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宋閥 作者:宋默然 (連載中)

宋閥‧ 第九十一章 援兵

    北岸壁壘上,郭藥師及一班戰將陪同金軍東路軍統帥斡離不密切關注著戰事。當看到女真士兵橫盾為掩護,又以強弓硬弩壓制南岸宋軍弓手,進而不斷推進時,他面露得色。這種戰法正是由他所獻。

    斡離不眼見對岸宋軍束手,高興地說了幾句,身旁漢官極不情願的向郭藥師解釋,二太子在夸你足智多謀,是上天賜給女真的禮物。待功成之日,他要上奏金國皇帝替你請功。郭藥師聞言大喜,謝過斡離不後,又向對岸望去。至多再過頓飯功夫,金軍必將攻入南岸壁壘。從此,便可一片坦途,直撲東京而去!

    以趙官家向來作風,只要女真鐵騎迫近東京,他必然遣使求和。到那時,無論我方提出什麼條件,他一定會全盤接受。眼下軍中糧草不濟,士卒都以黑豆充饑,過了黃河,迫近東京,別的不說,讓先趙官家拿出錢糧勞軍。吃漢人的糧,攻漢人的城,豈不快哉?

    此時,斡離不看到一直橫在橋面上,阻擋了大金鐵騎數日的障礙已經拆除得差不多了,忍不住一陣高呼!身後金將轟然應聲,大笑起來!那漢官也喜形于色,笑道︰“二太子說,攻過黃河,破了東京,與諸君痛飲!”

    郭藥師躊躇滿志,今日我獻策立功,又熟知南朝內情,女真人要掃滅宋廷,必然假我之手。等過了黃河,斡離不定會授我以重權!到時兵臨城下,倒要看看趙官家見著我郭某人是個什麼模樣。越想心頭越歡喜,忍不住笑出聲來。昨夜遭那南岸守軍一番羞辱,此時心中煩悶一掃而空!

    眾人正歡欣鼓舞之時,一名金將疾步竄上城來,對著斡離不大聲稟報著什麼。後者一听,神色劇變!一把揪住那金將,厲聲喝問,听完之後,頹然松開,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二章 又見援兵

    斡離不神色疑重,一雙濃眉幾乎皺成一團。為將者,最忌優柔寡斷,拖泥帶水,凡遇事必當機立斷,只因戰場情勢瞬間萬變,將失一令,則軍破身死。回望浮橋,部下已經撤過河中鳳凰山。這一退,銳氣盡失,再強攻意義不大。思之再三,下令暫在鳳凰山壁壘休整,自己則率一班戰將下了城,直投西北方向而去。

    方行不到兩里地,就听到戰鼓雷鳴,士卒呼喊之聲直入雲霄。看來,種師道此次來援,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浮橋久攻不下,如今敵軍強援又至,著實讓人煩心。快馬加鞭奔上前去,遠遠望見自己的數千精銳騎兵駐留原地,停滯不前。

    再往前行,只見千步之外旌旗漫天,一支軍隊正穩步推進過來。斡離不一咬牙,打馬出陣,身後幾名部將如影隨形,郭藥師眉頭一皺,也跟上前去。奔出兩箭之地,勒停戰馬,朝西望去。金國二太子不禁面露憂色,以鞭虛指,語氣沉重。

    “二太子說,這部宋軍戈甲鮮明,步伍整肅,較之以前所遇宋軍大不一樣。”

    郭藥師是行家,自然看得出來。種師道乃沙場宿將,自己臣事契丹時,已聞其名。此時一見,其軍容之鼎盛可謂平生僅見,且排兵布陣極得章法,無愧于名將之稱。若說南朝軍隊還有哪一支能讓女真鐵騎忌憚幾分,怕只有西軍中的種家軍。

    “殿下,宋軍已布好陣形,不可強攻。當移師增壘以自衛,待入夜以後,遣鐵騎偷襲,方可成功!”郭藥師建議道。西軍能戰的威名他是早就听過的,據說當年種家軍與黨項人作戰,夏軍派出精銳重騎“鐵鷂子”,滿以為十打十的勝算。卻讓種師道的步兵殺了個人仰馬翻,統軍元帥僅以身免,狼狽逃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三章 大哥

    你家的千里馬?這話怎麼說的?徐衛正疑惑時,那帳內將校紛紛投以詫異的目光,總管相公官拜秦州刺史,涇原路兵馬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從老徐經略相公開始便在西北戍邊,這後生是什麼來頭?莫非也是徐家子佷?

    徐衛上前行了一禮,口稱見過都總管相公,對方微微頷首,目露贊許之色。沉聲說道︰“不錯,沒給你父丟臉。”徐衛听得一愣,老爺子的名氣還真是不小,走到哪兒人家一听自己的身份,都說,哦,徐天甫的兒子。不知到哪一天,人家一听“徐彰”二字,都說,哦,徐衛的老爹。

    見他神情有異,對方只當他太過勞累憂慮,以至神情恍惚。想也難為,這廝打小就是個大蟲,徐家幾兄弟數這個無法無天,自己上次去拜見叔父時,這小子在縣里把人給揍得半死,人家抬著傷者堵在徐府門口討說法,結果他讓叔父一頓好打!想來時間過得倒也真快,一轉眼,當年的渾小子也出息了,立得如此大功!咱老徐家,愣沒一個孬種!

    “諸位有所不知,他是徐家老九,我們五兄弟,數他最小。”那副都總管對眾將解釋道。徐衛一驚,終于知道這人是誰了。自己父親這一輩,只有三兄弟,便是已故的大伯徐茂,父親徐彰,三叔徐紹。到了自己這一輩,大伯有獨子徐原,在西北戍邊。三叔有兩子,據說其中五哥在山東作軍官,六哥跟在三叔身邊,父親家里便是四哥和自己。女子不列族譜,只佔排行。沒想到,領軍來援的,居然是大哥徐原。更沒想到,自己這一世還不到二十歲,大哥卻是一個年過五十的半拉老頭?倒是從前听四哥徐勝提起,說大哥本在西北戍邊,後來參與攻遼之戰,事畢,又往河東征剿巨寇。想必是得了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四章 退兵

    金軍大營里戒備森嚴,不斷有游哨從西面返回營中報告最新的消息。營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大帳中,金軍統帥斡離不召集各族將領就眼下戰況商議對策。

    攻取浮橋功敗垂成,軍中即將斷糧,眼下宋軍強援又到,派出騎兵沖陣,一照面卻被對方強弩射殺數百人!鏖戰下來,各有損傷,不得已而撤回大營。是繼續推進,還是撤兵北歸,眾將意見難以統一,相持不下。金軍將領大多建議撤回燕雲,這一路南下,沿途燒殺搶掠,他們的車里裝滿了金銀,籠里關滿了婦人。可金銀不能當飯吃,肚子餓了也不能抱著南朝婦人啃吧?再者說,就南朝這種軍隊,我女真精銳一打十都算看得起他們。先且回去休整一番,備齊糧草,等明年秋末再來,不信打不垮他!

    以郭藥師為代表的漢將則力諫斡離不,認為應當迎難而上。種師道的西軍雖是南朝精銳,可跟女真鐵騎相比,還差點意思。先擊潰種師道援軍,動搖對岸守軍軍心,再放棄浮橋,尋找合適地點渡河,進而威逼東京。否則今天一撤,就會給宋廷喘息之機,等明年再來時,怕對方會堅壁清野,以逸待勞。兩派人爭得面紅耳赤,郭藥師猶為激動。斡離不听得頭大,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南朝精銳的禁軍不堪一擊,望見我軍旗幟便四散逃竄,何以一支鄉兵竟敢螳臂擋車,將我數萬大軍堵在黃河之北寸步難進?

    眾將仍舊激烈的爭論著,斡離不濃眉緊皺,突然問道︰“郭藥師,對岸守將姓甚名誰?”

    漢官解釋後,郭藥師回答道︰“如果我沒記錯,好像叫作徐,徐衛。似乎是大名治下一支鄉兵首領,此人名號從前聞所未聞,年紀約在二十左右。”他說這話時,臉上的怨毒之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五章 統帥

    徐衛前一世讀書的時候學習歷史,對北宋這一朝猶為感興趣。那時候受閱歷和見識的局限,始終弄不明白,一個經濟強盛,科技發達,而且名將輩出的王朝,怎麼會跟個赤身**的窯姐兒一樣,誰都可以來摸一把?摸了還不給錢,反要倒貼?這些所謂的名將會不會是浪得虛名?但當他親眼見到種師道時,他總算相信了,宋代的積弱在于政治和環境,非戰之罪也。

    在他的想象中,像種師道這樣名傳後世的戰將該是威風八面,眼神都能殺死人的角色。可看到眼前這個年近八十,滿面風霜,頭發胡須幾乎全白的老人家,他不禁有些心酸。這個年紀早應該是含飴弄孫,安享天倫的時候,可朝廷卻要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來擔負起拯救社稷危亡的責任,這是種師道的不幸還是大宋王朝的悲哀?

    他帶著一班西軍戰將過河視察軍務,徐原官拜經略副使,大小也是個五品官,在武階中已算是高級將領。卻率領所有部將親至紫金山浮橋頭上迎接,執禮甚恭,幾乎連頭都沒怎麼抬起來過。再看那一班衣甲鮮明的西軍戰將,跟在種公後頭低眉順眼,就像一群溫順的羊羔。徐衛終于見識到了什麼叫德高望重。種師道走到最前頭,步履有些蹣跚,一班縱橫沙場的戰將小步跟在後面,除徐原在向他匯報戰況之外,沒有一人說話。當看到浮橋上那班駁的戰斗痕跡,又听徐原介紹了戰斗經過,這位老將停步不前,拉著那粗如手臂的鐵索一言不發。眾將也都沉默不語,安等少保訓示。

    “國家幸甚,朝廷幸甚……”種師道輕聲說道。眾人不明就里,也不敢貿然去問。半晌之後,他回過頭來,目視眾人道︰“我自奉詔勤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六章 教誨

    這頭曲充還沒有回答,那邊徐原卻已經稟道︰“少保有所不知,他是我堂弟,家中行九。”

    種師道一听,頗感意外︰“哦?原來是將門虎子,難怪……”慢,徐原是徐茂獨子,而徐茂還有兩個弟弟,這徐衛是誰的兒子?

    此時,曲充見狀補充道︰“少保,徐衛便是徐彰季子。”

    種師道聞言大喜!徐彰為西軍宿將,早年跟隨自己的伯父種諤征戰沙場,累立戰功,初稱為西軍第一悍將!常能單騎入敵陣,斬殺數十百余人而還,伯父當年倚之甚重,甚至將自己身穿的鎧甲贈送給他。是以自己受詔勤王之時,廣召西軍老將,第一個就想起了他。後來曲充回報,言徐彰老邁不堪,不復當年雄風,自己還嗟嘆許久,以為西軍後繼無人。沒想到,他這兒子如此了得!

    北宋西軍和其他禁軍部隊不同。宋朝開國便立下以武制武,揚文抑武的基本國策。但西軍長年戍守邊陲,擔負抗擊黨項的重任。更兼西陲各族人民雜居,情況復雜,需要震得住局勢的大家族坐鎮,是以西軍將領大多是子承父職,兄終弟及,歷代皆為守將。因此西軍中猶為重視宗族,門第等觀念。徐衛既然是徐彰的兒子,便算是出自西軍門下。當下便命召徐衛來見,眾將各自拜辭離去不表。

    徐衛正在看望受傷士卒,听聞種少保召見,也不多想,便前往大帳。剛走在半道,便踫到一三十上下,孔武威猛的戰將,斜眼瞄著他,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徐衛也不搭理他,徑直踏入營帳,見種師道並未雄居于上,而是坐在下首等待。快走幾步,上前抱拳行禮,話未出口對方已經說道︰“不必拘禮,坐吧。”

    徐衛謝過他方才落坐,種師道仔細打量一陣,頻頻點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七章 進京

    “少保所言極是。”半晌之後,徐衛沉穩地回答道。種師道不禁有些奇怪,軍中後輩年輕武官他見得很多。少年郎或多或少有些血氣方剛,傲氣十足。比如那個姚平仲,就敢在童貫面前說“不願得賞,願一見上耳”,賞賜我不要,我要見皇帝。可面前這個後生,立得如此大功,卻不見得意忘形,殊為不易。

    一席長談,直到傍晚時分兩人才關上話匣子,種師道著實褒獎勉勵了徐衛一番,囑咐他國難當頭,當思盡忠報國,不可懈怠後,才讓其離去。可方走到帳簾處,他突然瞥見徐衛身上所穿鎧甲頗為陳舊,遍布劃痕,遂叫道︰“慢。”

    “少保還有何吩咐?”徐衛停步轉身問道。

    上得前去,這位軍中元老大將關切道︰“身為將領,少不得要身先士卒,于箭矢槍林中沖鋒陷陣,你身上鎧甲如此陳舊不堪,如何能行?”

    徐衛聞言卻笑道︰“這身鎧甲乃家父所贈,再陳舊也是老父的舔犢之情。”時至今日,他還清楚地記得當初老爺子親手替他披上鎧甲時的情景。

    “你父所贈?莫非是……”當年自己的伯父種諤就因為徐彰為悍將,時常沖陣于亂軍之中而親解所穿鎧甲贈之。既然他當成傳家寶給了兒子,想必這副鎧甲便是伯父當年所有。

    徐衛笑而不語,種師道微微頷首,正當對方要告辭離去時,他心中一動,此子年紀雖少,但行事沉穩,有膽略,統率鄉兵是大材小用。一念至此,問道︰“安頓好此地防務後,我便要進京面聖,你可願同行?”要知道,當初姚平仲獨自掃平睦州匪患,面見童貫時要求說想見一見皇帝,童貫厭惡其行為張狂,王淵、劉光世等功勞不及的戰將都得到了皇帝召見,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八章 面君

    城內的情況並不比城外好多少,商鋪大多關門歇業,因為城門封閉已多時,各地的貨物根本運不進來,沒有東西可賣,如今的東京城里,新鮮瓜果已是鳳毛麟角,天價之物。街市上也少有行人,間或幾人也是行色匆匆,見到騎馬之人低頭避開。整個東京城,顯得十分冷清。倒是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往來巡邏,為這座幾朝古都憑添肅殺氛圍。徐衛上次來東京時,不過是幾個月前,可同樣的地方,如今卻是天壤之別。上百年安逸太平的日子使東京百姓早就忘記了戰爭的滋味,如今金軍驟然入侵,甚至隔河威脅京師,這讓他們難以置信,心驚膽戰。

    行至御街之前,宮外之外,徐衛望見數百人跪于地上,最前頭一人雙手舉著一件東西,紋絲不動。四周衛士虎視眈眈,手中長槍都放下對準。有人听得背後馬蹄聲急促,回頭一望,突然喊道︰“是李右丞!”話音一落,那跪于地上的人紛紛起來,將徐衛一行人團團轉住,七嘴八知的說著什麼。這些人情緒激動,攔住道路不讓他們通過。徐衛听了半天才明白,他們是在向朝廷請願。再一細看,發現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宮門衛士見狀,一擁而上想隔開他們。可這些年輕人寸步不讓,大聲呼喝著,推擠著,人吼馬嘶,場面一時極度混亂。

    李綱身負皇命,急著回去交差,見眾人拒不放行,大聲道︰“諸位學子不必擔憂,你們看這是誰?”說罷,望向種師道。

    有人朝這邊看過來,發現種師道,臉色一變,奔到馬前仔細辨認,忽然伏拜于地,激動地喊道︰“種公到了!”本來嘈雜混亂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學子們面面相覷,種公?真是種公?幾個人跑了過來,發現果然是種師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九十九章 金腰帶

    當趙桓得知金軍東路軍已經撤兵北歸時,那張蒼白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女真人兩路攻宋,如今這一路已經撤回,那麼圍困太原的粘罕所部估計也等不了多久。自己一登基就從皇父手中接過了一副爛攤子,如今總算可以稍稍松口氣了。

    听完了種師道簡略匯報戰況,趙桓掃視著那一班戰將。見個個威武不凡,心頭歡喜,遂問道︰“不知姚平仲何在?”你道剛剛登基的他為何問起姚平仲來?只因這位新君表面上看起來與其父一樣,溫文儒雅,氣度不凡。可他還在東宮作太子時,就已經留心朝中文武大臣,尤其注意少年才俊。姚平仲在西軍中有名聲,趙桓在東宮也听說過他,方才種師道提及自己奉詔勤王,路過姚平仲防區時征召他的部隊,是以官家這時候問了起來。

    姚平仲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欣喜欲狂,上前一步,拜道︰“臣姚平仲,見過陛下!”

    趙桓見他三十出頭,身形孔武,神情剽悍,又兼听說過他,一時大喜,贊道︰“真虎將也!國家有如此勇將,何懼女真狄夷?”

    姚平仲也不謙虛,只謝過官家。同行諸將無不投以羨慕之色,新君登基,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在此刻給官家留下印象,看來姚希晏這回走運了。單獨問過姚平仲後,趙桓又問同行諸將姓名,種師道一一介紹。每听一人他便微微頷首,當介紹到徐衛時,趙桓見他年輕,笑問道︰“可及弱冠之年?”

    “臣還有四月便年滿二十。”徐衛回答道。

    趙桓點了點頭,目視良久,也並無他話,褒獎諸將一番,許諾稍後將論功行賞。又特地囑咐種師道一番,讓其好生將息,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還指望著他領軍作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宋閥‧ 第一百章 難怪

    一覺睡到天亮,徐衛睜開眼楮時,看到屋內陳設還怔了一下,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宋代。自帶兵出夏津以來,能好好睡個覺對于徐衛來說是奢望。拜回京面君所賜,他終于有了軟和的床,熱騰的水,可口的飯。雖說只是一碗粥,幾個饅頭,幾碟小菜。可現在東京市面上,新鮮蔬菜已經成了奢侈品。若不是這家客棧的掌櫃知道他是前線抗金將領,只怕連這些東西也吃不上。

    小二很殷勤,一早上打水送飯,甚至還替他收拾房間。賞錢也不要,只一句話,官人在前線浴血奮戰,保我等太平,這是我應該做的。正吃早飯的時候,掌櫃還送來一籃子梨,說是聊表心意。這一切,讓徐衛充分體會到了何謂“軍民魚水情”。狼吞虎咽吃過早飯,還沒來得及擦過嘴巴,小二又領著一個人進來。那人徐衛認得,正是何太尉府上家僕,當日曾親到夏津傳遞太尉口信,名叫王大。

    一照面,王大便對徐衛拱起了雙手,眉開眼笑連聲道︰“恭喜小官人,賀喜小官人。”

    徐衛淡然一笑︰“喜何從來?”

    “徐官人在前線立了大功,又是升官又是厚賞,這還不是大喜麼?”王大眼楮都快笑成一條縫了。徐衛知道規矩,從身邊取出碎銀打賞。大宋市面上流通的多是銅錢,真銀白銀可是稀奇。王善再三感謝,徐衛又問何太尉近來可好?

    “小人此來,便是奉了太尉之命,請徐官人過府一敘。”王大將銀子貼身收好,這才說道。徐衛听大哥說過,他率軍馳援黃河,正是何太尉極力爭取來的。于公于私,自己來到東京,都應該去何府拜會。遂讓王大前頭帶路,便要直奔何府而去。

    王大見徐衛一身常服,皺眉道︰“徐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