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神隱記 作者︰大篷車 ( 連載中 )

第四十一章:比劍

    卻說太史慈送走徐福,便馬上來至後院,向柳飛稟明此事。

    柳飛聞聽亦是愕然,只是聽得穎川時,不禁心中一動。要知據史上記載,這個時期,很多名士,俱都出自穎川。

    柳飛負手在室內踱步,低頭細思,歷史上這個時期,出自穎川的,年紀十五六歲,好擊劍……難道是他?

    柳飛猛的停住,轉頭問太史慈道“可問過他的表字是什麼?”

    太史慈一愣,道“未曾,怎麼,師父可是識的此人?”

    柳飛搖搖頭,道“不認識,只是似乎聽到過這麼個人。年雖舞象之齡(古時男子十五歲到二十歲),但好武尚俠,頗有正義。卻不知是不是他了。”

    太史慈點頭。卻見柳飛兀自沉思。太史慈道“那師父的意思,明日徒兒是答應他還是……”

    柳飛抬頭看了他一眼,沉吟了下,道“好吧,見見也是無妨。你自去回他便了,就說明日你們切磋之時,為師自會到場一觀。”

    太史慈點頭應了,自去通知徐福不提。

    柳飛這邊卻仍在想著這個徐福,若果然是那個徐庶徐元直,怎麼叫徐福呢?不是叫單福嗎?

    他卻不知,單福之名卻是誤傳。徐庶其人,『三國志』無傳。後裴松之引注『魏略』中記載有:“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三國演義》對徐庶生平的介紹取自《魏略》,而單福這一名字的來歷無疑起源於“庶先名福,本單家子”。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徐庶早先名福,是單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單福,後改名為徐庶。

    但是這種理解大錯特錯了……”單家“二字在這裏絕不是”單姓人家“的意思。單字有四音,作姓時讀作”SHAN“,一般的情況下讀作”DAN“。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二章:點撥

徐福此際只覺自己一生抱負,平生之志皆成笑柄。臉若死灰,卻是心魔已生,鑽了牛角尖了。

他本年輕氣盛,自出道以來,拜名師,苦練武藝,遍訪天下同道,著實做下了許多行俠仗義的事情。自襯以自己武功,便不能列入頂尖高手,卻也絕對差強人意了。哪知今日一戰,竟慘敗如斯。此時心中實是生不如死。

柳飛見他面色灰白,目湧紅絲。心知不妙,當下,輕叱一聲“咄,一時勝敗可能定一生之成敗?還不醒來”語音清朗,聞之讓人精神一振。卻是以『靜心決』發出。

徐福正自傷之中,心神幾為之奪。渾渾噩噩間,一口血在胸間翻騰,便要噴出,突聽耳邊一聲輕叱,頓時頭腦中一片清涼,瞬間在全身轉了一圈。神智立時恢復。思及剛才種種,頓時,滿面羞愧。

趨身至柳飛身前,跪倒叩謝,道“福修養不夠,幾成大禍,謝先生救之。”言罷叩下頭去。

柳飛輕嘆一聲,拂袖將他托起。半響不語,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徐福只覺那雙眸子深若幽潭,似要將自己看的通透,不禁遍體大汗湮湮,直透重衫。

正自揣揣之際,又聽得柳飛輕輕的道“汝之命便只是你自己的嗎?”說罷,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他,自行轉身去了。

徐福全身一震,頓時想起家中老母和年幼的弟弟,若自己現在有個三長兩短,那老母與幼弟勢必無人照顧。。。。剛剛干了的汗水,又是噌噌的冒了出來。

太史慈此時走了過來,輕輕拍了拍他,道“徐兄莫要如此,其實依你的武藝也算不錯的,若是在我未遇家師之前,雖能勝你,卻決不會如此簡單。只要你有恆心,還怕事有不成嗎?”

說罷,轉頭吩咐下人,准備洗浴物品,送入徐福房中。又對徐福道“家師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三章:點撥(二)

卻說柳飛見徐福錚然,心中亦是暗贊,卻又以重言探之。以當時之世,實已是可為大逆不道的事情了。柳飛卻只是微笑著看著他。

徐福卻是大驚,望著柳飛,吶吶的不知如何回答。

柳飛笑笑,接著道“你欲以一人之力而救天下。然將軍、皇帝皆深居華屋大院,你如何殺的?若事不濟,身隕命殆,于天下有何益處?若你身死,那你的宏圖大志,豈不是空言兒戲?”

徐福滿頭大汗,怔怔的站著,面色變幻不定。突然感覺自己竟是迷失了方向,渾不知該如何是好。

柳飛也不多說,見他聽了這幾句話,並沒有空言大話。心中贊許,徐庶不愧是徐庶,肯思考,善于接納分析,果然非匹夫之輩。

徐福站了半響,方長嘆一口氣道“福慚愧,未能想的如此之遠。然若如此,便什么也不做嗎?”

柳飛起身度了兩步,道“以元直所見,今天下何以民不得安?何以賊寇猖獗?”

徐福沉吟道“今上不振,奸宦弄權,官吏殘民以取私利所致。”

柳飛點頭道“即如此,你今日殺一吏,明日朝廷復立一吏,今你殺一州官,明日朝廷復立一州官。而復立之輩甚于前任,殘民更甚。如此,你是救民還是害民呢?”

頓了頓又道“況,你以一人之力,便日日殺,月月殺,一年又殺的幾人,你殺完走了,百姓故得一夕之安,然前門走狼,后門進虎。你縱萬人敵,終是一人,他日一旦成擒,將之奈何?到時,莫說救民,便是你老母幼弟,又有誰救之?”

徐福只聽的渾身大汗,面色蒼白,最后撲通跪倒,道“還望先生教我。”

柳飛伸手將他扶起,道“你欲以我為師,習武耳。然,人之力時有窮盡,各有不同。豈能一概論之。”

拉起他,走至亭邊,指著院中道“吾這院中景致尚能入眼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四章:再亂

柳飛隱于琅琊,自得其樂。每日餐霞飲露,傲笑***。或游于山間尋幽探奇,或流連于鄉間與百姓論農。

及至得知當時大儒鄭玄便居于高密,大喜,前往拜訪。

那鄭玄字康成,其遠祖名叫鄭國,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祖上曾深得當時皇帝相重,后因佞臣誣陷,慘死獄中。

到得鄭玄出生之時,家境已是貧寒。鄭玄自幼天資聰穎,又性喜讀書,勤奮好學。自幼便已通算朮,知五經。不僅寫的一手好文章,更是精研讖緯方朮之學,曾經根據自己所掌握得天文知識,成功的預測到某日、某時、某地將要發生火災。並告知官府早做預防,使得官府早有准備,沒有釀成大害。被當地視為“異人”。

鄭玄曾先后師事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等大家名儒。其學問在冀、青、徐、揚諸州已是無人能出其右。償于李膺、杜密為友。后受“黨錮”之禍,被禁錮終未出仕。

待到柳飛相訪之時,鄭玄時年已六十矣。鄭玄自是知道本郡這位名人,知他之志,又多聞其為百姓所做之事,故得知來訪,欣然出迎。

柳飛自后世而來,對于經儒之學,雖遠不及鄭玄,亦是稍有涉獵,但對算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卻是鄭玄難以企及的。二人言語相談下,鄭玄亦是嘆服,俱感相得,由是結為摯友,常常相訪。

他們這邊整日風輕云淡的,外面時局卻又是大起波瀾。

自中平元年,黃巾起事后,大漢遭創甚重。那漢靈帝自平定張角之亂,心中自以為天下大定了,根本沒有任何反省。這且不說,所行更是荒淫奢靡。

那漢靈帝本河間王劉開之后,父親乃解瀆亭侯劉萇,乃桓帝劉志堂兄弟,劉宏是桓帝的親堂侄,恆帝三十六歲而終,並無子嗣。時年十二歲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五章:庭議

洛陽,此時卻是稱做“雒陽”的,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華夏三皇五帝,多傳于此。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于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已是歷諸多王朝,幾易更替。

洛陽東達于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城內,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寬宏深廣的大內之中,靈帝此時正斜依榻上。身后兩個妙齡宮女打著御扇,榻下一個身著薄紗的女官兒,正輕輕的捶著他的大腿。榻旁躬身站著一人,高冠寬袍,滿面諛色。一張臉如同橘皮,三角眼中不時閃過一絲陰戾。卻正是大太監、中常侍張讓。

殿內四角點著火盆,炭火正旺。一角染著香爐,此際,青煙梟梟,在暖空氣的蒸騰下,滿殿一股奢靡的氣息。

靈帝伸手端起榻前小幾上一碗,打開后,一股別樣的清香頓時飄了開去,便是張讓這等見慣稀奇之物的人,也不禁吸了吸鼻子。

靈帝輕抿了一口,閉上眼細細品著,滿臉陶醉。半響,方對著張讓道“阿父,朕從未想過,這茶香竟能以至如此。那個柳神仙當真要得。所制之物果然不凡啊。”

張讓滿是皺褶的臉上,滿是諂媚,尖聲道“世人俱傳那柳飛乃仙人謫塵,所制當為仙家之物了。不過,卻應專供陛下才是,如今被商賈賣與了不少俗人,卻是不該”

靈帝睨了他一眼,道“哎~,些許小物,不值如此。其人既是稱為神仙,也不好駁了他面皮。只是素聞他精研歧黃之朮,丹藥絕妙,卻不知有無長生養體之朮。上次,讓人去宣,不得而回。阿父還應再讓人宣之才是。只是莫失了禮數,惹惱了神仙。”

張讓上次派人前去,索賄不成,心實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六章:結義

幽州,涿郡。

一騎快馬沖進了涿郡府衙。馬上騎士渾身大汗,下馬后急急跑了進去。不多會,便見几個公人拿著一卷榜文出來,貼到招告欄上。

“又不知要搞什么了,走,請先生過去看看”“不會是要收什么別的稅吧”“看看再說吧,這世道,唉。。。”

隨著各種議論,眾百姓涌到招告欄前。

劉備自與柳飛分手后,日夜苦讀,勤修武藝。此時,也混雜在人群中,向榜文看去,一看之下,不禁大驚,久久不語。

那榜文卻是要招收青年壯丁入伍的,要眾人自組義軍,抗擊黃巾。眾百姓方始放心,三三兩兩離去,卻也有不少人,暗自打定主意,參加義軍,那樣,怎么也能吃飽飯了。

劉備呆立半響,方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正要轉身離開,卻猛的聽到一聲爆喝“咄,大丈夫不為國出力,卻在嘆息什么?”

劉備轉頭看去,卻是一個黑大漢。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劉備心中大奇,點點頭道“公何人也?對此榜文如何看?”

那人道“某乃這涿郡人,姓張,名飛,字翼德。這榜文如此明白,還要如何看?自去為國效力便是了。汝卻在嘆什么鳥氣”

劉備苦笑道“在下劉備,字玄德。本漢室宗親,今見此榜文,心中甚是難過。報效國家自是萬死不辭,然,這里面的危機卻是又有几人得見?故而嘆氣。”

張飛大奇,睜大環眼,道“莫不是榜文騙人的?”

劉備搖頭道“榜文卻不是騙人的,只是這樣招鄉人自組義軍,恐大禍不遠矣。”說罷,搖搖頭,又是長嘆。

張飛惱怒道“偏你這人如此羅唆。究竟有何禍事,卻不明言?若是瞧得起我,這便往村中酒家同飲,細細說之,如何”

劉備欣然,二人至酒家落座。劉備方道“今為討黃巾故,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七章:相邀

襄陽,始建于西漢初年,以縣治位于襄水之陽而得名。素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其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宛洛。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

這日,襄陽城外卻有兩個相貌凶惡的大漢,正自焦急的翹首企望。兩人一黑臉,一青臉,正是顏良文丑二人。

他們自于河北與柳飛分手以來,已是多年未見,此時甚是想念,聽得柳飛夫婦回來省親,便迫不及待的出城來迎。

二人自未時便已出來,几把脖頸望直了,直至酉時,方見遠處緩緩行來一輛青布圍就的馬車。車轅上吳忠的身影已是清晰。

二人互望一眼,掩飾不住的狂喜。不約而同的同時迎上前去。到得車前,齊齊插手施禮道“顏良文丑,恭迎先生。”

車帘一挑,柳飛縱身下車,趨前扶住二人,臉上亦滿是歡喜,道“公驥,阿丑,多時不見,一向可好啊”

顏良文丑齊聲道“我等粗鄙之身,勞先生挂念了,先生遠來辛苦,快快隨我等回去漱洗歇息吧”

柳飛呵呵笑道“好好,元皓先生可好?”

顏良道“田先生能吃能喝,這些年與一班腐儒甚是相得,好的很呢”

柳飛哈哈大笑,道“那便好,那便好,走,走,我們回去敘話”甄姜亦于車上見了禮。几人談談說說間,已是進了城中。

直走的頓飯功夫,几人方到一處宅院所在,但見宅子飛檐畫棟,重重疊疊,深不知几許,甚是闊氣。

門前卻有一人,峨冠博帶,寬袍大袖。正笑瞇瞇的看著他們走近,卻不是田丰是誰。

遠遠的便長揖一禮,道“先生一別經年,風采依然,丰在此見禮了”

柳飛呵呵一笑,趕忙趨前扶起,還禮道“怎敢當元皓先生大禮,先生多年不見,卻是愈發的顯福相了啊”言罷,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八章:水鏡

    待的到得前堂,甄逸正與一青衣小帽的童兒說話。

    聽的腳步聲,見柳飛攜一女童走了進來,那童子忙上前行禮。

    甄逸道“賢婿,這位小哥乃是水鏡先生所遣,你們且聊聊吧”說罷,看了看甄絡,雖覺奇怪,卻也未多說,自顧去了。

    那童子恭聲道“見過柳先生,小的奉我家主人所命,特來請先生往水鏡莊一遊。還望先生應允”

    柳飛見這童子年不過十齡,言語舉止卻頗是得體,亦暗自稱奇。當下微微一笑道“早聞水鏡先生之名,恨無緣得見。今日相邀,我亦欣然。”

    牽著甄絡往前一步,又道“不過,我要帶著我這小妹,不知可有甚麼妨礙嗎?”

    童子一愣,稍稍躊躇了一下,卻又概然道“我家主人只吩咐小的來請先生,並未規定先生帶什麼人,想來自是無妨的”

    柳飛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小哥這便帶路吧。”

    童子恭聲應是,道“外面車馬已是備妥,請先生與小姐登車,便可前去。”

    柳飛頷首,攜著甄絡,自去府外登車。那童子自行引車,向南而去。

    出的城來不遠便是南漳,南漳向南約裏許便是那水鏡莊了。

    到得近前,柳飛細細打量。

    這水鏡莊北臨蠻河,南靠玉溪山。林木掩映間,多是亭閣式建築,飛簷淩空,氣宇軒昂,金窗修戶,朱梁畫棟。

    童子告罪一聲,前面引著柳飛進了院子。卻是兩進平房,中隔小院,每進三間,建築莊重古樸,柳飛估計大約後世300多平方米的樣子。

    此時,院前臺階上卻有一人正緩步下來,遠遠的沖著柳飛深深一揖,開口道“『隱神穀主』大駕光臨,鄙莊當真是蓬篳生輝啊,司馬徽這廂有禮了”

    那人年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九章:詰問

    卻說柳飛說自己並無『三紀』副本,龐德公與司馬徽聞聽,對望一眼,均是滿面無奈。暗自歎息。

    像他們這些隱世做學問之人,最大得嗜好便是能讀到一些好書佳作。對柳飛所著之『三紀』聞名久矣,其心癢程度,不亞於老饕之聞到美味,是以,當得知柳飛到了荊州,方急急相邀。以求能先睹為快。此時,卻是大失所望。

    龐統卻以為柳飛不願,見叔父不虞,心下惱怒。

    此時,遂挺聲道“晚生愚魯,卻有一事欲向先生請教,還請先生教我”

    柳飛一愣,微笑道“哦,士元有何事?但問無妨”

    龐統道“吾聞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又聞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然統也愚笨,思之不得解,先生才絕當世,當有以教我。”

    言罷,嘴角噙著一絲冷笑,長揖一禮。不再說話。

    龐德公、司馬徽、柳飛俱皆愣住。司馬徽更是注目打量這個少年,目中不禁閃過一道異彩。

    龐德公卻不禁面皮有些發紅,頗為尷尬。要知,剛剛龐統一番話的意思是:“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是君子立身之本。柳飛若不想給人家,便應誠實的對人說出,而不是這樣遮遮蓋蓋,這種行為不是君子所為。

    龐德公二人欲要向柳飛求書,偏偏柳飛說自己沒有,二人其實也是不信的,但若再要執意去討,未免落了下乘。但龐統以九歲之齡,說出這些話,本不為過,只是礙于自己於他的關係,卻是有些尷尬了。所以,他搓了搓手,卻不知該如何說才好。

    柳飛也自愣住,龐統言中之意,他自是明白。只是他卻是暗凜這未來的鳳雛,果然犀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章:翱遊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春去夏至,天地間驀然變得生動起來。紅的、黃的、綠的、紫的、青的、藍的……各種顏色紛紛登場,夏天,便如一個魔術師般,輕輕的揮了揮手,便將世界打扮的豔麗多姿。

    簾瓏輕動,錦榻微搖。一段藕白的粉臂,橫搭在男子的胸上,烏黑的秀髮掩映下,一張粉琢玉致的俏臉上,眼角唇邊俱含春情。雙眸微瞌,卻猶是晨睡未醒,一副海棠春睡圖。

    錦被內一陣輕動,一隻大手爬上雪峰,恣意的採摘著粉紅的果實。佳人白玉般的臉上一絲紅暈渲染,睫毛輕抖,嘴角微揚,口中呢喃著“大哥莫要使壞,讓姜兒再睡一會兒”

    柳飛自神功練成以來,身體日愈強壯。昨夜風急雨驟,甄薑卻是有些不堪韃伐,此時,但覺渾身酥軟,猶自不能起身,偏偏柳飛又來作怪。

    柳飛呵呵一笑,道“今日,卻是答應了絡兒騎雕遊玩的,你不去嗎?”

    甄薑星眸微啟,旋又閉上,慵懶的道“大哥且與絡兒去吧,今日姜兒還要陪母親做秀呢”

    柳飛見他委實困頓,也不再擾。將薄被與她蓋好,自行起身,洗漱去了。

    自那日水鏡莊回來後,如今已是三月有餘了。除了得空指點下顏良文醜的內功進境外,便是攜了甄絡,四處遊玩。不時與司馬徽和龐德公等相聚,清茶一杯,談古論今,好不快活。

    那『三紀』卻是於回來後,盡十餘日的功夫,盡數謄寫完畢,贈了司馬徽。那龐德公卻是紅了眼,直到逼著司馬徽又給他抄了副本,方自罷休。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