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北漢 作者:寫羊羊 (連載中)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章 廢立之事
-
-

在李儒的説明下,董卓採用了頗為高明的手段,使得他在極短的時間控制了京都的局勢,東漢王朝自從進入了董卓時代,也正是董卓的原因,演繹出了一幕十三路諸侯討伐董卓以及諸侯割據的歷史壯舉,東漢王朝也漸漸走向滅亡,新一代的北漢王朝即將展現在歷史舞臺上。

控制了京都的局勢之後,他的威權也膨脹得越來越大,使得他的野心暴露得也太快了。所以,幾乎從他的軍馬進入到洛陽的那一天起,他就引起了許多人的警惕和仇恨,董卓勢必成為眾矢之的。

在九月初五的溫明園宴會上,面對董卓的廢帝之提議,就有人公開向他提出了挑戰。

溫明園原是大宦官張讓的一處園林,如今張讓已死,其家產被籍沒,朝廷便又賞賜給了董卓,以表彰其“勤王”定國的功勳。

溫明園未必有御花園那麼富貴典雅,但臨水傍山,風光自然秀美,算得上洛陽城屈指可數的園林。今年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溫明園的桂花敗得晚,但是秋菊卻是開得有些早,現在院內桂香四溢,菊花也是爛漫。董卓便跟李儒商議一下,決定邀請朝中六百石以上秩級的文臣武將,在溫明園裡擺了一場大的酒宴,借機決定一項重大的國事。

什麼樣的國事值得董卓如此重視呢,需要徵求百官們的意見呢?說起來,以董卓現在的威權,一般的國事完全可以是他一個人說得算的,太尉楊彪和司徒袁槐根本不敢與之爭權,燕王劉備更是在吳匡背叛之後選擇了沉默,何太后和皇上更是不敢在董卓跟前說一個不字。比如就在大前天,董卓仗劍進入長寧宮,見到了面容憔悴如昨日黃花的何太后,將“連月大旱”的原因歸咎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一章 劉備救師
-
-

袁紹現在已經徹底看透了董卓的狼子野心,並為過去唆使何進徵召董卓進京的愚蠢之舉而暗自後悔。袁紹想拍案而起,反對董卓的廢立之事,但就在這個時候,坐在董卓身邊的他的叔父袁槐,卻悄悄地向他做了一個“不可”的手勢,於是,袁紹憤憤地咽了口吐沫,又慢慢鬆開了拳頭。

董卓見眾人都不吭氣,以為皆無異議,或者雖有異議卻不敢表達,便心滿意足了。接下去董卓就想當中宣佈宴會之後,就由他起草一道“策文”,“策文”以文武百官的名義,廢掉少帝劉辨和太后何氏,並請陳留王登基。然而,讓董卓想不到的是,坐北朝南的一張席子上,尚書盧植終於忍不住了,站起來道:“司空大人剛才所說的‘依伊尹、霍光故事’植實在不敢苟同啊。”

董卓一愣,隨即拉長了臉,嗔目問道:“嗯?盧尚書此話何意?”

盧植道:“司空大人應該知道,昔年太甲晦暗不明,伊尹丞相方將之流放于桐宮;昌邑王登位僅二十七日,卻作惡三千余件,故而民心大憤,大將軍霍光這才祭告太廟,將之廢棄。然而,今上雖然年幼,卻是聰明仁智,踐位以來並無絲毫過失,對此在座各位都是有目共睹的。董司空本事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于朝中之事並不清楚。況且,依植來看,司空大人雖然關心國事,卻無伊尹、霍光之大才,又何必強自主張‘廢立’之事呢?公豈不聞聖人所雲:‘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嗎?”

“盧植,你怎敢辱我?”董卓被激怒了,當盧植說他‘于朝中之事並不清楚’的時候,他的手便已經按在了劍柄上;又聽盧植說他‘無伊尹之志則篡’的時候,董卓便實在按捺不住,便將劍握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卓來訪
-
-

然而,丁原得了劉備的提醒,早有準備,袍內罩了鎧甲,又佩帶利劍參加宴會的,而且他還帶了呂布前來護駕,一直不離丁原的左右。呂布的一身裝束也是模仿了當年鴻門宴上的樊噲,戴了“樊噲冠”(此冠除下,實際上便是防身的盾牌),只不過手裡拿著的卻是方天畫戟。呂布見甲士向丁原走來,一把將他拉過,掩在身後,怒目看著那幾個甲士,使得這些甲士有一種莫名的害怕。

眼看就要血濺溫明園,這時李儒突然氣喘吁吁地跑來,在董卓的耳邊小聲勸了一下,自然是說呂布此事有萬夫不當之勇。西涼人崇尚武力,就算是董卓也是如此,聞言自然嚇了一跳,稍稍思索一下後,便揮了揮手,示意甲士們退下,並將寶劍插回鞘裡。

丁原見董卓突然改變了主意,自然也不會在這裡待下去,於是便在呂布的保護下,匆匆離開溫明園。這時,四面八方忽然亮起燈籠,原來不知不覺間夜幕來臨了,眾官便趁機紛紛向董卓告辭。

待到眾官都退走之後,董卓問李儒道:“方才為何不殺了丁原,他的衛士是誰,真有萬夫不當之勇?”

李儒道:“此人乃是丁原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弓馬嫺熟,武藝蓋世。丁原對呂布甚是親信,而呂布也深感丁原知遇之恩,忠心事主。剛才若是鬧起來,主公未必占得了便宜,而且,席中眾武將,未必沒有不説明丁原的,儒擔心主公的安危。再者,今日反對此事之人,除了丁原之外,還有一個更讓人擔憂的劉備,若是他真的振臂一呼,主公想將洛陽城牢牢控制在手中,只怕還須再花一番大力氣,所以還請主公暫且忍耐。”

董卓點了點頭道:“文俊言之有理,若是不將劉備和丁原收拾妥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出洛陽
-
-

說了那句話之後,董卓便一直注視著劉備的神色,雖然他眼中的震驚之色只是一閃而過,但是仍然被有心的董卓捕捉到了,他心中更是堅信李儒的消息不錯,心下也暗暗竊喜起來。

劉備見董卓的臉上竟然起了一絲的詭異笑容,立即明白過來,這是董卓的圈套,於是便急忙道:“孤久聞司空大人有兩匹良駒,一曰赤兔寶馬,一曰絕影千里駒,乃司空大人之心愛至寶,孤如何能夠接受。至於美女嘛,孤雖不敢誇言燕王府中美色如雲,卻也有那麼幾個能夠上眼的,至於善歌舞,孤府中來鶯兒之舞技,可謂天下無雙,因此,此二寶孤決然不敢奪愛。”

董卓笑道:“燕王此言差矣,俗話說,紅粉贈佳人,寶劍贈英雄,燕王乃英雄耳,絕影是天下少有的千里良駒,送給燕王是在適合不過,否則的話,若是放在本官這裡,倒是暴殄天物了。至於美人嗎,更是要配英雄了,此等絕色,此等尤物,若非燕王,誰能與之一顧?”

劉備道:“既然司空大人如此盛情,孤若是再推辭,就有顯做作了,絕影馬孤就收下了,至於那個女子,司空大人還是留在府中吧。”在東漢末年,絕影寶馬的名字絕沒有赤兔寶馬的名字響亮,但是劉備卻是知道,它是曹操的愛馬,實力絕不在赤兔寶馬之下。至於何妍,劉備當然知道董卓定是捕風捉影地知道了些什麼,所以才故意將她送給自己,以試探一二,故而先一步拒絕是必須的。

董卓道:“燕王這就不對了,本官所送有二,燕王為何只要一畜生而丟棄一活人也,絕影馬雖然算得上是天下名駒,稱得上至寶,然而美女何妍更是遠在其上,燕王若是不收下,豈非是不給卓顏面乎?”

董卓的話既然說到這個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四章 權傾朝野
-
-

丁原被殺,劉備退出洛陽,董卓的氣焰一下子再次囂張起來,第二天的時候,又傳來曹操逃出洛陽的消息,董卓更是得意,欲馬上召集百官,準備將廢立之事定下,讓少帝退位,陳留王即位。

但是,李儒卻將董卓勸下,認為雖然丁原、劉備兩大障礙雖然不存在了,盧植也被打發到了揚州為官,但百官之中仍是有不同意廢立之事的,不如先將一些重臣召集起來,只要他們能夠沒意見,然後再召集百官,那些小官們更是鬧不起什麼風波。

董卓於是將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召集起來,依然在溫明園中,董卓依然還是提起了此事。

丁原被殺、劉備被逐的事情,眾官已經知道了,包括曹操逃出洛陽的事情,這就是得罪董卓的下場,眾人一個個都是噤若寒噤,哪裡還有一個敢開口說不的,董卓大為滿意,說道:“大漢之君主,應由賢明之人為之,卓每每想起靈帝,心為之憤恨,誤國誤民也。陳留王雖然年幼,卻是聰穎敏銳,卓這才欲將之立為帝,若是其不能勝任,則劉氏之路盡也。”

董卓的意思很明顯,如果陳留王依然還是不如人意,那麼這天下也就不用劉家來做,該輪到他董卓了。而且,陳留王是否如人意,不是天下人說的算,也不是百官說的算,而是他董卓一個人說的算。董卓說他如人意,陳留王就如人意,皇帝繼續做;董卓說他不如人意,陳留王就是不如人意,只能將皇位禪讓給董卓。

殊不知,就這句話惹惱了一個人,此人本來沒打算發表意見,但是聽了這句話之後,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此人就是袁紹。他當即站起身來喝道:“大漢統治天下已有四百年,恩德深厚,萬民擁戴。如今皇上雖然年幼,卻並無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六十五章矯詔討董
-
-

    董卓性情殘忍,一朝控制朝政大權,全國武裝力量和國庫中的珍寶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沒有止境。 董卓曾對門下的賓客說:“本相之相貌,尊貴無上也。”侍御史擾龍宗晉見董卓匯報事情,沒有解下佩劍,立刻就被他三五拳打死。 當時,洛陽城內的皇親國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滿了金銀財寶,董卓放縱部下的士兵衝入他們的內宅,強奪財物,**擄略婦女不迴避皇親國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董卓懸賞捉拿袁紹,催逼急迫,每日一報。 週毖、伍瓊對董卓勸道:“廢立之事,乃大賢大才方可為之,非平常人所能明白也。袁紹不識大體,得罪了​​丞相之後,心裡害怕是以才會出奔,並無別的想法。如今丞相急著懸賞捉拿他,勢必會使他反叛,再者,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紹收羅豪傑以聚集徒眾,其他的豪傑便會乘機起事,那樣的話,崤山以東地區勢必脫離丞相之管轄。以下官愚見,不如赦免袁紹,任命他為一郡太守,如此,袁紹必會因赦免而高興,就必定不會再有後患。”董卓認為有理,於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祁鄉侯,又​​任命袁術為後將軍,南陽太守。

    袁紹與董卓的關係徹底迸裂之後,袁術害怕董卓遷怒於他,於是便出奔南陽,自封為南陽太守。 不久,朝廷便下了聖旨,果真將他封為了南陽太守,袁術便在南陽招兵買馬起來,準備響應兄長討伐董卓。

    這時候,天下的豪傑之士多準備起兵討伐董卓。 袁紹在勃海郡,冀州牧韓馥派了幾個從事來監視他,使他無法起兵。 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給各州、郡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六十六章為曹翻案
-
-

相對於袁氏兄弟而言,曹操的出奔更早一些,名義為不願接受董卓的驍騎校尉一職,又害怕董卓加害,這才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逃回家鄉,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董卓逼走了劉備,曹操明白劉備退回幽州之後,定會有所舉動,這才回到陳留郡,在太守張邈的幫助下,把家產出賣,招兵買馬,曹操原本部下就有族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是以很快也擁有了戰將數員,士兵五千人,日夜操練。

《三國演義》中有曹操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後,然後陳宮棄了縣令之職隨著曹操逃走的故事,這便是赫赫有名的“捉放曹”。“捉放曹”之後,便是曹操在呂家莊誤殺呂伯奢的家人,後又故意殺了呂伯奢的故事,然後曹操便說出了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名言。

這些當然是老羅編出來的,歷史上的真實事情是什麼樣的呢?會不會因為劉備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呢?答案是否定的。

曹操離開洛陽,不敢走大道,而專揀荒僻小徑,三日後變來到了成皋縣的地界,也就是現在河南滎陽。根據《三國演義》的描寫,曹操應該是先到中牟,再到成皋的,但是,有一點,成皋在西面,中牟在東面,兩地相距數百里,而且道路並不太好走,曹操雖然沒有劉備聰明,卻也不至於笨到南轅北轍的程度。再說了,成皋是洛陽到中牟的必經之地,曹操就算是飛也得從成皋飛過去。

成皋的治所是汜水鎮,那裡有天下聞名的虎牢關,曹操到達這裡的時候,已經是薄暮時分,隱隱約約中,曹操能夠看到守關的士兵正在關門口吆吆喝喝地檢查著幾個行人。曹操素來多疑,更是不知道緝捕他的公文是否已經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六十七章新捉放曹
-
-

    殺了呂伯奢之後,曹操不敢有任何耽擱,急忙率領一眾蒼頭向虎牢關口而去。 到了關口之後,曹操派出一個蒼頭過去探查,發現緝拿他的榜文還沒有到達這裡,曹操大喜過望,跟其他過望商旅一樣,在光天化日之下輕易地出了關。

    出了成皋縣,曹操繼續向東南而去,他不敢走大路,專揀荒僻小道,如此三日,曹操一行便進入到了中牟縣境。 這時候,曹操還不知道,緝拿他的榜文剛剛到達這裡,就在他進入中牟縣境之前的一天。

    或許是因為殺了呂伯奢一家,心中稍稍有一絲的後悔,倒不是殺了呂崇良兄弟,而是殺了呂伯奢。 這幾日來,曹操每當閉上眼睛,就會想起此事,想來想去,曹操還是覺得呂伯奢與那個陰謀無關。 也正是這個原因,幾日來,曹操一直心神不屬,使得他還沒有到達城郊,便被巡路的亭長捉住,五花大綁押到了縣城。 曹操不是傻子,他明白是自己太大意了,緝拿他的榜文已經到了中牟縣。

    曹操的心情很鬱悶,倒不是因為自己被抓了,而是因為他是被一個小小的亭長抓住。

    那個時候,官府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委派一名亭長掌管治安警衛,兼管停留住宿的旅客。 這本來是芝麻綠豆大的官兒,卻偏偏能出能人兒,須知,漢高祖劉邦就曾經是亭長出身。 亭長多以服兵役滿期的人充任,所以這檔子人會玩各種兵器,並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機敏的腦瓜,就像劉邦亭長那樣。

    說起來,曹操的被抓經過很不光彩,是與他多疑之外的另一個性格有關:好色。

    因為要避開成皋官府追捕他的騎兵,曹操放著坦蕩的官道不敢走,而是翻山越嶺進入那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第一百六十八章算計袁紹
-
-

兩個月的時間,劉備、張邈、曹操、鮑信、劉岱、喬瑁、公孫瓚、韓馥和陶謙九路諸侯先後騎兵,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五萬的,也有一兩萬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劉備,七萬大軍,大軍共計竟有三十萬之多,各自安營下寨,各色旌旗飄灑,金弋鐵馬,綿延竟達三百里,聲勢極為浩大。

雖然共有九路諸侯回應劉備的矯詔討伐董卓,但是真正帶兵開到酸棗的,卻只有七路諸侯,二十四萬兵馬。其他幾路諸侯卻分散各地,如冀州牧韓馥留守鄴城,供應軍糧,徐州牧陶謙屯兵下邳。

在《三國志》魏略太祖傳的記載中,關於諸侯討董的經過可謂是一筆帶過,從董卓下令遷都長安,到後來董卓最後一個到達長安中間的數月沒有任何記載。《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原是蜀國人,並且陳壽師從譙週,所以註定了陳壽的《三國志》前面簡略後面詳盡。

其原因不難想像,歷史上的劉備從討伐黃巾起,直到建立蜀國的這數十年中,在前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業績,直到後來在荊州才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並有諸如諸葛亮、龐統等人的輔佐,才可以真正建功立業。所以,陳壽寫《三國志》也是將前面的內容儘量簡略,諸侯討董便是其一。

劉備心知袁紹兄弟現在不敢來到酸棗乃是害怕其叔父袁槐遭到董卓的毒手,而袁遺是袁氏一族,王匡、孔伷是袁氏舊吏,自然是同袁紹共進退了。在起兵之前,劉備也曾擔心過此事,若是袁氏兄弟不起兵,只怕關東義軍的規模不會太大,畢竟司隸地區董卓的兵力有四十多萬。

但是,賈詡卻是為劉備解決了這個擔憂,賈詡的話是這樣說的:“主公勿慮,此事不難,無論袁紹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北漢 第一百六十九章 爭奪盟主
-
-

袁紹聽得曹操之言,頓時一臉恨樣,牙咬的咯吱咯吱響,怒聲道:“董卓老賊,竟然殺害我叔父全家,我母親和我叔父盡皆遭到董賊的毒手。此仇不報,我袁紹誓不為人,諸公可為作證,非是董卓死便是我袁紹亡。”

原來,韓猛率領三百死士星夜趕到洛陽,豈不料剛剛進入洛陽,便已經聽說老太傅袁槐一家百余口盡數被董卓殺害,理由就是袁紹、袁術兄弟參與關東叛軍,與朝廷作對,袁槐則暗中與關東叛軍勾結,以為內應。韓猛無奈,只得趁著晚上將袁槐與袁紹之母的屍首偷偷抬走,匆忙趕回渤海郡。

聽了袁紹的描述,眾人皆罵董卓。張邈勸道:“人死不能複生,本初兄尚請節哀,董賊不但是本初兄之仇人,更是天下人之仇人,我等聚兵于此正是為了天下蒼生討伐董卓,以順天意。只要我等能夠齊心協力,本初兄不日便可得報大仇,更為天下除一國賊。”

眾人皆稱是。

袁紹又道:“紹啟程之時,已經以盟主身份命令冀州韓州牧、豫州孔州牧、徐州陶州牧、河內王太守以及吾弟袁公路、袁伯業即可來酸棗會盟,估計眾人今日即可到達。眼下我等還是趕緊商議進軍之策,以期能夠早日攻入洛陽,殺董卓為我叔父、母親報仇。”

“這個……”除了劉備之外,誰都沒想到袁紹會弄出這麼一齣戲,他竟然以盟主的身份命令這幾路沒有前來酸棗會盟的諸侯來此。而且,眾人都知道劉備與袁紹已有過節,袁紹此舉必是不服劉備當了盟主,欲與之爭一爭。

袁紹當然明白眾人臉上的為難是為何,且見無人替劉備說話,心中暗喜,又道:“怎麼,我等會盟在此便是為了攻打洛陽,誅殺國賊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