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宋閥 作者:宋默然 (連載中)

宋閥‧ 第一百零一章 問婚

    三叔之所以這麼做,家族恩怨的因素不說沒有,但幾乎可以忽略,肯定另有原因。試想,他是趙佶一朝的老臣,已經做到簽書樞密院事。新君登基,必然會對舊臣老臣進行一定程度的清洗,在朝中安插進自己的人,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以三叔的年紀、資歷、背景來看,即便趙桓不動他,恐怕升遷之路也已經走到盡頭,如果不出差錯,將會以“簽書樞密院事”致仕退休。

    而終宋一朝,無論文官武將,干到七八十歲的大有人在。三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不會甘心就守著現在的地位一直到致仕,必會通過各種渠道,動用各種手段以求得到新君的認可。現在他做到了,成為樞密院的二把手。可他還不放心,擔憂地位不穩,這個時候自己從前線來到京城,還立下了戰功。對武臣的敘功升賞是樞密院的事,于是乎,他就來了一出“大公無私”,讓人看到,即便是我徐紹的親佷兒,我還是秉公辦事,秉公到近乎苛刻。

    此時,何灌見徐衛久久不語,也和種師道一樣,擔心他心里不痛快,會有什麼想法。寬慰道︰“徐九不必煩惱。你還不到二十歲,仕途上還有好幾十年的光陰。說句不中听的話,戰事一起,正是我輩殺敵報國,搏取功名之際。亂世出英雄,以後機會多得是。”略停一下,低著頭若有所思,僅片刻之後,鄭重說道“金軍一路打到黃河北岸,河北河東部署的禁軍部隊幾乎全部被打殘打散,朝廷當務之急,是重整這兩地防務,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我替你留意一下,有合適位置,自會替你周全。”以步帥的身份,對一個後生晚輩,七品軍官做出這樣的承諾,何灌對徐衛的看法,恐怕不僅僅是一個“欣賞”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二章 張九月

    一個丫頭剛從後堂轉出,冷不防面前一個人影,駭得尖叫一聲,連退數步貼在牆上。待定眼一看,臉上不悅之色一掃而光,換之以滿面春風,福了一福,笑道︰“恭喜徐官人,賀喜徐官人,丫頭討賞來了。”前一次見到徐衛時,她可從來沒有好臉色,現在幾乎判若兩人。徐衛看著她那張笑得開了花的臉,從身邊取出一小塊碎銀遞過去。那丫頭雙手接過,連聲道謝。宋時大多以銅錢流通市面,討賞能得到銀子也難怪她如此歡喜。

    “我奉太尉之命,前來拜見夫人。”徐衛直接說道。

    奉太尉之命?那要是太尉不開口,你還不想來?丫頭心里雖然這麼想著,可這徐衛如今立了戰功回來,太尉似乎極看重他,今時不比往日了。仍舊滿臉堆笑將他迎入偏廳坐下,又親自奉上茶水,這才小跑著去請夫人。對于這種勢利眼,徐衛瞧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安等一陣,便見那丫頭扶著何夫人出來。剛起身,便瞧到何書瑩緊隨其後。

    “何夫人。”徐衛略微將手拱了拱,便算行了禮。對方看了他一眼,徑直到主位坐下,才讓他也落座。丫頭自行離去,何書瑩就陪在母親身邊,目不斜視。

    端起茶輕抿一口,何夫人才抬起頭來將徐衛打量一番,目光在他腰間金帶上停留片刻,開口問道︰“听我家官人說,你在前線立了些功勞?”

    “都仰仗太尉周全。”徐衛輕笑道。

    何夫人听到這話,昂首斜瞄一眼,說道︰“知道就好。我家官人從前在西陲統兵,後來調入東京,歷年來不知提拔多少後進。哪個不是感恩戴德?便前些天,也有個甚麼兵馬總管到府拜會,禮數周詳。”

    徐衛听得暗笑不止,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三章 無拘無束

    張九月提著一大筐草料往馬廄方向走去,徐衛幾次想幫,她卻再三不肯。眼看馬廄就要到了,她停了下來,有些勉強地說道︰“徐官人,那里是……”

    “我知道,馬廄嘛。”徐衛笑道。

    “可你是……”張九月的樣子看起來似乎有些難堪。

    “我知道,徐衛嘛。”徐衛還是那副神情。

    張九月不覺莞爾,她始終覺得徐衛怎麼說也是當官的。堂堂朝廷七品武官跑到馬廄去,似乎不太成體統。可這位徐官人好像腦子里壓根就沒有什麼體統,身份這種東西,總是和和氣氣的,真難想象他在戰場上指揮軍隊與女真人拼死搏殺的樣子。

    “其實我也沒地方去,到處溜達我還嫌累呢,再說了,不是人生地不熟麼?”徐衛站在張九月身後,顯得很隨興。到東京以來,甭管和誰說話,總要再三思索。而且說的都是些沉重煩悶的軍國大事,難得跟個不相干的人,愛說啥說啥。

    “徐官人是夏津人?”張九月一邊喂著馬一邊問道。

    點了點頭,徐衛回答道︰“嗯,夏津縣徐家莊,好地方啊。”

    這稱贊自己家鄉的話,不是應該由別人來說麼?張九月聞言笑道︰“的確是好地方,山青水秀,地靈人杰。本朝名將馬仁禹的故鄉,還出過一個步帥司都虞侯。莊外有片大麥場,一條小河直流向夏津。到了夏天,站在那木橋上,看河里魚兒躍出水面,挺有意思。”

    徐衛听她如數家珍一般,吃了一驚,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我家就在清河縣,有個姑母嫁到你們徐家莊,小時候常去。”張九月喂完了草料,將筐子放在一旁,笑得很開懷,似乎又回到了從前歡樂的時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四章 內情

    胖僕婦有些猶豫,她不知道徐衛是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問這些。可摸著懷里那直硌手的銀塊,牙疼似的咂巴著嘴,終于還是開了口。

    張九月是何夫人的親佷女不假,其父原為禁軍軍官,六年前征方臘時戰死沙場,其母隨後去世。臨終前本想將她托付給嫁到徐家莊的姐姐,後來不知何故,托付給了妹妹,也就是何夫人,並囑咐代為嫁出。可張九月到何府好幾年,如今已是二十二歲芳齡,何夫人不但沒有完成二姐的遺願,替她尋找夫婿出嫁。反而對這個親佷女橫豎看不順眼。張九月生在軍人家庭,父親長年在外征戰,母親是個藥罐子,因此十分勤快。沒想到何夫人看到這一點,竟然真的將她當成下人使喚,洗衣、提水、喂馬,什麼雜活都得干。

    唾沫橫飛地說完之後,見對方沉默不言,那僕婦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兩步,靠近徐衛,尖著嘴,一臉神秘地小聲說道︰“听說九月她爹戰死後,朝廷給了一大筆錢,怕是有好幾萬哩!她娘臨死前將這筆錢拿出,本來是要給她當嫁妝,可拖到現在還沒出閣,小官人明白吧?”

    這還能不明白?就何夫人那德性,自己跟她非親非故的,又不求誰辦事,她都想敲一竹杠。九月要是帶著筆錢來到何府,肯定是交給她。都二十二歲了還不讓出嫁,用意不是很明顯麼?八成是想吞下這筆嫁妝!你說何灌也算是英雄一世,如今身為三衙長官,朝廷重臣,可他這老婆實在是……

    “小官人,你可千萬別透半點口風,否則我非被扒皮抽筋不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婦人再三央求道。

    點頭表示答應,徐衛揮手道︰“去吧,我心里有數。”對方再三感謝,這才扭動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五章 內憂

    大宋靖康元年,女真東路軍斡離不所部撤兵,沿途繼續劫掠,將攻破城池搶奪一空,放火焚燒。並且,在撤退的金軍隊伍中,還有不少被強行擄往北地的南朝婦女,供女真人發泄獸欲。這一戰,大宋王朝丟地,丟錢,丟人,丟臉。能丟的都丟了,若不是有只小蝴蝶翅膀在扇,恐怕就連皇帝也得丟了。

    金東路軍的撤退,讓大宋朝野上下松了口氣。沒過多久,又傳來消息,圍困太原的金軍西路軍在屢敗以折家軍為代表的宋軍援兵後,太原守軍仍舊不肯投降,堅持抗戰。太原經過大宋朝廷苦心經營,急切之間難以攻下,西路軍統帥粘罕見東路軍已撤兵,也還師北歸。但臨走前,留下宗室銀術可領軍繼續圍困。

    正當大宋朝野暗自慶幸這些北方來的禍害終于走了時,一記悶棒直敲在他們腦門上。南侵的金軍雖然撤走,但金國派出的使臣隨後來到。要求很簡單,就兩樣東西,錢和地,不外還有一條,可以忽略不計,那就是大宋皇帝要稱金帝為伯父。錢要得不多,換算成白銀也就幾千萬兩。地就更不多了,只有太原,中山,河間三府。反正大宋朝廷有的是錢,幅員又還算遼闊不是麼?至于尊金帝為“伯父”那就更不在話下了,反正也沒皮沒臉。

    趙桓頭大如斗。南方,他那逃到江淮地區的太上皇老子不住地給他添亂;北方,流民遍野,匪盜四起,連朝廷官軍都敢圍剿。小心翼翼地安排好金國使節後,急召所剩不多的朝中大臣商議對策。可這一來,他就更鬧心了,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和以李邦彥為代表的主和派吵得不可開交,只差沒上演全武行。鬧了十幾天,愣拿不出一個主意來。

    打吧,大宋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b]宋閥‧ 第一百零六章 大動作[/b]

趙桓聞言,半晌無語。穩定。這的確是目前國家最需要的。可狼煙一起,黃河以北完全混亂,太上皇南逃江淮,並帶走了許多朝中大臣。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手握重權之輩,一個處理不當,就可能使得他們鋌而走險。吳敏所言,未必就是危言聳听。
“卿等有何良策?”良久,趙桓開口問道。
吳李二人對視一眼,吳敏奏道︰“臣建議,對追隨上皇而去的大臣宜從寬,如‘六賊’‘十惡’等輩,暫不予處理,或從輕發落。借此穩定江淮人心,並以金軍撤兵,東京無虞為由,請上皇回京。如此,境內可保無憂。”
趙桓听罷,沉思許久,又問道︰“境內雖無憂,金國使臣又如何應付?”
吳敏面露難色。這件事情著實棘手,女真人胃口太大。一張嘴就要數千萬財物!錢其實還好說,可這祖宗遺留之土地豈能輕易送人?至于要大宋天子尊金帝為伯父就荒唐了,如若答應,便是喪權辱國!不止官家,便是大宋千萬臣民都無法抬頭作人!可不答應又能怎樣?誰叫咱打不過人家?看著自己挑頭擁立的新君,他也不禁黯然神傷。
昔日以富庶繁榮,文明之邦自傲的大宋君臣,此時深感屈辱。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現在黃河以北除西陲邊境外,早就被女真大軍攪得一團糟。金國要求割讓的三府之地,太原被困,中山真定已在金人控制之中。雖然如此,但只要大宋朝廷一松口,其性質就將完全不一樣!
“陛下,事已至此,別無他法,莫如……”吳敏話未說完,自感難以啟齒,生生打住。
李綱聞听後,那張布滿風霜的臉上閃過一絲怒意,幾度欲言又止。趙桓見狀,遂問道︰“伯紀有話不妨直說,從前朝中大臣結黨爭斗,蒙蔽聖听,以至言路不通,下情難以上達。朕即位以來。廣求天下之議,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第一百零七章 怪事

果然如徐衛猜測的一樣。從靖康元年二月開始,朝廷開始了一連串的動作。首先,趙桓的心腹,原開封府尹聶山早已經被任命為“江淮諸路制置使”,準備取代蔡攸的心腹宋煥。據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聶山往江淮,不僅僅是為了控制局勢,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秘秘密處死童貫!可突然之間,聶山的任命被熱逍∷低,趙桓召宋煥返京述職‖時,大幅度減輕對蔡京、童貫、蔡攸一干人等的處罰。此舉,可以說是趙桓在向太上皇示好,甚至示弱。以求穩定東南,進而請趙佶回京。
可兒子這番動作,似乎並沒有得到老子的認同。趙佶對東京的示好不予理會,連向東南各地下了三道旨意。其一:截遞角,也就是禁止東南各官府向東京傳遞任何公文,命令這些地區等候指示;其二:止勤王,不許東南各地的駐軍進東京,東南各地的部隊必須聽從“江淮制置使司”的命令。趙佶甚至公然截留路過鎮江府的三千兩浙勤王兵將作為自己的衛隊。其三:留糧綱。嚴禁東南各地向東京運送包括糧草在內的一切物資,各處關隘渡口,沒有趙佶行營司簽發的文書,不許通過!
這三道命令,明白無誤地顯示了趙佶確有拋開東京,在東南另立朝廷的用心!對趙桓而言,太上皇這一系列動作,猶如釜底抽薪!朝廷自此不能再完全號令江淮,此地的勤王之師和應急糧草也無法再輸送東京。一時間,東京震動!那留守京師的官員也是人心惶惶,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官家雖然登基稱帝,可太上皇手裡攥著東南錢糧之地,又有一班掌握大權的大臣追隨,咱到底該聽誰的?
朝中有大臣指出,太上皇此舉是新君步伐太快逼迫所至。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八章 賞賜

   雖有姚平仲藐視。但一眾前輩長官紛紛鼓勵,徐衛思之再三,遂起身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卑職就班門弄斧一回。”眾人皆言但說無妨。

    迎著上峰們的目光,徐衛不急不徐地說道︰“女真人雖擁兵數十萬雄據北方,但其本質,與強盜無異。北方民族,向以劫奪,破壞而著稱,雖然北撤,但今年之內必再度南下。極有可能在七八月之間發動攻勢。”歷史上,金軍第二次攻宋就是在八月進兵,因北方軍隊大多不習慣夏季炎熱的氣候,必等秋高馬肥方才出征。現在歷史雖然有小小的改變,但料想不會改變金國對大宋的戰略方針。

    听他這麼一說,其他長官都沒說話,姚平仲不以為然的“嘖”了一聲,似乎又想開口。身旁步帥何灌扭頭看了他一眼,這才將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

    “金軍若再來,其進兵方向大致不會有變化。一路恐怕仍以攻取太原為主,一路則如同此次一般。借著其騎兵優勢,長驅直入,威脅東京。自然,是戰是和,由朝廷決議。但若戰,但需提早作出準備。太原戰略意義重大,必須要救!但眼下金西路軍粘罕雖北歸,卻留下了一部精兵繼續圍困。若救太原,不可急于求成,當分兵合進,步步為營,能戰便戰,不戰便圍,及至五六月天氣炎熱,北方士卒水土不服,便可成功!太原之圍若解,就能重新布置防務。集西部之軍固守太原一線,集京師,山東,陝西之兵,分駐青、滄、孟、衛、滑、浚等州。並堅壁清野,以逸待勞,這一點至關重要。尤其注意黃河浮橋以及各渡口的防守。如此一來,金軍就算再度南侵,也討不到多大便宜。”

    徐衛一席話講完,在場官員不由得暗自心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零九章 威望


身披七品綠色官袍。系著雙尾金束帶,墜著一個銀魚袋,走起路來晃晃蕩蕩,煞是好看。剛進入皇宮,那內侍宮娥便不住打望。有資歷較長者,瞧著徐衛這身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裝扮,面上頓露疑惑之色。

    昨日,那內侍錢成受了徐衛不少好處,愣是不肯說出官家賜銀魚袋一個究竟代表什麼意思。今天一早又來,本以為他是想再來賺一筆外快,沒想到卻是官家宣召進宮,也不說什麼事,只是催促快行。

    在錢成引領下,穿行于禁宮之中,不多時來到一座大殿前,徐衛抬頭仰望門匾,只見“崇德殿”三個大字分外醒目。待走近時,卻發現數位文武官員早已等候在外,李綱、種師道、徐紹、何灌、姚平仲都在其間。難道是官家想當面垂詢抗金之策?若真果如此,那說明趙桓已經下定決心對金采取強硬態度了。

    “見過諸位大人。”徐衛行至殿前,遠遠拱手說道。

    眾官聞言回首。瞬時,一張張臉譜呈現在面前。驚訝者有之,疑惑者有之,以為自己老眼昏花的就更多了。可把眼楮眨了又眨,仔細觀察,確認自己並沒有眼花。那的確是一條御仙花帶,上面也的確系著一個銀魚袋。這啥意思?徐衛打哪兒弄來的?

    好一陣後,何灌才笑道︰“讓一班前輩長官等你,徐九該當何罪?”雖然佯裝怪罪著,可那語氣怎麼听都有股子得意的勁兒。我就說嘛,金鱗豈是池中物,以徐九的才干,官家哪能視而不見?這不,金腰帶系上了,銀魚袋也掛上了,接下來,就是等著擢升,甚至是超擢!

    姚平仲一張大臉本就黝黑,這會兒更是跟涂了鍋底灰一般,死死盯著徐衛那個還在搖晃不住的銀魚袋。種師道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一十章 沖突

    氣氛有些僵,姚平仲恨得牙癢。自己十幾歲從軍。征黨項剿賊寇,十幾年來也算是戰功赫赫。徐衛算個甚麼東西?鄉兵之首!鄉兵是什麼,不過就是一群拿起武器的農夫!不過就是在紫金山下阻擋金軍幾日麼?若是西軍先至,自己不用七千人,便五百人,也讓金軍鎩羽而歸!如今,金使小覷于我,卻抬舉那不入流的徐九,真真氣煞人也!

    此時,樞密副使徐紹突然說道︰“徐衛,不過是軍中一七品武職,且為鄉兵之首,與我禁軍不可同日而語。”

    王訥听後心中起疑,大宋禁軍咱不是沒見識過,鎧甲可謂鮮明,裝備可謂精良,但只要我軍鐵騎發動沖擊,至多兩陣,便潰散逃跑。依托城池堅守,還能勉強抵抗些時日,一旦野戰。連契丹軍隊也不如!徐衛的鄉兵部隊若是不能和大宋禁軍相比,如何能在野戰中幾乎全殲我追軍?

    此時,殿上趙桓開口道︰“金使觀這殿中眾臣,誰像徐衛?”

    王訥環視對面南朝文武大臣,又起身將自己這一側所有人都看了一個遍,當目光觸及徐衛時,稍稍停留。這崇德殿里的文武大臣,多是老態龍鐘之輩,惟那姚平仲與此人尚算年輕。但這少年未免忒嫩了些,又完全不似戰將那般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想來不是。遂搖頭道︰“都不像。”

    趙桓聞听,居然笑了起來。眾人皆不知官家為何發笑,面面相覷,不明就里。隨後切入正題,王訥一口咬定,奉上巨額歲幣與割讓三鎮之地兩件,必須按照大金國的意思辦,沒有商量的余地。但大宋方面,只願承認幽雲各州為金國所有,並賠償一定數額的款項,堅決不同意大宋天子尊金帝為伯父。此次談判不了了之,王訥臨出之前,居然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