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朱門風流 作者:府天 (連載中)

第二卷 家門變  第九十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


  杜府給張越準備的行頭並不奢華。此時,他身穿一件青緞八團花對襟衫,底下則是尋常的青緞褲子,外頭罩一件鑲白色領湖綠色雲紋綾裡的披風,底下蹬著藕合色黑絨雲頭履,看上去好不精神。只是跟著鳴鏑墨玉前往杜家正堂的時候,他總覺得心頭怪怪的。

  等到了飯桌上,他倒是打消了心裡頭的顧慮。

  杜家也是浙東張偃的大族,自然講究一個食不言寢不語,吃飯的時候更沒有什麼布菜的勾當。飯桌上統共四菜一湯,醋溜鮮魚、拌黃瓜、韭黃雞絲、玉絲肚片、鮮蝦羹,俱是家常菜,而裝盛的盤碗卻是元青花瓷。平日山珍海味也吃了不少,此時見著這家常菜,又是在不必有所顧忌的杜家,於是他竟一口氣吃下了兩碗香米飯,就差沒打飽嗝了。

  杜楨平日冷臉,這一餐飯吃完,丫頭奉上茶來的時候,見張越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他卻少有地露出了笑臉道:「若是讓英國公看到你今兒個這模樣,只怕會以為你平日在家裡不曾吃飽,回去了就得質問家裡頭的廚子!我家裡頭可都是平常菜,偏你吃得風捲殘雲。」

  張越和杜楨相處久了,也習慣了老師時不時的調侃,此時便笑道:「這平日裡在外應酬的人素來都惦記家裡的菜,不就是為了家常菜暖心暖胃?再說了,我這大雪天的巴巴趕來先生這兒蹭午飯,別說這一餐有魚有蝦有肉,就算都是白菜蘿蔔絲,那也是人間美味。」

  「好好好,以後你若是再來,我就讓你師母吩咐廚下做白菜蘿蔔絲!」

  裘氏平日看慣了丈夫淡然的面孔,此刻見這師生倆鬥嘴不禁莞爾,忙嗔道:「老爺,今兒個是我特意廚房做些清淡可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有人惦記皇帝那個位子,有人惦記英國公那個爵位,家事國事天下事,少不得都有人惦記。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身為世家子,張越的終身大事和前程大計終於擺上了檯面。

第九十一章 兄弟各有途


  去交趾上任的張信只帶了四名身強力壯的張家世僕,而張輔又挑選了十二名經驗豐富的家將隨行。一應行李也極其簡單。除了幾箱籠衣物之外,便是隨時隨地都用得著的金銀,那些累贅的飾物擺設全都不帶。臨走之時相送的也只有自家的親人,張晴張赳姐弟自是痛哭了一場,然而卻只能無可奈何地目送著父親的馬車徐徐遠去。

  張超張越張赳三人來南京的最大任務已經完成。無論英國公張輔還是其他人都已經竭盡全力,這也已經是眾人能夠得到的最好結果。

  在送走了張信之後,張赳跟著張輔處理自家家產,彷彿一下子長大了好幾歲,行事也漸漸沉穩;張超除了補入軍中當值,依舊是和一群公侯伯家的貴胄子弟打獵聚會,在圈子裡人緣極好;而張越則是依照杜先生的吩咐閉門讀書鮮少出門,結交的幾個朋友也時不時登門造訪一番,日子過得很是逍遙。

  轉眼間嚴冬已經過去,如今已經是三月春光明媚的時節。英國公府上下都脫去了冬裝,換上了輕薄的春裝。王夫人原本預備給張越三人重新添置幾套,兄弟仨卻都說衣裳已經夠穿了,於是她也只得作罷。英國公張輔自從去歲冬季從交趾回歸之後,還不曾往五軍都督府任職,一直都是閒居家中,有三個侄兒陪著倒也愜意。

  這一日,一家人晚飯過後在上房捧著茶閒聊的時候,張輔便笑道:「如今擔任交趾總兵官的乃是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二章 朋友之約


  一夜之間,張超揚威小校場的消息猶如旋風一般刮遍了全城,成為了大街小巷議論的話題。人們紛紛津津樂道於少年貴公子的武藝高強志向高遠,紛紛議論著某個光鮮大宅門的繼承問題,甚至有好事的挖出了張超昔日那樁失敗的婚約,幸災樂禍地嘲笑金家人毫無眼光。

  「昨兒個皇上駕臨小校場閱軍,英國公家那個堂侄大展神威百步穿楊,之後更是力敵神策軍二十個力士的車輪戰,聽說皇上一喜之下連身上錦袍都脫下來賜給了他!」

  「咳,這事情都已經傳遍整個京師了,誰不知道!那位張大公子好生了得,皇上問他想要什麼賞賜,他耿著脖子說要去金鄉衛從軍,皇上甭提多高興了!」

  「將門虎子,我看皇上這一高興,興許英國公的爵位將來也給他襲了。」

  「嘿,要真是如此,英國公家的那兩位兄弟只怕要不樂意了。畢竟要說親戚,他們可是英國公的嫡親弟弟,家裡頭那幾個兒子是英國公的嫡親侄兒。要是這爵位落在次一層的親戚手中……說起來也是活該,誰讓那兩位揮霍無度只知道享樂,生出來的兒子也比不上人家!」

  「不過,最最失算的還是那位開封金知府。張家是什麼門頭?就算是先頭張信大人被錦衣衛抓了,這還不是沒兩個月就放了出來,不過是被貶交趾。有英國公那尊大神,祥符張家穩當著呢!這會兒張大公子得了聖上青眼相加,那位金知府有的倒霉了!」

  這會兒火瓦巷臨街的珍珠樓中,臨窗位置三位衣著光鮮的酒客就說得唾沫星子亂飛。尤其是其中一個微微禿頂的藍衫漢子最為起勁,說到興起處更是連喝了三大碗酒,最後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三章 群英匯聚棲霞寺 (修)


  棲霞寺位於棲霞山,傳世至今已有將近千年,正是一座古剎。它在洪武年間經過大修,比南京城內另一座古剎雞鳴寺更為宏大壯麗。當然,相比如今大興土木拔地而起的敕建大報恩寺,它那點規制就算不得什麼了。而由於棲霞寺並不在城中繁華地帶,除了虔誠的善男信女,有興致到棲霞寺一遊的多半是文人墨客。

  抵達棲霞山下,張越等人就下了馬,房陵吩咐自己的兩個隨從留下來照看馬匹,領著其他人順山間小路往上走。不多時,一座宏闊的山門便出現在眾人面前,那匾額上棲霞寺三字龍飛鳳舞虯勁有力,卻沒有落款,也不知是哪位大文豪潑墨所書。

  除了張越,別人都是來了好幾回,因此口若懸河的萬世節便沿路為張越講解,充當了導遊的角色。他從山門一側的明徽君碑說到棲霞寺在唐朝曾作為天下四絕寺之一的光輝歷史,又講到隋文帝於此造舍利塔,總而言之,每一處殿閣的歷史彷彿都刻畫在他的腦海中,一段段典故信手拈來,那份從容儒雅看得房陵孫翰直咂舌,張越更是歎為觀止。

  他的這位友人,竟彷彿前世就是棲霞寺的和尚似的,這地上的某一塊磚都能說出典故來!

  然而,棲霞寺怎麼都算是江南古剎,不說那些殿閣,就是僧房也有上百間,精舍更是無數。房陵不過是先頭從父親那裡聽說過一句,並不能確定道衍究竟在何處,四人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轉了一圈,最後就連興致最高的萬世節也有些垂頭喪氣。

  「這些棲霞寺的和尚一定是得了人吩咐。」孫翰雖年少,但早年曾經隨祖父見過道衍,其他的都不記得,但對於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四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修)


  

  張越早知道萬世節並非一般只會讀書和吟詩作對的文人,此時見他敏銳地注意到這一點,不覺更是覺得此人聰明絕頂。見房陵孫翰都沉吟了起來,他便笑問道:「怎麼,萬兄還準備到裡頭碰碰運氣?」

  「算了算了,咱們和姚少師素昧平生,這堂堂安陽王都碰了釘子,咱們貿貿然闖進去更落不得什麼好!」萬世節卻是搖了搖頭,隨手打開了手中的折扇晃了兩下,笑吟吟地說,「有緣將來總能一見,卻也不必急在一時。我雖仰慕姚少師,可也不想被人趕出來那麼丟臉。」

  他這麼一說,房陵孫翰自然更不會冒險。於是,四人便繼續往後山行去。出了毗盧院旁邊的小門,起初還只是窺見紅艷艷的花林一角,待到順著山路漸行了幾步,那紅色忽然鋪天蓋地地壓了下來,使人彷彿置身於一片紅色的天地中。當日楊士奇家的紅梅林和此時這看不到邊際的桃花林比起來,就彷彿螢火之光不可與皓月爭輝。

  張越前世也來過棲霞山,只知道這裡秋天的楓葉極其有名,卻不知道這裡還曾經有過如此規模的桃林。此時旁邊的房陵又解釋道:「這桃樹林乃是洪武年間栽下的,以前卻也沒有。如今還是桃花初開的時節,你看有些樹不曾開花,所以來的人還不多。待到再過幾天,這滿山遍野都是文人騷客,也不知道給棲霞寺留下多少香火錢和墨寶題詩。」

  別人說那些風雅事,萬世節卻偏打岔道:「你還少說了一樣,這後山這麼多桃林,每年收穫的桃子便也是棲霞寺一大進項。就算一斤桃子十文錢,你算算這麼多桃樹得有多少斤桃子,得賣多少錢……」

  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五章 巧人巧事(修)


 
  張越在開封城中住了這麼些年,對於周王朱橚自然不陌生。

  永樂皇帝朱棣當初打的是奉天靖難的旗號,可一旦坐穩龍庭,手段卻不比建文帝軟。那些個曾經以為兄弟當權比侄兒當政更好的藩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了霉,就連曾經借兵給朱棣的寧王也被封到了南昌,手中的兵權幾乎被消奪殆盡。倒是從雲南回歸的周王朱橚因著是朱棣的同母胞弟,又不管政事,日子還過得比較逍遙。只看此回新年朝覲,其他藩王都回了封地,周王卻仍留在南京,便可見朱棣對這胞弟仍有所不同。

  前幾年張越還曾經跟著父親前去周王府拜壽,但王府內眷自然不可能見到,因此今天還是第一回見這位陳留郡主。雖只是第一次,但觀其言知其人,有那一通猶如疾風驟雨卻字字在理的數落在前,這陳留郡主的人品脾性自然一清二楚。眼見張斌張瑾一瞬間變成了啞巴,狼狽不堪地被人掃出了涼亭,他不禁微微笑了笑。

  撞到了一塊了不得的鐵板,張斌張瑾惟有自認倒霉,可看到張越那嘲諷的笑容,兩人卻吞不下這口氣。張斌狠狠踢了那個一把就被人推開的護衛一腳,厲聲喝道:「還愣著幹什麼,郡主既然說了要騰地方,還不把這幾個杵在這裡礙事的小子統統趕開!」

  聞聽此話,剛剛蔫得猶如打了霜黃瓜似的兩個護衛頓時有了精神,氣勢洶洶地就朝張越四人逼了過來。就在此時,斜裡卻冒出了一聲輕笑:「郡主剛剛說的是把涼亭中的人趕出去,把涼亭騰出來,可沒涉及其他人,兩位越俎代庖,莫非沒聽見郡主鈞命?」

  說話的正是那頭戴紗羅花飾巾的少女,而陳留郡主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七章 師妹留口信,兄弟傳心意


  張越從裡間出來的時候,恰看見屋內空空,杜綰和周王陳留郡主都不見蹤影,不禁有些納罕。四下裡望了望,他方才看見角落裡頭有個背影正在蠕動,微微一怔就走近前去,想看個究竟。

  「出來……你給我出來!」

  隨著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他本能地覺著不妙,遂往旁邊一躲。果然,下一刻,一個人影便四腳朝天地摔倒在地,手裡恰恰抱著一隻黑貓,正是之前那個男裝少女。沒搞清楚狀況的他微一愣神,卻不防對方陡然向他伸出了手。

  「愣著幹什麼,快拉我一把……嗚,該死的小黑,就知道欺負我!」

  心中好笑的張越只得順勢把她拉了起來,見她抱著黑貓異常寶貝的模樣,便乾咳一聲問道:「敢問姑娘,杜小姐和周王陳留郡主都回去了麼?」

  「別姑娘長姑娘短的,沒看見我這聲裝扮麼?叫我小五就好,那是老和尚……唔,姚少師起的,小姐也這麼叫。」小五說著便撇了撇嘴,打量了張越好一會兒方才說道,「你問周王和陳留郡主去哪我不知道,那是王公貴人,但小姐嘛……真奇怪,你也沒有三頭六臂,為什麼太太會把你讚到了天上,老爺之前居然為了你有家不歸。」

  張越被她東一句西一句說得腦袋發懵,好一陣子方才明白這太太說的是杜夫人裘氏,只聽到最後一句時頗有些頭痛。好在小五沒有緊揪著他不放,好一陣子方才哼哼道,「這會兒已經不早了,小姐當然回家去了。小姐讓我轉告,今天雖是她求的少師,但你不用惦記著欠她人情,橫豎你也欠了杜家不少,來日總帳一塊算。唔,好像就是這些。」

  聽到這麼一個口信,張越頓時愣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九十八章 挑撥和鬧事


  太平裡原張府前。

  最後看了一眼那大宅子,張赳的眼中流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悵惘。他畢竟是在這座大宅中出生長大的,儘管在開封城的張家老宅呆了四年,但相形之下,這裡對他的意味卻重要得多。現如今,父親張信貶謫交趾,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歸來,他自己又不得不親手處置了一件件家產,最後甚至連這座大宅院都不得不賣掉,那種痛心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老管家高晟見張赳面色不好,感同身受之餘卻不得不勸道:「少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朝廷正在營建北京,到時候這京師就不再是往日光景了。等到老爺回朝或是少爺入朝做官的時候,咱家在北京再買一座大宅子,到時候接了太太過來,一家人還不照樣是其樂融融?」

  張赳抬頭望了望頂上的藍天,竭力忍著心頭那股悲傷,隔了許久方才重重點了點頭:「你說的是,今日丟掉的東西,以後總有一日能再拿回來。走吧,如今這已經是別人的家了。」

  上了馬車放下車簾,張赳便從袖子中取出了賬冊,一頁一頁仔仔細細地審視了起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往他什麼都不用理會,衣食住行不用算賬,就連月錢也都是丫頭收著,不過是為了備著零碎開銷罷了。可如今變賣家產,看著一樣樣東西都變成數字,即使都是老管家高晟經手,他不過是跟著看,但他仍是聽到了不少話,知道了不少世情。

  「合鈔十七萬貫,合銀一萬七千兩……就算把宅子和家產都賣了,卻仍然及不上當初帶來南京的那些金子……」

  他喃喃自語的同時,終於領悟到父親那時候堅持要變賣家產的用意。他起初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


四個門子。二十名家將。雖說都不是什麼傷筋動骨的重傷。身上那傷痕纍纍卻不是假的。因此。哪怕和彭十三久別重逢頗為高興。張越這一時半會也顧不上敘別情。

的知張輔正在宮中伴駕。王夫人也進宮探視張貴妃。這家裡並無一個做主的人。他立刻指揮下人安頓了傷者。急命人去回春堂請大夫。又指名加上前次給他醫治過的那位老大夫。其餘下人則是忙碌著收拾那一的狼藉。擦洗著台階上石獅子上的種種痕跡。所幸衡山王朱瞻圻好歹還心存顧忌。不敢真的打壞什麼東西。這大門口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雍容富麗。

和上回一樣。回春堂的大夫來的極快。而且一次性就是來了四人。雖說不是主人而是下人受了傷。但無論是衝著赫赫國公府的門頭還是那豐厚的診金。並無人敢有怨言。那擔當首席的老大夫甚至還慇勤的問張越的傷勢。待的知確實沒留下任何痕跡。他方才放下了心。臨走時少不的又留下了一瓶生肌膏。

然而。這一群大夫一走。原本被硬按在床上當病人的彭十三就一骨碌爬了起來。氣咻咻的說:「一點小傷折騰什麼!想當初我跟著英國公在交趾平叛那會兒。這受傷根本就是平常小事。咱身上的傷少說也的幾十處。隨便敷點金創藥也就成了。哪有那麼金貴!」

彭十三說的大大咧咧。張越聽著卻知道他一肚子怨氣。事實上。剛剛他一溜看下來。見人人身上都是鞭痕交錯。可無論是誰。他去探望的時候。人家都是連聲不迭的說沒事。敢在他面前露出惱色的也就是彭十三一個人。此時此刻。他情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暗流湧 第一百零一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


和張越想像的不同,張輔所提到的賞賜並不是永樂皇帝朱棣的名義,而是以張貴妃的名義由宮中宦官送來。而且,這好處也並非是他獨得,除了他之外,張超張赳也都有一份,就連張輔和王夫人也不曾遺漏,算得上是恩澤均沾。

張輔是宮制錦袍一件,寶劍一口,鐵甲一副,駿馬兩匹,黃金百兩,「一路榮華」和「金玉滿堂」紋樣妝花緞各四匹;王夫人和張越張超張赳也是相同的表裡,只篤信佛教的王夫人另得了一座翡翠小佛像和一串紫檀手串,張超是強弓一副寶劍一口,張赳是新書兩部寶墨兩方,惟有張越除了那表裡之外,所得的東西是最多的。

新書四部,宮制狼毫筆十支,上品輕煙徽墨兩方,御制金銀壓勝錢各百枚,宮制新衣四套,繡鷓鴣鶴氅一件,紫貂皮大氅一件。這林林總總的東西竟是擺滿了案頭和床上,饒是秋痕和琥珀在祥符張家和這英國公府見慣了好東西,一樣樣看下來也是咂舌不已。尤其秋痕更是愛不釋手地把玩著那些鑄造精緻的金銀錢,同時亦掰著手指頭計算價值。

張越心知肚明這些都是為了安撫自己前一次吃的苦頭,所以才會比張超和張赳收到的賞賜豐厚那許多。不過,這會兒他和張超張赳坐在一塊,誰也不在意這賞賜的厚薄。剛剛同那賞賜一起送來的還有張貴妃的一個口信,說是朱棣已經同意讓張超前去金鄉衛,雖暫時只是授了百戶,卻准他從神策衛挑選十人跟從,這也是額外之恩了。而張赳也決定三日後起行前往開封,因此這兄弟三人聚一日少一日,也都想趁著離別前多聚聚。

儘管都有了賞賜壓驚,但一想到昨日那番情景,三兄弟自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