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雷霆之怒


張斌乃是張輗的長子,雖不是嫡出,但由於母親靈巧善媚極其受寵,弟弟又不過是剛剛出世的襁褓幼兒,因此他自小仗著父親的偏愛驕橫慣了,就連嫡母也敢不放在眼中。於是,接連兩次在陳留郡主面前吃了大虧,他自然忍不下那口氣;被張越威脅而不敢動作,他更吞不下那口氣。然而,在這當口,平素睚眥必報的他卻不得不忍氣吞聲。

父親張輗惱了他惹上陳留郡主,嚴厲囑咐他不得外出,先前對琥珀動手動腳又被張越撞破,心中羞惱的他乾脆裝病躲在屋子裡,一日三餐都讓人送進房中。

在南京的時候,他從來都是成日裡和狐朋狗友在外頭遊玩,憋一天還不打緊,這兩三天下來,他差點沒把房子給拆了。再加上如今雖已入秋,白天卻依舊天熱難耐,因此幾個丫頭但凡稍有不如意之處,立刻就會招來他一頓打罵。

「少爺,這是剛沏好的菊花茶。」

正拿著筆恨恨地在白紙上亂畫的張斌頓時抬起了頭,見丫頭流歡小心翼翼地站在旁邊,不禁氣咻咻地一手將茶盞掃了出去,冷笑了一聲:「什麼亂七八糟的便宜東西,也拿來敷衍我……哎呀!」

他只顧著瀉火,卻沒想到那剛剛沏好的茶原本就滾燙滾燙,這一巴掌掃出去頓時燙著了手,不由抱手呼痛。而流歡眼見那茶盞光噹一聲掉在地上,茶水濺得滿地都是,自家少爺又是在那裡暴跳如雷,更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雙膝一軟就跪在了地上連連求饒。

張斌雖才十四,脾氣卻暴戾,此時瞧流歡那磕頭如搗蒜的模樣,再看看手掌上那一撩水泡,他簡直恨不得一個窩心腳踹死她----都怪自己那老娘不好,臨行前挑什麼丫頭不是挑。居然挑了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管家


張輗帶著隨從騎馬趕回來的時候,卻只見整條清水胡同已經站滿了一個個猶如釘子般的壯漢,頓時心頭大驚。他自己就是神策衛指揮使,以前也常常隨駕,當然知道這定然是天子禁衛。一想到自己到外頭拜訪故舊拉關係的時候,皇帝居然微服駕臨探病,他頓時把腸子都悔青了,連忙下馬急急忙忙地往裡頭奔。

然而,既然是御駕親臨,他卻不能像往日那樣隨隨便便進門,裡裡外外的搜查就進行了好幾次。等到他匆匆來到內院,看到的赫然是錦衣衛正在行杖刑的一幕。瞧見自己的兒子在那大棒子底下哀嚎呻吟,那一瞬間,他只感到腦際轟地一下炸裂了開來。

緊跟著,張輗方才看清了站在台階上的朱棣。被那猶如刀子一般的目光一掃,他簡直覺得自己那些如意算盤全都被一眼看破,心中更是不安。分明是最炎熱的天,他卻感到背上發冷腳下打顫。好容易方才抑制了腿肚子打哆嗦的衝動,他快步走上前去伏地重重叩首,卻是沒注意到朱瞻基,更沒注意到朱瞻基旁邊的張越。

「臣不知皇上駕臨,所以拖延至今方才趕回,請皇上恕罪。」

「恕罪?」朱棣的嘴角微微向上一挑,面帶譏誚地說,「你對太子告假的時候說前來北京探望英國公,結果到了北京之後,成天往外跑的時間比呆在家裡的功夫多得多!朕倒是不明白了,重病的兄長你不管,養出來的兒子不會教,那些個武臣勳貴你倒有時間去交往!都說割股奉親,朕還尋思英國公的兄弟子侄是否有這孝心,誰知道你們竟是連做給別人看的心思都沒有!」

張輗已是聽得頭上背上直冒冷汗,背後張斌那呻吟聲又源源不斷傳了過來,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告密


自打張輗父子走後,幾經診治,英國公張輔的病情漸漸頗有好轉,清醒的時候也多了起來。見此情形,太醫史權便不再限制張越探望的時辰次數,又明說先頭王夫人那封信尚未給張輔看過,將信還給了他。

這天,趁著張輔清醒的時候,張越就站在床邊念了那封信,可張輔詢問南京那邊情形的時候,他仍是隱去了張貴妃吐血,更沒有提張輗父子因品行不端被朱棣趕走。

「我四次在交趾帶兵征戰都毫髮未損,這回居然會一病這麼些天。」重病初醒的張輔自沒有平日裡那樣紅潤的臉色,精神也頗有些不濟,歎了一口氣後便說道,「你大伯娘也是糊塗了,你今年還要參加鄉試,誰不能來偏偏要你來?如今是什麼時候了?」

「大堂伯,如今已經是八月二十七,鄉試都過去好幾天了。」張越見張輔又皺眉頭,忙解釋道,「皇上之前帶著皇太孫來探望過,知道我耽誤了今年鄉試,特別恩賞了我舉人出身。所以,大堂伯無需擔心我的前程,您還是好好休養就是。」

得知自己病中居然有皇帝前來探望,得知張越居然獲賜舉人,張輔頓時吃了一驚,想再多說什麼卻又無從開口,最後又長長歎了一聲。他本是心思縝密之人,張越雖不曾說為何王夫人和他那些兄弟侄兒都沒有來,但皇帝的性子他明白得很,定然不會無緣無故濫施恩賞,因此他隱約卻能猜到幾分,此時更是生出了強烈的求生之志。

若是他真的倒了,兄弟子侄鐵定要亂成一鍋粥,張家的傾頹只怕就在轉眼之間!

張輔病情有了起色,史權在診治用藥時卻愈加小心翼翼,用他的話來說,治病不但要治癒,而且要治好。需得讓張輔再次生龍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強人所難


紅樓夢中賈府尚能迎來元春省親,可在這現實的大明,即使張貴妃亡父追贈榮國公,兄長貴為英國公,滿門皆是顯貴,但踏進那宮廷之後卻從來沒能出來一步,平素最多見見嫂子,縱使兄弟侄兒也不過逢年過節難得見上一面罷了。因此,到南京只有大半年的張越從來沒有見過這位堂姑姑,此時乍聽那死訊,與其說是悲痛,不如說是茫然。

榮善卻不同,好容易止住悲聲,他這才說道:「大小姐最是賢淑,當初皇上登基後追封老王爺榮國公,她便入宮為妃,如今已經十幾年了。老爺從信安伯、新城侯到英國公,這期間大小姐從未為老爺的官爵說過話,在宮中也從不以傲氣示人。若不是因為當初老王爺戰死沙場,小姐也不會傷心過度熬壞了身子,如今何至於這麼年紀輕輕就去了!」

「這消息報了皇上麼?」眼看榮善回過了神,張越卻不得不考慮現實問題,「大堂伯如今重病初癒,身子還在虛弱的時候,這消息是否要繼續瞞著?論理,娘娘和大堂伯乃是嫡親兄妹,大堂伯得服大功九月,就是國禮也不可輕廢,這府中上下如今該怎麼辦?」

剛剛榮善一時忍不住大放悲聲,卻是因為驟聞噩耗,再想到張輔如今情形還說不準,如今聽張越這麼一說,他愣了一愣便知道這事情只怕還要請示宮中。當下,他便站起身來,用袖子使勁擦了一下臉,硬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小的剛剛方寸大亂,還是越少爺提醒的是。這夫人既然派了快馬往這裡報訊,只怕南京往這邊宮中報訊的信使也該到了。這北京城除了老爺,張家的人就只剩下了少爺一個,少爺不妨預備預備,這回極有可能是要宣您去西宮覲見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意


明制,宮中宦官分十二監四司八局,所謂二十四衙門,太監之稱實際上指的是各監司局的頭頭腦腦。中明晚明鼎盛一時的司禮監如今雖是十二監之首,但永樂皇帝朱棣精力旺盛,內閣不過是備咨議贊襄之用,太監更不得干涉政務,所以其時只有司禮監太監,並沒有什麼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之分,哪怕是鄭和張謙這樣煊赫的太監,在百官面前也素來恭謹。

張謙下西洋雖然不如鄭和那般聲勢浩大,也不如鄭和走得遠,但永樂六年、永樂九年、永樂十年下泥,此次回國又帶來了蘇祿東王、西王、峒王朝覲,見識談吐自然非比尋常,行事更講究雷厲風行。跟張越回到英國公別府,他馬不停蹄地指揮下人們出去採買各色用具,又指點張越服喪期的種種要務,最後到張輔住處前,他卻止住了腳步。

「我是皇上藩邸舊人,後來有一次觸怒皇上,該當杖刑。張娘娘為人和善寬厚,那時便以我有功為由從旁勸解,這才消了皇上雷霆之怒,因著我是同姓的緣故又頗多照顧。誰想我如今再使西洋歸來,還不及見上娘娘一面,娘娘便已經英年仙逝。」

張越沒料到還有這樣一段隱情,見張謙站在那兒慨然長歎,卻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他站在那兒正犯躊躇的時候,卻看見太醫史權出了耳房,臉色沉重地朝這邊走來。

「張娘娘真的薨了?」史權本就是不苟言笑的精瘦人,此時看到張越點頭,他那臉色頓時更黑了。沉默了半晌,他方才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英國公病勢稍好,也不知道能否經得起這打擊。罷了,我陪著三公子一同進去,見機行事就是。張公公你……」

「史太醫和張公子一同進去就是,我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然而,在張越的青雲路上,願意借力的人太多,這卻成了一個不小的難題。面對一個暴躁多疑喜怒無常的天子,他該握住哪一根主動伸出來的橄欖枝?--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族利益,個人所得


都說正月裡來是新春,過了正旦佳節,這北京城中依舊時不時能聽見鞭炮的聲響,那過年的喜慶氣氛猶在,但朝廷中卻是另一番壓抑的景象。就在這新年的時候,先是交趾黎利不依不饒地再次造反,然後就是倭寇騷擾沿海一帶,竟是攻陷了松門衛。於是,原就脾性不好的朱棣在朝會上大發雷霆,緊跟著拂袖而去,結果一大堆文武大臣回去之後都是鬧胃疼。

仍在養病的英國公張輔如今任事不管,沒有直面天子的雷霆之怒,這倒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他從前征戰在外,除夕夜不能和家人團圓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如今能寫字了,偶爾也給南京的家中捎上幾封家書。眼下他正在服喪期間,閉門不納外客,耳邊倒是清靜了。

「恭喜英國公,這病終於是好的差不多了!」

史權原就是隨同北巡的太醫,之前差不多成了英國公張輔的大夫,這回診過脈總算是常常舒了一口氣,臉上亦是露出了真心實意的笑容:「我總算是不辱使命,可以向皇上回報了。此後便請英國公自行用藥膳天天調養,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保準就可以縱馬踏青!」

「想不到史太醫也會開這種玩笑!」身著布衰裳的張輔啞然失笑,又瞥了張越一眼,「倒是越哥兒可以鬆口氣,對了,你如今既然有舉人功名,可預備去考今年的會試?」

張越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露出了苦笑。八股文是應試的敲門磚,這不但需要鑽研破題的技巧,而且還需要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


雜犯死罪以下囚,輸作北京贖罪。

自隋唐以降,死罪便分作「真犯死罪」和「雜犯死罪」兩種。前者指的是那些謀逆大不敬之類的大罪,通常是遇赦不赦;而後者罪雖至死,卻不必用極刑,因此律有贖罪之法。到了如今的大明,這贖罪之法愈發詳細,林林總總定出了好些條例。

此番營建北京城需要無數人力,役使民夫固然使得,卻一來成本太高,二來容易招民怨。於是,除了真犯死罪的死囚,如今那些造城牆宮殿的,便都是雜犯死罪以及該當杖刑流刑徒刑之類的囚徒。

對於朝廷來說不過是輕飄飄的一句話,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一條生路。畢竟,若是雜犯死罪,雖罪不至死,若不在贖罪條例上或是無錢贖罪,卻得到天壽山種樹終生。這營建北京城的勞役辛苦,但若是能夠熬上十年便可免罪為平民。尤其是對沒錢贖罪,家中卻有人牽掛的囚犯而言,則更是拚死拚活也要熬下去。

入冬以來北京連降大雪,這天雪雖停了,天地間卻仍是白茫茫一片。內城北邊的一段城牆乃是新造,如今正有數百囚徒冒著嚴寒運送城磚建造城牆。幾乎所有人都是用草繩紮著薄絮袍,腳上穿著草履。在這種嚴寒的天氣下,喝上一口熱水也變成了難得的享受。

「爹!」

這大冷天,監工也不好受,乍聽得這麼一個突兀的聲音不禁抬頭望去,見是一個身穿藍色小襖的小丫頭,這才見怪不怪地閉上了眼睛,心裡倒有些羨慕那個雜犯死罪的囚徒。這回押過來作苦役的囚犯多了,有幾個家人能跟過來?看在那小丫頭上回苦苦哀求,再加上又送了他一個銀角子,他對她來送飯送水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


英國公張輔那份遲來的生日賀禮著實是送得重了,只是他端出長輩有賜晚輩不能辭的說法,張越便乾脆爽快地收了下來。對於歲祿三千石,名下又有田莊無數的張輔來說這些算不得什麼,但對於他來說,這些東西卻至關重要。

至少,這意味著他不用靠積攢每月那一百五十貫寶鈔來做什麼事情,好歹有了第一筆不算少的本錢。畢竟,就算如今他稍有小成,有什麼要花大錢的去處盡可以向某些長輩開口,但花錢總得有個理由,他可不樂意被人當成不務正業之輩。

到了北京好幾個月,張越之前都是昏天黑地忙著照應張輔的病,如今安然度過這一關,又是元宵節前一天,他自己還沒開口,張輔就把他「趕」了出來。於是,他一一拜訪了杜楨楊榮和沈度三人,各送上一份節禮之後,眼看天色不早,他便問彭十三可有什麼吃飯的好館子。結果,彭十三二話不說,穿了好幾條巷子,竟是把他帶到了一家麵館。

把馬匹托付給夥計照料,彭十三熟門熟路地尋了一張乾淨的桌子,一坐下就笑道:「這要是連生連虎那兩個小子知道他們的少爺居然上這兒吃羊肉麵,只怕回頭要埋怨我了!不過,這好東西確實不能上那些大字號的酒樓飯莊,要說北京城的麵,還得是這小地方。」張越還沒來得及接話茬,上來抹桌子的夥計聽到彭十三這話立刻得意了起來,忙不迭地接口道:「這位客官還真是老客,不是小的誇口,這北京城的麵館還沒有一家及得上咱們的!這口味、筋道還有素材,您吃過就知道這好處,以後一准還來……」

張越正聽那夥計吹得天花亂墜,猛聽得旁邊傳來了一個奇怪的聲音,隨即就發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二十九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


一聲小恩公著實讓張越目瞪口呆。

見那婦人叩拜之後抬起頭來,他忙連連擺手道:「這位大嫂,你是不是認錯人了?我之前可不曾見過你,更談不上什麼恩德了。」

「小婦人康劉氏,四年前開封城大相國寺的收留之恩,小恩公或許早就不記得了,但對小婦人來說,那卻是一家人的活命之恩。若沒有事後小恩公送給我們的那些銀子,小婦人一家只怕也沒法活到現在。」道出這番話之後,康劉氏的眼眶頓時紅了,竟是趁著張越訝然之際又拜了三拜,這才站起身來,「小恩公當初那些銀角子都是送給小女的,只小婦人和外子著實沒用,如今沒了活路,所以才會到安陽王府尋親。」

此時此刻,那段張越幾乎已經遺忘了的久遠記憶再次浮現了出來。他細細端詳著面前的康劉氏,然而不知是她的容貌和當初變化太大,還是那時不過隨眼一瞥並無太多記憶,他仍是沒有多大印象,但腦海中倒是冒出了那個怯生生的蘆柴棒小女孩的模樣。

「原來你是那時候的……」見康劉氏兩鬢斑白面容憔悴,那消瘦的身軀彷彿一陣風就能吹走的模樣,張越自然知道這一家只怕是過得不好。雖說他從未以聖人自居,但那畢竟是昔日幫助過的一家子,此時少不得問道,「你說是來這裡尋親,究竟找的是誰?」

康劉氏又抬頭瞅了一眼張越,見其一身打扮整整齊齊不顯奢華,說話雖溫和卻流露出一股凜然之氣,便頗有些自慚形穢,竟是不敢說出此來乃是尋自己的堂姐,也就是安陽王朱瞻塙的乳母劉氏。

孟敏打從剛剛開始就是靜靜地立在一旁看著,此時聽張越開口相問,她便笑道:「越哥哥,說來也巧,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卷 青雲路 第一百三十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


安陽王府素來就是北京一群貴胄子弟聚集玩樂的地方,這一日王府後演武場中的射箭大會自然煞是熱鬧。二三十號人中,雖然沒有南京城那麼多小侯爺小伯爺,但隨侍趙王的武官也多半是勳貴功臣,這些貴公子中年紀最大的不過二十五六,年紀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各自三五成群地彙集成好些小圈子,四處都是人聲鼎沸。

只不過,說是射箭大會,真正箭術高明的貴公子並不多,不少人都是像張越這樣的半吊子,坐在一邊胡吹海侃的時候倒紅光滿面,上場了之後卻原形畢露。張越原還想自己那兩手本事稀鬆得緊,可他好歹還是箭箭射在靶子上,十箭之中更有一箭射在紅心。見此情形,孟繁和孟韜都是大聲喝彩,就連安陽王朱瞻塙都是道了一個好字,張越自己卻是汗顏。

這要是他那個大哥張超在,那還不得迎來一個滿堂彩?

一群功臣子弟射了一輪之後,就換上了各自帶來的家將,相比那些公子哥,這些人都是真正在沙場征戰上練就的本事,全是用的強弓,十箭之中倒有九箭乃是正中紅心。而且今日這都是為了給主子掙臉的勾當,各自許了重賞,因而是人人盡心竭力,全都使盡了渾身解數。

張越乃是半道上被孟繁孟韜兄弟硬是拉來的,自然不會帶什麼弓箭用具,於是安陽王朱瞻塙慷慨借了他一整套。此時輪到彭十三上陣時,他信手拿起那弓,隨隨便便就彎弓拉出了一個滿月,最後只聽迸的一聲,那弓弦愣是應聲而斷。

一瞬間的驚愕過後,朱瞻塙立刻站起身來,高聲讚道:「好氣力!來人,去庫房換強弓來!」

剛剛那些漫不經心的貴胄子弟們這會兒也都把目光投了過來,有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