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大漢光熹 作者: 獨看風起 (連載中)

大漢光熹第四卷翱翔兩百六十五章義之所在死不容辭

大漢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下午申時初,南陽郡堵陽。

堵陽位於南陽郡的東北方向,縣城方圓不過三四裡大小,堵陽城對南陽郡三十七座城池來言,只能算得上一座小城池。

堵陽城西。 一座破落的院落中,坐落著三間泥土層層剝落的茅屋,茅屋中除了幾件破爛的物件之外,不大的空間都顯得空蕩蕩的。

竹篾斷裂剝剝的竹蓆覆蓋不住陳舊的木榻,竹蓆上置放著一張破舊的案幾,案幾上整齊的堆放著一摞竹簡,竹簡的旁邊是一個破碗底做成的硯台,硯臺上靠著一直禿毛的毛筆。

案幾旁邊坐著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男子,其男子身穿一件打著無數補丁的蒼白色儒服,從衣服經緯處磨損而翻起無數的線頭來看,這件看不出原來顏色的衣服很是有些年頭了。 儒服青年青黃的臉上泛著病態,如果不是一雙清澈的雙目賦予他一點靈氣,一般人絕對會把他當作行將就木之人。

儒服男子疑惑的打量著,一個短衣打扮,約有二十歲上下年紀的青年不斷在房中四處翻找衣服,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竹簡,詢問道:“二弟,你不在王家好好幹活,半晌回來收拾衣服幹什麼?”

短衣打扮青年聽到儒服青年問他,他停下手中動作回過頭來,英俊的臉龐堆滿了笑容道:“快六月了,有點懷念舅父家中的石榴樹,那玩意聽說是從西域引種過來的,在南陽郡可不多見喲!我想今天帶大哥去舅父家等侯石榴成熟,若不然我們就沒有口福了。”

儒服青年輕輕搖搖頭,翻了他弟弟一眼道:“你以往不是最煩去舅父家嗎?是誰躲在背地偷偷罵舅父勢利眼,並且說不發達一輩子不登舅父家的門邊。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四卷翱翔兩百六十六章廖化之母



五月的南陽平原,一望無際的水田中蕩漾著清清的流水,無數將衣服下擺撩在腰間,赤露著著腿腳的勞作者彎著腰忙著飛快的插稻秧。 這些勞動者和往年相比,青壯年的比例明顯下降了不少,白髮蒼蒼的老人和垂髫孩童的身影幾乎成為田間的主題。

清涼的流水緩緩淌過孩童嬌嫩的肌膚,插過秧苗的水田裡留下他們一個個小小的腳印。 他們低著頭,用肌嫩的小手不停穿梭於清清的流水中,帶起一陣陣翻動的渾濁。

也許是流水清涼宜人的緣故,他們根本沒有理會小臉上一串串小水珠,任由汗水滴落在水中,蕩漾起一個個小圓暈來。

沒有風,五月的大太陽依然將它無邊的熱浪散播在這片天地中。 可是,或許是清涼流水和稚嫩孩童的緣故,田野中的太陽居然變得溫柔了許多,潺潺的流水中使人有種春天的感覺。

五月初,南陽郡的夏糧成熟了。 雖然前些時因為戰事驟然影響到南陽郡,很多青壯年都報名參軍護衛南陽郡去了,可是漢州政府並沒有忽視夏糧搶收搶種工作。 各級政府官員都親自下農田參加搶收,在漢州各級官員帶動下,廣大農民搶收夏糧的熱情更是高昂的不得了。 為此,夏糧在嚴重缺少勞動力的情況下,今年的搶收工作居然比往年還要提前一天完成。

夏糧入庫後,漢州政府立刻備戰秋稻插秧的工作,他們從世家豪強手中租借來大量的水牛,這些水牛大大減輕了南陽郡缺乏勞動力家庭的負擔,不誤時節的為秋稻插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南陽郡棘陽,靠近宛城南就聚的無邊水田中,許多勞動者散佈在這片廣大的田野中,也在辛勤的忙碌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第四卷翱翔兩百六十七章廖化

   
    廖化懷帶著滿腔怒火沖到路邊的樹上,奮力折下一根三寸粗細的樹枝,然後就藏在樹上偷偷的埋伏起來,他想給官軍追捕的賊人一個驚喜。 廖化轉首看看他娘,發現他娘已經藏了起來之後,他心中大定,戰鬥意志更加高昂了。

    剛剛埋伏好不到片刻,廖化透過樹葉看到,二十八匹馬戰馬便先後從遠方進入他的視線。 認真一看廖化頓時有點傻眼,因為眼前的情況和他想像的有些不一樣,簡直和他的想像翻了個個,眼前的事實是,二十七個家兵裝扮的騎兵在追擊一位官府信使。

    雖然眼前的形式出乎他的意料,不過廖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廖化認真的盤算一下,如果突然襲擊情況下,他有把握毫髮無傷的料理這些追擊家兵。

    此刻,紛飛的弩箭不斷從後邊的追兵中射出。 而前邊那個孤零零信使,如果不是他鎧甲精良,如果不是後邊的弩箭射中他的馬屁股,而使他胯下的戰馬發瘋一般的飛奔,信使這會估計就要完蛋了。

    廖化觀察間,二十幾騎離他越來越近,忽然,信使戰馬後腿被弩箭射穿,戰馬打了一個趔趄將信使甩出了馬背。 這個突然的變故讓廖化大吃一驚,此舉一下子推翻了他原來的計劃,一時間,他腦海中陷入是暴漏還是隱藏的交戰之中。

    就在他陷入天人交戰之時,他沒想到這個信使也算有兩把刷子,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之後,居然一下子爬起來,繼續賣力的向前奔跑起來。 廖化看著離他只有二十步的信使,終於下決心繼續隱藏在樹上尋找機會。 因為對方手中擁有二十多張弩機,這種軍用弩機射程能達兩百多步,與弩機遠距離作戰是很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六十八章 盧植之兵

  瓜裡津位於白河東側,廖化從宛城東方的棘陽而來,倒是不用去渡口坐船,他熟門熟路的徑直朝南都醫學院而去。

南都醫學院和廖化記憶中的情形一樣,學院中有很多病患在樹蔭下邊的走道上散佈,而學院中的年輕學員,也一如往昔那樣圍著病患不斷的詢問病情的控制狀況,然後認真的將患者的反映記在書本上。

在以往負責觀察廖化母親病情學員的帶領下,廖化順利的找到了張仲景,可是他見張仲景身邊還有兩個人,一時間為難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張仲景見廖化靦腆的樣子,以為他母親的老毛病犯了,就對廖化說他這會有些急事要處理,希望廖化耐心等待一下。廖化見張仲景對他下逐客令,就再也沉不住氣了,他尋思能和張仲景在一起的不會是壞人,就急忙將他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道了出來。

廖化剛說完,張仲景還在皺眉歎息的時候,旁邊一個大個子老者猛然站起來,用洪鐘一般的聲音,嚴厲質問廖化說的是否屬實,廖化急得腦門上的汗水四下橫流,當下又將他整件事情說了一遍。

張仲景見老者不信廖化之言,連忙為廖化解釋道:“子幹公莫要嚇壞了他,小夥子叫做廖化,原來是襄陽中盧人氏,家境比較貧寒。

去年他背著他母親到我這裡醫病,他對他母親的孝順我都看在眼裡,我信得過他們母子,所以我就讓郡守府給他們在棘陽分一塊田地。以他們母子平時顯露出來的對驃騎將軍擁護之意,我敢為他作保這件事一定是真的。”

盧植帶兵打那麼多年仗可不是白混的,身上猛然間散發的威嚴之氣,居然將廖化逼得直冒虛汗,好在張仲景發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六十九章 修我戈矛與子偕行


“南都學院?你是說——”鄭玄手指指著南都學院的宿舍區,然後歎口氣道:“眼下只有這樣了。”

“不錯!如今學院裡一千多名學員就是可用之兵。”

盧植回復鄭玄之後,繼續鏗鏘說道:“如果放在往常,我也捨不得動用他們,可是眼前的形式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往,何進和劉謙相互爭鬥都是大漢內部的鬥爭,我們還可以冷眼旁觀。

眼前,何進妄圖廢立天子已經犯了不赦之罪,沒想到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到勾結匈奴人的地步,今天匈奴人已經在三輔豪強説明下進入了三輔,這下,也不知道匈奴人會在三輔造多少罪孽。既然何進等人眼中不顧念漢人漢土,那麼現在的何進勢力就成了大漢的罪人,人人皆可討伐之!人人皆可誅殺之!”

鄭玄看到老同學眼睛中閃動的熊熊怒火,他很能理解盧植此刻的心情,他當即上前一步牢牢拉著盧植的大手道,修我戈矛與子偕行。

南都學院毗鄰著南都醫學院,如今,兩座學院上空忽然響起一陣陣急促的鐘聲。短促又悠揚的鐘聲,從南都學院鐘樓敲響之後,隨著空氣的擴散,不大一會就將大半個瓜裡津籠罩其中。

南都學院實行半天授課制,上午教授給學子們授業講經,而下午空下的時間則是讓學子反思上午學到的知識。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學子們大多都離開了校園,到山水之中一邊納涼一邊溫習功課。

隨著急促鐘聲的召喚,無數躲在樹蔭和涼亭中讀書的學子都是一陣驚愕,因為學院自開辦以來,他們還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鐘聲。以往,比較常見的是上課和下課的鐘聲,就是召集大家集會的鐘聲也絕對沒有這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七十章 方城關會議


方城關,在葛玄咬牙說出指望民兵拖延叛亂的腳步時,現場幾乎沒人相信他的話,只是將這句話當作葛玄發的牢騷而已。因為在場諸位都知道民兵建立的時間過短,指望他們農閒時練習那個把月時間,去對付有幾分戰鬥力的私兵,簡直有些癡人說夢。

荀彧也知道葛玄平時提防著他們,從不讓他們插手情報系統和軍事系統,可是這並不妨礙他欣賞葛玄灑脫的個性。現在見葛玄被叛亂的事情鬧得焦頭爛額,就主動出面替葛玄分憂排難,一下子將話題轉到應對孫堅上邊,然後提出如何在應付孫堅進攻的同時,還能將南陽郡豪強的叛亂盡數鎮壓掉。

荀彧此舉等於將話題從新轉回了起點,但是大家也必須承認,荀彧提出的問題是他們不能回避的,不管局勢如何糟糕,他們必須咬牙面對。就這樣,大家對於眼前的亂局,七嘴八舌紛紛說出他們自己的看法來。

大家說來說去,糾結的重心還是到底該從方城關抽調多少軍馬比較適宜,抽調的少恐怕于事無補,抽調的過多很可能因方城關空虛而讓何進軍撿便宜。

大家商議間,誰也沒有發現,方才在城頭上忙著為士兵包紮的李冰走了進來。李冰聽了一會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後,忽然冷冷笑道:“大家不用為出兵多少商議個沒完,諸位大人只要將你們的侍衛交給賤妾,賤妾就有把握很快將堵陽和博望的叛亂鎮壓下去。哼!凡是和夫君過不去的,一律不得好死!”

小劉辨這會完全忘記了天子威儀,冷汗爬滿了陰沉如水的小臉,口中輕聲的咒駡著雒陽街頭的俚語,大袖中的右手握著劍柄,不斷的將寶劍從劍匣中抽來抽去。而大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七十一章 龐德公


大漢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晚戌時三刻,漢州南郡襄陽城。

如今負責漢州南線防務的蔡瑁,自接到天子任命送別陳武之後,絲毫不敢懈怠,馬上開始整肅調整軍隊駐防各個水道要口,並派堂弟蔡和前往負責大壩安全的一萬步兵中駐守。

蔡瑁將各種緊要軍務剛剛忙出一個頭緒,家人來報襄陽一些家族也出現不穩跡象,蔡瑁立刻下令水軍徹底封鎖襄陽城,然後將軍務暫時交給族弟蔡中,帶著五百精銳直接向襄陽城而去。

蔡瑁剛剛進入襄陽,就有人通知他參加世家舉行的會議,蔡瑁對親信緊急交代幾句,然後帶著五十人向會議地點龐家行去。此刻的蔡瑁心中隱藏著深深的殺機,可是不到迫不得已之時,他也不想向這些世代聯姻的家族下手,畢竟幾百年相互聯姻還是有著深厚的感情。

蔡瑁一路不斷考慮會議中可能發生的突然事件,等他考慮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已經來到了龐家的近前。

此刻,皎潔的月光被龐家門口無數火把的亮光碟機散了,火光之下,一位五十歲上下的長者,正看著逐漸接近的蔡瑁撚須微笑。老者身量並不高大,火光映照下的臉膛顯得紅彤彤的,隨風輕蕩的淺白色儒袍更是給他帶來幾絲飄逸之意。

蔡瑁一看到此人,立刻放下多年浸淫練就的官威,當下緊行幾步,來到長者身前三步駐足躬身大禮道:“晚輩蔡瑁見過德公!”

“呵呵!還是叫姨丈吧,德公聽起來生分了。德珪的起色不是大好,看來這段時間過得不是很順心啊。”

“勞姨丈掛念,最近真可謂多事之秋,晚輩愁得馬上就要白頭了。”說話間,蔡瑁又向前兩步,來到龐德公近前低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七十二章 血色堪亂之夜



龐德公忽然間的反問,一下子提起大家的興趣。廳中眾人如果不是知道龐德公沒有女兒,一定會懷疑龐德公將女兒嫁給了劉謙,才會如此賣力的為劉謙不斷的爭辯,現在聽龐德公要主動坦白,一個個都將耳朵豎了起來。而蒯越好像已經知道龐德公要說些什麼,依舊保持著昏昏欲睡的狀態。

“諸位!諸位一定很疑惑,從不愛管閒事的龐老頭,這次為何力挺劉廷益吧?那我就老實告訴你們,何進和董卓為了打敗劉廷益,居然不顧祖宗基業和民族同胞的安危,今天主動放開蕭關,將二十多萬匈奴人放進了三輔!

敗類!大漢的敗類!

這些敗類一下子將大漢帶入了國難之中,從今天起,整個大漢開始遭遇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可恥國難。

如今,大漢三輔百萬兄弟姐妹處於匈奴人的鐵蹄之下,他們眼巴巴的期盼著我們卻救援,可是我們有擊敗二十多萬匈奴人的實力嗎?我沒有!你們更沒有!

現在既有實力又願意去三輔救援的,天下間只有一個劉廷益!只有一個劉廷益你們知道嗎?

所以,國難一天沒有解除,我就會一直的全力的支援劉廷益!在國難期間,所有和劉廷益為敵的都是我的敵人!我不管誰和我祖上關係是如何的親厚,他只要和劉廷益做對,就是我老頭子的敵人!”

大廳中的眾人,先是被匈奴人攻入三輔的消息給震驚得半天無語,然後又被龐德公反常的表現給嚇得面如土色。他們都知道,這次舉事起義的事情,就這樣的無終而流產了。

而蔡瑁心中則是大喜過望,他知道龐德公在南郡有著過人的聲望,只要龐德公旗幟鮮明的支援劉謙,今天的一場兵災就能免除。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七十三章 郭圖之計


大漢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夜晚的月光也鋪灑在冀州的大地上。

冀州魏郡黎陽,離白馬軍營不足十裡有一個莊園,這個莊園的規模和堅固程度,放在整個黎陽縣而言,也算是比較了不起的。

莊園主人姓宋,祖上也出過一個食祿兩千石的郡守和幾個縣令,就憑祖上蔭庇的余暉,宋家單單在黎陽來說,絕對是黎陽最為顯赫的家族。

幽州軍團自幽州出發之後,幽州軍團在河北大地上屢屢取勝,不兩天便幾乎佔領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待基本穩定下來後,大軍主力就駐紮在白馬渡口防禦敵人的進攻。

宋家主見大軍駐紮在家門口,連忙給大營送去一些牲畜糧食,緊接著就召集黎陽的世家鄉紳商議勞軍事宜,在宋家主的忙乎下,白馬大營官兵的飲食水準又上升了一個臺階。為此,幽州軍團上上下下,都對這個笑容時常掛在嘴角的宋家主深有好感。

月亮早早的從東方的樹林中升起,然後穿過一團團陰暗的雲彩,時不時的將清涼的月光灑向宋家莊園。

月光穿過戒備森嚴的莊園前牆,撫過專注巡視莊園外邊動靜的哨兵,而後越過前邊第一進宅院,將溫柔似水的月光灑在二進院落中。待月光來到中廳的大門,想將腳步邁入中廳時,她卻被中廳內明亮如晝的燈光阻擋在大門之外。

中廳主座上跪坐著笑容可掬的宋家主,可是事情今晚的事情有些反常,與宋家主並排的主座位置還擺設著一張案幾,案幾的旁邊跪坐著一位年強的公子哥。

這位公子生得眉清目秀,一舉一動之中都顯示出一股良好的修養素質。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日常動作,如果沒有世家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七十四章 幫你傳宗接代


大漢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夜。

離宋家莊園不足十裡的白馬大營中,除了四周瞭望臺上通明的火光之外,整個大營中只有帥帳周圍還亮著燈光。

黃昏的時候,劉曄通過不尋常的審訊從老兵口中瞭解一些情況。前天老兵手又癢了,於是他違反軍令私自聚賭,又輸了不少錢。贏家王峰見老兵面有難色,就私下找到他,對他說,王峰一直看古邨這個宦官不順眼。

可是,毆打太上皇身邊小太監是軍法所不允許的,這種事鬧大了有可能會被驅逐出軍隊,所以王峰遲遲的不敢動手。只要他替王峰教訓一番古邨,這筆賭債就可以一筆勾銷,老兵當即露出譏笑的神色,

王峰見老兵不在乎的神情,就從懷中取出兩串銅錢,說事後不管發生任何狀況,老兵只要不出賣王峰,這些錢也是老兵的了。老兵認為這對於他來說只是小事一樁,於是他對天立誓永不出賣王峰,從王峰手中取過錢就去籌備教訓古邨的事情了。

劉曄從老兵身上找到突破口之後,立刻讓人去尋找王峰,為了不打草驚蛇,就以公務的名義將王峰騙到了後勤處,然後馬上將他抓起來突擊審訊。

孫聖和黃忠以為,這一次劉曄一定也會像上次那樣,要和王峰談談家常成功取得想要的情報。出乎他們意料,這次劉曄在抓捕王峰之後立刻換上嚴厲之色,在王峰拒不承認的情況下,讓人對王峰上了大刑。

王峰也真是條漢子,無論是用鞭撻還是火烙,自始至終皺著眉頭一言不發,甚至連哼唧聲都沒有發出來,王峰如此頑固的態度,讓黃忠和孫聖一時有種無處下手之感,只好將希望依舊奇托在劉曄身上。

劉曄盯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