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我是仙凡 作者︰百里璽(連載中)

119 丑字銅錢魂歸來


    「王大公子目前出價最高,還有哪位大爺、公子還要繼續開價的?五千兩一次,...!」

    李媽臉上笑開了花,準備最後的兩次喊價,然後拍板定下這首夜出閣權。

    舞台旁,王富豪大公子早就興奮的渾身發抖,一副急不可耐。

    他哪裡想到,他爹王縣令正在三樓的大包廂內趙太守跟前背脊發寒的跪著,恨不得一巴掌扇死他這捅禍的兒子。

    趙居貞太守沒有理會跪在地上的王縣令、王主薄,他和王守澄欽差,正翹首以盼的望著煙雨樓大門,心頭焦慮的等著,盤算著最後的時間。

    花魁結果已經出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實在不行,他只能派人用那數萬兩的朝廷剿匪功勞賞銀子,買下馬幫手裡的那份賣身契。

    ...

    姑蘇城的街道,漆黑一片。

    城裡絕大部分的老百姓早就關燈熄火,早早入眠,明早才好起來幹活。

    而煙雨樓周圍大紅燈籠依舊,通宵達旦,無數豪客、富商、公子哥們依然在喧囂熱鬧,徹夜不眠。

    「轟!」

    突然,煙雨樓早就緊閉的大門,被強行推了開來。

    一陣寒風呼嘯,灌入這暖融的煙雨樓內。

    整個煙雨樓的大豪客、富商們,還有那些看場子的護衛們都感覺渾身一冷,似乎被凍的清醒了幾分,驚愕的往門外望去。

    大門外,隱約站著一名青衣箬笠人的身影。

    他身後的大門外夜幕之中,一個黑臉挑夫頭子在恭候著,還有三十餘名挑著五口重擔子,氣喘吁吁的挑夫。

    看這架勢,似乎是走南闖北的行腳貨商,帶著眾多的貨物過來。

    「誰!」

    「什麼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0江湖事了拂衣去


    三樓大包廂內。

    趙居貞太守看到那青衣斗笠人出現,不由鬆了一口氣。上仙親自出面,以黃金贖走斐興奴的契書,他也無需再畫蛇添足了。

    他也不說話,只以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潦筆寫了「蘇上仙」三字,便立刻抹去。

    欽差王大人看了,頓時明白過來。

    原來這位神秘的青衣斗笠人,便是那位在太湖西洞庭山島嶼,逼得寒山真人自斃、茅子元自刎、劉洪自焚,毀了水匪上萬大軍的蘇上仙。

    別說姑蘇縣衙和吳郡太守府,哪怕是再加上吳郡四大幫、眾小幫派,甚至還有被剿滅的巨鯨幫、白蓮教和寒山道觀加在一起,也招惹不起這位神通莫測的仙人,只能敬而遠之。

    欽差王大人的神情卻是異樣的激動起來,「他就是...傳說中的仙人?」

    仙人遠離紅塵世俗,向來跟凡人很遠。他也是頭一次,離仙人這麼近。

    「正是。我正準備寫一份戰報奏章,向陛下稟明太湖之戰的細節,陳述上仙的功勞。」

    趙居貞點頭。

    「不不!」

    王欽差連忙擺手。

    「怎麼?」

    趙居貞不由詫異不解。

    他甚至有點擔心,王守澄是不是想要私下吞下這筆功勞。

    這位蘇上仙打完仗之後,這兩日便不見蹤影,也不要朝廷的賞銀,估計是根本沒打算要這份朝廷的天大功勞了。

    王欽差卻是迷著眼睛,低聲笑道:「趙老弟,你以為滅了巨鯨幫,便能入天子的眼?臣子為朝廷剿匪分憂,那是本分,算不得什麼。你可是把另一份天大的奇功,從指縫裡溜走啊。」

    「這,我有些不明白,如何是大功?如何飛黃騰達?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1布衣還鄉


    姑蘇城外西門碼頭,乘筏子順著碧波蕩漾的蘇河而下,兩岸儘是青山秀水,田野蕭瑟。大約行上百里水路,便是周莊水鄉。

    蘇塵盛著一條竹筏,順流往周莊水鄉方向而去。

    竹筏上,還有他在姑蘇城的布鋪裡剪的幾匹新布,還有布鞋。

    臘八剛過,不久便是新年,可以給爹娘和弟妹置辦幾身新衣裳。此外,還有幾斤白面和剁好的豬肉餡,一些油鹽醬醋芝麻等調料,用來包餃子、元宵煮湯圓。

    筏子走了許久。

    晨霧濛濛,寒風瑟瑟,隱約可見遠方一座水鄉的朦朧輪廓。

    卻見,河底深處,一縷微弱的銀光閃閃,宛若一道靈動的銀線,璀璨動人。

    若是尋常之漁夫從河中過,顯然會忽略過去。縱然是有人發現,也只能惋嘆,捕撈不得。

    咦~!

    蘇塵詫異,眉頭一揚。

    伸手,在水面輕輕一拍。

    「噗~!」

    水面微微一震,蕩起一片漣漪,一股震盪之力傳到數丈河底。

    這條正在河底歡快遊著的半斤重的銀脊刀魚,被生生震昏,翻著肚皮浮出水面。

    蘇塵臉上不由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撈起這條銀脊刀魚,用一條草繩一頭穿上魚鰓一頭繫著尾巴,提著這珍品魚放在筏上。

    不多久,便來到周莊水鄉的河道。

    ...

    周莊遠離喧囂的姑蘇縣城和運河水道,地處偏僻閉塞的水鄉,鎮子裡多為漁民,小橋流水人家,平日很是安寧。

    清晨時分,炊煙裊裊。

    周莊家家戶戶正生火做飯,或是準備下田幹活,或是下湖捕魚。

    一棵老鴉樹旁,纜繩繫泊著一艘陳舊的老漁船。

    蘇家世代打漁為生,在陸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2拜仙如潮湧


    姑蘇縣衙門,衙役班頭張二爺帶著一群十多名衙役,大搖大擺下鄉來了。

    最近縣衙的衙役們很忙。

    前兩個月,巨鯨幫的水匪們造反作亂,鬧得太厲害了。水匪凶狠不怕官差,衙役們都待在縣城,不敢下鄉收稅。眼看到了年關,今年很多偏遠鄉鎮的稅錢都還沒能收上來。

    巨鯨幫的水匪們在太湖一戰被剿滅了,水匪徹底平息,姑蘇縣城順利的恢復了對偏遠各鄉鎮的管轄。

    衙役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終於敢出城去收稅。順便在鄉鎮,打一頓牙祭,大吃大喝一番。

    衙役班頭張二爺領了徵稅的任務,帶了一群衙役擺足了架勢,來到周莊鎮子收稅。

    吳郡十三縣城之下,設有裡正一職。以百戶為一里,每裡置裡正一人。五里為一鄉,設鄉正一人。

    衙役們下鄉來收稅,周莊水鄉的鄉正、裡正們自然要小心伺候陪同著,挨家挨戶上門去收今年尚未繳清的稅錢。

    這衙役一下鄉,向來是鬧的全鎮子一陣雞飛狗跳。不得不費盡心思討好,以免遭到衙役班頭的刁難。

    鄉正躬著腰,小心伺候著,苦道:「張二爺,前幾個月太湖那些水匪天天來周莊打秋風,幾乎把家家戶戶都收刮了一個乾淨。咱們鄉民手裡沒有餘財,今年實在是難熬!能不能向縣太爺求個情,寬容一些?!」

    「你們這些泥腿子,真是不知好歹!沒有我們這些衙役官兵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戰場上豁出命去打仗,能把巨鯨幫給剿滅了嗎?

    朝廷為了打這一仗,耗費了多少銀子,給你們算過嗎?

    巨鯨幫水匪的過秤費,從此就沒了。官府這給你們周莊的漁民省了多少銀子!你們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3滔天功名和富貴


姑蘇王縣令的官船一靠岸,上百多名披紅帶彩敲鑼打鼓的衙役們抬著匾牌,上百名挑夫擔子緊隨而至。

周莊水鄉一下熱鬧起來了。

眾村婦、漁民們,張屠夫夫婦,還有媒婆、小寡婦等等,紛紛慌忙避讓在道路兩旁,拜見縣令大老爺。

蘇老爹和蘇老娘驚慌失措,也想要躲到路旁去叩拜縣令,卻被蘇塵雙手一按。二老都穩穩當當坐在桌席上,沒能動分毫。

「小官,叩見蘇上仙大人!」

王縣令看到酒席中間坐著的蘇塵,臉上露出激動之色,快步上前,蘇塵叩了一禮。

能夠安穩坐在一旁的,當然只有蘇上仙的老父老母了。

「叩見兩位仙父、仙母大人!」

王縣令又趕緊向蘇塵旁邊的蘇老爹、蘇老娘深深的躬腰一禮。

蘇老爹和蘇老娘自打張屠夫來了之後,整個人便有些懵,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見到王縣令向兒子,又向他們兩人叩拜,那更是感覺天旋地轉,渾渾噩噩。

他們蘇家世代打漁,受了一輩子的窮,這一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官也不過就是鄉正和衙役班頭了。從未見過尊貴的姑蘇縣令大老爺,更別說縣令大老爺居然向他們行大禮。

當然,也沒人敢說他們二老失禮。他們也無需做任何事,只需接受縣令老爺的拜見就行了。

「王縣令,你這副陣仗,是乾什麼?」

蘇塵看著王縣令,淡淡道。

他這趟悄悄回來見爹娘,就是生怕動靜太大,也好清靜的和爹娘、二弟三妹處些天。

但這王縣令如此大張旗鼓,這周莊怕是再無片刻的清靜可言。

王縣令連忙露出諂媚之色,討好道:「蘇上仙,非是小官要打擾上仙的清靜!但您可是在圍剿巨鯨幫一戰,為朝廷官府、為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4心無所繫,垂釣太湖


    自從吳郡太守趙居貞、朝廷欽差王大人等率吳郡十三縣的眾官員們登門拜訪,其餘眾大小幫派高層們接踵而至。

    甚至吳郡內各縣的豪客、富商、豪紳們更是趨之若鶩,紛紛前來周莊拜謁蘇仙府,望能瞻仰仙人一面,沾沾仙氣。

    甚至連周莊眾多鄉鄰漁民,都每日必來拜仙人。縱然是進不了蘇仙府,也要在門外遙遙拜上一拜,乞求祈福,得仙人庇佑。

    原本清靜安寧的偏遠周莊水鄉,短短數日便已經變得熙熙攘攘,道路上車馬如龍,蘇仙府門庭若市,如同姑蘇縣城的繁華鬧市。

    蘇塵不堪其擾。

    在周莊的蘇府裡待不住。

    可一時又沒想好去處。

    他乾脆躲到千里碧波的太湖,泛舟湖上,圖一個清靜。

    ...

    一葉扁舟,隨意的飄蕩在碧波蕩漾的千里湖面上。蘇塵坐在舟上,一人一釣桿,泛舟垂釣。

    蘆葦叢,甚少有人經過,總算安寧了下來。

    除了偶爾有一兩艘漁船在附近出現,但也沒漁民認識他,自然也沒人打攪。

    他心若止水,淡泊平靜。

    藉著這份清閒和寧靜,也好想一想,日後自己去哪裡,做一些什麼。

    這凡塵世俗。

    多少豪俠鮮衣怒馬,江湖上浪蕩時光。

    多少人追求功名利祿,何處是盡頭。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無數陰謀詭計,雲譎波詭,頃刻間兵敗如山倒。世事無常,因勢而起,因勢而去...紅塵滾滾如流水,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

    朝堂顯赫,世俗權貴,他無心眷顧。

    江湖之路,已經是盡頭。

    這些都不是自己的歸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5 一步三回首,了卻紅塵緣


    太湖。

    清晨時分,天色灰朦,正下著淅淅瀝瀝的酥雨,如一層薄霧,籠罩著雨色朦朧的太湖。

    碧波蕩漾,蘆葦叢隨波搖曳。

    遠處,有三兩艘漁船在打漁,湖面四野空曠而孤寂。

    今天是阿醜的頭七,蘇塵提了一籃子的金銀銅紙錢,一頓豐盛的水酒佳餚。來到太湖西洞庭山島嶼,湖畔的土坡上,給阿丑燒一些紙錢和祭品。

    「阿丑,我要走了,去尋那飄渺仙緣。這一去不知多少歲月...以後也不知還能不能回吳郡。」

    蘇塵坐在墓碑旁,燒著紙錢,默默的說著一些話。在這吳郡江湖,他能聊得來,也只有阿丑。他這一走,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

    坐了一個時辰。

    蘇塵一聲長嘆,方才起身,正要準備離去,啟程離開吳郡。

    突然,蘇塵隱約察覺什麼,回頭望去。

    卻見,一條小舟出現在遠處的湖面上,往西洞庭山島嶼而來。小舟停泊在雨霧朦朦的湖畔。

    一個淡素白衣女子,撐著一柄油紙傘,提著一些祭品,往阿醜的墓前而來。

    阿奴!

    蘇塵心頭一動,不由停下。

    阿奴正撐著油紙傘,下了輕舟,提著一個盛著紙錢和飯菜的籃子,來到土坡的墓前祭奠阿丑。

    她沒想到蘇塵會在阿醜的墓前祭奠,不由神情微愕,連忙施禮:「阿奴,見過蘇上仙!」

    蘇塵見阿奴改了稱呼,心頭不由苦笑。

    是啊,一切終究改變了許多。

    從蘇公子成了蘇上仙。這小小的稱謂,無形之中,讓人變的更遠了一些。

    「你還是像以前,叫我蘇公子吧。」

    蘇塵道。

    阿奴猶豫了一下,還是尊從,感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6 紅塵世外(卷一完結,篇尾曲)


    趙居貞太守等一眾官員在蘇仙府,苦守了數日,期盼蘇塵能回心轉意,前往長安出任國師。

    但始終未見蘇塵再露面。

    他們知道蘇上仙去意已決,不會再見他們,不由悵然若失,只能抱憾離開了周莊水鄉。

    王欽差無奈,視察完吳郡內的匪情,便回長安覆命去了。

    趙居貞尋訪蘇上仙而不得,據實向大唐天子,寫了一封稟報。

    「啟稟陛下,臣率眾官兵和江湖弟子,與巨鯨幫水匪在太湖一戰,不敵三大匪首率領之匪軍,死傷慘重,功敗垂成。危難之際,蘇仙人降臨,當場誅殺三大匪首,力挽狂瀾。

    臣知陛下有尋仙問道之心,屢屢拜謁蘇仙人,向其稟明陛下之誠心誠意,懇請其入長安,然蘇仙人並無留戀世俗紅塵之意。

    微臣苦守數日,蘇上仙已然是仙蹤渺渺,不知去向,坊間傳聞已然飛仙而去。臣無能,未能挽留蘇仙人,乞求陛下贖罪。」

    趙居貞率眾官員乘船前往姑蘇縣城,王縣令等官吏們跟隨。

    龐大的船隊抵達西門碼頭,眾大小官員們簇擁著趙居貞乘坐一輛豪華馬車,路過被那座烈火焚燬後的寒山道觀。

    「停!」

    趙居貞在馬車上,看到這座焚燬的寒山古觀,到處都是火燒過後的殘壁宮殿,廢墟瓦礫,心頭一時感嘆。

    這寒山道觀乃是一座數百年的古觀,是姑蘇城西門外的名勝之地。尤其是碑廊裡的名蹟甚多,刻有張繼詩大人的石刻碑文《楓橋夜泊》一首,珍貴無比。

    只是最近這幾十年來,道觀被寒山妖道竊佔,才成為匪賊的老巢。

    但道觀就此淪為廢墟,也頗為可惜。

    王縣令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7泛舟尋仙緣


    一艘烏色篷船,在雲霧濛濛的大河之中,漂流著。

    兩岸湖光山色,水清疏影,倒影著青翠奇峰,泛舟穿過,美如徐徐展開的一副神仙畫卷。

    這一年來,蘇塵和阿奴飄飄蕩蕩浪跡天下,尋求仙家緣法。

    循著那份大唐山川地形圖,走遍千山萬水。

    見識繁華似錦的大唐城池,人聲鼎沸的茶馬古道,走過僻靜偏遠的古老鄉村,罕有人至的深山古蹟,尋找朝歌仙城的下落,打聽著仙人的蹤跡。

    可惜,打聽到的民間流傳的仙人故事有不少,也曾找到過其他修仙之人遺留下來的痕跡。

    但是一問週邊的百姓,仙蹤如今在哪裡,卻是眾人皆茫然不知。

    蘇塵依著寒山真人留下的大唐中土山川地形圖圖,前往各處名山大川,苦苦尋求,蹉跎了一年,但是未能有所發現。

    一轉眼,蘇塵已經走過了大唐地圖裡近三分之二的地方。

    那些人口密集的世俗繁華城池,基本上被排除,不可能是朝歌仙城的所在。只有人跡罕至的深山大川,或有少許痕跡可尋,隱藏著那座飄渺的朝歌仙城。

    尋仙之路,難如上青天。

    仙途緲緲,無處可尋覓。

    ...

    昨夜,忽然一場暴風大雨,大河水漲了不少。烏篷船的纜繩繫泊在河岸邊樹上,躲避風浪。

    到了今日清晨,終於晴了起來,碧空萬里無雲。

    船前的小灶爐上,熬煮著米粥,旁邊溫著一壺清淡米酒。

    阿奴手持一柄魚竿,在垂河釣魚,準備早膳。吃完早膳,也好出發。

    尋仙之途漫漫,雖能觀賞一路風景美色,頗有詩情畫意,但一樣很辛苦。

    且不說她是世俗凡人,依然要吃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28靈山種靈豆


    大河滔滔,大霧朦朧。

    小篷船沿著河道而行,離遠方那座莽山,大約還有數日路程。

    蘇塵喝了一碗鮮魚湯,回到船篷,繼續研究他那些靈物。

    他的一縷神念,潛入靈山。

    靈台方寸山上,他的青蓮元神依然是老樣子,紮根生長在靈山上,只是那片蓮葉比一年前略微大了十分之一。

    此外,靈山裡多了一枚淡黃色的靈豆,早發芽生根,長成了一株靈黃豆。

    這是蘇塵在一次無意間,拿出青囊袋內的一粒乾癟的臨兵豆,在掌心之中玩耍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奧秘。

    他只需要神念一動,便能將靈物憑空移入識海的靈山之中。

    當然,僅限於不足重量較輕的細小靈物。如果不是靈物,或者太沉重,都無法被攝取進裡面。

    這讓他頗為驚訝和好奇。

    蘇塵嘗試了幾次,發現每一次取進取出,都會消耗少量的神念。而損耗神念,會讓自己很疲憊。

    這一年,他嘗試著在靈山之中種那靈豆。

    這臨兵豆,是靈黃豆。

    只是在種植之前,便要在豆粒的表面,刻上《白蓮靈經》的法訣。待它成長之後,結出一粒粒的靈豆子,便可以成為臨兵豆。

    在這靈山之中,靈豆的生長快慢,取決於它汲取的青色元氣。

    如果吸收多,它就長的非常快,一日可以生長一大截。最快,一夜生長出一年的效果。

    但如果沒有青色元氣可汲取的話,它那就完全生長停滯下來。

    蘇塵也不趕時間,試著在靈山裡種了一株,看看這臨兵豆的生長和威力,不敢多種。任由它在靈山裡少量的汲取青元氣,慢悠悠的生長著。

    靈豆的正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