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小朋友吵架時父母的處理態度

小朋友吵架時父母的處理態度

許多父母親可能還是期望孩子們相親相愛,不要吵架。所以若要預防,就要先了解引發吵架的因素,盡量予以排除,如更換較大的遊戲空間、鼓勵想像力的發揮、公平的處置紛爭、或教導輪流、分享、協調的技巧等。但無可避免的,即使有了事先的預防,孩子一旦遇到情況有損自己利益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可能還是會將之前的教導拋諸九霄雲外,先維護自己的權益再說。
*此時的家長可有下列的處理方式:
1、要保持冷靜、超然的態度,而不要跟著孩子爭吵的熱度火上加油,予以嚴辭制止,或家法伺候,這或許暫時解決了紛爭,卻無改善的效果。常受責罰的孩子可能還學會了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別人。
 
2、不要說教,實際上年幼的孩子還聽不懂大人長篇大論的教訓,除了告知其言行的不良影響,會造成他人的不方便或傷害他人外,還應示範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和他一起練習做做看,改進社會技巧。

3、也不要告訴孩子凡事要忍耐,實際上他們的忍耐度有限,尚無法自我控制,等到了小學以後,身心發展更趨成熟時,再教導也還來得及。若在父母的強制要求下,反易使孩子在過度壓抑情緒,變的懦弱,易受欺負。

4、站在學習的立場,及沒有安全或以大欺小的顧慮下,讓孩子吵一吵架,說出個別的理由,及尋求各種解決的途徑,同時尚可告知向大人告狀或哭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5、當孩子無法解決,需要成人的介入時,須慎重的弄清楚來龍去脈,秉公處理,決不偏袒某一方,以免另一方誤認他不被父母喜愛,造成手足之間的不合,埋下日後更多爭吵的導火線。

6、利用年幼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性將其中一位帶離現場,「我們到那裡去看看有什麼?」引開了注意力,也遠離了爭吵。

7、若要必要的情況下施以懲罰,請不要行在人前,使他丟盡顏面,也在其他人心目中留下了他是個壞小孩的錯誤印象,因而會嘲諷他、排斥他,使他感到自卑。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