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大漢光熹 作者: 獨看風起 (連載中)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一章 偶可以比肩黃帝

葛玄唧唧歪歪了半天,才發現劉謙心不在焉,氣得差點吐血,當即怒髮衝冠火冒三丈,然後對劉謙凶言惡語窮追猛打。劉謙心中得意洋洋,看到沒有,平日裡頗有仙風道骨,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葛玄發火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偶與眾不同,就是漢末的唯一救主,偶太有才了,什麼?這樣說有點牽強,你是誰?報上名來,半夜就去拍你家窗戶,哈哈哈哈!

“孝先莫要氣惱,我剛剛在思考一個,非常嚴重的人生問題。幾個大男人整天膩在一起,為了增進友誼,增強感情,動不動的就玩同床共眠,會不會有斷袖之嫌?”

“我靠!不知你一天到晚,都想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過嗎,這個問題,還真難說,不然今天我們開始試試?”

“救命呀!非禮呀!”

葛玄又是一番唧唧歪歪之後,劉謙才聽得大概明白。心中誹腹道:“靠!古人真是麻煩。整這麼多禮儀,偶說古人動不動都要學習禮這個玩意,原來是社交敲門磚呀,不懂禮儀在古代是寸步難行。看來沒有三五個月,恐怕真是不能弄明白。男兒當自強,學習沒商量。”

“主公,估計仲景先生家中非常有錢,要麼是很尊重你,你沒注意書信是用白素所書?”

劉謙拿起一看,果真是絹製品中的精品——素,不由疑道:“為何不用紙,我還沒那麼大面子吧?”

葛玄微微一笑道:“你可知道,你用的紙張,其價格甚至比同樣面積的素還貴。”

“什麼?”

晴天霹靂,這次劉謙真的雷倒了,他感到全身上下像焦炭一樣漆黑,頭髮自然向天空拉直,嘴巴和鼻孔幽幽地冒著青煙。

偶原來也知道漢代的紙比較貴,書上還說紙質粗糙低劣,說豬腳拿紙用於方便問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一卷雛鳥第三十二章初見黃忠

    中午的時間,預料中黃忠的拜見信,終於姍姍而來。 拜帖裝作松木盒子裡,​​打開一看,裡面躺著一個用紅絲線紮好的竹簡,從中可以看出,黃忠的家境不是很富裕。 全信如下。

    少家主台鑑:

    孟冬漸寒,望君安健。 思慕久已,切見君顏。

    黃忠久仰大才,幸得仲景先生引見,忠冒昧投刺,欲三日後巳時拜於貴府,如得佳允,不勝榮哉。 宛城黃忠再拜。

    即問近安、敬祝春祺。

    黃忠謹啟

    “哈哈!有戲可唱,看來黃忠是自投羅網,逃不出我的手心了。”

    為此還不值得高興嗎? 劉謙心情很好,吃飯當然就會更香,為此葛玄可就慘了,他最愛吃的白河鯉魚,基本上全都進了劉謙肚皮,不過葛玄滿臉混不在意,使劉謙很沒有成就感。 吃罷飯,劉謙讓親隨劉義帶上答應相見的信件,送到宛城黃忠家中。

    三天后,劉謙叫回了魏雄,一早就開始為黃忠到來做準備,劉府上下忙得雞飛狗跳不亦樂乎。 魏雄不樂意的問:“主公,不就是一個良家子嗎?用得著如此興師動眾?”

    劉謙假意道:“聽說黃忠是不世戰將,既是英雄人物當得此理,要是那天你給我爭氣露臉,我一定會用比這還高的規格,親自出迎三里,你看如何?”

    “主公不是誑俺?”魏雄猶自不信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男兒因信而立,難道我曾哄騙與你?我是沒給你張羅娶媳婦?還是沒有給你發足雙薪?”

    “那倒不是,只是感到俺當不起那種待遇。不過要是有天,俺真的蒙主公如此錯愛,清荷那丫頭一定會嫁給俺的。”說著露出劉謙熟悉的YY神情,幻想著找清荷相會去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一卷雛鳥第三十三章五虎上將是偶師兄

    霸氣!

    無盡的霸氣!

    鋪天蓋地的霸氣!

    這個時候你不得不注意魏雄,因為他就是使人壓抑霸氣的源頭。

    他微微弓起上身,兩手牢握長刀,大聲喝叫不止,那說不清楚的渾然霸氣,彷彿無形的五倍重力力場,使人壓抑得血流沸騰心跳加速,功力低下意志薄弱者,呼吸都有的困難。

    劉謙也是第一次感覺到這種霸氣,體內鮮血好像已經不受控制了,在沸騰在燃燒。 劉謙渴望去戰,如果畏懼退縮,魏雄就會成為,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只有用不惜戰死的勇氣,才能抵制住他的威壓。 雖然劉謙和魏雄交手不下百次,現在他才明白,魏雄對他真的是手下留情,也真正相信當日在章陵初次交手時,魏雄對他說的話。 不愧是魏延的老師! 不愧對劉謙賜予他的字號——雄霸。

    旁觀者已經受到如此大的威壓,首當其衝者——黃忠所受的壓力自然可想而知。

    黃忠人馬一體在前進,他依舊微微地瞇著眼睛,長刀背著身後,刀鋒斜斜地和馬臀平行,絲毫沒有受到,魏雄霸氣的影響,有種行雲流水般地飄逸。 他像是自由原野上的風,忽南忽北漂浮不定,那怕是你明明看到,他依然在筆直前進,卻恍然間琢磨不出他攻擊的目標,​​看著是那麼的溫柔,那麼的無害。

    他就是風,是原野上四處流動的風。

    劉謙不禁駭然! 因為他心中想到一個可能。

    一個傳說中的可能。

    那就是,黃忠已經窺破了武技中的最高峰——天道。

    只有用天道,才能為他的這種表現加以註解,“大道無形!”劉謙的心中驀然閃出這四個字。 劉謙回想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四章 懸魚太守來使

還好,還好,還有葛玄。

補闕拾遺的葛玄,立刻挺身而出。只見他先是一番哈哈長笑,轉移了大家的視注意力,達到目的後,兩眼眯成一條縫道:“恭喜恭喜,漢升兄和主公師兄弟今日團聚一堂。先生莫要自責,令師學究天人,既然在飛升之際,對主公提到過你,自然也算出漢升兄運數不濟,還未出仕。

主公帶良方出谷,借仲景先生之手治癒令子,如今先生沒有累贅,正好一展身手。先生之才沒人賞識,而主公卻視如天人,難道這不是冥冥天意?換個角度說,先生的大才,只有遇到主公才能得到施展。不然那會有這麼巧?常言說的好‘兄弟同心齊力切金’,師兄弟正好相互扶持,共謀大業。”

一席話說的黃忠微微點頭,劉謙乘此秀一下演技,劉謙緊緊握住黃忠雙手,眼圈微紅,淚水緩緩從眼角滲出,哽咽道:“謙深受師傅大恩,自當遵從師傅的教誨,為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師兄大才,謙原不敢斷送其錦繡前程,可是,正如師傅所言,前途多歧路,小弟深感獨木難支力量單薄。為了大漢,為了師傅重托,今日不得不相請師兄,助為弟一臂之力,望師兄千萬莫要推辭。”說完就要跪拜于地。

黃忠止住悲痛,面露思索之色,良久,忽然仰天長笑,笑罷一把將劉謙攙起,欣慰道:“不愧是師傅最為看重之人,好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好一個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有志氣有魄力,師兄自愧不如。

如此重擔,師兄怎會讓你獨自擔當,你放心,從此以後,誰若是想橫著你面前,就要先得過了我這一關。”

說完後,黃忠猛地後退一步,整理一下衣冠,霍然單膝跪下道:“黃忠拜見主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一卷雛鳥第三十五章我只問你服不服

    羊續,字興祖,因為良好的家世出身,年紀輕輕就官拜郎中【1】,後被徵辟到大將軍竇武的手下任官。 黨錮之亂他也受到了牽連,朝廷勒令他閉門思過。 解錮後,官拜廬江太守。 南陽太守秦頡被趙慈斬殺後,朝廷各方勢力,為了大漢第一大郡的位置爭論不休,這一吵就是幾個月,最後各方相互妥協,遷名聲顯赫的清流,羊續為南陽郡太守。

    送走羊太守使者之後,回到中廳,劉謙向大家請教,三天后太守請客的禮節。 得知,這種事情也是遵循舊例,每個新上任的太守,總是先和當地士族豪強搞好關係,關係搞好了,推行“新政”的阻力就會小上很多,同時可藉此機會,撈上一筆不菲的資財。

    特別在這個民生調零、民心不穩的時期,郡府沒有力量也沒有資金,來解決兵禍肆虐之後的殘局,只有依靠士族豪強的私兵,鎮壓各地不安分的小民動盪。 依靠士族豪強地捐獻,募集糧食等必需物資安撫民心。 士族豪強也不喜歡動盪不安的局面,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太過吝嗇,會配合官府地舉措,消滅一切不安定因素。

    三天之後,因為魏雄還要去訓練騎兵,劉謙帶著黃忠、葛玄十幾騎,一大早上路,準備到宛城拜訪,新任南陽太守羊續。

    夕陽聚沒有開市,街面上冷冷清清,只有幾個商舖在搬運貨物,遠處,一群家兵圍在一個鋪子旁,堵住了大路。

    劉謙悠閒地帶馬而行,看著熟悉的街景,不由地想起大眼睛女孩馬荷,頓時恍然若失。 她還好嗎? 美麗倩影揮之不去。 劉謙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有點心動,可是,算了,反正她也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那種。

    “你是死人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六章 年度最佳創意—買上十幾個郡守

回去路上,劉謙臉色陰沉地嚇人,自己力量太小,稍微大點麻煩就惹不起。今天,若不是一味相逼,幕後主謀怎會浮出水面。劉謙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雛鳥了,他知道暫時惹不起,袁家這個龐然大物。袁家有多少能量,想像一下董卓遷都以後,函谷關以東的局面就知道了,基本上是袁家倆兄弟平分天下。

劉謙撇下嘴角,今天這兩人倒也識趣,不然,就算袁家再龐大,他也要捋捋老虎鬍鬚,大不了占山為王。

劉謙心情不好,就讓葛玄代替他去拜見羊續,反正也就是出錢出力,協助官府而已。他一直在思索,究竟是袁家欲對他不利,還是袁仁私人的報復。

劉謙倒也不笨,到家的時候,他總算分出了條理。如果袁家想要整他,應該不會採用,這種孩子氣的報復方式,八成是袁仁想出口氣,私下修理他一番。而劉謙與袁家有交集的地方,就是大眼妹馬荷。袁仁要麼是爭風吃醋,要麼是替馬荷出氣,而第一個可能最大。

劉謙鬆口氣道:紅顏禍水,此言果然不假!”

下午葛玄歸來,事情大抵和劉謙猜測差不多。只是羊續對劉謙很有興趣,倒是出乎大家意料,羊續明確表明,近期希望見見劉謙。

之後,倆人聊起了今天之事,葛玄也認可劉謙的判斷,之後就聊到做官上面。東漢官僚之首為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的總稱。葛玄就給劉謙講了‘銅臭’的典故,話說靈帝制定三公價格為兩千斤,而冀州名士崔烈,因為名氣大,靈帝打折後只收五百金。做了司徒後,有一天,崔烈問自己兒子,我做三公後,士林有什麼反應。他兒子崔鈞回答道,你沒做三公時,大家認為你該做,而如今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七章 劉謙加冠

“今天的來意,是想讓你拜到我的門下,你可願意?”何顒四十六歲,或許是飽經滄桑,操勞過度的緣故,紅黑色的臉龐,流露出幾分滄桑之氣,三綹六寸長的山羊須和兩鬢已經蒼白,看上去像個小老頭,此時他雙目含笑,隱隱露出幾分欣賞之色。

小老頭豪爽之氣不減當年,開門見山開成公佈,一下子把劉謙,這個正在虛心學習,大漢禮制的大好青年雷了。禮記什麼的不是說,還要寒暄問候一大堆嗎?小老頭可是名士中的名士,劉謙只是一個,籍籍無名地小人物不是做夢吧?

仲景先生看到冷場,說道:“廷益,還愣著幹嗎?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自從劉謙和李嚴結拜以後,李嚴就拿著劉謙的表字四處賣弄,特別是瞭解到,他是第一個知道,劉謙的表字後,更加肆無忌憚。

“謙,失態了,這,實在是,難以想像。老師在上,請受小徒一拜。”說著撩開前襟下擺,雙膝跪倒地上,磕上三個響頭。

在古代,想拜個名師,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名師不是高官就是名士,都是博學通儒之輩,地位分量自是極重,全是難得一見,收徒條件比較苛刻。第一,需要有人引薦;第二,徒弟確實要有幾分真本事。

君不見,楊時程門立雪,大雪掩蓋到膝蓋,不敢驚醒程頤;君不見,一代宗師楊露禪,當年還要偷師學藝。劉謙在大儒眼中,簡直不值一哂,經史子集一竅不通,恐怕連人家的大門都走不進去。何顒是否博學劉謙不知道,估計,李膺陳蕃看重的人物,也差不到那裡。可是論到人品時,何顒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領軍人物,能拜何顒這等人物為師,是件值得驕傲的事,

“哈哈哈哈,徒兒速起。”看得出來,小老頭很高興。

劉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八章 張衡之後

劉謙剛推開房門,一位年輕人站起來道:“廷益終於忙完了,今天的來賓,可比為兄加冠那天,多了不止兩倍。加冠後的感覺怎麼樣?”

劉謙認真的說:“我感到,我的力量增加了,可以輕易地殺死一隻螞蟻。”

“呵呵,廷益還是如此風趣。”年輕人笑道。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哈哈!”自嘲之後,劉謙真摯說道:“我盼這一天好久了,以伯瑾兄之才,我看不在當朝盧子幹之下,好了,我們兄弟終於可以在一起了。”

“廷益不要嘲笑為兄,盧植盧子幹一代大儒,武略和皇甫嵩不相上下,提到經學皇甫嵩拍馬難及,更不要說為兄了。”

“以兄只見,平子公最使你引以驕傲的是什麼?”劉謙偏著頭問道。“算了,你一定違心說,在經學、詞賦這邊。我承認千百年後,《二京賦》《南陽賦》《思玄賦》仍是不朽之作,可是和平子公的《靈憲》,及渾天儀、地動儀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當然,我這樣評價有點片面,但我敢肯定,千年以後有人會這樣評價: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縱觀數千年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他看劉謙一臉堅定神色,詫異問道:“廷益為何如此肯定?”

劉謙不能告訴他,一千多年後,有一個叫做郭沫若的人,就是這樣評價的。劉謙語氣似鐵道:“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他配的起如此評價,到那個時候,你的評價一定在他之上。”

他叫張瑜,字伯瑾,是大科學家、天文學家,張衡的五代孫,自幼喜愛研究技巧璿機。西鄂張家和博望張家一樣,可以說世交之家,當年劉家來到西鄂時,張家沒少資助幫忙。

上次劉謙拜訪張家時,和他談話投機,當晚暢談一宿。劉謙希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九章 袁紹的陣勢

一路細雨綿綿,這個時代的路況晴天還行,遇到雨天路上泥濘難行,一行人只有坐著馬車,享受無盡的顛簸,每天車隊的行程,只能在60裡上下,進速極為緩慢。

九天之後,天色放晴,大漢都城雒陽的輪廓,終於眏入劉謙的眼簾。

何顒說,雒陽城東西六裡十一步,南北九裡一百步,故俗稱“九六城”,東漢雒陽城,大致為南北長而東西短的長方形。洛陽城四周共設城門十二座,置城門校尉與司馬掌管,每門則設“侯”一人,負責看守城門事務。城門的位置和名稱是:東城垣自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望京門(亦作旄門);南城垣自東向西依次為開陽門、平城門(亦作平門)、苑門(亦作小苑門)、津門(亦作津陽門)。其中平城門原為宮門,不設侯而置屯司馬,皇帝多由此門出入,是諸門中之最尊者。西城垣自南向北依次為廣陽門、雍門、上西門。其中上西門飾以紅漆,設有銅璣玉衡,以齊七政。北城垣自西向東依次為夏門、谷門。

十二城門外皆有亭,如津陽門有津陽亭,夏門有夏門亭。東西南北走向各有五條大街,以上街道,互相交叉結合,形成許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南宮和北宮佔據雒陽城的中心位置,兩宮之間有複道連接。城東北角是太倉和武庫。東漢雒陽有三市,金市最大,在西城中,南市和馬市分別在南城外和東城外。南宮和東城旄門之間的地方,是司空府、司徒府和太尉府,劉謙一行的目的地就是那裡。

“噅噅噅!”

迎面疾馳一騎猛然停在車隊前,問道:“請問,這是不是太尉府長史,何襄鄉的車駕?”

得到肯定答覆後,說道:“侍御史、虎賁中郎將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一卷雛鳥第四十章曹操的推測

    “就是這個劉謙,顒已收為弟子,顒一生,有此一徒便知足了。”何顒一手輕拍劉謙的肩膀,慢慢地抖出了包袱。

    鴉雀無聲,錯了,四周一陣倒吸冷氣,眾人表情各異各不相同,心智堅忍的曹操也露出詫異的神色,只是一瞬而逝旁人不易發覺。

    看來袁紹十分相信何顒,對何顒驚人之語,消化地非常快,在多數人沒有回過神的時候,上前兩步,拉著劉謙的手笑道:“廷益得到伯求兄的賞識,魚躍龍門,他日一定非同小可,不是池中之物。如今你我兩家已是親戚,有空應該時常走動一下,在雒陽有什麼難辦之事,別忘了來找為兄。”

    劉謙自然也是識趣之人,退後一步深施一禮道:“本初兄的大名,謙在西鄂已是如雷貫耳,可謂:條條大路有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謙定當叨擾。 ”

    劉謙發現,袁紹也放不下門第觀念,剛才他明顯對自己,流露出幾分不屑,如果不是何顒學生的身份,下一次相見,絕對視若路人。 袁紹過於在意自己的名聲,太注重別人的評價,太過自以為是,且沒有長遠眼光。 認識初期,也許對你比較看重,當更好更多的人物,聚集在他身旁時,他迷失了,他不懂發掘部下的長處,不知道該相信誰,該重視誰,這或許就是袁紹敗亡的主要原因。

    不過,劉謙投其所好的馬屁效果不錯,最少給袁紹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

    “條條大路有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袁紹喃喃念叨幾遍,大喜過望道:“伯求兄收的弟子就是與眾不同,才思敏捷,簡直是出口成章。”

    周圍鋪天蓋地的馬匹,奔湧而來,開陽亭前,頓時堪比二十一世紀的菜市場,而且是下班時段。

    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