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


正月十五元宵節乃是一年到頭的大節日之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鬧元宵,達官顯貴人家也少不得各房聚在一起,猜猜燈謎看看戲,吃一頓團圓飯。這天一大早,張越洗漱完去張輔那兒問了早安,回屋剛吃了早飯,一個小丫頭就一陣風似的跑了來。

「越少爺,小侯爺和小侯爺夫人到了!」

張越聽了這個陌生的稱呼,半晌都沒有反應過來,好一陣子方才明白這說的是自己的大姐張晴和大姐夫孟俊。想到兩人正趕在年前和保定侯孟瑛一同到了北京,之後忙忙碌碌也不曾見過,他頓時又驚又喜。正想要趕出去迎接時,卻想起張輔來,忙問了那小丫頭,這才知道張輔處已有人報訊。然而,這一個人剛剛打發走,院子裡又呼啦啦跑進來一個管事媳婦。

「越少爺,門外又來了兩撥客人。一撥說是夫人的娘家人,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公子帶著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少爺,說是打陝西來的;另一撥說是少爺您的親戚,是一位夫人帶著一位姑娘!榮管家正好出去送節禮了,如今外頭陳管事已經把人都帶到了東西小花廳分別安置,保定侯家的小侯爺和夫人則是在大花廳裡頭坐著。」

張越倒沒料想到這親戚全都湊作了一堆,這王夫人的娘家人他就是出去也不認識,另一撥自稱他的親戚則更難以想像----就是想破頭,他也著實想不到一個婦人帶著一位姑娘的親戚能是誰。站在那裡沉思良久,他頗有些吃不準,正打算先去張輔處問一問,才走出院門,便有人匆匆前來傳話。

「老爺說,想不到客人都選在正月十五到了,居然這麼熱鬧。保定侯家小侯爺夫婦都是熟絡的親戚,老爺好久沒見他們,也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死丫頭,你這是怎麼回事,好好大過節的在人家家裡做客,居然摔了東西!」

馮蘭怒形於色地盯著金夙,狠狠瞪了一眼,便趕緊蹲下身子一片片撿著那些瓷片,好容易把這些都揀到了帕子中作一團包著,旋即方才重新坐了回去,面上重又掛上了討好的笑容,彷彿剛剛那摔碎杯子的事情根本沒發生過一般。

看過馮蘭起初在老太太顧氏面前的奉承逢迎,看到之後張家出事時馮家的背信棄義,再看看如今馮蘭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痛悔當初的模樣,張越只覺得打心眼裡厭惡。他原以為張輔是以權壓人方才讓金家丟了那知府之職,如今知道是因為一樁殺人案,他心中的不安自是更加少了。只看見金夙那面色蒼白形同死人一般的面孔,他的心方才稍稍一動。

「馮姨媽。」張越深深吸了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不流露出某種憤怒的意味,「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你既然也說姨父是因為殺人案子的事情被大理寺問罪,也就不必再說什麼大人不記小人過之類的話。至於什麼二房之類的事情你就更不用提了,娶不著姐姐就要妹妹為妾,咱們張家還不至於到那個田地。」

馮蘭被張越這番話噎得紫脹了面皮,狠狠揪了揪衣角,這才擠出了一絲笑容:「越哥兒這是什麼話,本就是咱金家的錯,不過是彌補了從前的虧欠罷了。若不是夙兒她姐姐尋死覓活地頗有些癲狂之症,我本打算是帶她來的,這婚事的事情……」

此時此刻,張越再也不耐煩聽馮蘭那喋喋不休的解釋。望著剛剛失手摔了杯子之後就呆呆站在那兒的金夙,他只覺得她生錯了人家。當初像推銷什麼似的推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人物的煩惱

    自從永樂皇帝朱棣下旨疏通運河,天下就幾乎人人都知道要遷都。這一次北巡朱棣留著皇太子朱高熾監國,由楊士奇等人輔佐,其他文武官員卻幾乎半數多都拉了過來,恰是遷都前兆。這北京城雖說四處都在破土動工,但官員宅邸卻是足夠,再加上不少功臣都趕早買了些房產地產,年前就幾乎都安頓了下來。

    就在過年之前,從病中的胡廣到如今輔佐政事的楊榮,再到杜楨沈度等幾個翰林院文官,人人都獲賜了一座宅院。雖則房子有大有小,地段各有不同,但眾人無不是皆大歡喜。楊榮的宅邸就在前門大街,離著正在修建的皇宮很近,恰是一等一的黃金地段,四面全都是公侯別府,他作為五品文官住在這當中,卻可稱得上頭一份。

    這天楊榮和杜楨一塊離開西宮的時候,口中便半真半假地抱怨道:「皇上賜了我那麼一座大宅子,我自是感恩不盡,可早上上朝的時候若是不提前半個時辰,那幾乎是沒法出門。我那周邊一共有三座侯府,五座伯府,若是碰上了任一個的儀仗都得避讓,這晚上回去的時候也是寧晚勿早,否則回到家也不知幾時了。宜山,當初還是你聰明,竟是挑了楊樹巷那麼一個偏僻地方,這平素進進出出都遇不上什麼人!」

    「勉仁既然這麼說,你到翰林院去說說,看有多少人肯和你對換房子?」杜楨漫不經心地一笑,見楊榮面有自矜之色,他便又歎道,「英國公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可光大兄卻是時好時壞,前幾天皇上讓太醫去看,那太醫回報時卻沒什麼好話,只怕……」

    雖同在文淵閣參贊機務,但解縉之後,胡廣卻幾乎可算得上是閣臣第一人。又獲封文淵閣大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攬權非我願


會試從來都在南京這江南古都舉行,此次卻放在了北京,對於去年的新舉人來說倒是新鮮,但對於常常明落孫山習慣了南京地理環境的舉子們來說,這卻不是什麼好消息。這進京趕考自然少不了食宿,可無論是客棧還是賃房子,這北京都比不上南京,但價錢卻更高一等。若家境殷實的那還好,若貧寒的就只好租百姓家裡最便宜的屋子,只求捱過這幾個月。

覷著這情形,張越想到張輔送給自己的那座三進小院還空著,便索性先把十幾間屋子賃了出去。由於時下房租水漲船高,短短三個月的租金竟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張越收留方家兄弟後,英國公張輔得知方銳乃是今科舉子,上北京是來應考的,便沒有計較這親戚遠近。畢竟,對於自家來說並沒有什麼花費,對別人來說卻是莫大的恩德,這種好事自然是樂得做一做,他甚至還撥冗見了方銳一次。

見張輔自元宵節後已能上朝,張越自己也要應考,就把外頭的事情盡交給了榮善,內裡的事情都交給了琥珀和秋痕,自己則是一心一意地破題做文章,偶爾也去拜訪一回杜楨,或是去西邊小跨院見見方銳。見人家沒有和自己一起會文的打算,他也就不再強求。

等到一月底的時候,張倬終於到了北京。此次卻是張越親自到通州碼頭去迎接,見父親不但帶著惜玉等幾個王夫人派來的大丫頭,還捎帶來了一個萬世節,不禁吃了一驚。兩相打了招呼,高泉忙著安排張倬等人的行李,萬世節便把張越拉到了一邊,開門見山道出了來意。

「我原本是準備十一月上路早點到北京備考的,聽說北京這客棧貴房租也貴,就連來這裡一路上的車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


周冕處斬。梁潛貶為庶民。

轟轟烈烈的一樁大案子。終於在戊戌科會試之前落了幕。百姓對朝中爭鬥不甚了了。對於圍觀殺人卻很熱衷。當那位五花大綁面色蒼白的昔日高官被推上高台的時候。不少人還在惋惜為何另一位大人物卻的到了赦免。於是。當那人頭落的。頸項腔子裡冒出一股高高噴湧的血泉。底下的民眾無不是驚呼陣陣。但無數人的臉上都蕩漾著興奮欣喜的光彩。

張越這天原是去拜訪杜楨的。誰料半道上竟是遇上了這劊子手開刀殺人的一幕。雖說他和那血腥的刑場還隔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也看不分明那殺人的慘狀。可是在開刀斬首前的一瞬間。四周萬籟俱寂。那利刃劃過頸項的聲響清清楚楚傳到了他的耳畔。他本以為自己至少會打一個寒噤。可是。當帶著連生連虎和彭十三繞路的時候。他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氣。

然而。連虎此時卻在旁邊嘟囔道:「那可是殺人啊。遇上了怎麼也的好好瞧瞧!」

連生也附和了一聲:「好歹殺的也是個六品官。平常難能一見。那些作奸犯科或是殺人竊盜的都看膩了。否則怎麼會圍著那麼多人?」

「殺人有什麼好看的。到時候若少爺中了三甲跨馬遊街。那才是真正的熱鬧精彩!」彭十三在旁邊沒好氣的打斷了兄弟倆的嘮叨。「不論是北征還是南討。哪天我不的殺上十個八個人。有什麼好稀奇的!」

「的。誰能和彭大叔您比。您可是那說書人口中的大英雄。咱們可是小民百姓!」

聽三個伴當在那裡拌嘴。張越只的搖了搖頭。此時。旁邊路過的人也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試之後

    張越走出貢院的時候,天上恰恰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都說是春雨貴如油,對於乾旱少雨的北方來說更是如此,卻不料這雨偏偏這時候下。他進考場前根本沒有帶傘,此時放眼四處都是舉子,就知道家裡派來接自己的人肯定在外頭等著,一時半會過不來。

    回憶起在考場中度過的可怕的幾日,他只想這輩子別踏進這兒第二次。這不比高考,那貢院之中簡直是比豬窩還不如,任你家中如何權貴,這貢院的號房都不會有什麼區別,而且還有吏員時時刻刻巡查,考官定時定期監督,幾天悶下來比坐監牢還難受。幸好這雨乃是考完了才下,否則在裡頭遇上這樣的雨,那潮濕還能忍受,但頂棚一漏就沒法考試了。

    「元節。」

    站在街頭,他正看著那些魚貫而出,或垂頭喪氣、或興高采烈、或神采飛揚、或搖頭不語的舉子,順便等候裡頭的熟人以及自己的父親,這肩頭就忽然被人重重拍打了一下。他自然而然一轉頭,結果竟看見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影。

    「皇……」張越硬生生把到了嘴邊的另兩個字給吞了回去,掃了一眼四周,見幾個彪形大漢正散在四周,個個都是警惕的眼神,於是方才低聲問道,「您怎麼上這兒來了?」

    「今日是禮部會試結束的日子,我自然是來看看今科都有些什麼傑出人物,誰知道這會兒就現了一個。」朱瞻基雖說著笑話,臉上卻只是掛著淡淡的笑容,「這鯉魚跳龍門的倒數第二關便是禮部試,若不中雖說不上萬事皆休,但至少是又要蹉跎三年。我聽說今年第一場的試題是為人臣懷仁義以事其君,其餘兩場題目也大抵差不多,你考得如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八章 闔家團圓日
   

    因少年喪父,張輔素來便是個沉穩人,平素話語並不多,所以還從來沒有像這些天一般暢快地大笑過。年前的一場大病雖讓他很受了一番折磨,但大病初癒後卻依舊精神奕奕,就連飯量也漸漸恢復了最初的水準。如今逢著嬸娘一家人來北京,他上朝之後便常常陪著老人家說話,竟是體驗到了久違的親情。

    張輔有兩個弟弟,更有頗多侄兒侄女,但由於兄弟子侄大多數時候都是添亂而不是承歡,他又沒有兒女,所以平素英國公府都是冷冷清清,也就是從之前張越兄弟三個來了之後,這家裡頭方才真正有了生氣。而此時此刻,看著滿面笑容的顧老太君,張輔倒是慶幸說動了這位老太太把家遷到北京來。

    一屋子人正在說說笑笑,便有人挑了簾進來,卻是惜玉。她笑吟吟地屈膝一拜,旋即說道:「老爺夫人,老太太和各位太太,叔老爺和越少爺已經回來了!只因為外面雨大,這一路回來難免身上濕透,所以三太太便陪著他們回房去換衣裳了,大約不多時就會過來。」

    張輔微微頷,這才轉頭對身旁的顧氏解釋道:「嬸娘,這北京難得下雨,誰知道他們倆會試才一結束就遇到了一遭。若是之前幾天下雨那就不好受了,說來也是倬弟和越哥兒福氣不小,這雨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就在他們出貢院的時候下了,著實是好兆頭。」

    「我看也是好兆頭!」自從兒子被人退婚,東方氏如今也不似往日那般鋒芒畢露,此時便笑著接口道,「這北方乾旱的天氣,下雨本就是金貴得很。老太太看著好了,等到榜的時候,報喜的准來!」

    馮氏如今也較往日乖覺了許多,見顧氏眉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思忙
    下著綿綿春雨的夜晚很容易讓人憶起煙雨江南。在這春雨之中,有人已經疲憊地呼呼大睡,也有人正在床上輾轉難眠思量心事,更有人在激情纏綿後緊緊相擁。


    燈台上點著一支蠟燭,微黃的火苗正上上下下輕輕跳動著,映照著梅花式雕漆几上的那只邢窯白瓷花瓶愈發剔透。靠牆的描金螺鈿雕花大床上,青幔帳子已經垂落於地,內中隱約可見兩個人影,還能聽到竊竊私語聲。


    「操辦完超哥兒的婚事就該輪著起哥兒,之後便是咱們家越兒。我聽說老太太已經給二姑娘張羅婚事,可咱們家越兒的婚事究竟怎麼個打算,老太太說還要聽英國公和夫人的意思。今兒個夫人也和我提過,說是她和晴丫頭看中了好些……這齊大非偶,咱們家越兒若是能真的平步青雲也罷,可若是真的配公侯家的千金或是什麼高門頭,我只怕……」


    「放心,晴丫頭自從嫁到保定侯府便一直管家,如今是一等一的精細人,看人的時候也並不是首選家世,超哥兒未過門的媳婦便是性情品格都好。嫂子就更不用說了,她二十年的當家主婦當下來,這眼力終究是不差的。我如今擔心的倒不是這些,而是……唉!」


    孫氏被丈夫這深深一聲歎息鬧得心裡發毛,忙一個翻身半撐著身子問道:「這北京雖好,可我初來乍到畢竟是人生地不熟,休說什麼權貴人家,就是親戚那一頭我也認不全。你若是有什麼擔心的千萬別瞞著我,咱們可就只有越兒一個兒子!」


    「看你急的!」張倬苦笑著將妻子攬入懷中,這才歎了一口氣,「嫂子和晴丫頭看的幾戶人家都是好的,尤其是孟家那位四姑娘和杜家小姐。一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


和顧老太君等人一樣,匆匆把浙東家鄉事務處理完之後,杜夫人裘氏抵達京城不過也就是這幾天的事。由於家中不像英國公府那樣廂房連廂房,跨院套跨院,女兒杜綰又是心靈手巧能管家的,因此她到了之後也不曾大動干戈,倒是好生休整了一陣子,就是有客也都是讓杜綰代為接待。畢竟,這江南過來水路雖說便當,終究還是走了將近一個月。

北方本不是多雨的天氣,昨日還是春雨連綿,今兒個一早就雲收雨散,這會兒溫暖的春光透過窗欞和窗紙照射進了屋子裡,卻也敞亮。裘氏正帶著丫頭收拾那些穿不了的舊衣裳,在炕上五顏六色的擺了一摞。因這都是年輕時候的衣裳,儘是大紅鴉青蔥綠銀紅,她如今自也穿不了,給丫頭卻也為難,若再壓箱底更是浪費,當下她不由得有些發愁。

「太太!」

五掀簾一進來就發現這滿炕上都是衣服,不禁訝異地挑了挑眉,走上前一瞅便笑道:「這麼多衣裳,太太是準備給小姐麼?小姐之前還說該怎麼省儉花銷,要是她看到這些,一准說今年她的衣服都不用裁了。」

因小五不是家中使出來的人,又知道道衍不是尋常人,因此裘氏平日也不把小五當成丫頭看,一聽到這話頓時醒悟了過來。她笑吟吟地把小五拉了過來,拿起一件衣裳在那身上比劃了一番,倒是覺得正合適。

「綰兒的身量和我年輕的時候不一樣,她比我高挑,這些衣服卻也穿不上,倒是你正合適。都是些舊衣裳,小五你若是覺著好就隨便挑上幾件,若是不要,就拿回去讓綰兒那幾個丫頭分了,反正我如今是穿不了這些。」

五被裘氏擺弄了一番,只覺得奇怪。聽見這話頓時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四十一章 隱藏的鋒芒


太祖皇帝朱元璋雖然冊封了近百功臣世家,但之後借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大肆株連殺戮功臣,所以,開國功臣到永樂年間早就是十不存一,風頭都讓給了跟隨朱棣起家的靖難功臣。

永樂皇帝朱棣登基後誅方孝孺十族,同樣殺戮了一批不願臣服的文官,但對於那些戰功赫赫的武將卻著實是優撫。如今五軍都督府中的高官全都是公侯伯等兼任,似張輔這樣武功卓著的大將,則是在南征北討時擔任總兵官,閒時在京城榮養,更多的大將則是出鎮地方。

相比曾經的保定侯孟善鎮遼東,安遠侯柳升鎮寧夏,武安侯鄭亨備宣府等等,張輔四征交趾功勳彪炳,但由於永樂皇帝朱棣念交趾遠懸西南,不願用張輔這樣的心腹大將出鎮,所以張輔雖沒有在五軍都督府任職,榮寵卻比各都督仍有過之。如今病癒復出,更是常常特召入宮逗留,雖不任事卻勝過任事,這一日也是黃昏時分方才歸家。

雖說顧氏等人仍住在英國公府,但這許多人自然不可能日日用飯都在一塊,不過是各家各自用了,等晚飯後便齊集顧氏房中一起說話。張輔也是每晚必至,顧氏以他事忙為由提點過好幾次,張輔卻每每笑吟吟地道是孝順嬸娘原是應當,別人看後都是心中感慨。

晚間侍奉了顧氏安寢,眾人方才出了屋子。張越見母親孫氏招呼自己,見張輔正和父親張倬說話,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正想尋個由頭開口,卻見張輔忽然轉過頭來。

「倬弟和弟妹還請先回吧,我有話要對越哥兒說。這會兒讓他跟我去書房,少時我就讓人送他回去。」

張輔既這麼說,張倬和孫氏自沒有二話。而東方氏和馮氏看著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