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宋閥 作者:宋默然 (連載中)

宋閥‧ 第五十一章 風將

    王善中軍大帳,說是大帳其實也就是拿農家曬糧用的竹編曬墊搭成,頭頂還有一個大窟窿,要不然,帳中那團柴火會直接將這大帳燒成灰。望著那堆篝火,鄭成心中稍安,便事情一五一九地報告給了王善。其他基本符合事實,惟獨逃脫一項說成是他謀定而後動,率領部下殺死對方看守士卒,趁夜逃走。

    王善還不了解他這個妻弟?心知其中必須有假,也不說破,又問起徐九虛實來。不過這一回,鄭成所言又和逃卒不太一樣,聲稱徐九所部約有一千余眾,裝備精良,悍不畏死,進退得當,熟悉陣法,不過一般官軍可比,建議王善立即轉移。後者听罷,不置可否,命其好好歇息,至于轉移一事,需從長計議。

    坦白的說,王善對小舅子的話半信半疑。信,是因為自己戰力最強的部隊被打得稀爛;疑,則是因為自己這小舅子太不靠譜,口中一貫沒真話。若是徐九真有一千余眾,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以今日之戰況看,那還真得轉移。老子寧願去撞張叔夜,也不觸徐九這霉頭。真他所說有假,自己好不容易拉起這萬把人,又竄到這山東河北邊境,再跟去官軍打,實在不劃算。一時進退兩難,正沉思間,听見外頭喧嘩,心中不快。喚進侍衛詢問,說是有人逃跑,被捉了回來。

    “殺!”王善不假思索的下令道。“有多少殺多少!”侍衛領命而去,不多時回報,已處決十余人。

    又過一陣,仍舊沒決定走還是不走,外頭又鬧成一片。王善大怒,不等他召喚,白天建議避徐九鋒芒的部下急闖進來,稟報說又有數百人集體逃跑,派人去追,只捉回二十幾個。

    “殺!梟首示眾!”王善跳著腳吼道。這群村夫,殺光才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二章 摸營

    夜幕無邊,微風徐徐,這夏日的涼風本該讓人心曠神怡,備感舒適。不知為何,此時的風卻吹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王善大營中,騷亂已經平復,在兩百多顆人頭掛出示眾後,沒人再有膽量逃跑。盡管嘍羅們仍舊暗地里風傳徐衛所部是如何凶悍,但那畢竟只是傳聞,比起眼前的恐懼來說,算不得什麼。

    賊人們席地而臥,有的已經熟睡,有的卻還睜著眼楮,無神地望著燃燒的篝火。從落草那天開始,他們就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或許,能再打退一次官軍圍剿;或許,能搶到一批糧食,吃幾天半飽;或許,沒有明天。

    而對于那些被迫入伙的人來說,這一夜注定是漫長的煎熬。一頭是凶殘的匪首,一頭是剽悍的官軍,他們似乎沒有出路。偶爾抬頭,看著那一顆顆高高懸掛的頭顱,這些人不禁悲嘆,天下之大,怎就沒咱一條活路?咱不過要碗能糊口的飯,要件能遮羞的衣,何至如此艱難?

    “睡吧,明天或許就沒得睡了。”從睡夢中醒來的同伙夢囈般說道。

    是啊,明天或許就沒得睡了,或者就永遠睡了。管他呢,亂世人命賤如狗,今朝有覺今朝睡吧。挪動麻木的身子,正想躺下,忽然揉揉眼楮,難道我看錯了?那外頭有影子在動?再仔細一看,沒錯,是一片影子,緩緩的移動過來。那巡哨的人早抱著槍睡著了,哼,若被上面發現,少不得一頓好打。不好!是人!

    “官,官,官……”

    “關什麼關?睡吧……”

    “走水啦!快救火!”一聲驚叫,響徹賊營。無數被擾了清夢的賊人揉眯著惺忪的睡眼,口齒不清的咒罵著。待眯眼一看,大吃一驚!果然起火了!還不止一次,左邊,右面,東邊,全都起火了!天!怎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三章 梟首

    王善賊營已成一片火海,賊人們上天無門,下地無路,除少數人趁亂逃出外,其余紛紛投湖邊而去。北人不熟水性,望著無邊大湖進退兩難。那會水的,早就撲通一聲跳進湖里逃命去了,不識水的也被後頭同伙推擠掉入湖中,起先還冒顆頭顱大呼救命,片刻之後,再不見蹤影。那大小賊寇,絕望大哭,哀聲四起。背後官軍又追得急,走投無路的嘍羅們互相擁作一團,一齊跳入湖中,臨死也找個伴。一時之間,大野澤畔,落水聲,呼救聲不絕于耳。

    “奉大名靖綏營指揮使徐衛軍令!繳械不殺,投降免死!”正當群賊絕望之際,後頭官軍齊聲大呼。賊人一听,不作他想,立時拋了兵器,跪倒在地。那大野澤畔,數以千計的賊寇退潮般跪了下去,高呼饒命。

    徐衛不敢大意,降賊數倍于我。一旦發現靖綏營不過數百人馬,再有人領頭的話,必生禍亂。遂令士卒于湖邊形成包圍之勢,又遣人收繳軍器,馬泰所部騎卒遠遠觀望,一旦事變,立即沖殺。

    “低頭!亂動者死!”士卒們聲色俱厲,喝令降賊全部低頭跪下,不得仰視。同時雙手齊動,麻利地收繳著兵器。徐衛立在騎卒之前,仍舊雙手握刀保持戰斗姿勢。現在還不到高興的時候,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不多時,士卒收繳完武器上報,並未發現匪首王善蹤影。正遺憾時,便瞧見兩個漢子拖著一人快步而來,李貫手持雙刀跟在後頭。

    行至徐衛面前跪下,報道︰“小人擒獲匪首王善!”

    一語既出,滿場皆驚!王善?這蓬頭垢面,狼狽不堪的漢子便是匪首王善?徐衛心中一喜,脫口問道︰“你怎知他便是匪首王善?”

    “大人有所知,王善與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四章 兩軍對陣

    事不宜遲,遲則生變。王善被誅後,徐衛趁熱打鐵立即命人清點降賊人數,粗略算來竟有六千余人!是靖綏營總兵力的十倍不止!六百多士卒將六千多賊寇堵在湖邊,若日白天,一眼看去將是何等壯觀,或者,何等懸殊?

    心中不免震驚,徐衛心知這六千多人雖然被繳了械,但目前來講仍舊存在變數。首要之任務,就是將其打散分化,不然結果如何,恐怕只有天知道。正與幾位都頭商議,巡哨忽然來報,在大隊人馬正奔這邊而來。

    眾人吃了一驚,這三更半夜,什麼人還往這荒郊野外跑?難不成是王善援兵?徐衛不敢大意,親率楊彥馬泰二都頭,領了兩百馬步軍便迎了上去。出了賊營,前頭一馬平川,兩百士卒前進不久,便望見東方一片黑影移動過來。未幾,蹄聲震天,對方來得極快!

    “列陣!”徐衛一聲令下,那一百余步卒已不消都頭指點,居中列成方陣。長槍兵整齊排成四列,第一排半蹲,槍頭上挑朝前。持刀挎盾的刀盾手吊後列在兩側,嚴陣以待。數十騎卒不遠不近的靠近步卒,隨時準備迂回沖擊。

    “九哥!對方不知我虛實,不如主動沖他一陣!”楊彥勒緊韁繩,一挺曲刃槍說道。接連兩日作戰獲勝,這小子是信心爆棚!現在甭說是賊寇,哪怕是朝廷禁軍打來,他也敢主動出擊。

    “反之亦然,我們也不知對方虛實,若是貿然沖擊,踢上鐵板怎麼辦?”徐衛反問道。楊彥一時啞口無言,悻悻的收了兵器,不再多話。對方馬隊在距離徐衛部隊數十丈之外突然停住,竟有一匹戰馬嘶鳴,看來是束馬餃枚,準備搞突襲。

    不多時,對方奔出一小隊人馬,急馳而來,至靖綏營陣前數十步停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五章 張叔夜

    “九哥,怎麼辦?”馬泰有些不安的問道。天底下沒這事兒啊,鄉兵跟禁軍打起來?恐怕咱們討不到好吧?听那廝口氣根本沒把咱放在眼里。

    “怎麼辦?”徐衛冷笑一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也猜到了對方的意圖,擺明了是想渾水摸魚,分一杯羹。老子巴巴帶著弟兄從河北跑到山東來幫你們剿賊,你不費一兵一卒就想分肉吃?老子手底下弟兄答應嗎?

    “就是!欺負咱人馬少,看不起咱鄉兵?姥姥!九哥,你一聲令下,我打頭陣!”楊彥這廝好像生來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性子,只要有仗打,他比什麼都歡喜。至于打誰,那倒是其次。三人打馬回陣,徐衛傳令所部,準備作戰。那百余士卒並不知對方來頭,剛剛擊潰一萬之眾,眼前這點咱還怵他?個個抖擻精神,等著將三貫納入囊中。

    那劉都監遙望這邊,見徐衛根本沒有讓步的意思,弄得是騎虎難下。真打吧,上頭肯定追究,再說知府相公已傳了軍令,自己要是火並,就是違抗軍令。不打吧,面子上掛不住,咱堂堂禁軍,難不成還怕鄉兵不成?

    正在那兒裝腔作勢,呼喝號令,便听到陣後馬蹄聲響作一片,心知是知府率軍趕到。趕緊扯開嗓子嚎起來︰“將士們!與我沖上前去,端了這鍋河北撮鳥!”

    剛說完,一彪兵馬飛速而來,當先一人大聲呼道︰“劉豫罷手!”

    等那人沖到身前,劉都監在馬上拱手道︰“知府相公。”

    那馬上知府遙看徐衛陣勢,回頭問道︰“對方什麼來頭?方才听你喊說,河北來的?”

    “正是,那幫鄉兵自稱大名府什麼靖綏營,好大的口氣!直將我禁軍視若無物!卑職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才……”劉都監倒打一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六章 論邊事

    張叔夜聞言笑道︰“我這軍營鐵桶一般,誰能混進來?”徐衛知他沒當回事,也不再多說,兩人相對而坐,共進早餐。張叔夜憋了一宿,再也忍耐不住,直截了當的問起作戰經過來。徐衛也不藏著掖著,簡明扼要地將昨天的戰事講述一遍。

    張叔夜听罷,竟連飯也忘了吃,嘆道︰“雖未身臨其境,也能體會當時凶險!徐九,你這回立下大功了!”自王善起事侵擾地方,他便一面追剿,一面上奏朝廷遣軍同剿。本以為,朝廷會調大名駐泊禁軍助戰,沒料到居然派出了徐九的鄉勇營。更沒有料到的是,徐衛這班鄉勇竟然在一天之內就擊潰王善賊部,斬殺匪首,收降余眾。他巴巴率大軍趕來,竟沒他什麼事了。一來覺得有些汗顏,二來對徐衛又高看幾分,此子年紀雖輕,見識卻不小,不但能高談闊論,還能埋頭實干,絕對是可造之材。尤其令他傾心的是,徐衛生在行伍世家,能披堅執銳,率軍作戰,這本不稀奇。奇就奇在,這小子和他老子簡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我與你父當年在西北共事,算你半個長輩,托大稱你一聲賢佷。自夏津一別,回到山東後我一直在想你提到的事。越想越覺得後怕,女真人上個月又派出使節入宋示好,今年以來,這已經是第四次,真如你所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賢佷以為如何?”張叔夜拿著饅頭一口未咬,神色肅穆地說道。

    徐衛倒是吃得挺歡,听張叔夜這般問,並不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還不算完,不出一個月,金人還會遣使入宋。不過這一回,會放出一個大釣餌。”

    張叔夜放下碗筷,驚異道︰“哦?願聞其詳。”

    徐衛見他如此認真,也不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七章 饅頭

    兩人計議已定,張叔夜表示回到濟南府治所齊州後,便上奏替他請功。同時聯絡朝中故交好友,擬聯名上奏,要求朝廷提防金國。徐衛知道,他這次聯名上奏即便成功,也不會引起趙佶重視。但宋朝昏君是有,暴君絕無,言論環境較為寬松,什麼事都可以說,可以談。即便皇帝不理會大臣建議,也會善加撫慰。

    既然別人那里靠不住,那就得靠自己。于是委婉地提出,靖綏營兵微將寡,裝備又差,實在令人頭痛。張叔夜也知道他的難處,可是愛莫能助,總不能將自己部卒的裝備送給他吧?要知道,按大宋律法規定,私藏兵器及私蓄馬匹,都按謀逆罪論處。

    宋朝雖然政治環境寬松,但對軍事資源的管制卻非常嚴厲,尤其是精良裝備和馬匹,嚴禁民間私藏。至于行走江湖之人多使用的“樸刀”,並未劃歸“兵器”範疇,而是農具。因其制造粗陋,殺傷力有限,又是民間不可或缺的工具,所謂刀耕火種,是以朝廷並未禁絕。

    至于大刀巨斧,弓弩長槍,非官軍不能用。就是在軍隊中,遺失兵器,也要嚴懲。當初靖綏營組建之時,鄭監押所支持的兵器,也是官軍老舊不用的。可見朝廷管制之嚴。

    徐衛本來就沒打他裝備的主意,趕緊提出是否能在降賊中挑選身強體壯者充入靖綏營?這倒不是徐衛多心,這里怎麼說也是山東地界,自己只是奉命助戰,張叔夜執掌軍民政務,又是上級,要想從降賊中招募士卒,還必須得他點頭。

    張知府一口答應下來,那王善賊部本就是徐衛擊潰,再說朝廷歷來有招流民充軍的傳統。那王善所部,相當大一部分是被逼落草,脅迫入伙,若論罪犯論處,未免有些公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八章 報捷

    這頭徐衛招兵入伍,擴充實力,忙得不亦樂乎。那邊張叔夜也沒有閑著,話是說等回到濟南以後再向朝廷報功。可他一來看重徐衛,有心推一掌;二來又急于聯絡在京師的故舊至交,在當天便寫好了捷報並幾封書信,命人火速送往東京。

    帝都東京,宣澤門內,人稱小相國府的蔡府往日總是大門洞開,車水馬龍。那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徒絡繹不絕。今日不知為何,大門緊閉,也不見有客來訪。一頂官轎行至門前,一位官員下得轎來,望見這冷清的景象,不由得感嘆︰“這人沒走呢,茶就涼了。”

    感慨了一陣,忙親自前往叫門,那蔡府門人歷來收慣了門敬,這幾日冷清得緊,正閑得蛋疼。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官兒,卻還不上道,直接就想通報,哪有好臉色?話說宰相門人七品官,這話不是亂蓋的。那官員見狀,頓時醒悟,忙掏出一錠銀子送上。門人這才入內通報,不多時,飛奔而回,將那錠銀子原樣奉還,連聲道歉。

    你道此人是誰?新任簽書樞密院事,徐紹。既是樞密院三把手,到這蔡府來自然是為了公務,收銀子收到他頭上來了,這不找死麼?難怪門人又是還銀又是賠罪。那徐紹也不接,自行入內。門人慌忙上前引領,至花廳坐下,僕人奉上茶水,安等蔡樞密出來。

    好一陣後,才見蔡攸在僕人攙扶之下緩步出來。滿面病容,左臉腫得老高,一個勁兒的哼哼,看來病得不輕。徐紹慌忙起身拜道︰“下官徐紹,見過樞密相公。”

    蔡攸落座後,抬頭看了他一眼。見五十多歲,六尺有余身材,雖挺拔雄武,但站在那里眼觀鼻,鼻觀心,一臉肅然。前幾日只听說樞密院要來一位“簽書樞密院事”,自己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五十九章 裝備

    宋宣和七年八月,徐衛在山東一場兵力懸殊的剿賊之戰中大獲全勝,經張叔夜及大名府路安撫使司上報朝廷。說引起朝廷震動,倒是有些夸張,但確實引起各方關注。原因無他,徐衛的部隊是什麼性質?鄉兵!說到根上,就是拿起兵器的平頭百姓。而且這伙平頭百姓,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經過軍事訓練,就開赴剿賊戰場。面對十倍于自己的賊寇,先是擋住了突襲,將敵人打得狼狽而逃。在同一天之內,高歌猛進,一舉擊破賊寇大營,斬殺匪首王善,招降六千余人。

    若說徐九保衛徐家莊,馳援夏津,征剿白馬溝這都不算什麼的話,那麼大野澤一役,確是實打實的大勝。張叔夜在捷報中稱,他率軍由東而西,與徐衛兩頭夾擊,致使賊寇大敗。“所部鄉勇皆悍不畏死,衛手刃王善,梟其首,群賊懾服。”張叔夜率領的官軍到達戰場後,徐衛已經擊潰王善,並俘虜了余眾,官軍只是做了些善後事宜,協助守衛。不過這倒不是張叔夜不厚道,搶徐衛功勞。首先,他率領的是朝廷禁軍,必須顧及朝廷顏面。否則,那大家都搞鄉勇得了,還用禁軍干嘛?

    其次,他這也是在為徐衛考慮。如果據實上報,說剿滅王善是徐衛一力所為,那傳到東京,讓“殿帥、騎帥、步帥”這三衙掌管禁軍長官的臉往哪兒放?據張叔夜判斷,以徐衛的能力,早晚必入禁軍戰斗序列,到時候三衙就是頂頭上司,得罪了他們對徐衛沒好處。雖說三衙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但不怕官,就怕管,到時候給你幾雙小鞋穿,找誰說理去?

    捷報送入東京,被父弟攻擊得焦頭爛額的蔡攸如獲至寶,立即捅到道君皇帝面前。趙佶聞訊大喜,首先嘉獎了蔡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六十章 榮歸

    有了官家的點頭,蔡攸立即行文“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也就是俗稱的“步帥司”,要求步帥下令給大名安撫司下撥裝備。

    八月下旬,趙佶傳詔樞密院,自是日起蔡攸升任“知樞密院事”,也就是“樞密使”。雖然自己前線歸來後,他一直主持樞密院日常事務,但這回聖旨一下,他才真正成了大宋最高軍事長官,媳婦熬成婆,終于扶正了。蔡攸與一眾鷹爪彈冠相慶時,倒也沒忘給他出了一把大力的徐衛。除吏部已經行文升他為“武翼郎”外,又賞銀五百兩,絹五十匹,披掛一副,內廷供奉的陌刀一口。至于所部士卒的犒賞,另計在外。

    同時蔡攸感到,招募鄉勇即將在河北山東全面推廣,這是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自己的政績出處。徐衛作為其中代表,有些事情自己必須要當面交代一下才好。可自己官拜樞密使,堂堂一品大員,總不能親去書信召徐衛來京吧?左思右想,想起一個人來。

    大名夏津縣,徐家莊。

    剛過去不久的中秋佳節,大概是徐家莊有史以來最無節日氛圍的一次。徐衛率部轉戰山東,徐家莊許多人家都有男丁應募出征,戰場上刀槍無眼,那留守家中的父母、妻子、兄弟無不翹首以盼征人歸來。

    若論徐家莊誰最憂心,恐怕是徐太公。因為只有他知道靖綏營此去的凶險。自徐衛出征之後,老太公便一直臥床不起,慌得徐王氏徐秀萍終日侍奉,不敢大意。這二人本蒙在鼓里,哪知身在大名的徐勝在得知弟弟毅然出征後,又驚又憂,一封家書寄來囑咐妻子好生看顧老父。信中雖未明說,但有“九弟此去山東,凶險難測”一句,徐王氏與徐秀萍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