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修國 作者: 藍色煙火 (連載中)

修國 卷三 列禦寇 第三十五章 飛熊軍對雁門騎
-

呂布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麼壯觀的騎兵對決了,因為雙方都像是發了狂的猛獸,不斷撕咬、纏鬥,沒有任何花巧,比的就是力量和勇氣!

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那股氣,歷史上所有硬碰硬的戰爭靠的就是能夠克敵制勝、不怕犧牲的勇氣。若是在平時,這些士兵們還會惆悵一下自己生命的脆弱,可當他們上了戰場,當他們的面前只有敵人的時候,生命早就被他們拋到了腦後。

老兵們都知道,越是怕死的人,死的也許就越快。因為怕死的人幾乎無法戰勝對手,在那視人命如草芥的戰場上,敗也許就等於死。

飛熊軍和雁門騎都是百戰精兵,他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而馬超那悍勇的風格也灌輸到飛熊軍的血脈當中,讓這支本就百戰百勝的強兵更加勇不可當。

若說董卓的飛熊軍還有種狡捷,那馬超的飛熊軍就變成了一力降十會的勇者!在他們的觀念中,偷襲什麼的都不是正道,他們的角色就是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

這並不是說馬超的飛熊軍有勇無謀,而是說這支飛熊軍已經有了不怕任何陰謀詭計的自信和實力!

可雁門騎也不是弱者,他們同樣也養成了無往不利的強者風範。是強者就大多高傲,而這種高傲讓雁門騎就算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能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當他們在營救夏侯淵時陷入如此不利的境地,也同樣沒有人想過逃走,因為那樣做有損雁門騎這個名號。他們就算死,也要用自己的鮮血鑄就雁門騎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

所以飛熊軍的戰士們發現自己的力量比對方更強,衝擊比對方更盛,可雁門騎就像是個打不死打不怕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第三十六章 郭嘉的算盤
-

曹煜和郭嘉的擔心終於已經變成了現實,就在馬騰開始進攻函谷關過沒兩天,他們就已接到戰報,說劉備派魏延黃忠二人往汝南進發,竟已開始由守轉攻。

看來劉備和馬騰已經達成共識了,雖然明知曹操的實力,可他的心中還是不無擔憂。不管是歷史還是演義,自從諸葛亮出山的時日起,曹操的好日子幾乎都已到頭。除了先後在關中擊敗馬超張魯,取得局部勝利之外,就再也沒有拿出能像官渡之戰那樣足以改變歷史發展的成績。而且在這其中曹操還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失敗,在戰勝馬超之前還差點被他臨陣擊殺,漢中也同樣得而復失,甚至還搭上了大將夏侯淵的性命。

這樣的反差若把原因都集中到諸葛亮一個人的身上也太過片面,可赤壁之戰後曹操無心也無力發動席捲天下的戰爭已是不爭的事實。孫劉聯盟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曹操的策略已經變成了利用中原河北的優勢地位穩固政權,然後再伺機剿滅劉備孫權了吧。

現在諸葛亮的動作甚至比歷史上更大。畢竟那時他只搞定了一個東吳,可現在就連西涼和益州都變成了曹操的敵人,再加上那個態度曖昧不明的孫策,曹操周圍已是四面楚歌。

對於劉備軍選擇汝南作為第一攻擊目標,曹煜和郭嘉都能理解。畢竟和張繡鎮守的宛城相比,汝南的防禦自然要弱一些。由於聽從了曹煜的建議,曹操又加派于禁前往鎮守,可單單一個大地軍又是否能抵擋黃忠和魏延的聯手進攻?

從曹操的回信來看,張?已經接到了命令即刻南下,支援汝南,並監視孫策的舉動。曹操並不傻,他當然不會忽略江東的一舉一動。孫策遲遲不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卷三 列禦寇 第三十七章 兵發汝南
-

在大漢境內,汝南也算是能夠排得上號的大城,在瞭解到劉備有可能的進犯後,于禁盡可能繼續加固汝南的城牆,並加緊操練自己的部曲。

這時正值初夏,萬物都展現出盎然生機,就連路邊那不知名的野花都開得那樣嬌豔。可正當那野花伸展著慵懶的身體迎接陽光的滋潤之時,無情的馬蹄就把她重重壓到了地下,讓她的花瓣變得粉碎,而生命也立刻隨之抽離。

從黃忠和魏延的兵力上來看,雖然還不足以對汝南形成明顯優勢,可還是同樣能讓于禁小心應對。張郃還在趕來的路上,算時間還要至少半個月才能來到前線。汝南城中的兵力大概有一萬五千人左右,李典和樂進還各帶了五千人分別駐守在汝南東西兩側,以防劉備軍突襲。

在解決了劉焉和孫策的威脅後,劉備敢傾兵馬北上就變得正常。荊州軍本來有十萬人左右,再加上劉備本身帶來的部曲,已快要達到十二萬。除了各地必要的守軍外,能夠投入戰鬥的多達八萬,這樣的常規兵力是劉備有史以來擁有最多的一次。

這次黃忠和魏延就已帶了四萬來,而這四萬是他們二人自己本身的部曲。劉表能在荊州這樣的要地卻始終很少有人騷擾,就是因為黃忠和魏延這四萬精兵。劉焉和孫策都知道,黃忠的長沙軍團和魏延的漢壽軍團無一不是驍勇善戰的精銳步兵。現在這兩支軍團同時來到汝南城下,可見劉備畢其功于一役的決心。

看到了這些兇神惡煞的士兵,汝南的百姓大多逃離。雖然他們也聽說了劉備的仁德,對百姓一直都比較好,可戰爭是殘酷的,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村莊不受鐵蹄的踐踏。

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卷三 列禦寇 第三十八章 黃忠魏延
-

那要命的第三刀並沒有劈下來,確切的說,是有人為他擋住了這一刀。

在這關鍵的時候,救他命的人是李典。

就在樂進戰馬失蹄的時候,李典就看到了他的危險,立刻策馬狂奔沖向魏延。當樂進的戰馬被魏延砍為兩斷之時,李典已經距離魏延不過三丈。可而當魏延第三刀劈下的時候,李典和魏延之間還差這麼一點點距離。

李典急中生智,放棄幫樂進格擋,而是對著魏延當胸就是一槍!他的槍雖然不能後發而先至,可如果魏延還是執意要取樂進性命的話,那他自己也免不了要成為李典的槍下之鬼!

功敵必救,這已是此時最好的方法。

魏延果然變換了招式。他砍向樂進的那一刀看似已經全力使出,可眨眼間就把招式完全收回,然後不偏不倚封架到了李典的槍上。這種自然也讓李典為之一驚,若是換做他自己,恐怕也無法做的如此巧妙。

但他已沒時間想這麼多,只是大喝道:“快走!”然後快槍如雨,把魏延牢牢包裹到裡面,為樂進創造逃生的機會。

樂進又怎會不知李典的用意?他已丟下了大刀,先連滾帶爬逃出魏延的攻擊圈,然後撒腿就往本陣跑去。只是兩條腿跑得總沒有四條腿來得快,再加上身穿鎧甲,還沒跑幾步他就已有些氣喘吁吁。

可就在這時,一道尖銳的嘯叫從他身後傳來,以樂進的經驗立刻就分辨出那是羽箭破空的聲音。他立刻回頭,拔出腰刀,辨別羽箭的位置,然後再確認躲閃還是格擋。

讓他意外的是,他雖然聽到了破空之聲,卻沒看到箭在哪裡,不由得怔了一怔。就在這短短一瞬之間,在他眼前三丈處,半空中忽然鬼魅般地多出了一支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第三十九章宛城之變
-

時間回到三日之前,地點也轉到宛城。

張繡站在城頭,望著城門口那絡繹不絕的人群,強忍住自己心中的衝動。 這些百姓都來自汝南,可見那裡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戰鬥,可他還是只能在宛城駐守,劉備若是不進攻這裡,他就算槍法高超也同樣沒有用武之地。

可從劉備的調配來看,他們的目標就是汝南,宛城除了收容這些前來避難的百姓外,確實也就沒什麼其他價值。

自從追隨曹操以來,除了配合曹煜瓦解過一次劉備的反叛外,他就再也沒有過什麼像樣的功勞,若是再這樣下去,恐怕連他的金槍也都要生鏽了。

可他也知道守在宛城同樣重要,這些百姓還需要他來安置,這年頭人口就是發展的保障啊。 他可不能輕易讓這些百姓逃亡到劉備的地盤中去。

在忙碌了兩天之後,大多數的百姓終於已被安置得差不多,還有少數就選擇了在城外一些遺棄的村莊中暫時安身。

天色漸晚,張繡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他有早睡的習慣,因為他覺得早睡才能讓他第二天一直保持清醒,更是讓他看起來更年輕些的秘訣。

他已三十好幾,這個年齡的男人最想的就是讓自己不要過早地顯露老態,好去有更多的機會抓住年輕的尾巴。

這一天他睡的也很早,而且睡前還喝了一點酒。 酒既能有助於他的睡眠,也能緩解他心中的壓抑。 可就在他睡的很深很沉的時候,一串急促的腳步聲把他從夢中驚醒。

人有時會有一種很奇妙的直覺,若是在平時張繡這樣被人吵醒,他定然會一肚子下床氣,說不定還會責罰吵醒他的人。 可今日他幾乎在恢復意識的同時就已完全清醒,就像有個聲音在告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第四十章 張繡之死
-

落葉更急,勁氣更盛。

這是張繡有史以來打的最艱苦的一仗,也是一次最沒信心的對決。如今宛城的局勢已逐漸失控,從喊殺聲來看劉備軍正在用極快的速度向城北推進;張飛那強大的實力又讓張繡找不到突破的機會,完全被糾纏在這裡,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兵馬不斷敗退。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已亂。而當面對絕頂高手時自己的心先亂了時,後果如何顯而易見。

也許是彼此間的氣息牽引,張飛也感覺到金槍上的氣勢正逐漸減弱,因此他的矛法也更猛烈。丈八蛇矛所帶動的烏光把張繡整個包圍了起來,那金色的光芒也越來越無法分辨。

不能再這樣下去!張繡必須要脫離和張飛的纏鬥!個人的榮辱和宛城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宛城是他的心血,是他的生命!他人生相當大的一部分就是在宛城度過,他絕不能容許自己鍾愛的城池被劉備佔有!

他要和宛城共存亡,可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更有價值!他要和宛城的守軍、自己的子弟堅持到最後一刻,而不是還沒來得及發動反擊就不明不白死在這裡!

所以他選擇了落荒而逃。若是換作以前,他是絕對不容許自己這樣做的,因為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侮辱,可現在他必須要以大局為重。宛城的每一條街道對他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就算他暫時放棄了這通往城北最近的一條路,他也有把握趕在張飛前面和自己的部曲會合。

看到他忽然撥馬而逃的背影,張飛的目光中充滿了譏誚之意。他並沒有窮追猛打,仿佛知道張繡根本無法逃走一般。他望著張繡的神情就像是在望著一個死人,那張繡就像是中了死神的魔咒,不管跑到哪裡都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第四十一章 許昌的危機
-

宛城失守,舉國皆驚。

這並不是因為宛城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大城,而是在這次戰鬥中劉備軍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戰力。在大家的印象中,劉備還從沒有哪一次像現在這樣能夠主動出擊,而且還是從曹操的地盤中挖了一塊。

這裡面心態比較積極的是馬騰,他們畢竟向勤王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劉備這個盟友還算是比較靠譜的。當然他自己的壓力也大了許多,函谷關就像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讓他們到現在還找不到攻克的辦法。

劉焉是坐山觀虎鬥,反正他怎麼都不會吃虧。而且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權力的交接上。他的兒子劉璋逐漸走上了前臺,在目前益州相對比較平靜的時候更有利於劉璋更快地建立威信。

孫策很興奮,因為宛城的失陷必定會牽扯曹操的精力,這樣壽春的防禦力就會小了很多。他和曹操畢竟還沒有撕破臉皮,有心算無心之下若是能夠突襲壽春,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此宛城牽動了大漢每個勢力的神經,曹操在河北之戰中建立起來的強大形象因此大打折扣,他在一夜之間仿佛已不再是那個戰無不勝的強者。這種觀念上的質變讓曹操在兵力佈署上壓力更大。

當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曹煜和郭嘉都大吃一驚。他們雖然知道南線有些吃緊,可還是沒料到劉備軍竟然能在兩日內拿下宛城,更讓張繡送了命。尤其是曹煜,他的穿越之行就是從宛城開始的,現在宛城變成了劉備的地盤,讓他頗有種很異樣的感覺。

郭嘉詳細詢問了宛城失陷的過程,那個信使也不知道宛城到底是怎樣被攻克的,劉備軍就像是從地底下忽然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第四十二章 江東的預謀
-

曹煜的提議得到了曹操的認可。最近曹操一直都表現出了出奇的冷靜和克制,他深知若是他自己亂了手腳,對整個曹軍來說都會是致命打擊。

曹操不是沒想過要調撥天策軍增援南線,可他並不知道曹煜對馬騰的分析,不知道天策軍是否能抽出身來。現在曹煜主動請纓,他當然不會拒絕。

如今的曹操考慮的更多是大政方針,如何讓自己的轄地獲得更多的發展,如何在朝堂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至於對外征戰,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重任更多地落到了曹煜的身上。他相信曹煜已經逐漸能夠統領曹軍,合理安排任何兵力上的調動。

不過曹煜還是有一點不能滿意,那就是在這個科技極其落後的年代通信手段太過單一。每次有重大事情發生都只能看到快馬在大道上賓士,靠這種資訊傳遞方式大大滯後了決策的時效性。沒有電話,沒有電腦網路,他們如何能提高通信的速度?如果能在這方面領先其他勢力,那曹軍將會佔有相當重要的先機!

在出兵前兩天,曹煜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直到一天早上那把他吵醒的鳥叫讓他茅塞頓開。對!他怎麼忘記了飛鴿傳這回事?說到鴿子,他小的時候樓上的鄰居還曾經養過,這在一些有些年頭的社區裡非常普遍,他還曾經向那個鄰居請教過鴿子的養法和訓練方式,這對小孩子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現在他雖然已經忘了七七八八,可憑著記憶還是能先粗略搞一搞的。

現在雖然是漢末,可並不表示沒人對動物有研究。他依稀記得到隋唐時期已經出現了飛鴿傳,現在不過提前了幾百年,應該還是能找到人在這方面研究一下的。等到南線的危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第四十三章 壽春攻防
-

張合在即將接近汝南的時候接到了最新指令,那就是即刻前往壽春,以防孫策軍的攻擊。

他雖然覺得曹操有點太過謹慎,可還是立刻執行任務。由於曹操的指令中依然讓他們用急行軍的形式,所以當他們趕到壽春的時候,還沒有看到孫策軍的身影。

他這時還不知道自己爭取的這一點時間對整個戰局會有多大的影響,只是覺得終於有了點時間休息一下。從河北一路快速行進到這裡,就算河間軍團都是經歷過場面的老兵,也都感到疲憊無比。

不過張合的經驗還是讓他先安排好了城防,然後才好好地洗了一個澡,也洗去了一身的風塵。可就當他那木桶中的水溫還沒有變冷的時候,門外就已有人趕來通報。

“前方五十裡,發現不明兵馬正向壽春行軍。”那士兵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

竟然來得這麼快?張合立刻坐直了身子,問道:“對方大概有多少人?”

“具體人數和配備目前暫時還沒有查到,屬下等會儘快向將軍彙報!”那士兵道。

“快去!”張合已經在擦拭著自己的身子。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的疲態一掃而空,直覺告訴他接下來的時間裡休息即將會變成非常奢侈的事情。

孫策軍顯然也在趕著時間,他們也想趁曹軍沒有提防的情況下走馬取城。由於張合也是剛到不久,所以這個情報並沒有傳到黃蓋和程普那裡,因此他們也沒有刻意隱藏形跡。

只要能拿下壽春,那整個揚州都會在孫策的控制當中,他們也能在江北建立前線,同時也能給江東一個緩衝的時間。

這次他們一共來了四萬人,分別是黃蓋的攔江軍和程普的斷水軍。這兩支精兵是江東僅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修國 卷三 列禦寇 第四十四章 示敵以弱
-

孫策之所以選擇進犯徐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徐州太守陳登。

在孫策的印象中,陳登不過是一介文人,雖然在劉備、呂布、曹操分別佔據徐州時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可那並不是行軍打仗的本事。

如今曹操麾下良將都已被調派到各地防禦,徐州只有陳登鎮守,這對孫策來說也是個天賜良機。所以他拒絕了周瑜與他同行的建議,一方面是覺得陳登不足以讓周瑜親自出馬,另外也是因為江東同樣需要有人守著,以備不測。

這次孫策同樣調動了整個江東近七成的兵馬,雖然劉備的威脅已經解除,可江東也不是完全太平。尤其是南越各族時不時出來搗亂,怎麼說也要有一個能鎮得住場的人時刻監視。

周瑜雖然沒有隨軍前往,可還是請孫策把魯肅帶上。在戰場上出謀劃策雖然也不是魯肅的強項,可多個能動腦子的人在身邊總是有備無患。有了魯肅,再加上孫策、甘甯、淩操等一干猛人,周瑜才能真正放下心來。

從一路上的經歷來看,孫策確實覺得徐州是勢在必得。淮陰等地並沒有形成像樣的抵抗,在赤幘軍和甘甯錦帆軍的面前,這些抵抗都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甘甯的錦帆軍,雖然曾經久居海上,可身手都還不錯,雖然此次棄舟登陸,可還是比一般士兵要強悍一些,再加上有甘甯擊浪刀在前面開路,自然能夠所向披靡。

等到他們到達彭城之時,城頭只有一些可憐的守軍,陳登連露面似乎都已不敢。在數萬強大的江東軍面前,彭城已經未戰先怯,顯得畏畏縮縮,孫策甚至都能看到守軍那充滿了恐懼的眼神。

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孫策大搖大擺地紮了營,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