,雖組建了內閣用於輔政,但內閣臣子只有贊襄之權而沒有決策權,縱使在殿試的卷子上,朱棣也決不是主考官呈上什麼就看什麼。

這一日,在楊榮率讀卷官等送上一甲三份卷子和其餘七份佳卷,並讓人抬上二三甲的所有考卷之後,他卻只是略讀了讀那幾篇文章,便命內侍在二三甲卷子中取了十幾份卷子。

「人皆云治道當以道德,然道德之外亦不可無法度。昔有御史……貪橫強暴,此御史乎?此廉吏乎?此沽名釣譽者乎?……拔擢驟,則人益驕矜;遷轉緩,則人益蹉跎。是以百官以體察聖意為先,以安撫民心為次,是為大謬也。人皆云治道當以仁義,何謂大仁,何謂大義……」

朱棣看著手中那份卷子,頗覺得銳氣撲面而來,當念出這一句更是微微一笑。他雖不是有極好容人心性的人,但既然是殿試,中和平正的文章看多了也實在沒意思。見那卷子的眉批赫然是三甲末第,他不由皺起了眉頭,親自御筆批為第三,又對楊榮等人問道:「士子譏刺時政是好事,若放在三甲,旁人還以為朕沒有容人之量。此文雖說不上奇文,筆法也還稍顯稚嫩,但也算得上難能可貴。夏吉……唔,這名字有些意思。」

楊榮在下頭一聽,方才知道此番得了皇帝緣法的竟是今科那個最年少的貢士。別的考官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多言,他既是主考官,又是閣臣,卻不得不提醒一聲。

「皇上所言極是,此子如今才剛剛年滿十五,這自然還有少年激盪之氣,是以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太孫的賀禮


清水胡同並不是一條很寬敞的大街,若不是坐落在此地的這座大宅子清靜幽深,永樂皇帝朱棣絕對不會把這樣一個去處賜給英國公張輔。

相比其他公侯伯府門口那寬敞的大街,清水胡同英國公府大門前素來只容兩輛馬車相對進出,好在這很符合張輔為人低調的習慣,往日並沒有造成什麼麻煩。但往日歸往日,今日是今日,當張越和父親帶著隨從一路打馬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清水胡同門前馬車塞滿了整整一條巷子,竟是進不去了!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但如今這英國公府偏偏是數喜臨門----雖說張倬張越父子嚴格來說不算是英國公府的人,可張輔和王夫人都這麼看,別人自然更會這麼看----前些天王夫人有喜的消息驚動了趙王府和安陽王府,緊跟著便是宮裡和無數公侯伯家的內眷,要不是顧老太君坐鎮擋駕,這林林總總的探望者不但會踏破府中門檻,王夫人也決計不勝其擾。誰知道這分明已經過了幾日,如今人卻彷彿愈發多了。

張越望著那洶湧車流直犯嘀咕,當下便咂舌道:「那些難道都是來探望大伯娘的?」

「未必,也有可能是衝你來的。」張倬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兒子,見張越滿臉的不信,他便笑了起來,「我不過說笑而已,人家都是衝著英國公的面子方才看重你三分,你還不至於是那樣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既然這裡不好走,繞道走後門吧!」

一行人疾馳從另一邊來到了後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裡竟也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和清水胡同那邊出入的各色奢華馬車和名駒不同,這兒進進出出的雖都是遍體綾羅綢緞的婦人,卻也都是坐車乘小轎而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五十章 你裝病吧


雖名次已經黃榜公佈,但殿試傳臚卻不單單是公佈名次,更重在向新進士宣示天威,是以此番覲見天顏也和張越以往幾次的經歷完全不同。二百五十名進士一一唱名,一甲每人唱名三次,二甲三甲每人唱名一次,眾人皆依序跪於丹墀之下。

如今是春日,天公作美風和日麗,可長長的唱名就足足持續了不少時間。新進士中總有些年邁體弱的,因此間中臉色蒼白的不在少數,更多人則是咬緊牙關硬挺。接下來便是奉天殿上眾官引新進士三跪九叩,殿上皇帝則是勉勵一番,旋即便宣三甲先行進殿,其餘人等跪候。

這金殿傳臚對於新進士來說乃是天大的事,但於百官來看不過平常,因此本來誰都不曾太過留心。直到朱棣在見過一甲三人之後,忽然御賜狀元李馬改名李騏,這才略微引起了一陣騷動。而一甲之後原本可不必再見,但朱棣竟再次接見了二甲進士數名,這更是讓眾官有些摸不著頭腦,唯有像楊榮這樣深悉內情的方才心中有數。

好在這一日的金殿傳臚雖比往年略長,仍是順順利利地結束了。

傳臚當日,進士都是由大街跨馬進宮,自然而然領受了一番萬人空巷萬眾矚目的風光。次日便是於後軍都督府賜新科進士「恩榮宴」,雖尊榮無匹,但無非是官樣文章。

一個個新科進士明面上觥籌交錯,暗地裡個個都是淺嘗輒止,誰也不敢喝醉,至於那看似精美的一道道菜餚也不過是略動了動筷子。眾人原留心的是年方十五便高中探花的夏吉,可皇帝當殿賜狀元改名,又有人說今科狀元李騏乃是永樂十年狀元馬鐸的弟弟,那焦點自然就回到了狀元身上。

然而,新科進士的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五十一章 警訊
   

    由於王夫人有孕在身,雖有顧氏幫忙打理家務,她畢竟生怕幾個姬妾作耗。於是,數日前,她忖度了一番,便給心腹大丫頭惜玉開了臉與張輔作妾,如今上下便都稱作是鍾姨娘。惜玉年輕有姿色,也善於奉迎,這一連幾日,張輔都是歇在她這裡,別的侍妾那兒倒是少去。

    這天一大早張輔才起身,正由著惜玉給他穿衣打點的時候,不合卻聽到了張越病了的消息。

    「好端端的怎麼會病了?」

    想到明日就是館選,張輔不禁很有些奇怪。他雖知道張越小時候是個病秧子藥罐子,但後來聽說那身體便一日日好了。否則,張越從開封到南京再到北京這麼一年多的折騰,也不會愣是從來沒個頭疼腦熱的。他更聽太醫史權說過,自己那時候中間有幾日病得極其嚴重,張越都是衣不解帶地守在跟前,縱使如此也打熬過來了,如今卻說病就病?

    「如今這幾日的天氣忽冷忽熱怪得很,越哥兒前些日子忙忙碌碌,一個不留神感染風寒也是有的。」惜玉張羅著給張輔繫上了一條御賜玉帶,又親自蹲下整理了一下袍角,旋即站起身道,「只是這館選耽誤了,我也替他可惜呢!」

    「我擔心的是他這病,至於館選倒是沒什麼可惜的。」

    張輔皺了皺眉,微一沉吟,心中倒有所動,當下隨口吩咐道:「你跟著夫人也有多年了,如今雖有老太太當家,不過老人家畢竟年紀大了,你該分擔的多分擔一些,我和夫人都信得過你。越哥兒既病了,那便趕緊請大夫,你也代我和夫人過去一趟看看。」

    惜玉忙一一應了,心中卻是欣喜。將張輔送到門邊,她忽地記起一事。忙問道:「老爺,之前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