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新三國終結者 作者:解剖老師 (連載中)

第三卷英雄輩出第七十五章遇刺

--- 咚咚……

殺! 殺……

鼓聲震天,一股殺氣沖天而起,眾人面色冷峻,等候死神來臨!

突然,鼓聲和喊殺聲戛然而止,從敵群中跑出一匹白馬,不緊不慢的跑到壕溝外。

“南榮老弟,一向可好?”黃衍向城牆上的傅燮拱手問候,兩人都師從前太尉劉寬,同窗五年,情同手足。

“子韓兄前來勸降?”

“不是!為兄的只想告訴師弟,當今天子昏聵,吏治**,天下叛亂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大漢已是一塊朽木,望師弟為涼州百姓著想,高舉義旗,共創太平盛世!”

“子韓兄的心意為弟領了!當今天下動盪不安,更要我們盡心輔佐!征西將軍已率大軍前來,背叛大漢是沒有前途的!子韓兄既然已背叛大漢,我們同門師兄弟的關係到此為止!本官誓與隴縣城池共存亡,子韓兄好自為之吧!”

“那南榮老弟多多保重!”黃衍面露愧色,掉頭跑回本隊。

“攻城!”王國大吼一聲。

殺呀……

南門。

殺聲四起,成千上萬的士卒抬著雲梯大喊著向壕溝衝來。

“叛逆,你們看看她們是誰?”董卓矗立牆頭朝城下怒吼,似一聲炸雷,周圍二十幾名高大的義從手握盾牌,警惕的注視著城下。

二百多名家眷被士卒押上城牆,老人們一臉悲哀,小孩和女人們一邊大哭,一邊從垛口呼喊著親人。

衝鋒的隊形緩緩停下,士卒們仰望著城頭,一臉的擔憂。

馬騰、闊鷹帶著一群義從從後面騎馬趕上前來,右將軍馬騰的大纛迎風招展。

“馬壽成,你這個畜生!把你祖先的臉丟盡不說,竟然帶著羌夷來殺大漢的百姓,你乾脆自己瞭解算了,免得髒了本將軍的手。”董卓高聲怒罵。

“董胖子,你也不是什麼東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英雄輩出第七十六章進退兩難

--- 洛陽,德陽殿。

“奴才啟奏皇上,長安商戶聯名舉報征西將軍在當地以抓捕叛逆探子為名,搜刮民財,亂殺無辜,造成當地民心惶惶!”剛上朝,中常侍張讓率先出列。

眾大臣很驚訝,頓感事態嚴重,市面上的傳言終於應驗了! 劉雲天在渭水上沒收了中常侍們偷運給叛逆的錢糧和軍械,皇上、太后也脫不了乾洗。

“微臣啟奏皇上,中常侍所言屬實!”大將軍何進跟著​​出列。

大將軍也脫不了乾洗! 要是外戚、宦官和皇上同時向劉雲天難,他這次難逃劫難,涼州平叛又將前功盡棄。

大臣們左右瞄瞄,用眼神傳遞資訊,思索怎樣應對?

劉宏掃描張讓和何進,你們怎麼成了一夥? 想聯手攻擊劉愛卿? 母后這幾天耳旁嘮叨,要注意劉雲天擁兵自重。

劉愛卿這次不知不覺得罪了不少人!

“崔愛卿是否接到當地商戶的舉報?”

“回稟皇上,昨日太尉府剛剛接到三封舉報,和中常侍張大人所言差不多,微臣還在查驗當中,故沒有奏稟皇上!”

“崔愛卿,陰愛卿(京兆尹)是否有這事的奏報?”

“回稟皇上,到今日為止,微臣還未收到!”

“要是此事屬實,涼州平叛在即,何愛卿說怎麼辦?”劉宏心中有了數,裝著有些著急的問道。

“回稟皇上,要是此事屬實,應立馬撤換征西將軍,以免三輔生騷亂,關中危急!”

“以何愛卿之見,是否該派車騎將軍(何苗)前往涼州替換征西將軍?”

“這……微臣舉薦尚書令前往領兵!”何進突然現自己掉進了劉宏的圈套,嚇了一身冷汗。

“多謝大將軍厚愛,下官這段時間身體不適!”尚書令皇甫嵩出列婉言拒絕,亂彈琴! 臨陣換將,兵法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英雄輩出第七十七章前沿陣地

--- 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車同軌”、“行同輪”,築馳道於天下,寬五十步(合六十九米),隔三丈栽種一棵樹,道路不僅寬闊,且高出地面,並用石器夯實。

秦馳道以都城咸陽為中心,通達全國三十六郡郡治,西北至隴西、北地二郡。

從長安到陳倉(現寶雞市)的馳道寬闊平整(比如今的高公路還寬闊),寬三十丈左右,兩旁不時能看到幾棵殘留的榆樹,樹木高大粗壯,樹木見證了戰爭的歲月。

荀攸和劉靖並馬而行,興致盎然,一路上他引經索典,講述這條通往隴山的馳道是秦始皇嬴政下令,徵調十萬民夫耗時五年修築而成,長六百多裡,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後又經武帝下令整修,但經過長年戰亂,兩旁的樹木大多已被砍伐,後人又不斷栽種,樹木參差不齊;荀攸還告訴劉靖,從長安沿涇水南岸到蕭關也修建了一條馳道,寬二十多丈,長八百多裡。

秦始皇真是一代大帝!

馳道上行人寥寥無幾,碰到的也是從汧陽(現千水縣)逃往長安的難民。

一些農民正在田裡勞作,兩旁的禾苗抽了穗。

太陽高掛,藍天碧水,風光旖旎,怎麼和心中荒涼、灰濛蒙的大西北有天壤之別? 常年戰爭並沒有破壞自然景色,氣候變化,後人的過度開墾和放牧才是根源。

文明是上帝給人類的懲罰!

右扶風黃琬及眾掾屬一路陪同,前往汧陽。

晚上在平陵城內休息,縣令馬泰,縣尉馬宏等急忙出城迎接。

平陵縣城位於渭水北岸,京兆尹和右扶風結交處,隸屬右扶風,有二萬多人。

“馬縣令,平陵的百姓有沒有逃亡的?”

“回稟征西將軍,前段時間有部分百姓逃亡,聽說將軍大人到了長安,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英雄輩出第七十八章探子

--- 雞頭關矗立在雞頭道靠東側寬闊的平台上,兩旁懸岩峭壁,直衝雲天的林木遮天蔽日,身處其中,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感到有些陰冷,守關的士卒穿著夾衣,晚上睡覺要蓋被子。

    要塞長二百餘丈、寬四十餘丈,呈長方形,城樓、墩堡和營房等一應俱全;城牆由條石堆積而成,高五丈,有東、西兩門,關內現駐紮一千五百士卒,守關軍司馬凌璀,洛​​陽人,二十六歲,顯得很老成,劉靖叮囑一番。

    瓦亭關,地處隴山東麓邊緣,群峰環繞,深谷險壑,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俗稱三關口),與涇水相伴。

    涇水清澈透明(涇水入渭水處涇渭分明),水流湍急。

    軍侯雷親,二十多歲,虎虎有生氣,北地郡人,帶著一曲士卒駐守。

    絡盤關(後稱六盤關)就建在山頂上,控制著瓦亭向西越過隴山(六盤山)的"隴山鳥道"。 山道狹窄處不到兩尺,只能一人小心行走,一面懸崖峭壁。 濃霧瀰漫時,只能看著前人的後背跟著走,稍不小心就會跌落深澗,粉身碎骨! 大車不能通行,只能下馬步行。 有一曲士卒駐守,軍侯馬楞,二十三歲,長安人。

    蕭關,位於隴山以東,高平城東南部,因關口附近蕭蒿茂密而得名。 蕭關創建於漢文帝時期,在當時是關中與隴東的交通要衝,被古人稱為“靈武咽喉,西涼襟帶”,位於秦長城和蕭關古道的交匯點上,北面有瓦亭關,西面為絡盤關。 三關口是瓦亭關、絡盤關和蕭關的要隘,從彈箏峽到三關口長二十餘里,山勢崎嶇,峭壁迂迴。 關城建在高平川水(現為清水河)西岸寬闊的台基上。 戰國秦長城由西向東,橫跨高平川水,越過蕭關古道,沿河設塞,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九章 戰略反攻

--- 七月上。

軍帳。

征西將軍府長史孫嵩(蒯民留在了長安軍營)、司馬荀攸、刺奸都尉鮮于雨(升一級)、輜重都尉韓琦(升一級),從事中郎程昱,從事張輝、顧雍,屯騎校尉皇甫鴻、步兵校尉段毅、射聲校尉武虹、長水校尉劉民、厲鋒校尉黃忠、虎牙都尉辛曾,桂陽郡南部都尉蔡瑁、北部都尉王國,安定都尉傅國、蕭關都尉段護國分坐左右。

“本帥奉旨到涼州平叛已一月有餘,仗沒打一場,接連放棄了平襄、顯親、略陽、望垣、成紀、阿陽和冀縣等十幾座城池,致使隴縣淪為孤城!也許不少人認為本帥害怕叛逆,不敢應戰?”

“韓都尉,你給眾將講講我軍的糧草輜重情況!”

“末將遵令!”

“各位,大帥為涼州平叛準備了三個多月;在荊州、豫州境內訂購了三百多萬石糧食,足夠十二萬大軍、五萬匹馬使用一年!大帥從京城出時,又從洛陽武庫帶來了五萬人的軍械,加上我們儲存的軍械,足夠三場大戰使用!朝廷撥付了十億軍費,加上以前剩下的,征西將軍府的軍費夠用半年!”

眾人面容舒展。

“荀司馬,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今敵我雙方的情況!”

“末將遵令!”

“各位,大帥放棄涼州多座城池,堅壁清野,拉長了叛軍的戰線,造成叛逆補給困難。大帥把叛逆王國和韓遂誘到隴水(現葫蘆河)以東,讓他們圍住了隴縣城!城內有涼州牧傅大人、破虜將軍董大人、涼州都尉徐大人、西部都尉麴大人、南部都尉華大人,共二萬四千兵馬,還有二萬五千男丁,糧草能用三月,軍械也充足,城內有很多石頭、木頭房屋,拆下來就是守城軍械,城牆高大厚實。大帥用隴縣城拖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章 劍拔弩張

--- 王**營。

“稟報大帥,斥候回報,秦亭和隴關方向火光沖天,殺聲震天,官軍出關了!”長史李相如慌忙闖進王國的營帳。

“什麼?”王國猛然坐起,額頭滲出冷汗。

“我們中了劉雲天的調虎離山之計!子祺肯定出事了,那送信的祖孫三人現在何處?”

“大帥,早已過了隴山。”

“快命令馬壽成和闊鷹帶人支援秦亭和隴關!”

“末將遵令!”

天邊已經泛白。

劉靖率領黃忠、劉民、辛曾和三萬多鐵騎一路追殺,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很多逃命的羌人倉促之間**上身,空著手奔跑,完全是場屠殺!劉靖帶著義從營一馬當先,親手斬殺了七名抱頭鼠竄的羌人!奉命趕來救援的闊鷹眼見鋪天蓋地的騎兵呼嘯而至,轉頭就跑,裹挾著零虎、火風手下的殘兵敗將向隴縣而去。羌人消失在薄霧之中,唯恐中了埋伏,帶著騎兵趕往秦亭,步卒緊隨其後,程昱、韓琦、傅國率領輜重營和安定郡兵留下打掃戰場。

一路上,血肉模糊的屍散落四處。

------------

秦亭。

孫嵩、皇甫鴻、武虹和王國正和前來求援的馬騰對峙,兩軍相距不到五裡,劍拔弩張,一觸即。

隴縣方向塵土飛揚,叛逆的騎兵源源不斷趕來。

看到劉靖帶著大軍趕到,士卒們松了一口氣,孫嵩、皇甫鴻、武虹和王國欣喜的迎上來。

“德珪,青生,趕緊安置鹿砦、鐵刺藜,架設拒馬、巨矛盾,準備迎戰!

王國部的重裝備由蔡瑁部帶來了!

“末將遵令!”

“皇甫校尉、段校尉、武校尉,你們擺開陣型阻擋叛逆的騎兵,只要堅持半個時辰,叛逆休想突破我方陣營!”

段毅部帶來了皇甫鴻和武虹部的重裝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襲擊

--- 武家山渡口。

十幾堆篝火熊熊燃燒,渡口亮如白晝,一架浮橋橫跨渭水。

小帥哥拔在岸邊來回走動,顯得有些激動和煩躁,他作為渠帥吾雉的先鋒帶著三千人率先過河,和漢人接洽,討厭的漢人,白天過河不好,非要等到晚上,黑黝黝的。

一隊義從牽著馬跟在後面。

“漢陽都尉馬子慶,奉命駐守浮橋,前來迎接渠帥!”馬莊帶著兩個軍司馬迎上前來。

“拜見都尉大人,我家渠帥還在後面,在下小帥哥拔。”哥拔一口熟練的漢語,渠帥吾雉常常告訴手下,和漢人打交道,就要懂漢話。下麵的不少人會講一口漢話,懂漢人禮節。

原來是個小帥,馬莊有些失望,自己還急匆匆的。

“我家大帥本來親自前來迎接渠帥,不想今日清晨,官軍突然出關了!大帥不想官軍知曉渠帥的蹤跡,故安排在天黑後過河,接應渠帥的後將軍楊大人馬上就到,小帥稍候,到軍營喝一杯茶。”

“不麻煩都尉大人了,渠帥快過河了,在下在此等候,請都尉大人派人去看楊將軍來了沒有?”

“請小帥稍等片刻,本官馬上派人!”

大地沉沒在黑夜中。

二十七艘樓船在水中緩緩而行,綿延四、五裡,河水輕輕地流淌,兩岸黝黑、寂靜。

甲板上佇立一身鎧甲的士卒,手握長弓,注視著慢慢靠近的目標,有些新卒還有些抖。

“大人,浮橋上有一長溜火光,好像是有大批人舉著火把正在過浮橋。”馬洪欣喜的喊道。

樓船和商船從長安出,浩浩蕩蕩,由馬洪帶路,晚上行駛,白天靠岸休息,掛著商家的旗幟,士卒們白天睡覺,從遠處看就是一支龐大的商船,走了整整十五天。

“準備戰鬥!”軍司馬孫威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英雄輩出第八十二章勸降

--- 秦國的無弋爰劍(無弋為奴隸的意思)逃到了河湟地區,傳授當地的羌人耕種、放牧,幾十年過去了,羌人逐漸興旺起來,稱雄於河湟之畔,羌人為感激爰劍,他的子孫世代尊為酋豪。 到爰劍的曾孫忍時,秦獻公向西擴張,忍的叔父昂害怕秦國的強盛,率族人向西南遷徙,其後子孫分散在西南各處,便是居住在益州西北部、隴西郡的鐘羌、白馬和參狼諸羌。

    忍及弟弟舞留在了湟中,忍生了九個兒子為九種,舞生了十七個兒子為十七種,種族興旺。 到爰劍五世孫研時,羌武力最強,乃以研為種號;十三世孫燒當也極為強悍,子孫便更號為燒當,一直延續到今。

    光武帝劉秀即位後,多次內徒歸附羌人;建武十一年(公元三五年)徒先零羌於天水、隴西和扶風三郡。

    明帝永平元年(公元五八年),又徙燒當羌七千餘口於三輔(今陝西中部)。

    散佈在安定、上郡和北地等三郡一帶的羌人稱為東羌。

    留居河湟地區的稱為西羌。

    史書記載:羌人深受地方官吏、護羌校尉、西部都尉、南部都尉和豪強的壓榨奴役及欺凌,羌人奮起反抗,歸附的羌人紛紛逃往河湟地區。 大規模的羌人起義有三次:第一次始於安帝永初元年(一零七),戰爭延續了十多年;第二次始於順帝永和元年(一三六),歷時十年;第三次始於桓帝延熹二年(一五九),也歷時十年,前前後後綿延了六十餘年,耗費朝廷三百多億錢,嚴重消弱了東漢王朝。

    上午,劉靖抽空睡了兩個時辰,王國、韓遂竟然沒有派兵前來爭奪丟失的糧草!

    傍晚,渭水軍營建成,蔡瑁率五千部下和五千民夫駐守。

    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三章 單打獨鬥

--- “大帥,劉雲天狡猾得很,假如我們交出了軍隊,就任憑他宰割,大帥不要上當!大家可以不當官,但軍隊一定要保留!這是底線!”韓遂堅決反對。

“副帥說得在理,軍隊一定要保留!”右將軍馬騰也反對交出軍隊,心中擔憂,親手斬殺了刺史耿鄙,鼓動軍隊反叛,擔心朝廷秋後算帳。

“對,軍隊一定不能交給官府!不然就沒有我們的領地。”湟中羌渠帥闊鷹也不同意,漢人官員的話不可信。

長史李相如、司馬黃衍、主薄黃攸連連搖頭,大家起事的目的不就是保護涼州不被外夷佔領,百姓能活下去,既然劉雲天都答應了,大家何不借坡下驢?一臉失望,除了前隴西太守李相如手裡有二千郡兵外,黃衍和黃攸是光杆司令。

王國也無可奈何。

---------------

“劉帥,官可以不做,但軍隊不能撤並!一旦劉帥班師回朝,誰來保護涼州的百姓?百姓不相信官府!”韓遂坐在一匹雪白的馬上,一身素袍,綸巾,腰挎寶劍,眼神深邃。

“韓副帥也太把自己看高了!自以為是涼州百姓的救星,代表涼州百姓,朝廷拿你沒有辦法?還在幻想只要和本帥拖上幾個月,本帥的大軍就斷了糧草,朝中有人一勸,聖上就會派人來招撫你們,本帥不得不班師回朝?到時,你們官位、名聲和財富都有了!但這次你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本帥實話告訴你們,來之前,本帥已奏請聖上,就是戰事拖上一年,本帥也不需聖上再撥付一個銅錢、一粒糧食!昨日,零虎和火風兩位渠帥又送給本帥一萬七千多匹戰馬和七萬多頭牲畜,要是實在沒有了軍費,本帥奏請聖上,派人把這些戰馬趕到長安、洛陽馬市上,又可以籌措十幾億軍費!加上你們在渭水上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四章 風雲突起

--- 典韋的話音剛落,從對面陣營中沖出一匹黑馬,馬上大漢身高九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把鐵閘刀,長六尺有餘,明晃晃的,重五十斤,停在離典韋三十步遠的地方,巍然挺立。

兩座黑塔相遇,必有一場惡戰,雙方將士大喊助威,興致盎然,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典大哥,大帥命你回來!”許褚高聲喊道,說好的,雙方各派三員大將,不能搞車輪戰!

給趙雲留個機會!

趙雲是劉靖重點培養的物件!不貪酒、不貪色(第一次上軍市還是被許褚等人拉去的,聽說見到漂亮的軍妓還臉紅,不知所措,後來成了大家的笑料)!歷史上,趙雲要是跟在公孫瓚的身邊,哪有出頭之日?不是公孫瓚不重視人才,是身邊的人才太多!劉備的身邊就關羽、張飛兩員大將,趙雲才有了用武之地!現如今,劉靖身邊眾將成雲,名將彙集!要不是瞭解趙雲,年紀輕輕就能擔當此重任(關係到官軍的聲譽)?機遇有時比才幹還重要!

“典大哥下去休息片刻,小弟前去會他一下!”

“子龍老弟小心一點!”

“多謝典大哥!”

“本將乃征西將軍帳下義從營重騎曲假統領趙雲、趙子龍!”趙雲也只是名軍侯,怕他受侮辱,就教他說自己是假統領!對方也不知道假統領的官職大小?

“本將乃大帥帳下右中郎將李堪!”

韓遂手下有八部人馬:楊秋、侯選、李堪、程銀、張橫、梁興、成宜和馬玩,個個都是在涼州雄霸一方的豪傑、馬匪。

趙雲不善言辭,兩人也無話可談!抬槍就刺、舞刀便砍,一陣刀槍清脆的碰擊聲在空中飄蕩,兩人也很文明,雙方士卒高喊助威。

李堪正值壯年,雄踞一方,哪把面前嘴唇光滑的趙雲放在眼裡?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