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fw] 漫話燒香

[fw] 漫話燒香

佛寺在信徒、香客心中是頂禮膜拜的神聖場所,步入這個精神家園,怎樣才能表達自己的真誠呢?無疑,禮佛上香是最直接的方法。通過燒香、許願、叩頭、合十、問訊等動態行為,與佛、菩薩溝通,完成內心的希求祈願。

香、燒香,古今有多少善男信女向諸佛菩薩、神祇地靈、歷代祖先,表達心聲。求家庭平安,求事業有成,求消災免難……,縷縷清煙,承載了多少人的希望。

然而,希求祈願的執著有求,能否達到你的要求呢?經常在寺院中目睹的場面:一根根的香棒,一把把的香,點燃後如同火炬。燒香的人是三教九流,燒香的姿態是五花八門,無數人在重複,人們稱曰:「香火旺盛」。燒香叩頭是對佛禮敬的表現形式,通過它的外在形式,攝受其內在層面是它的真諦。不能通達內在的真質,「封建」、「迷信」這頂帽子,永遠不能抹去。「萬人皆為福,似此求神正多,都須照顧頗不易;佛心本是慈悲,倘若作惡太多,也要保護實在難為。」佛教是旨在心源,淨化人心的宗教,用佛陀的教導,修正自己,改變習氣,完善人格。聖開法師曾說:「香是表道德馨香。道德者,乃利己謂之道,利人謂之德,利己利人謂道德。」

因此,對香、燒香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還原其真質,此為學佛的人所共參的。

一.從芳香植物或動物分泌物提取的天然香料,用於驅蟲、薰燒、敬神等諸般現象,是遠古先人在掌握火的使用後,燃燒柴木時,發現了香木、香脂有散香清神作用。從此人們有意識地將香木、香脂直接焚燒,昇煙祭天。具體的祭法為:將犧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昇煙,表示告天。《周禮》:「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註:「禋之言煙,三祀皆積柴……燔燎昇煙,所以報陽也」。疏:「禋芬芳之祭」。

據《禮記‧郊特牲》:「周人尚嗅,灌用鬯嗅,郁合鬯嗅,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註:「祭必先求諸陰,故牲之未殺,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以鬯之有芳氣也。又,搗鬱金香草之汁,和合鬯酒,使香氣滋甚」。「灌地之後,蕭合黍稷,嗅陽達於牆屋。」註:「蕭,香蒿也」。

祖先對燒香有很明確的目的,有專門掌握燒香的人,這種現象在世界範圍內也十分廣泛,歷史悠久。

古埃及人從阿拉伯和索馬裡沿海地區引進芳香類的樹木,把香當作宗教儀式中使用的重要用品;巴比倫人在祈禱和占卜時往往也焚香,預告「神明」,關注祈祀之事。

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也有燒木頭或樹脂的習俗,以供奉神明或袪除惡魔;羅馬人先是焚香木,後來引進了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使用;基督教會於公元4世紀開始在聖餐禮上焚香,希望教徒的信願上達於天,又表示聖徒的功業。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猶太古教也都有焚香致禮的習俗。

由此可知,燒香是古代一種十分普遍、廣泛的現象。

二.在大陸所確定的五大宗教中,唯佛教與道教與香最為因緣深厚。

道教是中國土生的宗教。在宗教軌儀中,供奉神靈時,要求有香、花、燈、火、果五種供奉。五種供物,以表示天地造化,萬物相生相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五行:

金:用銅鐵成錠,貼金箔代替。

木:即香,用香刻成假山。

水:即淨水,用淨盂盛之。

火:即燈。

土:黃土取方一塊。

道教稱香有太真天香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自然香、清淨香、妙洞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寧全真在《上清靈寶大法》卷五十四曰:「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無為者,意也。清淨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達上清也。洗身無塵,他慮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亂,以意役神。心專精事,穹蒼如近君,凡身不犯諱。四香和合,以歸圓象,何慮祈福不應。妙洞者,運神朝奏三天金闕也。靈寶慧者,心定神全,存念感格三界,萬靈臨軒,即是超三界外,存神玉京,運神會道,不可闕一,即招八方正真生氣,靈寶慧光,即此道也。以應前四福應於一身,以香焚火者,道德無為之純誠也。以火焚香者,誠發於心也。」道教在齋醮儀式中,將燒香行為都規定了名相,其意義是十分深刻的。

TOP

三.佛教是圓教,不僅解行圓滿,而且對俗諦認知也有圓滿解釋。僅此「燒香」來以論證。佛教徒在宗教儀式時,特別早晚誦經功課中,起口便唱誦「爐香讚」。其云: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在佛前大供,有唱「戒定真香讚」或唱「香纔爇讚」等。焚香而作讚嘆之語,是禪誦次第之首,禪香之燃,當列第一。

燒香又稱焚香、拈香、告香、捻香、插香等。

禪宗注重拈香之稱,常於種種場合拈香。如:開堂之日,祈求聖壽萬歲之拈香,稱為──祝聖拈香。

法會之時,為出席敕使祝福之拈香,稱為──敕使拈香。

接嗣法燈所作之拈香,稱為──嗣法拈香。此種表明師承關係及感念師恩之情也。

為諸佛菩薩、檀樾(施主、信徒)等拈香,稱為──佛事拈香。

其中,嗣法拈香,住持親自插於香爐中,其餘之拈香行事,則由住持拈香付與侍者,再由侍者插於爐中。

如何拈香呢?據《禪苑清規》卷五曰:「燒香者於香臺之東,向住持問訊畢,兩手捧起香盒,以右手拈盒置於左手中,繼以右手將盒蓋安放香臺之上,右手上香,向敬獻之對象焚之。其後,右手將盒蓋覆於盒上,雙手捧香盒安放於香臺,並低訴祝願。」

通常燒香型香為主,點燃後,用手輕輕煽去火苗,雙手持香舉到額頭,香頭對準所禮之對象,片刻,漸次插入香爐。一般三炷香即可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敬禮。

佛在世時,外護者供養佛陀及諸弟子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日常必需之物,稱為「四事供養」。若供以花、香、幢幡、衣服、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傘蓋、伎樂等稱為「十種供養」。

佛滅度後,佛、法、僧三寶同受尊重。佛教徒造佛像,供養飲食、香花、伎樂及諸種莊嚴飾物,猶如佛陀在世。其後漸形成供養儀軌。自古至今,花、香、燈等是最通常的供物。《十地經論》卷三有:

「利養供養,指衣服等。

 恭敬供養,指香、花等。

 行供養,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供養。」

為什麼把燒香作為佛事中首列的項目呢?如果引錄佛論寶典,對其瞭解會有認識的。

一、《阿毗達摩品類足》論曰:「香雲何?謂諸所有香,若好香,若惡香,若平等香,鼻所嗅。如是諸香二識所識,謂鼻識及意識,此中一類識先識,鼻識受已,意識隨識」。

二、《入阿毗達摩論》云:「香有三種,一好香,二惡香,三平等香。謂能長養諸根大種名好香;若能損害諸根大種名惡香;若俱相違名平等香。如是三種皆是鼻識,及所引意識所了別境」。

三、《五事毗婆沙論》云:「諸悅意者說名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順捨受處名平等者,鼻所嗅者,謂鼻根境」。

四、《雜阿毗曇心論》云:「香入者三種,謂好香、惡香、非好惡香」。

《大毗婆沙論》卷十三、《俱捨論》卷一:「則有好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之論。」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曰:「香處有四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向為緣一香生於鼻識,為緣多香生鼻識耶」。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云:「香謂所嗅,此有四種,好香、惡香、等不等香,有差別故。等不等香,增益損減,依身別故」。

香,梵語音譯為乾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識的分別對象。

六根之一的鼻根,完成對香的判斷:

能令心生歡喜,心曠神怡;能培養諸根大種的,是謂好香。

能使人心生不悅、厭惡,能壞諸根大種的,是謂惡香。

沒有增益損減之分,非好非惡,是謂平等香,反之為不平等香。

香給予心所的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是通過鼻根傳達心識的,凡夫的心識在分別出善惡、好壞,這是一種本能的生理和心理運轉現象。香,能引發人的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如在好香滋養下,迅速向「好」的目標歸依,所以說燒香是修道的助緣。

在《長阿含經‧幣宿經》中,有一譬喻,其曰:「……譬如有人,墮於深廁,身首沒溺。王敕左右,挽此人出,以竹為篦,三刮其身,澡豆淨灰,次如洗之,後以香湯,沐浴其體,細末眾香,坌其身上。……又敕左右,重將洗沐,如是至三。洗以香湯,坌以香末;名衣上服,莊嚴其身;百味甘膳,以恣其口;將詣高堂,五欲娛樂。其人復能還入廁不?」

有人墮於茅廁中,全身屎尿,污臭不堪,被人救出,用竹篦刮,香湯沐浴,眾香塗身又供百味美饌,以五欲娛樂其心,你說此人還會回到惡臭茅廁中去嗎?不會的﹗行善之人生天,一定不回到臭穢不淨地方的。

香,離穢之名,即宣散芬芳復馨。

人生無常,苦樂參半,而如法修習,自我完善,永於極樂。這個淨土是「圓滿香積世界」。「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常有香氣,如妙栴檀,復以香樹而為行列,天妙珠瓔摩尼等寶」。「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晝夜六時殷重至心,……並造形象,香花、音樂、末香、塗香而奉獻,清淨嚴潔,於七日中,持八戒齋,於諸眾生,起慈悲意,願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諸菩薩護念是人,一切罪業悉皆消滅。……無諸病苦,增益壽命,隨有希求,悉皆如意」。

燒香、末香、塗香供養諸佛,發慈悲心,一心念誦,就可消滅一切罪業,可見香的重要性。

通常燒香所散發的芬芳氣味,使人心神安定,容易引人入道。還可通過煙香的飛覆,聯想到「香為周遍義,王乃自在義」。的境界。

《楞嚴經》卷五云:「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香蜜圓,我從香嚴,而得阿羅漢。」 香,能通達人之信心於佛,猶如佛之使者。凡夫應借此信使,努力證果。

TOP

四.香,《說文》曰:「芬馥也,從黍從甘」。世界各國人民自古就有燒香的行為。特別是印度這個地處熱帶,氣候炎熱的國家。容易生體垢、惡臭、蚊蟲滋擾,故將其盛產的香木煉製成香料,塗於身上,稱作塗香;或焚或薰,這種行為十分的普及。然而,佛教的興起,它不僅注重香的日常作用,又賦予香、燒香道德性能,這雙重性,反應在大乘佛教中的儀軌裡就十分明顯。如:叩頭、許願、燒香的人,一般稱是香客。參拜寺院或納香資,均稱進香。施主為僧眾設齋食時,先以香分配給大眾,而行燒香繞塔禮拜之儀式。行香時,受香者須頌偈,其云:「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界常芬馥,願此香煙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再接行香讚。《讚勝鬘經》:「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禪堂裡,在佛壇向右繞,跑成幾個圓圈,稱之跑香。坐禪開始時,以一炷香為起止時間,故坐禪也稱「坐香」。禪林中用以警策修行的木板,形如寶劍。警策用功辦道者,稱為「警策香板」;用以懲戒違規者,稱為「清規香板」;用以警醒坐禪昏沉者,稱為「巡香香板」忝。

佛家認為,燒香是攝心的表法,而內心的清淨、虔誠則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更重要,所以稱為「心香」。

燒香時舉止行為都要歸於偈語為總攝,所以,在佛前上香時要唱之偈文。據《禮佛儀式》:「禮敬讚德,先須至於香臺,端身息慮,思念聖德,目睹尊容,雙膝著地,手擎香爐,而舉偈言: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臺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聞香普薰證寂滅」。 (此偈載《華嚴經》是五分法身之香,今為成頌故。)

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五部:即指密教所云之佛部、金剛部、蓮華部、寶部、羯磨部。

真言宗分金剛界與胎藏界。金剛界表果門,也表智門,分五部。胎藏界表因門,也表理門,分有佛、蓮華、金剛三部。各部用香有所不同。

中央佛部──毗盧遮那佛──法界體性智──沉香。

東方金剛部──阿闍佛──大圓鏡智──丁香。

南方寶部──寶生佛──平等性智──龍腦香。

西方蓮花部──阿彌陀佛──妙觀察智──白檀香。

北方羯摩部──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薰陸香。

塗香或燒香時,所用香之種類因修法的類別(息災、增益、降伏、敬愛)而有所不同。

塗香時所用的香有香水、香油、香藥等。

燒香時用的香有丸香,(圓形之香,在密教修護摩法時,將之投入爐中供養,以此象徵總集煩惱,並用智火燒盡貪、瞋、癡等煩惱);散香(粉末狀之香,密教將微細煩惱、精進、愚癡等比喻為散香);抹香(於道場,寺廟撒粉末之香)。抹香之外,亦有用香水撒布道場或灌浴佛像者。在密教中,以牛糞、淨水、香水混合成「香泥」,可供修法時塗壇之用。

密教中有八供者:

闕伽水者,用備盥飲。水中有七物:乳、青稞、芝麻、吉祥草、炒米、白花、白檀香。

濯足水。

花。

燒香。

燈明。

塗香。

美食。

伎樂。

一切皆是樂空為性,供物為相,能為六根受用諸境,生起殊勝無漏之樂,為其作用。

此是八供,略者分三:一、前行供、二、出世間供、三世間供。

密教中極重供養。曾供奉佛陀指骨舍利的門法寺地宮中來看,主體的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密龕。踏步及甬道地面鋪銅錢(財供養),後室中部香爐蓋頂堆積薰香灰(燃香),八重寶函中有部份盛放液體(香水),四壁塗抹黑色塗料(黑土塗壇)等。這一切表明在封閉地宮前,做過盛大的舍利供養法會。香,燒香是十分重要的步驟。

密乘有七支者。七支者,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轉車輪、請佛住世、迴向也。禮拜:請佛加持故,歡喜降吉祥。合掌禮拜或展身體,或五支禮。合掌依次頂額喉心,是身業禮。讚嘆者是口業禮。心念一切諸佛菩薩功德至誠恭敬者,是意業禮。

供養:供養品有實設者,有意變者,一切所見、所聞皆應作供養觀。於能令我生瞋、生貪及可意不可意諸境,皆觀供養於佛。如人以物施他,則於彼物,不復執為己有。如是行者以一切境供養佛己,自不復於諸境上而求貪嗔癡等。

懺悔:是謂懺悔無始以來所有罪障。如人服毒,毒發則死,罪不懺者,當墮三途。故於佛菩薩前至誠懺悔。

隨喜:是謂隨喜他善。今日得作一善,應念明日亦當如是作,且更令廣大。凡於他人修善而生隨喜心者,則他人所得善果,自己亦能如彼而得。

請轉車輪:念諸眾生墮在黑暗,無所識知,故請佛說一切令諸眾生離苦得樂之法。請佛住世:謂佛住世為度眾生故,眾生未度盡時,請佛勿入涅槃,恆住於世,為利樂一切眾生故。

迴向:謂以歸依禮拜乃至三世所有一切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薩。

以上七支者為清淨眾障,增益資糧之法。香在佛事中列為首品,焚香在四藝(焚香、插花、掛畫、品茗)裡,排在第一。密教中燒香木,等種種供物,修護魔法,由灌頂消除災障,成就悉地。故此又與七支者聯係緊密。迴薰反聞是將燒香的有相,要遞昇到無相之境,是謂換得「心香」。只有心香永不耗滅,芳馨不退。「明德以存馨香」,銘此才是真悟。

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香為鼻根、鼻識所緣之對境。塵即染污之義,沉香、飲食之香、男女身上所有香,及一切好惡之香等,皆為香塵,(見《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如果執著「有形香」,很可能步入了香塵,從另一邊障人精進。故此《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云:「然香有過失,若香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香有出要,若當香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然復,大王!若言味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味有氣味故,若味無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

有香味、無香味,終不執著。何等香最勝、最上,無與等者,無能及者?世尊告曰:「戒香、聞香、施香,是謂」。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木蜜及栴檀,優缽及諸香;此諸種種香,戒香最為勝。

此戒以成就,無慾無所染;等智而解脫,逝處魔不知。

此香雖為妙,及諸檀蜜香;戒香之為妙,十方悉聞之。

栴檀雖有香,優缽及餘香;此諸眾香中,聞香最第一。

栴檀雖有香,優缽及餘者;此諸眾香中,施香最第一。

佛陀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當求方便,成此三香」,可謂用心良苦,參學者應在此一悟。

TOP

五.香有驅蟲、解穢、敬神等妙用。

《永樂大典‧醫藥集》記載:有清神香方:

木香(半兩、生切、蜜浸)、降香一兩、白檀一兩、白芷一兩,將藥碾為細末,用大丁香二個槌碎,水一杯,煎汁;浮萍香一掬,擇洗淨,去鬚,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勻,伴諸香,使勻入臼,杵數百下為度,捻作餅子陰乾。

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云:「若為蠱毒所害者,取藥劫布羅(龍腦香)和拙具羅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於千眼像前,咒108遍服即差」。又曰:「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念21遍大悲咒,摩拭身上,永得除差」。(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狀如甘草)

此經中有許多處,用香治病的方法,細心者可讀閱。

在佛事中經常以混和諸香配成香水,用於灌木或諸物、道場灑淨。《方廣大莊嚴經》卷三云:「梵釋諸天等,在於虛空中,以手捧香水,灌灑於菩薩,龍王下二水,冷暖及調和,諸天以香水,洗浴於菩薩」。

一般在浴佛之日,即取都梁香為青色水,取鬱金香為赤色水,取丘際香為白色水,取附子香為黃色水,取安息香為黑色水,勻拌,以灌沐佛頂也。

《敦煌古籍》中收錄有佛家香浴方。此方十分寶貴,極有商業性。錄其一:昌蒲、牛黃、苜蓿、麝香、雄黃、合昏樹、白芨、芎藭、枸杞根、桂皮、松脂、郁金、香附子、豆寇、蒮香等共32味香藥。

它作用是:芳香開竅,辟穢化濁,化瘀解毒,除惡殺蟲,通絡疏竅。

目前悉知,根據《藍神水淨除污穢薰煙經》開發的「安定除穢薰香」,已經廣行於臺灣省教內外。該品有上供下施,饒益人、天的功德。又可坐禪時點為薰香,能安定心神的作用,同類的產品在大陸的塔爾寺也有開發。

另外,《宋氏家要》、《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法苑珠林》、特別是明代《遵生八箋》中記錄有許多的香方、焚香等有關的材料,可供參閱。

六.古人的敬神焚香時,多取於天然的木材,後來有芳香植物的加工品,現在更加精細了。然而香料的來源也是要交待的。

漢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國(今伊朗境內),引入香料。《漢書》稱:「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樹皮膠,燒之通神明,辟眾惡」。我國除使用本土所產的香料外,大量的香從南海和西域輸入的。另外,「大多數香料是通過其它政權的奉進饋贈及邊境獲致的。」《遼史‧太宗下》載:「會同四年 ((941)二月甲辰,晉遣使進香、藥」。

香料當時是名貴之品,也經常作為一種:「政治交易」,換得人心。據《天臺山方外志》卷十二記載:

「隋文帝第三子秦孝王施物中有:開皇十年五月十九日奉施沉香等,如別至願,檢領沉香十斤,牋香十斤,薰陸香少許。右牒薄伸供養」。

在《盛典考》第十四中,也有許多類似的記載。

七.香、燒香,在凡聖之間都為尊崇的事情,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都有反映。

王維是一位傑出的禪詩作者,也是盛唐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這位深受儒家教育的知識份子,由於仕途多舛,皈依佛門後,受佛法的薰修,詩人的生活環境與方式,心理趣尚及性格氣質隨之變化。他的「去情重、好清靜」,不願「嬰世綱」,也就「日與人群疏」而「好與佛道近」。

過起「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的叢林生活。其詩曰:「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夙秋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在文學中,關於香的描述,明屠隆寫道:「香之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神。四更殘月,興味蕭騷,焚之可以暢懷舒嘯。晴窗塌貼,揮塵閔吟,溫燈夜讀,焚以遠辟睡,謂古伴月可也。紅袖在側,秘語談私,執手擁護,焚以薰心熱意,謂古助情可也。塵雨閉窗,午睡初足,就案學書,啜茗味淡,一爐初熱,香藹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長嘯空樓,蒼山極目,未殘爐熱,香霧隱隱繞簾。又可袪邪辟穢,隨其所適,無施不可」。

在古詩中還有北宋的《焚香》一首,特別著名,其云:

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

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香。

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

爐香裊孤碧,雲縷霏數千。

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

世事有過現,薰性無變遷。

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詩人陳與義一定通禪,一首《焚香》詩寫出無盡的禪意。

TOP

焚香靜趣

焚香是一種幽雅情致,自宮廷至民間都有焚香的習俗。

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隻香幾,上置有三足香爐,皇帝升殿時,爐內焚起檀香,於是金鑾殿內香煙繚繞。《紅樓夢》裏元春省親,儀仗隊中太監手提金爐,裏麵點的是龍涎香(氣味很濃郁的香料)。至於林黛玉閨中暗暗透出的「幽香」,秦可卿房內散發的「細細的甜香」,曹雪芹未加點明,就不知道各為什麼名貴香料了。

古代文人書齋裏也常焚香。蘇東坡貶官,路過廣州,曾買過十來斤檀香,預備作「焚香靜坐」之用。長壽詩人陸游在觀書時,齋中常要焚香,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谿詩。」香錢不一定比酒價廉,為了助其讀書情趣,還是願意用俸餘來添香,至於「紅袖添香夜讀書」那又是另一種情調,與陸放翁老先生這樣的人是不「搭界」的。古代文士淑女操琴詩時焚香,想必也是為了創造一種幽雅寧靜的氛圍之故。

香的形制上,有線香、棒香、盤香、股子香,一般用線香、盤香為多,現在的人都用於逛廟禮佛,居家祭祖。平時有的老年人也有看書、抄書時焚香的,寧神兼代計時。

還有一種檀香末(檀香),也很派用場。舊時有一種錫制香盤,附帶有鏤空的「福」、「壽」字錫板,放置香盤中,填上香末,再用一塊小錫板壓緊,劃火點燃開頭一筆,便可以沿著香槽依次點燃,現出字跡。此物我曾藏有用過,今已少見。如今香末,主要是用作焚燃檀香小棒的輔助。檀香小棍,單點是點不著的,焚香時先將香棒豎插於爐內,然後以小勺挑起香末灑在檀香棒上,點起香末,香棒即可引燃,到香棒快燒完時,可再添插香棒,繼續燃燒。

名人中愛焚香的大有人在,如名畫家齊白石就是其中之一,有記載,一日梅蘭芳問他:「老師之畫為何這麼具有生氣?」齊說:「沒什麼,我會焚香養氣。」齊還說:「觀畫,在香霧飄動中可以達到入神境界;作畫,我也於香霧中做到似與不似之間,寫意而能傳神。」

名伶中孟小冬信佛愛焚香;尚小雲新中國成立初在南京寓所,我親見他常常點燃3根比較長的香,然後一躬到底長揖3次。

香爐

香爐,對華人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它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門法物,也是華人家庭中必備的供具。中華民族文化開發得很早,古時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居室以除臭穢,所以古人讀書彈琴,喜歡先焚一爐香,可以淨雜念而使精神集中。

重視欽水思源,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來,華人都拜天地神祇,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儀式中的一個主要項目,香爐就派上用場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羅門教也有燒香的習慣,佛教傳到中國,很快就能溶入華人社會,中國的香爐,就進入佛教的殿堂了。

香爐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圓、長,短不一;質料也有銅、鐵、錫、石、陶瓷之別,以示身價有異;刻著不同的花紋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別不同。家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著一個香爐。如果佛教徒在家裏供了佛像,也不忘放一個香爐;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 。

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如大雄寶殿中央或閘外丹墀的大香爐,多是銅鐵等金屬鑄造或石雕的,爐身刻有該寺寺名,供信徒插線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爐,有銅、石或瓷質的,用以焚燒檀香。

佛寺的大殿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一個焚燒檀香的精緻小香爐,盤子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住持和尚上香專用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後到配殿上香。臥香爐則較適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銅、瓷兩種,把線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斷,平放在臥香爐裏燃燒,使灰爐不致飛揚而弄髒供桌。小型木質刻著蓮花形的香爐,有著長長的手柄。只能插一枝香,是進行佛事儀式時,讓主法和尚及齋主奉在手中的,叫手爐。還有專焚香末,形狀象盒子般的香爐,大多為銅鑄,分三層,下層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層盛放香末,上層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體的「壽」或「喜」字,鑄成連續不斷的回形岡狀圖案,厚約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型上,做成美麗的圖案;在起點燃著,蓋上爐蓋讓它順序燃燒,非常典雅;這種香爐,很少用來供佛或祭祖,多用在書齊焚香。

香爐在華人社會歷史久遠,本來只供焚香用,後來被愛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們玩賞的古董和藝術品了。於是,年代久遠、質料名貴、雕工精美的香爐,價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養的意義了。

香爐,佛教中稱它寶鼎,除了方形的香爐外;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寶,缺一不可。佛事儀式開始,都先唱香爐:「寶鼎熱名香,普遍十方………」、或「爐香乍熱,法界蒙熏……」等讚語,唱到「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的時候,寺中的住持或代表,就會繞到正中聖像前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獻上三枝檀香,以此一瓣心香,表示對佛菩薩的敬意。

供養佛菩薩的供品中,可分為:香、花、燈、塗(水)、果、茶、食、寶、珠、衣十種,而香在十供養之首,香爐的身份自然也高起來了。好的香,令人心曠神怡,只一枝就夠了。但許多禮佛的人,不懂燒香的意義,把佛菩薩當神拜,常常燃一大把香插在香爐內,熏得人淚水直流,甚至香爐起火燃燒;有些人甚至把香爐灰抓回去當靈丹妙藥,真愚癡得可憐!人們的無知、迷信,障礙了佛法的弘揚,真是罪過不淺啊!

焚香是一種拜佛的儀式。我國焚香起源於春秋時期,最早是最為諸侯王的朝儀。傳說香能辟瘟驅邪,所以宮室、朝堂、議事廳必焚香。到漢代,宮室發展到用香熏衣、驅蟲、防腐蛀,後來士大夫家以至平民,都有焚香的習慣。民俗五月端午,要在房中燒芸香,以驅蟲,要給小孩掛香囊,以驅邪惡。 自東漢永平十年(西元67年)佛教傳入中國,香、花、燈是禮佛必不可少的「三大件」,稱為「花香供奉」、「香火因緣」。而在東漢明帝以前,祀神祭祖,只燒艾條,不焚香。所以祭祀禮器中沒有香爐。漢明帝以後為了焚香,才開始製作香爐。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焚香這種禮佛的儀式也沿襲至今。

TOP

中國人為何要燒香?

燒香是中國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個特點極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漢人燒香,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燒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無處不燒。二是歷史悠久,現存文獻《詩經》《尚書》已有記載,則其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三是普遍性,幾乎做什麼都要燒香:對祖宗要燒,對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燒,對動物要燒,對山川樹木石頭要燒;在廟裏燒,在廁所也燒;過節要燒,平常也要燒;作為一種生活情調要燒,所謂對月焚香,對花焚香,對美人焚香,雅而韻,妙不可言;作為一種門第身份,所謂沉水熏陸,宴客鬥香,以顯豪奢;虔敬時要燒,有焚香彈琴,有焚香讀書;肅殺時也要燒,辟邪祛妖,去穢除腥;有事要燒,無事也要燒,燒本身就是事,而且還會上癮,稱為「香癖」,就彷彿現代人的抽煙飲茶一樣。

有趣的是,不特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香的英語寫作incense,查《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載有如下內容:古埃及人從阿拉伯和索馬利亞沿海地區引進香料樹,把香當作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倫人在祈禱和占卜時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擄往巴比倫(西元前586年--前538年)以前引進了香,到了西元前5世紀,一些祭壇專供奉香之用。教特別是濕婆派在正式禮拜和家常禮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節日禮拜、成年禮拜以及日常禮拜中都焚香。日本神道教也焚得。從西元前8世紀希臘人就焚燒木頭和樹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惡魔。羅馬人先是焚燒香木,後來引進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時越來越顯得重要。

中國燒香的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以漢武帝為界,前面為第一期,可稱初始期。其間,所燒的香有以下幾種:柴,玉帛,牲體,香蒿,粟稷等。燒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來祭祀。燒香行為由國家掌握,由祭司執行。

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箋:「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說,這種祭制始於周文王。

其具體祭法為:將犧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煙,表示告天。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註:「禋之言煙。」「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疏:「禋,芬芳之祭。」可見,所謂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煙祭神,那麼這就是後世所謂「燒香」了。

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點:一是香品原始,為未加工的自然物,還不是後世正規意義上的「香料」(樹脂加工而成);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如後世的「香爐」;三是專用於祭祀,而祭祀由國家掌握,即,燒香還沒有生活化,民間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謂《天香傳》謂:「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薦,而沉水熏陸無聞也。其用甚重,採制粗略。」

第二期,從漢武帝到三國,可稱引進期。漢武帝於中國香事的發展,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其一,武帝奉仙,為求長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壟斷。

其二,武帝時期香品漸走向實用化,如置椒房儲寵妃、郎官奏事口銜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壟斷,使香進入生活日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武帝大規模開邊,就在這一時期,產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傳入中國。《說郛》卷35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稱:「又按漢武故事亦云,毗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宮。金人者,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唯燒香禮拜。然則燒香自漢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國(今伊朗境內),《香乘》卷二引《漢書》稱:「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樹皮膠,燒之通神明,辟眾惡。」樹皮膠,即樹脂,是為真正的香料。

由於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時的香事變得格外繁盛起來,後世野史筆記屢稱不絕。什麼焚「月支神香」解除長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漢武外傳》),用東方朔「懷夢」香草在夢中與李夫人相見,直至燒「返魂香」使李夫人還魂--這個傳說還傳到日本。

香事繁盛,香具應運而生,不久,中國第一個香爐也發明出來了,稱為「博山爐」。傳說上面還有劉向的銘文:「嘉此王氣,嶄巖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宋火青煙。」(見《香乘》卷38)。劉向為宣帝時人。從此,香品與香爐配,使中國的香事進入一個新階段。

然而,從武帝時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東漢三國,在這三百多年間,香的使用還僅限於宮廷和上層貴族之中,極為名貴,難得進入尋常百姓之家。《香乘》卷 二引《五色線》稱:「魏武與諸葛亮書云: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為饋贈之禮品。又《香乘》卷7引《三國誌》稱:「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熏香。」足見焚香即使在宮廷中也還是一種奢侈。

第三期,是普及期。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後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西(域)香」由「南(兩廣、海南)香」所取代。「迨煬帝除夜,火山燒沉甲煎不計其數,海南諸香畢至矣。」南香的大量湧入,使香的價格降低,為普及提供了物質準備。二是佛道二教從六朝以來大發展,輪番躋身於國教的至尊地位;二教尚香,「返魂飛氣,出於道家;旃檀枷羅,盛於緇廬。」從而,信徒洶洶,風氣大展,造成燒香走向普及。只不過,這時固有儒教還與釋道二教時相對抗衝突,傳統士人抵制特別是佛教,而使繁盛的香事略為減色。

迨至宋代,三教融合,燒香之俗,也便禦風而行,為大家一致崇尚,士人拜祭孔子時也燒起香來。這就出現了本文一開頭所講那種局面。明屠隆總結道:「香之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神。四更殘月,興味蕭騷,焚之可以暢懷舒嘯。晴窗塌帖,揮塵閔吟,溫燈夜讀,焚以遠避睡魔。謂古伴月可也。紅袖在側,秘語談私,執手擁護,焚以熏心熱意。謂士助情可也。塵雨閉窗,午睡初足,就案學書,啜茗味淡,一爐初熱,香藹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長嘯空樓,蒼山極目,未殘爐熱,香霧隱隱繞簾。又可祛邪辟穢,隨其所適,無施不可。」

香與美已融合為一,大量詩文專門寫香。茲舉北宋陳與義(字去非,與黃庭堅、陳師道齊名)的《焚香》為例: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香裊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淩空去,縹緲隨風還。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

無限心意情懷,寓寄一炷煙中,人生喜怒哀樂乃至形而上的追問與探求均在此找到出路,於是也就難怪世事變遷而熏性是不改的了。噫!香已經完全滲透內化到人的精神之中;這種滲透是那樣的深,以至到了民國年間,林語堂還津津樂道。

TOP

佛教的香器

香器是指焚香用的器皿及用具,除了最常見的香爐之外,還有手爐、薰球、香囊、香盤,及在香粉的香篆、盛香的香盆,都是屬於香器的範疇。

這些豐富的香器種類,主要是為了配合各種不同型態的香焚燒或蒸薰的方式而產生。除了實際上的用途之外,基於美觀及裝飾的考量,香爐的型制、爐身的造型、色彩,更是琳瑯滿目,配合嫋嫋香煙,及美好的香味,讓用香的情境達到極致。

焚香的器具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

香爐:是指可燃點盤香、沈香木塊、丸香及香粉的圓形香爐。

臥香爐:專門焚燒橫式線香,即臥香所用之香爐。

香筒:長筒式香薰,為直式線香所用。

立香香爐:是指專門焚燒有竹枝為柱腳的立香所用的香爐,大多以金屬或石材為爐身材質,用於祭禮時上香之用,避免香爐身溫度過高。

手爐:即一般所說的柄香爐,以焚燒香丸、沈香木塊為主,方便上堂時以手持之。

薰球:為鏤空圓球,內放香品焚燒,無論球如何轉動,球內香品皆能保持水準不會傾倒。

香囊:指將各種香料、香品置入囊中,放在身上散發香氣的香具。

不同的香料,以不同的方式來散發香氣,也會造成特別的效果。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為燃燒、薰炙及自然散發等三種方式,而有不同的香器來配合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線香、盤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須以燃燒的方式,而龍腦之類的樹脂性香品,則必須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將香品放在炙熱的炭塊上薰烤。而調和成香油的香品,就用自然揮發的方式來散發香氣。此外,各式各樣香氣濃郁的香草、香花,也被裝入花薰、香囊之內,讓其自然散發香氣。混合數種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紙包裹,裝入香囊。

隨著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香器的樣式也不斷出奇翻新,從香器開始出現到現今,香器的演變,幾乎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讓人們無論是在用香或是供香時,在嗅覺及視覺的心靈意境上,都達到了美好的昇華。

TOP

中國歷代香器簡介

在佛教傳入中國用香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同時大量引進各種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觀念和方法,於是,香從生活中的附屬用品,一躍而成為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場景。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在室內薰香的習俗,焚燒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其實薰香源自古人薰煙以趨滅蚊蟲,並消除穢氣。

在《周禮》中記載:「剪氏掌除蠶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蟲之事。」古人燃香也可以說是清淨環境,中國在尚未產生專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銅炭爐來薰香。

中國人在室內焚香自戰國時代就已開始了,但是專門為焚香而設計的香具,卻遲至漢代才出現。

中國香爐的形制始於戰國時期銅爐,以後歷代出現各種式樣的香爐。材質有陶器、瓷器、銅器、鎏金銀器、掐絲瑵琺瑯、畫琺瑯、竹木器及玉石等,種類豐富。

在春秋時期,已出現專供室內取暖的銅炭的「王子嬰次爐」。而這類銅炭爐後世仍然沿用。

漢代開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香爐——博山爐。博山,相傳是東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爐蓋上雕鏤的山巒之形,山上有人物、動物等圖案。當香爐中飄出嫋嫋香煙,就宛如神山盤繞終年的雲霧。博山爐盛行於神仙之說流行的兩漢及魏晉時期。

在漢代,專為焚香而設計的香薰已經出現,大理的薰香器從各地的漢墓出土,可以知道當時薰香習俗已經很普遍。漢代薰香的風氣,南方比北方更為盛行。廣州地區四百餘座漢墓中,共出薰爐一一二件。

在漢代蔡質所著的《漢官儀》中,就有關於香的文獻記載:「女侍史絜被服,執香爐燒燻。」

在廣州、長沙等地的西漢早期墓葬中已經出土了不少豆形薰爐,而中原地區出現得稍晚。從這種出土不少專為薰香而作的香薰看來,薰香的風氣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廣的,而許多高級香料也是從南海輸入中國。根據《史記》〈貨殖列傳〉的記載,西漢時龍腦香在廣州已非罕見之物。

漢通西域後,還從陸路自西方輸入蘇合香。《班固與弟超書》:「竇侍中令載雜采七OO匹,白素三OO匹,欲以市月氏馬、蘇合香。」這是漢代以雜絲、白素等布料,要買月氏馬及蘇合香。《後漢書》「西傳傳」說大秦國「會合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

漢朝時樂府詩中也說:「行胡從何方,列國持何來,氍毹、(外毛內答)(外毛內登)、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其中都梁香為古代著名的香草。

漢代的香品中,有乾燥的草木植物、樹脂類的龍腦香、蘇合香。草本植物的茅香乾燥之後就是可燃物,為了能充分燃燒,通常在爐身的底下會有通氣孔。有的設計爐身較淺,爐蓋隆起,而且在爐蓋上備有數層鏤孔。這類爐具的容積也較大。同時為了容納自進氣孔落下的灰燼,通常也設有承盤。

龍腦及蘇合香等樹脂類香品,必須放在其他燃料上薰燒,因此這類爐身較深,以便置燒紅的炭塊,有時加銀箔或雲母片,再放上樹脂之類的香品,使其徐徐薰燒。出土的漢代香薰中就曾留有炭料、香料。

兩晉南朝的香具

東晉南朝士大夫中,以香沐浴,以香薰衣的風俗開始盛行。薰衣的風俗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在河北滿城中靖王劉勝墓中,發掘的「銅薰爐」和「提籠」就是用來薰衣的器具,湖南長沙的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為了薰香衣、被特製的薰籠。

三國的荀□好薰香,文獻中記載:「荀令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竭。」由於荀或經常讓自己的衣服薰上濃郁的香味,所以當他到別人家中之後,他坐過之處往往留下香氣,經過三日還沒有散去。在東晉時文人也以白旃檀的芬芳來比喻學養的淵博。

在兩晉南朝流行的香薰式樣之中,從三國吳到南朝晚期圓罐式及豆式有承盤的香爐式樣大略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孫吳中期至西晉末年(西元二五四——三一六年)

第一期的香薰,造型簡單,整體為罐形,侈口鼓腹、圈足,上腹鏤刻三排圓形鏤孔,沒有承柱和底盤。

第二期:東晉前期「東晉立國至穆帝昇平以前」(西元三一七——三五七年)第二期的香薰,薰體為短直口圓腹罐形,腹部有大三角形鏤孔,承柱亦為上下小大的圓柱體,承盤則為平底缽形器。

第三期:東晉後期至南朝劉宋時期(西元三五七——四七九年)第三期的香薰,醬油,罐形薰體,小口鼓腹,腹部滿佈密集的長三角形鏤孔,圓柱形承柱,粗短而直,承座則為寬沿盤形。

第四期:相當於南朝中晚期「齊、梁、陳」(西元四八O——五八九年)第四期並未發現見香薰等器具。

隋唐的香具

自東漢明帝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焚香禮懺在奉神明或祀天地祖的儀式中,幾乎經常可見。甚至,有在行道上以香鋪地,使香的需求量更大。在《文昌雜錄》卷三中記載:「唐宮中每有行幸,即以龍腦、郁金布地。」

唐代的香具,也開始有新興的式樣。如:多足香薰、薰球、及長柄手爐,質地多為金屬器或鎏金銀器。唐代流行有提煉的金屬香球、香薰。唐代的多足帶蓋銅香薰十分獨特,也有附提煉者。

唐代帝室曾多次迎送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再送回法門寺。法門寺的文物中鎏金銀香薰、鎏金銀香球,是為皇室迎送舍利真身所專門製造的。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時使用香爐及香盒。這點從宋代繪畫取香的動作中,可以看出來。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滿白灰的爐具內。宋代也流行將香料壓成「香篆」,將粉末狀的香料模子壓出固定的形狀,然後點燃。

宋代曾大量進口香料,北宋時香藥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臘、渤泥、蒲端、安南等地其地盛產乳香、龍腦及棧香,朝貢品中也以香藥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政府專賣,民間不得私自交易。

宋代香藥輸入量雖大,但仍供不應求。宋人普遍用香,焚香用量大。祭祀慶典、官府的宴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祝壽等場合,無不用香。

宋人還有所謂的「試香」,於幽室外焚香,有時在庭園內的「詩禪堂」試著燃點新制的合香,品評香的氣味、香霧的形狀和焚煙的久暫,是宋朝人生活情趣中重要的節目之一。

宋人對於合香的薰燒法特別講究,香品點燃之後,並不投入火中,香爐內鋪厚厚的有保溫作用的爐灰,揀一小塊燒紅的炭塊埋於正中央,再薄薄地蓋一層,灰只露出一點。用薄銀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銀片上薰烤,於是香氣自然舒發,沒有煙燥氣。講究一點的,炭塊就不只是用普通的木炭,而是精製的炭團。

此外,宋人也使用香篆。南宋杭州城的住宅區內的各種服務業中,就有專門為人「供香印盤」的服務業,他們包下固定的「鋪席人家」,每天去壓印香篆,按月收取香錢。

在宋代的香爐中,有許多特殊的造型,如現藏於芝加哥藝術館,宋影青鳥形香爐(十一——十二世紀),爐蓋有一隻似鴛鴦的水鳥蹲伏著,爐身貼了兩層蓮瓣紋,也有承盤。盤底有如意雲頭花式足。香爐就從鳥嘴逸出,爐身挖有小氣孔,而使香煙從上面的鳥嘴飄出。宋代另外流行一種豆形香爐,形如高足杯。

到了元、明、清代,則流行成套的香具,例如元代流行「一爐兩瓶」的成套香具。明代十六世紀的繪畫中就已出現「爐、瓶、盒」。這種組合式香具乃是為了方便作為儲放香箸、香鏟之用。

明朝嘉靖官窯也有所謂的「五供」,五供是一爐、兩燭臺、兩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於祭祀及太廟、寺觀等正式場合。明代盛行銅製香爐,這與宣德時期大量精製宣德銅爐有關。宣德年間,曾使用泰國進貢的數萬斤銅料,鑄制三千三百餘件的「宣德爐」。明晚期民間大量製作銅香爐,設計精良。銅香爐的盛行與當時盛行燃燒各種品級的沈香木塊有關。

TOP

香品的類型

香爐

香爐是最常見的燃香薰物器皿,其主要目的不只使香燃後的灰燼能有固定收集的場所,也為供養與祭祀的過程增添了無限靈性美感。

在香爐製作的原料上,大約有陶磁、石頭、金屬等類。

陶瓷製的香爐,一般而言,由於土的塑性極強,所以造形特多變化,多以圓形為主;或雕鏤花紋,或塑蓮花襯為底座等,適於使用立香、盤香、香粉。也有陶瓷製臥香爐,造形與色澤變化較少。

此外也有石製香爐,在製作上比陶瓷製的香爐費功夫,由於其雕刻必須一體成形,否則一處刻壞之後,就有可能前功盡棄。而在石材的選擇上,則有大理石、瑪瑙石等。

香爐與花瓶、燭臺一齊供養於佛前,稱為三具足之一,其材質多為金屬、石、磁、陶、紫檀等,形狀多樣化,大約而言可以分為四類:

置於桌上的置香爐,如博山形、火捨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盤形等。

持於手上的炳香爐,如蓮華形、獅子鎮形、鵲尾形等。

坐禪時所用的釣香爐。

灌頂時,受者跨越而以淨身之象爐。

古時,於佛前行禮拜供養之時,手擎香爐;後世的柄香爐,就是承襲此遺風而來。在新疆地方所發現的佛教遺跡,其中壁畫,可推定為唐朝佛畫,圖中也有手持香爐,長跪禮拜者。而此香爐下部,附有稍高之台座。

此外,火捨也是香爐之一種,為密教用具之一,後世並列為佛前四具足之一。

焚香的材料和方式原與爐具的設計息息相關。自明朝晚期到清代,流行使用銅香爐,爐壁厚實不懼熱焰,而且造型變化多端,有竹節、松幹、古銅器及獅象等造型。所使用的香品為沈香木塊。木塊直接在燭火上引燃,然後插在爐內的爐灰中。爐灰的成分是燒過的香,灰其作用為保溫和透氣。

其他材質的香爐,也有爐底放置隔熱砂如石英砂之類,作用是防熱,以免爐壁過熱而炸裂。而銅香爐,尤其是厚胎的銅香爐,則較少過熱炸裂的顧慮,可以不斷地添插點燃的沈香木塊。現今所見的銅香爐,大多用來點直立的線香,在眾人祈福祝禱,香火鼎盛的場面,銅香爐是較為安全的,而一般居家與書齋所用多為小香爐,一般的銅製香爐,大多作為大型祭祀之用。

博山爐

漢代由於受到神仙方士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博山爐,晉代出現了青瓷薰爐,是室內薰香除穢的器具。博山爐的爐蓋裝飾著神山、異獸、珍禽和仙人,代表漢代流行神仙思想。

這類博山爐爐頂多半站立了一隻鳳凰。博山爐中有的設計奇特,例如有設計成一騎異獸的胡人,手托著博山爐爐身,人與獸成為基座,爐身的蓋面為仙山、四靈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和其他異獸及仙人等。爐中的香爐就從鏤空的孔洞飄逸出來。博出爐的蓋面上,一般都有山峰禽獸和神仙故事。

像這種在爐蓋上裝飾連綿的山巒,異獸與仙人點綴其中的博山爐,逐漸設計成熟、定型,爐蓋飾以仙山、飛鳥等,具有濃厚的神仙思想。

隋唐時代的博山爐,和晉代又有不同。

例如雲崗第二洞的樓閣式浮圖,七、八、九、十洞的龕楣,飛簷、博山爐,做為裝飾花紋的蟠龍、饕餮、朱雀、白虎等等。在第十洞有北魏時期所雕的飛天,四天飛天捧一博山爐,爐式為有山巒起伏的蓋子、高足豆式的器身,器身兩側有S形耳。

手爐

手爐是行者以手持之長柄香爐,用以供佛的香爐。

在《法苑珠林》中,有記載天人黃瓊說迦葉佛香爐:「略云:前有十六師子白象,於二獸頭上別起蓮華台以為爐,後有師子蹭踞,頂上有九龍繞承金華,華內有金台寶子盛香,佛說法時常執此爐,此觀今世手爐之制,小有倣法焉。」

在湖南長沙赤峰山二號唐墓曾出土一件銅香爐,底座作覆蓮形,中有小柱與香鬥通,柱柄柄頭有一鎏金小獸。出土時香爐中滿儲香料餘燼,為供佛之用。

同墓葬品中還有一件銅香薰,球形爐身,爐蓋呈圓錐狀,底座為喇叭形。出土時已殘破。同樣式的手爐在各處唐墓也曾出現,這說明了手爐在唐代相當流行。雖然唐代的焚香器中還有博山爐、香球及香薰,但是在佛窟壁畫中所出現的焚香器以手爐和博山爐為主。

敦煌莫高窟畫中,常可見到供養人像手持手爐的景象。例如大英博物館的收藏中,就有敦煌之唐代設色絹本引路菩薩圖,圖中菩薩即手持銅手爐。

在古畫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羅漢畫及禮佛圖之中手持手爐方式。我們可以看出長柄的手爐與香盒搭配使用,而且所用的香品呈顆粒狀或小丸狀。也就是常被稱為香丸的丸狀的合香或是呈小塊的龍腦。

在《清嘉錄》卷八有「燒鬥香」條中說:「香肆,以線香作鬥,納香作鬥,納香屑於中,僧俗鹹買之,焚於月下,謂之燒鬥香。」

尤崧鎮鬥詩香詩:拈將香線勻兼細,長短編成鬥樣同;祇合靈檀和木屑,豈宜旨酒薦瓊宮,佳人撤帳腰頻折,處士占星柄自空,吳俗中秋傳韻事,滿庭馥杜桂正臨風。

薰球

香器中有另一種造型特殊的薰球,非常特別。薰球的出現,始於唐代武則天到玄宗時期(西元六八四——七五五),大致流行於陝西西安地區。這種薰球多呈圓球狀,有長鏈,球體鏤空,並分成上下兩半,上下兩半球體以鉚接的葉片狀卡榫連接。球體內有小杯,以承軸懸掛於中央,小杯可隨時保持水準。因此無論薰球如何轉動,小杯始終保持水準,而杯內正在焚燒的香品則能隨時保持平衡,不致於傾倒。

薰球又名香毬,可以放在被中薰香,而香煙不會熄滅,明田藝蘅《留青日劄》卷二十二「香毬」條中說:「今鍍金香毬,如渾天儀然,其中三層關,輕重適均,圓轉不已,置之被中,而火不覆滅,其外花卉玲瓏,而篆煙四出。」正倉院所藏唐代薰球即是被中香爐。

宋代的皇家儀隊就有執香球者。根據文獻記載,淳熙十三年,太上皇八十大壽,孝宗至德壽宮問安,文武百官服朝服隨行,除了法駕五百三十四人之外,另有大樂四十八人,架樂正樂工一百八十八人,還有儀仗鼓吹,儀仗有二人各執一香球。香雲自香球中逸出。而宋代婦女乘車出行時,也有丫鬟手持香球,貴婦袖中自持小香球,於是車過駕經之處香煙如雲,塵土皆香。

甚至南宋杭城人迎親的隊伍也有用至香毬,即薰球。首先由男家選定時辰,令「行郎」各持花瓶、香球、花燭,沙羅洗漱、妝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結、清涼傘、交椅及花轎(花簷子)、鼓吹等,前往女家迎娶。

香囊

將各種香料、香品置入囊中,可以放在身上,隨身攜帶,散發香氣的香具。佩帶用的香囊在宋代記載中處處可見。南宋於端午佳節,后妃諸閤、大璫近侍獲賜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道宮法院多送佩帶符篆。一般市民在家門口「各設大盆,雜植艾蒲葵花,上掛五色紙袋,排飣果粽。雖至貧者亦然。」六月六日顯應觀崔府君誕辰,熱鬧的廟會也有「關撲」,即擲錢賭勝而贏得獎品或彩金獎品有香囊、畫扇、珠珮等。

香筒

香筒是一種燃點直式線香的香具,又稱為「香籠」,以便與插香的小筒有所分別。明清兩代所流行的香筒,其造型為長直筒,上有平頂蓋,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飾鏤空花樣。通常在筒內有一枚小插管,這樣就很容易插穩線香。這種線香是不含竹木簽心的。

明清時代的香筒,其質材有竹、玉及象牙。故宮展出的明清香筒有明雕竹人物香筒、明白玉龍鳳鏤空香筒、清象牙雕梅雀香筒及作為插香用的清青花小香筒。在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中也曾發現一件鏤空蟋螭玉香筒。明益定王墓中的玉香筒,質地為白,玉圓筒外壁鏤空梅花、螭紋,蓋面鏤刻盤螭。

香篆

一般的香粉,為了便於香粉燃點,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壓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樣,然後點然,循序燃盡,這種方式稱之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稱為「香篆模」,多以木頭製成。《百川學海》「香譜」條中說:「鏤木之為範,香為篆文。」這是說香篆模子是用木頭雕成,香粉被壓印成有形有款的花紋。

古時禪寺中常燒香篆以測知時間。也有燒香篆以修密法者,在《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並有將香印作成種子字、紇利字之香印,並將香爐觀想為法界,紇利字妙香印代表大悲拔苦,當香印依次焚燒時,則顯現真實之理,當燒盡時,則代表萬法歸空之理。以此觀法修持者,能獲觀世安稱、無有障礙之福報,如同微妙蓮花一般眾人愛敬。

香篆又稱香印,在焚香用香爐內鋪上一層砂,將乾燥的香粉壓印成篆文形狀,字形或圖形綿延不斷,一端點燃後循線燃盡。由於取用的香是呈鬆散的粉狀,點燃之前才以模造成綿延不斷的圖形,而且移動模子時很容易碰壞圖形,因此使用時並不方便。

在宋人的筆記中有印香的記載。「印香」很可能就是壓印香篆。《蘿梁錄》卷十三,「諸色雜貨」條云:「且如供香印盤者,各管定鋪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請香錢而已。」可見北宋末有僱請專人印香焚香的習俗。

為了使香粉的使用更為順利,宋人又制香餅,有作成心字形的「心字香」香餅、環形及指形的「冰環玉指」香餅。宋人李居仁「天香詞」中有「幾度試拈心字」的句子,說明心字香餅是可用手指拈起的,類似現代使用的盤香。

香盒

香盒是指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筥、香合、香函、香箱。通常為木製加漆,亦有陶制與金屬製。常見的形狀為扁平圓形。香筥有大香筥、小香筥之別。原來是供佛的法器之一,後世則用於茶席等之用,其造形也和以往不同。

除了香盒之外,還有香盤也經常可見。香盤是指焚香之盤,又作香台、常香盤。以木或金屬作成之方形台,盤中盛香作梵字形,常點火焚之。

此外,元、明、清時,流行成套的香具,大多為「爐、瓶、盒」的組合,即香爐配上香盒,而瓶則是為了放置在香粉的香鏟及持香的香箸用的。

這種種豐富多姿的香具,讓用香成為更美好的享受!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