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沙皇之死──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悲慘結局 (下)

沙皇之死──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悲慘結局 (下)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2008/10/17
1918年7月初烏拉爾軍事委員加洛謝欽(飛利浦)動身前往莫斯科,以決定皇室今後的命運。槍決皇室全家之議得到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批准,為配合此一決定,7月12日烏拉爾委員會在自己的會議上通過關於槍決的決議...

文/張明珠】

葉卡捷琳堡 4月30日火車從秋明來到葉卡捷琳堡,為了安頓羅曼諾夫家人臨時徵收屬於礦業工程師伊帕契也夫的房子。5月3日在托博爾斯克的孩子們得悉此事,無不驚訝詫異。5月23日孩子們來到葉卡捷琳堡,住進沙皇夫婦和瑪利亞‧尼古拉耶芙娜所在的伊帕契也夫的屋裡。在此與羅曼諾夫家人在一起的還有五名侍從:醫生巴特欽、僕人屠魯帕、女僕捷咪豆娃、廚師哈里棟諾夫以及小廚師謝德涅夫。伊帕契也夫的房子像是監獄般地被兩道柵欄團團圍住,看守伊帕契也夫之屋的紅軍由是當地俄國工人所組成的。  葉卡捷琳堡的監禁時期,對皇家而言可謂是人間煉獄,無盡苦難。  1918年7月初烏拉爾軍事委員加洛謝欽(飛利浦)動身前往莫斯科,以決定皇室今後的命運。槍決皇室全家之議得到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批准,為配合此一決定,7月12日烏拉爾委員會在自己的會議上通過關於槍決的決議,以及銷毀屍體的方法,並在7月16日經過直通電報線將此訊息傳達給在彼得格勒的金納維也夫。 在結束與葉卡捷琳堡的談話之後,金納維也夫發送電報到莫斯科:「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斯維爾德洛夫。影本──列寧。 從葉卡捷琳堡通過直通電報線傳來以下的訊息:請轉達莫斯科說,與飛利浦約定的法庭審判一事,因軍事情勢無法繼續等待。您若反對,請立即告知葉卡捷琳堡。金納維也夫。」電報在7月16日21時22分傳到莫斯科,其中「與飛利浦約定的法庭審判」一詞,是加洛謝欽抵達首都時設定的密碼,解碼後意為關於槍決羅曼諾夫的決議。  然而烏拉爾委員會藉口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和西伯利亞白軍即將攻陷葉卡捷琳堡,要求再次以書面確認早先通過的決議。來自莫斯科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也就是來自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的電報回函,確定此一決議,毫不遲緩地發送到葉卡捷琳堡。  特洛茨基在回憶錄中寫道:我下次的莫斯科之行已經是在葉卡捷琳堡淪陷之後。在與斯維爾德洛夫談話時,我順便問及: ──沙皇人在哪裡?
──當然是被槍決了。
──那家人呢?
──家人和他一樣的命運。
──全部?──我問著,顯然帶著驚訝的口氣。
──全部。
──斯維爾德洛夫回答說,
──那又怎樣?
──他等待我的反應,我什麼都沒說。
──誰做的決定?
──我問。
──我們在此決定的,伊利奇認為不能讓他們活著,尤其是在現今困難的情況下。  在那兵荒馬亂的時代,是否能在白軍攻城之前,將羅曼諾夫全家及時撤出葉卡捷琳堡,並依照原先公布的,交給公開法庭審判?答案顯然地是可以的,城市在羅曼諾夫全家遭槍決之後八天才淪陷,想要撤離,時間綽綽有餘。畢竟烏拉爾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和執行此一恐怖行動的劊子手都順利自該城逃脫,抵達紅軍的所在地。白軍陰謀解救皇室的說法,只是布爾什維克黨人剷除心頭大患,消滅沙皇全家的藉口。  槍決 總而言之,1918年7月16~17日,在這毀滅的一天,羅曼諾夫全家和奴僕和往常一樣,在22點30分臥床就寢。23點30分屋裡出現兩個烏拉爾委員會的特派員,將執委會的決議交付給警衛隊指揮葉爾馬科夫及住宅指揮尤洛夫斯基,並要求立刻執行。被喚醒的皇室家人和奴僕被告知說,由於白軍的入侵,住宅可能會遭到射擊,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必須搬到地下室避難。七位皇家成員──尼古拉‧亞歷山德拉維奇、亞歷山德拉‧菲德羅夫娜、女兒歐麗佳、塔吉安娜、瑪利亞、安娜斯塔西雅、兒子阿列克謝伊,以及醫生和三位自願留下來的僕人等11人從二樓下到拐角的半地下室房間。當全部人等走進房裡,關上門後,尤洛夫斯基將囚犯排成兩排,第一排──沙皇全家,第二排──僕人。皇后和皇太子坐在椅子上,右邊站著沙皇。與沙皇面對面站著尤洛夫斯基,右手放在褲袋裡,左手拿著一張小紙條。尤洛夫斯基向前走上幾步,拿起紙條說:「注意!在此宣讀烏拉爾委員會的決議……。」還來不及讀完最後一句話,沙皇大聲反覆地問:「什麼,我不明白?」尤洛夫斯基重複讀了一次,在讀到最後一個字的瞬間,從褲袋裡拿出左輪手槍,向沙皇開槍射擊,沙皇臉朝天倒下。在尤洛夫斯基開槍之際,其他人也槍彈齊發,其餘十人應聲倒地,然後又對躺在地上的人開了幾槍。  7月17日凌晨一點結束射殺。屍首橫七豎八,臉孔血肉糢糊,地板因流血而噁臭滑膩。只有尤洛夫斯基一人鎮定自如,他冷漠地查看屍體,從死屍身上卸下貴重物品。確定全部死亡後,開始清理打掃,當務之急是消除斑斑血跡,迅速將屠殺的場面整理乾淨,到了清晨三點一切井然就緒。  接著拿來擔架,開始將屍體抬到停在院子裡的卡車上,當將沙皇一女兒被搬上擔架時,她突然喊叫起來,用手遮住臉龐,依舊活著的還有其他人。此時開槍為時已晚,在大門敞開的情況下,槍聲將傳到街上,葉爾馬科夫於是拿起帶有刺刀的步槍刺死還活著的人。在將死者搬到車上之後,凌晨四點左右卡車開動,前往上伊謝季工廠之外,葉爾馬科夫預先準備妥當的地點。由於卡車無法再往前開行,於是在此將屍體改用四輪馬車運載,繼續前行。然而在半道上才明白,沒有人知道礦坑的位置,此時天色漸亮,往前再走了一會,在距離卡普洽卡村1.5俄里處停下來,在樹林裡找到積水的小礦坑。尤洛夫斯基命令解下屍體的衣物,所有的珍貴物品被搜括一空,衣服放火焚燒,屍體被丟進礦坑,並向礦坑投擲手榴彈。當完成任務後,尤洛夫斯基動身前往烏拉爾執委會,報告工作情況。7月18日葉爾馬科夫一行人再度來到犯罪現場,同夥用繩索將葉爾馬科夫放進礦坑,以便將每一屍首單獨綑綁,拖出礦坑。然後在所有的屍體上面灑上硫酸,澆上煤油,燃燒木柴,一把火燒光。  八天之後,在白軍的猛攻之下,葉卡捷琳堡淪陷,一群軍官衝進伊帕契也夫的房裡,在院子裡他們發現皇太子的西班牙狗,飢渴交加、留連不去地尋找自己的主人。房子裡外一片空蕩,但是景象十分陰森恐怖。 1918年7月17日,在槍決的當天,烏拉爾委員會發出電報給莫斯科的斯維爾德洛夫說:「血腥暴力、殘害無數百姓的前沙皇尼古拉‧羅曼諾夫已遭槍決,而其家人則撤離到安全的地方。」7月21日烏拉爾委員會通知葉卡捷琳堡此一訊息。然而在7月17日21點15分,莫斯科收到從葉卡捷琳堡發出的密碼電報:「密件,人民委員會,葛爾布諾夫。請轉達斯維爾德洛夫:皇室的所有成員遭到和他的首腦一樣的命運,官方的說法則是皇室在疏散時遇難死亡。別洛巴拉多夫,烏拉爾委員會主席。」  7月17日,即槍決沙皇的當天,在阿拉帕耶夫斯克羅曼諾夫家族其他成員也慘遭殺害:女大公爵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菲德羅夫娜之姊妹)、大公爵謝爾蓋伊‧米哈洛維奇、大公爵康斯坦丁的三個兒子、大公爵保羅之子。1919年1月四位大公爵,包括保羅和尼古拉‧米海洛維奇,在彼得堡羅要塞遭到殺害。如此一來,列寧以無比殘忍的手段迫害受愛國情操激勵而留在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的成員。  遺骸之謎 1979年在斯維爾德洛夫州找到了羅曼諾夫家族的遺骸,然而當局的命令,將遺骸掩埋起來。1990年9月20日,葉卡捷琳堡市蘇維埃決議在被拆除的伊帕契也夫屋宅的舊址上撥出地段,興建教堂,紀念無辜的受難者。  1991年從重新展開挖掘工作,許多專家確定1979年找到的屍骨極可能是皇室的遺骸。皇太子阿列克謝伊和女大公爵瑪利亞的遺骸不在此內。  2007年6月,意識到羅曼諾夫家族遭槍決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決定在老卡普洽卡道路進行新的勘查工作。2007年7月烏拉爾考古學家在葉卡捷琳堡附近,距離末代沙皇全家被掩埋的地點不遠處,找到10~13歲小男孩和18~23歲女孩的遺骸。據學者的考據,遺骸屬於皇太子阿列克謝伊和女大公爵瑪利亞。 1998年7月17日皇族蒙難80週年紀念日,將「神聖的皇族受難者」安葬在聖彼得堡羅曼諾夫王朝陵墓所在地的彼得堡羅教堂。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49期】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